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品皮肤学

化妆品皮肤学

化妆品皮肤

李建彤

皮肤的作用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重量约体重的16%,成人皮肤面积约1.5~2.0m2。■屏障功能

–物理性屏障

■角质层的物理性或机械性屏障

–色素屏障

–神经屏障

–免疫屏障等

■吸收作用

■感觉作用

■调控温度

■分泌和排泄

■代谢作用

■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并有毛囊、皮脂腺、顶泌汗腺、小汗腺

和指(趾)甲等皮肤附属器及丰富的血

管、淋巴管和神经。

■人体皮肤的厚度一般为0.5-4mm。表皮的厚度悬殊较大,一般为0.07-1.5mm,

眼睑的表皮厚度小于0.1mm。真皮厚度

一般0.4-2.4mm,背部的真皮厚度是表皮的30-40倍。

皮肤的结构

表皮(Epidermis)

■表皮主要来源于外胚叶层,是皮肤的最外层,覆盖全身。表皮没有血管,有自愈功能。是皮肤中最薄的一层

■表皮由终末分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组成,主要是两大类细胞,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与树枝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是表皮的主要细胞,又称上皮细胞(Epithelial cells)。

■树枝状细胞:

–黑素细胞Melanocyte:位于基底层,合成黑色素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

–未定型细胞Indeterminate cell

表皮(epidermis)

■表皮分为五层,(由外向

内):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有棘层

–基底层。

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角质层由角质细胞和角质层脂质组成(砖墙架构)

■角质层细胞扁平,无细胞核

■一般5-20层,手掌脚掌通常40-50层

■角质层细胞没有生物活性

■对机械性刺激、物理、化学等因素的防护

角质层(stratum corneum)抗机械损伤

屏障作用

功能吸收紫外线(一定量)

保湿作用

影响皮肤颜色

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位于颗粒层浅层,由2-3层扁平细胞(无细胞核)组成

■该层折光度高,故叫透明层

■由颗粒层细胞转化而来,细胞排列紧密,界限不清

■主要分布在手掌、足底皮肤,薄的表皮中稍薄一些

■含有角质蛋白和磷脂类物质,防止水和电解质通过的屏障作用

■位于棘细胞层的浅层,由2-3层晶样物质和颗粒细胞组成。

■颗粒细胞呈梭形或菱形,强嗜碱性;细胞核趋于退化呈现明显颗粒状,是向角质层转化的过渡层

■储存水分、屏蔽、反射和过滤紫外线

■干预表皮保湿因子:角蛋白纤维(Keratin filament), 丝聚合蛋白(Filagrin) 分解形成NMF(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

■免疫细胞(Langerhans cell): 抗原因子诱发细胞性免疫

■颗粒细胞由棘细胞逐渐老化后向上移行演变而成。

■颗粒细胞约需14天向上移行演变成透明层和角质层而脱落。

■颗粒细胞的细胞膜是脂质结构,水溶性物质不能通过,只有脂溶性物质才能选择性透过。所以,颗粒层能起到防止水份渗入到表皮内和防止表皮内水份向外流失的作用,使表皮内外水份保持平衡。

棘层(stratum spinosum)

■4-10层细胞组成,细胞大且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细胞自下而上渐趋扁平。棘细胞表面有很多细小的突起,并与相邻细胞的突起相连,形成细胞间桥,细胞间桥上有着色较深的梭形小颗粒—桥粒(desmosome)。细胞间桥粒很突出,像棘突一样,故称为棘层。

■细胞间有狭小的间隙,细胞间隙里流淌着淋巴液与真皮淋巴管相连,以供给营养。■棘层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是基底层与表层外层联机额的桥梁。

■棘层可参与表皮的损伤修复,同时有一定的吸收UVA的作用。

■棘层有感觉神经末梢。

■棘细胞间含有免疫因子朗格汉斯细胞。化妆品的“过敏”(如发痒、红肿、丘疹都跟棘层有关)

朗格汉斯细胞

■来源于血液内的单核细胞

■分布在棘细胞之间

■树突状细胞

■抗原作用,是皮肤中的免疫细胞

基底层(stratum basal )

■表皮的最下层,附着在基膜上,由一排单层圆柱形细胞(新生表皮细胞)组成,包含基底细胞(basalcell )、黑色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感觉细胞)

■基底细胞与相邻细胞间以桥粒,与基膜之间以半桥粒链接,是表皮的干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在皮肤创伤愈合中具有再生修复作用。■基底层具有防止紫外线损伤、吸收、代谢和免疫作用透明层(板层素)致密层(Ⅳ型胶原)致密下层(Ⅶ型胶原)基底层半桥粒基底膜带真皮

基底层(stratum basal )

基底细胞是单层排列的柱状上皮细胞

28d

皮肤新陈代谢周期=角化期+脱落期=

14d 14d

皮肤新陈代谢总周期=分裂期+ 角化期+脱落期=47d

19d 14d 14d

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

■起源于外胚层神经嵴,分布在基底层、毛囊和粘膜,约占基底层细胞的10%。

■黑色素细胞通过树枝状突起伸向邻近的基底细胞和棘细胞,输送黑素颗粒。黑色素细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特有的椭圆形颗粒(黑素小体,Melanosome)。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可将黑素小体内的酪氨酸氧化成黑色素。黑素小体可吸收紫外线。成熟的黑素小体分布在黑色素细胞的突起内,保护机体组织。

黑色素的调控印务

铜离子微量元素中铜离子、锌离子参与黑色素形成过程,是黑色素生成增加。

硫氢基表皮中硫氢基(~SH)能与酪氨酸酶中的铜离子结合而产生抑制酶作用,使黑色素含量减少。

重金属某些重金属(铁、银、汞、金等)可与硫氢基结合,使硫氢基含量减少,酪氨酸酶活性增加

MSH 垂体中促黑色素细胞激素能使黑色素形成增多。

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

■树枝状细胞

■位于基底层细胞之间,以桥粒相连,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其细胞基底部与脱髓鞘的神经末梢之间有非桥粒型连接,形成Merkel细胞—轴索复合体(Merkel cell—neurite complex),能感受触觉。多见于掌跖、指趾无毛皮肤、毛囊的外毛根鞘、口腔粘膜及生殖器粘膜。

具有感觉作用。

真皮(dermis)

■真皮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来,分乳头层和网状层两层,两者之间无明显界限。真皮与表皮相连接处凹凸相吻合,真皮入表皮的部分叫“乳头体”,乳头体中有毛细血管供给无血液表皮的营养并兼具排泄作用,表皮突起的部分叫“表皮突起”■真皮厚度:1-3mm

■真皮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及其产生的纤维、基质构成,并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肤附属器及其他细胞组成。

■真皮作用:

–抵御外界冲击力

–支撑皮下组织

–储存水分、电解质及血液

–调节体温

真皮(dermis)

■纤维

–胶原纤维:真皮纤维的主要组分,胶原蛋白I, III是存在最多的, 是“条状”

–网状纤维:未成熟的胶原纤维,仅见于表皮下、皮脂腺、毛细血管、毛囊及汗腺周围

–弹力纤维:微原纤维和弹力蛋白构成,多与胶原纤维交织缠绕

■细胞: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其次为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噬色素细胞等,还有少量淋巴细胞和白细胞。

■基质:是由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黏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构成,即蛋白多糖,充填于胶原纤维及纤维束间隙和细胞间,具有亲水性。

皮肤及化妆品基础知识

皮肤及化妆品基础知识 皮肤知识: 一、皮肤的分类: 1、中性肌肤中性皮肤就是我们正常的皮肤,其PH值在5-5.6 之间,它是健康的理想皮肤,皮脂腺、汗腺的分泌量适中,不油腻不干燥富有弹性,不见毛孔,红润有光泽,不容易老化。红润细腻而富有弹性,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没有皮肤瑕疵。 2、干性肌肤皮脂分泌少,皮肤干燥、白皙、缺少光泽,毛孔细小而不明显,并容易产生细小皱纹,毛细血管表浅,易破裂,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其PH值约为5.5-6.0 之间,可分为干性缺水和干性缺油两种。 3、混合性肌肤混合性肌肤是皮肤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在脸部的不同区域,具有较大差异性的肤质特性,最常见的是T字部位(额头、鼻梁及嘴周)呈现油性肤质,而脸颊部位则为干性或敏感性肤质。 4、油性肌肤油性皮肤是指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皮质厚硬不光滑、多数人肤色偏深,皮肤偏碱性,油腻光亮,其PH值在5.6-6.6 之间,弹性较佳,不易衰老,但极易粘附灰尘和污物,引起黑头、皮肤的感染与痤疮等,不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5、敏感肌肤敏感性肌肤皮肤角质层较薄,容易看到红血丝(扩张的毛细血管)。皮肤容易泛红。一般温度变化,过冷或过热,皮肤都容易泛红,发热。容易受坏境因素、季节变化或保养品刺激,容易过敏。 二、问题肌肤的处理及日常护理 1、过敏 ※什么是过敏:过敏是一种皮炎症状。是外界致敏物质于体内抗体结合的IV 变态反应引起的皮炎症状。过敏的皮肤是指已经产生过敏(皮肤炎症)症状的皮肤(如:红、肿、痒、刺痛等症状)。 ※过敏应急处理:用绿茶泡水,待茶冷却后去除茶渣与纯净水1:1 调和洁面5 分钟→用冷藏后的纯净水泡开压缩面膜敷脸20 分钟→化妆棉沾修护类的化妆水轻涂于面部。 ※过敏期间注意事项: A、过敏期间不可用洁面膏清洁; B 、过敏期间不可使用乳液、膏霜类等含营养成分的产品; C 、过敏期间忌刺激性食物。 2、痘痘 ※什么是痘:痘又称为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痘的种类: 青春痘—多由于雄性激素分泌过多造成,常表现为丘疹型、囊肿型、脓疱型痤疮。 暗疮—多由于体内湿热引起,常表现为脓疱型、囊肿型痤疮。 粉刺—多由于气滞血瘀、毒素淤积引起,常表现为丘疹型、结节型,聚合型痤疮。

化妆品与健康美容课程作业

爱课程10:《化妆品与健康美容》课程作业 (一)阶段性学习题目 题目1、结合学习内容,请阐述一下正确保养皮肤的方法、技巧以及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化妆品的方法。 答题要点:阐述皮肤保养方法,按照每个皮肤保养步骤进行保养技巧及正确使用化妆品方法的说明。 教学视频中老师原话整理: 中国人的十大肌肤问题,除了遗传、营养和健康方面的原因之外,很大一方面原因是我们不会保养自己的皮肤。怎么保养肌肤: 肌肤的美丽始于清洁。就是洗脸,水是最常用的洁面剂,适合洗面的水应是与体温相仿的温水。要用温水洗脸,因为冷水有可能洗不干净,热水会过多的去除皮肤上的皮脂。只用水洗脸洗不干净,因为水只能去除水溶性的污垢,而油溶性的污垢则不能去除,所以我们必须还要使用一定的洁面剂来洗脸。 洁面剂的选择:香皂,泡沫洁面乳,洁面凝胶,洗面奶,清洁霜。 1.怎么选择 根据皮肤的类型选择:油性皮肤选择泡沫洁面乳,干性皮肤选择洗面奶或者是清洁霜,中性皮肤选择洁面凝胶和洗面奶都合适。选择的洁面剂是否正确,要看洗过脸之后的皮肤状态,如果洗脸之后皮肤非常紧绷,说明皮肤比较干,选择的不合适,如果洗完之后很油,说明皮肤偏油性,你可能用了洗面奶和清洁霜。洁面的结果:面部清爽、顺滑,既不紧绷、也不油腻。 2.怎么洗 把适量的洁面乳挤入掌心,若为泡沫洁面乳,应加水揉出泡沫。人的双手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肚比较柔软,尽量使用这两个手指来洗脸。洗脸的五点法:洗面奶挤到掌心,用指尖蘸取点于额头、鼻尖、两颊、下巴五点,向上向外打圈按摩,顺着肌肉的生长方向,也就是逆着毛鳞片的生长方向来洗脸,这样才能洗干净。

鼻子要从上往下清洗,鼻翼两侧油脂堆积较多,所以要来回搓洗,嘴角两边划括号,眼睛周围用无名指打圈,颈部从下往上清洗。打圈按摩1分钟即可,用洗面扑擦除,再用清水漂洗。泡沫洁面乳在脸上停留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0秒。这一流程之后,只能够把皮肤表面的污垢洗干净,深层的污垢还没有干净。 深层清洁的方式:蒸面、磨砂、面膜。 蒸面,水蒸气浸润面部皮肤,使皮肤润湿,温度升高,毛孔扩张,皮肤大量排汗,内部残留污垢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蒸面的好处,可以做深层的清洁。不能经常做,做之后要用收敛性的化妆水,让毛孔缩小。经常做的话,毛孔或不断的打开缩小,就像弹簧一样,容易失去弹性。如果在比较寒冷的地区,如果没有使用高保湿类油脂含量较高的面霜,皮肤深层的水分反而会大量的流失,会造成皮肤干燥。频率建议每周一次,蒸汽熏蒸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敏感性肌肤不要超过5分钟。 磨砂:去死皮,去角质层。人的皮肤分成3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而表皮的最外层就是角质层,一般是由老死的角质细胞推挤而成。 去角质层的好处是: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增加皮肤的吸收和渗透功能,加速保养品的吸收,减少粉刺的生成,防止毛孔被油脂阻塞,还可以使化妆效果更持久、均匀。但也不能老做,因为正常的角质层被破坏了以后,新生角质层的生长周期是28天。如果在此期间继续去角质的话,会使皮肤的屏障能力降低,尤其是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对化学品和生物品侵袭的防护能力降低,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所以去死皮至少要相隔28天再做。 去角质层的步骤:将去死皮膏以五点法涂于面部匀开,避开眼睛和口唇,半干时由下往上推搓。或将磨砂膏在面部匀开后,打圈按摩,借磨砂膏中的微细颗粒,去除面部老死的角质细胞。 选择磨砂膏时要注意它的磨砂威力,要选择比较圆滑的颗粒,不要有锋利棱角的磨砂膏。建议不要常用。 面膜,推荐经常做。面膜可以改善皮肤的纹理,深入调理肌肤,去除死亡的皮肤细胞及污垢,使皮肤细致。面膜中的活性物质可渗入皮肤深层,发挥保湿、

