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 地球上的水

3 地球上的水

3 地球上的水
3 地球上的水

第三章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下面“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完成第1~2题。

1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2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第2题,该地区深居内陆,水循环类型主要属于陆地内循环。

答案:1.C 2.B

读下面“非洲乍得湖流域图”,完成第3~4题。

3乍得湖流域( )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

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解析:第3题,陆地水蒸发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第4题,从图中不同时期的湖岸线信息来看,乍得湖的湖泊水位总体在下降;从湖岸线的变化趋势和疏密程度来看,其湖底应是东南低,西北高。

答案:3.D 4.B

5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截面图,虚线为潜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河流洪水期内,河流水位高于潜水位和湖泊水位,这是因为河流径流为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快,水位上升快,水位高,而潜水是地下水,受下渗的影响,汇水慢,水位上升慢。河流与湖泊相比,河槽窄,容量小,河流水位上升快,水位高,所以洪水期内河流水补给潜水和湖泊水。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图为河流水补给潜水,表

示河水下渗的过程;③图表示河水汇入湖泊,湖泊起到降低河流水位,削减河流洪峰的作用。

答案:A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降水增加

B.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

7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

D.修建小型水库

解析:第6题,毁林开荒,植被破坏导致蒸腾作用显著减弱,降雨时,地表径流增加。第7题,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修建小型水库能进一步增加该流域的水资源。

答案:6.B 7.C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第8~9题。

8能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是(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⑤

9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⑥洋流能够把低纬热量带到较高纬度

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

解析:第8题,依据题意,中低纬度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在南半球为逆时针。事实上此题可以直接根据图中洋流方向得出答案。第9题,⑥为暖流,把热量从低纬输往较高纬度;洋流①为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②为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洋流①③不是交汇,而是背向流动;C项中,厄尔尼诺现象应该是赤道逆流势力增强,使得东南太平洋海区水温异常升高,图中⑥洋流类似于巴西暖流,与厄尔尼诺现象不一定能建立关联性。

答案:8.A 9.A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

C.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

D.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11流经①处的洋流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12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处都可能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B.使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降水量增加

C.在帆船时代,对海洋运输有重要影响;在目前以大型轮船为主的海运时代,对海洋运输没有影响

D.在寒、暖流交汇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因此相应海区海底石油资源也很丰富

解析:第10题,由右侧盛行风风向结合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①处洋流位于大陆东岸,为暖流;②处洋流位于大陆西岸,为寒流;③处洋流是盛行西风吹拂下形成的暖流;④处洋流是东北信风吹拂下形成的北赤道暖流。第11题,①处洋流为北半球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第12题,渔场主要分布在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渔场的分布与海洋石油分布无直接对应关系。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无论帆船还是大型轮船顺洋流航行,速度都较快;反之则慢。

答案:10.D 11.C 12.B

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某航海爱好者乘船从A到B,若从尽量利用自然条件方面考虑,应沿哪条航线航行?( )

A.a

B.b

C.c

D.d

14图中M、N两地沿海降水不同,主要原因是( )

①大气环流不同②地形条件不同③洋流影响④海陆位置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第13题,结合洋流流向及盛行风分布应选择d航线,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顺东北信风。第14题,M地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受季风和暖流影响降水丰富。N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和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

答案:13.D 14.D

下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四渔场中成因与其他三大渔场不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

B.在③④⑤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降水增加

C.在⑤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

D. ⑥⑦洋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

解析:第15题,四大渔场中,丙是秘鲁渔场,是上升流形成的,其他均为寒暖流交汇形成。第16题,洋流可以加快海洋污染净化速度,但也会使污染范围扩大。洋流③⑤均为寒流,使沿岸降温减湿。⑤秘鲁寒流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使沿岸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答案:15.C 16.C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完成第17~18题。

17下列有关图中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南方的人均耕地不到北方的一半

C.人均耕地南方多于北方

D.南方的人均水资源少于北方

18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B.耕地面积差异较大

C.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较大

解析: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地区人口较多,A项错误;通过计算可知,C、D两项错误。第18题,我国的降水主要是东南季风带来的,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时间长、程度深,故南方水资源的总量较北方丰富。

