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始皇的功与过议论文

秦始皇的功与过议论文

秦始皇的功与过议论文
秦始皇的功与过议论文

秦始皇的功与过议论文

从秦统一六国到焚书坑儒,从陈胜、吴广起义到项羽、刘邦推翻秦国统治,在这一段时间里,秦始皇有许多成功之处,已有许多失败与过错。

先说成功,秦始皇从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成功建立了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洛阳。还有清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秦始皇还进行了巩固统一,如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及统一文字。在军事上,北筑长城击匈奴;开发南疆;兴修灵渠。通过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秦国越来越强大,国富民强,盛极一时,可谓秦始皇大成功。当然,不只是秦始皇一人所为,亦有臣民的共同努力!

再说失败:秦国由盛世转入衰败,就是秦始皇一步步失败的过程。具体来说,我认为焚书坑儒就是典型的一例。焚书坑儒虽然在加强思想,有利于统一的方面起到了作用,但是却桎梏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所以说,焚书坑儒对于秦朝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修建巨大的阿房宫及立山陵墓,加重了农民的徭役,浪费国家大量的财力,劳民伤财,致使陈胜、吴广起义。我觉得秦始皇应该把修建阿房宫的经费来治理国家,或者体恤民意,减轻赋税和徭役。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与赵高狼狈为奸,致使项羽、刘邦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

总的来说,秦朝的建立给中国的统一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觉得秦始皇还是功大于过。

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秦始皇是我国的第一位封建帝王,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他一生是有功也有过的。秦始皇在位时期为统一中国创下了不朽的功绩,也有不少的过失。 秦始皇年仅十三岁就登基了,以他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扛起了秦国统一天下的使命,责任使他变得更早熟,更坚强,也变得更沉默了。他的处理果断是成就一切的基础,所以,果断令他创下了不少的功劳。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政治上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及为了统一和巩固统一而在军事上,交通上所做的贡献。 他的贡献分几件,详细来讲,也就是他在政治上统一六国,他在统一六国中,首先把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然后作出了推进统一的重大决策。从此事可以看出秦始皇非常有智谋和策略,所以他才能统一中国。 他在统一中国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权国的政体模式。他首先创置了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其次,他创置了郡县制度,取消原来的封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又增设四郡;郡设郡守,郡以下辖县,县有县令,郡守县令都由中居任命,可以随时调动。中央政府内设三公九卿,废除世袭特权。中央及地方级官员实行流动,其任免升迁一切大权都操纵在皇帝手中。赢政建立的这种政体模式,对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他为了巩固新建立的统一王朝,下令以秦小篆为统一文字,以秦的圆形货币“秦半两”为统一货币,以秦的度量衡为全国统一的计量标准。从而便利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还有他大兴土木工程,修建了长城、阿房宫。为中国留下了震惊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兵马俑”。这些都说明了秦始皇的功劳是巨大的。但是一个人有功就会有过,何况是一国之君呢!作为一个专制主义的统治者,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尤其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上的统治而采取的残暴措施,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起着摧残的作用,并开创了文化专制的先例。他焚书坑儒,刑法苟暴,滥用民

论秦始皇为政的功过得失

论秦始皇为政的功过得失 法律与行政学院15法学02 林子铿 秦始皇其人其政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为政的其功其得 用一句从初中就在历史课本出现的一句话来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顺应了人民的的要求,符合人民的愿望,为了巩固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必修一岳麓书社),不得不说秦始皇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非同一般的贡献,其功德不可埋没。 首先,秦皇最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中国,“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杜牧),秦始皇扫六合,从此把像《左传》所记载的“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那般的争夺领土,甚至“疆场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的地步。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意义就是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秦始皇的第二个功劳莫过于“废封建,置郡县”。封建,也就是封邦建国。一改宗法分封制为郡县制。秦始皇所创新制,可以说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的宗法制的羁绊和模式,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国家制度。(《论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张传玺)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是一种中央集权的措施,秦始皇在地方的行政区域分为郡县两级,基层分乡、亭、里。这种中央集权的措施为以后西汉武帝的推恩令、宋代的杯酒释兵权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提供了借鉴。 秦始皇的第三个功劳就是他设立的专制主义。皇帝制,皇帝是国家的元首。秦始皇认为他自己功过三皇五帝,因此称为皇帝。三公九卿制,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检察百官,九卿分管庶政。秦始皇设立的三公九卿制大大的加强了专制主义,一定程度稳固了当时的政治,维护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也为日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等提供了借鉴。