使用化妆品对皮肤的影响研究综述1

信息检索报告系别:外语学院专业:英语班级:11(3)班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2.12 使用化妆品对皮肤的影响研究综述 Cosmetic Effects for Human Skin 系别:外语学院专业:英语班级:11(3)班

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12 论文提纲 一、过敏性皮肤 1什么是过敏性皮肤及症状 2什么样的皮肤会对化妆品产生过敏现象 二、化妆品的成分及使用 1化妆品的主要组成成分 2如何安全使用化妆品 三、化妆品对皮肤有哪些影响 1 化妆品对皮肤有什么好处 2 化妆品对皮肤的副作用

人员分工:引言() 结论 正文:1化妆品的成分及使用() 2过敏性皮肤() 3化妆品对皮肤有哪些影响() 4资料整理与文档编辑() 摘要:当今化妆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的之物,而化妆品对皮肤产生的影响与作用也渐渐地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本文从人类的皮肤和化妆品的成分入手,分析其对人的皮肤的作用。 Abstract: Nowadays the cosmetic has been a common thing in our daily life, and the effect of it to the skin also has drawn people'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human skin and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cosmetic and study its impacts on the skin. 关键词:化妆品成分皮肤 Keywords:cosmetics constituents skin

化妆品基础知识培训--洗涤

个人护理品原料技术基础知识培训 个人护理用品产品分类-个人洗涤类 洗面奶, 理想的洁面产品要求:具良好的清洁作用,且对皮肤温和,不会过分脱脂。 洗面奶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成分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体系: 1. 表活体系洁面乳: 以普通表面活性剂做为主要成分,可以做成透明或者珠光体系,外观为可流动乳状液体,清洁效果适中,泡沫丰富度一般,但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洗不干净的感觉,这是表面活性剂所固有的特性,同时此类产品还容易出现低温果冻现象,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效果,此类产品适合于各种类型的皮肤使用,产品成本较低。 2. 皂基体系洁面乳: 采用脂肪酸皂作为产品的主要成分,产品为稠厚的膏状外观,一般珠光效果较强,产品泡沫丰富,清洁力强,适合于油性皮肤使用,缺点是使用后可能会有紧绷或者皮肤发干的感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消费者使用习惯此种类型的产品,会对其清洁能力产生依赖性,再使用其他类型的洗面奶永远会有一种清洁力度不够的感觉,同时,因为产品的清洁力过强,对皮肤容易造成脱脂,使用此类产品必须同时使用膏霜类护肤产品。 3. 乳化型洗面奶: 采用乳化体系,产品外观和普通的膏霜乳液,使用是基本无泡,清洁效果较差,但因采用乳化体系,因为有一定的润肤效果,适合于中干性皮肤使用,同时也适合于那些只用洁面产品,不使用其他护肤品的消费者。 工艺: 一般把需要提前分散的先分散好(如一些高分子增稠剂,调理剂等),加入水和A

相中所有成分,加热到85度左右,搅拌分散,直到完全分散好,冷去到 50度以 下加入B 相即可。 皂基 工艺: 一般A 相,B 相分别加热到85度左右(注意大生产时放热),然后B 加入A 中, 或者A 加入B 中,后均质10min 左右,看是否皂化完全,若皂化完全,(如还有 皂粒继续均质几分钟)搅拌降温到 65度左右加C,后降温到50度以下加入Dt 沐浴露,洗手液等 1. 沐浴露,洗手液和洗面奶的体系很类似,常见有表活体系,皂基体系,乳化体 系等。去污机理也是 一样的,不同的是洗面奶是清洁脸部,沐浴露清洁身体, 洗手液清洁手。所以人们对每类产品的清洁能力,清洁后的感觉的要求是不一 样的。沐浴露相对价格做的比较便宜,使用的量也比较大,洗手液做的更便宜。

化妆品基础知识

化妆品基础知识 基础护肤的品类 一、洗面奶 1、软化角质。 2、平衡油脂及汗腺的分泌。 3、基础清洁。 二、水 1、二次清洁。 2、平衡皮肤的PH值。 3、深层补水。 4、有助于后续产品营养更好的吸收。 5、收敛毛孔。 三、乳液 1、给皮肤补充充足的营养,激活肌肤细胞,形成胶原蛋白。 2、平衡皮肤分泌,调节水油平衡,形成保护膜。 3、增强皮肤细腻度,修复细纹,延缓衰老。

四、霜 1、覆盖于皮肤表面形成油性保护膜,有效的锁住水分和养分。 2、阻隔外界环境中的不良物质对皮肤的刺激。 3、不断的给肌肤补充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使肌肤保持润泽状态。 4、修复细纹,激活细胞再生能力,增强皮肤抵抗力。 5、深层活化细胞,使细胞之间的养分通过胶原蛋白的作用,整体提升细胞活力。 五、去角质 1、去除老化角质,促进肌肤更新。 2、深层净化污垢,油脂等堆积在毛囊口的多余分泌物,加速脱离沉积于皮肤表面的黑色素等。 3、增强皮肤的通透性,预防粉刺黑头,青春痘的形成。 4、收缩细化毛孔,嫩白肌肤有助于后续营养的更好吸收(不可过度使用) 六、眼霜 1、修复眼周皱纹,眼袋,黑眼圈,紧致眼部肌肤。

2、舒缓眼部疲劳,改善眼部肤色。 3、改善眼周微循环系统,迅速帮眼周建立一层天然保护膜,有效锁住水分防止水分流失,改善干燥松弛的眼部肌肤,抚平细纹,使眼周肌肤更加紧致弹性。 七、精华 1、唯一一款能直接渗入皮肤真皮层的产品。 八、日间化妆的步骤: 洗面奶→化妆水→眼部→精华→乳液→霜→隔离→防晒→BB霜→粉底 九、晚间护理的步骤: 卸妆→洗面奶→水→精华→乳液→晚霜 十、不定期周期护理: 去角质一按摩一面膜

