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控理论》复习题

《自控理论》复习题

《自控理论》复习题
《自控理论》复习题

《自控理论》复习题

1设二阶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若该系统为单位反馈控制系统,

试确定其单位传递函数。

解:由图知,该系统为欠阻尼二阶系统,从图中直接得出

%

30

%=

σs

t

p

1.0

=

根据公式

3.0

%2

1=

=-

-

ζ

πζ

σe解得358

.0

)

(ln

)

(ln

2

2

2

=

+

=

σ

π

σ

ζ

1.0

12

=

-

=

ζ

ω

π

n

p

t1

2

65

.

33

1

-

=

-

=s

t

p

n

ζ

π

ω

于是开环传递函数为

)1.

24

(

3.

1132

)

2

(

)

(

2

+

=

+

=

s

s

s

s

s

G n

ζω

ω

2设电子心率起搏器系统如图所示,其中模仿心脏的传递函数相当于一纯积分器。要求:若5.0

=

ζ对于最佳响应,问起搏器的增益K应为多大

R(s) E(s)

期望心速实际心速

电子起搏器心脏

1

05

.0+

s

K

s

1

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05.0()(+=

s s K

s G

所以闭环传递函数 K

s s K

K s s K s 202020)105.0()(2

++=++=

φ

5.0,202,202===ζζωωn n K

解之得:K=20 20=n ω

3已知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0)(15(10

)()(++=s s s H s G 试用奈氏判据判断

系统的闭环稳定性。

解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为

1800)()(010)0()0()

110)(15(10

)()(-∠=∞∞∠=++=

j H j G j H j G j j j H j G ωωωω

由于Im[)()(ωωj H j G ]<0 ω?,故幅相曲线与负实轴没有交点,

)(ω?从 0递减至 180-。作幅相曲线。开环系统的所有极点都在s 的左半面,P=0。而由开环幅相曲线可知,开环幅相曲线逆时针包围(-1,j0)点的圈熟数N=0。根据奈氏判据,闭环极点位于s 的右半面的个数Z=P-2N=0系统闭环稳定。上述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

)

1)(1()()(11++=

s T s T K

s H s G 对于所有的K ,1T ,2T ,其幅相曲线和图

相似,因此系统闭环稳定。

0 10

ω

4设反馈控制系统中,1)(,)

5)(2(*

)(2

=++=

s H s s s K s G 要求:(1)概略绘制系统根轨迹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解:(1)系统无开环有限零点,开环有限极点为 5,2,04321-=-===p p p p 实轴上根轨迹区间为 ]0,0[],2,5[--。

根轨迹渐近线条数为4,且 315,225,135,45,75.1=-=a a ?σ

由分离点方程

05

1212=++++s s s 得0)4)(54(=++s s 经检验根轨迹的分离点为 4-=d 。概略绘制系统根轨迹如图:

由图知,无论K*为何值,闭环系统恒不稳定。

5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15.0()15.0()(2

-+-=s s s K s G

要求:(1)当K 从+∞→0变化时,概略绘制系统的闭环根轨迹图;

解:(1))

5.0)(2()2(41

)(2

-+-=s s s K s G ,

分离点:

2

2

5.0121-=

-++d d d 整理并解出:d = 与虚轴交点:

)1()5.1()4

1()2(41)5.0)(2()(22-+-++=-+

-+=K s K s K

s K s s s D 令:

0)1()4

1()](Re[0

)5.1()](Im[2

=-++

-==-=K K j D K j D ωωωω 联立求解可得:

603.0021±==ωω 5

.11

21==K K

画出根轨迹如图:

6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11.0(100

)(+=

s s s G

试求当输入信号2

21)(t t t r ++=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解:由G(s)知系统为I 型系统 对于r(t)=1 系统没有稳态误差 对于r(t)=2t 系统的稳态误差02.010021===

v ssn K R e 对于2

)(t t r = 系统的稳态误差02.0100

22===

a ssn K R e 所以,总的系统误差04.021=+=ssn ssn ssn e e e

7常见的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有以下三种:

1)机理分析法:机理明确,应用面广,但需要对象特性清晰

2)实验测试法:不需要对象特性清晰,只要有输入输出数据即可,但适用面受限 3)以上两种方法的结合,通常是机理分析确定结构,实验测试法确定参数,发挥了各自

的优点,克服了相应的缺点

8传递函数的含义。

答传递函数是指当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量的拉普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普拉氏变换之比。

