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

CHIKV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5’-NS1-NS2-NS3-NS4-C-E3-E2-E1-3’。通过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基孔肯雅病毒可分为3个组;第1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

CHIKV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病变,并可感染除人外的灵长类、乳鼠等动物。

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一)血清。

急性期血清:无菌采集静脉血2~5ml(非抗凝血),一般情况下,发病后2日内血清可用于病毒分离,发病后5日内血清可用于CHIKV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恢复期血清:静脉血2~5ml(非抗凝血),无菌采集,与急性期血清间隔时间为2~3周。

采血后,低温保存并尽快运送至实验室分离血清,以便及时进行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

不能及时检测的血清可置于-70℃保存,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二)伊蚊。

在本病暴发或流行期间,采集家庭内或外环境中伊蚊成蚊、幼虫,用于病原学检测。

二、标本的运输

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CHIKV的危害程度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血清和伊蚊标本应采用A类包装(编号:UN 2814),干冰运输。

三、实验室特异性检测方法

目前,基孔肯雅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3种: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病毒分离应在BSL-3级实验室中进行,灭活血清、伊蚊冻存标本的核酸和血清学检测可在BSL-2级实验室中。

(一)血清学检测方法。

1.特异性IgM检测

目前较多采用的方法有:IgM捕获ELISA法(MacELISA)、间接ELISA法和IgM捕获法胶体金标记(或其他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等。

一般情况下,IgM抗体发病后1天开始出现,发病后5天多数患者呈阳性。

2.特异性IgG检测(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目前较多采用的方法有:间接ELISA法、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标记(或其他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等。

一般情况下,IgG抗体发病后2天开始出现,发病后5天多数患者呈阳性。

3.意义

(1)IgM阳性结果,表明患者新近CHIKV感染,用于基孔肯雅热早期诊断。

(2)IgG阳性结果,表明曾受到CHIKV感染;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则可确诊。

(二)病原学检测方法。

1.方法

(1)CHIKV核酸检测

可采用RT-PCR和Real-time PCR等核酸扩增的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4日内在多数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冻存伊蚊标本也可进行CHIKV核酸检测。

(2)病毒分离

采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或其他敏感细胞进行。一般情况下,用于病毒分离的血清标本应在发病2日内采集。

冻存伊蚊标本也可进行CHIKV分离。

2.意义

患者血清中分离到CHIKV和/或排除PCR污染后,扩增到特异性条带、测序后可确诊CHIKV感染。

实验室建设方案

土壤、水农业环境检测实验室 建设方案 年月日

目录 一、测试项目 二、现有条件 三、标准和方法 四、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内容 五、费用预算 六、项目实施进度 七、项目预期目标

一、测试项目 土壤速效氮、磷、钾;土壤有机质;土壤、水酸碱度;土壤、水 中的全盐含量。 二、现有条件 40m2房间一间。 三、标准和方法 1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2 土壤中速效磷的测定——0.5mol/L NaHCO3法。 3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 4 土壤中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溶重法(外加热法)。 5 土壤、水酸碱度的测定-电位测定法。 6土壤、水-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电导法。 (具体方法见附件) 四、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内容 1、实验台、柜、通风柜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价 备注 (元) 1 中央台3600*1500*850 1 10000 钢木结构,实芯理化板台 面 带试剂架3米 1 900 水槽和水龙头各2 800 2 实验边台2400*750*800 1 3500 钢木结构,实芯理化板台 面 3 天平台1200*700*800 1 2000 钢木结构,大理石台面 4 通风柜1200*750*2350 1 8500 钢木结构,具通风系统 5 药品柜900*400*1800 1 1200 铝木结构 6 器皿柜900*400*1800 1 1200*2 铝木结构 合计29300

