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分析

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分析

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分析
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分析

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分析》

中文摘要

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位列我国四大名著,尤其是对这部作品的研究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曹雪芹只是写了前八十回,后40回是高鹗最后补充完成的。自成书以来,《红楼梦》塑造的红楼人物妇孺皆知,由它改编创作的戏曲、歌曲、影视作品也是备受大众喜爱。它不仅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还在全球也享有盛誉,被作为研究重点。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所占篇幅不多,相对于金陵十二钗的研究,对她的研究也比较少,但是她却是众多的小人物中最脱颖而出的,也是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

本论文将分为三章对刘姥姥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研究。第一章主要对刘姥姥的性格进行分析,多数学者认为刘姥姥性格复杂,第一章将深入分析刘姥姥性格的复杂性。

第二章研究了刘姥姥的语言。芥豆之微的乡野村妇可以进入深门大户的贾府,没有一定的实力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刘姥姥的实力就是头脑灵活,随机应变和她高超的会话技巧。第三章深入研究了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独特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因此本论文将在第三章研究她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作用。

英文摘要

关键词:《红楼梦》、刘姥姥、人物分析研究

目录引言

1,关于选题

王昆仑在《红楼梦人物论》中认为刘姥姥的存在是无价值的,他觉得刘姥姥完全可以不用出场。也有研究者认为,刘姥姥经历了贾府的由盛转衰,同时展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相似画面,揭露了富贵官宦之家与一般贫农之间的悬殊差异。而曹雪芹为什么要设计刘姥姥这个人物角色,书中所写的原因是因为描写贾府时没有头绪,便刚好借用刘姥姥来向读者展现贾府,可以说只是将刘姥姥作为一个独特的视角罢了。但是从后面刘姥姥几次进入荣国府的情况来看,曹雪芹让刘姥姥出现的目的,并不单单只是如此。并且,在《红楼梦》中,无论是在贾府中具有一定权威的贾母、王熙凤、王夫人等人,还是负责主演的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抑或是一些小的配角鸳鸯,袭人等丫头,都被一个来自于乡野的刘姥姥逗得捧腹大笑。更是当贾府败落时,刘姥姥不忘当初恩情跑来探望,王熙凤也是在弥留之际将最牵挂的巧姐托付给了刘姥姥。最后当巧姐被算计处于危难之中时,救巧姐的人也是她,由此看来,曹雪芹设计刘姥姥这个人物角色,一定有他的深意,因此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

2,研究现状概述

到目前为止,对刘姥姥的人物形象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性格研究2、语言艺术研究3、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与意义研究4、刘姥姥与其他人物的对比研究。

其中对于刘姥姥的性格研究的成果有:王昆仑撰写的《红楼梦人物论》[[1]],这是我国最先用到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钻研《红楼梦》的一部著作。他在书中论述了刘姥姥是否为丑角的问题。他认为刘姥姥的确是具有丑角条件,但是却并不是丑角,更是在救巧姐的时候有义气有担当,因此一点也不滑稽。

李希凡、李萌著的《[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2]]中分析到刘姥姥既是圆滑的,也是诙谐风趣的,更是淳朴、善良的。

李春杰的《〈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3]]认为,刘姥姥不但不愚昧,

也不缺少见地,而是一位善长交际,并且非常勇敢的农村老妇。

研究者们也用一些理论对刘姥姥的语言进行了分析。刘丽莉在《〈红楼梦〉刘姥姥进荣国府的会话含义分析》[[4]]中分析刘姥姥的语言行为分为直接和间接。

彭有明、曹晓霞在《从顺应论看刘姥姥的语言艺术》[[5]]中运用了顺应论,认为刘姥姥通过对语境的顺应达到了自己的语用目的,包括对时空语境和人文语境的顺应。

对于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研究,有阳学仁、王苹的《〈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形象赏析》,[[6]]其中谈到刘姥姥是红楼梦众多人物命运的“暗示者、参与者、见证者”。

相关的研究还有陈开智的《刘姥姥——封建社会兴衰的见证人》[[7]],他认为曹雪芹描写刘姥姥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体现民主思想,暴露和批判封建贵族的种种罪恶。二,为巧姐的命运做收场。三,展现其他人物性格。