9设某系统的特征方程为5432)(2

3

4

++++=s s s s s D ,试用劳斯稳定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答:第一列系数两次变号,该系统不稳定,且有两个正实部根。

10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试求系统的超调量%σ和调节时间s t 。

答%16.3 1.4s σ=s =% t

11举例说明什么是闭环系统它具有什么特点

答 既有前项通道,又有反馈通道,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有影响。存在系统稳定性问题。

12简述Nyquist 稳定判据。

答 )]()([jw H jw G 平面上的开环频率响应)()(jw H jw G ,当w 从-∞变到+∞时,按逆时针方向包围点(-1,j0)p 次,其中p 为开环传递函数)()(s H s G 位于s 平面右半部的极点数目。

13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试求系统传递函数()()

C S R S 。

答213121

()

()()1G G G C S R S G G H +=+

14经典控制理论的含义。

答 是指以传递函数为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频率特性和根轨迹为分析方法,来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15已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3S 4

+10S 3

+5S 2

+S+2=0,试用劳斯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若系统不稳定,指出不稳定根的个数。 不稳定。有两个不稳定根

16传递函数的定义

答 是指当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量的拉普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普拉氏变换之比。

17举例说明什么是开环系统它具有什么特点

答:只有前项通道,无反馈通道,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无影响。不存在系统稳定性问题。

18幅值裕度,相位裕度各是如何定义的 答:|

)()(|1

`g g g jw H jw G K =

, 。180)()(-=∠g g jw H jw G

1|)()(| ),()(180)=∠+=c c c c c jw H jw G jw H jw G w 。(γ

19求出下图所示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

-

答: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05.0()(+=

s s K

s G

所以闭环传递函数 K

s s K

K s s K s 202020)105.0()(2++=++=φ

20控制系统中的性能指标分为动态性能指标与静态性能指标。动态指标中用(阻尼比)评价系统的阻尼程度,用(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评价系统的响应速度,用(调节时间)同时反映响应速度和阻尼程度。

最新消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消防知识试题 1、我国大陆通用的火灾报警电话为( B )。 A、120 B、119 C、112 2、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 A ) A、正确 B、错误 3、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A ) A、正确 B、错误 4、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 义务。( A ) A、正确 B、错误 5、报警人拨打火灾报警电话后,应该到门口或交通路口等待消防车到来。(A ) A、正确 B、错误 C、不一定 6、全国消防日是( B )。 A、1月19日 B、11月9日 C、9月11日 7、使用灭火器灭火时,要对准火焰的( C)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8、在没有发生火灾时,消防器材可以挪作他用。( B ) A、正确 B、错误 9.当打开房门闻到煤气气味时怎么办?(C) A.打开煤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B、打开灯查找漏气部位 C、打开窗门通风 10、发生火灾时(A)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B、只能开门C、只能开窗 11.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C)逃生 A、着火相反的方向 B、人员多的方向 C、安全出口的方向 12、违反消防法的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警告、罚款或者(A )。 A、十五日以下拘留 B、治安处罚 C、行政处分 13、火灾烟气因为温度较高,通常在室内空间上部。(A ) A、正确 B、错误 14、火场中防止烟气危害最简单的方法是( C)。 A 、跳楼或窗口逃生 B、大声呼救 C、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低姿势沿疏散通道逃生 15、当夜晚被火围困时,你应该怎样呼救( A)。 A、用手电筒发光或敲击金属物品等发出大的响声 B、挥动色彩艳丽的衣衫 16、家用电器发生火灾,在没有灭火器的情况下应先( C )。 A、用水扑救 B、用毛毯包裹 C、切断电源 17、家用电器发生火灾,在没有灭火器的情况下应先( C )。 A、用水扑救 B、用毛毯包裹 C、切断电源 18、电加热设备使用时必须有人在场,离开时切断电源。( A ) A、正确 B、错误 C、不一定 19、灭火器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A )。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教学大纲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教学大纲 本大纲扼要阐述“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其结构、模块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基本要求、课程评价。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 我校开发的“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专业课程,是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建议设置的课程之一,也是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本课程既是小学师资的职前培养课程,也是小学师资的职后培训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借助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学习与研究,培养和提升被教育者的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其相关能力,并进行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课程基础知识,了解中外小学课程现状;二是传授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三是传授小学各门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及其结构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解决的是“怎样上课”、“如何评课”问题。“怎样上课”有两层涵义:一是怎样设计课程,二是怎样实施课程(以前者为重点)。“如何评课”也有两层涵义:一是如何从教师的课程运筹角度衡量课程的成败,二是如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角度衡量课程的成败。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课程基础知识与小学课程改革概览,二是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三是小学各门课程的设计与评价。三者具有内在有机联系。 上述三大内容,也是三个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块。 三、模块教学目标与任务 请见下表:

