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1、蒸馏水(Distilled Water):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虽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和费水且速度慢,应用会逐渐减少。蒸馏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此外,储存的容器也很讲究,若是非惰性的物质,离子和容器的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二次污染。

2、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3、反渗水(Reverse osmosis Water):

其生成的原理是水分子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成为纯水,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排出。反渗水克服了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许多缺点,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渗透膜对反渗水的

质量影响很大。

4、超纯水(Ultra-pure grade water):

其标准是水电阻率为18.2MΩ-cm。但超纯水在TOC、细菌、内毒素等指标方面并不相同,要根据实验的要求来确定,如细胞培养则对细菌和内毒素有要求,而HPLC则要求TOC低。

5、MilliQ是millipore公司的主要产品,其生成的水属于超纯水即其电阻率为18.2MΩ-cm,但MilliQ又分四种系列( Milli-Q Academic Milli-Q Biocel Milli-Q Gradient Milli-Q Synthesis),在TOC、热原等方面还是有差异的,适用于不同的实验。

评价水质的常用指标:

1、电阻率(electrical resistivity):

衡量实验室用水导电性能的指标,单位为MΩ-cm,随着水内无机离子的减少电阻加大则数值逐渐变大,实验室超纯水的标准:电阻率为18.2MΩ-cm。

2、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

水中碳的的浓度,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单位为ppm或ppb。

3、内毒素(Endotoxin):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细胞壁碎片,又称之为“热原”,单位cuf/ml。

蒸馏水、去离子水、反渗透水及超纯水的制备

纯水的制备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1、蒸馏法:目前使用的蒸馏器有玻璃、石英和铜等材料制成,蒸馏法只能除去水中非挥发性的物质,并不能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气体,而且,根据制备材料不同,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比如,用铜蒸馏器,水中会含有少量的铜离子,用玻璃蒸馏器制备,水中会含有少量的钠离子和硅酸根离子。从经济角度讲,蒸馏制水存在着耗水量大、用电成本高等弊病,如果是偏远地区,运输也会是一个麻烦,尤其是玻璃和石英蒸馏水器。

2、离子交换法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纯水称为去离子水,是目前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一般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床装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树脂可再生后反复使用,制备水量大,去离子能力强,但每种方法都有缺点,反渗透法也不例外,其缺点就是设备与操作比较复杂,而且不能除去有机物等非电解质杂质,并有微量树脂

溶在水中。

3、渗析法渗析也叫渗透法,渗透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性透过而使杂质离子从水中分离出来,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一种反渗透技术,反渗透能除掉90-99%的绝大多数污染物,但除去杂质的效率比较低,单独使用的话,只适用于一些要求不是很高的实验。通常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

根据以上三种制备方法生产的三种水,我们叫做蒸馏水、去离子水和反渗透水,理解了这三种水的概念,那么再去理解“超纯水”就很简单了。超纯水所使用的纯化技术和过程简单如下,第一步和第二步,就是渗析和去离子的一个过程,然后是活性炭过滤(用化学吸附去除氯,有机吸附除去可溶性有机物)、微孔过滤(或称亚微米过滤,用一个0.2微米孔径的膜或者中空纤维滤膜,滤除大于0.2微米的污染物。微孔过滤掉来

自碳柱的碳微粒、离子树脂碎片和任何可能进入纯化水系统的细菌)、超滤(用来除去纯化水中所有直径大于0.01微米的微粒、热源和微生物)。还有一些特别手段,如紫外氧化或光氧化(采用254nm的紫外光除去系统中的细菌)等等。

看完这些就能掌握避免实验室爆炸事故的措施

看完这些就能掌握避免实验室爆炸事故的措施 原创2016-09-22化学数据联盟化学数据联盟 原标题:上海高校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两名学生受重伤 事件背景 21日,位于松江大学园区的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两名学生受重伤,暂无教师受伤。 上海电视台记者陈蓓儿从瑞金医院了解到,受伤的两名学生都是男性,一位23 岁,另一位24岁,目前收治在ICU病房中,生命体征平稳,如果两人能够顺利度过3天的危险期,医院将进一步对他们进行创面和眼睛的治疗。 据了解,两人是在做实验时,由于化学物发生爆燃,致使高锰酸钾等化学试剂灼伤了他们的面部、头部和眼睛。虽然灼伤面积只有5%不是非常多,但是由于是在头 面部,所以可能会造成头面部的肿胀,进一步引发呼吸困难。关于他们伤情和病情的进展,医生还会进一步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治疗。 援引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位博士生的话报道,学生在做实验时需要身着白大褂,穿长裤,不能露脚,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都是必备的,如果实验中有剧毒化学品,还需要戴上防毒面具,然而很多时候学生对自身的防护措施做得不够到位。 另一位学生透露,两名受伤男生中,其中一位是从外校考入的研一学生,实验时并没有在上课,老师也不在现场。 近年实验室事故盘点 2015 年 12月18日-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的一个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一名亡。 32岁博士后实验人员死 据了解,发生爆炸的实验室内部存放有化学品。