试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1卷1999年第3期(总第86期) 试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马植杰 (河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要: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中国,并非个人才能所致,不过是/续六世之余烈0而已。秦统一后,虽颁布了在全国推 行郡县制的政令,但面对当时中国仍保留着封建割据状态的现实,他没有采取与民休养生息和稳定政局的措施,而 是进行史无前例的大役使、大榨取、大刑杀、大巡游、大求仙等,致使民不聊生,百姓疾苦。秦始皇的骄奢淫暴、喜阿 谀奉承的品性与/雄才大略0、/千古一帝0之称的确不相符。所以,对他的评价不宜过高,还应当更低些。 关键词:秦始皇;功绩;过失 中图分类号:K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44(1999)03-0051-04 一关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贡献 众所周知,统一国家的出现,不是只凭个别英雄人物就能做到,它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做基础的。秦中央集权封建皇朝的建立,正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春秋时期,由于铁工具的使用日益广泛,农业、手工业和交通相继发展起来,人民的经济生活自然也日益密切,这就为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强,各国统治者争夺土地、人民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兼并战争因之日益剧烈地展开。春秋时,中国还有数以百计的诸侯国,另外,散居着不少的少数民族,可是进入战国时,就只有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大国,而且在各国内部也大致消灭了旧日卿大夫专权世袭的局面,成为具有君主集权性质的新型王国。国家大了,战争规模也日益扩大,最后势必是由一个最为强大的国家统一中国,哪个国家具备统一中国的条件呢?秦国僻处西陲,经济、政治原来比较落后,可是它所受旧传统保守势力的阻碍较少。秦孝公时,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建立了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政体,变法积极推行富国强兵的耕战政策,不仅奖励本国人民积极生产,并且招徕三晋人民到秦开垦荒地,还设立军功爵,鼓励战士杀敌立功。另外,秦也招揽国外有识之士担当国家重要职任,秦官吏比较忠于职守,结党营私的现象较少,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都较东方各国缓和,所以秦在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居六国之前列。公元前246年嬴政即位时,秦的疆域已接近其他六国疆域的总和,连当时执政的丞相吕不韦都/欲以并天下0[1],公元前237年,嬴政亲政时,李斯建策说:/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0[2]。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也说:/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0[3]可见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吞并六国,主要还是由于秦国长期以来积累的总体优势,并非秦始皇个人才能所致。 郭沫若早在1943年就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事业作出论断:/中国自春秋以来,由十二诸侯而成七国,无论在政治上与思想上所走的都是趋向统一的路线,而始皇乘六世的余威,处于居高临下的战略地位,益之以六国诸侯的腐败,故他收到了水到渠成的大功。0[4]这个说法是极有见解的。历代创业国主如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都善于用人驭将,身经百战,摧破强敌,平定天下。秦始皇则一直深居朝堂,从未参加过实际战斗,就此而论,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不过与司马炎之灭吴相类似。就他在统一前的表现而论,他一直到22岁平定嫪毒之乱后,才开始亲自处理政务。由是以观,秦始皇早年表现并非突出,他亲政以后至统一前虽有些较好表现,如虚心纳谏,择善而从,谦恭下士,遇事能讲策略,分别缓急等,但很难就此说他有什么了不起,特别是他统一之后,把历代人民用血汗和泪以及先王艰苦创业换来的统一大业,全部说成是他自己的功德,将自己吹捧为旷古未有的超级皇帝,这种表现只能显示他器小识短。1995年白寿彝等主编的5中国通史6中说:/一般对秦始皇在统一上的作用,多推崇过高,秦 收稿日期:1999-04-20 作者简介:马植杰,男,1922年生,汉族,河北定洲人。研究员,从事秦汉三国史研究。 ) 51 )