化妆品皮肤过敏的基本常识

化妆品皮肤过敏的基本常识 一、皮肤基础知识 敏感 (一)、定义: 敏感的定义:皮肤感受力强、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起明显反映,容易引起肌肤过敏。 过敏的定义:皮肤一时的症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皮肤红、肿、痒、热、痛。(二)、敏感皮肤的特征: 敏感性皮肤最直接的定义就是“易受刺激而引起某种程度不适的皮肤”,易受刺激是主要关键,这种皮肤一般都比较白,毛孔也较细小,换句话说是视觉上很好的肤质。 敏感皮肤一般薄而细腻(呈粗糙状者极少),有时可见红斑、脱屑、红肿等现象。表皮干燥缺水,皮脂膜薄,隐约可见红血丝,会产生不均匀的潮红。 皮肤对季节、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差,遇冷热变化、刮风、日晒等情况,会出现皮肤发痒,起皮疹。 容易对食物、药物、化妆品过敏。敏感程度易随自身健康的变化而变化。 敏感地带:眼圈、唇边、关节部位、颈群容易缺水。 (三)、敏感的原因: 1、先天性:遗传,先天性的敏感肤质跟血液有关。 2、后天性:①化妆品:劣质、变质、刺激性较强的化妆品和某些药物化妆品。 ②化学制品:塑料、橡胶、染料、油漆、香精、酒精等及有些染发精、冷烫精、洗发、护发品易引起皮肤过敏,甚至引起角膜发炎。 ③药物:如磺胺类药物,避孕类药物等。 ④食物:如鱼、虾、奶等。 ⑤其它因素:花粉、尘埃、动物毛、金属、衣料常是敏感皮肤的致敏源。有的人对冷热空气、紫外线过敏。 (四)、过敏的特征: 1、轻度:局部红、起红疹、痒。 2、重度:产生肿胀、脱皮、脱水、黄色液体渗出。 3、严重:有生命危险,大面积脱皮、全身乏力。 (五)、过敏的原因: 1、内因: ①皮肤结构被损; ②皮肤免疫与防护功能下降。 2、外因: ①遇风、遇寒、遇热、遇辣、遇日晒、遇激动、遇手抓、遇压迫、遇海鲜、遇化妆品、遇叮咬、遇尘土、遇花粉、遇冷水等; ②各种假冒伪劣化妆品或不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③中草药或化学药品脱皮后; ④长期外擦含激素药膏或化妆品;

化妆品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化妆品基础知识 一、皮肤的结构 由外向内皮肤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 1、表皮:眼睛能见到的最表面的部分,与护肤品、化妆品关系最深,最易 受到修饰影响的部分. 2、皮:分乳头层和网状层,有汗腺和皮脂腺. 3、下组织:位于真皮层下,主要由大量的脂肪细胞组织而成,能够保存能 量,缓和冲击,保温防寒,保护血管和神经. *眼部皮肤很薄,只有约面部的2/3,它储存水份量较低,极易受外在及内在因素而产生缺水现象. *身体皮肤较面部厚. *皮肤的生理功能:分泌,排泄,角质化,吸收,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呼吸. 二、皮肤类型的判断及护理 皮肤主要类类型有:干性皮肤、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 中性皮肤、敏感性皮肤 1、干性皮肤 特征:细嫩较薄,毛细孔不明显,脸部干燥黯淡,缺乏光泽,有时还有脱皮及过敏现象,最令人不舒服的是,很容易出现细纹. 表皮水分容易散失,也容易有较深的纹路,产生小皱纹,因为肌肤干燥,没有光泽,容易使色素沉淀,造成斑点. 内部调理: A 多喝水,少喝刺激性的饮料. B 尽量不要用含药性的化妆品及保养品,

C 可多补充含锌类的蔬菜及营养品 D 多运动以纾解压力,放松心情,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外部调理 选用无皂碱,五香精的深层洗面奶,无酒精的保湿化妆水,高效保温乳液. 若上彩妆,可选用不油腻的隔离霜. 2、油性皮肤 特征: 皮肤上常分泌着一层厚厚的油脂,毛细孔粗大,皮肤纹理粗糙,易生青春痘. 不容易长皱纹,对外界刺激比较不敏感,易生粉刺,暗疮. 只要感觉皮肤油腻的时候,就可以洗脸,洗完脸后务必擦上化妆水, 上彩妆一定要记得卸妆再洗. 内部护理: A 少喝含糖分过多的饮料. B 少吃油炸的食物,饮用水最好以温开水为主,多吃蔬果青菜以及瘦肉,少喝可乐,汽水,少吃刺激性及高热量的食物. C 避免过多巧克力和咖啡食品 D 多补充维生素B2 B6 E 避免夜生活,充足的睡眠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是非常重要的. F 避免用手及手指曱抓搔脸部肌肤,以防止细菌感染. 外部调理 选用皂碱,无油脂的深层洗面奶,使用无酒精的保湿性化妆水,选用乳液或乳霜,切记,不可选含油脂的,要选无油成分的,保湿也很重要.隔离霜要选择透气,清爽,不油腻的. 3、混合性皮肤

正确使用化妆品与皮肤病因果关系的评判标准的说明

附录A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 A.1 化妆品皮肤病是指化妆品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主要包括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光触性皮炎、化妆品色素异常性皮病,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病、化妆品甲病、化妆品唇炎、化妆品接触性荨麻疹和化妆品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九种类型。 A.2 本文件适用于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评判。而非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湿疹、黄褐斑、白癜风、寻常痤疮、毛发病变、甲病变以及唇炎等各种类似损害皮肤病均不适用。 A.3 评判目的在于明确化妆品与皮肤的因果关系,以利于解决有关化妆品皮肤病的纠纷。评判资料应完整真实。评判时应遵循综合分析、集体审议和科学公正的原则,评判必须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评判委员会具体执行。 A.4 评判化妆品皮肤病应在详细的化妆品接触史、临床表现、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与化妆品有关的质量信息和及时完整的随访资料等信息收集完整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评判。 A.5 在评判化妆品皮肤病时,必须按化妆品与皮肤病因果关系评分标准表准确客观地逐项评分,然后计算出总积分,再根据总积分进行因果关系等级评判。 A.6 应正确理解因果关系等级评判术语。肯定:应确认是化妆品皮肤病;很有可能或可能:可考虑是化妆品皮肤病,还应积极寻找收集信息;可能无关:基本可排除是化妆品皮肤病;待评价:需要更多相关信息才能进行相关评价和判定;无法评价:无法对化妆品和皮肤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价。 A.7 化妆品皮肤病评判应明确致病化妆品及该化妆品与皮肤病因果关系的相关程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行可疑致病化妆品成份的查找。 A.8 实验室检查在化妆品皮肤病评判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封闭型皮肤斑贴试验、开放型皮肤斑贴试验和光斑贴试验等,是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和光接触性皮炎特异性的诊断试验,对化妆品色素异常性皮病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它试验。 A.9 完整的化妆品皮肤病评判应包括病名、病因和因果关系相关程度。如暂时不能明确者应及时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化妆品皮肤病法定监测机构及其授权单位报告。 A.10 化妆品皮肤病应注意与非化妆品引起的湿疹,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黄褐斑、白癜风、寻常痤疮、斑秃、雄激素源性脱发、头癣、甲真菌病、唇炎以及物理性、化学性、营养代谢性和遗传性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粘膜及附属器疾病相鉴别。 A.11 化妆品皮肤病处理是以停止使用和彻底清除可疑致病化妆品,根据临床类型和病情进行对症处理和适当护理为原则。同时按标准填写化妆品皮肤病病例调查表,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化妆品皮肤病法定监测机构及其授权单位报告。