将刘姥姥与其他人物做对比的研究有徐清枝的《刘姥姥形象的社会文化底蕴》[[8]]中将刘姥姥与鲁迅笔下的阿Q、爱姑进行对比,认为他们都具有奴性。

平颖的《协调与张力——〈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进大观园细节描写比较》[[9] ]中将刘姥姥与林黛玉比较,认为她们命运的不同可以通过她们进贾府时的笑和一些细节体现出来。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汇集、辨别、整理、研究刘姥姥研究文献资料,初步形成了对刘姥姥人物形象研究的科学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红楼梦》的各种原本、评注本进行研究,得出了《红楼梦》在传播的过程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通过观察描写法和实例分析法对刘姥姥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相关理论,对刘姥姥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了研究成果。

四、研究意义和价值

《红楼梦》作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巨著,一直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刘姥姥虽然只是《红楼梦》里面的小人物,但是却性格鲜明,形象丰满。并且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门户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一般平民阶层是无法与高车驷马的王侯将相攀上关系的,而且刘姥姥与贾府的政治地位、经济能力、文化水平都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她却是唯一一个凭借自己高超的交际能力而进入贾府的下层阶级农民,不但得到了贾府中众多人物的认可,而且建立并维持了适宜的人际关系,并且在不经意间实现了“满载而归”,最后连凤姐都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疼爱的巧姐交代给她,可见这一经典人物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曹雪芹在描写刘姥姥的时候,看似她的存在好像微不足道,其实深层次的包含了作者的一种民主主义思想。对刘姥姥的研究是对曹雪芹深层次思想的研究,也是对当时的农民生活和社会现状进行研究的切入点。并且对刘姥姥所拥有的高超的公关交际技巧和语言的艺术性的研究,对于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第1章刘姥姥人物性格分析

刘姥姥的性格是复杂的,她的复杂性格是由她所面对的复杂环境所形成的,很多研究者对刘姥姥持辨证看法,认为她既贪财世故,又淳朴善良。本论文认为,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勇敢机智,精明能干,深谙世事的刘姥姥

刘姥姥作为一个居于乡野的老寡妇,为了帮助女婿一家度日,才决定舍下老脸去贾府碰一碰运气。在她看来,之所以与贾府断了联系,是因为女婿家拉硬屎,不主动与贾府走动,才导致关系越来越疏远。如果自己主动去贾家走动,就算捞不到好处,也可以开开眼界。这显示出她的精明能干和勇敢之处。并且,刘姥姥此时其实是有一种自我牺牲的情怀的,出于生活所迫,为了家人的生计才奉献自己的尊严去恭维讨好贾府人。而有的

研究者认为她进荣国府寻求帮助是因为贪财好利,认为她人穷志短,爱捡小便宜,这些说法是有失公允的。作为生活在封建社会的穷苦庄稼人,刘姥姥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如何解决自己以及女婿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而相对于有钱了就不顾后果,没有钱就胡闹,只会欺负家人的窝囊废狗儿,刘姥姥显得精明能干的多。于是在商议了去贾府走动的计策之后,次日天未亮,刘姥姥便带着板儿进城。她带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气魄闯入了高门大户的荣国府。虽然一开始因为自知自身与贾府有着天壤之别而战战兢兢,但是最后仍然是鼓起勇气上前礼貌的向守门人纳福,这些都显示了刘姥姥勇气和谋略。

