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奸臣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奸臣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奸臣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奸臣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

1、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

2、四大古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

3、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4、四大名塔:嵩岳寺塔、释迦塔、千寻塔、飞虹塔;

5、四大灵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6、四大凶兽:饕餮(tāo tiè),混沌,梼杌(táo wù),穷奇;

7、四大“火炉”:武汉、南京、重庆、南昌;

8、古代中国四大别称:神州、九州、华夏、中原;

9、道教四大名山:武当山(湖北)、青城山(四川)、龙虎山(江西)、齐云山(安徽)

10、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11、现代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12、四大名玉: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湖北绿松石

13、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

14、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15、盆树四大家:黄杨木、金雀梅、迎春花、绒针柏

16、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17、四大文化遗产:《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明清档案》

18、四大名石: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内蒙古巴林石

19、四大名桥:河北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广东潮州广济桥、北京卢沟桥

20、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

21、四大圣人:文圣孔子、智圣诸葛亮、武圣关羽、兵圣孙武

22、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

23、战国四大名将:白起、李牧、廉颇、王翦

24、中国古代四大名妓:苏小小、李师师、柳如是、陈圆圆

25、中国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26、四大国粹:中医、书画、京剧、武术

27、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28、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29、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30、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豫让、荆轲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奸臣

1.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和珅(清朝)四大奸臣之一

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初在銮仪卫当差。因善于逢迎,为乾隆所宠。累迁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公元1781年,为钦差,督师镇压回族叛乱;及回京,代兵部尚书,封一等男爵。及登高位,排除异己,网罗亲信,不择手段,搜刮财富。公元1799年,嘉庆亲政,捕和珅下狱,赐死,抄家。其金银财宝、价值银约八亿两,竟值当时朝廷十一年之财政收入。实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号贪官。时民间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2.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秦桧(宋朝)四大奸臣之一

江宁人,进士出身。北宋末为御史中丞。曾主抗金和反对立张邦昌为帝,被俘至北方。成为金太宗之弟完颜昌之亲信。公元1130年,昌放弃南归。声称杀金人监者夺船逃回。朝官多疑之,但宰相范宗尹等力排众疑,遂为参知政事。继任右相。次年,罢相。公元1134年,复为相。桧性残忍阴险。为相十九年,杀岳飞,贬忠良,极力破坏抗战,主持和议,向金纳贡称臣。晚年屡兴大狱,冤案不可胜数。实为中国第一大奸臣,一直为国人所唾骂。公元1155年,病死。

3.蔡京,北宋权臣,书法家。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17年之久。前期几次遭放逐,与他共事的有见识的人都发现他的奸滑。后被重新起用,改盐法和茶法,兴花石纲之役,弄得民不聊生。随着地位的提升,蔡京越发贪婪,铲除异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蔡京的儿子蔡鈃因娶公主没被处罚,其它的儿子和孙子或被诛杀,或被流放到边远的州郡。四大奸臣之一。

4.严嵩,明朝著名权臣,把持国政达20年之久。《明史》把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迫使他退官回籍。在他退官的10年间,正是宦官刘瑾权倾天下之时。刘瑾及其党羽被灭后,严嵩正式复官,拼命讨好世宗宠臣夏言。严嵩得势后,开始迫害夏言。世宗听信严嵩谗言,将夏言斩首,严嵩从此擅专朝政。为了讨好皇上,凡是世宗喜欢听的,即便是很不该说的他也说,凡是世宗想要做的,即便是荒唐可笑他也毫不犹豫的去做。为了保住他的权位,他对所有弹劾他的官僚都施以残酷的打击。后来世宗对严嵩日久生厌,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无家可归。儿子严世藩被判斩首。严嵩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连下葬的棺木都没有,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四大奸臣之一。

5.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董卓(汉朝)

陇西人,性粗猛,有谋,体力过人。少时曾游羌中,尽与其豪帅相结。初为兵马掾。继为羽林郎、军司马、郎中、东中郎将。公元184年,被黄巾军击败,抵罪。公元190年,征为少府,辞不受命,驻兵河东,以观时变。八月,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自为相国,专断朝政,凶暴淫乱,激起全国反对。他焚烧洛阳,西迁长安。公元191年二月,为太师,位在诸王之上。他掠夺钱财巨万,计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锦绮奇玩堆积如山。公元192年,为司徒王允等人所杀。中国的三国大分裂时代终于到来了。

6.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魏忠贤(明朝)

肃宁人,原名进忠。少无赖,喜赌博。因输钱,为一群恶少所逼,恨而自阉。万历年间,入宫,勾结熹宗乳母客氏。熹宗即位,为司礼太监,他因善导帝倡优伎乐及狗马射猎而得信任,遂掌东厂。他与客氏相结,排斥异己,广结党羽,致有“五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势倾天下,媚事者拜呼他为“九千岁”,各地督抚竞相为他建生祠。公元1627年,思宗即位,发其奸,命逮治,自缢死。

