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

一、化学反应的方向

1.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许多化学反应的正反应能自发进行,而其逆反应无法自发进行。

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二、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1.能量判据

自然界中的自发过程,都有由能量较高状态向能量较低状态转化的倾向;绝大多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越完全。

反应的焓变是制约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一。

2.熵判据

(1)熵

用来度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熵值越大,混乱程度越大。符号为S。单位:J·mol-1·K-1。

(2)熵值大小的比较

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时熵值大小为S(g)>S(l)>S(s)。

(3)熵变: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符号为ΔS。

若发生变化后体系的混乱度增大,该过程的ΔS>0,反之,ΔS<0。

(4)熵变与化学反应自发性关系

ΔS>0,反应自发进行;ΔS<0,反应不能进行。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复合判据

体系能量降低(ΔH<0)和混乱度增大(ΔS>0)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判断反应的自发性必须综合考虑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在恒温、恒压时:

(1)当ΔH<0,ΔS>0时,反应自发进行。

(2)当ΔH>0,ΔS<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3)当ΔH<0,ΔS<0时,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自发进行。

(4)当ΔH>0,ΔS>0时,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自发进行。

知识点一能量判据

1.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

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

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D.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惟一判据

答案 C

解析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并不是所有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既然说“多数”,必定存在特例,所以只能说“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2.下列自发反应可用焓判据来解释的是()

A.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1

B.(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1

C.2H2(g)+O2(g)===2H2O(l)ΔH=-286 kJ·mol-1

D.CaCO3(s)===CaO(s)+CO2(g) ΔH=+178.2 kJ·mol-1

答案 C

解析从焓变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有由高能状态向低能状态转化、使体系能量降低的趋势,表现为放热反应较易进行。

知识点二熵判据

3.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的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答案 A

解析(NH4)2CO3的分解为吸热反应,而吸热反应不易自发进行;根据焓变与熵变对化学反应的共同影响,该反应熵值一定增大。

知识点三复合判据

5.某反应:A===B+C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ΔH、ΔS的判断正确的是()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答案 D

解析由题意知:该反应在室温下不能自发反应,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根据ΔH和ΔS 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可推知:ΔH>0,ΔS>0。

4.已知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

ΔH-TΔS<0,反应能正向自发进行;

ΔH-TΔS=0,反应达平衡状态;

ΔH-TΔS>0,反应能逆向自发进行。

(其中ΔH为焓变,ΔS为熵变,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

设反应A(s)===D(g)+E(g)ΔH-TΔS=(-4 500+11T)J·mol-1,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A.高于409 K

B.低于136 K

C.高于136 K而且低于409 K

D.低于409 K

答案 A

5.25 ℃和1.01×105 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ΔH=+56.7 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答案 D

6.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g) ΔH=-393.51 kJ·mol-1

C(金刚石)+O2(g)===CO2(g) ΔH=-395.41 kJ·mol-1

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B.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C.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D.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

答案 B

解析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1 mol石墨转化为1 mol金刚石需吸收1.9 kJ的热量,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放热反应,因此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点拨:那些不用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是:体系趋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这就是所谓的能量判据。但是自动

进行的自发反应不一定都是由高能状态到低能状态的过程,例如,硝酸铵溶于水。因而只使用能量判据来确定变化过程的方向是片面的。对具体反应需应用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综合进行分析,即凡是能够使体系能量降低、熵增大的方向就是化学反应容易进行的方向。

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一、化学平衡常数 1.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a A(g)+b B(g)

C(g)+d D(g),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c c (C )·c d (D )

c a (A )·c b (B )。

2.意义

(1)K 值越大,说明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转化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2)K 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二、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1.定义

物质在反应中转化量与起始量的比值。 2.表达式

α=Δn n 始×100%=Δc

c 始

×100%。

3.意义

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表示在一定温度和一定起始浓度下反应进行的限度。

知识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

1.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与化学反应方程式本身和温度有关 B .只与反应的温度有关