在第三十九回中,刘姥姥是第二次来到荣国府,此次是将丰收的瓜果蔬菜送给贾府作为报恩。在第一百一十三回中,凤姐问刘姥姥最近过得可好,刘姥姥回答因为种的瓜果大丰收,所以卖了不少钱。她将王熙凤赠与的二十两银子用来为家里置办田产和打井。从这处可以看出,刘姥姥的精明能干。在她首次拜访贾母的时候,她给贾母的称谓为“老寿星”,这个很好的逢迎了贾母希望自己长寿的心理,并且编出来的故事也是符合贾母和王夫人等人的心事。特别是在游览大观园的时候,刘姥姥明明知道贾府的夫人小姐丫鬟都是拿她取笑作乐,但是她仍然配合他们,这正显示出刘姥姥的机智老练和大智若愚。在第一一九回中,当王夫人等人正在为巧姐将被嫁到外藩的事情而发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刘姥姥再次来到贾府,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之后便想出了一个解救巧姐的办法。她的主意是将巧姐偷偷接到乡下,不让贾府的其他人知道,然后等贾琏回来,便可以躲过这一劫。从后面的发展来看,刘姥姥的这个主意的确是最合适的,这就可以看出刘姥姥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她的勇敢机智让巧姐免于灾难,成了巧姐的救命恩人。并且当她的乡邻们争先来看巧姐的时候,她一眼便看出了家财万贯的周家夫人希望巧姐做儿媳的心思,于是主动上前说媒,这里也体现了她的聪明机智,善于察颜观色,不愧是一位积古的老人。

(二)诙谐幽默的刘姥姥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是一位相当真实的农村老妪,特别是在二进大观园时,她将自己的诙谐幽默和高超的斗唱功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但为贾府中众人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喜剧大戏,而且也是博得了贾母的喜爱,受到贾母的热情款待。本来第二次来贾府只是为了报答第一次的二十两银子的恩惠,但是没想到却出乎意外的获得了额外的馈赠,不但在贾府好吃好喝了几日,而且还带回了比较丰厚的物质财富。

最具体的表现是在第四十回,刚开始是凤姐将各种颜色的菊花横七竖八的插了刘姥姥一头,众人让刘姥姥将花摘下来摔到凤姐脸上,此时刘姥姥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喜欢花和粉,也是爱风流的,今天被插一头的菊花倒是她有福,刚好做个老风流。她巧妙的运用自己的诙谐幽默化解了窘迫。在秋爽斋的晓翠堂上,贾母大办酒宴,刘姥姥更是进一步将自己的幽默诙谐表现的淋漓尽致。当宴会开始,贾母刚说了声请,刘姥姥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10]]为了配合众人的寻乐心理,她将自己比作“牛”,此时众人也是哈哈大笑,于是才出现了《红楼梦》中这么经典的关于“笑”的描写。刘姥姥将这种贾府的贵族们从未听过的农村俗语幽默运用,达到了惊人的喜剧效果。到行酒令的时候,刘姥姥的运用的庄家人的俗语更是又惹得众人大笑。还有她说象牙镶金的筷子比叉爬子还重,将“鹦哥”认作“黑老鸹子”,说鸽蛋是“鸡俊”,所以“蛋巧”。通过这些言行举止,将一个幽默风趣、活灵活现的刘姥姥浮现在所有人的眼前。在听戏的时候,刘姥姥更是因为高兴而手舞足蹈,林黛玉当时看见的时候调侃刘姥姥为牛,虽然这是林黛玉对刘姥姥的嘲讽,但是却也表明了刘姥姥诙谐逗唱的功力。因为“笑”,刘姥姥从众多的小人物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有特色,也是最深入人心的小人物,她的幽默诙谐、聪明机智使她妇孺皆知。

(三)善良淳朴、知恩必报的刘姥姥

在评价刘姥姥的文章中,虽然有对刘姥姥的贬义评价,但是最后都不会忘记赞扬刘姥姥的知恩图报。她挺身而出解救巧姐于危难中,展示了这位乡村老妇人的大仁大义。。

在第六回中,刘姥姥因为受到周瑞家的帮助而见到了王熙凤,于是得到了王熙凤的二十两银子的救助,最后为了感谢周瑞家的,她拿出一块银子作为报答,虽然周瑞家的并没有收。在第三十九回,刘姥姥因为感激之前的二十两银子的恩惠,特意将自己家里种的新鲜蔬果的最好最新鲜的拿来送给贾府,一位上了年纪的高龄老人要将那些瓜果从家中运送到贾府,也不是一件易事。

