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现患率调查总结

医院现患率调查总结

医院现患率调查总结
医院现患率调查总结

医院现患率调查总结

篇一:XX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

XX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我院于XX年7月15-18日进行住院病人患病率调查,根据我院各科住院病人情况拟定调查计划和做好培训工作,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以下时间性安排:7月15日0时到24时开始至7月18日完成临床科室调查工作,8月底完成网上病例录入工作,网上完成汇总表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及总结工作。

于7月14日下午2点半利用院周会的时间在四楼会议室召各科主任、护士长会议,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意义做一重点要求,各科室临床医师完善病例和各项检查。要求各科感染小组质控员第二天下午3点来四楼会议室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说明调查目的,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的调查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要求临床科室主任对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

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感染办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共21人分3个大组,各科的质控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床旁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经过为期4天时间的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19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全院各科应查人数704人,实查人数

704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实查率100%,院感染病例41例,院感染发病例次为42例,其中医院感染病例15例,社区感染26例。医院感染患病例是%,社区感染患病率是%。汇总出资料信息:(详见患病率调查医院感染例数表)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26例,上呼吸道感染

3例,泌尿道感染4例,表浅伤口感染2 例,其他部位7例。

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36例,感染病例标本检测率%。

医院感染现患率同去年相比如下表:

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

XX年

XX年%%

一、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情况:

位于医院感染部位前二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

1、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现患率调查定义:是利用普查或抽查的方式收集某一时点或时段内调查病例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数量,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现患率调查的特点: 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比发病率调查节约时间、人力、物力。通过来自于全院医务人员及调查人员的参与,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增加感染监测工作的透明度。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情况,多次调查可判断医院感染的长期趋势,用于控制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目的: 对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有比较准确的了解,为使工作有连续性,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并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了解重要病原体(MRSA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进行本次调查。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要求: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 医院感染现患率≤10%,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96%。 在调查前现患率调查的时间安排: 每年的9月-10月自行安排调查,启动时间在确定调查启动时间后的一周内

完成本次调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少的单位,一天内不能完成调查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将临床科室分成几个区域,每天调查一个区域。每天调查的对象是该区域前一日(该日称调查日)0点至24点期间内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且注意调查过的患者是否存在转科情况,已经调查过的患者不要重复调查。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4-7天向调查科室发通知,说明调查目的,要求各科室对住院病人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 调查方法: 1、人员分工: 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至少按每50张床位配1名调查员,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各病区主治及以上医生组成,所有调查人员3-4人为一组,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任组长(如专职人员不够,可将临床科室的调查分二次进行,每个科室只查1天),每组负责3-4个病房,调查人员随机分配调查研区域,调查前统一培训。 调查程序: ⑴调查人员首先得到该病房住院总人数及名单,包括调查日的出院病人,但不包括该日的新入院病人。 应查人数=调查日在院总人数-该日新入院病人数+该日已出院人数。 ⑵每调查组中选出1人(最好是医院感染控制医师或内科医师)到病人床旁以询问和体检的方式进行调查,每位病人至少3分钟。 ⑶其余人员按名单逐一查看在架病历。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检出情况,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准确评价,并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感染办于8月23日,根据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计划书,组织我院的院感监控医生和院感专职人员组成6个调查小组,采用普查方法对调查时间段内所有在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对象 2014年8月23日进行,调查我院8月22日0点至24点期间各科在院病人,包括当天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医师组成。调查前一天对参加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和学习,内容包括:“我院常见部位医院感染诊断要点、“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计划书解读-调查方法、床旁调查表和个案调查表项目填写说明”等。在调查过程中,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1.3 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制定的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所有在调查时仍为医院感染状态的患者,均计入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患者为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患者,以及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h以内的患者。如有诊断疑问,小组讨论后确定。 1.4 质量控制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调查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调查前4天通过OA将进行现患率调查的通知下发,要求临床科室完善住院病人与感染性诊断相关的各项检查,并上传参加调查人员名单,要求科室提前做好排班,按时参加培训和调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调查时,院感专职人员分别担任6个调查小组的组长,对每个病区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以保证信息采集的正确性。调查结束后,收集并复核调查表,同时根据微机中心提供的调查日在院病人信息数据核查实查率。 1.5 资料处理将1400份个案调查表相关信息逐份输入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平台系统,录入完毕显示录入资料符合要求,由系统软件进行汇总统计。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应调查在院患者1400人,实际调查1400人,实查率100%。其中,男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年度开展的医院感 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15年11月16日00 : 00-24 : 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2015年11月15日由感控办进行了统一培训。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调查在11月17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现患率 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98.76% (要求调查率》96%。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W 8%)。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37.66%具体详见表1 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1.1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具体见图1

