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线物流规划的原理及操作方式

生产线物流规划的原理及操作方式

生产线物流规划的原理及操作方式
生产线物流规划的原理及操作方式

生产线物流规划的原理及操作方式(一)

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贯穿始终,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物流是最基本的活动,相对于信息流和资金流,物流规划的科学性对企业的整体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的切入点是生产线的物流规划,利用现有条件,比如生产节拍、工艺流程、单元化包装、场地面积等参数,结合ABC分类和流量平衡图进行分析,规划物料的运输数量、运输时间、线边存放方式、线边库存量的范围、运输方式、运输路线等,即PFEP-Planning For Every Part包含的内容。之后,运用PFEP的结果,结合场地面积,制作生产线定置图。分析的流程和步骤见下图:

一、生产线规划需求分析

生产线物流规划是为生产作业服务的,必须服从生产作业对物流的整体要求。其核心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体的表现就是:

1. 降低线边库存量,或者说以最低的存量满足连续生产。

2. 缩短零部件的运输距离,降低物流成本。特别是生产线边的存放地,要尽量靠近作业人员,减少作业人员走动、转身、弯腰所花费的不增值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3. 提高场地利用率,因为生产作业是增值过程,所以有限的场地,在布置时应最大限度向生产作业倾斜:线边库存尽量占用最小的空间,更多的空间要分配给生产作业在生产现场

4. 物流作业(配送、装卸、摆放、拆包、交接等)是不增值过程,因此作业应尽量简化或省略,同时也将减少物流作业设备的相关投入。

所以,物流规划必须符合以上要求,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二、循环周期与ABC分类

满足生产与库存控制是矛盾统一体,需要为库存量找到一个平衡点。把线边存量看成是仓库,那么,同样可以利用库存模型进行计算最低库存。下面运用不同的模型来计算线边的库存量:

1. 如果采用ROP模型设置,那么订货点=补货周期*单位时间的平均消耗+补货周期内的需求波动(即安全库存=服务水平因子*标准偏差),其线边最大库存量在连续补货的理想状态下,与订货点相同。

2. 如果采用M-x模型,那么线边最大库存量=补货周期*单位时间的平均消耗+补货周期内需求波动(即服务水平因子*标准偏差)。

如果需求波动不大,比如丰田公司,就把安全库存简化设置为需求的20%甚至更低(丰田生产方式第三版P401),那么,从上述的公式可以得到结论:生产线无论采用定量不定期补货,还是定期不定量补货,库存的最大值,在需求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取决于其补货的间隔周期。

所以,在生产线的物流规划中,第一个设定的参数的就是零部件补货的间隔周期即循环周期。循环周期的设置决定了线边库存量的最大最小值。

那么,如何针对不同的物料设置不同的循环周期才是合理的呢?本人推荐采用大家熟悉的工具:ABC分类(帕累托统计)。

下面我举例说明,为了方便计算,做如下假设:

A类零部件占品种比例10%,占总价值70%

B类零部件占品种比例20%,占总价值20%

C类零部件占品种比例70%,占总价值10%

假设所有零部件每1小时配送一次物料,则:

零部件的库存周转期=70%*1+80%*1+10%*1=1小时,

1小时内配送的品种比例=10%*1/1+20%*1/1+70%*1/1=100%

做一下简单的调整,把A类的配送间隔改成0.5小时,B类维持配送时间1小时,C类的配送时间延长为2小时,则:

零部件的库存周转期=70%*0.5+0.2*1+0.1*2=0.75小时,

1小时内配送的品种比例=10%*1/0.5+20%*1/1+10% *1/2=75%

对比发现:仅仅把配送的次数分配给高价值的零部件,降低价值高的零部件的配送次数,零部件的库存周转期下降了25%,1小时内的配送的品种数量下降了25%。

与《企业制造资源计划MRPII原理》一书中的原理6(把生产调整次数分配给高值物品以降低其库存,可轻而易举地补偿低值物品库存的增长)对比,会发现,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不同种类的零部件的在生产线的循环周期,按照单位时间内零部件的流量进行ABC分类,分别设置不同的循环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几点:

1. 物流流量参数包含了很多维度:品种数、数量、体积、重量、价值等,在仓储、配

送、线边等不同的作业中考虑的因素不同。而ABC分类是一维的,对于生产线边规划,本人建议以体积为维度。即单位时间内的零部件需求总体积作为统计参数。

2. 在现有的ERP系统中,同一种零部件,其特征项不同,比如不同颜色的保险杠,其零部件的编码未必是一致的,很少采用特征项的方式进行编码。但是在物流规划中,同一种零部件因单元化包装相同,装配工位相同,需求量之间有相互关联,是必须归纳处理的。

3. 循环周期为生产线上的零部件连续补货的间隔时间,与采购提前期有本质的不同,补充的批量为循环周期内需求量,而且是最小包装的倍数,最好是单元化包装的倍数。

4. 设定循环周期补货,设置采用的是M-x模型,对于采用ROP模型,用订货点触发补货的,两者在同一循环周期,同一服务水平下,是没有区别的。

5. 需求的波动需要通过品种的均衡分布来削弱,即丰田所说的均衡生产中的品种均衡,丰田生产方式提供了目标追踪法的算法,详见丰田生产方式第三版P389,本文不做具体描述。