7.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赵高(秦朝)

赵国人,生而受宫刑。及长,强健有力,通狱法,秦bai始皇闻之,遂以其为中车府令,教其幼子胡亥。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死于出游途中,高伪造诏书,改立胡亥,杀始皇长子赢扶苏、十二公子、十公主及大将军蒙恬、右丞相冯去疾等人。及胡亥即位,高为郎中令。乃杀丞相李斯,自为丞相,集大权于一身,驾空二世。他横征暴敛,滥杀无辜,誉“杀人众者为忠臣”;在危机四起之时,又杀二世,立赢子婴为秦王。后为子婴所杀。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1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 2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 3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并与赵孟頫、颜真卿、欧阳询合称“四大书法家”。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柳公权,陕西耀县人。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直至进入印刷体时代。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甚至国外。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 0分 标签:奸相名相丞相宰相提名 回答:2 浏览:2266 提问时间:2008-02-22 15:04 之前老虎有提过十到名相,今天我就来提一下十大奸相,注意!我这里的“相”是广义上的,也就是说不局限于“丞相”!宰相也行!最好是能把名字,朝代,以及获得“提名”的理由能简单说明一下! 共2条评论...相关资料: 两宋风云27奸相秦桧.mp3 更多资料>>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评论┆举报爱答知识人 [神] 十大奸相 一)庆夫———春秋鲁国贵族,“庆夫未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二)赵高———秦朝宦官,原系赵国贵族,“指鹿为马”者即为赵高也。(三)梁冀———东汉大臣专横朝政、贪得无厌,所掠财产竟相当于全国半年租税。(四)董卓———东汉凉州豪强,承帝时任并州牧掠夺白银逾百万,后被吕布所杀。(五)来俊

臣——唐武则天时酷吏,“请君入瓮”即是此人手段也是其下场。(六)李林甫——唐朝权臣,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兼中书令,位高一时。(七)秦桧———北宋历任御史中臣等职,以莫须有罪名将名将岳飞杀害。(八)严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书,官至太子太师。(九)魏忠贤——明朝宦官,为害一时,最为凶残。(十)和坤———原在清庭銮仪卫当差,因逢迎献媚,为乾隆所宠。 回答:2008-02-22 15:08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咳```回答的人少了点~~~ 不过谢谢回答的朋友~ ~ 这为爱答知识人朋友,总体上列举的还可以,除了来俊臣和魏忠贤本人认为不是宰相外,其他都挺符合要求的,本人也不喜欢提了问并且有人已经回答了的问题而把问题撤消,所以就采纳了这个答案!再次谢谢回答的朋友,爱答知识人,还有老虎! 共5条评论...以下是特别推荐给您的相关问题奸相贾似道 被宰于何处?中国第一奸相是谁?信口雌黄的人!----黄奸相 #zhitouads1{border:1px solid #CBE8AE;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px; width:688px;display:none;}

中国历史上十大忠臣

中国历史上十大忠臣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英雄辈出,人才济济,有功盖千秋的贤帝,也有出将入相的能臣;有残暴昏庸的暴君,也有遗臭万年的奸人。他们大多都记载史册,任凭后人评论他们的是非功过。历史上有这么一类人,忠君卫国,敢谏直言,心系社稷,忧国忧民,但他们最后都不能善终,每每回想他们的故事,都会为他们高尚的气节敬仰折服的同时,也为他们不公的命运哀婉叹息。 1.关龙逢 夏王朝从公元前21世纪建国,到了公元前16世纪,最后一个君王夏桀。夏桀生活奢侈,荒淫无道。他竭尽民力,修筑王宫,又常常强迫人民打仗。据史书记载,当时有施族部落败,有施氏向桀王献一美女,名叫妹喜(又叫未喜或妹嬉)。夏桀很是宠爱,昼夜与其饮乐,对妹喜言听计从,常常为此不理朝政。 夏桀的暴虐无道,百姓十分怨眼。夏桀却不以为然,还十分狂妄地把自己比作永远不落的太阳。百姓咒骂他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意为“你这个太阳还不快点完蛋!我们愿意和你同归于尽!” 对于夏桀的暴行,作为夏朝的大夫,贤臣关龙逢实在看不下去。据档案馆文献史料记载:关龙逢也称豢龙,是古代豢龙部族的后代。他多次向夏桀进谏,要他关心百姓与国家,但夏桀根本听不进去。经过长期思考之后,关龙逢决定以献黄图进谏。关龙逢想借此说明形势危急,夏桀应多关心朝政。关龙逢献了黄图,故意立而不去。夏桀看到关龙逢的样子,心里很不耐烦,就说:“你还有什么惑众的妖言要说?”关龙逢怒目而视。夏桀早就对这人絮絮叨