图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医院感染病例 1.2社区感染居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呼吸内科、儿二科、儿四科、儿三科、儿一科。具体见图2 图2: 各科室社区感染率 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社区感染病例 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26例,占60.47%其次是上呼 吸道9例,占20.93%胃肠道、泌尿道各3例,各占6.98%皮肤软组

2014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报告

2014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总结根据省卫计委《关于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通知》的要求,按照年工作计划于2014年8月进行住院病人患病率调查,8月25日对我院参加本次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并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8月26日0时到24时顺利完成临床科室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工作,9月中旬完成网上病例录入工作,9月底完成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及总结工作。 8月22日下午3点半在三楼会议室召开各科感染小组成员主任、科主任护士长会议,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要求临床科室主任对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会失去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8月25日我院院感科关茂玲副主任,对参加本次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填写说明、医院感染现患率床旁调查方法(两种表格),并把调查表下发到各科。 经过为期1天时间的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11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全院各科应查人数177人,实查人数174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实查率98.3%,汇总出资料信息: 医院感染病例56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2.2%,其中社区感染54例,感染率为31%;院内感染2例,感染率为1.1%(详见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例数表)。 感染情况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24例,上呼吸道感染10例,腹腔内组织感染8

现患率调查方案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 为了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现患率发生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及重要病原体的检出以及耐药情况。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具体如下: 一、目的 1、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 2、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 3、了解重要病原体的检出以及多重耐药情况。 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时间及范围: 1、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7日 2、调查范围:医院所有2014年11月27日 0点—24点住院的病人(包括当日出院病人,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病人) 3、应查人数=调查日在院总人数+该日已出院病人数-该日新入院病人数 三、现患率调查组织形式: 1、院感办组织开展,临床科室实施。 2,临床科室院感监控小组(包括院感监控组长、副组长及院感监控医生、监控护士)实施调查。 3.调查前三日各科室完善所有病人特别是感染病人的各项检查及病历的书写。 4、汇报:向院领导汇报,争取全方位的支持。 5、培训:开会集中培训,包括调查方案、诊断标准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说明等。 四、调查程序与方法 1、调查人员的配备与分工: 调查人员每组3-4人,有各科主任、院感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组成,