秦始皇功过辩论赛-功(1)

秦始皇功: 1.统一六国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通过战争,不断兼并东方邻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40多万人降秦,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统一战争的顺序: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与秦武遂(在今山西南部地方二百里。 前280年楚与秦汉北(今湖北西北部及上庸(今湖北西部。 前275年魏与秦温(在今河南温县一带。 前273年魏与秦南阳(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 〔提示〕从上表可以看出,秦在统一中国的前六七十年间,其军事势力已扩展到中原地带。 ②秦灭六国的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③战国末期六国抗秦大事记: 前269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

前247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秦攻赤丽、宜安,被李牧击退。 前232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前227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 由此可见“六国论”中“六国互丧”、“(齐终继五国迁灭”、“燕虽小国而后亡”等语,都是以上述史实为依据的。 2.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嬴政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 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公为36郡,郡下高县。郡县制度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各有相同,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线;同时,统一了度、量、衡。这些措施, 有利于巩国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4.夺取河套地区防御匈奴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发族,原先分布在蒙古草原上。战国末年,他们逐渐强大起来,占据了水草丰美联社的河套地区,并不断南下。北方各国的农业生产经常遭到破坏。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强大国家。他们的首领称为“单于”。

[作文范文]论秦始皇之功过

论秦始皇之功过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十三岁时就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他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名族国家;他征用民夫,修筑了气势宏伟的万里长城。他就是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这个人,是很有争议的,有人说他好,也有人说坏。我认为,他有功,当然,过也是逃不掉的。自从秦始皇亲自处理政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就完成了灭六国之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兼并六国后,结束了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局面。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有不少周朝诸侯,他们都不听天子号令,割据一方,互相残杀,民不聊生。于是秦始皇吸取前朝教训,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面再分县,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由于地域差别,各处的文字、车辆大小、尺寸、升斗和斤两全不一样,秦始皇将车轮距离一律改为6尺,将文字也改革成了简便的写法,又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这些一连串的改革对中国的文化和经济贸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人无完人,秦始皇的一些事表现出了他的残暴统治。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秦始皇征用民夫,把原来的燕、

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造了不少长城,这便是万里长城。但为了修筑长城,秦国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死伤无数。后来又有两个方士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一查又发现咸阳有一批儒生也议论过他,秦始皇便把他们全部抓来审问。 儒生经不起拷打,又东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来。秦始皇下令把460多个儒生尽数活埋。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这件事遭到了全国人们的反对,他的残暴因此而出名。 纵观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我对秦始皇只能做这样的一个

秦始皇的功与过 历史论文

秦始皇的功与过 一八班范若琳 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有的已在地下长眠,可是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永记在人们的心中。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他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近百年来,这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每个人都持着自己的观点。 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始皇暴虐,至子而亡”;“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我们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这一点是迄今以来,对秦始皇评价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问题。当我们系统地研究过秦史以后,再评价秦始皇,则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较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 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间出现无数君主,有贤君、有暴君、有昏君。其中当以秦始皇的功过最具争议,每个人对他的评价都不同,所以引起我们对他的兴趣。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统一。秦始皇即位后,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余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对于秦始皇在位所推行的政策,人们争议很大,有人认为他功大于过,也有人认为他过大于功。对于历史,我认为只有客观地对待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 一、秦始皇的功绩 第一,推行商鞅变法。秦始皇采取商鞅的建议,实行变法。(1)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把自由民束缚于土地保障了社会的安定(3)奖励军功;依军功大小进行封爵奖励,也表明开始废除世卿世禄制。使得地主势力发展起来,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使得秦国的军事实力提高。通过商鞅变法的各方面的措施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因此通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有了很大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中央集权制。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也为了子孙后代的基业。秦始皇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设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人,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辅助丞相,监察百官。地方机构则采纳李斯的建议,废分封,行郡县,郡县重要官员都由中央任免。如此一来,形成了中央集权专制的局面。虽然现在开来,专制容易造成贪污腐败,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实行中央集权专制有利于维护政治经济的稳定,为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秦始皇所创的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多民族、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这套制度的创立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典范。自“汉承秦制”直到明清,历代王朝都以秦制为国家制度的基本模式。 第三、统一经济制度,统一文字。七国统一初期,经济制度和文字的形状有很大的差别。东汉学者许慎曰:“(战国)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会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序》)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统一的国家极为不利。于是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等。全国上下使用统一的计量工具、货币、文字,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水平,大大促进了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快了各地区之间相互融合。秦始皇的功绩远不止这两点,还有推行商鞅变法,促进当时的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也为后来的北击匈奴,南服百越提供了经济基础。