叨、净说难听话的关龙逢厌恶极了,什么也不问便把黄图烧毁,接着喊来兵士把关龙逢囚禁起来,不久就杀了。 夏桀杀了关龙逢,更加肆无忌惮。而商民族日益兴盛起来,一举灭了夏朝,夏桀和妹喜一同逃奔到安徽南巢(今安徽巢湖)死于亭山。 他应该是这类人的鼻祖吧。 2.比干 比干,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29年。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3岁。 比干已经成了这类人的代名词。 3.伍子胥

中国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

中国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 中国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

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1/6页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美男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 1、四大名剧:《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2、四大姓氏:李、王、张、刘; 3、四大经典玩具: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孔明锁; 4、四大名山:黄山(绝)、华山(险)、庐山(名)、泰山(文); 5、四大名刹:山东长青灵岩寺、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 6、四大书院:河南嵩阳书院、河南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 7、四大书法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 8、四大名锦:蜀锦、云锦、宋锦、壮锦; 9、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10、四大自然奇观:云南石林、吉林雾淞、桂林山水、长江三峡; 11、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 12、四大古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 13、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14、四大名塔:嵩岳寺塔、释迦塔、千寻塔、飞虹塔; 15、四大灵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16、四大凶兽:饕餮(tāo tiè),混沌,梼杌(táo wù),穷奇;

17、四大“火炉”:武汉、南京、重庆、南昌; 18、古代中国四大别称:神州、九州、华夏、中原; 19、道教四大名山:武当山(湖北)、青城山(四川)、龙虎山(江西)、齐云山(安徽) 20、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1、现代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22、四大名玉: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湖北绿松石 23、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 24、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25、盆树四大家:黄杨木、金雀梅、迎春花、绒针柏 26、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27、四大文化遗产:《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明清档案》 28、四大名石: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内蒙古巴林石 29、四大名桥:河北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广东潮州广济桥、北京卢沟桥 30、四大美男: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美男

中国历史上十大豪言壮语

1、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 比较是人类心理的共性,相信当时还有许多人有类似的想法或许也说过类似的话,但只有这两句流下来了,因为他俩这样去做了,并且做到了,这就是豪言壮语和吹牛的区别。 2、大泽乡,雨夜,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声呐喊鼓舞了千百年来无数一无所有的小人物向权利颠峰发起永不停歇的冲击,奴隶石勒、赌徒刘裕、盐贩黄巢、乞丐朱元璋最有资格对这个问题做否定回答。 3、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破敌十万,封狼居胥,二十岁的冠军侯,皇帝的外甥,将两瓶御酒洒在河中与将士共享的浪漫将军,在皇帝舅舅给他安家时不屑的迸出了这几个字,爱慕英雄和白马王子的美女们失望之余难免尖叫:“帅呆了,酷毕了!” 4、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是他给汉帝的汇报中的,随同汇报一起递向长安的是北匈奴直至单于的首级。

“911”后小布什在国会上罗嗦半天哪比的上这几个字有力,虽有古今中外之别,情形却是如此相似,拉登授首之日不远矣!今昔对比,何日华人方能重吐此豪言壮语? 5、冉闵——冉闵战败被俘,慕容后斥责他:“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 冉闵勇力堪比霸王,为阶下囚仍气势逼人,然为异姓夷狄将兼假子二十余年,期间所杀汉人非少,其后弑君篡位,尽屠羯族,反称夷狄为禽兽,若云卧薪尝胆,敌营二十年未免太长。与吴三桂到是绝配,其言不配其行。 6、王安石——“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畏。” 真正的改革家需要的勇气并不比沙场上的猛士少,深渊地雷阵之语表明今人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愿今人有王总之志之能,无王总之果。 7、完颜亮——“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虽是胡儿,偏爱风骚,联想到他爷爷爸爸还是文盲和后来的满族同化之快,女真对汉文化吸收之快是有遗传的。评价是典型志大才疏。 8、成吉思汗——“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到处追杀敌人,抢夺他们的土地财富,听着他们的妻儿哭泣。” 侵略者内心血淋淋几近变态的独白,令人不寒而栗,最恐怖的是他的确做到了。