负责本科室的病人;医务科及院感科工作人员分片进行指导,并填写《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及《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床旁调查表》。 2、调查对象 为调查日2014年11月27日 0点—24点所有住院的病人,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病人。但不包括2014年11月27日的新入院病人。 3、调查步骤 (1)调查组成员首先得到该病房住院病人总数及名单,由各科监控护士将病人的姓名、床号等详细登记在调查表上,再由监控人员(医师)逐一对病人进行床旁询问和体检,(床旁调查人员应注意询问方法与技巧)。每位病人至少3分钟,发现有感染者,将感染诊断登记在《现患率调查床旁调查表》上。 (2)其他调查人员根据《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上的内容逐一翻阅病历认真填写。 (3)每个病人均需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调查表上的内容均不得遗漏。 4、感染判断与诊断标准;床旁调查结果与病历调查结果相结合,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 2001] 2号)确定是否为医院感染。如感染病人的诊断有疑问,可与院感科讨论后确定。 5、病原学检查:注意追踪病原学检查结果,包括调查当天还没有,而日后有本次感染的检验结果,应补上。 6、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不明确者,可询问病房主管医生。 7、、特别关注的项目:体温记录单、临时及长期医嘱单的抗菌药物使用、病原学报告单、住院时间、病情严重、免疫功能和接受侵入性操作等。 8、、填写完整: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要仔细检查每一调查表是否填写完全。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2016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 一、一般情况 科室:床号:病例号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月天) 基础疾病诊断:(1)(2)(3) 过去24小时内是否有≥3次的腹泻:是否 二、医院感染情况 医院感染:存在不存在 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是否 目的:治疗用药预防用药治疗+预防 联用:一联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 治疗用药已送细菌培养:是否 四、手术相关情况 手术:是否 手术前曾应用抗菌药物:是否 手术切口等级:ⅠⅡⅢⅣ无 外科围手术期用药:是否 五、侵袭性操作相关情况 动静脉插管:是否 泌尿道插管:是否 呼吸机:是否 调查者:调查日期:年月日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填写说明 1.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即指病人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 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2.病例号:由各医院负责调查实施人员决定。 3.科室:呼吸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肾病内科、血液科、传染科、神经内科、 中医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烧伤科、肿瘤科、妇科、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综合ICU等。 4.诊断:指病人当前诊断。 5.医院感染: 1)“存在”指:调查日新发生的医院感染;过去发生的医院感染,在调查日仍未痊愈。 2)“不存在”指:调查日没有发生的新的医院感染;过去发生的医院感染,在调查日 已经痊愈。 6.医院感染部位:各医院可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填写。汇总时归类如下: 1)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胸膜腔感染。 2)泌尿系统:如肾脏、肾脏周围组织、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感染。 3)消化系统和腹部:感染性腹泻、胃肠道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腹 (盆)腔内组织感染(包括:胆囊、胆道、肝、脾、胰腺、膈下、盆腔、其他组织 或腔隙等部位的感染、腹膜炎)、腹水感染。 4)手术部位: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器官(或腔隙)感染。 5)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颅内脓肿、椎管内感染。 6)血液系统:血管相关性感染、菌血症(败血症)、输血相关感染。 7)皮肤和软组织:皮肤软组织(包括: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褥疮感染、乳腺脓肿 或乳腺炎、脐炎、新生儿脓疱病)、烧伤部位(烧伤感染)。 8)其它:包括心血管系统感染、骨、关节感染、生殖器感染、口腔感染以及以上未包 括的感染。 7.病原体:指医院感染部位的病原体。一个感染部位若为混合感染则有多个病原体。 8.药敏结果:感染部位病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的填写,包括敏感及耐药。 9.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指调查日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日之前的不计。不包括抗 结核治疗药物、抗菌药物的雾化吸入、抗病毒药物(如无环鸟苷、病毒唑等);不包括眼科(抗菌药物滴眼)、耳鼻喉科(耳鼻的滴药)、烧伤科(烧伤部位抗菌药物覆盖)等局部用药。 10.抗菌药物使用目的:单纯用于治疗者归为治疗用药,单纯用于预防者归为预防用药,若 两者兼有则归入预防+治疗。不能确定者可询问病室主管医生。 11.抗菌药物联用:指该调查日中使用了几种抗生素。 12.治疗用药已细菌培养:凡治疗用药者(包括预防+治疗用药者)均必须注明是否送细菌 培养(做细菌培养和未做细菌培养的和等于治疗用药和预防+治疗用药的和,如治疗用药20人,预防+治疗用药5人,那么做细菌培养和未做细菌培养的和为25人)。预防用药和未用抗生药物者不必填写。 13.手术前应用抗生素包括各种情况下应用,只要应用抗生素即选择“有”,否则选“否”。 14.外科围术期用药:当手术切口等级为Ⅰ、Ⅱ时必须填写;为其他等级时则无需填写。 15.围手术期用药根据各手术科室Ⅰ级切口病例具体情况填写。 16.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呼吸机等侵袭性操作:指该调查日中是否应用了动静脉插管、 泌尿道插管、呼吸机。