四、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以班级授课为主。学生应在听课、参与课堂交流基础上,及时完成规定作业与专题研究任务。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摒弃“理论联系实际”传统模式,建立“理论为实践服务”新模式。 在教育专业课程的运筹中,教师通常都以理论为学科立足点与课程逻辑起点,为了让学生理解理论,教师常常“联系实际”讲解。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为培养理论家服务的;对于培养教育实践家,它没有多少意义。采用这种模式,导致师范生在学校所学的是一套,工作后做的是另一套。应放弃这一模式,建立“理论为实践服务”新模式,以“实践审视—理论分析—实践改善”为课程活动的基本思路。 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已注意为这一新模式的运用创造条件:每章的开头都有实践色彩较浓的“情境引导”,每章的最后都有实践性的“研究性学习”,一些章节中间还穿插了课程设计与评价实例。 (二)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由于学科逻辑体系的束缚与时间的限制,大多数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缺乏自主学习,教育专业课程的实施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应提倡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为了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在讲授每一章的基本内容前,都应布置具体明确的自主学习任务。每一章的课程完成前,应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三)“双基”传授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在“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专题研究的组织及其学习成果的评价。前者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后者是培养学生的课程设计与评价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材每一章都提供了专题研究任务及相应材料,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展开专题研究。 应重视专题研究学习成果的评价,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升学生的专题研究能力。 (四)重视网络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既是高师普通的教育专业课程,又是网络教师教育课程。 本课程的建设者为网络教学组织了全方位、多形式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有关网络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充分利用宝贵的网络资源,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并提升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 五、课程评价

课程设计与评价学习总结

课程设计与评价学习总结 新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通过学习,我意识到新课程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课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新课程更注重学生个人的能力,潜力,特长。要想有效的实施新课程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注重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实际运用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过去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说的机会很少,口语、听力得不到提高。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

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 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创造性运用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新课程改革注重能力,也更注重基础。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以学生为中心,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经过五个模块的学习,让我又学会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懂得了项目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同时在经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项目学习来指导教学。 1、“项目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过去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

机电传动控制复习题与答案(1)

西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德阳教学点 《机电传动控制》练习题 姓名:学号:班级: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机电传动的发展大体上经历的阶段顺序是:() A.单电机拖动、双电机拖动、成组拖动 B.成组拖动、单电机拖动、多电机拖动C.单电机拖动、多电机拖动、成组拖动 D.成组拖动、单电机拖动、网络拖动 2、机电传动系统稳定工作时中如果T M >T L ,电动机旋转方向与T M 相同,转速将产生的变 化是。() A.减速 B.加速 C.匀速 D.停止 3、机电传动系统中如果T M

消防安全培训知识试题及答案

消防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日期:2013- -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燃烧的三要素是、、。 2.扑救电器火灾时,首先应该,在带电时可以用、扑救。 3.严禁消防通道及随意消防设施。 4. 火警电话、交通事故报警台、急救电话各是什么? 、122、 5.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什么? ,,在安全情况下。 6. 电话报火灾时应注意讲清楚起火单位、、着火情况、、有无爆炸危险、及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2.下面()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A.油类 B.森林 C.家具; 3.发现燃气泄漏,要速关阀门,打开门窗,不能( )。 A.触动电器开关或拨打电话 B.使用明火 C.A和B都正确 4.发现液化石油气灶上的导气管有裂纹,应( )。 A.用燃着的打火机查找漏气地方 B.用着的火柴查找漏气地方 C.把肥皂水涂在裂纹处,起泡处就是漏气的 5.电脑着火了,应( )。 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灭火 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C.马上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来灭火 6.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 )的阶段。 A.最不利 B.最有利 C. 较不利 7. 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隔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 A. 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8. 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要迅速( ),以防止引起火灾。 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B. 打开门窗通风 9.烟头中心温度可达( ),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 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300℃B.200~400℃C.500~800℃ 10.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物质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起火灾。()

