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通信系统仿真中的性能指标的测量_唐文静

无线通信系统仿真中的性能指标的测量_唐文静

无线通信系统仿真中的性能指标的测量_唐文静
无线通信系统仿真中的性能指标的测量_唐文静

无线通信系统仿真中的性能指标的测量

唐文静,马 玫,徐家品

(11国电大渡河公司龚嘴水力发电总厂,四川乐山416900;21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面向3G 和4G 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复杂性远高于传统系统,基于经验法则的传统设计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理论仿真支撑的网络规划和系统仿真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计算机软件仿真技术和无线通信数学模型已渐趋成熟,目前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标准化流程一般是从软件仿真开始。特别是对于3G 和4G 无线系统,由于系统复杂性的提高,在系统设计和规划阶段必须首先在仿真环境中测量各项系统性能指标。本文首先介绍基于

M AT LAB 的无线通信系统仿真技术和无线通信仿真系统的常用测量指标,然后通过搭建基于DC A 算法的无线通信

仿真系统在软件环境中测量了相关的性能指标。文章最后利用该测试手段结合DC A 算法在不均衡用户分布环境中的性能表现的实例给出了软件仿真结果和仿真数据分析。关键词:无线通信;M AT LAB ;指标;测量;仿真

中图分类号:T N915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984(2005)0420063203

Perform ance measurement of wireless system simulations

T ANG Wen 2jing 1

,M A Mei 2

,X U Jia 2pin

2

(11G ongzui Hydropower G eneral Plant ,China G uodian ,Leshan 614900,China ;21School of E lectronic Engineering ,S 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China )

Abstract :The fut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 3G and 4G technology ,bring us the new aspect of exchanges as well as ultimate com plexity of system design and im plementation 1I t becomes im possible to construct a system at the very beginning ,refine it ,and reconstruct it ,which is the routine of traditional system designs 1With the simulation tools as M AT LAB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of simulation method and theory ,it becomes a standardized process in the wireless systems design to im plement a simulation system at the very first ,and measure the key parameters within the s oftware environment 11The autho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M AT LAB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its simulation methods.Then the key per formance evaluation parameters within these scenarios are introduced ,while the author constructs a s oftware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DC A alg orithm to get the measurement of these parameters 1Finally ,the per formanc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1K ey w 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 AT LAB ;Parameter ;Measurement ;S imulation

收稿日期:2005204207;收到修改稿日期:2005205221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新技术重点科技项目(03GG 006200521)作者简介:唐文静(1980-),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系统、宽带通信网络研究。

1 引 言

在3G 和4G 无线通信系统体系结构方案设计中,由于多种接入方式并存和多种容量提高技术的混合使用,使实际系统表现出极高的系统复杂性。传统的基于经验法则的测试分析手段依赖于硬件设计和测试,即通过建造原型系统,使用仪器测量手段来得到基本测试数据。传统设计方法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改进和设计调整,然后进行系统选型和定型,最后通过降低量产成本、提高可靠性和可用性

来发展商用系统。基于经验法则的测试分析方法主

要有以下三项弊端。

现代无线市场争夺极为激烈,系统升级换代极快。系统设计、媒体广告和市场营销必须同步铺开,这意味着在系统设计阶段,必须提前得到系统的性能表现和参数指标的测量值或估计值,以利于媒体策略和销售网络的前期运作。传统方法不能适应这一趋势的需要。

下一代的无线系统具有大量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市场可能性,在系统选型和定型阶段以前,为了得到测试数据,必须建造原型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改进和设计调整。如果大量重复这个过程,会浪费研发时间和资金。

投资商的投资策略偏重于低风险的短期投资,在无线系统项目领域,确定风险投资立项之前提交

第31卷第4期 2005年7月中国测试技术

CHI NA ME AS URE ME NT TECH NO LOGY V ol 131 N o 14July ,2005 

投资商的投资报告就应包含系统的具体性能测试数据。而传统方法的原型系统开发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过程。

由于传统的基于经验法则的系统设计方法在这些领域具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软件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大量无线通信数学模型的实用化,基于仿真软件的设计方法成为系统前期设计的主流方法。其一般设计步骤是先用软件仿真做出原型系统方案及分析结果并完成系统选型,再进行实际系统设计定型并发展商用系统。本文使用MAT LAB 搭建了基于无线通信仿真系统通用平台,提出了MAT LAB 环境下的性能指标分析测量手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DC A 算法的系统性能的仿真分析和参数测量,通过该测试手段评估了该算法不同用户分布的通信环境中的性能表现。