2、仪器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单价 (元)数量总价 (元) 用途 1 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计200-1100nm,波长 准确度:0.5 nm 37000 1 37000 P 2 红外消解炉可控温、20管14800 1 14800 有机质 3 火焰光度计WGH-1A 8500 1 8500 K 4 震荡器恒温往复震荡5800 1 5800 P\K 5 天平1/1000 6500 1 6500 6 天平1/10000 11000 1 11000 7 酸度计(配相应电 极) PH-3系列2200 1 2200 PH测定 8 电导仪Delta 326 3850 1 3850 全盐测定 9 培养箱BPX-524800 1 4800N 10 烘箱电热鼓风3000 1 3000 11 冰箱大冷藏3000 1 3000 12 电炉可调四联1000W 200 1 200 13 土壤筛(1-9)套400 1 400 14 土钻(取土器)套400 1 400 15 研钵中号100 2 200 16 蒸馏水制取设备套15000 1 15000 合计116650 3、玻璃器皿及试剂 序号规格单价 (元)数量总价 (元) 用途 氢氧化钠500g/分析 纯6.8 1瓶 6.8 见附件方 法 盐酸分析纯9 1 9 硼酸分析纯12 1 12 阿拉伯胶28 1 28 甘油21 1 21 碳酸钾分析纯12 1 12 硫酸亚铁分析纯8 1 8 碳酸氢钠分析纯11 1 11 酒石酸氧锑钾分析纯85 1 85 钼酸铵分析纯175 1 175 抗坏血酸分析纯7.5 1 7.5 磷酸二氢钾分析纯17.5 1 17.5 硫酸分析纯10 1 10

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

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提高医学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医疗机构,以提供人类疾病诊断、管理、预防和治疗或健康评估的相关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标本进行医学检验,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核酸和基因检验以及临床病理检查等,并出具检验结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独立设置的对人类血液、体液、组织标本开展医学检验的医学检验实验室,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检验科。 第四条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履行医学检验工作的主体责任。医学检验应当遵循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

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保证检验结果真实、准确、客观、公正,不受不当因素影响,不出具虚假或不符合规定的检验报告。 第二章机构管理 第五条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制定并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国家制定颁布或者认可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实验室内感染预防、控制和改进的措施,保障医学检验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设置独立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对医疗质量、感染预防与控制、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械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三)对重点环节,以及影响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五)预防控制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污染物外泄及感染; (六)对医学检验实验室检测报告的书写、保存进行指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1目的 规范记录和档案的管理控制,对相关记录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为质量体系活动和检测工作符合规定要求提供事实证据。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管理体系运行中所有相关记录的管理。对各类记录的分类归档、保存期限、登记和保管、借阅与保密以及过期销毁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3 引用文件 保护电子存储记录管理程序 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管理程序 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记录目录清单 标识管理规定 4 职责 4.1 技术负责审批技术活动记录表格。 4.2 质量负责审批质量活动记录表格。 4.3 记录表格的使用部门做好各种记录表格的设计。 4.4 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所在部门记录的收集、整理、保存和移交。 4.5 办公室/异地实验室负责记录的归档、保存和清理。 4.6 检测人员完整填写检测过程原始记录,并对记录的全面、清楚、准确、及时性负责。 4.7 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记录的控制。 5 措施/方法 5.1 记录分为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两类。 5.1.1 质量记录是质量活动的见证性文件,包含了质量活动(如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等)中形成的所有文件资料。 5.1.2 技术记录是检测技术活动的见证文件,可包括各种表格、合同、工作单、工作手册、核查表、工作笔记、控制图、外部(含分包方)和内部的检测报告、客户信函、文件和反馈等。 5.2 记录的保存期限

5.2.1 应通过对各类记录的性质、用途、重要程度、保存条件等评估后分别确定其管理保存期。 5.2.2 现行各记录的保存期见《记录目录清单》和《档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分类编号方法》。 5.2.3人员或设备记录应随同人员工作期间或设备使用时限全程保留,在人员调离或设备停止使用后,人员或设备技术记录再保存3年。 5.2.4 保存期应在批准使用前确定。批准人应适时对记录保存期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5.3 记录的编制 5.3.1记录应有唯一性标识,并能按工作任务分类。记录的格式以满足信息足够为原则,并经审核和批准。应定期评审其必要性、充分性和可追溯性,并随着实践不断改进完善,具体执行《公司标准文件编号规定》、《质量记录、报告、计划标识的规定》。 5.3.2 技术记录/质量记录表格分别由技术负责/质量负责组织编制(设计)、审核和批准,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管理程序》。在批准起用新格式时,原有的旧格式应予以废除停用。 5.3.3 记录应按工作任务分类,以满足信息足够为原则。检测记录内容根据不同检测项目要求确定,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因素,保证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再现原检测过程。 5.3.4 检测记录的文字表达准确、简明、易懂,术语、数据(含计量单位)表示、图表、符号符合有关标准、法规(或规范)要求。 5.3.5样品有关记录应包括样品名称、状态、受检(委托)单位、型号规格、数量、编号、抽样及样品接收状况等。 5.3.6 记录应包括抽样、检测与校核各环节人员的标识。 5.4 记录的填写与更改 5.4.1 记录应按有关表格规定格式、栏目填写。 5.4.2 记录的填写应用碳素钢笔或水笔,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 5.4.3 记录应字迹工整、清晰、内容齐全;记录中应有记录人的标识;记录应在工作时及时记录,不得追记。当原始记录需要另行整理或誊抄时,应保留对应的原始记录。不能随意用一页白纸来保存原始记录,各种记录均应有识别。 5.4.4观察结果、数据应在工作时予以记录,并能按照特定任务分类识别。 5.4.5 检测人员应认真填写检测活动中所有观测到的原始结果或现象(包括观察结果、导出数据、计算结果等)。 5.4.6 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实行“划改”(即每一错误应划两横,并将正确值填写在其