教案-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含答案

清单一 统一全国 并吞六国 1.条件 (1)必然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2)可能性 ①秦国实力:商鞅变法,使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个人才能:嬴政掌权后,锐意进取,善于用人,广招贤良。 2.过程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相继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 清单二 政治、经济制度变革 “百代犹得秦政法” 1.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为自己选择了“皇帝”名号,“朕”成为皇帝的专称,玉玺为皇帝专用品,以显示皇权至高无上。 (2)国家体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经济制度 (1)下诏“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2)奖励移民垦荒。 (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密切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生产。 [深化认知] 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从此“玺”成为皇权的集中体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 清单三 军事、交通、文化措施 缔造统一大帝国 1.军事 (1)命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重设九原郡,修筑万里长城。 (2)平服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2.交通 (1)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五尺道”,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 (2)修筑驰道、直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 (3)统一车辆形制。 (4)拆除原六国所设路障、堡垒,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 3.文化 (1)“书同文字”,小篆成为全国通行字体,后出现了隶书,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 (2)“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 清单四 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 1.功绩 (1)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2)统一后,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起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3)勤于政务,富有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 (4)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韧和执著。 (5)对缔造和巩固大一统帝国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毕生精力。 2.过失 (1)“焚书坑儒”是对文化的摧残,在政治生活中造成恶劣影响。 (2)滥用民力,赋敛过重,刑罚严酷,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和苦难。 [深化认知]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其中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在后世封建王朝得到发展。 探究点 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毛泽东说“我是赞成秦始皇的”,“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专家”,“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1)从材料一看,毛泽东“赞成秦始皇”的两个主要理由是什么?结合史实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理由:体制创新和统一全国。理解: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建立了以三公九卿制为主的中央官制,地方上废分封、置郡县,并采取了其他一系列加强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 文字等),对当时和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结束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1 古往今来,对秦始皇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评论:一是借秦始皇来表达某种政治见解或主张,这可叫作史政论。史政论不属历史科学,但从性质上讲,即有革命与反革命之分。一是作为历史研究对象,进行历史评价。 “四人帮”评论秦始皇是典型的反革命的史政论,谬论百出,荒诞不经。然而他们却凭借手中掌握的舆论大权,使这股妖风一度弥漫整个思想界,冒充研究历史,控制了史坛,取消了人们把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权力。我们这篇文章,旨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秦始皇作一番自由的、实事求是的讨论。 一、关于秦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问题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从封建割据走向封建统一的王朝,秦始皇又是这个王朝的“始皇帝”,因些如何看待秦统一的主要原因,是把秦始皇置于什么基础之上的一个根本问题。 关于秦朝统一的原因,人们曾经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历史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过探讨。但对秦朝统一的主要原因,大家的看法却很不一致。在各种不同的观点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见解是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顺应了人民的要求,符合人民的愿望,是为了巩固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一来,秦始皇的形象就顿时高大起来了。 果真人们有美好的愿望,就必定会得到甜蜜的果子吗?人们要求什么,社会之神就一定恩赐什么吗?