三、流量平衡图

线边的库存相当于一个水库,用于保证生产线的连续均衡运转。如果输入大于输出,线边库存将持续增长直至爆仓;如果输入小于输出,线边库存将持续下降直至停产。因此,零部件的流量必然是均衡的,输入与输出在长时间内相等。把零部件在单位时间的流量及存量,以参数的形式量化的计算出来,并用图形表示的工具,就是流量平衡图。

流量平衡图是用图标的直观形式表现流量和存量,其可用的维度较多,零部件品种数、零部件数量、体积、重量、价值等,都可以作为计量流量的维度。在仓库的物流规划中,优先考虑的是价值维度;但是在生产线的规划中,优先考虑的是体积维度,在规划的时候需要注意。

流量平衡图是下一步规划的依据,流量决定了搬运设备的选型和数量,存量决定了功能区的设置和面积,以及存储设备的形式和数量。因此,流量平衡图的计算必须严谨,以数据说话。

四、PFEP

设置了循环周期,计算了生产线边的流量和存量,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完善PFEP。PFEP 是Planning For Every Part的缩写,直译成:为每个产品做计划。按照本人的理解,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需要有工艺来约束,而PFEP就是零部件的物流作业工艺。

PFEP的是物流分析很有效的工具。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1. 零部件的基本信息:零部件的编码、名称、单台用量、单件尺寸、单件重量、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量等

2. 单元化包装的信息:零部件的包装形式、SNP(Standard Number of Packing-标准包装数量)、包装尺寸、包装净重、包装总重量等

3. 零部件存放的信息:投料工位、存放区域、存放方式(通用料架、地面堆放、专用工位器具等选项)最大库存、最小库存等

4. 零部件的补货信息:供方、补货触发方式(订单、看板、按灯、物料篮等)、补货路径(即动线)、补货周期、供应商的名称、供方编码、供方所在地等

总而言之,PFEP描述了所有零部件物流作业的所有的相关信息。

需要补充的是:

1. 本文以生产线的循环周期为主要参数进行生产线的规划设计。运用逆序设计的原则,以生产线的需求作为仓库需求的输入,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考虑供方的距离、经济批量的大小,就可以进行仓库的规划设计;

2. 零部件具体的补货模式和运输方式的选择,参看本人的文章详解:生产线配送物流的作业原理

3. 零部件不进行包装转换,分拣后配送工位,会减少了物流作业量。但是在某些场景下,包装转换是必须的(比如物料篮)或者是被迫的(比如供方未按包装要求提供零部件)。对应的,PFEP必须有相应的规定和记录。

4. 动线即补货路径不得交叉,而且根据流量计算,每条动线的负载要求均衡。

5. 搬运器具、存放器具、搬运设备的选择,尽量以标准化为主,会降低物流设备的投入。同时考虑人机工程,提高作业效率。

五、线边规划图

PFEP中存放和补货的相关数据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生产线的线边规划图。线边规划图详细的标注生产工位,生产作业区域,物料存放方式(品种、区域、包装形式、包装数量等)、动线等相关内容。经验证后,线边规划图还需要以目视化的方式,直接在生产线边的相关区域标识功能,方便管理。

六、总结

一言蔽之,生产线的物流规划,是可以用数据化的方式来规划的。采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将大大减少线边的存量,提高作业的效率。而且,生产线的物流规划仅仅是工作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因为零部件的需求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丰田每月评审一次生产节拍,相应的,零部件需求也会发生变化,看板的枚数会重新计算。同样的道理,在生产线物流规划完毕之后,也需要定期对物流规划进行评审和调整。

整车物流运输规划方案

第四章整车物流运输规划方案 本章节主要研究整车物流运输问题,通过建立“汽车物流运输枢纽”,形成多枢纽的辐射式网络,使若干城市成为具有分拣功能的汽车物流运输枢纽。不仅能为XXXX物流缩短运输在途时间、提高服务水平,还能提高商品车交车时完好率与实现“零”公里交车,从而推进汽车物流市场的专业化发展。 4.1现状及问题分析 4.1.1研究背景 国外背景: 物流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综合性学科,是当代最具影响的新科学之一,它全面融合了运筹学、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揭示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物流各要素的内在联系,物流成本在经济发达国家被视为继原材料、劳动力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已从传统的为社会提供运输服务,扩宽到以现代化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综合物流系统。 国内背景: 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去年我国汽车行业的销量增速减缓。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8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870.40万辆和862.98万辆,同比增长仅为7.98%和8.52%,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4.27%和14.67%,国内19家重点汽车企业中有10家企业出现了利润同比下滑,2家企业亏损。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2009年乘用车预计销售706万辆,其中轿车、SUV、MPV总体将销售599万辆,同比增幅5.7%,而微客的增幅可能为0,仍为107万辆的销量;但商用车有9.8%的下滑,总体预计销量为235万辆。因此全年的汽车销量将在941万辆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在成本中占据了重要一部分的汽车物流,被众多汽车制造企业看作是挖掘潜力、在竞争激烈得汽车行业生存的最佳途径。因此,汽车物流将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 鉴于以上背景,有必要对汽车物流成本进行研究。虽然目前也有些研究者对物流成本进行了研究,但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