医学用护肤品在皮肤科的应用

医学用护肤品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一、医学用的护肤品在皮肤科的地位 美是人们永恒的追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如何保养皮肤、延缓皮肤衰老、使皮肤保持细腻、洁净、富有弹性的外观;如何呵护皮肤,护理皮肤、健康美丽皮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巨大需求。因此皮肤科医师不仅要有治疗皮肤病的观念,还应具有预防皮肤病发生,促进皮肤健康美丽的理念。医学护肤品的出现为临床皮肤科医师提供了新的辅助治疗手段。这类具有一定临床功效又有美容效果的化妆品在皮肤科的应用使皮肤疾病本身的治疗和皮肤护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对减少皮肤科外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加速皮损愈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等方面起到了辅助治疗及美容的双重作用。因此医学护肤品在皮肤科中的应用已成为将来皮肤疾病辅助治疗的一个趋势。 合理使用护肤品不仅能够发挥修复皮肤屏障和缓解炎症等作用,还能减轻皮肤干燥、灼热、瘙痒等症状,减少药物用量,预防皮肤病复发,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辅助治疗包括润肤剂、保湿剂等是皮肤病治疗或巩固疗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外将其归入医学护肤品,这类制剂一般不含香料、防腐剂等容易导致敏的成分。 2019年1月10日,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再次明确我国对于“药妆”“医

学护肤品”“药妆品”概念的监管态度---即以化妆品名义注册备案的产品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药妆品”概念的均属于违法行为),在这里称为医学用的护肤品,而不是医学护肤品。 二、医学用的护肤品属于化妆品或是药品? 化妆品:我国化妆品的定义: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品。我国新的法规将牙膏、漱口水等口腔清洁和保健用品也划入了化妆品的范畴。 护肤品:护肤品是用于皮肤及其附属器的化妆品,是化妆品中的主要类别。 医学用护肤品:随着化妆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化妆品的功效性即是化妆品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的最大诉求。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法国产生,我们国家把医学用化妆品翻译为药妆、功能性化妆品、活性化妆品等,也有的称医用化妆品或医学化妆品。这类化妆品一般是采用天然原料制成,不含有色素,香料,防腐剂等容易引起皮肤敏感的添加剂。 三、医学用的护肤品特性是什么? 临床使用的护肤品应该具有以下特性:1、更高的安全性,尽管化妆品在上市前已经通过严格的安全性试验,并且

化学与化妆品

化妆品与化学 ——论化妆品中的化学物质及其影响 姓名:赵嘉豪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通信14-2 学号:201416060233 摘要:化学与化妆品联系密切,而人类与化妆品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关注化妆品的化学成分以及它对人体的影响,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从化妆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入手,然后介绍几种主要的化学成分,接着以头发为例,主要分析了化妆品对头发的影响和作用。现行化妆品对头发有不利影响,绿色化学才是最终追求。 关键字:化学成分;头发;绿色化学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能够接触到化学物质,可以说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21 世纪人类生活对化学的要求和利用会日益加大,人们对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新的需求都与化学紧密相连。化妆品作为每个人每天的必需品,是修饰及保护人类仪容所需的物质。化妆品本质上是化学制品,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有些化学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化妆品中蕴含污染物,其中的色素、香料、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漂白剂等等都可导致皮肤方面的疾病。 化妆品中主要化学成分 1.基质原料: (1)油脂和蜡:是护肤类化妆品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可以补充皮肤所缺乏的脂性物质。例如橄榄油、矿物油.液状石蜡,凡士林等。 (2)溶剂类原料:大多数溶剂类原料,都可作为保湿剂,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持皮肤湿度的作用,防止皮肤由于水分不足而引起粗糙甚至干

裂。例如:甘油(即丙三醇)、乳酸钠(即2一羟基丙酸钠)、低碳醇的 脂肪酸酯,酒精等。 (3)粉状类原料:是组成粉状类化妆品的最主要原料。例如:滑石粉、高岭土、钛自粉等。 (4)胶质类原料:大多是作为粘胶剂、增稠剂、成膜剂、乳化稳定剂 等应用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辅助其他化学原料发挥作用。因此他们往往不具有直接改善皮肤生理状况的功能。 2.辅助原料: 防晒剂: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是引起皮肤衰老,变黑.甚至引发病变的主要原因。日常的防晒处理对于保护皮肤来说很是关键,常用的防晒物质如:超细钛白粉、超细氧化锌等。苯甲酮类,肉桂酸等都是属于很好的紫外线UVA型吸收剂,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的一类防 晒剂。 美白剂、抗衰老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蜂胶、蜂乳、 芦荟,何首乌、灵芝等天然植物提取物以及色素,香料等。[1] 甘油又称丙三醇,是化妆品中最早使用的保湿剂,是动植物油脂 进行皂化(制造肥皂)的副产物,经脱脂、脱臭及脱色后精制(减压蒸馏)得到,另外也可从蔗糖发酵制得。“纯”甘油是一种无色、无臭、澄清并具有甜味的黏稠液体, 接触皮肤后, 随后会有温热感产生,与水 和乙醇能以任意比例混合, 其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在氯仿 或乙醚中均不溶现在也有用丙烯经过人工合成加工制得。产品来源广、价格低,具有特定功效,是化妆品的优质保湿剂[2]。