事实证明,历史并不是这样。严格地说,历史不是按照人们的愿望前进的。在阶级社会里,像人们所占物质资料的差异悬殊一样,人们的愿望也极不一样。究竟按谁的愿望走?即使说人们都希望统一,那么到底由谁来统一呢?单单为争统一本身就会引起一场殊死的搏斗。退一步讲,在当时情况下就是有统一的愿望、要求,也只能处于自发的和分散的状态。这种自发的分散的愿望和要求,不通过一定的形式集中起来,在任何重大的历史变动中都不可能起什么重大作用。就事实而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处于无权地位的人民有过什么为争取统一而联合起来的实际行动;恰恰相反,在战国的史籍中,到处可以看到劳动人民厌战、避战、逃战等等反对兼并战争的事实。因此,说秦始皇统一中国是顺应了人民的要求、愿望等等,只不过是一种推想罢了。至于说秦始皇统一是为了巩固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则更是令人难于信服。如果此说可以成立,岂不是说地主阶级已经进入自觉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从事创造历史的自由王国!很显然,这种把秦始皇现代化的做作,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 究竟什么是秦统一中国的根本原因呢?我们认为,这只能从封建生产方式的经济运动中去寻找。 西周奴隶制时代,土地所有权与分封制相联系,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多极占有,而周天子拥有实际上或名义上的最高所有权。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便是西周松散的统一的基础。进入春秋以后,周天子式微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秦始皇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一、统一六国 1、原因: ⑴客观条件: 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③民族基础:各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④群众基础:诸侯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⑵主观条件:①商鞅变法最彻底,秦国的实力最强; ②秦王的雄才大略——广揽人才,制定正确统一方针。 2、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 3、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 4、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 5、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 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③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④刑法严酷。 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注意: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是否有利国家统一;是否保持政治安定;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促进文化繁荣;是否促进民族融合;是否反抗外来侵略。 四、评价请始皇(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 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二、康熙帝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一、康熙帝初年面临问题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②沙俄势力正在东来;③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④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⑤满汉矛盾尚未平复。 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影响):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崇西中学黄德飞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出自新版高一历史教材第二分册第六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第七课“秦末农民起义”的内容。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秦统一以后,他自称“始皇帝”,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还采取了一些列措施:修建驰道与直道;建筑长城;开边移民等。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他又滥用民力、实施严刑苛法、焚书坑儒等,违背了民意,超出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承受能力。因此,秦始皇是一个功过是非都非常突出的典型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有的人说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我设计了“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研究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了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今天我们又学了由于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通过学习大家已经对秦始皇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对秦始皇作一番评价。 生1:我认为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剧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的。 生2:我认为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又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生3: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我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暴君。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但是,秦始皇却滥用民力,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筑长城、修驰道和直道、戍五岭等,征用数百万劳动力,耗费了大量的民力。