2018年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现状、重要病原体的检出及耐药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现患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评价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成效,并为有效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感染管理科于2018年9月27日在全院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各临床科室2018年9月27日0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院、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感染管理科负责整个调查的组织实施。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师负责本病区的调查,每20—30张床位配备1名调查人员。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调查登记表。9月21日感染管理科在门诊七楼学术交流中心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了统一的培训。 1.3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4 统计方法调查结束后,各临床科室将所有患者信息录入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平台,感染管理科负责通过该软件进行统计汇总。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1448人,实查1448人,实查率为100%。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9%。 2.2 社区感染率社区感染305例,309例次,社区感染率为21.06%,社区感染例次率为21.34%。

2.3 手术部位感染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共调查手术病人237例,手术部位感染1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42%。其中Ⅰ类切口69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Ⅱ类切口87例,感染1例,感染率为1.15%,Ⅲ类切口59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Ⅳ类切口22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 2.4 科室分布本次现患率调查共涉及67个临床科室,其中医院感染现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重症监护室20%(2/10)、乳腺甲状腺外科15.38%(2/13)、神经外二科14.81%(4/27)、急诊科8.33%(1/12)、烧伤整形科7.14%(1/14)、骨伤八科4.17%(1/24)、康复科2.38%(1/42)、北城骨伤一科2.38%(1/42)。 2.5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共9例,占65%;泌尿道感染1例,占7%;表浅切口感染1例,占7%;器官腔隙感染1例,占7%;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占7%;烧伤部位感染1例,占7%。各科(组)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现患率调查汇总

现患率调查汇总

————————————————————————————————作者:————————————————————————————————日期: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15年11月16日00∶00-24∶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2015年11月15日由感控办进行了统一培训。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调查在11月17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现患率 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98.76%(要求调查率≥96%)。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8%)。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37.66%。具体详见表1 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科室应查人数实查人数医院感染感染率% 社区感染感染率% 肿瘤内科3938513.161334.21 心血管内科3736616.671336.11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结报告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我院于2017年9月7日进行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于9月7日下午2点在南三楼会议室召各科院感QC小组会议。要求各科院感小组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要求临床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院感科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工作,各科的院感QC小组人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017年9月7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院感小组护士或医生组成,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院感科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 3.诊断标准依照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由院感科人员负责资料的整理、统计。 二、结果

1.医院感染现患率院感科对全院16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全院各科应查人数320人,实查人数320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实查率100%,感染病例6例,现患率是%。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4例,泌尿道感染1例,软组织感染1例。 2017年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2.社区感染现患率 2017年现患率调查社区感染87人,社区感染患病率%。 3.多重耐药菌 检出多重耐药菌2例,分别是耐碳氢霉烯鲍曼不动杆菌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 4.抗菌药物应用 实查病人320人,121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其中一联用药101人,占%;二联用药20人,占%。预防用药34人,占%;治疗用药87人,占%。送标本培养17例,送检率%。 5. 手术情况 本次现患率调查共监测手术患者58人,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人,手术部位感染率%,其中,I类手术切口患者25人,手术部位感染0人,感染率0;II类手术切口患者26人,手术部位感染1人,感染率%;III类手术切口患者7人,手术部位感染0人,感染率0。 三、分析讨论

2018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8年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我院于2018年5月9日,配合新疆自治区院感质控中心开展了今年的现患率调查,根据我院各临床科室住院病人情况拟定调查计划和做好培训工作,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定调查方案: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要求,统一复印床旁调查表、个案调查表。要求临床科室管床医师在5月8日完善所有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验、检查项目。(二)培训及人员分工: 2018年5月8日下午16:00—17:20在18楼大会议室,院感科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参加调查的感控管理员进行了“现患率调查”专项培训,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说明调查目的,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的调查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院感科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工作,院感科共2人,临床科共22人,分2个大组,各科的院感管理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根据各病区在院人数发放个案调查表、床旁调查表等“院感现患率调查”登记表。 (三)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018年5月9日0时~5月9日24时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由院感科2名专职人员和各临床科室感控管理医生组成,感控管理护士参与,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一周内,对这项工作进行准备,调查前一天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