C .与化学反应本身和温度有关,并且会受到起始浓度的影响

D .只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与其他任何条件无关的一个不变的常数 答案 A

解析 大量实验证明,化学平衡常数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化学反应的本身和反应体系的温度,与起始浓度等其他外界条件没有任何关系。

2.1 000 K 时反应C(s)+2H 2(g)CH 4(g)的K =8.28×107,当各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

为H 2 0.7 mol·

L -1、CH 4 0.2 mol·L -1

时,上述反应( ) A .正向移动 B .逆向移动 C .达到平衡 D .不一定 答案 A

解析 Q =0.2

(0.7)2

=0.408

Q v 逆。 知识点二 转化率

3.在某温度下,将2 mol A 和3 mol B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B(g)C(g)

+D(g),5 min 后达平衡。已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关系为c (A)a

·

c (B)=c (C)·c (D)。若在温度不

变的情况下,将容器的容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B的转化率为()

A.60% B.24% C.12% D.40%

答案 D

4.在一定条件下,SO2和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ΔH<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答案(1)c2(SO3)

c2(SO2)·c(O2)

(2)增大增大减小

解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里生成物浓度的系数

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故K=c2(SO3)

c2(SO2)·c(O2)

(2)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故K值增大,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但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有关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下节介绍)

知识点三化学平衡计算

5.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已知H2 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 mol·L-1,达到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 mol·L-1。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变为0.2 mol·L-1,则平衡时H2的浓度(mol·L-1)是()

A.0.16 B.0.08 C.0.04 D.0.02

答案 C

解析由于开始时HI的浓度为0,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 mol·L-1,故反应中H2和I2的浓度都减小了0.08 mol·L-1,H2、I2、HI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02 mol·L-1、0.02 mol·L-1、

0.16 mol·L-1,则H2+I2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0.162

0.02×0.02=64,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变为0.2 mol·L-1,设达到平衡时H2的浓度减少了x mol·L-1,则:

H2+I22HI

开始浓度(mol·L-1)0.20.20

变化浓度(mol·L-1)x x2x

平衡浓度(mol·L-1)0.2-x0.2-x2x

将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2x)2

(0.2-x)2

=64,解得x=0.16 mol·L-1,故平衡时H2的浓度是0.2 mol·L-1-0.16 mol·L-1=0.04 mol·L-1。

6.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1 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 mol·L-1。

(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H2和I2蒸气各0.2 mol,试求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

答案(1)平衡常数为0.25

(2)c(H2)=c(I2)=0.016 mol·L-1,c(HI)=0.008 mol·L-1

解析(1)依题意可知,平衡时c(H2)=0.008 mol·L-1,消耗c(H2)=0.002 mol·L-1,生成c(HI)=0.004 mol·L-1

H2+I22HI

起始时各物质浓度(mol·L-1)0.010.010

平衡时各物质浓度(mol·L-1)0.0080.0080.004

K=

c2(HI)

c(H2)·c(I2)

(0.004)2

(0.008)2

=0.25。

(2)依题意可知,c (H 2)=0.02 mol·L -1,c (I 2)=0.02 mol·L -

1。 设H 2的消耗浓度为x ,则:

H 2 + I 2

2HI

平衡时物质浓度(mol·L -1

) 0.02-x 0.02-x 2x 因为K 不随浓度发生变化,只与温度有关,则有:

K =c 2(HI )c (H 2)·c (H 2)=(2x )2

(0.02-x )2

=0.25,

解得x =0.004 mol·L -

1。

平衡时c (H 2)=c (I 2)=0.016 mol·L -

1,

c (HI)=0.008 mol·L -

1。

7.合成氨反应N 2(g)+3H 2(g)2NH 3(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

度是c (N 2)=3 mol·

L -1

,c (H 2)=9 mol·L -1,c (NH 3)=4 mol·L -1,求: ①该温度时的平衡常数;②N 2、H 2的起始浓度。

答案 ①K =7.32×10-

3

②c (N 2)=5 mol·L -1 c (H 2)=15 mol·L -

1

解析 K =c 2(NH 3)c (N 2)·c 3(H 2)=423×9

3

=7.3×10-

3 N 2 + 3H 2 2NH 3 起始 x y 0

平衡 3 mol·L -1 9 mol·L -1 4 mol·L -

1

Δc x -3 mol y -9 mol·L -1 4 mol·L -

1 x -34=1

2 x =5 mol·L -

1 y -94=3

2 y =15 mol·L -

1

高温、高压 催化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案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 (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构建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全面分析问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应用讨论交流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启发学生学会归纳、概括,对信息进行加工,得出结论; 3、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的经验上构建新知识。