百强名校高考语文备考_报应!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

报应!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 报应!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局 史上很多朝代是奸臣当道,祸国殃民,其罪行令人发指,或横征暴敛,挟天子以令诸侯,或偷奸耍滑,陷害忠良于不义,或当权干政,视国库民脂为己出,而往往是兼而有之,败坏朝纲,祸害忠良,贪赃枉法,卖官鬻爵[yù jué]是他们的共同本质。 而结局是民怨鼎沸,国力日衰,最终闹得是国将不国,这些奸臣无不是巨贪大腐,无不是千古罪人,实在应引今人为鉴,奸臣自古难有好下场,以下是十大奸臣的结局。 鳌拜——欺主乱政,囚死狱中 鳌拜(?——1669)出生于将门之家,自幼弓马娴熟,技艺高强。长大成人后,力大难制,性情凶暴,驰骋疆场,战功显赫,有“巴图普”(勇士)之称号,得以封官晋爵。 皇太极死后,鳌拜为年幼的清顺治帝即位发挥了重大作用,获得顺治帝信任,又以护卫太后有功而位至极品。康熙即位后,受顺治遗命,任其为四辅政大臣之一。 鳌拜居功自傲,逐渐变得骄横起来,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看在眼里。他擅杀大臣,私欲膨胀,结党营私,随时准备把持朝政,引起了康熙和孝庄皇太后的警惕。 首辅大臣索尼死后,鳌拜一心想占据此位,便逼迫康熙杀了政敌苏克萨哈一家大小,以首辅自居,更加放纵。他还常常在康熙面前斥责大臣,拦截奏章,权势已威胁到康熙的统治。 亲政以后的康熙忍无可忍,于1669年五月十六日设计逮捕了鳌拜。胸怀宽广的康熙没有杀他,也没有牵连更多的人,只是把他囚禁起来。不久,鳌拜死于狱中。 和珅——惊世巨贪,自作自受 和珅(1750——1799),字致斋,满州正红旗人。少年时贫穷而无所依靠,他的父亲是个不知名的副都统,但他的高祖尼雅哈有军功,因此和珅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不久被授为三等侍卫,当上了清乾隆皇帝的警卫。 和珅巧言令色,非常聪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很快青云直上,十几年时间内升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赏戴双眼花翎;后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乾隆五十三年封三等忠襄伯,赏紫缰;五十五年又赏给黄带,头上的官衔越来越多,连和珅本人也觉得厌烦了。

古代关于感恩的故事

古代关于感恩的故事 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是春秋末期晋国著名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第二次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古都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 中国人有四字情结。《道德经》中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内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佛教认为一切物质由地、水、火、风四种物体所生。 古人相信,天圆地方,方有四面,于是很多事物都喜欢把它往“四”上去靠,以便归纳与流传。 今天,我们就重温下那些中国最著名的四大! 1、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徐祯卿; 2、四大才女:蔡文姬、班昭、卓文君、李清照; 3、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4、四大美人图:西施浣沙、昭君出塞、貂婵拜月、贵妃醉酒; 5、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6、清宫四大奇案:《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偷龙换凤》; 7、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与织女》、《孟姜女》 8、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 9、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

留园 10、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1、四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前三个是公认的,后一个还有说是蓬莱阁或越王楼); 12、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13、四大农业指南:《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书》、《农政全书》; 14、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南京; 15、四大古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 16、四大菜系: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 17、四大名吃:南京夫子庙小吃、上海城隍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长沙火宫殿小吃; 18、四大名酒: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陕西西凤酒; 19、四大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20、四大剧种: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 21、四大名剧:《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22、四大姓氏:李、王、张、刘; 23、四大经典玩具: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孔明锁; 24、四大名山:黄山(绝)、华山(险)、庐山(名)、泰山(文);

中国古代历史10大人物列表

中国古代历史10大人物列表 一、十大明君 千古一帝---秦始皇布衣皇上---刘邦盛世明君---李世民风流女皇---武则天士兵皇帝---赵匡胤大明太祖---朱元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开创盛世---康熙一代明君---雍正风流倜傥---乾隆 二、十大后妃 野鸟皇后---吕雉挽歌圣手---王政君魂断金城---贾南风太和改制---冯氏独孤奇妒---伽罗乱世惊鸿---张氏铁马红颜---萧燕燕垂帘风流---刘娥草原之花---布木布泰铁血太后---慈禧 三、十大奸臣 谮忠祸吴---伯喜朝廷叛逆---刘濞弑君跋扈---尔朱荣盛唐大奸---杨国忠三起三落---蔡京一代国贼---张邦昌生财有道---阿合马马屁天王---严嵩跋扈第一---鳌拜第一贪官---和绅

四、十大阴谋家 伪忠伪孝---王莽豪强独夫---董卓 虚伪狡诈---司马昭口蜜腹剑---李林甫外憨内奸---安禄山反复无常---朱温 汉奸鼻祖---秦桧湖上平章---贾似道红颜一怒---吴三桂窃国大盗---袁世凯 五、十大才女 史笔千秋---班昭名垂千古---蔡文姬凤仪高迈---谢道韫雁过留声---薛涛 道观哀艳---鱼玄机出水芙蓉---花蕊夫人词国俊杰---李清照断肠英女---朱淑真纺织大师---黄道婆巾帼英雄---秋瑾 六、十大宰相 直钩垂钓--------姜尚成就霸业---管仲 芝过昭著---李斯开国丞相---萧何 权术之王---曹操千古名相---诸葛亮知人善任---狄仁杰佐定天下---赵普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独裁良相---张居正