2 基于MAT LAB 的无线通信系统仿真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于仿真软件的设计方法一直还处在理论探索阶段,原因主要是缺乏较接近实际系统性能的数学模型,使仿真系统和实际系统的性能差异较大。另外无线系统目前研究领域相对较新,缺乏可供参考的仿真模型。通过近年来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无线通信仿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MAT LAB 环境下搭建完整的无线通信仿真系统成为可能,在实际系统构建之前,通过MAT LAB 环境下的无线通信仿真系统可以分析测试系统的多项性能指标,利于设计方案和投资策略的决策。

MAT LAB (Matrix Laboratory )是目前最为强大的工程仿真计算软件之一,可以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矩阵运算,MAT LAB 内建的编程语言极易操作和理解,编程过程简单。MAT LAB 提供的程序库提供了大量优化预定义的函数,可以简化程序设计并提高编程效率。在MAT LAB 的基本模块中预定义的1000余个函数,可用于科学计算仿真的各个方面,目前版本的MAT LAB 提供了多个可供选择的工具

箱,可用于各种工程设计领域。相对于传统的编程语言如C ,FORTRAN ,MAT LAB 扩展的函数库可以极大地简化编程过程。

3 无线通信仿真系统的常用系统指标

系统外部指标反映了运营商和用户需求的实现程度,这类相对稳定的评价因素,有较强的可比较性。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可以定义两个评价指标:系统通话堵塞率和系统通话中断率。系统通话阻塞率p B 定义为:

p B =n B Πn C

其中n B 是被阻塞的业务数量,这部分新产生的通信业务不能找到满足条件的通信信道,被系统拒绝以保障连接中的通信业务。n C 是这一时段总的通信业务量。在这里,p B 只是通信业务指标的简化形式,理论上实际通信业务量应采用统计数学模型进行描述。

系统通话中断率p T 定义为:

p T =n T Πn C -n B

其中n C 是通信中被中断的业务数量。

4 基于DCA 算法的无线通信仿真系统的搭

图1是基于DC A 算法的无线通信系统仿真的

原理框图,在仿真程序A 部分的初始化程序中,首先用子程序的形式定义了初始射频环境模型,用户地理位置分布统计模型,针对实际系统中用户的不均匀分布,在仿真系统中引入了用户分布的偏移模型,通过计算机基站(BS )和用户(MS )的相对位置,并通过射频传播环境模型数据,可以计算相应的信号强度和干扰。并计算相应的R cni :

R cni =

C sig N +I

其中C sig 是射频信号强度,N 为系统噪声,I 是系统内部干扰

64

中国测试技术

2005年7月

仿真程序部分B为循环部分,程序循环计算每

一时刻的系统状态,首先,用户业务统计模型按泊松过程(P oiss on Process)生成用户业务持续时间,然后,系统开始检查每一对通信链接的状态。基于优先保证已连接通话,降低通话中的中断率的原则,在每一仿真周期开始,清除已完成的通话链接后,系统首先为连接中的链接检查通信状态,如R

cni达不到通信门限要求,则试图为它重新安排信道,如没有空闲的

满足R

cni信道,则产生一次通话中断,并记录在结果统计部分(C部分),然后系统为新提出的通信链接

请求试图安排信道,如没有空闲的满足R

cni的信道,则产生堵塞通话记录并将该结果记录在C部分,为了使系统仿真结果稳定,程序将运行150个循环。

仿真部分C是结果统计部分,该部分程序统计

在不同用户容量条件下的p

B和p T,在B部分连接中用户检查模块中,变量relocate为1设定为原先进行

中的不满足R

cni条件的通话可以找到新的通信链接,设定relocate为0表示没有可用的满足条件的链接,通过

if relocate=0

terminated=terminated+1;

end%channel search loop ending

可以用terminated变量累计中断的通信链接量,同样,在B部分的新建连接状态检查中,由如下程序if relocate=0

blocked=blocked+1;

end%channel search loop ending

可以用blocked变量统计新建通信链接的堵塞

量。最后在C部分中,可以计算堵塞率p

B和中断率p T,并导入相应的矩阵中,

result(1,para)=call;

result(2,para)=terminated;

result(3,para)=blocked;

result(4,para)=blockedΠcall;

result(5,para)=terminatedΠ(call2blocked)