检验实验室建设规划模板

检验实验室建设规 划

宇美检验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的筹建总规划原则应以自身检验需求为根本,附带厂区环境为参考,结合外部获得推广评审标准为主要,而拟定实验室总建设规划原则。 一、建设依据、目的。 1、为了满足自身生产检验及产品改良需求以及依据安徽省外墙建筑材料推广要求,“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对于评定推广新型外墙墙体建筑材料评审要求,主要依据《安徽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证书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外墙墙体建筑材料生产厂家需要获得推广,需要保证所生产的墙体材料质量达标,必须拥有自检相应实验室。因此需要建设相应标准的检验实验室。 2、在评定方面具体要求为:检测设备:配有恒温干燥箱、万能试验机(10-100kN)、养护箱、试模的出厂检测仪器。附有相关设备功能清单、购置发票和有效检定、校准证书。因此以上设备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必须配备。 二、建设期限 公司设定的试生产期限为5月20日,自试生产至投产阶段应至少有2个月时间,故而从总体估算实验室的的预期建设期限应为三个月。 三、硬件规划 根据“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安徽省建设新技术

新产品推广证书管理办法》所要求的检验设备硬件标准,所实行的检验实验项目必须按此标准建设,且结合公司自身对产品及原材料的检验需求以及未来的开发改良需求,具体的建设节点应该按照“投产前”“评审前”两个节点步骤实行,具体如下: 1、投产前 投产前的主要目标是为满足公司生产过程里原材料检验、成品检验的基本需求。所添置的实验设备应能满足以上两点的要求。 2、评审前 评审前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满足评审时“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所规定必须要有的检验项目能够得到满足,确保评审时能够顺利经过。进而对公司的内部检验也是一个提升。 四、场地规划 1、公司现有实验室场地位于一号生产车间内,内部尺寸为7500mm*6000mm,共计45m2。南侧有窗,出入门位于北侧厂房内。 2、按实验室基本建设规范,应将操作台布置于南侧有窗位置,小型称量设备及实验易损器具摆放于操作台上,水路管线分布于南侧。 3、东侧有良好的电力分部且背阴靠近工作台应摆放中、大型实验设备。 4、而北侧完全背阴,靠近出入门及厂区又不能在开门时及外部一眼望尽,是良好的摆放试件及实验完成件的位置,应当在此位置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可发生人-人传播和院内感染,病死率高。直接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或被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的早期临床表现和其他一些病毒性出血热相似,需要通过实验室进行确诊。在目前阶段,以对病人血液标本检测为主。为及时检测和确认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规范实验室检测程序,提高检测质量,为指导病例的管理和出院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测对象 包括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病例定义参见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 二、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 (一)标本采集 用分离胶无菌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脉血,每管3mL,标记后4℃保存,填写标本采集登记表(附表1)。留观病例、疑似病例采集发病3日后静脉血2管,送具有埃博拉出血热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确诊病例采集恢复期血标本,送国家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进行检测。 (二)标本保存、运送 未分离血清的全血标本应4℃保存,并尽快送具有埃博拉出血热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分离血清、检测;血清标本长期保存应置于-70℃或以下冰箱,1周内保存可置-20℃冰箱。 标本运输应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采取A类包装,低温冷藏运输,避免反复冻融(附件1)。 三、检测内容 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检测和IgM、IgG抗体检测。 四、实验室检测方法 (一)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是目前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主要检测方法。为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实时荧光PCR 方法针对埃博拉病毒2个不同的基因进行检测,在病例筛查时,任一基因检测阳性均可判为埃博拉病毒阳性;在确诊病例出院时,需针对2个基因的检测同时阴性,方可判定为阴性(附件2)。传统RT-PCR因易出现污染,较少使用,但可以获得病毒基因序列。发病后3天内,患者血标本中埃博拉病毒核酸检出率低,检测阴性不能排除埃博拉