(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习题一(1-6章)作业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1930 年~195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 年~196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1960 年~1970 年)。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第四阶段(1970 年~198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条件是交通问题开始多样化,例如,大气污染、噪音、拥挤、停车难、交通事故、公共交通衰退、交通弱者问题,变更工作时间,规划过程中的住民参加,公共交通问题等。因此,当时交通规划的目的是强调局部性,注重短期性规划,低成本交通营运政策。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研究趋于多样化,主要表现在:a.集计模型的精炼化和简化;b.非集计模型的出台和应用;c.渐增规划、反应规划等。 第五阶段(1980 年~1990 年)。该阶段的交通规划条件是城市环境问题恶化,交通事故、堵车、交通弱者问题受到重视。交通规划的目的变为强调微观性和局部性。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将计算机等尖端科技用于交通规划。主要有:①计算机的急速发展导致了仿真技术;②静态到动态;③ ITS等高科技(行驶线路导向、GPS 、GIS 、ETC 等)的研制;④非集计模型的重视;⑤四阶段法的静态问题向动态方向发展。 第六阶段( 1990 年~现在)。该阶段的交通规划条件是环境问题、交通事故、交通阻塞等。因此,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环境保护、复苏城市公共交通。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① ITS 的重视及产品化;②动态预测技术与方法;③重视老年人与伤残人;④重视交通环境;⑤路面电车、轻轨的复苏;⑥重视研究旅游交通。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 设计报告 班级 10161 组号 03 组长 组员02陈恒 07刘莹 19许文君 目录 第一章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1.1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1.1.1影响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因素

1.1.2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标准 1.2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原则 1.3 物流系统运输线路选择 1.3.1 运输线路选择的因素 1.3.2 运输线路选择方法 第二章案例分析 2.1案例一 2.2 案例二 第三章方案设计 3.1 设计背景 3.2 运输系统流程分析 3.3 运输系统问题分析 3.4 解决方案 3.4.1 运输路线与方式的最优选择 3.4.2.车辆的调度优化与解决空载行驶问题的方案

第一章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1.1物流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 1)确定物流运输战略 物流运输战略是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运输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订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物流运 输战略的确定直接决定运输系统规划的其他要素。在进行运输系统规划 设计时,首先需要对运输系统所处环境进行分析。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国 家的宏观运输政策、运输市场的发展状况、物流系统综合战略、其他物 流节点的情况等。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运输系统战略,明确运输系统规划的方向。 2)选择运输路线 在组织运输系统完成货物的运送工作时,通常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运输路线。运输工具按不同的运输路线完成同样的运送任务时,由于运 输工具的利用情况不同,相应的运输效率和运输成本也会不同。因此, 选择时间短、费用省、效益好的运输路线是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中的一项 重要内容,这也是运输战略的充分体现。 3)选择运输方式 如何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运输战略是物流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问题。 一般来讲,可以在考虑具体条件的基础上,对货物品种、运输期限、运 输成本、运输距离、运输批量以及安全性等具体项日作认真研究考虑, 可以使用一种运输方式也可以使用联运方式。 4)运输过程控制与信息系统 物流运输系统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过程控制。由于运输过程的瞬间变动性,对运输过程控制的难度远远高于对固定节点的控制,因此

交通规划原理历年试题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 课程号: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 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 考试时间: 备 注: 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 1. 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 2. 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 A 基础产业部门 B 非基础产业部门 C 住户部门 D 人口 3. 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 A 对外交通用地 B 道路广场用地 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 D 仓 储用地 4. 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 5. ()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 A 生成交通量 B 发生交通量 C 吸引交通量 D 全不是 6. ()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 A 重力模型法 B 最大熵模型法 C Furness D 介入机会模 型 7. 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 选择的影响逐渐() A 减弱 B 增强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11题,每空1分,共16分) 1. 引道延误为引道 ______ 与引道 _____ 之差。 2. 老瑞模型是决定 _____ 和 ______ 的分布模型 3. 已知I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 网的可达性为 ______ 4. _______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 在O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_____ ;每一列之和表 示该小区的 ____ 。 6. 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J 填独立或相关)。 7. 出行 ____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_____ 以土地利 用的形态为主。 8. 某市规划面积300km ,建成区面积lOOkm,现有道路总长 350km 规划再建150km 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 / krnt 9. _______ 交通流分布能够较好的反应网络的拥挤性。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bster 延误公式的适用范围为饱和度取值在 ________________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交通分配是以路网 为 -线订装---线订装--- 线订装----师教考监交并一纸题答与须卷试 ----线 订装---线订装--- 线订装- : 名 姓生学 □□□□□□□□□□□□ ................................................ ... .................... .