当周瑞家的提出贾母要见她的时候,刘姥姥受宠若惊,推说自己的长相等不好,因此不敢去见贾母。此处的推辞并不是客套话,而是她不想给别人带去更多麻烦的本心。而且在宴会上,王熙凤等人戏弄她的时候,她也积极配合,从未生过气,并且笑着说自己心里明白大家只是哄贾母开心而已,她完全理解,并且也愿意配合。可见刘姥姥的善良、可爱和大度。

最能体现刘姥姥内心的美好的是在贾府落难的时候,可谓是时危见臣节,乱世见忠良。在贾府败落每个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刘姥姥却赶来贾府探望。因为贾府有恩于她,于是她也是为贾府的喜而喜,为贾府的忧而忧。听说贾府出了事,便为贾府担忧,听说贾家老爷升了官,便为贾家感到高兴。在她听到贾母去世的消息时,更是难过得连豆子都拿不起来了,在豆子地里大哭了一场。这些话也不是刘姥姥说给王熙凤听的客套话,其中包含了刘姥姥的真情实意。看见王熙凤病倒,她也是掉下泪来。当时凤姐请求刘姥姥帮助自己求神祷告,想将自己手腕上的金镯子交给刘姥姥,而刘姥姥却没有收,还让王熙凤好好留着,并且急忙回去替凤姐求神祷告。更是在巧姐被人算计要送到外藩的时候,刘姥姥挺身而出,冒着极大的风险将巧姐从危难之中救出。从一开始的受恩者到后来的施恩者,足见刘姥姥的善良大度和知恩图报。

(四)放低位份、故作丑态的刘姥姥

很多学者认为,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一大丑角,认为她不但外表丑陋,而且还故作丑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放下尊严讨好贾府中众人,这些观点是欠妥的。刘姥姥的外貌在文中并没有提到过,而且刘姥姥虽然放低位份,故作丑态,但是并不是说她内心也不美好。

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作为一位年纪比贾母都大的老人,本来按辈分来说,应该是贾府的人尊敬地称呼刘姥姥的,但是刘姥姥却称呼那些看守大门的仆人为“太爷”,见到周瑞家的,也是用“您老”,特别是在见到凤姐的时候,在地上给王熙凤请安,称呼王熙凤为姑奶奶。在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和四十一回中,在进入潇湘馆的时候要经过一条石子路,刘姥姥将中间的路让给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走石子路旁边长满青苔的土路,结果摔了一跤。她对贾府的每一个人和物,都毫不吝啬的给予夸赞,可见她一直将自己放低位份,而去抬高贾府里的众人,就算对待贾府的丫鬟下人,也是一样。

在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的时候,她积极的配合王熙凤等人,不但接受了他们的捉弄取笑,而且自己也是故作丑态,做了一回女清客。她自知自己的身份地位与贾府众人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便故意放低份位来抬高别人,这也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

第二章,刘姥姥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几乎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刘姥姥是个圆滑世故的人,一个这样的角色,她的语言也是具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的,并且刘姥姥可谓是一位精通公关学的大师。

(1)语言沟通技巧的研究

1,称呼恭敬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与陌生人接触,而在与陌生人交流的第一步,就是对陌

生人有一个准确并且礼貌的称呼,这个恰当的称呼,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我们的交际是否可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受它的影响。刘姥姥对贾府中的众人,都采用的是降低自己的份位而抬高别人的策略,无论是丫鬟小姐、公子仆人,她都是毕恭毕敬。

在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她人生地不熟,所以有些胆怯。称看管大门的几个下人为“太爷”,见到周瑞家的,问候她“好嫂子”,见到凤姐更是“姑奶奶”、“你老”的称呼。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她就见到了贾母,更是用到了一个别人从来都没有用过的称呼“老寿星”,就连贾府的女仆人也称呼为“嫂子”,男仆人为“爷”,这样恭敬的称呼,极其符合贾府众人的虚荣心理,满足了贾府众人的面子需求。可见刘姥姥是一位社交经验丰富的老妇人。