实验室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

实验室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 李正东(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教授)编 1质量管理的原则 1.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1.1 概述 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期望。 1.1.2 理论依据 组织只有赢得和保持顾客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的信任才能获得持续成功。 1.2 领导作用 1.2.1 概述 各级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创造全员积极参与的条件,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1.2.2 理论依据 统一的宗旨和方向的建立,以及全员的积极参与,能够使组织将战略、方针、过程和资源保持一致,以实现其目标。 1.3 全员参与 1.3.1 概述 在整个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胜任、被授权和积极参与,是提高组织创造和提供价值能力的必要条件。 1.3.2 理论依据 为了有效和高效的管理组织,各级人员得到尊重并参与其中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表彰、授权和提高能力,促进在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过程中的全员积极参与。 1.4 过程方法 1.4.1 概述 将活动作为相互关联、功能连贯的过程系统来理解和管理时,可更加有效和高效的得到一致的、可预知的结果。 1.4.2 理论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理解体系是如何产生结果的,能够使组织尽可能地完善其体系和绩效。 1.5 改进 1.5.1 概述 成功的组织持续关注改进。 1.5.2 理论依据 改进对于组织保持当前的绩效水平,对其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做出反应并创造新的机会都是非常必要的。 1.6 循证决策 1.6.1 概述 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决策,更有可能产生期望的结果。 1.6.2 理论依据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总是包含一些不确定因素。它经常涉及多种类型和来源的输入及其解释,而这些解释可能是主观的。重要的是理解因果关系和可能的非预期后果。对事实、证据和数据的分析可导致决策更加客观、可信。 1.7 关系管理

新田县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精)

新田县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txt爱一个人很难,恨一个人更难,又爱又恨的人最难。爱情永远不可能是天平,想在爱情里幸福就要舍得伤心!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承受。新田县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为提高新田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39 号、《xx 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 xx 府办〔200 7〕44号、《xx 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xx 环〔2008〕101 号、《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 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紧紧围绕减排工作,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为我县减排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充分、有效的技术支持,逐步改善我县环境质量。在“十二五”期间将我县环境监测站建设成为能掌握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容量和污染物状况,满足以“工业富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的三级环境监测服务机构。 二、背景及现状 2.1 建设背景 新田县地处湖南省南部,毗邻两广,隶属永州市,面积1022Km2,东接嘉禾县、桂阳县,南临蓝山县,西抵宁远县,北邻祁阳县、芝山区。 县环境监测站始建于 1984年5月,于 2006 年通过计量认证复审,是从事环境监测的服务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新田县环境保护局,业务上受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指导,属全国环境监测三级站。承担着新田县境内饮用水水源、地表水常规监测任务及县内所用污染源的监测监督任务。建站已有二十七年,虽然近几年在上级部门和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实验室的分析操作环境进行完善建设,购买了烟气自动监测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消解通风柜、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等一批仪器,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受人员、仪器装备和工作场所的限制,监测监

实验室监测工作方案doc

实验室监测工作方案 篇一:检测实验室搬迁方案 随着检测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单位实验室扩大,仪器更新换代,旧址换新址,实验室搬迁需求也越来越多,我公司有着给陕西省质监所与甘肃检所等大型实验室搬迁的丰富经验,下边是一个详细的搬迁实施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下! 仪器设备搬迁实施计划方案 一、目的 为保证陕西省质检所实验室仪器设备搬迁工作有序进行,搬迁工作应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保证安全、协调配合”的原则,力求确保顺利搬迁。 二、成立搬迁工作筹备实施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责: 1.组织实验室的全面搬迁工作; 2.讨论制订搬迁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3.组长协调搬迁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4、副组长负责现场搬迁过程中的协调和沟通; 5.小组成员负责各自的搬迁工作和安全工作。具体工作任务如下:

将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成搬迁实施小组,各小组之间加强沟通,相互配合,以安全圆满完成搬迁工作为唯一目标。 (1)A组(色谱仪器移机小组)组长:苗欣组员:其他工程师 本组主要负责色谱类仪器的拆机、安装调试,以及仪器安全搬迁、运输过程的监督。 (2)B组(光谱仪器移机小组)组长:张鹏组员:其他工程师 本组主要负责光谱类仪器的拆机、安装调试,以及仪器安全搬迁、运输过程的监督。 (3)C组(基础仪器移机小组)组长:王雷组员:其他工程师 本组主要负责实验室及基础类仪器的拆机、安装调试,以及仪器安全搬迁、运输过程的监督。 (4)D组(外联单位移机小组)组长:厂家工程师组员:其他工程师 专属性设配和进口大型精密仪器等需要厂家工程师进行协助,该厂家工程师负责本公司仪器设备的拆机、安装调试,以及仪器安全搬迁、运输过程的监督。 (5)E组(办公用品搬迁小组)组长:哈小虎组员:其他工程师 本组主要负责实验室办公设备的整理归类,封包搬运,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

