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恩格斯晚年对认识的辩证过程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心得体会:恩格斯晚年对认识的辩证过程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心得体会:恩格斯晚年对认识的辩证过程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心得体会:恩格斯晚年对认识的辩证过程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恩格斯晚年对认识的辩证过程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从收集、积累材料到整理材料、把材料系统化,从以分析为主发展到以综合为主,从经验自然科学发展到理论自然科学的阶段,为认识的辩证过程理论提供了科学前提。但是,直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绝大多数的自然科学家仍然被束缚在形而上学和经验主义的传统思维方式之中。对此,恩格斯晚年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以及有关的历史唯物主义通信中,从多方面深刻阐述、丰富和发展了认识的辩证过程理论。

关于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关系

对于杜林关于“最后的终极的真理”“思维的至上性”“认识的绝对可靠性”“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错误理论,恩格斯从多方面批判了这种认识论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首先,恩格斯认为,要说明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先要说明这里的思维指的是单个人的思维,还是作为无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恩格斯指出:“因为最可贵的结果就是使得我们对我们现代的认识极不信任,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恩格斯的这段话,对于那些对自己的认识盲目自信,在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情况下就认为自己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具有重要警戒作用。任何人的认识,都要准备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

其次,恩格斯认为,人的思维、认识,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矛盾。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的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贯穿于人类认识过程始终,是人的思维所包含的主要矛盾,“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即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这个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推动人的认识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再次,关于是否存在“永恒真理”的问题,恩格斯把整个认识领域分成三大类进行考察。第一类是研究非生物界的科学,第二类是研究活的有机体的科学,第三类是历史科学。恩格斯指出,在这三类科学中,所谓永恒的真理、终极的真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罕见。在人类历史领域中的科学比在非生物领域和生物学领域中的科学还要复杂得多;不仅如此,如果一旦例外地能够认识到某一时代的社会存在形式和政治存在形式的内在联系,那么这照例是发生在这些形式已经半衰退和濒于瓦解的时候。“因此,在这里认识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因为它只限于了解只存在于一定时代和一定民族中的、而且按其本性来说是暂时的一定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的联系和结果。”恩格斯还谈到人的思维规律的科学,即逻辑学和辩证法,他认为在这方面更谈不到什么永恒真理。因为认识就其本性而言,或者对漫长的时代系

列来说,是相对的而且必然是逐步趋于完善的,或者就像在天体演化学、地质学和人类历史中一样,由于历史材料不足,甚至永远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善的,而谁要以真正的、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标准来衡量认识,那么,这只是证明他自己的无知和荒谬。

关于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关系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批判德国生物学家耐格里的报告《自然科学认识的界限》中所说的人“没有能力认识无限”的错误观点时,深刻地阐述了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关系。

首先,恩格斯批判了耐格里关于“我们不能认识现实的质的差异”的错误观点。第一,恩格斯认为,每一种质都有无限多的量的等级,如颜色的浓淡、质地的软硬等,而且它们都是可以度量和可以认识的,而这些量的不同等级的承担者,即颜色、质地等,就是不同的质,所以认识了这些量的不同等级,也就是认识了事物的不同的质。第二,恩格斯认为,在现实中存在着的不是脱离物的抽象的质,而是具有质并且具有无限多的质的物。两种不同的物总有某些质(至少在物体性的属性上)是共有的,另一些质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还有一些质可能是两种物中的一个所完全没有的。但是,在由各种自然物和自然过程所构成的一个无限的系列中,只要我们认识了每个自然物和自然过程在自然联系中的地位,就是认识了这个自然物和自然过程的质。第三,恩格斯认为,我们的思维可以把不同的感官对同一事物提供给我们的不同的印象,综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认识这个事物的质。通俗地说,就是人的认识可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通过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内在

教育理论学习笔记

教育理论学习笔记 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教育教学人生观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

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教育的德育观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摘要: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者叫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于它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所以,又可以叫做实践论。 关键词:实践;认识;辩证关系; 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1.2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辩证法的23 个原理