则在相应的矩阵result列中已存入相应的仿真数据。

5 仿真数据分析

利用result矩阵中的p

B及p T可分析相应的堵塞率和中断率和用户数量的关系,由于数据动态范

围较大,需要用对数坐标轴来压缩p

B

,p T数值,利用semilogy(number,result(4,:),number,result (5,:))

可得到dB为单位的堵塞率p

B 和中断率p

T

用户数量Num的关系曲线如图2(a),通过在用户分布模型中引入不均衡因素,可类似得到p

B

,p T和用户数量Num的关系曲线如图2(b)

6 结 论

基于MAT LAB的无线通信系统仿真系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数学模型模拟实际系统运行中的状态和参数,在相关的无线通信仿真程序中,可以加入系统指标测试分析模块,得到系统性能分析的相关数据。通过对仿真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可以较好的辅助设计方案和投资策略的决策和不同情况下系统运行状态的模拟。

参考文献

[1] H iroshi H arada,Ram jee Prasad1S imulation and s oftware radio

for m obile com munications[M]1B oston:Artech H ouse,20041 [2] Willie W1Liu1Broadband wireless m obile,3G and bey ond

[M]1ChiChester,West Sussex,England:John Wiley&

S ons,20041

[3] 郑研新,徐家品1C DM A系统中的自适应功率控制[J]1

中国测试技术,2005,31(2):104-1061

[4] K eiji T achikawa1W2C D M A m obile com munication system[M]

1ChiChester,W est Sussex,England:John W iley&S ons,20021 [5] Andreas F1M olisch1W2C DM A m 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1ChiChester,New Jersey:Pears on Education,20021 [6] Peter S tavroulakis,Inter ference analysis and reduction for

wireless systems[M]1Boston:Artech H ouse,20021

第31卷第4期

唐文静等:无线通信系统仿真中的性能指标的测量

 65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基于STC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的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现有温度测量方法线性度、灵敏度、抗振动性能较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STC单片机,采用Pt1000温度传感器,通过间接测量铂热电阻阻值来实现温度测量的方案。重点介绍了,铂热电阻测量温度的原理,基于STC实现铂热电阻阻值测量,牛顿迭代法计算温度,给出了部分硬件、软件的设计方法。实验验证,该系统测量精度高,线性好,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STC单片机、Pt1000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铂热电阻阻值、牛顿迭代法。 Study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STC single chip computer Zhang Yapeng,Wang Xiangting,Xu Enchun,Wei Maolin Abstract:A method to achiev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y the Indirect Measurement the resistance of platinum thermistor is proposed. It is realized by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STC with Pt1000temperature sensor.The shortcomings of available methods whose Linearity, Sensitivity, and vibration resistance are worse are overcame by the proposed method.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y using platinum thermistor , the measurement of platinum thermistor’s resistance based on STC single chip computer, the calculating temperature by Newton Iteration Method. Par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e giv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cision and linearity of the method is superior. It is also superior in real-time character and reliability and has a certain value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Keywords: STC single chip computer,Pt1000temperature sensor,platinum thermistor’s resistance,Newton Iteration Method 0 引言 精密化学、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精密仪器等领域对温度控制精度的要求极高,而温度控制的核心正是温度测量。 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测温方法有热电偶测温、集成式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测温、铂热电阻测温四种方法。 (1) 热电偶的温度测量范围较广,结构简单,但是它的电动势小,灵敏度较差,误差较大,实际使用时必须加冷端补偿,使用不方便。 (2) 集成式温度传感器是新一代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线性度好、性能稳定等优点,适于远距离测量和传输。但由于价格相对较为昂贵,在国内测温领域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3) 热敏电阻具有灵敏度高、功耗低、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其阻值与温度变化成非线性关系,在测量精度较高的场合必须进行非线性处理,给计算带来不便,此外元件的稳定性以及互换性较差,从而使它的应用范围较小。 (4)铂热电阻具有输出电势大、线性度好、灵敏度高、抗振性能好等优点。虽然它 的价格相对于热敏电阻要高一些,但它的综合性能指标确是最好的。而且它在0~200°C范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汇编)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 2010 – 2011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0年11月17日