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床旁调查表内容,对在院的每一位患者进行疑似感染或感染床旁调查,结合患者病历,采集调查信息,在医院HIS系统填报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 依照原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 医院HIS系统与人工结合 二、调查结果 1、调查基本情况:应查人数344人(2017年229人),实查病人344人(2017年220人),实查率100%(2017年96.07%)(>90%),院感发生率1.74%(6/344)(2017年1.36%=3/220),院感例次率1.74%(6/344)(2017年1.36%=3/220);社区感染率2.91%(10/344) (2017年6.36%=14/220)。抗菌药物使用率7.27%(25/344)(2017年13.18 %=29/220),其中,治疗用药15例,占15/21×100%=71.43%(2017年13例,占44.83%);预防用药10例(2017年15例,占55.56 %);治疗+预防用药0例(2017年1例,占3.45%)。抗菌药物一联用药22例(2017年27例,占93.10%);抗菌药物二联用药3例(2017年1例),四联0例(2017年1例),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5例(2017 年2例),同期治疗用药6例(2017年3例),感染病例微生物标本检测率5/6=83.33%(2017年66.67%)。院感+社区2例,其治疗前送检率2/2×100%=100%(2017年64.29%)。 表1 2018年5月9日现患率调查分析

医院院感工作总结

医院院感工作总结 篇一:20XX医院感染工作总结 20XX年博爱眼科医院感染工作总结 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8月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了三级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负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 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 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一控制一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三、进行培训管理机制 针对院专科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既做到对病人的过程管理,同时也是对管床医生的持续培训,此项工作收到预期效果,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1)对全院1751例无菌切口进行感染率调查,发生感染3例,感染率为%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w % 勺要求 3、环境监测方面 手术室病房专设记录本,对每月采样结果记录,全年环境监测符合率为97.%。对其不合格的方面进行消毒后重新监测. (2)对层流手术室、的空气采样方法,首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的具体采样要求,采样结果均符合要求。 4、消毒灭菌监测 1).每月对消毒间进行效果监测,按全国消毒规范要求,每天做B-D试验,每月做生物监测。 2).6月份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了监测,上半年共 监测10根,合格10根,合格率为99%对篇二:20XX年20XX 年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院感科积极工作,进一步健全落实院感组织络,严格管理制度,开展必要的监测检查工作。医院各科室有力配合,护理部切实抓好科室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操作及检查考核,临床科室及时认真填写和上报科室院感病例,院感科做好院感病例的监测与分析,指导临床科

医院现患率调查总结

医院现患率调查总结 篇一:XX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 XX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我院于XX年7月15-18日进行住院病人患病率调查,根据我院各科住院病人情况拟定调查计划和做好培训工作,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以下时间性安排:7月15日0时到24时开始至7月18日完成临床科室调查工作,8月底完成网上病例录入工作,网上完成汇总表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及总结工作。 于7月14日下午2点半利用院周会的时间在四楼会议室召各科主任、护士长会议,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意义做一重点要求,各科室临床医师完善病例和各项检查。要求各科感染小组质控员第二天下午3点来四楼会议室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说明调查目的,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的调查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要求临床科室主任对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