2015 年 4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的一个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 5 人受伤,其中 1 人抢救无效身亡。 2014 年 1月15日-德国卡尔斯鲁厄市工艺研究所 德国卡尔斯鲁厄市工艺研究所(KIT )的一个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共导致16 人受 伤。据悉,爆炸可能是研究人员使用硝酸和硫酸做实验引发的。 2013 年 1月7日-日本京都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尖端科学研究栋 4 楼研究科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名24 岁的研究生被爆炸产生的热浪吹飞,造成腰部骨折重伤。当时,两名大学研究生在实验室里正在进行柴油发动机的新燃料燃烧试验。这两名研究生将氢、氧、可燃性气体乙烯等混合气体,放入铁制圆柱形容器燃烧时,该铁制容器突然破裂。 2015 年 4月30日-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事件,造成一死三伤,其中一名伤势较重。当时一外来施工队在南理工废弃实验室(平房)内拆迁施工,而这个实验室里面有一个炸药库,学校并没有对施工队进行说明,工人在进行拆迁时带到了一根电线,电线引爆了仓库的炸药。 2011 年 6月22日-济南大学济南大学女研究生一名26 岁的女研究生在学校实验室里做化学实验时,不慎发生意外:玻璃仪器突然爆炸,碎裂的玻璃飞溅到她的面部、颈部。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作为上海市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纳米科技首席科学家,蓝闽波教授今春向全国两会提案认为,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同时实验室安全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他认为,从实验室抽查的情况来看,目前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的隐患可以分为两类。 其一是主观隐患:对于危险化学品使用可能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人身防护不足,操作规范掌握不到位,缺少必要的应急预案。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1.封管事故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2、一位同事忘记关加热套,温度过高,超了温度计量程,“嘭”温度计裂开了。 3、一位同事给冰箱换插排后,忘记打开电源开关,第二天发现:冰箱里的样品全坏了,昂贵的药品,基本上全报废了。 4、夏天由于太热,进入分析室后,看桌上放有矿泉水(刚取回的二甲苯),拿起就喝,结果导致中毒!! 5、.配洗液,应该用重铬酸钾和硫酸,可当事人用错了,加了高锰酸钾,硫酸喷溅出来,造成面部严重烧伤。 6、蛋白质消化时,浓硫酸加得太快,与样品剧烈反应,从瓶口冲出来,手被灼伤;消化快到终点时,没人看守,后来酸液被蒸干,发生爆炸,劈劈啪啪像放鞭炮一样; 7、化验员在开启0.2mol/l硫酸溶液时,由于磨口塞与瓶口粘连,用力旋转,不慎将瓶颈拧断,左手食指一根筋断裂,不能自由弯曲,手术后治愈。 8、配溶液,通风橱里有两个大试剂瓶,当时没注意看,随便抓了个瓶子,直接把浓硫酸往里面倒,里面装的是氨水,结果溶液直接喷出来,幸好把玻璃拉下 9、一瓶新的硫酸开盖,当时戴了一次性手套,内盖很紧,旁边又没镊子,觉得内盖上没多少硫酸,所以就拿手抠。启开的瞬间,硫酸溅出了几个点,脸上和眼睛顿时生疼,跑到水池边用水冲,疼了好一会,第二天脸上留了几个小疤。

给排水各种管道管材大集合

各种管道管材大集合-有您的参与更精彩 希望您的参与,使其更完整,准确。谢谢 管材管件基本知识 第一部份管材 一、钢管 钢管按其制造方法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两种。无缝钢管用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制成,有热轧、冷轧(拔)之分。焊接钢管是由卷成管形的钢板以对缝或螺旋缝焊接而成,在制造方法上,又分为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螺旋缝电焊钢管、直接卷焊钢管、电焊管等。无缝钢管可用于各种液体、气体管道等。焊接管道可用于输水管道、煤气管道、暖气管道等。 1、焊接钢管 1.1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与镀锌焊接钢管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是由碳素软钢制造,是管道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小直径的管材,适用于输送水、煤气、蒸气等介质,按其表面质量的不同,分为镀锌管(俗称白铁管)和非镀锌管(俗称黑铁管)。内外壁镀上一层锌保护层的约较非镀锌的重3%-6%。按其管材壁厚不同分为:薄壁管、普通管和加厚管三种。薄壁管不宜用于输送介质,可作为套管用。 1.2 直缝卷制电焊钢管 直缝卷制电焊钢管,可分为电焊钢管和现场用钢板分块卷制焊成的直缝卷焊钢管。能制成几种管壁厚度。 1.3 螺旋缝焊接钢管 螺旋缝焊接钢管分为自动埋弧焊接钢管和高频焊接钢管两种。 a.螺旋缝自动埋弧焊接钢管按输送介质的压力高低分为甲类管和乙类管两类。甲类管一般用普通碳素钢Q235、Q235F及普通低合金结构钢16Mn焊制,乙类管采用Q235、Q235F、Q195等钢材焊制,用作低压力的流体输送管材 b.螺旋缝高频焊接钢管螺旋缝高频焊接钢管,尚没统一的产品标准,一般采用普通碳素钢 Q235、Q235F等钢材制造。 2、无缝钢管 无缝钢管按制造方法分为热轧管和冷拔(轧)管。冷拔(轧)管的最大公称直径为200mm,热轧管最大公称直径为600 mm。在管道工程中,管径超过57mm时,常选用热轧管,管径小于57mm 时常用冷拔(轧)管。管道工程常用的无缝钢管有以下三种: 2.1 一般无缝钢管 一般无缝钢管简称无缝钢管,用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和合金结构钢制造,用于制作输送液体管道或制作结构、零件用。无缝钢管按外径和壁厚度供 货,在同一外径下有多种壁厚,承受的压力范围较大。通常钢管长度,热轧管为3-12.5m,冷拔(轧)管为1.5-9m。2.2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是用10号、20号优质碳素钢制造,工作温度 二、铸铁管 铸铁管是由生铁制成。按其制造方法不同可分为:砂型离心承插直管、连续铸铁直管及砂型铁管。按其所用的材质不同可分为:灰口铁管、球墨铸铁管及高硅铁管。铸铁管多用于给水、排水和煤气等管道工程。 1、给水铸铁管 1.1 砂型离心铸铁直管。砂型离心铸铁直管之材质为灰口铸铁,适用于水及煤气等压力流体的输送。

