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周期律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律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律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律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律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关系如下:

电子层(n)符号1

K

2

L

3

M

4

N

5

O

6

P

7

Q

离核远近

能量高低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1)原子(离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如下所示: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如:

Na+;Cl-。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

点拨(1)电子层实质上是一个“区域”,或者说是一个“空间范围”,它与宏观上层的含义完全不同。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如钙原子由于受最外层电

子数不超过8个的限制。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而不应该是。

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

(3)某离子M层和L层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4)离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等于其核外电子数()

答案(1)×(2)×(3)√(4)×

例2

已知A、B、C三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

为A

(1)三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解析由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A是碳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可知B为硅元素;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可知C应为氯元素。

答案(1)碳C硅Si氯Cl

(2)

1.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由1到8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现+1→+7,最低负化合价呈现-4→-1的周期性变化。

点拨元素化合价的“三个二”

(1)二“特殊”F无正价,O无最高正价。

(2)二“只有”金属只有正价,只有非金属才有负价。

(3)二“等式”(主族元素)

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负价数值|+|最高正价数值|=8。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①Na 、Mg 、Al 与水(或酸)反应的比较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

3.元素周期律

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实质:元素周期律是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点拨 (1)元素的性质包括: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等。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溶解性、密度、硬度、熔沸点、导电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归纳总结

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①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反应越容易进行,则其金属性越强。

②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其金属性越强。

③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A能置换出B,则A的金属性强于B。

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性强于后面的金属性。

⑤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弱(注:Fe的阳离子仅指Fe2+)。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①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反应越容易进行,则其非金属性越强。

②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③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越强。

④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A能置换出B,并且A体现出氧化性,则A的非金属性强于B。

⑤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例3.在第三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下同)。

(4)最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___。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6)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是________。

答案(1)Cl(2)Na(3)HClO4(4)SiH4

(5)NaOH(6)Al2O3

解析(1)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

(2)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最左边,应为Na。

(3)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氯的非金属性最强,其对应的酸是HClO4。

(4)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Si的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

(5)金属性最强的Na对应的NaOH的碱性最强。

(6)铝的氧化物Al2O3具有两性。

例4

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相对强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非金属活泼性:Y<X<Z

C.原子半径:X>Y>Z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这一信息,由此可推知X、Y、Z为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相连意味着它们属同周期元素,故活泼性:X>Y>Z,原子半径:X<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X>H2Y>ZH3。

答案A

例5.X、Y两元素是同周期的非金属主族元素,如果X原子半径比Y的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的比Y的强

B.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C.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强

D.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答案C

解析X原子半径比Y的大,说明X在Y的左边,原子序数X比Y小,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弱,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比Y的弱,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强,X的气态氢化物不如Y的稳定。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N

B.F

C.Mg

D.Cl

2.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A.Na

B.P

C.Cl

D.Ar

3.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2

B.X2Y3

C.X3Y2

D.X2Y

4.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A.12-3n B.3n-12 C.3n-10 D.6-3n

5.质量数为32,核内有16个中子的原子R,能形成的粒子组是()

A.R2+、RO2、RO3 B.R2-、RO2、RO3

C.R-、RO

-

2

4、R2O

-

2

7D.R+、RO、RO

-

2

3

6.某金属阳离子M2+所带电荷与微粒质量比为8.04×103C/g。已知每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C,则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为()

A.24 B.40 C.64 D.65

7.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

A.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8.A.B均为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是()

A.n+4 B.n+6 C.n+8 D.n+10

9.已知A n+、B(n-1)+、C(n+1)+、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D>B>A B.A>B>C>D C.B>A>C>D D.A>B>D>C

10.Y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A.KCl B.Na2S C.Na2O D.K2S

11.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

A.主要化合价B.核外电子数C.原子半径D.最外层电子数

12.根据下列原子序号,可知单质跟水反应时,水作为还原剂的是()

A.7 B.9 C.11 D.17

13.元素的下列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不成周期性变化的是()

A.原子量B.化合价C.原子半径D.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

14.碱性强弱介于KOH和Mg(OH)2之间的氢氧化物()