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与评价》心得体会范文

《课程设计与评价》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学习,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课程设计与评价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之前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必定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下面,我结合此次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程及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策略 (广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 课程设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课程理论工作者可谓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认识与理解。而课程设计的基础是研究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从多方面探讨其产生或发展的基础和原因,也是研究事物的根本所在。其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 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经验。 第二,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

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意 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第三,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课 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第四,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设计就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评价的设计。课程设计的策略一般认为有六种: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以目标为中心的设计思路或称目标模式(即课程设计者根据对学习者行为变化的期望而确定的教育目标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特征是:它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主张行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强调目标的结构性。但其科学观过于质朴、简单,无法描述复杂的教学过程,并且它过分的强调知识的工具性价值,歪曲了知识的真义。 二、中小学课程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课程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发展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课程开发与教育实践的发展,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趋突出。课程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系统,它涉及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目标的、评价方案以及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科学的课程评价方法、规范的课程评价程序对于评价质量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建设高效

自动变速器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1分) 1、自动变速器按变速机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_。 A.行星齿轮式 B.平行轴式 C.无极变速式 D.电子控制式 2、液压控制阀体与变速器壳体之间的固定螺栓数量是____________ 。 3、下面对于丰田公司自动变速器“A340E”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A”代表自动变速器。 B.“3”代表3 个前进档。 C.“4”代表系列号。 D.“E”代表控制系统为电脑控制。 4、自动变速器油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 A.液力传动 B.润滑 C.散热 D.清洁 5、下面对于失速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可以验证液力变矩器单项离合器是否打滑。 B.可以判断变速器内部的液压执行器的工作状况。 C.可以分析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否正常。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在做完失速实验后发现失速转速低于标准值,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 A.发动机有故障 B.液力变矩器有故障 C.变速器机械元件有故障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下列属于片式离合器组成部分的是_______________。 A.离合器活塞 B.回位弹簧 C.钢片 D.摩擦片 8、下列属于行星齿轮机构组成部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太阳轮 B.行星轮 C.行星架 D.齿圈 9、下列关于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前后两个行星排的太阳轮连接为一个整体,称为共用太阳轮组件; B.前一个行星排的行星架和后一个行星排的齿圈连接为一个整体,称为前行星架后齿圈组件; C.输出轴通常与前行星架和后齿圈组件连接。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对下图行星齿轮机构传动结果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消防安全知識試題及答案 姓名:考核日期:部门:职位:得分:一、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代號填進括號內,每題均有一個或多個答案,全答對才 得分)每題3分。 1.下列哪些物質不屬於助燃劑( B D E) A.空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 氫氣 E.燃油 2.下列那些物質屬於易燃或易爆物品( B C D) A.蒸溜水 B.TCE C.松香水 D.汽油 3.國內火警電話號是(C) A. 112 B. 118 C. 119 D. 111 E.999 4.當你於車間發現火警隱患時,你首先應(C) A.向廠長報告 B.不管何種情況均自已處理 C.向車間主管報告 D. 自己不是消防人員不用管 5.防火的最基本措施是(A) A.消除火種(著火源) B.控制可燃物 C.清除氣化劑(助燃劑) 6..對於易燃易爆物品,應(B) A.均放於危險倉中,且需把危險倉密封,防止發生火災或爆炸時,向外蔓延 B.分類及限量的放於通風,排氣的危險倉中 C.可隨意擺放於需用該物品的工作場所附近 7.下列哪些項目中有可能成為著火源( A B C D) A.陽光 B.靜電 C.摩擦熱 D.明火 8.公司每季均進行消防宣傳及防火演習,目的是(D) A.只為了公司財產的安全 B.只為了公司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 C.好玩,世界上那有這麼多的火災 D.對傾情全體員工進行防火教育,及消防知識培訓,防止火災的發生,及假若發生 火警時,如何使全體員工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9.當你發現公司內有失火時,你首先應(A) A.發出警報並通知消防負責人 B.向失火進行撲救 C.迅速離開失火之建築物 D.看別人有無行動才決定怎樣做 10.使用滅火器時,應(C) A.順風射向火焰中心 B.逆風射向火焰中心 C.順風射向火焰根部 D.逆風射向火焰根部 11.我們公司內除正常的通道和樓梯外還有( C )條疏散通道,增建了( C )條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学习资料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1.课程本质 对于课程本质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①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②学习者的生活经验 ③社会经验 ④师生间的交流 是什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习与发展 ①内容: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②元素: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 ③学生发展是目的 ④师生交流活动的实施形式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大课程观——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活动 ·从层次上,课程包括课程体系,单门课程,专题课程,课时课程。 3.武士七技:骑马、击剑、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 4.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课程目标更新 ·知识传授——关注学习过程 ·单一过程——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应试——生活需要内容 ·结束学习——培养能力 ·评价选拔甄别——促进发展 ·统一管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 (2)课程理念的更新 ·从传承文明——为学生发展 ·从知识结构——社会生活 ·从知能传授——知能主动建构 ·从中央集权——中央地方分权 (3)课程结构更新 ·均衡性:各学科学时比较均衡 ·选择性:开设选修课 ·综合性: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5.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与价值观目标 6.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1)注意贯彻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的基本精神 ·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是单元目标、专题目标的灵魂;而单元目标、专题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的支柱。 (2)从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写的,有助于实现目标。要根据学生学习规律、需求、多数学生来制定单元目标或专题目标。 (3)目标应简明、具体、可操作 理解、了解、初步理解、学会……