七、十大商人 富甲陶朱---范蠡营国巨商---吕不韦官商大鳄---桑弘羊实业巨子---张骞商界巨擘---盛宣怀第一商人---胡雪岩火柴大王---刘鸿生家族首富---孔祥熙地产大王---徐润双栖勇士---章乃器 八、十大名臣 天下归心---周公改革斗士---商鞅流芳千古---房玄龄千秋镜鉴---魏征改革大师---王安石治国奇才---刘晏第一清官---于成龙扶棺谏君---海瑞千古完人---曾国藩千秋功罪---李鸿章 九、十大昏君 暴虐之君---商纣王亡国之君---胡亥傀儡皇帝---汉献帝白痴皇帝---司马衷名义皇帝---唐高宗苦难皇帝---明思宗儿皇帝----石敬瑭杀兄弑父---隋炀帝异国囚徒---宋徵宗淫君之首---明武宗

中国历史上十大全才

中国历史上十大全才 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又何止千万。然专而不全者众,全而皆精者少,能做到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人才又有多少? 在这里,先给这次“全能”的评选标准下一个笼统的定义——“内”当修身养性,学富五车;“外”当治国安邦,出将入相…… 一、姜尚,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其先祖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故从其封姓,也称吕望,又作吕尚,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谋略家,被誉为“兵家始祖”、“武圣”。 相传有一次,他垂钓于渭滨,周文王出猎相遇,两人一见如故,话语投机,周文王听了姜尚侃侃而谈治国安邦之策,赞赏不已,遂同载而归,说:“吾太公望子久矣。”遂尊号“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公元前1066年,武王以姜尚为国师,率部伐纣,大战于牧野,大胜纣军。姜尚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为齐国始祖,亦称“齐太公”。 姜子牙学问渊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五行术数奇门遁甲,无一不精无一不通。”相传著有不朽兵书《三略》、《六韬》,是中国历史上被神化了的一代奇人。 军事:10 政治:9 学识:10 才艺:7 魅力:9 综合:9 二、范蠡,字少伯,又称范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被尊称为“商祖”、“商圣”。 公元前494年,勾践伐吴,范蠡谏阻,不听,遂遭失败。后献“卑身厚赂,乞成于吴”之计,订城下之盟,随勾践质吴三年,含垢忍辱,卑辞厚赂,终于使勾践化险为夷,平安返越。及归国,与文种鼎力辅佐越王,奋发图强,筑城立廓,发展生产,以俟时机。范蠡倡“道”、“气”,主“恒”、“常”,重“持盈”、“定倾”、“节事”,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时势必有盛衰,顺其自然,待机而动,才能取胜。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1)庆父:春秋时期鲁国贵族,鲁庄公的弟弟。他惯于挑拨离间,先后杀了两个国君,后来自缢身亡。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源于此。 (2)赵高:秦朝宦官,原为赵国贵族,他与李斯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六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不久又杀死李斯,自任丞相,后又谋害胡亥,立子婴为帝,后被子婴诛杀。 (3)梁冀:东汉大臣,两个妹妹分别为顺帝、恒帝皇后,顺帝死后,于梁太后合谋,先后立冲、质、恒三帝,专横朝政20年。他掠夺的财产相当于全国半年租赋。159年,恒帝诛杀粱氏一家,梁冀自杀身亡。 (4)董卓:初为琼州豪强,汉灵帝时任州牧,凶残异常。公元189年,率兵入洛阳,毒杀少帝,另立献帝,自立太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被王允、吕布杀掉。 (5)来俊臣:唐朝武则天时酷吏,因告密受宠,任中丞,后因得罪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被武则天处死。成语“请君入瓮”讲的就是他和右丞周兴之事。 (6)李林甫:唐朝权臣,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兼中书令。他有“口有蜜、腹有剑”之称。在任19年中,唐王政事败坏,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7)秦桧:北宋历任御史中丞等职。靖康二年,被金军掠至北方,不久遣归,充当内奸。他勾结党羽,专横权势,力主投降,以“莫须有”待得罪名杀害岳飞及其子岳云等抗金名将,为后人唾弃。 (8)严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书,官至太子太师,以其子世蕃等为爪牙,操纵国事,在任时大半军饷被他侵吞。1562年,御史周应龙,林润相继弹劾世蕃,严世蕃被杀,抄出黄金10000余两,白银200余两,严嵩被革职,不久病死。 (9)魏忠贤:明代宦官,万历年入宫。1620年,他被任为司礼秉笔太监并监管东厂,网罗死党,杀害东林党人扬涟、左光斗等正直官吏。 (10)和珅:原在清廷銮仪卫当差,因逢迎献媚,为乾隆所宠,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乾隆死后,嘉庆帝宣布他20条罪状并令其自杀,被抄家,家产约值8亿两黄金,等于朝廷10年收入。二十四节气 一、申遗成功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历史渊源 公元前1200年的殷商时期,有用甲骨文记载,反应四季变化的“四方风”。该篇甲骨文中用四个方向的风为春夏秋冬定义,于是有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最早的渊源。 在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已经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称。这八个节气是24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将一年清晰的划分为四季。 二十四节气的完整提出,则是在西汉刘向编著的《淮南子》中。在这部著作中,以天体运行规律为依据,第一次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的方法。 自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计算。定气法按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 所到达的位置。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1.一字千金