-10℃的液态水会自动结冰成为固态,就是熵减的过程(但它是放热的); 2Al(s)+ Fe 2O 3 (s)= Al 2 O 3 (s)+ 2Fe(s)△S = -39.35J·mol-1·K-1。 因此,反应熵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又一个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 [板书]三、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 [讲述]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与反应焓变有关,又与反应熵变有关。研究表明,在恒温、恒压下,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是: [板书]体系自由能变化(△G、单位:KJ/mol):△G = △H - T△S [指出] 体系自由能变化综合考虑了焓变和熵变对体系的影响。 [板书] △H - T△S < 0 反应能自发进行; △H - T△S =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H - T△S >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展示] [举例]对反应CaCO 3(s)= CaO(s)+ CO 2 (g) △H = + 178.2 KJ·mol-1△S = +169.6 J·mol-1·K-1 室温下,△G =△H-T△S =178.2KJ·mol-1–298K×169.6×10-3KJ·mol-1·K-1 = 128 KJ·mol-1>0 因此,室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如要使反应自发进行,则应使△H - T△S < 0, 则T>△H/△S=178.2 KJ·mol-1/0.1696 KJ·mol-1·K-1 = 1051K。 [知识应用]本节课一开始提出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 2NO(g) + 2CO(g) = N 2(g) + 2CO 2 (g), 已知,298K、101KPa下,该反应△H = - 113.0 KJ·mol-1,△S = -143.5 J·mol-1·K-1 则△G =△H-T△S = - 69.68 KJ·mol-1 < 0 因此,室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指出]但该反应速率极慢,需要使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 [总结]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的应用: 1、由能量判据知∶放热过程(△H﹤0)常常是容易自发进行; 2、由熵判据知∶许多熵增加(△S﹥0)的过程是自发的; 3、很多情况下,简单地只用其中一个判据去判断同一个反应,可能会出现相反的判断结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高考化学专题

考点41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 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有一定的局限性。 (2)熵判据 ①熵:衡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单位为J·mol?1·K?1。 ②熵的大小:同种物质,三种聚集状态下,熵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g)>S(l)>S(s)。 ③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加,Δ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 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也不全面。 (3)复合判据——自由能变化判据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把焓变和熵变判据结合起来组成的复合判据即自由能变化ΔG,更适合于所有过程的判断。ΔG=ΔH?TΔS(T 为开尔文温度),ΔG的正、负决定着反应的自发与否。

①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 ②ΔH-TΔ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考向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 典例1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O5(g)===4NO2(g)+O2(g)ΔH>0 B.2H2(g)+O2(g)===2H2O(l)ΔH<0 C.(NH4)2CO3(s)===NH4HCO3(s)+NH3(g)ΔH>0 D.2CO(g)===2C(s)+O2(g)ΔH>0 【解析】A.ΔH>0,Δ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ΔH-T·ΔS<0,即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故A不选;B.ΔH<0,ΔS<0,温度较低时即可满足ΔH-T·ΔS<0,能自发进行,故B不选;C.ΔH>0,Δ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ΔH-T·ΔS<0,即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故C不选;D.ΔH>0,ΔS<0,一般情况下ΔG=ΔH-T·ΔS>0,不能自发进行,故选D。 【答案】D 1.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ΔH为正值,ΔS为负值,设ΔH和ΔS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是自发变化 B.高温下是自发变化 C.低温下是非自发变化,高温下是自发变化 D.任何温度下是非自发变化 焓变、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第二课时教案