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2〕128号)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2012年版)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该病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为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在我部2008年印发的《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基础上,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直径约60~70nm,有包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有1个血清型,可分3个基因型,即西非型、中-东-南非洲型和亚洲型。病毒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培养繁殖并产生病变。病毒不耐酸、不耐热,56℃30分钟即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杀灭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宿主。 2.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3.人群易感性与免疫力。 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与埃及伊蚊主要孳生在较为洁净的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 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2至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病毒。蚊体内的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甚至终生带毒。 5.传染期。 患者在发病当天至7天具有传染性。 6.地理分布。 基孔肯雅热的地理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地理分布相关,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呈地方性流行。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近年来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常发生基孔肯雅热的暴发和流行。2006年,马尔代夫、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塞舌尔、法属留尼旺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曾报道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其中,法属留尼旺岛的发病数高达27万人,约占当地人口的40%;印度当年报告的疑似病例超过139万,部分

实验室建设方案

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土建施工第六-2分部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崇靖高速公路土建工程第六-2分部项目经理部 2013年1月20日

1、工程概况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土建施工第六-2分部项目经理部承担K110+550~K114+850段施工。项目全长4.3公里,位于广西省靖西县湖润镇,线路沿线经过新群村、坡州村和湖润镇。主要工程分布为:隧道3座,分别为坡州隧道、弄猴1号隧道、弄猴2号隧道,隧道总长1330m。桥梁5座,分别为新群大桥、湖润1号大桥、湖润2号大桥、湖润3号大桥、湖润4号大桥,桥梁全长1720m。路基5段,路基全长1250m。涵渠3座。 2、工地试验室建设目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试验检测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施工建设,促进工地试验室规范化管理,提高工地试验室的综合能力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工地试验室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3、试验室选址 受地形条件限制、及根据线路结构物分布情况,工地试验室建设于我分部搅拌站场内。具体位置为K112+900左侧800米处,距离316省道1100米。此处地形较为平坦,有乡村道路与316省道连接,路况较好。电力电线已牵至场内,满足用电要求。饮用水及施工用水经检测均符合使用。 4、试验室建设 4.1、人员配备

按照合同及标准化建设要求,试验室人员均持证上岗,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岗位职责。 4.2、仪器设备 按照合同及工程管理实际需要,配备合格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设专人进行管理。 (1)、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并定期对试验仪器进行效验检测。 (2)、所有检测仪器实行标识管理,表明其状态。仪器设备采用“三色标识”,表明其受控及检定或校准状态,并由设备管理人员将三色标识张贴在仪器醒目处。 (3)、所有检测仪器设置设备管理卡,标明其生产厂家、出场编号、管理编号、购置日期、启用日期、管理人等信息。 4.3、办公及试验场所配置要求 4.3.1、试验室驻地建设 工地试验室设置于搅拌场内、场地内底面均已全部采用砼硬化,水电满足使用要求。工地试验室采用活动板房材料拼建而成,试验室主任(李友存) 试验工程师(田刚刚) 试验员(胡云富) 试验员(李杨路) 试验员(张辽) 力学室 土工室 水泥室 样品室 标养室 资料管理 混凝土室

最新新版检测检验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 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 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新版检测检验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2.1 职责 2.1.1 程序文件(包括修订本)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和发布实施,并负责解释。 2.1.2 程序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授权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会审,并负责保持 其现时有效性。 2.1.3 程序文件(包括修订本)由综合部统一编号、登记、发放和回收。 2.2 程序文件的说明 2.2.1 主题内容 程序文件是是指导体系活动有效开展的支持性文件。 2.2.2适用范围 程序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业务范围内的所有检测项目及与检测质量 有关的所有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