交通规划原理作业

《交通规划原理》 第1-6章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 1930 年~ 195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 1950 年~ 196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 1960 年~ 1970 年)。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第四阶段( 1970 年~ 198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条件是交通问题开始多样化,例如,大气污染、噪音、拥挤、停车难、交通事故、公共交通衰退、交通弱者问题,变更工作时间,规划过程中的住民参加,公共交通问题等。因此,当时交通规划的目的是强调局部性,注重短期性规划,低成本交通营运政策。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研究趋于多样化,主要表现在: a.集计模型的精炼化和简化;b.非集计模型的出台和应用;c.渐增规划、反应规划等。

交通规划原理历年试题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 课程号: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 考试时间: 备 注: 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 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 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 A 基础产业部门 B 非基础产业部门 C 住户部门 D 人口 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 A 对外交通用地 B 道路广场用地 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 D 仓储用地 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 5.()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 A 生成交通量 B 发生交通量 C 吸引交通量 D 全不是 6.()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 A 重力模型法 B 最大熵模型法 C Furness D 介入机会模型 7.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 A 减弱 B 增强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11 题,每空1分,共16分) l.引道延误为引道 与引道 之差。 2.老瑞模型是决定 和 的分布模型 3.已知l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网的可达性为 4.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在OD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 6.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填独立或相关)。 7.出行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以土地利用的形态为主。 8.某市规划面积300km 2,建成区面积lOOkm 2,现有道路总长350km ,规划再建150km ,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 /km 2。 9. 交通流分布能够较好的反应网络的拥挤性。 10.Webster 延误公式的适用范围为饱和度取值在 。 11.动态交通分配是以路网 为对象、以 目的开发出 考生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___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整车物流运输规划方案

整车物流运输规划方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四章整车物流运输规划方案本章节主要研究整车物流运输问题,通过建立“汽车物流运输枢纽”,形成多枢纽的辐射式网络,使若干城市成为具有分拣功能的汽车物流运输枢纽。不仅能为XXXX物流缩短运输在途时间、提高服务水平,还能提高商品车交车时完好率与实现“零”公里交车,从而推进汽车物流市场的专业化发展。 现状及问题分析 研究背景 国外背景: 物流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综合性学科,是当代最具影响的新科学之一,它全面融合了运筹学、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揭示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物流各要素的内在联系,物流成本在经济发达国家被视为继原材料、劳动力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已从传统的为社会提供运输服务,扩宽到以现代化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综合物流系统。 国内背景: 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去年我国汽车行业的销量增速减缓。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8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870.40万辆和862.98万辆,同比增长仅为7.98%和8.52%,分别比去年同期

回落14.27%和14.67%,国内19家重点汽车企业中有10家企业出现了利润同比下滑,2家企业亏损。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2009年乘用车预计销售706万辆,其中轿车、SUV、MPV总体将销售599万辆,同比增幅5.7%,而微客的增幅可能为0,仍为107万辆的销量;但商用车有9.8%的下滑,总体预计销量为235万辆。因此全年的汽车销量将在941万辆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在成本中占据了重要一部分的汽车物流,被众多汽车制造企业看作是挖掘潜力、在竞争激烈得汽车行业生存的最佳途径。因此,汽车物流将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 鉴于以上背景,有必要对汽车物流成本进行研究。虽然目前也有些研究者对物流成本进行了研究,但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 国内外整车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物流市场规模扩大,200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工业物流为4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2%,进出口物流总额为5.4万亿元,2005年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由2004年的18.8%下降到18.6%,这意味着增长了365亿元经济效益。中国经济保持数年稳定增长,2006年前后在中国5亿城镇人口中汽车将走进10%高收入人群,即约5000万人,未来15年中国汽车的增长率是我国GDP增长的1.5倍。汽车消费将呈现出螺旋快速增长趋势。

交通规划原理-邵春福-课本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交通需求的分类:本源性交通需求,例如:上学、访友、观光、度假、看病。 派生性交通需求,例如:业务、工作。 2交通规划的定义: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交通发展目标,又如何将发展目标付诸实施的办法。 3交通规划的分类:1按位移对象的分类:旅客交通规划、货物交通规划2按交通方式分类: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公路交通规划、铁路交通规划、港湾交通规划、空港交通规划3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规划4按交通服务分类:公共交通规划、特定户交通规划、特定交通服务规划5按交通服务对象空间规模分类:国际交通规划、全国交通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地区交通规划6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近/短期交通规划、中期交通规划、远/长期交通规划、远景交通规划 4四阶段预测法:1交通发生与吸引2交通分布3交通方式划分4交通流分配 5四阶段法中每一阶段的内容、作用、目的和常用方法? 第一阶段交通生成预测:内容:求出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然后在此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目的:未来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常用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聚类分析法、函数法 第二阶段分布交通量预测:内容: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转化成各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目的:预测各小区之间的。qij常用方法:增长系数法(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综合法(重力模型法) 第三阶段交通方式划分内容:将各小区间的全方式分布量划分为分方式分布量 常用方法:全域模型、TI模型、出行端点模型、径路模型probit模型法、logit模型法 第四阶段交通流分配内容: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或OD)交通量qij。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进而求出路网中各路段a的交通量xa。目的:求出径路交通量和路段交通量。常用方法:全有全无法、增量分配法、Beckmann交通平衡分配模型、随机分配法 第二章交通调查 1交通量分类按照交通性质分: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混合交通量、行人交通量。2延误: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延误。 3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4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5出行按范围可分为:内内出行、内外出行、外外出行、过境出行 第三章交通与土地利用 1我国城市土地的用途分类:城乡用地、城市建设用地。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1铁路用地(铁路编制站线路等用地)2公路用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用地及附属设施用地)3港口用地(海港和河港的陆域部分,包括码头作业区,辅助生产区等用地)4机场用地(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5管道运输用地(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 2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宏观互动关系: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交通系统的发展引起无地利用的特征变化,导致了城市空间形态、无地利用结构及土地开发强度的改变;反过来,土地利用特征的改变也对交通系统提出新的需求,促使其不断改进完善,引起交通设施、出行方式结构和交通密度特征的改变。最终,形成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相协调的产物。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知识讲解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 课程号:06116303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 考试时间: 备 注: 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 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D)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 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D) A 基础产业部门 B 非基础产业部门 C 住户部门 D 人口 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B) A 对外交通用地 B 道路广场用地 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 D 仓储用地 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 5.(A)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 A 生成交通量 B 发生交通量 C 吸引交通量 D 全不是 6.(C)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 A 重力模型法 B 最大熵模型法 C Furness D 介入机会模型 7.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A) A 减弱 B 增强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11 题,每空1分,共16分) l.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时间之差。 2.老瑞模型是决定就业数和 住户人数 的分布模型 3.已知l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网的可达性为 20 4.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在OD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 6.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填独立或相关)。 7.出行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以土地利用的形态为主。 8.某市规划面积300km 2,建成区面积lOOkm 2,现有道路总长350km ,规划再建150km ,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 /km 2。 9. 交通流分布能够较好的反应网络的拥挤性。 生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_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如何进行企业物流规划