位置与方向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9页例2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所给数据画出物体位置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尝试 课前我先学 班级姓名 学习内容:课本19页。 学习目标:学会根据方位在图中画出物体。 昨天,我们能把一个物体用“**偏**几度”的方法表达出它的方位,那么如果已经知道了一个物体的方位,你能在图中用点把这个物体画出来吗?试试看,一定行! 注意哦,你可以用1厘米来表示50米,那么2厘米就相当于()米,3厘米就相当于()米,4厘米就相当于()米。(也就是说,米数里面包含几个50,就画几厘米。) 请在下面图中把“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馆”用点画出来,并标出名称,画出线段。 (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 (2)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方向150米处。 过程:先以()为0°,数()圈(填内圈或外圈)35°, 画出角的另一边,再量出()厘米的长度。 (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方向200米处。 过程:先以()为0°,数()圈40°,画出角的另一边,再量出()厘米的长度。

二、 堂上学习 1、先熟悉一下小研究的内容。并抽出座位号。 2、请小组成员交流小研究,看你们画的角度和长度是否一致。并 重点要说明画的过程:把( )作为0°,数( )圈,再量出( )厘米。 小结:在画图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条件中的方向,确定0°线和读的内外圈,先画出角,再量出线段的长度,标上名称。 三、 练习反馈。 1、练习卷:画出方向图。让学生画出西偏北20°,距离为2厘米的位置、东偏南60°,距离为3厘米的位置。(上交作为小测) 2、20页1、2、 3、4题,注意说上面的两句话。过程:先以( )为0°,数( )圈40°,画出角的另一边,再量出( )厘米的长度。 把( )作为0°,看( )圈数出( )°。 北 东 西 南 . 校门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一. 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单位:mol/(L·min)或mol/(L·s) 2.计算公式v =Δc /Δt 注意:①一般来说,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浓度等外界条件在不断改变,因此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在 不断变化。我们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速率值是指某 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中学阶段只研究平均速率。 ②一般不用固体物质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因为固体物质或纯液体的浓度为定值。 3.特点 (1) .同一反应同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一样. (2)同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比值等于各物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反应mA+nB=pC+qD的v (A)∶v (B)∶v (C)∶v (D)=m∶n∶p∶q (3)比较反应速率快慢一般要以同一物质的速率值作为标准来比较 二.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实验来测定的。包括能够直接观察的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也包括必须依靠仪器来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在溶液中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的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概念: (1)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 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3)活化能: 活化分子多出的那部分能量 注意: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而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要条件。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外因是指外界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内因。 二.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增大反应物浓度,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因为当其它条件一致下,增加反应物浓度就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加快,但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不变的。 注意: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为常数 ..................,.不能用其表示反应速率,它们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反应速率。 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除体积),增大压强,即体积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减小。 注意:压强的改变,本质上是改变气体的浓度,因此,压强改变,关键看气体浓度有没有改变,v才可能改变。若体积不变,加压(加入不参加此化学反应的气体)反应速率就不变。因为浓度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就不变。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反应物,同样是加压,增加反应物浓度,速率也会增加。 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其它条件相同时,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只要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温度升高,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碰撞次数增多反应也会相应加快(次要原因)。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4.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大幅度提高反应速率。 使用正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提高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了反应物速率.负催化剂则反之。习题中一般指的是正催化剂。 5.其他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固体表面积(粉碎),光照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此外,超声波、电磁波、溶剂也对反应速率有影响。习题中构成原电池也可增大反应的速率。 【注意】改变外界条件时,若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增大的倍数可能不同,但不可能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 可逆过程: 当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的固体溶质的溶解过程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回到溶质表面的结晶过程一直在进行,而且两种过程的速率相等,于是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不变。我们把这类过程称作可逆过程。 2. 可逆过程的表述 表述这类过程时,约定采用” ”来代替反应中原来用的”=”,把从左到右的过程称作正反应;从右到左的过程称作逆反应。 3.可逆反应 (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特点:①两同:即相同条件、正反应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符号” ”两边的物质互为反应物、生成物 ③在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如 223 2SO+O2SO 反应体系中有SO2、O2、SO3。 二.化学平衡: ⑴.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⑵. 化学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的状态。⑶. 化学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平衡时v正==v逆≠0 等:v正=v逆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一二节复习学案 1、反应速率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 应物浓度的减少或增加来表示。 (2).定义式:t c v ??= (3).单位:mol ?L -1 ?s -1 、mol ?L -1 ?min -1 、mol ?L -1 ?h -1 或 mol/(L ?s )、mol/(L ?min )、 mol/(L ?h ) 【注意】 ①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且反应速率均取正值,即0>v 。 ② 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③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指明具体物质,同一个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数值可 能会不同,但意义相同,其速率数值之比等于相应反应物计量数之比。 ④ 比较同一个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速率大小,要折算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 【例题1】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和3mol 的H 2和N 2,发生 N 2 + 3H 2 2NH 3 ,在2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的NH 3,求用N 2、H 2、NH 3分别表示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例题2】对于反应A + 3B = 2C + 2D ,下列数据表示不同条件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相等的是( ) (A) =(L·S) B. v (B) =(L · S) C. v (C) =1mol/(L · S) D. v (D) =(L · min) 【例题3】 某温度时,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时, X 、Y 、Z 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 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 3min 内 X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有效碰撞理论