A.NaOH B.Al(OH)3C.LiOH D.RbOH

15.下列各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HI、HCl、H2S、PH3 B.PH3、H2S、HCl、HBr

C.HF、HCl、H2S、SiH4D.NH3、PH3、H2S、HCl

二、填空题

16.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___________的递增,而呈_______性变化的规律,这里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17.有下列四种微粒:①18

8O、②2311Na、③

24

12Mg、④

14

7N

(1)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粒中质子数小于中子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化合物中呈现的化合价的数值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形成X2Y2型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能形成X3Y2型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18.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3)在室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_____。

(4)在空气中容易自燃的单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

(5)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6)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7)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8)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9)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19.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B的核电荷数比A大2,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电子总数多4。1 molA的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下)氢气,这时A转变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回答:

(1)A是_________元素,B是___________元素,C是___________元素。

(2)分别写出A、B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跟C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离子的氧化性比B离子的氧化性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 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6.原子序数;周期性;原子半径;化合价;核外电子排布

17.(1)②>③>④>①(2)①(3)④(4)①②;③④

18.(1)Na(2)F2(3)Cl2(4)白磷(5)Na;(6)H(7)N (8)HF(9)Cl 19.(1)Na;Al;Cl(2)OH-+H+=H2O Al(OH)3+3H+=Al3++3H2O(3)弱;半径大、电荷少。

一、单项选择题:

1.不能作为判断氧、硫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B)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解析:A.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选;B.单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B选;C.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不选;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不选.

2.下列选项与Li

A.与水或酸作用置换出氢气的反应程度越来越剧烈

B.对应元素的金属性由弱到强

C.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由弱到强

D.原子半径由小到大

解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水或酸作用置换出氢气的反应程度越来越剧烈。由于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所以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其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本题选择C项。

3.有关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熔点逐渐降低

C.同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从左到右,简单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D.同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解析:A.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卤族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升高,所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可能逐渐降低、可能逐渐升高,故A错误;B.同一主族元素,氢化物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但含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碳族元素氢化物的熔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故B错误;C.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简单离子半径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第IIIA族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最小,而不是简单的减小,故C错误;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所以同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越强,故D正确;故选D.

4.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D) 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R一定是第Ⅳ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解析:由信息“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可推出元素R为第ⅥA族元素,故B错误;而第ⅥA族元素,可以是S、Se、Te等,不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故A错

误;第Ⅵ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弱于同周期第ⅦA族元素,故C错误;D中,因R最高正价为+6,则最低负化合价为-2,则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5.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元素N S O Si

原子半径/10﹣10 m0.75 1.02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A)

A.1.10×10﹣10m B.0.80×10﹣10m

C.1.20×10﹣10m D.0.70×10﹣10m

解析:N、P是同一主族元素,P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N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P的原子半径大于N的原子半径,Si、P、S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p的原子序数大于Si的原子序数小于S的原子序数,所以P的原子半径小于Si的原子半径大于S的原子半径,

则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为1.10×10﹣10m,故选A.

6.如图是一块非常独特的手表,用H~Mg 12种元素分别表示1:00~12:00,关于此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2:00时的时针和12:00时的分针所指元素极难形成化合物

B.7:00时,时针和分针所指元素可能形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化合物

C.8:00时,时针和分针所指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D.3:00时,时针所指元素的金属性比11:00时时针所指元素的金属性强

解析:将时针和分针所指元素找出,利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规律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作答即可。2:00时,时针指向元素He,12:00时,分针指向Mg,二者很难形成化合物,A正确。7:00时,时针和分针所指元索分别是N、Mg,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化合物Mg3N2,B正确。8:00时,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O、Mg,二者形成的MgO属于碱性氧化物,C正确。3:00、11:00时,时针所指元素分别是Li、Na,前者金属性弱于后者,D错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热稳定性:H2O>H2S>HF