机电传动试题以及答案

1.机电传动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成组拖动、单电动机拖动和多电动机拖动三 个阶段。 2.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指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和转速之间的函数 关系。 3. 4. 5. 6. 7. 8. 9. 直流电动机常用的调速方法有改变电枢电路外串电阻、改变电枢电压和改 零电压与欠电压保护和弱励磁保护。 15.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是阳极加正向电压与控制极加正向电压。 16.晶闸管由导通转变为阻断的条件是阳极电压降到零或反向,阻断后它所承 受的电压大小决定于电源电压。 17.我国规定的标准短时工作制运行时间是10min、30min、60min及90min。

18.我国对顶专供重复短时工作制的标准暂载率为15%、25%40%及60%。 19.交流异步电动机常用的调速方法有调压、改变极对数、变频。 20.异步电动机,现运行在正向电动状态,现采用电源反接制动停车,则应把 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改变,当转速接近零时,应将电源切断。 21.在脉动磁场作用下的单相异步电动机是没有启动能力,所以为了解决这一 22. 23. 24. 速系统。 25. 5 1. a)M L 交点(即拖动系统的平衡点); b)当转速大于平衡点所对应的转速时,T M<T L,即若干扰使转速上升,当 干扰消除后应有T M-T L<0。而当转速小于平衡点所对应的转速时,T M>T L,即若干扰使转速下降,当干扰消除后应有T M-T L>0。

2.请解释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含义。 a)是系统应能以一定速度匀速运转 b)是系统受某种外部干扰作用(如电压波动、负责转矩波动等)而使运行 速度稍有变化时,应保证在干扰消除后系统能恢复到原来的运行速度。 3.请简述并励发电机电压能建立的条件。 a) b) c) 4. a) b) 5. a) b) c) 6. a 7.对电动机的启动有哪些主要要求? (1)启动转矩大,电流小(2)平滑,安全可靠(3)简单方便,功耗小 8.直流他励电动机启动时,若在加上励磁电流之前就把电枢电压加上,这时会 产生什么后果(从T L=0和T L=T N两种情况加以说明)?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日期:姓名:成绩: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单位的C是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责任人。 A.法人代表 B.常务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D.分管安全的领导 2.人员密集场所应划定安全疏散逃生责任区,确定各责任区B,提高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的能力。 A.治安管理员 B.疏散引导员 C.消防安全员 D.消防志愿者 3.以下哪一项不是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内容D? A.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B.组织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C.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D.组织火灾原因调查能力 E.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4.单位应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三懂”。.以下哪一项不是“三懂”内容C? A.懂消防基本常识 B.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 C.懂扑救初期火灾 D.懂逃生自救技能 5.单位应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三会”。.以下哪一项不是“三会”内容D? A.会查改火灾隐患 B.会组织人员疏散 C.会扑救初期火灾 D.会宣传教育培训 6.某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现场工作人员未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 的,应对其处C。 A.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B.警告 C.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D.罚款 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C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月 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A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A.每日 B.每小时 C.每两小时 D.每周 9.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B。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C应当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 A.公安机关 B.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C.各级各类学校 D.消防站 11.我国消防工作贯彻B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12.消防工作应当坚持C的原则。 A.防火安全责任制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3.我国的消防工作实行A责任制。 A.消防安全 B.政府领导 C.消防监督 D.防火安全