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2.能通过△H-T△S及给定的△S数据定量判断反应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分别通过分析反应焓变与反应熵变与反应的方向,从而进一步了解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相互关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分析问题中能够体会到研究的乐趣,学会如何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并最终了解热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根据定量关系△H-T△S及给定数据判断反应方向。 课型:新课及练习讲评课 课时安排:1课时新课2课时练习讲评 教学过程: 【导入】为了减轻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2NO(g)+2CO(g)=N2(g)+2CO2(g)来处理,这一方案是否可行,反应物之间是否可以发生反应?你的依据是什么?【板书】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自发反应: 【教师】大家预习P35—P39,看看反应的自发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预习P35—P39(10分钟) 【教师】科学家根据自然界中能量有由高到低的自发性和混乱的程度有由有序到无序的规律来研究化学反应…… 【板书】一、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反应焓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一般的讲,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 【讲解】阅读P36并思考:NH4NO3(s) 、NaOH(s)、NaC1(s)和蔗糖都能溶于水,它们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吗?是什么因素决定它们的溶解能自发进行?固体溶解过程中 的共同特点是: 【板书】二、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熵:描述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 2.符号:S 单位:J?mol-1?K-1 3.大小判据: (1)物质的混乱度:体系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 (2)同一条件:不同物质的熵值不同; (3)物质的存在状态:S(g) > S(l) > S(s)。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位置与方向》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路线图(1)(教材P5例3和“做一做,练习一第3、4题) 教学要求 l.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2.通过学习,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集体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在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的路线.教学难点 体会图中的方位是相对位置,参照的对象不同,描述的方位也不同.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游戏. 师:同学们先站好了,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师:小鸡向北走三步. 生:叽、叽、叽.(同时走动) 师:小鸭向南退三步.

生:嘎、嘎、嘎. 师:小狗向东跳三跳. 生:汪、汪、汪. 师:小猫向西跨三步. 生:喵、喵、喵. 2.说一说. 当你面对北面时,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这个“北”,我们一般是在平面图的上方(教师将“北”字贴在黑板一边的上方),就说明上面是北,下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二、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平时我们有过问路的情况吗?今天呀,有一个小朋友,他要去一个地方,他也向我们问路,大家看一看,他要去哪里呢? 2.多媒体出示例3,演示小朋友问路的情境. 3.他要去少年宫,你能告诉他怎么走吗? 同桌交流,互相谈谈走法. [学法尝试:我想告诉他先向前走一段,遇到路口后向左拐,一直往前走就到了;我还可以这样告诉他:先向东走,遇到路口后再向北走就到了;如果我这样告诉他:先直接向前走,遇到路口后往上拐,一直走就到了,这样他能走到吗?我这样告诉他:先往回向西走,再向北走,遇到路口后再向东走,遇到路口后再向北走就到了,这样能行吗?] 4.评估小结:你是怎样告诉他的?能说一说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法,一一给予肯定和指导,最后得出最近最明确的走法:先向东走再向北走.