中国著名的40个四大

中国著名的40个四大 一、四大江南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徐祯卿。 二、四大才女 蔡文姬、班昭(又说上官婉儿)、卓文君、李清照。 三、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四、四大美女 沉鱼落燕,闭月羞花。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婵。 五、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六、清宫四大奇案 《太后下嫁》、《雍正被刺》、《顺治出家》、《狸猫换太子》; 七、四大民间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与织女》、《孟姜女》。 八、四大佛教名山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九、四大名园 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 十、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十一、四大名楼 岳阳楼、腾王阁、黄鹤楼、蓬莱阁。 十二、农业科技四大发明 罗盘、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十三、农业指南 《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书》、《农政全书》。 十四、四大古都 西安、洛阳、北京、南京。 十五、四大古镇 广东佛山、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 十六、四大菜系 鲁菜、川菜、苏菜、粤菜。

十七、四大美食 鱼翅、燕窝、海参、鲍鱼。 十八、四大名吃 南京夫子庙小吃、上海城隍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长沙火宫殿小吃。 十九、四大名酒 茅台、汾酒、泸州老窖特曲酒、西凤酒。 二十、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二十一、四大剧种 京剧、黄梅戏、粤剧、豫剧。 二十二、四大名剧 《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二十三、四大姓氏 李、王、张、刘。 二十四、四大家族 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 二十五、四大经典玩具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相”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相” 1、才高齐天谋深如海——秦朝名相李斯 李斯,功过昭著的秦王朝名相,一生都在毫不伪饰地追逐功利权势,研学帝王术初投秦相吕不韦,后宫帏进言,献翦诸侯,灭六国,成帝王之策,得秦王嬴政信赖,驰骋于秦都。 他以《谏逐客书》,说秦王取消逐客令,挽救了万千卿客,成就了大秦伟业。批驳分封,倡郡县制,一统货币,度量衡。著《仓颉》篇,创“小篆”,统一文字,有万世不灭之功。然而李斯也曾助秦始皇焚书坑儒,附赵高沙丘谋逆,最终为小人构陷,一代权谋大师腰斩于咸 2、功高亦李斯过高亦李斯。功冠群臣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萧何 萧何,江初谋略家,汉王朝开国名相。秦末,天下大乱,萧何乃一刀笔小吏,也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反了沛县。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立稳脚跟,徐图天下;他慧眼独具,月下追回韩信,使“汉兴三杰”到了刘邦一人手下,乃汉初开国两件大事,功在萧何。楚汉相争,萧何留守关中,为刘邦大军提供了充足可靠大后方,首功在萧何!汉王朝初定,治国安邦,颁法立规,更有“萧规曹随”之誉。身居相位,历时二主,善始善终;“功冠群臣,声施后世”的盛誉,太史公受之无愧! 3、奇谋善变不下三杰——汉初名相陈平 陈平,秦不汉初谋略家,始投魏王,继属楚五顶羽,后离楚归汉,佐汉王刘邦,一匡天下,终成汉室名相。汉初三杰,韩信受谤,被擒于云梦泽,死于钟室;萧何遭谗,曾械于牢狱;张良惧祸,托言闲游。陈平却久居相位,且得善终,足见他官场权谋之老道,远在三杰之上。 陈平之人多奇事:年青俊美,偏纳他人之遗孀,为当时笑谈。六出奇计佐汉,助高祖解白登围,又平定叛乱,使大汉江山天牢地固。陈平之人善谋身:高祖欲杀“连襟”樊哙,一边真命天子,一边是皇亲国戚,陈平夹在中间受难,便对灵哭奏,解吕后构陷之心,王陈并相结交周勃,终于翦灭吕后势力,得了善终。 4、道破天下事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房玄龄 房玄龄,大唐开国大臣,贞观名相,也是唐初居位最长的宰相。他为人多智,有奇谋,人称“房谋”。隋时,人皆言隋祚长久,唯房玄龄慨然而忧,一语道破天下事:“今虽清平,其亡跷足可待。”云破日出,便走马投身秦王李世民,成为幕府谋主,助李世民扫平群雄,一统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事变,他是主谋,翦除太子,助李世民得了帝位,可谓一策定乾坤! 作为大唐宰相的房玄龄,贞观元年,图治安民,不遗余力,得太宗殊遇,被誉为“汉之萧何”,也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终至辉煌,儿子当了附马,女儿作王妃,如此功绩,也不枉其为大唐天下谋尽一生。 5、瓦岗军师千古诤臣——大唐名相魏征 魏征,大唐名相,以直谏扬名天下。隋末,投瓦岗,兵败归唐,佐太子,玄武兵变,易主辅秦王。唐太宗时,进为宰相,成为大唐王朝决策主要人物之一。魏征,有胆,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之言,而且不达目的不罢休,创了历史上君“畏”臣之先例,树了历代君臣关系的典范。魏征曾向太宗面谏五十次,呈奏十一件,一生谏诤多至“数十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坚定,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魏征一人。难怪魏征一死,太宗大发感概“魏征殁,朕亡一镜”!