“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与发展;“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四个四”是指四 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反对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这种绝对化和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 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个性也不能脱离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共性不能代替个性,个性具有共性容纳不了的内容;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事物都是由矛盾群构成的,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以及矛 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由此区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非主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4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六章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认识论》第二节:认识辩证过程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在第一节里,我们学习了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观的能动的的反映。那么,认识在实践中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认识的具体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将进一步明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把握认识发展的规律。 在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以下三个大问题:▲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运动总规律 下面,我们先学习第一个大问题。 ▲一、从实践到认识 大家恐怕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同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打交道,首先得到的是关于他的身材容貌、穿戴打扮、举止神态、说话声调等印象,这些就是关于这个人的感性认识。以后我们同他接触多了,了解了他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这种印象也就越积越多,经过头脑思考,对这个人的思想素质、知识才能、生活作风等方面就会产生一定的产生看法。这就是关于这个人的理性认识。人们

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这样,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和特点 什么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各个片面的直接的、具体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反映形式。感觉产生的机制在于人有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这些器官是人与对象之间的桥梁和通道。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这些感觉器官时,产生的刺激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就产生了各种感觉。人们通过视觉看到颜色、形状、大小等;通过听觉听到事物的声响;通过嗅觉闻到事物的气味;通过味觉辨别事物的滋味;通过触觉感知事物的凉热、软硬等,如面对一个苹果,人们通过眼睛的观察,形成了圆、红、大的认识;通过舌头的品尝,形成了甜的认识;通过手的触摸,形成了硬的认识。这些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获知的关于事物个别特征的认识形式,就是感觉。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感觉所获得的是关于事物的个别特性的一种认识。比●感觉图 ●牛顿与苹果

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测题及答案

日测内容:认识论 星期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 C.辩证观点D.唯物的观点 2.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C.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D.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C.概念—判断—推理D.经验—理论—经验—理论 5.恩格斯提到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一观点说明()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具有科学性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列宁说:“人不能完全地把握一反映一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表明()A.人只能认识自己周边的具体事物 B.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C.人们无法达到对自然界最终的真理性的认识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法达到对绝对真理的把握 7.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真理是多数人的主张,谬误是少数人的见解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在本质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唯心主义哲学点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不能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否则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4、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就是任何真理都必然饱含着相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据优先股地形的真理,之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邮箱对象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反对格列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是相对和足以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而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优势互相联系的。真理是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过程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想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梳理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理念。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成功的时间必然是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S0201006 研究现状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1 月 2. 昝启均《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3. 董显堂《对探索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道路的认识论思考》,《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第 8期 4.郭小磊《国外学者对<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研究概述》,《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5. 王才干《客体辩证法简论》,《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 6. 童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党建研究》2001年3月 7. 余满晖《论毛泽东<实践论>及其影响》,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8. 车永洙《论模糊性思维及其现实意义》,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9. 王荣江《马克思认识论中认识与实践的辩证法》,《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0.车红兰金成哲《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和谐观》,《东疆学报》2005年第4期 11. 马静松《毛泽东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及其意义》,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5月 12. 刘志远《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3.吴俊峰《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 14.胡珍生《认识辩证发展的思维机制初探》,《长白学刊》2004年第5期 15. 窦文烈《认识论的巨著、辩证法的力作》,《文史博览》2005年第18期 16.李龙《认识论的先验转向和生存论转向》,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17. 郑文标曹欢荣《时间观念辩证发展探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04期 18. 张红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过程论》,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19.高峰《思维与认识辨析》,《长白学刊》1999年第6期 20.吴婷《新时代下再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财经界》2006年2月 21.胡珍生杜福洲《形象思难在认识形成过程的中介作用》,《党政干部学刊》1997年第 12期 22.胡珍生《论社会思维的发展规律》,《长白学刊》1997年第2期 23.胡珍生《系统思想与形象思维心理机制建构》,《长白学刊》1996年第3期 24. 胡珍生《形象思维心理机制探析》,《长白学刊》1993年第5期 25.胡珍生《创造性思维(狭义)在认识形成过程的导向作用》,《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3年第5期 26. 胡珍生《试论抽象(逻辑)思维在认识形成过程的支撑点作用》,《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3月 27. 王锡伟《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与毛泽东实践认识论之比较》,《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8.许雅范《论<实践论>对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扬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年第2期 29.刘秀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若干新探讨》,《岭南学刊》2007年1月 30. 张铁山《科学派自然主义认识论对当代科学哲学的影响》,《学术论坛》2007年1月 31. 张剑平《新时期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成就》,《河北学刊》2007年1月