化学反应的方向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学习目标 1.理解熵及熵变的意义 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知识梳理 1.焓变 ?______(是,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2.熵,符号为____,单位______,是描述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熵值越大,___________。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的物质熵值______,同一物质 S(g)___S(l) ____ S(s) (<,>,=)。 3.熵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产生气体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为熵值______(增大,减小,不变)的反应,熵变为______(正,负)值。 4.在___________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判据为_______________。当其值:大于零时,反应________________ 小于零时,反应_______________ 等于零时,反应________________ 即在__________一定的条件下,反应_____(放热,吸热)和熵 ______(增大,减小,不变)都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5.恒压下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种类ΔH ΔS ΔH―TΔS 反应的自发性例 1 ― + 2H2O2(g)→2H2O(g)+O2(g) 2 + ― 2CO(g)→2C(s)+O2(g) 3 + + 在低温在高温CaCO3(s)→CaO(s)+CO2(g) 4 ― ― 在低温在高温HCl(g)+NH3(g)→NH4Cl(s) 当ΔH,ΔS符号相同时,反应方向与温度T______(有关,无关) 当ΔH,ΔS符号相反时,反应方向与温度T______(有关,无关) 学习导航 1.方法导引(1)通过计算或分析能确定ΔH ?CTΔS的符号,进而确定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是本节的重点。(2)熵是体系微观粒子混乱程度的量度。体系混乱度越大,其熵值越大。一般情况下气态物质的熵大于液态物质的熵,液态物质的熵大于固态物质的熵;相同物态的不同物质,摩尔质量越大,或结构越复杂,熵值越大。(3)对某化学反应,其熵变ΔS为反应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如果从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生成气态物质,体系的混乱度增大;如果从少数的气态物质生成多数的气态物质,体系的混乱度也变大。这时体系的熵值将增加。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判断出过程的ΔS>0。(4)利用ΔH -TΔS 的符号可判断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一

本作品版权胡建国老师所有,授权予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本公司热忱欢迎广大一线教师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 有意者请登录高考资源网(https://www.doczj.com/doc/3e8392008.html,) 版权所有,盗用必究!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过程: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 )来表示,单位为:mol/L ,时间用t 来表示,单位为:秒(s )或分(min )或小时(h )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V == △C/ t 单位是:mol/(L ·s ) 或 mol/(L ·min ) 或 mol/(L ·h )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变化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t c V ??= 【例题】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和3mol 的H 2和N 2,发生 N 2 + 3H 2 3 ,在2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 的NH 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 N 2 + 3H 2 2NH 3 起始量(mol ): 1 3 0 2s 末量(mol ): 1-0.2 3-0.6 0. 4 变化量(mol ): 0.2 0.6 0.4 则 V N 2==0.2/2×2==0.0 5 mol/(L ·s ) V H 2==0.6/2×2==0.15 mol/(L ·s ) V NH 3==0.4/2×2==0.1 mol/(L ·s ) 【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 4.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即: V N 2 :V H 2 : V NH 3 ==== 1 :3 :2 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 aA + bB == cC + dD 来说有: V A :V B :V C :V D === △C A :△C B :△C C :△C D === △n A :△n B :△n C :△n D ==== a :b :c :d 6.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例如: 可逆反应A (g )+ B (g C (g )+ D (g )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 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V A ==0.15mol/L ·min B. V B ==0.6 mol/L ·min C. V C ==0.4 mol/L ·min D.V D ==0.01 mol/L ·s 对化学反应速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课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设计者:浙江省磐安中学周岚岚 2010年6月1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从生活中的自发过程实例出发,展示有关情境图片,指出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从中得出自发过程能发生的规律:1、能量趋于“最低”的趋势2、“有序”变为“无序”的规律。然后请学生找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同时介绍几个吸热反应,从所举的例子中找到影响化学反应自发进行因素:1、能量降低- 放热反应(焓变△H<0)2、混乱度增大(熵变△S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一)(例3)》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一)(例3)》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7页例3。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习准备: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 1、师生谈话。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 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还记得它们在 图上的方位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小明的 学校去参观一下。(出示情境图) 2、引导观察,复习旧知。 一、情境导入 (1)请大家观察这张学校示意图,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在哪里?你是怎么判 断的? (2)谁能说一说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 馆分别在学校的位置?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用教材的上的图学生积极 片,提出问题,引发兴思考和回答问 趣。提出已学过的问题,题。 引发学生学习的自信。