2.2.3编制依据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质量手册》 2.2.4参考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或行业规章、规范(计量法、标准化法等); (2)《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 (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4)《浙江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工作程序》 (5)国家、行业的其它需要遵守和后续发布的标准、规范、规则、指南。 2.2.5 程序文件实施目的 (1)保障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2)指导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开展; (3)提供实施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的依据。 2.3 程序文件的版本 2.3.1 程序文件均为受控版本。 2.3.2 受控本有统一编号并由综合部登记发放,内容有更改时,应及时用更 改页换回受控本持有者手中的被更改页,以保证程序文件的现时有效性。 2.4 程序文件的发放与回收 2.4.1 程序文件由综合部统一发放,最高管理者、管理层、内审员必须持有,其他发放范围由质量负责人确定。 2.4.2 程序文件换版后,持有受控本者应以旧版换取新版本。 2.5 程序文件的修订和改版 2.5.1下述情况下,一般需对程序文件进行修订和改版 a)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调整,本公司体系规定与之不符时; b) 本公司组织架构、人员发生较大调整时;

检测实验室搬迁方案

随着检测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单位实验室扩大,仪器更新换代,旧址换新址,实验室搬迁需求也越来越多,我公司有着给陕西省质监所与甘肃检所等大型实验室搬迁的丰富经验,下边是一个详细的搬迁实施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下! 仪器设备搬迁实施计划方案 一、目的 为保证陕西省质检所实验室仪器设备搬迁工作有序进行,搬迁工作应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保证安全、协调配合”的原则,力求确保顺利搬迁。 二、成立搬迁工作筹备实施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责: 1.组织实验室的全面搬迁工作; 2.讨论制订搬迁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3.组长协调搬迁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4、副组长负责现场搬迁过程中的协调和沟通; 5.小组成员负责各自的搬迁工作和安全工作。具体工作任务如下: 将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成搬迁实施小组,各小组之间加强沟通,相互配合,以安全圆满完成搬迁工作为唯一目标。 (1)A组(色谱仪器移机小组)组长:苗欣组员:其他工程师 本组主要负责色谱类仪器的拆机、安装调试,以及仪器安全搬迁、运输过程的监督。 (2)B组(光谱仪器移机小组)组长:张鹏组员:其他工程师 本组主要负责光谱类仪器的拆机、安装调试,以及仪器安全搬迁、运输过程的监督。 (3)C组(基础仪器移机小组)组长:王雷组员:其他工程师 本组主要负责实验室及基础类仪器的拆机、安装调试,以及仪器安全搬迁、运输过程的监督。 (4)D组(外联单位移机小组)组长:厂家工程师组员:其他工程师 专属性设配和进口大型精密仪器等需要厂家工程师进行协助,该厂家工程师负责本公司仪器设备的拆机、安装调试,以及仪器安全搬迁、运输过程的监督。 (5)E组(办公用品搬迁小组)组长:哈小虎组员:其他工程师 本组主要负责实验室办公设备的整理归类,封包搬运,运输过程的监督。 (6)F组(后前保障小组)组长:张蕊 本组负责本次搬迁过程的各种标签、包装箱、减震材料、托盘等搬迁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 (7)G组(搬运运输小组)组长:周炳安组员:李信江拜雷杰 本组负责搬运人员和搬运车辆的组织安排,保证搬运人员安全操作,车辆安全运输,提高搬运运输效率;保障起重设备、运输设备的供应和安全操作。 三、搬迁步骤 (一)准备工作:年月日前完成

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 一、病原学 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Semliki forest(SF)抗原复合群。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CHIKV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 kb。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5’-NS1-NS2-NS3-NS4-C-E3-E2-E1-3’。通过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CHIKV分为3个组:第1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 CHIKV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对血细胞如原代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等不敏感。CHIKV可感染非人灵长类、乳鼠等动物。

CHIK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热、脂溶剂、去污剂、漂白粉、酚、70%酒精和甲醛敏感。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是CHIKV的主要宿主。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1. 患者: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人患该病时,在发病后2~5天可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有较强的传染性。 2.隐性感染者:是CHIKV的重要传染源。 3.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丛林型疫源地,亦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已证实非洲绿猴、狒狒、红尾猴、黑猩猩、长臂猿、猕猴和蝙蝠可自然或实验感染CHIKV,并能产生病毒血症。 (二)传播途径。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albopictus) 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实验室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 (三)人群易感性。