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

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 1.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称为:(学科课程)。 2.CIPP评价模式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构成。 3.课程整合的方法跨学科课程和(开发关联课程)两种。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5.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采取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全班活动等组织形式 二、单项选择 1.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以适应他们具体的课程情境,其中包括对引入的校外课程的重新改组,对学校自身开发的课程的进一步改进等行为属于(A ) A. 课程改编 B. 课程扩充 C. 课程整合 D. 课程选择 2.依靠搜集和分析记载课程各方面情况的现场资料而获得所需信息的方法是(D )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测验法 D. 文献法 3.外观性课程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B) A. 斯塔弗比姆 B. 斯太克 C. 斯克里文 D. 塔巴 4.课程评价可分为内在评价和效果评价,其划分依据是( A ) A. 评价关注的焦点 B. 评价的实施阶段 C. 评价的对象 D. 评价所发挥的作用 5.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是(A ) A. 地方课程 B. 国家课程 C. 校本课程 D. 选修课程 6.根据一定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提出一种假设,设计出一定的课程和教材,拿到一定的学校、班级去试行,并有比较对照的学校、班级。经过一段时间后,到各试点学校或班级取得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相应的结论,肯定或否定或修改已有的课程和教材。这种课程设计的方式叫做( D ) A. 经验法 B. 客观法 C.主观法 D.实验法 7.课程实施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要素是(A ) A. 教材的改变 B. 组织方式的改变 C. 角色或行为的改变 D. 价值的内化 8.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是以什么方式来组织的(A ) A. 项目活动 B. 主题活动 C. 研究性学习 D. 综合活动 三、多项选择 1.课程专家辛德等人归纳了几种课程实施的取向,包括(ABCD ) A. 忠实取向 B. 互动调试取向 C. 创生取向 D. 实践取向 2.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包括(ABC ) A. 人与自然 B. 人与社会 C. 人与自我 D. 学生与学校 3.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过程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是(AB ) A. 组织发展阶段 B. 专业发展阶段 C. 心理发展阶段 D. 社会化发展阶段 4.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的特征包括(ABCD ) A. 实践性 B. 社会性 C. 服务性 D. 体验性 5.课程目标的核心功能是(AB ) A. 标准功能 B. 导向功能 C. 激励功能 D. 协调功能

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

2017 年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提高自己的消防安全意识,以下由为大家提供的关于2017 年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8题28分,正确的请在后面打√,错误的打×) 1、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是指在一个单位中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部位。( ) 2、按照有关规定,重点工种人员上岗前,要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全面地熟悉岗位操作规程,系统地掌握消防安全知识,通晓岗位消防安全的“四知四会”。( ) 3、岗位消防安全“四知四会”中的“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 ) 4、焊接管道和设备时,必须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 5、在固定动火区域内的动火作业,虽然可不办理动火许可证,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

6、火灾隐患的整改方法可以分为当场整改和限期整改两种方法。( ) 7、易燃易爆工厂、仓库内一律为禁火区。各禁火区应设禁火标志。( ) 8、电加热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使用和监督,离开时要切断电源。( ) 9、要做到及时控制和消灭初起火灾,主要是依靠公安消防队。( ) 10、在密封好的条件下,可以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交通工具。( )11 、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时,只要穿上警服就不用出示监督检查证。( ) 12、报警人拨打火灾报警电话后,应该到门口或街上等候消防车到来。( ) 13、电器开关时的打火、熔热发红的铁器和电焊产生的火花都是着火源。( ) 14、配电箱内所用的保险丝应该越粗越好。( )