教学例4。 1、刚才大家能够正确找到教学楼、图书 馆和体育馆所在的方位,那么请大家想一想, 多功能厅在学校的什么方位呢?把你的想法 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2、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 ①我觉得是东北方向;②我觉得是右上 方;③我觉得是北东方向。 3、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这个方 向既不是北方,也不是东方,到底是什么方向 呢?我们请指南针来帮助我们吧!(出示指南 围绕校园示意图,针,并简单介绍指南针) 根据教师展开新知的学习。让学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 二、探索交的提问,观察生参与其中,体现学生 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 流,解决问题思考;并回答的主体地位。以引导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多盘。指南针是 问题。方式,帮助学生发现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识的规律,总结知识。 ①大家看看,在北方和东方之间的是什 么?(学生回答:东北) ②看看指南针的西方和北方之间是什 么?(生回答:西北) 那你知道餐厅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 ③看看指南针的西方和南方之间是什 么?(生回答:西南) 那你知道科技楼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 ④看看指南针的东方和南方之间是什 么?(生回答:东南) 那你知道存车处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 4、引导学生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及计算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 表达式:v =Δc Δt ;v 表示平均速率,常用的单位是mol/(L·min)或mol/(L·s)。 3.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 (1)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它们表示的意义却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用哪种物质作标准。 (2)由于在反应中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无论选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值均为正值。 (4)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例1: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 ) (2)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 ) (3)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 )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 (5)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 答案:(1)× (2)× (3)× (4)√ (5)× 即时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 .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越大,则该物质反应就越快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练习题

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人教版)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二.重点、难点: 1.能利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反应进行的方向 2.熵判据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具体内容: (一)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1.自发过程 2.自发反应 3.举例 (二)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熵 2.熵变 3.反应的自发过程与熵变 (三)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 1.焓和熵的关系 2.焓变和熵变的影响 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4.对反应方向判据的讨论 【典型例题】 [例1]试判断用于汽车净化的一个反应2NO(g)+2CO(g)=N2(g)+2CO2(g)在298K、100kPa下能否自发进行? 已知:在298K、100kPa下该反应的△H=-113.0kJ·mol-1, △S=-145.3J·mol-1·K-1