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感染办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共21人分3个大组,各科的质控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床旁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经过为期4天时间的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19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全院各科应查人数704人,实查人数 704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实查率100%,院感染病例41例,院感染发病例次为42例,其中医院感染病例15例,社区感染26例。医院感染患病例是%,社区感染患病率是%。汇总出资料信息:(详见患病率调查医院感染例数表)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26例,上呼吸道感染 3例,泌尿道感染4例,表浅伤口感染2 例,其他部位7例。 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36例,感染病例标本检测率%。 医院感染现患率同去年相比如下表: 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 XX年 XX年%% 一、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情况: 位于医院感染部位前二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 1、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医院感染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8月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2.1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负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病历监测 对院感病例回顾性调查模式(在病案室逐份查阅出院病历,防止漏报),真实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率的基线。并同时采用了前瞻性调查形式,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既做到对病人的过程管理,同时也是对管床医生的持续培训,此项工作收到预期效果,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①感染率监测:发生医院感染242人,感染例次数250例,感染率为1.3%,达到卫生厅规定的≤8%要求。 ②漏报率的监测:从11月我院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开始,我院的漏报率从50%下降到16%。符合卫生部要求的20%。 ③对全院1751例无菌切口进行感染率调查,发生感染5例,感染率为0.2%。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0.5%的要求 2、首次开展现患率调查 7月份我科开展了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此次调查有院感科专职人员负责,调查时间为3天,共调查399个在院病人,实查率为98.8%。调查结果显示,院内感染率为2.76%。抗生素使用率为64.4%,送检率为3.8%。 3、环境监测方面 ①对全院环境采样366份,合格346份,合格率为94.5%。其中高危科室采样243份,合格233份,合格率为95.8%。普通科室采样133份,合格128份,合格率为96.2%。重点科室手卫生采样144份,合格142份,合格率为98.6%。对于不合格的者,及时查找原因并重新采样。 ③县卫生监督所来我院对层流手术室的空气监测采样9份,合格8份,合格率为88%。 ④透析液采样为180份,合格180份,合格率为100%。 ⑤对10月份投入使用的层流手术室、产房、ICU的空气采样方法,首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中的具体采样要求,采样结果均符合要求。 4、消毒灭菌监测 1.每月对消毒间预真空高压锅进行效果监测,按全国消毒规范要求,每天做B-D试验,每月做生物监测,保证高压锅消毒灭菌质量。对手术室的快速压力蒸汽消毒锅全国消毒规范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docx

2017 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 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2012 年版)》要求 ,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 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院感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 努力下,圆满完成2017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017 年 9 月 22 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在开始调查前 4 天通过院周会形式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说明》及《医院 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发至各临床科室,由各科室院感质控管理小组督促本科室医生认真学习。检查人员由医院感 染专职人员和各科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及临床医生组成,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 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判定。 二、结果 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 429 人,实查 425 人,实查率 99.06%,符合院感病例调查率不低于 96%要求。发现 医院感染病例 5 人 6 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 1.18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 1.41 %。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 1 例、 下呼吸道 2 例、腹腔内组织 1 例,泌尿道 1 例,表浅切口 1 例;社区感染病例 180 人 223 例次,社区感染率为 42.35 %,感染例次率为 52.47 %。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 31 例,下呼吸道 70 例、泌尿系感染 11 例、胃肠道 6 例、腹腔内组织 3 例,表浅切口 1 例,器官腔隙 2 例,皮肤软组织 41 例,其它 58 例。 调查情况详见以下附表

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我院于2017年9月7日进行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于9月7日下午2点在南三楼会议室召各科院感QC小组会议。要求各科院感小组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要求临床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院感科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工作,各科的院感QC小组人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17年9月7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院感小组护士或医生组成,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院感科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 3.诊断标准依照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由院感科人员负责资料的整理、统计。 二、结果 1.医院感染现患率院感科对全院16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全院各科应查人数320人,实查人数320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

实查率100%,感染病例6例,现患率是%。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4例,泌尿道感染1例,软组织感染1例。 2017年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2.社区感染现患率 2017年现患率调查社区感染87人,社区感染患病率%。 3.多重耐药菌 检出多重耐药菌2例,分别是耐碳氢霉烯鲍曼不动杆菌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 4.抗菌药物应用 实查病人320人,121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其中一联用药101人,占%;二联用药20人,占%。预防用药34人,占%;治疗用药87人,占%。送标本培养17例,送检率%。 5. 手术情况 本次现患率调查共监测手术患者58人,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人,手术部位感染率%,其中,I类手术切口患者25人,手术部位感染0人,感染率0;II类手术切口患者26人,手术部位感染1人,感染率%;III类手术切口患者7人,手术部位感染0人,感染率0。 三、分析讨论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 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院感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 2017 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17年9月22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在开始调查前4天通过院周会形式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说明》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发 至各临床科室,由各科室院感质控管理小组督促本科室医生认真学习。检查人员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各科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及临床医生 组成,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判定。 二、结果 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429人,实查425人,实查率99.06%, 符合院感病例调查率不低于96%要求。发现医院感染病例5人6例次,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8%、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1.41%。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1例、下呼吸道2例、腹腔内组织1例,泌尿道1例,表浅切口1例;社区感染病例180人223例次,社区感染率为42.35%,感染例次率为52.47%。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31例,下呼吸道70例、泌尿系感染11例、胃肠道6例、腹腔内组织3例,表浅切口1例,器官腔隙2例,皮肤软组织41例,其它58例。 调查情况详见以下附表 . . 附表1.本次调查实查率及现患率汇总表 附表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科室及病原体