B.微粒X2﹣和Y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X2﹣<Y2+

C.第3周期金属都能与氯气发生化合反应

D.第IVA族元素的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解析:A.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S,则热稳定性:HF>H2O >H2S,故A错误;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微粒X2﹣和Y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原子序数Y>X,所以离子半径:X2﹣>Y2+,故B错误;C.第3周期金属包括Na、Mg、Al,Na、Mg、Al均能与氯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物,故C正确;D.第IVA族元素的氧化物中的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C.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总数之比为3∶8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C.X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D.Y元素可形成多种氧化物

解析:根据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总数之比为3∶8,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总电子数是16,是S元素,即X、Y、Z、W分别是C、N、S、Cl,C可以构成石墨、金刚石等多种单质,C错误。

9.依据下列说法来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D)

A.卤素单质Cl2、Br2、I2的氧化性

B.气态氢化物NH3、H2O、HF的稳定性

C.碱金属单质Li、Na、K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D.1mol 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电子数的多少

解析:A.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故卤素单质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可以说明非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气态氢化物NH3、H2O、HF的稳定性以说明非金属性强弱,故B正确;C.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金属性越强,故C正确;D.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数目多少无关,与难易程度有关,也可以根据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故D错误,故选D.

10.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Y、Z质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X、Y、Z、W均为非金属元素

B.X、Y、W的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稳定性最小

C.Z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D.W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于Z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

解析:设Y的原子序数为y,则y+y+8-2=20,y=7,则Y为氮(N),Z为铝(Al),A错误;

C、N、S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H2S受热易分解,最不稳定,B正确;Al3+与N3-都是10e-离子,C正确;S2-为18e-微粒,有3个电子层,比10e-的2个电子层的Al3+半径大,D正确。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碱金属的单质中,锂的还原性最强

B.第IA族元素比第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同周期中,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第三周期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解析: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锂的还原性最弱,故A错误;

B.由元素周期律可知,同周期的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族的元素金属性强,不在同一周期不正确,故B错误;C.同周期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其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故C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此未说明是最高价,故D错误,故选C.

12.已知铍(Be)与铝的性质相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A.铍遇冷水剧烈反应B.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2O3

C.氢氧化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氯化铍水溶液显中性

解析:A.Be与Al的性质相似,Al与冷水不反应,可知Be与冷水不反应,故A错误;B.Be 的化合价为+2,氧化物化学式为BeO,故B错误;C.氢氧化铍与氢氧化铝的性质相似,Be (OH)2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C正确;D.BeCl2与AlCl3相似,氯化铝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氯化铍水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

13.主族元素X、Y、Z的离子为a X+、b Y2﹣、c Z﹣,半径大小关系是X+<Z﹣<Y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Y2﹣的还原性小于Zˉ B.单质的还原性Z>Y

C.b一定小于c D.X、Y可处于同周期或X在Y的下周期

解析:A.位于同一周期时b小于c,Z的非金属性较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较弱,位于不同周期时,b大于c,仍是Z的非金属性较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较弱,所以Y2﹣的还原性大于Zˉ,故A错误;B.位于同一周期时b小于c,Z的非金属性较强,Z的还原性较弱,位于不同周期时,b大于c,仍是Z的非金属性较强,Z的还原性较弱,则Z单质的还原性小于X,故B错误;C.三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一定相等,则离子半径c Z﹣<b Y2﹣,Y、Z可位于同一周期或不同周期,位于同一周期时b小于c,位于不同周期时,b大于c,故C错误;D.离子半径a X+﹣<b Y2﹣,处于相同周期,或X位于Y的上一周期,a X+<b Y2﹣,X位于Y的下一周期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则a X+<b Y2﹣,故D正确.

故选D.

14.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解析: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R为F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T为Cl元素,Q为Br元素,X为S元素,Z为Ar元素,

A、Z为Ar元素,最外层为稳定结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中最弱,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故金属性Z<X<T,故A错误;

B、R为F元素,Q为Br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6,故B正确;

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F>Cl>Br,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F>HCl>HBr,故C错误;

D、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Fl>Br,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酸性:T>Q,故D错误;故选B.