水浒传中的忠义观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和歌颂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的形象,尤其是在思想和见地方面给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它直接鼓舞了封建人民大众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斗争,因此,《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传奇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忠,即是对祖国、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尽,这也是忠。 在当今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做到一个“义”字。一个“义”字,包括的内容太多了。《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了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李逵,生性鲁莽,性情暴躁,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路见不平,能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没有这样惊心动魂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气”,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任务。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水浒传》中用以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的思想基础是“忠义”。这里所说的“义”,它在某种程度上注入了被压迫阶级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明人郎瑛说过:“逆料当时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江必有之”。这实际上是说《水浒传》所说的义不完全同于历来统治阶级所说的义。在封建社会里,下层人民也讲义,他们最讲朋友之间的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进而至于“济困扶危”、“杀富济贫”,都是“义”的表现。因此,《水浒传》中所写的义,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反封建反压迫的性质,而不同于儒家的纲常伦理中的“义”。 在《水浒传》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为梁山泊领袖的宋江,他的思想和行动,关系着整个梁山事业的兴衰和存亡。在评价《水浒传》中,对宋江这个人物看法并不一致。宋江自己说:“貌黑身矮,出身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雨箭之功”。《水浒传》六十八回这说明宋江还有自知之明。宋江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梁山首领,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悲惨而死。可以说宋江的一生是成于“义”,败于“忠”。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历来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不外三种观点:一是农民起义说。无论认为它是歌颂农民革命,还是认为它宣传投降主义,总之都承认它是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二是市民说。认为它是市民阶层的生活,反映市民阶层的情绪和利益,“为市井细民写心”;三

中国著名的四大

中国著名的四大 中国有这些“四大”: 1、四大文明古国: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 2、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罗盘)。 3、古代贵族四术:诗、书、礼、乐。 4、古代秀才四术:琴、棋、书、画。 5、古代文房四宝:纸、墨、笔、砚。 6、古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7、汉字书法四体:真、草、隶、篆。 8、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9、四大国粹:中医、书画、京剧、武术。 10、四大剧种: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 11、四大经典玩具: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孔明锁。 12、、四大古乐体系:福建泉州南音、西安城隍庙鼓乐、北京智化寺音乐、山西五台山青黄庙音乐。 13、、四大丑女:嫫母钟离春孟光阮女。 14、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15、、四大名妓:董小宛、李师师、陈圆圆、柳如就是。 16、中国现代四大才子:徐志摩、鲁迅、胡适、金庸。 17、明朝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18、战国时期的四大君子: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无忌)

19、书法四大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0、苏门四学士: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 21、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22、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23、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2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25、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 26、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27、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28、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29、四大名山:绝秀”——黄山、“险秀”——华山、“名秀”——庐山、“文秀”——泰山。 30、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31、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安徽齐云山; 四川青城山。 32、四大道山:四川灌县青城山、湖北均县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山东青岛崂山。 33、青岛四大特色:碧海、蓝天、绿树、红瓦。 34、威海四大特色: 碧海、蓝天、白墙、红瓦。 35、桂林四大特色: 山清、水秀、洞奇、水美。 36、黄山四大特色: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7、泰山四大特色: 旭日东升、黄河金带、晚霞西照、云海玉盘。 38、、四大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普陀山的观音菩萨,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峨嵋山的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全才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全才人物(图) 唐太宗 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又何止千万。然专而不全者众,全而皆精者少,能做到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人才又有多少? 在这里,先给这次“全能”的评选标准下一个笼统的定义——“内”当修身养性,学富五车;“外”当治国安邦,出将入相…… 一、姜尚,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其先祖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故从其封姓,也称吕望,又作吕尚,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谋略家,被誉为“兵家始祖”、“武圣”。 相传有一次,他垂钓于渭滨,周文王出猎相遇,两人一见如故,话语投机,周文王听了姜尚侃侃而谈治国安邦之策,赞赏不已,遂同载而归,说:“吾太公望子久矣。”遂尊号“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公元前1066年,武王以姜尚为国师,率部伐纣,大战于牧野,大胜纣军。姜尚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为齐国始祖,亦称“齐太公”。