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

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 根据《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和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减少漏报率,提高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院感科开展了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活动,制订了调查计划和具体活动安排。于7月26日对全院7个临床科室7月25日0点至24点的所有住院病人及当日出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此项活动各科主任给予高度重视,科室院感监控医师协助调查,采取床旁查体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逐一对每位病人进行了调查,并认真填写、登记,经共同努力,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此次调查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调查情况 应调查人数531人,实查531人,调查率为100%(要求调查率≥96%)。通过医生床旁查体,结合查阅在架病历,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分析、讨论并征求主任意见,最终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无漏报病例。各科医院感染情况见2018年医院现患率调查汇总表。 二、手术情况: 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四、感染病例及漏报情况: 医院感染病例0例,无漏报病例。 本次调查显示: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0%,漏报率为0%,抗生素的平均使用率为31.4%,(要求住院病人≤60%)。说明经过今年等级医院评审前院长亲自牵头抓院感工作效果显著,全院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增强,感染机会少也是原因。此次调查虽然感染率低,但是医院感染控制不能放松。手术科室仍需注意手术病人术前的即刻备皮、控制血糖、减少术前住院日、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温,提高手术技巧及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环节。各病区应注意空气流通,保持环境清洁,控制陪护人员数量,确实做好病房终末消毒。在抗生素使用方面有的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加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版

最新资料推荐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 一、目的 1、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现患率发生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侵袭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等。并进行系统比较,得到相应统计学结论,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 2、贯彻落实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细则。 3、完成感控2016 年工作计划。 二、调查时间:2016年8月22日 三、调查范围:医院所有住院病人(包括当日出院病人,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病人) 应查人数=调查当日在院总人数-该日新入院病人数+该日已出院病人数 四、调查组织形式 1、感染管理科组织开展(设计方案、培训人员、收集资料)。 2、调查前三日各病房完善所有病人特别是感染病人的各项检查及病历的书写。 3、临床各科监控小组(质控医生、质控护士)实施调查。 五、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汇报:向医院领导汇报,并与相关职能科室如医务处、护理部协调,争取全方位的支持 2、预告:在调查开始前3 天,向相关临床科室发出通知,说明调查目的, 要求各科对住院病人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 最新资料推荐

3、组建队伍:小组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病区各组主治及以上医生和 病区兼职护士组成,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任组长; 4、培训:开会集中培训,包括调查方案、诊断标准、调查表项目填写说明等。 六、调查程序与方法 1、调查组成员首先得到该病房住院总人数及名单,包括8 月22 日的出院病人,但不包括8 月22 日的新入院病人。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每调查组中选出一人(医院感染监控医师)到病人床旁以询问和体检的方式进行调查,每一病人至少3 分钟。其余人员按名单逐一查看病历记录; 3、每一住院病人均应进行调查,并由调查组成员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 4、感染判断与诊断标准:床旁调查结果应与病历调查结果相结合,按诊断标准确定是否为感染,再确定是否为医院感染。如有诊断疑问,小组讨论后,组长确定。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 号); 5、病原学检查:注意追踪病原学检查结果,包括调查当天还没有,而日后有本次感染的检验结果,应补上; 6、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不明确者,可询问病房主管医生; 7、特别关注的项目:体温记录、抗菌药物使用、病原学报告、住院时间、 病情严重、免疫功能和接受侵入性操作等。床旁调查人员应注 最新资料推荐 意询问方法与技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