如何进行企业物流规划 1.企业物流规划的基本方法 企业的物流规划主要是根据物流资源建设的国家规划、地区或行业规划,涉及到如何使用这些资源、改造自身的业务流程、提高周转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就生产企业而言,在暴利时代结束之后,轻资产运行的新型企业需要改变过去大量投资于生产能力旧的投资方式,而将大量制造业务外包,这样就必须建立诸如供应链之类的物流系统,形成以联盟为新的组织形式的、虚拟的企业。这就必须对物流系统进行新的构筑,或者对企业的整个流程从物流角度进行再造。所以,规划物流的问题对于生产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它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新的竞争格局的压迫下,生产企业转型变形以求生存的问题和求发展的问题。社会上存在一种误解,以为规划物流问题是宏观的问题而不是企业的问题,这显然是低估了物流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来讲,物流规划已经不是理论上的东西,而应当变成切实的行动,为此,生产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战略发展要求把物流规划纳入议事日程,并且着手物流规划的落实工作。企业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以物流支持营销的规划思路。生产企业,尤其是大型生产企业,从营销支持和流程再造角度进行物流的建设规划,会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运营能力。 企业物流规划的重点在于现有物流资源的改造和利用。大型企业集团(如业务分布全国的企业集团)的物流类似于行业特点。一般企业的规划则主要是利用外部物流资源,改造自身的物流流程,而不要过多地进行物流资源的建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传统物流企业,多数都不应该把重点放在物流资源的建设上,而是应该放在现有资源的改造和利用上。 本分析, 如 降低经营成本是指在保持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尽量将系统总成本降到最低。通常需要评价各备选的行动方案,例如,在不同的仓库选址、库存决策方案中进行选择或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中进行选择,以形成最佳战略。减少投资金额是指战略的实施目标是使系统的总投资最小化,其根本出发点是投资回报最大化,例如,为避免进行仓储而直接将产品送达客户,放弃自有仓库选择公共仓库,选择适时供给而不采用储备库存的办法,或者利用第三方物流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OD调查:OD调查又称为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 的调查,为分析出行个体的流动,也为交通流分配奠定基础。 2.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①.矩形表:能够反映地区间车流流向和流量,适用于车流的流动方向经常变 化和流量显著不同的情况。 ②.三角形表:将矩形表中往返车流合计成一个回程的表达方法,适用于区间往 返流量相对稳定的情况。 3.OD调查的目的: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获取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流量 流向,车辆起讫点,货物类型等数据。从而推求远景年的交通量,为 交通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4.OD调查基本术语: (1).出行: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移送的过程, 可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2).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起始地点。 (3).出行终点:指一次出行结束地点。 (4).境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的出行。 (5).过境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 (6).外出行:指起讫点中有一个在调查区域的出行。 (7).小区形心:指小区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 该区的几何中心。 (8).境界线:指规定调查区域围的边界线。 (9).核查线:指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设置的分隔线,一 般借用天然的或人工障碍,如河流、铁道等。 (10).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支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 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11).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 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5.OD调查的类别和容(三类): ①.居民OD调查:主要包含城市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出行调查,调查终点 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 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等,是世界各国开展交通调查最 常见的形式。 ②.车辆OD调查:车辆出行主要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行,主要调查车型、 出行目的、起讫点、货物种类、平均吨位和实载率等。 ③.货流OD调查:货流调查的重点是调查货源点和吸引点的分布,货流分类 数量和比重,货运方式分配等。 6.OD调查的方法: ①.路边询问法 ②.表格调查法 ③.家庭访问法 ④.明信片调查法 ⑤.车辆牌照法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 交通需求量预测总复习 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需求预测?什么是交通需求预测(其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交通需求预测在交通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交通规划的目标是制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管理规划。交通设施的建设一般都是耗资高、工期长,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的工程,那么建设多大规模、何种结构的交通系统才能既满足未来规划年社会经济系统的对交通的需求,又是最节省投资,并且产生最小负作用的呢?这就是我们交通规划者所必须回答的问题。为了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做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是在现状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准确地预测未来规划年交通的出行情况。由于交通运输系统的复杂性,交通需求预测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它的理论与方法都处于不断发展中。交通需求预测的目标不仅要预测规划年对象区域的总交通量,而且要非常细致。要预测出规划年各个交通小区之间的分布交通量,这项预测结果以各种各样的OD表的形式存在。如:规划区域客运OD表、规划区域货运OD表、规划区域车辆汇总OD表、规划区域各种车辆的OD表(小汽车、公交车、货车等)。除此之外,传统的交通量预测还包括交通分配,即要预测这些OD交通量是从哪条路径上通过的?各路段的交通量是多少?值得说明的是,有些交通规划书中把交通分配不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方案设计的基础工作。 交通需求预测是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是决定网络规划和断面结构等的依据,在交通规划中处于核心位置,交通需求预测的精度对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交通需求量预测有哪些方法? 答:比较经典的是四阶段法,此外,还有多阶段组合模型、由路段交通量反推OD交通量等。 3、四阶段法有哪四阶段组成?各阶段的任务(或目的)分别是什么?各阶段的预测成果是什么? 答:四阶段法由交通的发生和吸引(出行发生)、交通的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四阶段所组成。 交通的发生和吸引的任务是求出对象区域的交通需求总量,即生成交通量,然后在此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预测成果是OD表中的小计行和小计列。此时的OD表可以分为客运OD表和货运OD表。 交通分布预测的任务是在目标年各交通小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一定的条件下,求出各交通小区之间的将来OD交通量(分布交通量)。预测成果是完整的OD表。也分为客运OD表和货运OD表。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的任务是预测目标年出行者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从而得各种交通方式的OD交通量。

