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1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课时训练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

13.1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课时训练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

13.1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课时训练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
13.1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课时训练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

13.1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课时训练(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

1.据预测,2012年世界人口数将达到()

A. 30亿B. 50亿C. 60亿D. 70亿

2.由于人类的活动,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剧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3.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措施是()

A.少生B.优生C.晚婚晚育D.以上都是

4.南极的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因而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紫外线增多,使生物受到严重影响。臭氧层空洞由人类哪项活动产生的()A.使用大量的农药B.汽车尾气排放量扩大

C.使用含氟制剂D.人口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加

5.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A.硫化氢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甲烷

6.下列因素中,最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台风B.地震

C.工厂排出的污水D.旱涝灾

7.明明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1)要研究的问题是:;

(2)提出假设:;

(3)制定方案:①在一个花盆里播下5粒大豆,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做成“模拟酸雨”,用pH试纸测定它的pH在4左右。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实验结果:花盆中的大豆幼苗都死亡了。

(5)实验结论:。

(6)明明的实验有没有错误之处,如有请指出错误的地方。

8.据报道:1952年2月,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高达3.8 mg,烟尘达4.5 mg,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危害,4天之内死亡约4 000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受到污染,引起鱼类大量死亡,你能说出这是哪种类型的污染?污染物是什么?污染物的来源又是什么?

(2)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出现,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D 2. B 3. D 4. C 5. C 6. C 7.略 8.(1)大

气污染二氧化硫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2)略

《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了解地球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 3、列举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4、了解现阶段人类为保护环境所做的贡献。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提高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画图,完善推理能力。 3、能够反思人类的不当行为对环境的破坏,提出解决这些污染问题的见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深刻影响。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 2、树立以低碳环保为时尚的生活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列举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破坏。 3、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1、绘制人口增长曲线。 2、酸雨影响种子萌发的探究实验。 课时计划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用醋酸代替酸雨做模拟酸雨影响种子萌发的探究实验。

2、收集数据资料,准备图片视频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3、配备不同酸性的溶液和PH试纸。 学生准备 1、做模拟酸雨影响种子萌发的实验。 2、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自拍的街头一景:拥挤的人群、堵塞的汽车交通。 导言:当我们漫步街头想欣赏街头美景时,却往往被熙熙攘攘的人流所淹没。到处是拥堵的汽车,川流不息的人群。可见城市人口数量在急剧增多。 二、新课教学 (一)人口增长过快 下面我们看一组数据:展示数据《中国人口增长趋势》,请同学们根据数据画出我国人口未来增长趋势图。 学生活动一: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师巡视指导。把学生的曲线图用投影仪展示到屏幕上。 引导学生讨论: 1、从曲线图看出,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如何? 2、按照现在的趋势,未来我国人口如何? 学生讨论得出: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较快,未来我国人口将呈爆炸式增长。 教师: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的资源还是相当有限的。尤其是土地贫乏,大大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设计意图:以我国人口数量之多和人均资源之少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认同,让学生意识到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放眼世界,各国人口都在快速增长。屏幕展示《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请同学们根据数据画出世界人口未来增长趋势图。 学生活动二: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师巡视。把学生的曲线图用投影仪展示到屏幕上。

七年级生物了解生物圈练习题新人教版

了解生物圈备考习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这个圈层是() A.大气圈的底部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D.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______等气体()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氢气⑤一氧化碳 A.①②③B.①⑤④C.②③④D.⑤④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B.温度C.水D.空气 4.在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 A.150米以内的水层中B.100米以内的水层中 C.150米以外的水层中D.100米以外的水层中 5.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使岩石腐蚀,说明生物体() A.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都能适应环境 C.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 D.都能生长和繁殖 6.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 A.光B.水C.温度D.湿度 7.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一种散发清香的“神农香菊”。若把它移栽到别处,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 8.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与环境中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秋天植物落叶B.蛾类夜间活动 C.苍耳果实的表面生有倒钩 D.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 9.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A.鱼儿离不开水B.蚯蚓能疏松土壤 C.候鸟迁徙D.骆驼生活在缺水的荒漠中 10.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不必测量下列哪个环境的湿度?()