浅谈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

浅谈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 摘要:近些年来,建筑给排水的最大热点是新型管材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镀锌钢管和普通排水铸铁管由于易锈蚀、自重大、运输施工不便等原因被取而代之。目前,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主要有塑料管,金属管和复合管三种。现在就常用管材的一些特性,优缺点,使用范围做一简要论述。 1.塑料管 塑料管是合成树脂加添加剂经熔融成型加工而成的制品。添加剂有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剂等。 常用塑料管有:硬聚氯乙烯管(PVC-U),高密度聚乙烯管(PE-HD),交联聚乙烯管(PE-X),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聚丁烯管(PB),工程塑料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 塑料管的原料组成决定了塑料管的特性。塑料管的主要优点: (1).化学稳定性好,不受环境因素和管道内介质组分的影响,耐腐蚀性好。 (2).导热系数小,热传导率低,绝热保温,节能效果好。 (3).水力性能好,管道内壁光滑,阻力系数小,不易积垢,管内流通面积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管道阻塞机率小。 (4).相对于金属管材,密度小,材质轻,运输,安装方便,灵活,简捷,维修容易。 (5).可自然弯曲或具有冷弯性能,可采用盘管供货方式,减少管接头数量。 其主要缺点:

(1).力学性能差,抗冲击性不佳,刚性差,平直性也差,因而管卡及吊架设置密度高。 (2).阻燃性差,大多数塑料制品可燃,且燃烧时热分解,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和烟雾。 (3).热膨胀系数大,伸缩补偿必须十分强调。 所以,在推广塑料管的同时,还需要发展技术克服其缺点。 1.1 塑料管性能 1.1.1 物理性能: 塑料管的物理性能和铝塑复合管,钢管,铜管比较见表1:表1 物理性能单位PVC-U PE PE-X PP PB ABS 钢铜密度g/cm 1.50 0.95 0.95 0.90 0.93 1.02 7.85 8.89 导热系数w/mk 0.16 0.48 0.40 0.24 0.22 0.26 50 400 热膨胀系数mm/m°C 0.07 0.22 0.15 0.16 0.13 0.11 0.012 0.018 弹性模量MPa 3000 600 600 900 350 2500 210000 110000 拉伸强度MPa 40 25 >25 28 17 40 700 150 硬度R 120 70 100 60 230HB 使用温度°C 0-60 -60-60 -60-95 -20-95 -20-95 -20-80 塑料管的物理性能影响管道的方式,用途,补偿措施和管道保温等方面。如: (1).PVC-U、PP、ABS的力学性能相对较高,被视为“刚性管”,明装较好。反之,PE、PE-X、PB作为“柔性管”适合暗敷。 (2).塑料管的使用温度及耐热性能决定了PVC-U,PE,ABS仅能用于冷水管,而PE-X,PP,PB则可作为热水管。当建筑物有热水供应系统且冷热水采用统一管材时耐热性能成为主要指标。 (3).塑料管因热膨胀系数高,在塑料管路中尤其是作为热水管,采用柔性接口,伸缩节或各种弯位等热补偿措施较多。其中以PE,PP等聚烯烃类为最。施工安装时如果对此没有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极易发生接口处因伸缩节而拉脱的问题。 (4).由于导热系数低,塑料管的绝热保温性能优良进而可减少保温层的厚度甚至无需保温。当不同塑料管之间绝热性的比较除导热系数外,还同它们各自的管壁厚度有关。 1.1.2 承压性能:

建筑给水系统常用的管道管材及特点

建筑给水系统常用的管道管材及特点 摘要: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技术资料和相关工程实践经验就建筑给水系统常用的管道管材及特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给水系统常用管道管材及特点连接方式 目前,建筑给水系统最常用的管道有钢管、铸铁管、塑料管等,根据管道材料可分为金属管、非金属管和复合材料管三类。金属管包括钢管、铸铁管、铜管及不锈钢管等。 1、钢管 钢管包括普通钢管、镀锌钢管及无缝钢管等。普通钢管用于非生活饮用水管道或一般工业给水管道;钢管表面镀锌(采用热浸镀锌工艺生产)是为防锈防腐蚀,以免影响水质,适用于生活饮用水水管或某些水质要求较高的工业用水水管;无缝钢管用于高压管网,其工作压力在1.6MPa以上。 钢管的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焊接和法兰连接。 螺纹连接即利用带螺纹的管道配件连接。配件大都用可锻铸铁制成,分镀锌与不镀锌两种,其抗腐蚀性及机械强度均较大。目前钢制配件较少。镀锌钢管必须用螺纹连接,其配件也应为镀锌配件。这种方法多用于明装管道。 焊接是用焊机、焊条烧焊将两段管道连接在一起。优点是接头紧密,不漏水,不需配件,施工迅速。但无法拆卸。焊接只适用于不镀锌钢管。这种方法多用于暗装管道。 法兰连接在较大管径(50mm以上)的管道上,常将法兰盘焊接(或用螺纹连接)在管端,再以螺栓将两个法兰连接在一起,进而两段管道也就连接在一起了。法兰连接一般用在连接阀门、止回阀、水表、水泵等处,以及需要经常拆卸、检修的管段上。 2、给水铸铁管 给水铸铁管具有耐腐蚀性强、接装方便、使用期长(一般情况下,地下铸铁管的使用年限为60年以上)、价格低等优点,多用于DN大于或等于75mm的给水管道中,尤其适用于埋地铺设。其缺点为性脆、质量大、长度小、强度较钢管差。我国生产的给水铸铁直管有低压、普压、高压三种。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附件2: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一、火灾事故 1.2001年5月20日,江苏省石油化工学院化工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烧毁了该实验室全部设备。 2.2001年11月20日,广东工业大学5号楼三楼化工研究所的一个化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伤,三人轻伤,其中一人生命垂危。 3.2002年9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4.2003年1月19日,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原料爆炸,该实验室堆放着很多研究用的化学原料,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

5.2003年5月31日,浙江中医学院实验楼发生火灾,随后发生轻微爆炸,实验室内堆放着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250kg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重。 6.2003年6月12日,北京化工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3名教师受伤。 7.2004年8月24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及其中物品。 8.2004年10月16日,长沙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

二、化学实验类事故 1.封管事故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给排水工程常用材料及配件

给排水工程常用材料及配件 (1)管材 给水排水、采暖工程常用管材种类很多。校制造材质分,可分为铸铁管、碳素钢管、有色 金属管和非金属管四种;按制造方法分,有入缝管和有缝管两种。 ①无缝钢管。通常使用在需要承受较大从力的管道广,一般给排水管道很少使用。无 缝钢管的规格以外径乘以壁厚表示。如元缝钢管32×2.5、32×4.5,表示其外径都是32 mm,毕厚分别为2.5mm和4.5mm。ST代理商无缝钢管一般采用焊接和法兰连接,它的弯头有烃制 弯和压制弯两种,其作用相同。 ②有缝管。有缝管又称为焊接钢管,有镀钟钢管(白铁管)和非镀锌钢管(黑铁管)两种。镀锌钢管是在钢管的内外表回均涂上一层锌。可以防IL管道生锈腐蚀.并能延长其使用年限,常做主内给水管材。镀锌钢管和配件都是螺纹连接。黑铁管:一般用螺纹连接,但也可以 焊接。焊接钢管的连接配件有传箍、大小头、活接头、补心、外螺丝、弯头、异径三通四通、丝 堵等。非镀锌钢管规格如表5—3所示。 ③铸铁管。铸铁管是用灰n生铁浇铸顺风,只有抗腐蚀性较强、使用耐久、价格较低等优点,常用作埋人地下的给排水管道。 铸铁管按其用途和压力可分为结水铸铁管和诽水铸铁管,按共连接方式可分为承插式和法兰式管两种。铸铁管承插接口填料有育铅、石棉水泥、膨胀水泥等。 铸铁结水管的配件有异径管、=承三通、三承四通、双承三通、双盘三遁、双承弯头、单承 弯头、套简、短管等。 铸铁排水管的配件有=通、斜二迎、界径二通、弯头、大小头、四通、P宇弯、s弯、检查口 等,附件有清扫口、地漏等。 ④期料管。坯料管大部分是硬聚氯乙烯管,只有光滑、体轻、加工方便等优点,但有噪音 人、时间长易老化变质等缺点。其接口入式有焊接、承插连接和法兰连接等。它的零配件与铸铁下水管相向(坦材质为塑料)。