交通规划原理

第一章绪论 交通规划过程流程图 决策过程规划执行 交通规划的分类 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1)长期交通规划,通常为宏观性战略规划,一般规划期为15年以上(2)中期交通规划,即较为宏观性战略计划,5-10年(3)短期交通规划,为近期发展规划,5年

第二章交通调查 交通调查主要目的: 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准确可靠地预测,并且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达到规划工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的目的。 交通调查的作用: 1、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 2、交通调查可以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3、交通调查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 交通调查的内容: 1、交通运输调查 2、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 3、相关政策与法规调查 4、建设资金调查 5、交通规划影响调查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是描述交通流特性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之一 速度:车辆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密度: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一般用辆/(km.车道)表示 OD调查 分类:居民OD调查、车辆OD调查、货流OD调查 方法:路边询问法、表格调查法、家庭访问法、明信片调查法、车辆牌照法。 精度确定: 1、分隔核查线检验。 2、区域境界线检查。 3、把由OD调查表推算出来的交通特征,如车型比例、交通流量和流向等与现有的统计资料进行比较,检查其误差程度是否满足要求。 4、在调查区域内,拟定交通枢纽、公共活动集散中心作为校核点,将起讫点调查结果与该点上实测的交通量相比,作为市内OD调查精度的重要依据。 调查区的划分: 1、在确定调查区域以及选择区域境界线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2、交通小区的划分原则 (1)同质性。区内的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应尽量一致(2)以铁路、河流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的界限,不但资料准确,且易于核对(3)尽量配合行政区的划分,以利用政府的统计资料,如人口、经济统计资料等(4)分区的过程中要考虑道路网(5)保持分区的完整,避免统一用途的土地被分开(6)分区越小,计算数据越大,成果就越细,但工作量也越大。反之工作量小,但有可能掩盖该范围内的交通特点。

物流运输方案设计

目录 一、起运地 二、目的地 三、运输对象和运输量 (1)运输对象 (2)运输量 四、运输方式 五、运输路线 六、运输业务整体流程 七、车辆来源 八、运输成本计算 (1)单程长途干线成本 (2)外包费用计算 九、运输时间估计 十、最终运输决策 一、起运地 起运点:湘潭 二、目的地 目的地:北京 三、运输对象和运输量 ◆运输对象 胖哥槟榔青果

◆运输量 100吨 四、运输方式 要求:由于各种槟榔属于食品类,要求在最快的时间运达各区所中转仓库,然后再配送至各大专卖店。 (1)由于水路运输方式时间过长,故不被考虑在运输方式范围之内。(2)若用航空运输,运价较高,航空运输适合于体积小、价值高的物品,故不被考虑在运输方式范围之内。 (3)若用公路运输比较方便,并且快捷灵活,公路运输主要经过几条国道和高速公路到达沈阳,所以公路运输方式在考虑范围之内。(4)若用铁路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且持续性较强,也有直达线路,所以铁路运输方式在考虑范围之内。 综合以上分析,故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方式都在考虑范围之内,接着对两种运输方式进行成本分析比较,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五、运输路线 公路运输 全程约1889.9公里,具体的运输路线如下: 1. 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北方向出发,行驶20米,左转进入沿江大道 2) 沿沿江大道行驶2.1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环岛 3) 沿环岛行驶110米,在第2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黄浦大街 4) 沿黄浦大街行驶380米,直行进入环岛