(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一项是() A.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 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 2.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A.绿化美化环境 B.在田间焚烧秸杆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D.淘汰高耗能企业 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清运垃圾 C.洒水 D.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 A.使用一次性筷子 B.燃放烟花爆竹 C.使用环保购物袋 D.购买精包装商品 5.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①围湖造田②排放污水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⑥喷药灭虫 A.③⑤ B.①②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下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植树造林 B.随意引进生物新品种 C.可回收垃圾的再循环利用 D.节能减排,减少污染 7.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 A.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 B.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 C.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 D.随意丟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 二、判断题 8.一次性筷子方便、干净、卫生,应大力推广使用。 9.多植树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都可以有效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 10.温室效应使地球温暖多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好处. 11.目前生物圈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南北极的冻土还没有被开发. 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大力植树造林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木材产量. 三、填空题 13.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乱砍滥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14.在生活垃圾中,废灯管属于________垃圾;废塑料属于________垃圾. 1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造成的,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16.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________ ,形成

2020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3.1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教案(4)

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设计依据与构想】 本节课所讲述的内容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危机之一。它们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本节课的设计上,采用多媒体等手段,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分组讨论、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等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而且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学习和运用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也培养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能力。最后,教师一定要强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环保责任感。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3.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2.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1.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 通过了解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 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绘制人口增长的曲线,预测人口的数量。 课时计划2 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课件,搜集有关环境保护的图片,音乐“香格里拉” ,Flash 动画“拯救地球”等。 2.教师配制pH为4的硫酸溶液和pH为4的食醋酸溶液,及准备其他实验材料。 学生准备 收集雨水,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探究方案;搜集各种环境污染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音乐容中尔甲演唱的“香格里拉” ,教师和学生一起感受动听的乐曲和欣赏着青山、碧水、蓝天、白云、草原、野花与人构成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丽。 接着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如:工业污染、森林被砍伐等。分析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练习题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一. 选择题 1.天下过雨后,经常见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因为( )。 A. 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爬到地面来进行呼吸 B. 土壤中食物减少,蚯蚓爬到地面来进行觅食 C. 蚯蚓到地面上来饮水 D. 潮湿的地面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2.关于蚯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松土、增加土壤中的空气 B. 优质蛋白饲料 C. 增加土壤肥力 D. 啃食庄稼,传播疾病 3.下列哪项和鱼类水生生活无关?( ) A. 身体呈流线形 B. 用鳃呼吸 C. 用鳍游泳 D. 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4.我国珍稀的鱼类动物是()。 A. 中华鲟 B. 白鳍豚 C. 扬子鳄 D. 大马哈鱼 5.哺乳类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哺乳类高等的一项是( )。 A. 体内有膈 B. 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C. 体温恒定 D. 胎生、哺乳 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组成的叙述,准确的是( )。 A. 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 B. 由骨骼、骨骼肌组成 C. 由骨骼、骨连接、骨骼肌组成 D. 由骨、骨连接、肌肉组成 7.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 )。 A. 互惠互利、和谐统一 B. 相互独立 C. 相互竞争 D. 相互对立 8.侧线是下列哪种动物所特有的?( ) A. 鱼类 B. 环节动物 C. 昆虫 D. 鸟类 9. 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 A. 体表外有外骨骼 B. 身体分部 C.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D. 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10.节肢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都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A. 皮肤限制了身体的生长 B. 外骨骼限制了身体的生长 C. 变态发育的需要 D. 外骨骼容易受损,需要不断更新 11.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 )。 A. 消灭动物 B. 训练宠物 C. 控制有害动物,保护和利用有益动物 D. 以上都不是 12.下列各种现象,不是动物“语言”的是( )。 A. 老虎通过啸声赶走入侵者 B. 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 C. 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找到食物 D. 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位 13.仿生学是一门蓬勃发展的学科,该学科主要是( )。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探究实验的步骤: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实施计划 e、得出结论 f、表达和交流 4、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2.、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四、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练习题

七年级上生物学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练习题 班级: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2X30=60分) ( )1、白天蝴蝶花间舞,夜晚蛾子灯下飞。影响这两种动物活动得非生物因素就是() A、光B、温度C、水分D、空气 ()2、葱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得主要环境因素就是 A、水分B、空气C、温度D、阳光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影响桃花开放得环境因素就是( ) A、空气 B、温度 C、水分 D、阳光 ()4、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就是不毛之地,而云南得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得主要因素就是() A、阳光 B、空气C、温带D、水分 ()5、稻田里得杂草与水稻之间形成得关系就是( ) A、合作关系B、捕食关系C、竞争关系D、寄生关系 ()6、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7、北极熊得体色与白雪皑皑得环境相似,体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改变生物 ()8、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得就是( )