目录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3) 三、总体设计思想 (3) 四、系统框图及简要说明 (4) 五、单元电路设计(原理、芯片、参数计算等) (4) 六、总体电路 (5) 七、仿真结果 (8) 八、实测结果分析 (9) 九、心得体会 (9) 附录I:元器件清单 (11) 附录II:multisim仿真图 (11) 附录III:参考文献 (11)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学完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后,应进行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小型电子系统的方法,独立完成系统设计及调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掌握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完成系统的组装及调试工作;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工程质量意识,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查阅手册和有关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安装调试等环节,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的实验调试,提高动手能力。 (4)综合应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任务。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一)课程设计名称 设计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测量温度的测量控制系统,测量温度范围:室温0~50℃,测量精度±1℃。 2、技术指标及要求: (1)当温度在室温0℃~50℃之间变化时,系统输出端1相应在0~5V之间变化。 (2)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 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 三、总体设计思想 使用温度传感器完成系统设计中将实现温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这一要求,该器件具有良好的线性和互换性,测量精度高,并具有消除电源波动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些特性,实现从温度到电流的转化;但是,又考虑到温度传感器应用在电路中后,相当于电流源的作用,产生的是电流信号,所以,应用一个接地电阻使电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转化为电压信号。接下来应该是对产生电压信号的传输与调整,这里要用到电压跟随器、加减运算电路,这些电路的实现都离不开集成运放对信号进行运算以及电位器对电压调节,所以选用了集成运放LM324和电位器;最后为实现技术指标(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中的要求,选用了555定时器LM555CM。 通过以上分析,电路的总体设计思想就明确了,即我们使用温度传感器AD590将温度转化成电压信号,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集成运放电路,使表示温度的电压放大,从而线性地落在0~5V这个区间里。最后通过一个555设计的电路实现当输出电压在2与3V这两点上实现输出高低电平的变化。

智能型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河北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智能型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2010140 指导教师 2014年02月23日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生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业对象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在单片机温度测量系统中的关键是测量温度、控制温度和保持温度。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广泛实用于地热、空调器、电加热器等各种家庭室温测量及工业设备温度测量场合。随着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生活中对温度的控制水平。近年来,温度的检测在理论上发展比较成熟,但在实际测量和控制中,如何保证快速实时地对温度进行采样,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并能对所测温度场进行较精确的控制,仍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次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主要是让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掌握系统总体设计的流程,方案的论证,选择,实施与完善。通过对温度控制通信系统的设计、制作、了解信息采集测试、控制的全过程,提高在电子工程设计和实际操作方面的综合能力,初步培养在完成工程项目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培养研发能力,通过对电子电路的设计,初步掌握在给定条件和要求的情况下,如何达到以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巧妙合理地去设计工程系统中的某一部分电路,并将其连接到系统中去。提高查阅资料、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 当今社会温度的测量与控制系统在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到工业冶炼,物质分离,环境检测,电力机房,冷冻库,粮仓,医疗卫生等方面,小到家庭冰箱,空调,电饭煲,太阳能热水器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这方面研究意义非常的重要。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 国外对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测控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对于温度测控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温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对温度的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我国温度测控设施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在技术上,以单片机控制的单参数单回路系统居多,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温度测量控制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厂化的程度,生产实际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存在着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和可靠性差等缺点。在今后的温控系统的研究中会趋于智能化,集成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更准确,更加稳定可靠。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①冷冻库,粮仓,储罐,电信机房,电力机房,电缆线槽等测温和控制领域。 ②轴瓦,缸体,纺机,空调等狭小空间工业设备测温和控制。③汽车空调,冰箱,冷柜以及中低温干燥箱等。④太阳能供热,制冷管道热量计量,中央空调分户热能计量等。温度是一种最基本的环

温度控制系统测试.

温度控制系统测试 实验目的 1.在自动控制理论实验基础上,控制实际的模拟对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掌握闭环控制系统的参数调节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实验设备 1.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装置; 2.数字式万用表、示波器(自备); 3.温度对象、控制对象。 实验原理 图 1 温度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由给定、PID调节器、可控硅调制(使用全隔离单相交流调压模块)、加温室(采用经高速风扇吹出热风)、温度变送器(PT100输入0-100°输出2-10V电压)和输出电压反馈等部分组成。在参数给定的情况下,经过PID运算产生相应的控制量,使加温室里的温度稳定在给定值。 给定Ug由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实验面板单元U3的O1提供,电压变化范围为1.3V~10V。 PID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可控硅调制的输入信号,经控制电压改变可控硅导通角从而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作为对加温室里电热丝的加热信号。 温度测量采用PT100热敏电阻,经温度变送器转换成电压反馈量,温度输入范围为0~100℃,温度变送器的输出电压范围为DC2~10V。 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调节反馈系数β,从而调节输出电压。

