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教学大纲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教学大纲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教学大纲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教学大纲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

课程管理系部:机电工程系

参考学分/学时:4/80

适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电气自动化

学生应具备的基础:掌握机械制图、设备机械、电器、电控、液压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基本的设备操作和维修能力,同时还应具有应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和CAD制图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机电一体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是以培养企业生产现场的设备保全员、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等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满足企业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岗位需求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位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的后期,是机械、电控技术、管理技术等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课程在完成机械、电子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后实施。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机电设备为载体,校企合作系统化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首先,按机电设备管理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构教学内容。以汽车零部件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经历:设备操作员——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职业成长从低级到高级的工作岗位递进规律。

其次,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序化教学内容。随着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岗位的变化,设备管理的对象也随之按单台设备——1组设备——多组设备发生了变化。在课程设计中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简单到复杂来序化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

课程是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中机电设备,学生通过完成课程设计的学习任务和完成真实的企业设备管理技术服务工作任务,对学生的设备维护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

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方式、团队协作、按照企业标准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等形式,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

意识及环境意识的养成,从而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图1 课程设计思路

4.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完成课程设计的学习单元,掌握企业生产现场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及流程;能对生产中的机电设备(系统)进行定点、定期的检查,对照标准发现机电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会统计计算机电设备综合效率等设备管理指标;并能分析、判断机电设备劣化程度,提出机电设备维修方案;会对机电设备维修方案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会运用现代设备管理方法和技能,消除设备故障隐患,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具备较强的设备管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将来从事企业生产现场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岗位做好准备。

4.1专业能力目标:

(1)能熟练地进行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作业;

(2)能较熟练地进行数控设备点检作业、生产区域巡检作业;

(3)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和检测仪器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点检作业;

(4)能规范编制设备日常点检作业标准和点检表;

(5)能正确计算设备综合效率等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6)会收集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判断设备劣化程度,制定设备维修方案;

(7)能规范绘制设备管理基本流程图和车间设备布置平面图;

(8)会运用设备管理软件管理设备资产和备件;

(9)能运用现代设备管理方法,消除设备六大损失,提高设备效能。

(10)会制定设备选型方案;

4.2方法能力目标

(1)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机电设备管理的相关信息;

(2)会查阅机电设备说明书等机电设备技术管理资料;

(3)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等基础知识进行设备管理的统计与计算;

(4)会运用计算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编制设备管理各类表格等;

(5)会运用计算Power Point进行学习小结和反思的汇报与演讲。

4.3社会能力目标

(1)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作业。

(2)能与教师、同学交流和沟通进行学习

(3)能与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5.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共设计4个学习情境如图2所示,11个学习单元,见《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表1所示。课程设计从简单到复杂,学生通过完成每个学习情境中的学习单元,逐步掌握“普通机床日常维护作业”、“数控机床日常点检作业”、“生产区域设备巡检作业”、“设备运行保障管理”、“设备运行状态管理”“设备运行环境管理”等相关的设备管理思想、方法和技能,达到课程教学目的——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

图2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表1 《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

4

5

6.教学实施建议

在课程实施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设备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创设工作和学习情境,学生以完成课程设计的设备管理职业岗位的典型学习(工作)任务为目标,在自我建构和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课程主要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如四步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习情境的不同阶段和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使用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等。具体可参照表2《教学方法课程计划实施》。

7. 考核方案

本门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既加强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又加强了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的督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过程性考核: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技能的掌握,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学生平时学习表现(考勤、学习态度、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等)和学习任务[职业素养、学习成果(专业技能)、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两方面来进行考核,每项学习任务的考核评价标准参考如表3。

评价形式: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20%)+老师评价(30%)

学习任务考核总分为:N次学习任务考核得分之和除以N。

表3 课程学习任务考核评价参考标准

终结性考核:主要用于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通过期末考试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

期评成绩分值(100%)= 平时学习考核(20%)+学习任务考核(50%)+ 期末考试(30%)。

8.教学条件

8.1教学条件

本课程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在使用中应依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的原则,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实现“训练+实践”工学双线融合交叉的教学模式。

(1)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

校内设备管理实训室依据企业真实工作环境要求进行内涵建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制度环境中熟悉机电设备管理的工作流程、内容、要求和方法,并能熟练使用设备管理软件及设施从事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校内设备管理实训室及设备(按40人配置)

(2)校外实训基地

设备管理实战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形式,充分利用校企业合作平台,在多家企业建设校外“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站”,按教学计划和企业需求,学生分批进驻企业,进行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

8.2任课教师条件

(1)专任教师:热爱职业教育工作,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教师资格、中级以上的机修钳工、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技能,有从事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的经历,能够根据职业教学的特点进行教育教的能力。

(2)兼职教师:应具专科以上学历、助理工程师职称或助理技师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从事企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经验,同时,具有所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教育教学能力.

8.3教材要求

为了确保教学的实施,建议教材选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校企合作共同编写的教材, 力求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相一致的,即学习内容也就是设备管理工作任务,并具有一定的拓展性的专业教材。同时,还应注重行业前沿性新知识的补充,从机械制造类企业中搜集实例,有针对性地编制成教学案例,供师生学习参

考。

建议选择与课程配套的《设备维修与预防维修》教材,张映红等主编 ISBN:978-7-5640-2788-9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参考书目

1、设备管理[M]. 郁君平.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2、设备管理 [M]. 杨耀双、刘碧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3、规范化的设备点检体系[M]. 张孝桐、孙金城、李葆文.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4、妙用诊断分析方法[M].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全面生产维护委员会岭南美术出版社

5、现场管理36招[M].邱绍军.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6、点检员——设备状态的侦察员 [M].张孝桐. 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7、规范化的设备前期管理[M]. 李葆文、张孝桐、徐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8、简明现代设备管理手册 [M]. 李葆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9、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M].李葆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10、新TPM活动—挑战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武器 [M].刘承元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年

11、轻松管设备[M]. 文锋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年6月

12、设备主管一日通[M]. 徐昭国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

参考网站

1、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3e9743906.html,/()

2、中国设备管理网 https://www.doczj.com/doc/3e9743906.html,

3、TNPM学府网 https://www.doczj.com/doc/3e9743906.html,

4、机电之家 https://www.doczj.com/doc/3e9743906.html,

5、中国数控机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e9743906.html,

6、北大商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3e9743906.html,/

8.4课程网站简介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网站是国家级品精课程网站,内设有课程标准、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授课录像、资源库、在线测试、学习指南、项目教学、案例资源、学生之窗等栏目,可供师生们使用,共享课程的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资料等;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展示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风采,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之后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的

提高教学效果。

9.其它说明:

本课程由《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团队与柳州柳新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南宁青岛啤酒有限公司、柳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