姜子牙学问渊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五行术数奇门遁甲,无一不精无一不通。”相传著有不朽兵书《三略》、《六韬》,是中国历史上被神化了的一代奇人。 二、范蠡,字少伯,又称范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被尊称为“商祖”、“商圣”。 公元前494年,勾践伐吴,范蠡谏阻,不听,遂遭失败。后献“卑身厚赂,乞成于吴”之计,订城下之盟,随勾践质吴三年,含垢忍辱,卑辞厚赂,终于使勾践化险为夷,平安返越。及归国,与文种鼎力辅佐越王,奋发图强,筑城立廓,发展生产,以俟时机。范蠡倡“道”、“气”,主“恒”、“常”,重“持盈”、“定倾”、“节事”,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时势必有盛衰,顺其自然,待机而动,才能取胜。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兴越灭吴,完成勾践称霸大业。 其后,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可与之共患难而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被后人奉为“文财神”。 三、班超,字仲升,东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 班超少有大志,不拘小节,内心孝敬恭谨,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不耻劳辱。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察事理。常欲效张骞立功异域,效命疆场,遂“投笔从戎”。 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来到鄯善,国王先恭而后倨,班超推断匈奴也派使者来了。情势危急,班超当机立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决定先下手为强,斩杀匈奴使者百余人。鄯善举国震恐,随即归汉。 班超驻守西域32年,陆续平定了莎车等国的叛乱,击退了大月氏王朝7万人的进攻,保护了西域南道各国的安全及“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大小50国全部归属,西域从此安定,匈奴不敢南下。纵横捭阖,使西域与内地联为一体,为大汉民族的基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四、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一名吉利,小字阿瞒,“少机警,有权数”,自幼博览群书,武艺过人,善诗词,通古学。 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荡不羁,但却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20 岁举孝廉而入仕途,十数年间,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恒,统一北方。 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韵沉雄,清峻通脱,慷慨

姓秦的名人

姓秦的名人 阅读精选(1): 秦姓 一、有三种: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捡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后就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大业。大业之子大费(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姓嬴。伯益的后人有个叫大骆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陇西秦亭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嬴。秦国之后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进一步统一了全国。秦灭后,王族子孙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秦氏。 2、出自姬姓,为文王的后裔,以邑为氏。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后裔食采于秦邑,其后有以邑为姓,称秦氏,史称秦姓正宗。 3、古代大秦人来中国,有的就以“秦”为氏。大秦即罗马帝国。东汉、晋朝时大秦皆曾遣使来中国通好,有留居不归者,以“秦”姓传也。古时西域称中国为秦,之后西方国家通称中 国为支那,即“秦”音之变。 二、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秦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河北等省。西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的推荐,迁徙关东大族充实关中,秦氏有一支自鲁徙居扶风茂陵。这支秦氏人丁兴旺,官宦众多,西汉时有秦袭等5人同时任郡守一级的官,故世号“万石秦氏”。

秦末有秦同,从刘邦击项羽有,被封为彭侯,是知山东秦氏于西汉处有迁至今江苏者。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秦氏还分布于今甘肃、四川、山西等省。宋、元、明时期,秦氏有迁至今广西、安徽、贵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历清至近现代,分布地更广,还有不少人移居海外。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三贤堂”:因孔门七十二大贤中有秦祖、秦商、秦非、秦冉四位。三,不是普通地说一二三,而是指多数的意思。 “乐善堂”:孔子因为看到七十二大贤中,姓秦的竟占了四位,夸奖秦氏好道乐善,所以又叫“乐善堂”。 “养真堂”:秦氏好道乐善,能注重养真(本性的善),所以又叫“养真堂”。 “忠孝堂”:秦琼的后人因为秦琼是唐朝开国元勋,既忠且孝,因名“忠孝堂”。 “淮海堂”:宋代词人秦少游的后人因为秦少游著有《淮海集》传世,所以叫“淮海堂”。 “五礼堂”:清刑部尚书秦蕙田,立朝30年,刚介自守,著有《五礼通考》,因名“五礼堂”。 【郡望】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