计算机教育理论发展

计算机教育理论发展 自电子计算机出现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今,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世界的各行各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今社会,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收集、存储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甚至有人称,在当今社会不掌握计算机知识的人就是“文盲”。因此,开展计算机专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计算机教育理论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计算机教育成败的关键。―、计算机专业教宵理论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末人类开始进入计算机教育时代至今,计算机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这是计算机教育初期的理论基础。早期的CAI是从“程序教学”演变而来,它的创始人斯金纳就是一个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因此,计算机教育时代初期的理论基础就深深地打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烙印。多年来,基于小步骤的、框面的分支式的程序设计一直是CAI课件设计的主要模式,并沿用至今。第二个阶段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这是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阶段。认知主义重视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不再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对外界的信息剌激被动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习看成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兴趣、意志和需要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结构对外部信息

剌激做出的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第三阶段是90年代初至今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不能一味地靠教师灌输而使学生被动得到,而是要让学生在一定学习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建构意义”指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和其他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的方式而获得,即学习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协作活动而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中的四大要素。它要求学生由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信息被动接受者变为加工信息的主体,以及教师由知识的传授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认识事物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老师只是在其中做一些起到帮助作用的工作,主要有: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提供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料;促使其“交流”、“合作”并得到信息反馈,从而在其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上构建起新的知识结构等。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

2018考研政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之四点总结

2018考研政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之 四点总结 马原的一些理论在考研复习中特别绕,经常让人抓耳挠腮不得其解。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政治马原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之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希望小伙伴儿们能透彻理解这个凯程。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两次飞跃过程) 原理: 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辩证过程。 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①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②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反映。 ③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②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 第一,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 第二,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3)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①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②运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因为: ①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2)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②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③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行动。 ④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txt心若无尘,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我曾经喜欢过你,现在我依然爱你希望月亮照得到的地方都可以留下你的笑容那些飘满雪的冬天,那个不带伞的少年,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引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明这个问题:“他很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式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它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

教育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4学习动机5 学习迁移6 知识7、学习8、知识的学习9、教学策略10、教师职业理想11教师的职业义12教师的职业良心13教师的职业公正14教师的职业幸福15教学评价16修养17因材施教原则18教育规律19德育20教育方针21、教育规律22、教育23教育制度24、教师职业道德25、师生关系26、个体身心发展27、个体主观能动性28、校园文化29、教育目的30教学31、教学过程32、教学组织形式33、班级授课制34、教学原则35、教学方法36、教学评价37学校德育38、德育目标39、德育过程40、班级41、班级管理42学校课程43、课程目标44、课程评价45、课程设计46:学习策略47学习迁移48、态度49、道德品质50问题51、定势52、诱因53、遗传54慎独55、依法执教.56教师道德修养 1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 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 性文件。 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 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展开。 3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 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4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 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 习的一种需要。 习动机,处理竞争合作,促 使学生努力。 5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 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 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 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6知识:主体与环境相互作 作而获得的信息与组织。 7、学习:个体在特定情境 下由于练习或反复印经验 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 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8、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 掌握,指学生在教师有目 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 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占有 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 验,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认 知结构。 9、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 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 系统的行为。 10、教师职业理想:忠 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 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 高职业理想。必须做到热爱 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献身 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素 质。 11教师的职业义务:是指 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 育教学工作必须履行的责 任。 12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 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 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 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 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 自我评价能力。 13教师的职业公正:是指 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 来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合体 劳动者。 14教师的职业幸福:是指 导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 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 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 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15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 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 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 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 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 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 的过程为评价对象,是对教 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 评价。 16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 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 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 方法。 1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 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 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 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 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 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 最好的发展。 18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 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 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 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 必然趋势。 19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 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 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 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 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 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 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 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20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 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 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 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 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 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 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21、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 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 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 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的 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 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2、教育:广义的教育,指 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 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 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 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 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 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 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 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 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 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3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 定的总称。 24、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 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 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 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 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 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 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 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 质。 25、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 生在教育教学活动加为完 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 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 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 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 等。 26、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 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 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 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