实验室常见的爆炸事故

实验室常见的爆炸事故 1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 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1)随便混合化学药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表1-1中列出的混合物都发生过意外的爆炸事故。表1-2为不能混合的常用药品。 表1-1 加热时发生爆炸的混合物示例 镁粉—重铬酸铵有机化合物—氧化铜 镁粉—硝酸银还原剂—硝酸铅 (遇水产生剧烈爆炸)氧化亚锡—硝酸铋 镁粉—硫磺浓硫酸—高锰酸钾 锌粉—硫磺三氯甲烷—丙酮 铝粉—氧化铅铝粉—氧化铜 表1-2 不能混合的常用药品一览表 药品名称不能与之混合的药品名称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如钾、钠、 二氧化碳、四氧化碳及其它氯代烃,钠、钾、锂禁止与水混合。 锂、镁、钙、铝等 醋酸铬酸、硝酸、羟基化合物,乙二醇类、过氯酸、过氧化物及高锰酸钾。 醋酸酐同上。还有硫酸、盐酸、碱类。 乙醛、甲醛酸类、碱类、胺类、氧化剂。 丙酮浓硝酸及硫酸混合物,氟、氯、溴。 乙炔氟、氯、溴、铜、银、汞。 液氨(无水)汞、氯、次氯酸钙(漂白粉)、碘、氟化氢。 硝酸铵酸、金属粉末、易燃液体、氯酸盐、硝酸盐、硫磺、有机物粉末、可燃物质溴氨、乙炔、丁二烯、丁烷及其他石油类、碳化钠、松节油、苯、金属粉末苯胺硝酸、过氧化氢(双氧水)、氯。 氧化钙(石灰)水 活性碳次氯酸钙(漂白粉)、硝酸。 铜乙炔、过氧化氢。 (2)密闭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 (3)在加压或减压实验中使用不耐压的玻璃仪器。 (4)反应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 (5)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烃类气体、煤气和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引起爆燃。常见易燃易爆物质蒸气在空气中爆炸极限见表1-3。 表1-3 易燃物质蒸气在空气中爆炸极限 名称爆炸极限(体积,%) 氢气 4.1~74.2 乙炔3~82 二硫化碳1~44

给排水管道流速常用数据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经济流速: 经济流速是指在设计供水管道的管径时使供水的总成本(包括铺设管路的建安费、水泵站的建安费、及水泵抽水的经营费之总和)最低的流速。 介质为水时用于一般给水: 主压力管道流速: 2至3m/s 低压管道 0.1至1m/s 工业用水:离心泵压力管 3至4m/s 离心泵吸水管 1至2m/s(管径小于250)1.5至2.5m/s(管径大于250)5 m. 给水总管 1.5至3m/s, 排水管 0.5至1m/s 冷水管 1.5至2.5m/s 1. 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3.6.9 生活给水管道 表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5.5.8 热水管道的流速(饮用水流速 表5.5.8 水管道的流速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2. 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92 第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 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GB 50084—2001 9. 2 管道水力计算 9. 2. 1 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 9. 2. 1条文说明:采用经济流速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范第7.1.3条基础上调整为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采用较高流速的规定。采用较高的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的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

实验室常用细胞株

ATCC? Number: CRL-2865? Price: $329.00 Designations: T47D-KBluc Depositors: VS Wilson Biosafety Level: 1 Shipped: frozen Medium & Serum: See Propagation Growth Properties: adherent Organism: Hom o sapi ens (human) Morpholog y: epithelial Source: Organ: mammar y gland; breas t Tissue: duct Disease: ductal carcinoma Derived from metastatic site: pleural effusion Cell T y p e: epithelialtransfected with reporter plas mid Permits/F orms: In addition to the MTA menti oned above, other ATCC and/or regulatory per mits may be required for the transfer of this ATCC material. Any one purchasing ATCC material is ultimatel y r esponsible for obtaining the permits. Please click here for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 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shipment to your loc ation. Reverse Transcript: N Age: 54 years adult HeLa Mar kers: N