A、沙漠中得骆驼排尿少B、荒漠中得骆驼刺根系发达 C、蚯蚓能疏松土壤D、寒冷海域中得海豹皮下脂肪厚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得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得就是() A、竞争 B、合作 C、共生 D、捕食 ()10、小蚂蚁总就是齐心协力把食物搬回家,这反映了生物之间得关系就是() A、捕食B、合作C、共生D、竞争( )11、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A、环境能影响生物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生物能适应环境 ()12、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与环境温度相适应得就是( ) A、沙漠得骆驼尿液很少 B、寒冷海域得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荒漠得骆驼刺根很长D、山顶树木形成骑形树冠()13、地衣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岩石不断风华。这说明()A、生物得生存与发展与环境有关B、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C、生物能适应环境与影响环境D、生物得生存对环境一定得影响 ()14、微山湖有“日进斗金"得美誉,下列关于微山湖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得就是() A、微山湖中得水 B、微山湖中得荷花 C、微山湖中得全部鲤鱼D、微山湖 ()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得叙述,错误得就是() 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组成 B、生产者与分解者就是联系生物与非生物得两个重要环节,就是不可缺 少得 C、所有得动物都就是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就是指生物以外得一切非生命得物质与能量

苏教课标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3.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通过了解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绘制人口增长的曲线,预测人口的数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如:工业污染、森林被砍伐等。让学生分析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

水污染树木非法砍伐白色污染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进行简要点评。 教师:环境的恶化,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衣食住行都来源于自然界,动物、植物、水等自然资源都是人类索取的对象,但是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它又能被多少人利用呢?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新课教学: 一、人口增长过快 活动一:学生讨论分析“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学生认真观察教科书图13-1,并结合教师提示分组讨论。 思考题: (1)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如何? (2)什么原因造成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3)人口增长过快,会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危机?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 教师小结:现在地球人口已经超过67亿,有专家预测到2026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到2050年时,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照这样发展下去,地球总有一天会支撑不住的。世界人口增长已经过快,那么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又是如何呢? 活动二:学生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学生根据教科书表13-1“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表”给出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讨论。 思考题: a.从绘制的曲线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如何? b.根据曲线图,推测中国在21世纪中叶的人口数量。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由部分小组代表出示自己绘制的曲线图,并解释曲线图所含的意义。学生推测出我国人口在21世纪中叶即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24863万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了,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几十年来人口增长过快。我国人口众多,位居世界第1位,那么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又怎样呢?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2了解生物圈复习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

了解生物圈 课 型:复习课 主备人: 课题: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复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人: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举例说明生物之 间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能写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认同生 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些? 重点: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教学 策略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工具 PPT 、知识回顾(约5分钟)。 卢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 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 气、 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 <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食物链和食物网: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 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 重难点 难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 学 教 暗的 1: ■ -:达 生物 靈所有生r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 环境中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和交流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 湿度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 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植物能增加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一植物 消费者一动物 分解者一细 菌、真菌 阳光、空 气、水等 生态系统中的

第一节 关注生物圈 ——环境在恶化(2)

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的生活对生物圈的影响。 2、知道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及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观看各种与环境有关的视频,使学生对环保产生共鸣。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三、教学难点: 探究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四、课前准备: 1、搜集环保资料。 2、配制pH值为3 和5的醋酸溶液、清水、烧杯、大培养皿、小麦种子等。 五、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教师:【朗读】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提问】我们人类有没有报答地球的深恩?【讲述】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观看一些图片。【播放】一系列有关环境恶化的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 教师:【提问】这一系列的图片说明了什么? 学生:这一系列的图片说明了环境在恶化。 教师:【讲述】对,我们正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板书】环境问题严峻。【讲述】当前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依次出示】水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 (二) 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什么是水污染?水污染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水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如何防治水污染?【讲述】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聆听第一小组给我们带来的资料。 第一小组学生交流: 一、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二、水污染的来源:(一)工业废水工业废水:1、废水中污染物浓度;2、废水成分复杂且不易净化;3、带有颜色或异味;4、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大。 三、水污染的主要物质:1、悬浮物。(使水体变浑,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吸附有机

七年级生物上册专题二了解生物圈知识梳理及过关检测(含解析新)