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需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达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任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在实践中获取丰富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运用抽象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是实现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正确途径。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指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要发挥对实践的能动的指导作用,使认识得到检验、完善、丰富和发展。 (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3.认识运动的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高一级的程度。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发展及变迁(全集)

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世纪以前,“前教育时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抽象概括的层次比较低,具有阶级局限性。) 西方中国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孔子:《论语》无名氏《中庸》、《大学》毕达哥拉斯:《金言》孟子:《孟子》朱熹:《四书集注》 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老子:《老子》王守仁:《传习录》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庄子:《庄子》乐正克:《学记》 朱熹《四书集注》韩愈:《师说》 乐正克《学记》:成书于战国末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不足:还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也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也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7世纪到19世纪末) 主客观条件:有三个——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密切关系;与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分不开。 创立标志:五个——对象;概念和范畴;方法;结果;组织机构。 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与其他学科并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开始独立探索的标志。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变成“机械”的东西。(“真知灼见”:明确真实的概念,一种理性的态度和知识) 德国——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1806)——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第一本有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还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实践哲学。赫尔巴特还创办了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最终使得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科学大家族中的一员。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画》:绅士教育理论 法国思想家——卢梭《爱弥尔》: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反封建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化” 德国——福禄培尔《人的教育》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 ※(3)、20世纪以来展教育学的发展(教育派别:实验、文化、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教育学)

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_(2) 2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决定的,同时又取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相统一的辩证本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思想指导。认识运动是一个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实现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实践与认识具有辩证的统一的关系,以下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这一关系: 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依赖于实践,产生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生产与实践的需要。人的认识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为了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围绕着各个时代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进行的。其次,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人只有在变革事物的实践中,人同客观对象反复相互作用,变革客观事物,人们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认识其本质和规

律。当然,我们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就人类知识的总体来说,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实践。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一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近代的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学科的发展,都是由于实践的需要而推动的。其次,实践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这些新的认识课题,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例如,人的生理器官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望远镜、显微镜、雷达、电脑以及网络等,大大延伸了人的器官。第三,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例如,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不断给医学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同时不断提供大量的临床经验供人们研究,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医学不断发展。总之,实践长才干,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就越强。 再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在主观领域是不能解决的,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一致。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pdf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一、赞科夫的教学理论: 赞科夫(1901-1977)是苏联的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他从1957年后,在小学进行了“教学与发展”的试验,“致力于探求新的途径”,“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所指的学生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的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而心理的发展,他认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来实现。 在教学理论方面,他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它介于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他认为教学应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它的现有发展水平。他认为“教学结构是学生一般发展的一定过程发生的原因”“教学的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是果。这种因果联系很重要,因为它能决定学生的发展进程”。 为此,赞科夫经过长期的教学实验和理论总结,提出五条教学原则: ①高难度进行教学 高难度含义之一是,加大教材难度,更新教学内容,体现近代科

学技术的进步,以充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和认识的可能性。因为“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即是说,教学要为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足够的食粮,不要使他营养不良。 高难度的另一含义是要学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把精神力量发动起来,促进一般发展。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儿童努力思考,经教师的指导,由现有水平而发展到“最近发展区”。 ②高速度进行教学 “以知识的广度达到知识的巩固性”,要求教学“不断地向前运动,不断的以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能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创造条件,因为这些知识被纳入到一个广泛开展的体系中。” 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理论知识是掌握自觉而牢固的技巧的基础。因此,掌握理论知识不仅不妨碍技巧的形成,而且恰恰相反,乃是形成技巧的重要条件”。 ④理解学习过程 注意学习过程本身,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教会学生怎样学习。⑤全体学生得到一般发展教学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二、布鲁纳的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