实验室常见事故的应急措施

实验室常见事故的应急措施 一、实验室内常见危险品 实验室事故有很多源于室内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危险品,实验室常见危险品有:1、爆炸品:具有猛烈的爆炸性。当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如:三硝基甲苯(TNT),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雷酸盐及其它超过三个硝基的有机化合物等。 2、氧化剂: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按其不同的性质遇酸、碱、受潮、强热或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等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酸盐、硝酸盐、过氧化物、高氯酸及其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盐等。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气体压缩后贮于耐压钢瓶内,使都具有危险性。钢瓶如果在太阳下曝晒或受热,当瓶内压力升高至大于容器耐压限度时,即能引起爆炸。钢瓶内气体按性质分为四类: 剧毒气体,如液氯、液氨等; 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等; 助燃气体,如氧等; 不燃气体,如氮、氩、氦等。 4、自燃物品:此类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依靠自身的分解、氧化产生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到自燃点即能发生燃烧。如白磷等。 5、遇水燃烧物品:遇水或在潮湿空气中能迅速分解,产生高热,并放出易燃易爆气体,引起燃烧爆炸。如金属钾,钠,电石等。 6、易燃液体:这类液体极易挥发成气体,遇明火即燃烧。可燃液体以闪点作为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闪点在45℃以下的称为易燃液体,45℃以上的称为可燃液体(可燃液体不纳入危险品管理)。易燃液体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 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8℃以下(包括28℃)。如乙醚、石油醚、汽油、甲醇、乙醇、苯、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硝基苯等。 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9-45℃(包括45℃)。如煤油等。 7、易燃固体:此类物品着火点低,如受热,遇火星,受撞击,摩擦或氧化剂作用等能引起急剧的燃烧或爆炸,同时放出大量毒害气体。如赤磷,硫磺,萘,硝化纤维素等。 8、毒害品:具有强烈的毒害性,少量进入人体或接触皮肤即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如:汞和汞盐(升汞、硝酸汞等)、砷和砷化物(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磷和磷化物(黄磷,即白磷,误食0.1 克黄磷即能致死) 、铝和铅盐(一氧化铅等)、氢氰酸和氰化物(HCN,NaCN ,KCN)、以及氟化钠、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有毒气体,如醛类、氨气、氢氟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铬酸等。 9、腐蚀性物品:具强腐蚀性,与人体接触引起化学烧伤。有的腐蚀物品有双重性和多重性。如苯酚既有腐蚀性还有毒性和燃烧性。腐蚀物品有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氟酸氟酸、冰乙酸、甲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甲醛、液溴等。 10、致癌物质:如:多环芳香烃类、3 ,4 - 苯并芘1 ,2- 苯并蒽、亚硝胺类、氮芥烷化剂、α- 萘胺、β- 萘胺、联苯胺、芳胺以及一些无机元素、As、Cl 、Be 等都有较明显的致癌作用,要谨防侵入体内。 11、诱变性物品:如溴化乙锭(EB),具强诱变致癌性,使用时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虽然知道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一些化学药品对身体有害,但是每天都要接触这些东西,安全意识也就逐渐淡漠了。有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酿发的人为责任事故;有因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有因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爆炸性事故的发生,多为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或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易燃爆物品泄漏,遇火花引发爆炸。 1.封管事故 李某在进行实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 2.误操作事故 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加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李某叫来同事请教解决方法,爆炸就发生了,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由于当事人在加药品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用化学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3、实验室微生物感染 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感染事件中,28名师生被发现感染布鲁氏菌——一种乙类传染病(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炭疽病等20余种传染病并列)。曾令全社会恐慌的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曾一度传出病毒源自实验室泄露的说法。虽然并未得到证实,但在新加坡、台湾和北京,后来发生的三起实验室感染非典事故,都是实验员未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与病原微生物标准操作。 4.某化验室新进一台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分析人员调试过程中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窗户内层玻璃全部震碎,仪器上的盖崩起2m多高后崩离3m多远。当场炸倒3人,其中2人轻伤,一块长约0.5cm碎玻璃片射人另1人眼内。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2014-1-13 1、剧毒品管理漏洞:复旦大学投毒案 2013年4月,复旦大学林森浩在饮水机中注入N—二甲基亚硝铵,导致同学黄洋死亡,引起社会巨大反响。作案者是从哪里得到使黄洋致死的剧毒品呢?实验室可能有着一定的管理责任。实验室应该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危险品的管理,须明确责任人,对危险品的管理要严格实行“五双”制度,出入库必须有精确计量和记载,剩余危险品必须立即安放危险品仓库或保险储存柜,严格领用登记制度。 2、高校实验室火灾事故常见不断 2013年4月30 日9时左右,南京理工大学一处废弃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1死3伤。经调查,是因外来施工人员私自撬开实验室大门,用明火切割金属构件引起的。发生爆炸的地方是10多年前存放化学药品的实验室。2008年3月13日大火烧毁东南大学10个实验室,火灾原因是导线短路引发。 3、连串低级错误导致女博士中毒死亡 2009年7月3日,杭州某大学化学系,一位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误将本应接入307室的一氧化碳气体接至211室输气管路,导致一位女博士中毒死亡。一连串低级错误导致了事故的必然发生:⑴室外气体库虽有专人管,但钥匙大家可借; ⑵气体库中气瓶的摆放和标识不规范;⑶原先实验室搬迁后,原有的气体管子没有及时拆除或封口;⑷气体钢瓶连接管路后没有及时检漏;⑸开启一氧化碳总阀后没有立即做实验。 4、冰箱启动电火花引爆微泄露化学试剂 2004年4月11日,浙江某大学化工系大楼实验室,机械温控冰箱储存化学试剂引发爆炸事故,原因是化学试剂微泄露,机械温控冰箱启动产生电火花引爆。 5、香港科技大学一学生被挥发毒气窒息死亡 1995年4月5日,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一研究生被实验室一种毒气窒息致死,原因是一位教授打翻一瓶试剂,没有及时清理,过后忘记离开了实验室,于是慢慢挥发产生毒气。目前所有化学类实验室都安装紧急抽风和材料撤离报警装置,一般不允许单独一人做实验。 6、未按要求穿戴个体防护装备导致重大事故 2011年9月2日,华东理工大学两名研究生在做化学实验时,不慎遭遇爆炸受伤,原因是在做氧化反应实验时,添加双氧水、乙醇等速度太快,未按规定要求拉下通风橱门,未穿戴个体防护装备。 2011年4月12日,耶鲁大学一名女生晚上在实验室内操作机器时死亡,原因是未按要求将长发束起并戴安全帽,致使头发被木材加工机器绞住而窒息。 7、实验室没有安全培训记录被起诉 2008年12月29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位女研究助理在实验时全身被大面积烧伤,虽经抢救18天仍不幸身亡。原因是她在把一个瓶子里的一种遇空气立即着火的化学制剂抽入注射器时,活塞滑出了针筒,引燃衣服,并且未能在第一时间使用应急淋浴装置,而她当时没穿防护服。由于没有安全培训记录,学校被法院判罚3万美金,教授面临最高4年监禁。

北京交通大学1226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 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市消防总队和海淀区政府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市纪委市监委同步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事故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检测鉴定、调查取证、模拟实验,并委托化工、爆炸、刑侦、火灾调查有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深入分析和反复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并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单位的处理建议及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故基本情况 (一)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现场位于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东教2号楼。该建筑为砖混结构,中间两层建筑为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环境实验室”),东西两侧三层建筑为电教教室(内部与环境实验室不连通)。环境实验室一层由西向东依次为模