2,不正面提出自己的交际目的,迂回婉转,避免正面回答

心直口快是受人赞赏的,但是在日常交际中,太过于心直口快,往往会给自己的交际带来麻烦,因此有时候还是需要迂回婉转一些。在第六回中,狗儿让刘姥姥去贾府试试风头,刘姥姥故意说贾府的人不认识她,便不会待见自己,就是去了也是白去。进贾府试试运气最开始是刘姥姥提出来的,但是她还是有些顾虑的,对于女婿的怂恿,她并没有完全拒绝,也没有完全答应,就算以后去贾府打抽风失败,也是给自己留了面子。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为了获得贾府的帮助,既打抽风,但她刚开始并未直接说出自己的真正目的。周瑞家的问她是路过贾府,还是专门来贾府走动的时候,刘姥姥这样回答“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转致意罢了。”[[11]]不直接说明来意,并说首先是特意来瞧周瑞家的,然后顺便向王夫人请安,于是周瑞家的便想在刘姥姥面前卖弄一下自己的体面,带刘姥姥见了王熙凤。当王熙凤问刘姥姥来的目的,刘姥姥又是这样说到“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份。”[[12]]这句话又是将自己与贾府拉远了好多年的情份又拉回来,将关系拉近一步,为下面说出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好铺垫。

3,因人而异,懂得迎合听众的心理

在贾母听说有个刘姥姥的时候,便一心想见见她,于是刘姥姥在平儿和周瑞家的带领下来到了贾母的屋子。贾母无聊想找个积古的老人聊聊天,于是刘姥姥便迎合贾母寻求新鲜的心理,随口胡邹了一些故事出来:下雪天看见一个貌美的女孩儿捡柴火,高龄老奶奶抱上孙子等等,而这些故事的寓意也是极符合贾母和王夫人等人的心理。

因为刘姥姥明白王熙凤等人捉弄她是为了逗贾母开心,于是故意扮丑,在头上插满鲜花的时候说“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13]]在宴会上也将自己比作牛。为了满足贾府中众人的虚荣心,刘姥姥极力夸赞贾府中的每一样东西,如夸鸽蛋“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蛋也小巧,怪俊的。[[14]]”夸惜春“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摸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15]]”夸贾府的园子:“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16]]”夸鹦鹉“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17]]从这些夸赞的句子之中,可见刘姥姥懂得因人而异的施展自己高超的口才。

(2)刘姥姥的语言乡土特色研究

刘姥姥不光是个性鲜明,而且她的语言更是具备乡土特点。在谈到与贾府的关系疏远的问题的时候,刘姥姥认为是女婿家“拉硬屎”,“拉硬屎”虽是一句低俗的话语,但是却极其符合刘姥姥的农村老妇人的身份。当王熙凤说家境不如以前的时候,刘姥姥怕得不到帮助,急忙说到:“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当时周瑞家的嫌她不会说话,太粗俗,还不停地给她使眼色,但是这些俗语反应出了刘姥姥的乡土特色。

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拿着王熙凤故意给她的镶金象牙筷子说:“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锹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还有那将自己比作牛的经典:“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以及在行酒令的时候所使用的农村俗语:“是个庄家人罢”、“大火烧了毛毛虫”、“一个萝蔔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了个大倭瓜”。这些语言极其符合刘姥姥的身份,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可爱的刘姥姥。