化妆品基础知识入门-护肤篇

化妆品基础知识入门 一、化妆品的分类 护肤类(终端,流通):洁面类、水、乳、精华、眼霜、面膜、面霜 彩妆类:眼影、眉笔、胭脂、底妆类(粉底、隔离、遮瑕膏、BB霜)、定妆粉(粉饼、散粉)、眼线、睫毛膏、唇彩、口红 洗护、美发类: 洗发水、护发素、倒膜、啫喱水、弹力素、啫喱膏、发蜡、发油、摩丝 工具类:刀类、刷类、扑类、面膜纸、暗疮针、化妆棉 香水类:进口香水、国产香水 二、店面品牌结构 终端护肤类:梦妆、资生堂、珀莱雅、美素、春纪、ZA、丸美、泊美、自然堂、柏氏、欧诗漫、雅丽洁、创美时 流通类护肤:欧莱雅、玉兰油、妮维雅、丁家宜、小护士、旁氏、大宝 彩妆类:巧迪尚惠、卡姿兰、色彩地带、兰瑟、爱丽 洗护类:雅丽洁、橄榄绿、花男子、标榜、海飞丝、飘柔、潘婷、清扬、夏士莲 三、护肤类产品知识 1、洁面类:清洁皮肤,保持肌肤干净、清爽(使用方法:挤适量于手心,用水搓 出丰富泡沫,双手打圈逆时针方向按摩清洁约1-2分钟,以清水洗净,),常 见包装:软管、瓶装(外包装英文:clening),小类如下: 洗面奶:质地乳状,泡沫细腻,适合中性、油性、混合型皮肤使用 洁面泡:质地乳状,泡沫较为丰富,适合中性、油性、混合型皮肤使用 洁面啫喱:质地清爽、像果冻状,泡沫少,适合敏感性、干性肌肤适用 洁面乳:质地乳状、无泡沫,配方温和,刺激性小,适合敏感性肌肤、中、干 性肌肤使用,卸妆效果极佳,并具备较好保湿效果,用后皮肤不紧绷。 洁面膏:膏体偏浓,为压缩质地,泡沫非常丰富,适合油性、混合性肌肤使用,敏感性、干性肌肤及冬季不适用。 2、化妆水(所有水统称为化妆水):再次清洁、收敛毛孔,补充水分(早晚洁面 后使用),小类如下(外包装英文:lotion): 爽肤水:质地清爽,能较好再次清洁肌肤和补充水分,适合夏季和混合型、油 性肌肤使用。 收敛水:(收缩水、紧肤水)细致毛孔、平衡油脂分泌,适合毛孔较为粗大、 混合型、油性肌肤使用,夏季适用于敏感性肌肤,干性肌肤不适用,一般都含 有酒精,可抑制痘痘生成。 柔肤水:质地温和、保湿,适合冬季和任何皮肤 保湿水:质地温和,保湿性强,适合冬季,中干性肌肤尤为适用 美白水:抑制黑色素生成并淡化养白肌肤,提亮肤色,敏感性肌肤慎用。 修护水:敏感性肌肤使用,对于皮肤出现的细纹、干燥等老化现象,有一定的 辅助作用。

化妆品对人体的危害

化妆品对人体的危害 不少女性在化妆时追求时尚、讲究美观,而对各类化妆品的副作用往往重视不够。其实,化妆品(包括各种洗发、染发剂、护肤霜脂、洗面奶、指甲油等)都是化学合成品,它既有对人体保护和美化的功能,也会挥发出各种有害物质,对人体皮肤有较大的刺激作用,有的还会引起皮肤水肿、瘙痒、斑疹等“化妆品皮炎 活中常见的化妆品多由各种色素、香料,以及防腐剂、杀菌剂等原料加工而成,有些特殊用途的化妆品中还要加入育发、染发、烫发、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晒等成分。有的人使用后,往往会出现面颊红肿、流水、瘙痒、皮炎等损伤面容或引起皮肤变态反应,尤其是长时间使用染发剂,不仅易引起接触性皮炎,还会引起其它一些疾病。在化妆品中要数染发剂的副作用引起的过敏反应最多了。据调查,大量使用染发剂易患血液病和霍奇金病。 使用不当导致变质。通常化妆品最主要的成分是油份和水分,微生物的滋生也需要水,因此只要含有水分,就会造成化妆保养品的细菌污染、酸败,其他如甘油、多元醇类等保湿成分既可提供细菌等微生物的碳素来源,而蛋白质、氨基酸等主要成分则提供微生物最好的氮素来源,在使用化妆品期间,产品开关与手指直接接触的机会可能近百次甚至更多,非常容易加速细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因此若不适当添加所谓的防腐剂或者是抗菌剂,便容易造成化妆品的氧化或污染变质。 谁都不能免于衰老的事实,但不当地使用化妆品、保养品,无疑更加速皮肤的凋零。在广告的催化之下,化妆品的使用年龄已下降到十五、六岁,而在二十岁左右就长出黑斑的年轻人,也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由此可见,化妆品的危害不容忽视,下面就例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化妆品的危害。 增白化妆品——贫血与脱发 皮肤科专家告诫人们注意:除色素化妆制剂含有无机汞盐和氢醌等有毒的化学药品,长期使用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通常在一些肥皂和皮肤增白霜中的汞是氯化汞或碘化汞。科学研究表明,不论是有机汞或无机汞,均很容易被正常皮肤吸收。因此,如果每天将增白化妆品应用2-4次,汞的慢性积聚作用就变得不可低估。医学研究表明,汞对局部的毒性作用,可使皮肤内重金属类积聚,有时会引起色素过度沉着和面颈部的接触性皮炎。另外,汞对全身的潜在危害,可使体重下降、倦怠、贫血、脱发、口炎、肾损伤?穴如蛋白尿?雪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等。 激素化妆品——内分泌紊乱 一些青年女子喜欢用祛炎松之类的软膏代替美容化妆品,结果使其暂时性垂体即肾上腺功能受到抑制,造成内分泌紊乱,给自己带来痛苦。有些女性为了使自己的乳房丰满更具有魅力,长期使用添加有雌激素的“丰乳膏”,结果引发月经不调、色素沉着、黑斑、皮肤变薄

选修课 皮肤与化妆品科学'