七年级生物上册专题二了解生物圈知识梳理及过关检 测(含解析新) 七年级生物上册专题二了解生物圈知识梳理及过关检测(含解析新) 专题02 了解生物圈 知识点梳理: 生物圈 1、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②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的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空气、温度等。 ②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在沙地上种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 7、生态系统(重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②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叫做食物链。写法要注意:①由生产者为起点②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③不包括分解者 (5)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 (6)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在体内积累越多。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判断 (1)并非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只有植物叶片才进行光合作用。() (3)只有种子植物才进行光合作用。() (4)一个叶肉细胞中只有一个叶绿体。() 2、桃子果实发育长大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 A、根的吸收作用 B、茎的输导作用 C、叶的光合作用 D、花的受精作用 3、白萝卜露出地面的部分常会变成绿色。这可以作为哪一选项的实例() A、叶绿体含有叶绿素 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C、叶绿素只有在光照下才能形成 D、叶绿体在光照下能进行光合作用 4、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水 B、阳光 C、叶绿体 D、细胞 5、“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能证明 ①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②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③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某同学于6月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的探究:从上午8点开始,在同一植株的相同位置上,每隔5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摘取了四片(依次为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颜色最蓝的是() A、甲叶 B、乙叶 C、丙叶 D、丁叶 7、将暗处理后甲叶片的主叶脉切断,乙叶片C处两面均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下图所示)。置于阳光下,四个小时后,将甲乙两叶片同时取下,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发现B、D部分变蓝色,A、C部分未变蓝色。该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8、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 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则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在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B、脱色过程中,应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七年级生物了解生物圈练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了解生物圈练习题新人教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了解生物圈备考习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这个圈层是( ) A.大气圈的底部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D.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______等气体( )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氢气⑤一氧化碳 A.①②③B.①⑤④C.②③④D.⑤④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光B.温度C.水D.空气 4.在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 ) A.150米以内的水层中B.100米以内的水层中 C.150米以外的水层中D.100米以外的水层中 5.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使岩石腐蚀,说明生物体( ) A.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都能适应环境 C.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 D.都能生长和繁殖 6.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 ) A.光B.水C.温度D.湿度 7.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一种散发清香的“神农香菊”。若把它移栽到别处,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 8.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与环境中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秋天植物落叶B.蛾类夜间活动 C.苍耳果实的表面生有倒钩 D.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 9.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 A.鱼儿离不开水B.蚯蚓能疏松土壤 C.候鸟迁徙D.骆驼生活在缺水的荒漠中 10.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不必测量下列哪个环境的湿度?( ) A.灌丛B.草地C.水洼D.裸地 11.仙人掌的茎变成肥厚的、富含汁液的肉质茎的原因是( ) A.抵御动物侵袭B.生长的环境缺水 C.生长的环境寒冷D.生长的环境阳光太强 12.黄巢的着名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里影响开花的因素是( ) A.光照时间B.光照强度C.温度和湿度D.肥料和氧气 1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草B.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 14.(江苏苏州)下列食物链中,表述正确的是( ) A.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15.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D.分解者很少 16.嘉兴南湖经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以下属于南湖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 A.湖中的鲫鱼B.照射到湖中的阳光 C.湖中的南湖菱D.湖中的细菌与真菌

20xx七年级的生物上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练习题无答案.doc

2019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练习题无答案 一. 单选 1. 下列对生存生物的空间,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圈下部 B、大气圈全部 C、岩石圈全部 D、水圈大部 2. 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生活在() A、海洋里 B、陆地上 C、生物圈里 D、水圈里 3. 以下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圈的厚度约为20 千米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C、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D、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4. 下列生物中,不能进入大气圈的是() A、鸽子 B、秃鹫 C、深海狮子鱼 D、细菌 5. 下面关于生物圈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圈 D、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6. 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场所是()

A、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上部、岩石圈的全部 C、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岩石圈的表面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7. 水圈包括地球上() A、全部的海洋 B、水面下150 米以内的水层 C、全部的河流 D、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8. 下列关于生物栖息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柄息地的种类很多 B、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 C、沙漠也属于某些生物的栖息地 D、生物圈以外也存在生物的栖息地 9. 下列对于生物圈的有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大气圈、水圈下层和岩石圈上层 C、生物圈只为生物提供了水和空气 D、温度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是自古就有的 10. 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等气体.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氢气⑤一氧化碳. A、①②③ B、①⑤④ C、②③④ D、⑤④ 二. 填空 1. 生物圈的厚度为千米左右,包括大气圈的部,水圈的部,圈的表面.