(3)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分析

(1)对叙述结构中的作用

1,通过刘姥姥展示贾府的富贵与奢靡

刘姥姥是这样出场的:曹雪芹感觉贾府的人和事像乱麻一样没有头绪,不知道从哪写起,刚好刘姥姥的女婿家很多年之前与贾府连过宗,算是有一些瓜葛,便从刘姥姥的角度来描写贾府。可见从表面上看,曹雪芹写刘姥姥是为了通过她的眼睛来介绍贾府,将她作为一个视角而已。刘姥姥前两次进荣国府算是将没见过的见了,将没吃过的也吃了。如一进荣国府的时候,只是进入了王熙凤的堂屋,便闻见不知道什么香味扑鼻而来,屋子里面的东西都是璀璨夺目,竟然让刘姥姥感到头晕目眩,只是不停的在嘴里念佛。从这里我们可以初次感受到王熙凤的房间布置的奢华,就连一个堂屋都是富丽堂皇。然后见到了只有大富贵人家才会有的挂钟,见到了贾府满满一桌子的菜,却只是稍微动了几样的奢靡浪费。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更是深入的向我们展示这个富可敌国、钟鸣鼎食的贾家。拿的筷子是镶金象牙、镶银乌木的,一两银子一个的鸽蛋,用好多只鸡才能配成的茄鲞,比画都美的大观园等等。刘姥姥也因此见识了贾母最疼爱的孙子、贾家的混世魔王贾宝玉的闺房。通过刘姥姥的眼睛所展现的是这样的“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得砖,皆是碧绿凿花,竟越发把眼花了。”也见到了只有大户人家才有的穿衣镜。贾府的奢靡尽显在我们的眼前,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异的巨大。

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见证贾府的兴衰

刘姥姥可以说经历了贾府的兴盛和败落,第一次和第二次进荣国府的时候,贾府处于兴盛时期,第三次第四次进贾府的时候,正是贾府被抄,贾府中的人死的死,病的病,一个庞大的贾家成为了一个空架子,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而刘姥姥作为一条线索,将这整个过程串联起来,见证了贾府的兴衰,也见证了封建社会的兴衰。

(2)刘姥姥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贾府中与刘姥姥接触过的人不少,如王熙凤、贾母、贾宝玉、林黛玉、鸳鸯、妙玉等等。通过刘姥姥,从侧面反映了这些人的性格特色。

王熙凤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就与刘姥姥相识,她在接待刘姥姥的过程中,体现出她的精明能干、心高气傲和了得的口才。尤其在第三十九回和第四十回中,为了讨好贾母,她故意捉弄刘姥姥,体现了她的圆滑世故和喜欢讨好奉承的性格特色。而在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时候,此时的她失去人心,大势已去,又患了重病,失去了往日的高傲,此时的她展现出来的是女性柔弱的一面。

贾母的艺术形象也是在刘姥姥的烘托下变得加倍饱满。她和刘姥姥从出生就注定了两种命运:一种是享福的,一种是吃苦的。刘姥姥终日劳作,却仍然不能满足温饱,而贾母终日享乐,却无聊至极。她在和刘姥姥的谈话中,也是时刻显示出自己的富贵,从刘姥姥的衬托中也可见贾母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老太太,在贾府中拥有最高地位,但也反映了贾母的怜贫惜老。

还有鸳鸯虽然与王熙凤一起捉弄了刘姥姥,但是最后也给刘姥姥赔了不是,可见鸳鸯虽然刚开始为了逗贾母开心而捉弄了刘姥姥,但是心里还是敬重刘姥姥的,展现了她的调

皮可爱。平儿从一开始都没有瞧不起过刘姥姥,最后还给刘姥姥送了东西,可见平儿的善良和平易敬人。其中看不惯刘姥姥的第一位属林黛玉,在刘姥姥听见音乐而手舞足蹈的时候,她讽刺刘姥姥为牛,并且最后更是形容刘姥姥为母蝗虫,这更加深化了林黛玉的孤傲清高和爽直。

还有便是贾母带着刘姥姥游览大观园的时候,进入了林黛玉的潇湘馆,刘姥姥因为看见窗户下面和桌子上都有笔砚纸墨,书架上更是放着满满的书籍,还以为是贾宝玉的房间,可见林黛玉酷爱读书、情趣高雅。

进入薛宝钗的蘅芜苑,房间内没有设置玩器,案上只有几枝菊花,床也是非常的素净,可见薛宝钗的高冷朴素、落落大方的性格特色。也有对妙玉这个“槛外人”的侧面反映,她因为嫌弃刘姥姥用过的茶杯便要扔掉,可见妙玉的孤芳自赏、清高和洁癖。另有对贾宝玉性格的深化,因为刘姥姥随口胡诌的少女抽柴的故事,贾宝玉便让茗烟去寻找,可见他的痴情。还有他房间的布置,竟让刘姥姥以为是哪位小姐的闺房,其中隐藏了他软弱的性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