15、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16、在面积超过5000 平方米的仓库内,可以不设防火分隔区。( ) 17、凡是设有仓库或生产车间的建筑内,不得设职工集体宿舍。( ) 18、公司的安全由安全保卫部门负责,根车间的管理和员工没有关系。( ) 19、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应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 20、实行承包、租赁时,产权单位应当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承包、承租单位可以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 21、仓库内应该安装碘钨灯。( ) 22、“ABC干粉灭火器”的意思是能灭 A 类、B 类和C类火灾。

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

1、什么叫课程? 课程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包括校外)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主要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文化的影响。 狭义: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上。 2、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以其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为特点,它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 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在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习的经验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过程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一种课程。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目标之一:改革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之二,改革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之三,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

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四,改革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标之五,改革课程评价。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目标之六,改革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1)课程目标:程设计首先应该确立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课程范围的确定,涵盖所有有价值的学习领域;二是课程目标表述方式的选择,主要包括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确定等等。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知识和学习经验两个方面。 (3)学习活动:包括教学组织、安排、实施、媒体、资源等。 (4)课程评价:主要指课程对于学生的进步所具有的价值判断。 此外,课程设计还包括很多要素,比如学习材料、时间、空间、分组情况及教学策略等要素。设计课程,就必须考虑使学生达到什么

课程设计与评价总结

课程设计与评价总结 通过这次的设计,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更多的是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书本知识以及个人素质与品格方面。课程设计与评价总结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课程设计与评价总结一: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学习,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课程设计与评价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之前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必定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下面,我结合此次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程及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策略 (广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课程设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课程理论工作者可谓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认识与理解。而课程设计的基础是研究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从多方面探讨其产生或发展的基础和原因,也是研究事物的根本所在。其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在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

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 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经验。 第二,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 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第三,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 活动课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第四,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设计就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评价的设计。课程设计的策略一般认为有六种: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以目标为中心的设计思路或称目标模式(即课程设计者根据对学习者行为变化的期望而确定的教育目标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特征是:它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主张行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强调目标的结构性。但其科学观过于质朴、简单,无法描述复杂的教学过程,并且它过分的强调知识的工具性价值,歪曲了知识的真义。 二、中小学课程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电气传动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电气传动又称电力拖动,是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驱动生产机械的系统的总称。 2、电气传动系统由电动机、控制装置以及被拖到的生产机械所组成。 3、按照电动机类型不同,电气传动分为直流和交流传动两大类。 4、恒转矩负载分为:反抗性恒转矩负载和位能性恒转矩负载。 5、电气传动系统的负载特性有3类,分别是:恒转矩负载特性、恒功率负载特性和通风机负载特性。 6、调速是指在某一负载情况下,通过改变电动机或电源的参数使机械特性发生相应改变,从而使电动机转速变化或保持不变。 7、直流传动动态调速指标有:跟随性能指标和抗扰性能指标两个大类。 8、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指只有一个转速负反馈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9、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有两个反馈环节,分别为转速闭环反馈环节和电流闭环反馈环节。 10、能够改变直流电动机电磁转矩方向的系统,称为可逆调速系统。 11、电枢反接可逆线路根据执行元件的不同可分为:接触器切换电枢可逆线路、晶闸管开关切换电枢可逆线路和两组晶闸管装置反并联可逆线路。 12、可逆调速系统的环流分为两个大类,分别为:静态环流和动态环流。 13、无环流可逆系统按照实现无环流系统的原理不同可以分为:逻辑控制无环流系统和错位控制无环流系统。 14、交流调速系统的产品一般分为两大系列普通型和高性能型。 15、脉宽调制简称PWM 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将直流电压变成连续的电压脉冲列,并通过控制脉冲宽度或周期达到变压的目的。 16、串级调速系统是一种转差功率回馈型调速系统。 17、交流调速的基本类型有: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转差功率回馈型调速系统和 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 18、交-直-交变频器是先把工频交流通过整流器变换成直流,然后再把直流通过逆变器变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电源。 二、选择题 1、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法不包含(C)。 A、电枢回路串电阻 B、励磁回路串电阻 C、变频调速 D、调节电枢电压 2、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不包含(D)。 A、他励 B、并励 C、串励 D、串级 3、单闭环调速系统是通过(A)负反馈来实现对转速的精确控制。 A、转速 B、电压 C、电流 D、频率 4、不可逆调速系统工作于(A)。 A、第一象限 B、第一、第三象限 C、第一、第四象限 D、所有象限 5、基频以上的调速为(A)方式。 A、恒功率 B、恒转矩 C、平方率 D、泵类 6、基频以下的调速为( B )方式。 A、恒功率 B、恒转矩 C、平方率 D、泵类 7、直接变频装置又称为(A)变频装置。 A、交-交 B、交-直 C、交-直-交 D、直-交 8、变频器控制方式不包含( D )。 A、U/f控制方式 B、矢量控制 C、直接转矩控制 D、变级控制 9、PAM控制方式适用于(A)。 A、高频变频器 B、中频变频器 C、低频变频器 D、超低频变频器