5) 沿环岛行驶50米,在第2个出口,稍向右转进入黄浦大街 6) 沿黄浦大街行驶2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岛 7) 沿环岛行驶90米,在第2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黄浦大街 8) 沿黄浦大街行驶2.4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岛 9) 沿环岛行驶60米,在第2个出口,稍向右转进入G318 10) 沿G318行驶4.6公里,直行进入岱黄高速公路 2. 沿岱黄高速公路行驶10.6公里,朝孝感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汉十高速公路 (全路段收费) 3. 沿汉十高速公路行驶3 4.6公里,朝北京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京珠高速公路 (全路段收费) 4. 沿京珠高速公路行驶838.5公里,朝衡水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石黄高速公路 (全路段收费) 5. 沿石黄高速公路行驶203.3公里,朝北京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京沪高速公路 (全路段收费) 6. 沿京沪高速公路行驶51.9公里,朝津沧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津沧高速公路 (全路段收费)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

. .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 课程号:06116303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 考试时间: 备 注: 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 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D)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 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D) A 基础产业部门 B 非基础产业部门 C 住户部门 D 人口 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B) A 对外交通用地 B 道路广场用地 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 D 仓储用地 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 5.(A)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 A 生成交通量 B 发生交通量 C 吸引交通量 D 全不是 6.(C)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 A 重力模型法 B 最大熵模型法 C Furness D 介入机会模型 7.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A) A 减弱 B 增强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11 题,每空1分,共16分) l.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时间之差。 2.老瑞模型是决定就业数和 住户人数 的分布模型 考生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___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交通规划原理

1.交通规划一般包括组织、调查、网络规划、评价和选择、进一步规划共五个方面的内容。错(包括交通调查、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量预测、交通网络布局规划和设计、交通网络分析评价) 2.交通系统由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其它交通系统、区域公路交通系统、区域其它运输系统组成。正确 3.为了全面了解交通源及交通源之间的流,所以在划分交通小区时应该划分的越小越好。错,应该视情而定,不能过大或过小。 4.划分交通区的区域除包括规划区域外,还应包括与规划区域有较大交通联系的其它区域,以及有较大过境交通经过规划区域的其它区域。对 5.所谓交通区重心就是指交通区的几何中心。错,是指交通量相对较大的中心。 6.OD 调查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距抽样、整 群抽样等。对 7、城市道路网分析评价可从道路网的布局结构、交通质量两方面进行。错的,还有其它分析评价项目 8. 饱和度是指路段或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交通量之比,它能反映道 路与交叉口的车辆运行状况。错的,应该是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9.交通治理是为近期交通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需满足近期的要求即可。错的,还有长远打算 10.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主要有集合模型、非集合模型、动力学模型三

大类,其中后两种模型至今仍在不断改进之中。对 错,交通生成预测的方法有生成率法、类别生成率法、回归分析法三种。11. 三种改为等多种。 12.如果交通网络中每条边都是单向的,那么它所对应的邻接矩阵是对称矩阵。错,每条边是双向的。 13.采用邻接目录法输入,调用及搜索网络结构邻接关系,能减少计算机输入与计算工作量,减少交通规划中各软件所需的内存单元,提高计算速度。对的 14.交通分配就是把各种出行方式的空间OD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 络上,通过交通分配所得的路段、交叉口交通量资料是检验道路规划网络是否合理的唯一依据。错的,不是唯一依据是依据之一。 15、由于区域公路网受地物、地形、地质的影响较大、路网布局的选择余地较小,而且一般有明确的路网控制点。因此,区域公路网规划在某些情况下能更多地从技术最优的角度开展工作。错,由于区域公路网受地物、地形、地质的影响较小、路网布局的选择余地较大16、交通预测与交通系统规划有一个互为依托。相互反馈及调整的关系和过程。对 17、区域公路网规划应分级并由小到大地进行,地方性道路、省道、国道三者协调,逐步完善。错,区域公路网规划应分级并由大到小的进行 18、步行系统主要包括步行者、人行道、人行横道、步行街、步行区、

物流规划方案

物流规划方案 一、人员总体配置方案 物流经理 库存管理运输管理 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运作管理客服管理 成品出库成品入库车辆管理客户订单处 理返货入库次品待加工到货情况跟车辆调度出库踪 车辆维护、保客户意见跟 养、年审管理踪 签收单管理燃油、停车等 费用管理 运输资源管客户业务量 理统计 承运商管理车辆GPS跟 踪 配送方管理 二|、库存管理方案 1、库管人员(2-3人)负责仓库的管理: (1) 根据每次的进出货情况如实填写库表(附件1),并和生产部门或运输部门作好 出入库衔接。 (2) 根据库存表数据分析库存情况,以便为生产部门提供所需的生产数据。

(3) 每周根据库存表数据做一次库存盘点(小盘),每月做一次大盘,以确保库存数 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出入库货物的品质检查。 (5) 优化库存结构,管理好货品的分区,堆放标准,进出货标准等工作。 (6) 库区的清洁、防火、防潮等管理。 (7) 呆滞品、不良品的处理 2、分拣人员(2—3人) (1)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从库存的货品中将用户所需的商口分拣出来,放到收发货装卸区,以备发货。 (2)在库管人员的指导下,协助库管人员做好进出库货物的数量、质量等检查。 (3)对于符合出入库标准的货物按商品规格进行分类后存放到指定区域。 (4)在库管人员的指导下,优化仓储资源,合理利用空间。 (5)装卸工人的管理,装卸设施的保养和维护,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6)完成库管人员临时的工作安排。 库存区 办公用纸区收发货装卷纸区板纸区 卸区 成品区(按成品区(按成品区(按返货区返货区返货区 货物型号再货物型号再货物型号再 分区堆放) 分区堆放) 分区堆放) 成品区 废品区废品区废品区