1.化妆品的定义 是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粘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2.(1)最少日晒红斑量 红MED: 产生最小红斑所需的最低紫外线照射剂量(焦耳/cm2)或最短时间。 黑MFD: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后会出现肉眼可辨的最弱黑化或色素沉着需要一定的照射剂量或照射时间,称最小黑化量。 (2)UV A、UVB、UVC 波段 UV A长320-400nm;UVB 中280-320nm;UVC短100-280nm 3.卸妆油的必要成分,乳化 油脂性成分、乳化剂、矿物性油 合成脂、植物油 需要慎选卸妆油中的主要基质,植物油或天然动物油较适宜,矿物油或含合成酯的成分需彻底冲洗以免残留造成阻塞毛孔的现象。 适合脸部大面积的彩妆卸除,缺点就是油的黏腻感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而且含有的乳化剂如皂剂、界面活性剂等需要用水冲洗——冲洗过程麻烦而且可能对皮肤有刺激。 4.安全保湿剂 透明质酸、胶原蛋白保湿剂、葡萄糖脂类保湿剂、神经酰胺类保湿剂、(乳酸和乳酸钠)、甲壳质衍生物和脱乙酰壳多糖、皮罗烷酮羧酸钠PCA-Na 5.(1)痤疮引发的原因 皮脂腺的分泌增加 免疫反应 表皮角质老化 (2)青春痘原因,除痘产品的有效成分 抗生素、维甲酸(对抑制上皮细胞生长,促进角质层的脱落,抗炎)硫磺制剂、复方乳酸溶液、水杨酸(去脂,收缩毛孔,有刺激性)、壬二酸 口服:抗生素、四环素、口服维甲酸、抗雄性激素 6.(1)精油上为什么标明拉丁品名 这是因为,同一“纲目”的植物家族里还细分了不同“属种”的植物,而这 些细分的属种只能从由拉丁名称分辨出来。拉丁文能比英语更精确的对精油 其成份进行说明 (2)精油种类 7.(1)美白制剂中为什么不能加氢醌? 由于其毒性大,刺激性大,长期接触能引起白血病、肿瘤、癌和心血管病.所以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规定氢醌、苯酚为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的禁用物质.(2)例举两类美白制剂,说出机理

化妆品与健康论文

化妆品与健康 摘要:本文将从化妆品安全问题出发,针对化妆品造成的一些伤害以及人们的困惑,介绍化妆品中成分,尤其是有害物质,并提出相关的判别化妆品安全的方法以及正确、安全使用化妆品的简单方法,以求化妆品带给每一个人安全、健康的美丽 关键词:化妆品,选择,成分,健康 引言 在如今的社会中,化妆品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他们天天不停地往脸上涂这个霜抹那个蜜,也许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这些化妆品的成分究竟是什么又起着什么作用。随着由使用化妆品而导致的伤害的不断增多,人们产生了诸如“什么化妆品才算得上安全”的困惑。所以为了自身的健康就要对所使用的化妆品的成分与作用有所了解。 正文 古有许多诗形容美,比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俗话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当今社会人人都注重仪表,自然就要使用化妆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化妆品产业的不断壮大,人们对也越来越离不开化妆品了。 化妆品可以使每一个人的容颜都变得美丽。的确如此,我曾看过一些化妆的过程,小眼睛可以大眼睛,一些脸上的痘痘可以画的让人看不出来等。但是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为大多数人所忽视的化妆品本身所含物质却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和伤害。化妆品(包括各种洗发、染发剂、护肤霜脂、洗面奶、指甲油等)都是化学合成品,虽然有美化的功能,但多少也挥发出各种有害物质。对人体皮肤有较大的刺激作用,有的还会引起皮肤水肿、瘙痒、斑疹等“化妆品皮炎”。因此,不应轻视化妆品的副作用。一方面要尽量少用,不要滥用;另一方面要细心选择,一定要选用质量好、副作用小、适合自己皮肤特点的化妆品。对本身有皮肤过敏史者尤其要小心,如果一旦发现化妆品对白己皮肤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 所以了解化妆品的成分是追求健康美丽的第一步。化妆品基础原料包括胶质、蛋白质、淀粉、油脂类、蜡/腊类、酯类、醇类等,还有一些特殊添加剂,如防腐剂、杀菌剂、维生素、色素、香精、抗氧剂等。而化妆品引起中毒或者不良反应的真正元凶是汞、铅、砷等重金属类。很多人选择化妆品很容易被化妆品美丽的外表和祛斑美白的功效吸引了注意力,而忽略了其他。比如说,汞超标会导致色素脱失,使皮肤受到刺激,造成皮肤损伤,同时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肌体各种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使人情绪变化非常明显。同样的,铅和毒性很大的砷超标也会引起机体众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化妆品中,这些元素及其他们化合物的含量,凭我们的肉眼是很难看出来的。即使超标几十倍甚至几万倍,闻起来也仅仅会有点儿刺鼻。因此长期使用此类化妆品,就会对人体皮肤产生非常不好的刺激作用,对皮肤造成相当的危害,所以要尽量少使用化妆品。 我们要追求的是健康、安全的美丽,所以化妆品对我们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害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从皮肤的角度来说,如果长时间固定用一种化妆品,用的时间比较长了,早期可能没有反应,但是它已经通过皮肤的吸收进入人体了。那它产生的主要是一种系统的症状,神经系统,中枢系统,可能最近有一段时间有一些出现一种亚健康的状态的表现,头晕,睡不好,这时你就应该检测一下,看是否是化妆品引起这方面的问题。如果爱漂亮的女性们一旦发现,自己使用的化妆品可能引起中毒,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检查,目前在医院中主要是采用点滴排尿的方法。即将体内的毒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降低人体内的有毒金属含量,从

皮肤结构原理与护肤品的作用

皮肤结构原理与护肤品的作用原理课题 一-主讲老师:配方-工程师 配方-工程师:我今天给大家先讲讲皮肤课题 皮肤节构: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部分 皮肤面积:成人皮肤面积为1.5-2.0平方米,厚度(不包括皮下脂肪层)因部位不同而异,平均2.0-2.2毫米 表皮:屏障作用;我们护肤品,其实只是针对表皮的 真皮:真皮是皮肤的实质,表皮和真皮共同完成皮肤的功能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对真皮和圾皮起着支撑的作用。 表皮节构: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真皮节构: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与基质组成。 皮肤的附属器官:主要位于真皮层:如毛发,爪甲、皮脂腺、汗腺、血管、神经、肌肉、淋巴管 表皮和角质化过程:位于最下面的基底层细胞不断分裂增殖,生成新的细胞,新的细胞不断向上推移,依次变成有棘层,颗粒层、透明层、最后形成角质层(死皮)脱落,这一进程叫做角化或新陈代谢。通常新隔世代谢需要28天时间,称为角化周期。角化周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些延长,而颜面部皮肤在受到外来刺激的情况下会缩短角化周期。 角质层:能阻止皮肤水分蒸发,保护皮肤免受外界刺激 这是解剖学里的 真皮层: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互相交错形成网状节构,赋予皮肤弹性和张力 下面我来讲讲皮肤的生理功能 这很重要 一、保护作用:具有对机械性刺激,物理性损害、化学性损伤、微生物侵害的防护作用;