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A.李时珍B.司马迁 C.达尔文 D.袁隆平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一半B基因是有特定遗传功能的DNA片段 C.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下列结构不属于组织的是() A.洋葱表皮 B.黄瓜果肉 C.番茄种子 D.辣椒叶表皮 4、生物能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能进行呼吸获得能量,能利用多种途径排出身体内的废物。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的特征的是 A、激烈运动后出汗的现象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C、机器人工作需要消耗能量 D、微生物使落叶慢慢腐烂,进而被分解 5、有的人有耳垂,有的人没有耳垂。这取决于()。 A.DNA B.染色体 C.基因 D.蛋白质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7、“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是由于细胞的()。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癌变 8、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养鸡场中的人和鸡 B、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 C、草原上的狼与鹿 D、花园中的蝴蝶与蝴蝶兰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食物网 10、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这是为了()。 A、听觉更灵敏 B、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 C、适应北极寒冷环境 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 11、同学们都喜欢吃苹果,它属于植物体的()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2、如果将细胞比做汽车的话,发动机靠油给汽车提供动力,那么,动植物细胞中,被称为能 量转换器的是() A.细胞质、液泡 B.细胞核、细胞质 C.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壁、细胞膜 13、贯穿于植物体各部分、有运输功能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生组织 14、掐去植物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破坏了()。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15、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16、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了解生物圈检测题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寒冷的冬季来临,北极狐会换上白色的厚绒毛。影响北极狐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食物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细菌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4.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叫() A.大气层 B.生物圈 C.生态系统 D.生物类群 5.被人们誉为“自然之肾”的生态系统是指() A.湿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6.决定荒漠中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 D.土壤 7.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 留一点儿空隙”(如右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 生物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8.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植物园中空气清新 B.北极熊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 C.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蠖数量多 D.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 9.西双版纳密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良,这主要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土壤和空气 B.阳光和温度 C.水和空气 D.水和肥沃的土壤 10.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 11.诗词歌赋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以下诗句能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12.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固沙,这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3.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树木四季常青 14.a→b→c→d是一条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c与b之间是捕食关系 C.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第一节生物圈 双基训练: 1.生物圈是指()。 A.地球岩石圈表面上分布有生物的范围 B.地球上层大气圈中分布有生物的范围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D.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一薄层 2.地球上的人口不能无限地增加,否则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这是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 A.营养物质、环境条件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B.适宜的温度、阳光、水和空气等环境条件 C.营养物质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D.环境条件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下列关于生物圈范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 C.岩石圈是人类及一切陆生生物生活的“立足点” D.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能力拓展: 4.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生物圈Ⅱ号”,模拟与地球——“生物圈Ⅰ号”相似的生态环境,8名科学家在其中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无独有偶,日本在北部沿海也建造了“迷你地球”——一个全封闭的人工生态环境,2名科学家于2005年入住“迷你地球”,开展科学研究。请问:研究者在设计“生物圈Ⅱ号”和“迷你地球”时,需要为里面生活的科学家提供哪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信息之窗: 与生物学有关的纪念日 1.世界湿地日——2月2日2.世界森林日——3月21日 3.世界水日——3月22日4.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5.世界卫生日——4月7日6.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7.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8.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9.世界环境日——6月5日10.世界禁毒日——6月26日 11.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12.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13.世界动物日——10月4日14.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15.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16.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 ————选自《新浪网》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题无答案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 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题无答案 一.单选 1.下列关于水对绿色植物的作用不正确的叙述是() A、农作物生长时需要的水分是越多越好 B、种子萌发需要水 C、水能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 D、水是植物体的组成部分 2.刘明明同学为了证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将一盆植物放在阳光下,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她还应该设计另一个实验.你认为下列盆中装沙、无机盐和水实验设计最恰当的是() A、盆中装沙、无机盐 B、盆中装沙和水

C、盆中只装沙 D、盆中装水和沙 3.如图是某种小麦在不同时期平均每天需水量的柱形图,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发育期是() A、返青期 B、拔节期 C、抽穗期 D、灌浆期 4.一般来说,植物的下列器官中,含水量较多的是() A、幼嫩的种子 B、成熟的种子 C、瓜果的果肉 D、生长中的树干 5.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是() ①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物才能保持直立的、舒展的状态 ④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运输. A、①②③ B、③②④ C、③④①

D、④②①③ 6.下列与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无关的一项是() A、植株硬挺 B、有利于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C、叶片舒展 D、植物的茎能不断长粗 7.()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可达到含量90%以上. A、无机盐 B、无机物 C、淀粉 D、水 8.关于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分能使植株保持直立的状态,使叶片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B、水是植物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C、水能使植物的死细胞死而复生 D、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9.下面是一些日常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事例,其中不能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是() A、养花要适时浇水 B、农田需要合理灌溉 C、旱灾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D、柑橘适宜生长在南方 10.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是() A、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B、草原上的旱季,大片植被枯萎死亡 C、找到了沙漠中的绿洲,也就找到了沙漠中的水源 D、太湖的水污染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填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