交通规划原理总结

第一章绪论 交通规划的定义: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需求供给市场: 交通规划分类:1.按位移对象:旅客交通规划货物~~~2.按交通方式: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道路~铁路~公路~港湾~空港~3.按交通设施: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4.按服务类型:公共交通规划特定用户~ 特定交通服务!5.按服务对象空间:国际交通规划全国~区域~城市~地区~6.按规划目标时期:近期交通规划(3~5)中期(5~10)长期(10~20)远景(大于20) 交通调查分类:居民出行调查货物流动调查机动车OD调查断面交通将调查 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是根据道路交通系统及其外部系统的过去和现状预测未来,根据历史经验、客观资料和逻辑判断,寻求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律和未来演变趋势的过程 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法:交通生成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流分配 交通规划发展的阶段:(七个)20世纪80年代之前4阶段,之后三个阶段,交通规划正式出现在第三个阶段. 第二章交通调查 交通调查:指利用客观的手段,对道路交通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 交通调查的作用:1其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2.其可以作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3.其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 交通调查三原则:1.实事求是2.全面系统性原则3.重点和一般结合原则 OD调查:对某一调查区域内出行个体起点和终点的调查 出行:车辆出行居民出行 境内出行: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过境出行: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 内外出行:起讫点中有一个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 小区形心: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形心 境界线:规定调查区域范围的边界线 核查线: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多借用天然或人工障碍 OD调查目的: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获取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流量流向,车辆起讫点,货物类型等数据。从而推求远景年的交通量,为交通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OD调查分类:居民OD调查(城市居民城市流动人口)车辆~~ (机动车非机动车)货流OD~~ OD调查方法:路边询问表格调查家庭访问明信片车辆牌照交通小区划分原则:①同质性分区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尽量使其一致②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③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以便能利用行政区政府现成的统计资料;④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内质心可取为路网中的结点⑤分区数量适当,中等城市一般不超过50个,大城市最多不超过I00—150个,数量太多将加重视划工作量,而太少又会降低调查和分析的精度⑥分区中人口适当,约1万~2万人,靠市中心的分区面积小些,靠市郊的面积大些确定调查区域及选择境界线考虑的要素:调查范围足够大尽量配合天然地形界限利用现有的行政区划 居民出行调查意义目的作用:为全面了解城市居民或流动人口出行的源和流,对居民的出行全面的调查2.为了了解居民出行的OD分布情况和出行者的个人及家庭特质3.调查结果是分析诊断交通系统问题进行交通需求预测等问题研究的基础. 平均出行距离:某对象地区或调查路段利用车辆出行距离的平均值。 居民出行调查的目的:1.了解城市交通需求,分析出行特性2.了解居民出行特性和家庭特性3.为远期交通规划提供依据4.改善公共交通 居民出行调查的意义:1.对交接城市交通特性解决交通矛盾有意义2.对于进一步揭示居民出行的内在规律至关重要3.此调查费用大. 居民出行调查内容:个人特质信息调查家庭特征信息一次性出行特征信息其他调查信息 交通规划主体内容:1.现状调查2.问题诊断3.交通需求发展预测4.规划方案设计5.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优化6.规划方案分期实施计划编制7.规划的滚动 第三章交通与土地利用 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相互作用,互相反馈。土地利用和交通是互为因果关系。人们活动的活跃(交通的发展)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土地利用的发展(城市建设)又会诱发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用地分类:城乡用地城市建设用地 交通基础设施的诱导交通量特征:潜在性滞后性区域性变化性有限性难区分性 第四章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交通网络结构:1.城市交通网络界结构决定了城市的骨架与发展2.城市交通网络结构主由道路和轨道交通构成. 交通网络基本形态:方格状带状放射状形放射状自由式各基本形态优缺点:1.方格网式(优)可达性均等,秩序性方向感好便于识别(缺)网络空间形态简单,对角线方向交通直线系数小. 2.带状(优)对地形水系等条件适应性好(缺)各地区通达性不一致3.环形放射状(优)环形干道可以将交通流量分散到城市的各个区域,由于环形线的作用,可以避免城市向四周无限或不规则扩展。(缺)在小范围内采取环形放射式道路网形式,易形成一些不规则的小区和街区,给建筑和房屋朝向布局带来困难。4.自由式(优)较好满足地形水系等限制条件(缺)无秩序.区别性差,易形成记性畸形交叉口 城市规模分类:特大(非农大于100万)大(50~100)中等(20~50)小(20以下) 特大大城市道路复杂的原因:1.其历史发展过程较长,用地规模大地形复杂2.我国古代城市是以礼制建城 城市基本布局形态:中央组团式.分散组团式.带状.棋盘式.自由式 单一交通方式评价指标:1.交通设施用地率2.网络密度(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