实验电路原理图 实验电路由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板上的运放和备用元件搭建而成,实验参考参数如下:R0=R1=R2=100KΩ,R3=100KΩ,R4=10M,C1=10uF,R5=430K。Rf/Ri=1;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1.先将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面板上的电源船形开关均放在“OFF”状态。 2.利用实验板上的单元电路U9、U13和U15,设计并连接如图2所示的闭环系统。 图2 在进行实验连线之前,先将U9单元两个输入端的100K可调电阻均逆时针旋转到底(即调至最小),使电阻R0、R1均为100K; 将U15单元输入端的100K可调电阻逆时针旋转到底(即调至最小),使输入电阻R3的总阻值为100K;C1在U15单元模块上。R4取元件库单元上的10M电阻。R5取元件库单元上的的430K电阻; U13单元作为反相器单元,将U13单元输入端的100K可调电阻均顺时针旋转到底(即调至最大),使电阻Ri为200K;保证反馈系数为1。 注明:所有运放单元的+端所接的100K电阻均已经内部接好,实验时不需外接。 (1)将数据采集系统U3单元的O1接到Ug; (2)给定输出接PID调节器的输入,这里参考电路中Kd=0,R4的作用是提高PI调节器的动态特性。 (3)经过PID运算调节器输出(0~10V)接到温度的检测和控制单元的脉宽调制的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

实用温度监测系统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1303 学生姓名:张艺 学号:13211075 任课教师:刘颖 2015年06 月10 日

目录 实验题目:失真放大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实验题目及要求 (2) 2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2) 2.1 实验目的 (2) 2.2 知识点 (2) 3 实验过程 (4) 3.1 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4) 3.2 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16) 3.3 分析研究实验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与体会 (20) 4.1 通过本次实验那些能力得到提高,那些解决的问题印象深刻, 有那些创新点。 (20) 4.2 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参考文献 (21)

目录 1.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3) 1.1设计任务 (4) 1.2技术指标 (4) 1.3电路原理图 (5) 1.4基本原理 (5) 2.电路模拟与仿真 (6) 2.1仿真软件 (6) 2.2创建电路模拟图 (9) 2.3元件列表 (9) 2.4仿真记录与结果分析 (10) 3.实际电路的安装调试 (15) 3.1 元件参数确定 (15) 3.2 电路板布线设计 (15) 3.3 焊接 (15) 3.4调试与测量 (15) 3.5分析结果及改进 (16) 4.总结 (176) 5.心得体会 (177) 6.参考文献 (198)

1.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1.1设计任务 通过Proteus软件仿真精密双限温度报警仪设计,在老师点拨我们自学的基础上了解了运放的作用,用了比较器,震荡电路等知识,根据找到的电路图进行仿真,调试电路,明白了温度报警的意义。 通过比较器产生“数字模拟信号”,使得在信号产生的时候,震荡电路工作产生震荡信号驱动扬声器报警。 1.2技术指标 a.当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时报警电路不工作; b.当温度低于下限值或高于上限值时,声光报警; c.上下限低于报警led用不同颜色; d.上下限可调; e.控温精度度 1℃ f.监测范围0.5℃

基于NTC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基于NTC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与控 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系统由TL431精密基准电压,NTC热敏电阻(MF-55)的温度采集,A/D和D/A转换,单片机STC89C51为核心的最小控制系统,LCD1602的显示电路等构成。温度值的线性转换通过软件的插值方法实现。该系统能够测量范围为0~100℃,测量精度±1℃,并且能够记录24小时内每间隔30分钟温度值,并能够回调选定时刻的温度值,能计算并实时显示24小时内的平均温度、温度最大值、最小值、最大温差,且有越限报警功能。由于采用两个水泥电阻作为控温元件,更有效的增加了温度控制功能。 关键词: NTC TL431 温度线性转换 Abstract: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TL431 as precise voltage,the temperature acauisition circuit with NTC thermistors (MF-55), the transform circuit of A/D and D/A, the core of the minimum control system with STC89C51, 1the display circuit usingLCD1602, etc. Ge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inear transformation by the software method. The range of the measure system is 0 ~ 100 ℃, measurement accuracy + 1 ℃.It can record 24 hours of each interval temperature by per 30 minutes selected of temperature.The time can be calculated and real-time display within 24 hours of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maximum value, and each temperature sensor has more all the way limit alarm function. Due to the two cement resistance as temperature control components, the more effective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function. Keyword: NTC TL431 temperature linear conversion