测试技术实验室建设方案.doc

测试技术实验室建设方案 电气信息工程系 2006年4月6日 测试技术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必要性 为了适应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贯彻我院的教育宗旨—注重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对我院的现有实验条件的分析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我们认为应在现有实验设备基础上新建测试技术实验室,组建一个既能面向学生实验,又能有助于教师进行科研的具有先进水平的测试技术实验室。 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它们在各种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上的应用,使新的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领域以及仪器结构不断涌现并发展成熟,在许多方面已经突破了传统测试技术的概念。基于虚拟仪器的现代测试技术逐步形成了一种发展趋势。虚拟仪器是一种功能意义上的仪器,它是由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而孕育出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虚拟仪器通常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由强大的测试应用软件支持的,具有虚拟仪器面板,足够的仪器硬件及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例如,计算机加上A/D转换器及其他少量辅助电路,编制各种软件就可实现数据采集、波形显示、电压测量、时间测量、频率测量及频谱分析等各种功能,取代传统的示波器、电压表、频率计、频谱分析仪等仪器,配上相应的传感器,就可实现对非电量的测量。可见,虚拟仪器可借助通用数据采集装置,通过编制不同的软件测试方案,可构造任意功能的仪器,即定义仪器的功能。与传统的仪器相比较,虚拟仪器具有模块化及开放性和互换性的特点和资源复用性,同时可方便、经济地组建或重构自动测试系统。因此,与传统的仪器相比,虚拟仪器具有4大优势:性能高、扩展性强、开发时间少,以及出色的集成功能。 将虚拟仪器引入测试系统,就可以建立便于更新、机动灵活、资源共享、功能强大、成本低廉、自主版权的测试系统。这种测试系统能够按工程测试的要求,自由增减系统模块,通过重新配置系统资源,充分运用已有的标准化系统资源,以透明的方式提高工程测试技术综合应用的效率。 现代测试技术知识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学生所必须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 CHIKV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5’-NS1-NS2-NS3-NS4-C-E3-E2-E1-3’。通过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基孔肯雅病毒可分为3个组;第1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 CHIKV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病变,并可感染除人外的灵长类、乳鼠等动物。 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一)血清。 急性期血清:无菌采集静脉血2~5ml(非抗凝血),一般情况下,发病后2日内血清可用于病毒分离,发病后5日内血清可用于CHIKV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恢复期血清:静脉血2~5ml(非抗凝血),无菌采集,与急性期血清间隔时间为2~3周。 采血后,低温保存并尽快运送至实验室分离血清,以便及时进行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

不能及时检测的血清可置于-70℃保存,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二)伊蚊。 在本病暴发或流行期间,采集家庭内或外环境中伊蚊成蚊、幼虫,用于病原学检测。 二、标本的运输 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CHIKV的危害程度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血清和伊蚊标本应采用A类包装(编号:UN 2814),干冰运输。 三、实验室特异性检测方法 目前,基孔肯雅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3种: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病毒分离应在BSL-3级实验室中进行,灭活血清、伊蚊冻存标本的核酸和血清学检测可在BSL-2级实验室中。 (一)血清学检测方法。 1.特异性IgM检测 目前较多采用的方法有:IgM捕获ELISA法(MacELISA)、间接ELISA法和IgM捕获法胶体金标记(或其他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等。 一般情况下,IgM抗体发病后1天开始出现,发病后5天多数患者呈阳性。

最新检验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检验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前言 程序文件是实验室实施质量管理的基础,是规定实验室质量活动方法和要求的文件,也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本公司按照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工作实际,制订第2版《程序文件》。 第2版《程序文件》共包括34个程序文件,内容覆盖了管理体系的适用要素、有关质量活动以及对质量活动的控制要求。编写时遵循系统性、协调性、逻辑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以求更有效地指导公司的各项检测工作,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效。 发布令

本公司依据第2版《质量手册》编写了第2版《程序文件》,经审核,符合检验检测 机构资质认定要求,现予批准颁布,自2018年2月15日起实施。《程序文件》是《质量 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本公司的一切质量活动都必须严格执行《程序文件》,以实现科学、公正、准确、及时、满意的质量方针。 1.目的 为了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 2.范围 本程序文件包括了以下领域的机密: 2.1客户提供的样品及其技术资料; 2.2客户的专利权; 2.3对客户送检样品检测结果的所有权;

2.4对参加本公司间比对的检测结果进行保密。 3.职责 3.1公司总经理 3.1.1落实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各项措施所需的资源和责任人。 3.2技术负责人 3.2.1对各项保密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3.3综合部经理 3.3.1了解和掌握客户对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要求; 3.3.2对本公司保密设施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和监督实施。 3.4样品管理员 3.4.1认真做好对客户的样品和相关资料在接收和传递过程中的保密工作,记录客户对样品及相关资料的保密要求; 3.5资料管理员 3.5.1做好对有保密要求的文件和资料的管理,防止保密文件丢失、损坏和随意借阅。 3.6其他有关人员 3.6.1自觉遵守本公司的保密规定,做好本公司的保密工作; 4.工作程序 4.1样品和技术资料的交接 4.1.1本公司在接受客户的检测任务时,样品管理员应向客户详细询问对样品及技术资料的保密要求,并记录委托人提交的所有样品、附件、技术资料和其它随带物品,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样品管理员应按照客户的保密要求安排存放技术资