选修四考点1 秦始皇(练习)

选修四考点1 秦始皇 考点教学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 一、选择题: 12、“大地在我脚下……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请问这首主题歌所描写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位帝王? A.秦始皇B.唐太宗C.汉武帝D.康熙 13、“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有①确立皇帝制度②推行郡县制③修筑长城④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统一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B.秦统一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C.秦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D.秦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15、下列有关秦始皇的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 B.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 C.“阿房阿房,始皇亡”这首童谣反映了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修筑阿房宫 D.秦始皇征服百越后增设了南海、桂林、象郡 16、秦王嬴政能够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战略 C.统一条件成熟,嬴政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17、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最主要是在于 A.郡县官吏掌握地方军政大权B.郡县是重要的地方行政机构 C.郡县官吏有很强的独立性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世袭 18、秦朝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皇权至高无上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19、秦始皇横扫六国,完成统一的客观条件有①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②广大人民渴望统一③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最强④秦国人才济济⑤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A.①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0、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四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小,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21、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中,有利于政令传达的是①统一度量衡②统一货币③“书同文”④“车同轨”()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22、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是在于他 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3、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以下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繁荣 B.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C.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秦始皇 论文

论文:评价秦始皇(2000字)2009-12-16 21:37 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这后一点是迄今以来,对秦始皇评价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问题。当我们系统地研究过秦史以后,再评价秦始皇,则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较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 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如灭楚时,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马上改过,亲请王翦出征,并倾全国之兵交付与王翦,结果取得胜利。这种情况,若与赵国国君不信李牧,齐国国君轻信谗言,致使国亡的情况相对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而且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秦国固有的历史传统,如秦国以前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西方落后地区,秦孝公也曾为此面苦恼,昭王以后虽然秦国势力进入中原,但主要统治地区、根据地仍不出关中。到秦始皇时期,其国土竟达到空前广大的程度,而临这种局面,秦始皇以秦国制度为基础,创建各种制度,他并未囿于秦国固有的制度和传统,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而创建这些制度的秦始皇,其政治视野若不超出地处西陲的秦国的局限,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在秦国的历史上,继秦穆公、商鞅以后,秦始皇是对秦国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也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关于秦始皇的功与过有哪些

关于秦始皇的功与过有哪些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绩在中国帝王中也只有数人能与之相比。关于秦始皇的功与过有哪些呢?下面是有秦始皇的功与过解释,欢迎参阅。 秦始皇的功劳1.统一六国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通过战争,不断兼并东方邻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40多万人降秦,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统一战争的顺序: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与秦武遂(在今山西南部)地方二百里。 前280年楚与秦汉北(今湖北西北部)及上庸(今湖北西部)。 前275年魏与秦温(在今河南温县一带)。 前273年魏与秦南阳(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 〔提示〕从上表可以看出,秦在统一中国的前六七十年间,其军

事势力已扩展到中原地带。 ②秦灭六国的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③战国末期六国抗秦大事记: 前269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 前247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秦攻赤丽、宜安,被李牧击退。 前232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前227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 2. 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嬴政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 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公为36郡,郡下高县。郡县制度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各有相同,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线;同时,统一了度、量、衡。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国秦朝

秦始皇过大于功辩词

秦始皇的过: 1.徵敛无度,赋税奇重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 2.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万人以上。据估计,当时服兵役之人数远超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税苦役,实非百姓所能忍受。 3..严刑峻法,民怨鼎沸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令即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 4.箝制思想,焚书坑儒 为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在思想上也实行了严厉之统制,如颁布禁书令,大肆收缴焚毁书籍,又坑杀非议朝政的儒生四百余人,史称『焚书坑儒』。 综合点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绩在中国帝王中也只有数人能与之相比。虽然他在晚年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他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评论的:“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但秦仅二世而亡,其中的历史教训足以警世后人,引以为鉴。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旋即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还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各处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渡东海求神仙,耗资巨大。(‘楚义六帖’指徐福和童男女们在到达目的地(即现时的日本)之后一去不返,日本重臣秦氏为其后代。不过参考‘史记’与‘三国志’可知,此一说法在东汉之前并未出现。至于徐福即为神武天皇说,则除了年代不合之外,更是毫无文献可考。)后世多认为秦始皇好大喜功,性格暴虐,在他统治下民不聊生。

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1单元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含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 ——《资治通鉴》材料二(韩人计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楚人入秦,时为客卿)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史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国为秦开凿水渠的企图,并分析秦王嬴政在郑国的企图暴露后仍坚持修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王嬴政废逐客令的目的,并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简要的评价。 企图:消耗秦的国力,使秦无法向东征伐,以保证韩国的安全。原因:郑国渠的开凿使大片农田得到灌溉,有利于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2)目的:吸引有用之才,为秦国效力;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评价:秦王嬴政的做法,反映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其做法有利于吸纳人才,有利于增强秦国的力量,从而相对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而为其兼并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秦代郡县制的推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是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要求而出现的。它对于结束长期形成的诸侯割据局面,维护国家统一,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科学论文 论秦始皇的对与错 高中

课题名称:论秦始皇的对与错 班级: 学生: 课题目的: 1.认识和了解秦始皇的平生事迹 2.了解历代名人们对秦始皇的议论和评价 3.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功绩对错 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网上查找资料 2.翻阅历史资料,书报收集资料 关键词: 秦始皇焚书坑儒千古一帝万里长城统一大业 研究结果和分析: 1.秦始皇的生平 秦始皇是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

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2.秦始皇的主要措施 政治方面: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经济方面: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