答案:可以自发进行。 解析:考察利用公式计算判断自发反应过程。 [例2]已知在298.15K、100kPa下石灰石分解反应: CaCO3(s)=CaO(s)+CO2(g)△H=+178.3kJ·mol-1△S=+160.4J·mol-1·K-1,试判断反应的自发性及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答案:非自发反应;1112K。 解析:考察基本公式的转化应用。 [例3]碳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的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铵分解是因为生成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碳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碳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断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答案:A 解析:考察反应方向的基本判断。 [例4]下列过程属于熵增加的是() A.一定条件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 B.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 C.2N2O5(g)=4NO2(g)+O2(g) D.散落的火柴的无序排列 答案:CD 解析:有关熵的判断。 [例5]下列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的是() A.NaOH+HCl=NaCl+H2O B.(NH4)2CO3(s)=NH4HCO3(s)+NH3(g) C.2CO+O2点燃 2CO2 D.C(s)+H2O(g)高温 CO(g)+H2(g)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介绍了“焓判据、熵判据及自由能判据(△G=△H-T△S)”知识,有一定难度。人教版教材将本节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之后以知识介绍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焓变只与初末状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决定反应进行方向的因素不是单一的焓变,熵变也是决定因素之一。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分四个层次就化学反应的方向进行了介绍。第一,以学生熟悉的爬山方式,介绍焓变与途径无关,再以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为例,介绍化学反应有向能量降低的方向自发进行的倾向——焓判据;以生活现象为例,说明混乱度(熵)增加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一种倾向——熵判据。第二,用实例说明单独运用上述判据中的任一种,都可能出现错误,都不是全面的。第三,要正确的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需要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的复合判据。第四,简单介绍了自由能判据的结论性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焓判据及熵判据; (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构建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全面分析问题。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焓判据、熵判据、自由能判据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1、应用讨论交流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启发学生学会归纳、概括,对信息进行加工,得出结论; 3、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的经验上构建新知识。 五、教学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 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7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7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建立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5课时 《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学习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重难点: 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1.说说“前、后、左、右”各是哪位同学。 2、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你认得东、西、南、北方向吗?是怎样认识的? 4、自学教材第3页例1。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 这里每天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方向升起的吗? (课件出示儿歌)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三交流合作 1.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1)各小组选4名同学站好,拿出东、西、南、北的标牌。提问:你们每个人应该拿哪一标牌,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分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判断:太阳从()边升起,从()边落下。 (3)课件出示天安门图,说说天安门城楼、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博物馆等各在什么方向? 2.初步体验东、南、西、北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知识点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v(B)= () c B t ? ? = () n B V t ? ??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1)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 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 V A(正方向)=V A(逆方向)或n A(消耗)=n 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1.100ml6mol/L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度,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B.水C.硫酸钾溶液D.硫酸铵(固体)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 \一、课程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为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主要介绍了“焓判据、熵判据及自由能变化(△G=△H-T△S)”知识,有一定难度。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分四个层次就化学反应的方向进行了介绍。第一,以学生熟悉的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为例,介绍化学反应有向能量降低的方向自发进行的倾向——焓判据;以生活现象为例,说明混乱度(熵)增加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一种倾向——熵判据。第二,用实例说明单独运用上述判据中的任一种,都可能出现错误,都不是全面的。第三,要正确的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需要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的复合判据。第四,简单介绍了自由能判据的结论性内容。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让学生了解放热反应的自发性和某些吸热过程的自发性 (2)通过“有序”和“无序”的对比,引出熵的概念 (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根据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的大小,只能判 断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不能决定反应是否一定发生或反应速率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式,构建新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焓变和熵变的具体实例,让学生明确化学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3.教学重难点 重点:熵判据难点:焓减与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创设情境、问题引导、重点讲解 学生学法:思考交流、分析讨论、习题检测 三、学生学情: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知识之后,以知识介绍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决定反应进行方向的因素不是单一的焓变,熵变也是决定因素之一。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知道二十一世纪的第三金属是指哪种金属吗?你知道它的用途吗?钛这种金属是如何被发现,又是怎样制备出来的呢?科学家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呢? (TiO2(s)+2Cl2(g)=TiCl4(l)+O2(g) TiCl4+2Mg=2MgC12+Ti)第一步科学家们就被难住了。这个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反应,但是其逆向反应,四氯化钛与氧气却能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二氧化钛,这是工业生产二氧化钛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这个反应根本不能按照科学家欲设的方向进行。这在科学研究中是很常见的,在同学们的学习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 例如:CaCl2+Na2CO3=CaCO3+2NaCl、Zn+CuSO4=ZnSO4+Cu以上两个反应的正向在常温常压下都能自动发生,而逆向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却不能自动进行。也就说化学反应存在方向性。【设计意图】通过金红石无法直接制取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反应进行方向。

位置与方向(一)教学设计

.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以下方法,这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关“位置”的内容。《标准2011》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学生学会用两种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一种是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一种是用“东、南、西、北”等描述物体的绝对位置。前者与观察者和参照物有关,后者不受观察者的影响,只与参照物有关。生活中两种确定位置的方式都有应用,不同场合下它们会带来不同的便利。 本单元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第二部分,了解在平面图上如何表示方向,并能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相对位置;第三部分,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方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二学段继续学习确定位置打下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位,能够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能力。 3.使学生能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理清四个方向直接的关系。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地图上的其余3个方向。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四、课时安排: 共4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