实验室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实验室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方面。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

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 校正 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适用性预试验 仪器的安装确认完成以后,在其功能试验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查,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例如对熔点测定仪的适用性预试验是采用已知溶点的甲硝唑做试验,测试结果与已知熔点比较。紫外分光光度计可用已知含量的某标准品试验,测得结果与已知数值对比,确定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在完成上述各项试验工作的同时,应做好相应的文件记录等资料归档工作,每一台仪器均应有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 再确认 为了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对于一台新购买的仪器在确认工作结束以后,应根据仪器的类别。确认的经验制定再确认的计划。再确认的时间间隔和内容要根据仪器类别和使用情况决定,一般是3个月、6个月或1年。仪器再确认的内容通常包括线路连接、附件备品消耗品检查、清洁工作、功能试验、工作日记等,其中重点是安装确认中的功能试验。 3、检验方法的适用性验证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1 目的 使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保持完好,确保其量值溯源符合要求,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配置、采购、验收、贮存和使用的管理控制。 3 引用文件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 检测设备校准管理程序 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记录目录清单 4 职责 4.1 技术负责批准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配置、使用、降级和报废。 4.2质量负责审核标准物质配置、使用、降级和报废;负责审批并组织实施参考标准与标准物质的检定计划和期间核查计划。 4.3 标准物质管理员负责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配置计划编制、验收保管和发放工作;负责检定计划和期间核查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4.4 办公室/异地实验室委托采购单位组织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采购。 4.5 检测人员按照标准物质的保管、使用的要求正确地使用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4.6 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管理。 5 措施/方法 5.1 标准物质的配置、采购、验收与贮存 5.1.1购买标准物质时,应首选国家标准计量主管部门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的标准物质。当国产的标准物质确实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时,方可考虑购买进口标准物质。 5.1.2由检测室提出配置需求,标准物质管理员认可后编配置计划,报质量负责审核,技术负责批准。

5.1.3 办公室/异地实验室委托采购单位根据批准的配置计划组织采购,具体执行《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和异地实验室《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制度》。办公室/异地实验室委托采购单位应确保采购的质量、数量和供货时间。 5.1.4 购买到货的标准物质,由标准物质管理员负责验收。验收时主要对标签,生产日期,标准证书、数量是否符合采购计划等进行确认。可能时,每批标准物质在使用前应与在用标准物质比对,符合要求并经批准后才能投入使用。验收应做好记录。 5.1.5 验收合格的标准物质应由标准物质管理员粘贴标识入库登记,不合格的标准物质办理退货。 5.1.6 入库后的标准物质应按标准物质说明书中的要求和保存规定进行贮存。对有危害的标准物质应实施安全隔离。要求贮存环境条件较高的标准物质,其贮存环境应建立监控手段和设施,必要时应规定环境记录的要求。 5.1.7 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的标准物质,应及时粘贴红色“停用”标识,防止误用。 5.2 参考标准的校准 5.2.1 凡对检测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参考标准,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除按计划周期校准/检定外,公司应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或比较链与相应的测量SI单位相连接,以保证测量溯源性。具体按《检测设备校准管理程序》执行。 5.2.2 公司持有的测量参考标准应只能用于规定项目的校准/检定,不得挪作其它用途。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时,应确保其性能不会失效或下降,并需经技术负责批准。 5.3 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内部管理样)的量值管理 5.3.1 检测工作中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应能溯源到SI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并在溯源的有效期内,其溯源方法及能力应符合《计量设备溯源框图》的规定。 5.3.2 对无法溯源到国家基准的标准物质,可通过与有证标准物质比对,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来实现验证的有效性。 5.3.3 对因标准物质异常可能影响的测试结果应依序向前追溯,直到结果连续正常为止。对标准物质异常期间的检测数据如判定有误时,应按《结果报告管理程序》规定对报告进行更改。 5.3.4 经溯源定值达不到使用要求的标准物质,应由标准物质管理员粘贴红色“停用”标识,集中处理。 5.4 标准物质的使用 5.4.1 领用标准物质要履行登记手续,填写《标准物质使用登记表》,按需要量控制发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