消防安全知识试卷及答案

消防安全知识试卷 一、选择题: 1、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A.企事业单位 B.任何单位、个人 C.广大公民 2、任何单位、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A.公民 B.少年儿童 C.成年公民 3、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 A.自由开启 B.向外开启 C.向内开启 4、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 A.员工集体宿舍 B.办公室 C.洗手间 5、从事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必须,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持证上岗 B.具有相应学历 C.掌握专业技能 6、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 A.只收灭火器材药剂损耗费用 B.收取所有费用 C.不收任何费用 7、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伤害。 A.必须 B.禁止 C.可以 8、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A.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快速穿过浓烟 B.站直身体快步穿过浓烟 C.趴在地面上爬行 9、遇火灾时乘坐电梯逃生。 A. 可以 B. 不可以 C.视当时情况决定是否 10、液化石油气残液倾倒到下水道。

A.不可以 B.可以 C.有时候可以 11、煤气瓶着火,要用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A.湿被子、衣物 B.干被子、衣物 C.塑料布 12、发生火灾报警时要讲清。 A.工厂名称、老板名字和电话 B.工厂名字 C.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13、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A.根部 B.中部 C.上部 14、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的义务。 A.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 B.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灭火 C.组织、引导在场群众逃生 15、电器或者线路着火,首先要,不可以用水来灭火。 A.切断电源 B.报告部门领导 C.逃跑 16、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 A.下风位置 B.上风或侧风位置 C.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17、烟头中心温度可达,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200℃ B.200~300℃ C.700~800℃ 18、下面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A.油类 B.森林 C.家具; 19.电脑着火了,应。 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灭火 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C.马上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来灭火

传动系统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1分) 1、汽车底盘由、、和组成。 3、汽车传动系由、、和驱动桥等四部分构成。 4、摩擦离合器基本上是由、、 和等四部分构成的。 5、离合器的的作用 是、、 。 6、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膜片弹簧本身有和的作用。 7、由于与之间存在一定量的间隙,驾驶员在踩下离合器踏板后,首先要消除这一间隙,然后才能开始分离离合器,为消除这一间隙所需的离合器踏板的行程就是。 8、汽车离合器广泛采用或操纵机构,有些重型汽车上采用气压助力液压操纵机构。 9、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会产生离合器现象;而过小又会产生离合器现象。 10、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按压紧弹簧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和;其中前者又根据弹簧布置形式的不同分为_______和______;根据从动盘数目的不同,离合器又可分为________和 ________ 。 11、为避免传动系产生共振,缓和冲击,在离合器上装 有。 12、手动变速器由机构、机构组成。

13、变速器按传动比变化方式可分 为、和三种。 14、锁环式同步器由、、、和等零件组成。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包括( )。 A.飞轮 B.离合器盖C.压盘D.摩擦片 2. 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包括( )。 A.离合器盖 B.压盘 C.从动盘D.从动轴 3. 离合器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之间的间隙是为了( )。 A.实现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B.减轻从动盘磨损 C.防止热膨胀失效D.保证摩擦片正常磨损后离合器不失效 4.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膜片弹簧起到( )的作用。 A、压紧弹簧B.分离杠杆 C.从动盘 D.主动盘 5. 离合器的从动盘主要由( )构成。 A.从动盘本体 B.从动盘毂C.压盘D.摩擦片6.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不包括( )。 A.飞轮B.离合器盖 C.压盘 D.摩擦片 7.当膜片式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后,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或不变 8. 当离合器处于完全接合状态时,变速器的第一轴()。 A、不转动 B、与发动机曲轴转速不相同 C、与发动机曲轴转 速相同 9、离合器传递的扭矩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从动盘直径; B.发动机扭矩; C.从动盘数目; D.摩擦片材 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