型室、综合实验室(西南侧与模型室连通)、微生物实验室、药品室、大型仪器平台;二层由西向东分别为水质工程学Ⅱ、水质工程学Ⅰ、流体力学、环境监测实验室;一层南侧设有5个南向出入口;一、二层由东、西两个楼梯间连接;一层模型室和综合实验室南墙外码放9个集装箱(建筑布局详见下图)。 (二)事发项目情况 事发项目为北京交通大学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横向科研项目,由北京交通大学所属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和北京京华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目的是制作垃圾渗滤液硝化载体。该项目由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教授李德生申请立项,经学校批准,并由李德生负责实施。 2018年11月至12月期间,李德生与北京京华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和北京京华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约定15天

给排水工程中用到的16种管材

给排水工程中用到的16种管材,都来认识一下! 1 硬聚氯乙烯(PVC-U)管 PVC-U管道是以卫生级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增色剂等经塑料挤出机挤出成型和注塑机注塑成型,通过冷却、固化、定型、检验、包装等工序以完成管材、管件的生产。 PVC-U管道的优点:重量轻、耐腐蚀、水流阻力小、节约能源、安装迅捷、造价低。应用围:城镇自来水输水供水工程、建筑外供水工程、工矿企业供水工程、地埋消防供水工程、农田水利输水灌溉工程、园林园艺绿化供水工程、水产养殖业供水排水工程等。点击免费下载海量工程资料 2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给水管

PP-R管又叫三型聚丙烯管,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经挤出成为管材,注塑成为管件。是欧洲90年代初开发应用的新型塑料管道产品。PP-R是80年代末,采用气相共聚工艺使5%左右PE在PP的分子链中随机地均匀聚合(无规共聚)而成为新一代管道材料。它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和长期蠕变性能。 PPR管优点:价格适中、性能稳定,耐热保温,耐腐蚀,壁光滑不结垢、管道系统安全可靠,并不渗透,使用年限可达50年。号称永不结垢、永不生锈、永不渗漏、绿色高级给水材料。 PPR管缺点:施工技术要求高,需采用专用工具及专业人士进行施工,能确保系统安全。 PPR管材应用领域: 1、建筑物的冷热水系统,包括集中供热系统; 2、建筑物的采暖系统、包括地板、壁板及辐射采暖系统; 3、可直接饮用的纯净水供水系统; 4、中央(集中)空调系统; 5、输送或排放化学介质等工业用管道系统。 3 铝塑复合给水管

铝塑复合管是最早替代铸铁管的供水管,其基本构成应为五层,即由而外依次为塑料、热熔胶、铝合金、热熔胶、塑料。 铝塑复合管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外壁不易腐蚀,因壁光滑,对流体阻力很小;又因为可随意弯曲,所以安装施工便。点击免费下载海量工程资料 市场上主要有三种铝塑给水管: 1、PE/AL/PE (Polyethylene/Aluminum/Polyethylene); 2、PE/AL/PEX (Polyethylene/Aluminum/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3、PEX/AL/PEX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Aluminum/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第一种是外层为聚乙烯,第二种是层为交联聚乙烯,外层为聚乙烯,第三种是外层均为交联聚乙烯,中部层均为铝层。第一种一般用于冷水管道系统,后两种一般用于热水管。 4 铜管 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 优点:铜管质地坚硬,不易腐蚀,且耐高温、耐高压,是最好的给水管材。

CSB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CSB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2016-06-29老唐过程安全管理 CSB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实验 室爆炸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期号:TS139 2016-06-29 关键词 实验室、爆炸、安全管理、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CSB) 摘要 本文结合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对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的分析,结合国内高校及工厂实验室情况,从实验室危害辨识、风险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1. 介绍 相对于工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事故,高校、工厂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往往不容易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实验室向来被认为是校园中的危险区域,常被比喻为炸药库、生化武器库、毒药间等,稍有不慎将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本文根据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CSB-Chemical Safety Board)对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的调查研究,结合国内高校、工厂实验室情况,从实验室危害辨识及风险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藉此提高高校、工厂实验室安全,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2.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经过 2010年1月7日,美国德克萨斯州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实验室发生了爆炸,爆炸导致1名毕业生失去了3根手指,手和脸部被烧伤,一只眼睛被化学物质烧伤。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有11个院系,在校人数超过31500人,其中化学与生物系有140名毕业生和研究生,225名在读学生,26名教师和19名职员。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1名5年级学生与1名1年级学生进行合成高氯酸肼镍衍生物(NPH)课题实验,通常为了表征新合成的高氯酸肼镍衍生物(NPH)物质活性需要进行示差扫描热量分析、落锤冲击性、热重分析等试验,而每次合成实验得到的反应物一般在50-300mg,为了避免多次合成,两名学生在没有咨询首席研究员的情况下,擅自放大合成实验规模,一次性得到了10gNPH。在实验过程中,两名学生发现少量的NPH与水和乙烷作用下,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反应,因此他们基于经验判断,更大量的NPH的危害性与少量的NPH是一样的。在放大合成实验后,5年级学生发现,NPH产品呈块状,为了得到规格一致的NPH 颗粒,他将合成得到的一半产品,约5g转移至研钵中,加入乙烷,并