答案:17.B 18.A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来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会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产生影响?(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20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哪种矛盾?( )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解析:水循环包括四个基本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主要影响径流环节。拦蓄和利用雨水是把属于本地区的水资源进行时间上的再分配,即在水多时储存起来,水紧张时再利用,从而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上分配不均的矛盾。

答案:19.D 20.B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2分)读下面“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月,其主要原因是。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的变化而变化。(5分)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种补给类型。(3分)

(3)若河流甲、乙位于我国,根据其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它们分别所处的地区是( )(4分)

A.西北、东北

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东北、西北

答案:(1)7~8 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蒸发旺盛和农业引水灌溉,使河流径流量减小气温

(2)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3

(3)A

22(10分)下面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海区(填字母)丰富的渔业资源的形成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3分)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2分)

(3)A为水循环中的,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3分)

(4)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能和能。(2分)

答案:(1)海陆间循环 C

(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答出两点即可)

(3)水汽输送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和水量平衡

(4)太阳重力

23(12分)读下面“位于我国东北、西北内陆和南部沿海地区三条河流各月流量统计图”(单位:m3/s),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河流位于我国的地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2分)

(2)图乙河流的丰水期出现在夏季,枯水期出现在冬季,其中1、2月份出现断流,其断流的原因是。(1分)

(3)分析图丙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填写下表。(4分)

河流径流特

形成原因

春季

夏季流量大,形成夏汛

秋季流量逐渐减

冬季风势力强盛,使雨带迅速

南撤,降水减少

冬季河道结冰,流量小

(4))

(5)图中三条河流径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该特点对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是易发生灾害,解决的措施是。(3分)

解析:第(1)题,从图甲可知该河汛期为4—9月,故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主要是雨水补给。第(2)题,图乙所示河流位于西北地区,1、2月断流的原因为气温低,高山冰雪无法融化。第(3)题,图丙所示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春季因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夏季雨带移至东北,降水增多形成夏汛,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道结冰,流量小。第(4)题,内陆地区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第(5)题,三条河流都具有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的特点,易发生旱涝灾害,可以通过修建水利工程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旱涝灾害。

答案:(1)南部沿海雨水

(2)该河流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1、2月份气温在0 ℃以下,高山冰雪无法融化,造成断流

(3)

河流径流特

形成原因

春季流量增加,形

成春汛

春季气温升高后,

积雪融化

夏季—

雨带推移至东北

地区,

降水多,补给量大

——

冬季—

气温降至0 ℃以

(4)乙图河流

(5)径流季节变化大,夏季有汛期旱涝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

24(16分)地球表面约3/4的地区为水所覆盖。水既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给人类带来

了许多困扰,在我国中部地区的六省,就面临着这样的矛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部六省区域图。

材料二我国中部六省水资源总量及人均水资源量。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 全国27 078 2 145

中部六省地区 5 577 1 556

山西90 251

河南479 883

安徽707 767

湖北976 1 636

湖南 1 847 3 876

江西 1 478 2 467

材料三

地点南昌长沙武汉瓜马斯

(墨西哥)

开罗

(埃及)

巴格达

(伊拉克)

纬度28°40' 28°12' 30°35' 28°30°33°22'

年降水

mm

1 682.9 1 377.4 1 206.7 157.0 32.0 156.0

(1)

(2)结合材料三,比较说明我国中部地区主要城市与北半球纬度近似区域城市降水量的差异,并简述其原因。(6分)

(3)依托材料一中①②两处水利枢纽,我国建设了两个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分别简述这两个工程对资源调入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意义。(6分)

答案:(1)数量特征:水资源总量适中(较丰富或约占全国总量的1/5);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南多北少。

(2)差异: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年降水量均大于北半球纬度近似区域城市。原因:我国中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北半球纬度近似区域城市多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下,干燥少雨。

(3)南水北调:缓解华北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供需矛盾;缓解过度开采地下水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西电东送: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创新探究题(附加题)

25(10分)某中学地理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步骤,写出结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