这其实很多是讲我们的角质层 很多人喜欢去角质 这是错误的,健康的角质层对人体是有保护作用的 配方-工程师(327902885) 13:36:44 所以不能盲目的去角质呀 二、调节体温:这一功能主要通过皮下毛细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及汗腺的排泄来完成。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汗腺活动增强,使皮肤散热增加;反之,当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汗腺减少或停止排汗以保存能量; 这就不难理解我们常说的,冷水洗脸洗不干净的说法了吧? 呵呵 三、分泌和排泄作用:汗腺分泌汗液,皮脂腺分泌皮脂,在皮肤表面形成皮脂膜,人体通过排泄汗液,不仅排出水分,还排泄人体的代谢废物,所以有人把皮肤比喻为人体的第二肾脏; 四、渗透和吸收作用:外界物质可以通过表皮而被真皮吸收,影响全身,如化妆品的活性物和药物经皮肤吸收,可发挥营养或治疗的作用,但如果用了对皮肤有害的激素或铅、汞等经皮肤吸收就会导致内脏器官的损伤。 第五 皮肤的呼吸功能 皮肤并不是绝对严密无通透性的,它能够有选择地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皮肤直接从外界吸收营养的途径有三条:营养物渗透过角质层细胞膜,进入角质细胞内;大分子及水溶性物质有少量可通过毛孔。汗孔而被吸收;少量营养物通过表面细胞间隙渗透进入真皮。 讲到这里,大家以后不要再说,皮肤吸收营养是通过毛孔了啊 让专业人士笑话,呵呵 但是毛孔可以吸收大分子的油和水,所以其实护肤品的吸收大部分还是造毛孔 其实当皮肤遇到有害物质的时候,会关闭毛孔

化妆品基础知识整理

基础知识 定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 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相关法律法规: 1.法规:主要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年9月26日由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起实施。 2.部门规章:主要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1991年3月27日卫生部令第13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43号)、《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2007年7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00号令)、《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1993年7月1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2号)。 3.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卫监督发〔2007〕1号)、《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09〕856号)、《关于印发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命名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72号)、《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82号)、《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89号)、《关于印发化妆品技术审评要点和化妆品技术审评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93号)、《关于印发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和目录(2010年版)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479号)、《关于印发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181号)、《关于印发化妆品新原料申报与审评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207号)等。 4.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可分为通用基础标准、卫生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和原料标准几大类。 (1)通用基础标准:如《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 —2008)、《化妆品分类》(GB/T 18670—2002)、《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09)、《化妆品检验规则》(QB/T 1684—2005)、《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QB/T 1685—2006)等。 (2)卫生标准:如《化妆品卫生标准》(GB 7916—1987)、《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 7919–1987)、《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系列标准等。 (3)方法标准:如《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系列标准(GB/T 7917—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系列标准(GB 7918—1987)、《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系列标准(GB/T 13531—2008)、《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997)、《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GB/T —2009)、《化妆品中十九种香料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2009)等。 (4)产品标准:如《发用摩丝》(QB 1643—1998)、《洗面奶(膏)》(QB/T 1645—2004)、《润肤膏霜》(QB/T 1857—2004)、《香水、古龙水》(QB/T 1858—2004)、《香粉、爽身粉、痱子粉》(QB/T 1859—2004)、《发油》(QB/T 1862—1993)、《洗发液(膏)》(QB/T 1974—2004)、《护发素》(QB/T 1975—2004)、《化妆粉块》(QB/T 1976—2004)、《定型发胶》(QB 1644—1998)、《唇膏》(QB/T 1977—2004)、《染发剂》(QB/T 1978—2004)、《沐浴剂》(QB 1994—2004)、《发乳》(QB/T 2284—1997)、《头发用冷烫液》(QB/T 2285—1997)、《润肤乳

化妆品科学教案-----值得一看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化妆品科学》计划学时32 授课章节第五章、第六章(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柔润性的定义、角质层的结构特点及构成、润肤作用的评估方法及常见的柔润剂、保温剂、杀菌剂和防腐剂,掌握常见保温剂、柔润剂和防腐剂的性质、结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基本内容: 一、角质层的含水量和水的作用 二、柔润性和皮肤柔润剂 三、吸留性皮肤柔润剂 四、常见的保湿剂及其作用 五、润肤作用的评估 六、山梨酸及其钾盐 七.苯甲酸及其钠盐 八、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九、凯松CG 十、咪唑烷基脲 教学重点和难点: 常见保温剂、柔润剂和防腐剂的性质、结构特点及其作用特点及其作用。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 讲课 作业与思考题: 1、皮肤柔润剂的作用机理。 2、皮肤柔润剂的种类及作用。 3、凯松CG的性质及作用。

第五章 皮肤柔润剂 皮肤干燥的原因:皮肤干燥是与皮肤含水量的程度、皮肤柔润剂的作用与表皮保持水分的作用有关。在一般条件下,表皮的含水量和其水蒸气的压力比周围环境的空气高时,水会由皮肤表面蒸发。在低湿度条件下,或因皮肤下层水合不足和空气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引起表皮过度失水,皮肤出现干燥症状。 多年来,把皮肤皲裂归因于皮肤表面缺少类脂物。试验表明:在干燥、脆性的皮肤表面涂覆一层类脂物不会产生软化作用;但即使没有类脂物存在,只要皮肤重新水合,就会变得柔软和具有弹性。 正常皮肤的角质层水含量>10%。现在研究者普遍认为:皮肤角质层中的水分含量是维持其柔软性和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化妆知识点:如何给皮肤补水? 1、补水第一招:多饮水、饮凉水 保持一定的饮水量,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而且可调节皮肤的pH值,维持皮脂膜的稳定。因此切莫等口渴身体出现缺水信号时,才想到饮水。 饮水养肤美容以饮用凉开水效果最佳,因为沸水经自然冷却至20—25℃时,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会较煮沸前减少二分之一,水的内聚力增大,分子间隙趋于紧密,表面张力增强,此时与人体细胞内的水分子结构非常接近,具有很高的生物亲和力,容易渗透到皮肤组织内部,有利于补充皮肤中水分的不足。 2、补水第二招:配置合理的饮食营养结构 有了水,还得留住水、关键是营养。有些人虽然也经常饮水,但皮肤仍旧非常干燥,主要原因就是机体的储水功能较弱、藏不住水,因此有了水,还必须将其留住。而人体的储水功能,主要依赖于由无机盐所构成的晶体渗透压和蛋白质所构成的胶体渗透压,所以补水除了多饮水,还应注意配置合理的饮食营养结构,需多补充含骨胶原、粘多糖、卵磷脂、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品,以改善皮肤的营养,增强皮肤的储水能力。如体内津液严重不足时,还可内服中药汤剂或膏剂滋阴生津,以补津血之不足,可将生地、西洋参,枫斗,天麦冬、杞子、白蜜、阿胶等熬制收膏,每日服二次,每次20毫升。 在众多食疗药膳中,汤以其独特的烹饪和食用方式,使之具备了最佳的滋补津液效果,它水分充足、以文火慢煮,维生素、微量元素易于溶解析出,肉食中含氮浸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