(完整版)给排水常用管材简介及选型

常用管材简介及选型 近些年来,建筑给排水的最大热点是新型管材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镀锌钢管和普通排水铸铁管由于易锈蚀、自重大、运输施工不便等原因被取而代之。目前,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主要有塑料管,金属管和复合管三种。现在就常用管材的一些特性,优缺点,使用范围做一简要论述。 1.塑料管 塑料管是合成树脂加添加剂经熔融成型加工而成的制品。 添加剂有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剂等。 具有质轻、耐腐蚀、外形美观、无不良气味、加工容易、施工方便等特点。 塑料管有热塑性塑料管和热固性塑料管两大类。 热塑性塑料管采用的主要树脂有聚氯乙烯树脂(PVC)、聚乙烯树脂(PE)、聚 丙烯树脂(PP)、聚苯乙烯树脂(PS)、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聚 丁烯树脂(PB)等。 热固性塑料采用的主要树脂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 1.1塑料管性能 1.1.1物理性能: 塑料管的物理性能影响管道的安装方式,用途,补偿措施和管道保温等方面。 1).PVC-U、PP、ABS的力学性能相对较高,被视为“刚性管”,明装较好。反之PE、 PE-X、PB作为“柔性管”适合暗敷。 2).塑料管的使用温度及耐热性能决定了PVC-U、PE、ABS仅能用于冷水管,而 PE-X、PP、PB则可作为热水管。当建筑物有热水供应系统且冷热水采用统一管 材时耐热性能成为主要指标。 3).塑料管热膨胀系数高,作为热水管使用时,采用柔性接口,伸缩节或各种弯位等 热补偿措施较多。其中以PE,PP等聚烯烃类为最。施工安装时如果对此没有足

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极易发生接口处因伸缩节而拉脱的问题。 4).由于导热系数低,塑料管的绝热保温性能优良进而可减少保温层的厚度甚至 无需保温。 不同塑料管之间绝热性的比较除导热系数外,还同它们各自的管壁厚度有关。 1.1.2承压性能: 承压性能所涉及的内容是在一定条件下塑料管材能够承受的内压力和恒压下的 破坏时间。从而确定与之有关的设计参数以及对管材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 一般进行两项试验:液压试验和长期高温液压试验。 1.1.3卫生性能: 理化卫生指标。其中PE、PE-X、PP、PB和ABS易达标。 PVC-U管材在生产时应使用无毒PVC树脂及稳定剂才能满足卫生性能的要求。 1.2塑料管优、缺点: 塑料管的原料组成决定了塑料管的特性。 1.2.1优点: 1).化学稳定性好,不受环境因素和管道内介质成分的影响,耐腐蚀性好。 2).导热系数小,热传导率低,绝热保温,节能效果好。 3).水力性能好,管道内壁光滑,阻力系数小,不易积垢,管内流通面积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管道阻塞机率小。 4).相对于金属管材而言,密度小,材质轻,运输、安装方便,灵活,简捷,维修容易。 5).具有自然弯曲或具有冷弯性能,可采用盘管供货方式,减少管接头数量。 1.2.2缺点: 1).力学性能差,抗冲击性不佳,刚性差,平直性也差,因而管卡及吊架设置密度高。 2).阻燃性差,大多数塑料制品可燃,且燃烧时热分解,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和烟雾。

建筑给排水管材之比较

建筑给排水三种管材之比较 近些年来,建筑给排水的最大热点是新型管材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镀锌钢管和普通排水铸铁管由于易锈蚀、自重大、运输施工不便等原因被取而代之。目前, 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主要有塑料管,金属管和复合管三种。现在就常用管材的一些特性,优缺点,使用范围做一简要论述。 1.塑料管 塑料管是合成树脂加添加剂经熔融成型加工而成的制品。添加剂有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剂等。 常用塑料管有:硬聚氯乙烯管(PVC-U),高密度聚乙烯管(PE-HD),交联聚乙烯管(PE-X),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聚丁烯管(PB),工程塑料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 塑料管的原料组成决定了塑料管的特性。塑料管的主要优点: (1).化学稳定性好,不受环境因素和管道内介质组分的影响,耐腐蚀性好。 (2).导热系数小,热传导率低,绝热保温,节能效果好。 (3).水力性能好,管道内壁光滑,阻力系数小,不易积垢,管内流通面积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管道阻塞机率小。 (4).相对于金属管材,密度小,材质轻,运输,安装方便,灵活,简捷,维修容易。 (5).可自然弯曲或具有冷弯性能,可采用盘管供货方式,减少管接头数量。 其主要缺点: (1).力学性能差,抗冲击性不佳,刚性差,平直性也差,因而管卡及吊架设置密度高。 (2).阻燃性差,大多数塑料制品可燃,且燃烧时热分解,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和烟雾。 (3).热膨胀系数大,伸缩补偿必须十分强调。 所以,在推广塑料管的同时,还需要发展技术克服其缺点。 1.1 塑料管性能 1.1.1 物理性能: 塑料管的物理性能和铝塑复合管,钢管,铜管比较见表1:表 物理性能单位 PVC-U PE PE-X PP PB ABS 钢铜 密度 g/cm 1.50 0.95 0.95 0.90 0.93 1.02 7.85 8.8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