15.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的事实是①共用电子对偏向:H﹣Cl>H﹣Br②酸性:HClO4

>HBrO4③热稳定性:HCl>HBr④酸性:HCl<HBr(A)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①共用电子对偏向:H﹣Cl>H﹣Br,则说明Cl得电子能力强,则非金属性Cl>Br,故①正确;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HClO4>HBrO4,则非金属性Cl>Br,故②正确;③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Cl>HBr,则非金属性Cl>Br,故③正确;④酸性为HCl<HBr,不能利用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来比较非金属性,故④错误;故选A.

1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族

周期

2a b

3d e f g h i

①a、b、e、f四种元素的元素的原子半径:e>f>b>a

②h、i两种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h>i

③a、g两种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a>g

④d、e、f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

⑤八种元素中d元素的单质还原性最强,i元素的单质氧化性最强.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解析: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是C,b是N,d是Na,e是Mg,f是Al,g 是Si,h是S,i是Cl,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C>N,Mg>Al,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Mg>Al>C>N,故①错误;②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得电子能力Cl>S,氧化性Cl>S,还原性Cl﹣<S2﹣,故②正确;③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得电子能力C >Si,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CH4>SiH4,故③正确;④原子的失电子能力Na>Mg>A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NaOH>Mg(OH)2>Al(OH)3,故④错误;⑤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还原性越弱,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氧化性越弱,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Na,还原性最强,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Cl,氧化性最强,故⑤正确.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7. (1)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中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下同),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是。

(2)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

①Y、Z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Y、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填化学式)。

③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是(填化学式)。

解析:(1)依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性可得出前四周期元素中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为第4周期第ⅠA族的钾元素,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是第2周期第ⅦA族的氟元素。(2)依题意及题目所给的部分周期表知,X元素是He,Y元素是F,Z元素是S。由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递变性可知,①原子半径S>O>F;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H2S;③三种元素形成的

单质中S单质常温下是固态,故它们中熔点最高的是S。

答案:(1)K F(2)①S、F②HF H2S③S

18

(1)元素

(2)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的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

(3)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分子YH3,该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5)T、X、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解析:T元素的M层上的电子数是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则T元素M层上有6个电子,T为硫;X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次外层是K层,X为碳;Y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Y为氮;Z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是+7,Z为氯。

答案:(1)三ⅥA(2)14 6C(3)NH3

(4)Cl b(5)HClO4>H2SO4>H2CO3

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④的符号是;

(2)⑤和⑥两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⑤⑥(填“>”或“<”);

(3)①和②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关系:①②(填“>”或“<”);

(4)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元素③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析:(1)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Na、②为Mg、③为Al、④为Si、⑤为F、⑥为Cl,故答案为:Si;

(2)同主族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F<Cl,故答案为:<;

(3)①为Na、②为Mg,二者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弱,则金属性大小为:Na>Mg,故答案为:>;

(4)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NaOH,元素③的单质为Al,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

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Al+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2NaOH+2Al+2H2O=2NaAlO2+3H2↑.

答案:(1)Si;(2)<;(3)>;(4)2NaOH+2Al+2H2O=2NaAlO2+3H2↑.

20.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珠江第二大水系北江流域因当地矿业的开发,造成附近河底沉积物中铊含量严重超标,致使当地人“靠江不饮北江水”。铊(Tl)是某超导体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

(1)铊(Tl)的原子序数为81,铊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周期第______族。

(2)铊与下列某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该元素是________。

A.硼B.氮C.碳D.氟

(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单质的还原性:Tl>Al B.原子半径:Al>Tl

C.碱性:Al(OH)3>Tl(OH)3 D.氧化性:Tl3+>Ag+

E.Tl+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F.Tl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

(4)X元素是与铝属于对角线关系的第二周期元素,二者的单质化学性质相似。X单质与浓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与81最近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6(第六周期),所以铊为第六周期ⅢA元素;(3)同一主族,从上往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B、C、E均错,根据Tl3++2Ag===Tl++2Ag+可知D、F正确;(4)X是Be元素,只有+2价,故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Na2BeO2。

答案(1)六ⅢA(2)A(3)A、D、F

(4)Be+2NaOH(浓)===Na2BeO2+H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