铁路专用通信设备

铁路专用通信设备 1.GSM-R GSM-R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 GSM-R是专门为铁路通信设计的综合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它基于GSM的基础设施及其提供的语音调度业务(ASCI),其中包含增强的多优先级预占和强拆(eMLPP)、语音组呼(VGCS)和语音广播(VBS),并提供铁路特有的调度业务,包括:功能寻址、功能号表示、接入矩阵和基于位置的寻址;并以此作为信息化平台,使铁路部门用户可以在此信息平台上开发各种铁路应用,GSM-R的业务模型可以概括为: GSM-R业务 = GSM业务 + 语音调度业务 + 铁路应用 HY-473库检电台 HY-473库检电台用于机车出入库时对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简称CIR)进行功能定性检测,以保证机车上线运行时CIR正常工作。机车综合无线通信库检设备可以工作在GPRS或450MHz工作模式,可对450MHz机车台、GSM-R功能、800MHz预警进行功能检测。系统由计算机、打印机、测试模块集、天馈线、测试控制软件组成。其中测试模块集可由GSM-R模块、录音单元、控制单元、450M模块、800M模块组成。 2.无线列调系统 调度总机 调度总机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中的地面固定设备,设置在调度所,通过四线制有线线路与车站台连接。 车站电台 B制式车站台是专门为铁路车站设计的通信设备。该设备采用了最新技术,操作简便,具有很多的专用功能。 便携式车站电台

便携式车站设备,主要用于与机车电台、车站电台及手持台进行通话。便携台可通过内置电池供电(电池容量为12安时),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可保证正常工作8小时以上,电池电量不足时有声光提示;便携台可用专用的外接充电电源对内置电池充电,电池充满后充电器有相应提示。此外,便携台还设有按键及指示灯,便于测试和使用。 通用机车台 本电台是通用式无线列调机车电台,它兼容B、C制式机车台的所有工作模式。安装在列车机车上,供司机使用。可用于机车与调度、车站、其它机车、车长之间通信联系。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按机车的运行位置,适时控制机车电台的通信方式的变更,使之改变到与地面通信设备一致的工作模式上,从而实现与地面通信设备正常通信的目的。当机车在GPS的弱场区(如山区或隧道内)运行时,不能通过GPS定位来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该电台可以通过人工选择通信模式,保证机车可以与地面通信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3.列调系统测试设备 调度命令出入库检测设备 调度命令出入库检测设备是用于铁路列车无线调度系统中对机车调度命令进行出/入库检测的装置。安装在机车入库点的附近,对机车的调度命令进行地面检测和车上检测,将检测的结果反馈给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存储该结果。管理人员可以按时间、机车号查询或统计数据,并可以打印、导出数据。 HY464-2型监测总机 该设备用于铁路无线列调系统,通过有线线路对调度区段内的车站台、中继器和调度总机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显示在CRT屏幕上或通过打印机进行打印。该设备可对四个区段内的车站台、中继器和调度总机进行监测,分为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两种方式。

简单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2010 —2011 年度第2学期) 题目:基于DS18B20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院系: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2011年5 月22 日

目录 1设计要求…………………………………………………………………………2设计的作用、目的………………………………………………………………3设计的具体实现…………………………………………………………………. 3.1系统概述……………………………………………………………………. 3.2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3.3电路的安装与调试…………………………………………………………4心得体会及建议………………………………………………………………… 4.1心得体会…………………………………………………………………… 4.2建议…………………………………………………………………………5附录………………………………………………………………………………6参考文献…………………………………………………………………………

基于DS12B20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1设计要求 运用DS12B20温度测量芯片实现一个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要求如下: (1).测量点为两点。 (2).测量的温度为-40~+40°C (3).温度测量的精度为±0.5°C (4).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要小于1S。 (5).温度数据的传输方式采用串行数据传送的方式。 2 设计的作用、目的 通过本设计可以进一步了解熟悉单片机的控制原理以及外设与单片机的数据通信方法,尤其是串行通信方法以及单片机与外设间的接口问题。 本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增长学生动手实践经验,激起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 3设计的具体实现 3.1系统概述 本系统分为温度采集模块、核心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由DS18B20温度测量芯片构成,它负责测量温度后将温度量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核心处理模块由AT89S52单片机组成,它负责与温度采集模块进行数据通信、对数据进行操作处理已经对各种外设的响应与控制;控制模块由几个按键组成,实现对测量点的选择以及电路复位的操作;显示模块由一块四位的八段译码显示管和驱动芯片组成,它的作用是显示测量的温度值。 系统模块组成图:

3(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定额)-TSW

册说明 一、《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共包括四章内容:安装机架、缆线及辅助设备;安装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微波通信设备、安装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 二、本册定额第一章“安装机架、缆线及辅助设备工程”为有线设备安装工程的通用设备安装项目,第二章至第四章为各专业专用设备安装项目。 三、本册定额人工工日均以技术工(简称技工)作业取定。 四、本册定额测试项目所列仪表台班以“台班量”形式表现,台班量是按完成测试工序的实际时间综合取定。 目录 第一章安装机架、缆线及辅助设备 说明 (5) 第一节安装室内外缆线走道………………………………………………………………………………………… (6) 第二节安装机架(柜)、配线架(箱)、附属设备 (7) 第三节布放设备缆线………………………………………………………………………………………… (10) 一、布放设备电 缆………………………………………………………………………………………… (10) 二、布放监控信号线、软光 纤………………………………………………………………………………………… (12)

三、布放电力电 缆………………………………………………………………………………………… (13) 第四节安装防护及加固设施………………………………………………………………………………………… (15) 第二章安装移动通信设备 说明 (17) 第一节安装、调测移动通信天线、馈线 (18) 一、安装移动通信天线 (18) 二、安装移动通信馈线 (21) 三、安装、调测天馈线附属设备 (22) 四、调测天、馈线系统 (23) 第二节安装、调测基站设备 (24) 一、安装基站设备 (24) 二、基站系统调测 (25) 三、安装、调测基站控制、管理设备 (26) 第三节联网调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仿真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仿真专题实验内容与设计要求 主要设计条件 1、Proteus或者其它软件 2、实验室现有软硬件设施 2、相关参考文献 报告书格式

1.专题实验设计报告书封面。 2.专题设计任务书。 3. 报告书目录。 4.正文 5.总结。 6.参考文献。 7.附录。 8.专题设计评分表。 正文部分包括(概述、总体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及调试等) 进度安排 第一天:布置课题任务,课题内容介绍。 第二天~第五天:仔细了解分析实验任务,明确实验要求,收集实验专题设计资料。阅读相关资料,设计方案确定,相关元器件选型;进行电路和软件设计,编写实验报告。

一.温度测量系统的重要性 在现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对控制和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温度测量和控制在很多行业中都有比较重要的应用,尤其在工业上,如炼钢时对温度高低的控制。要控制好温度,测量是前提,测量的精度影响着后续工序的进行,因此温度测量的方法和选取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二.设计目的与意义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电子方面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设计、制作等实践动手能力。此次专题实验无疑是对从事测控专业的人的一次很好的锻炼和考验,是培养测控技术的人才的一次良好的机会,为其提供了一个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通过本次专题实验,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测控电路理论知识,思考设计方案,以小组合作方式,分工完成各个部分,从而掌握相关的测量显示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通过此次专题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包括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设计能力、解决实际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方案 3.1系统方案 3.1.1方案一 该方案为ICL7107 A/D转换&译码方案。 常见A/D转换器的转换方式有非积分式和积分式两类,如逐次逼近比较式A/D转换、斜坡电压式A/D转换等属于非积分式,其特点是转换速度快,但抗干扰能力差。电压反馈型 V-F变换、双积分式A/D转换则属于积分式,其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但转换速度低,在转换速度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获得广泛应用。 工作方框图如图1所示:

75定额和451定额在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中的变化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017154426.html, 75定额和451定额在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中的变化对比分析 作者:肖育苗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7年第12期 【摘要】 2017年5月1日开始,工信部发布的451定额将正式替代上一版本的75定额,用于确定通信建设工程造价。文章深入解读了在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中,75定额和451定 额的费用定额、预算定额的主要变化情况,并将一个典型TD-LTE室外站作为案例,对采用451定额后,施工工日及建筑安装工程费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算对比。测算结果表明,对于TD-LTE室外站,采用451定额后,施工工日降幅较大,但由于人工费的上涨,建筑安装工程费仍有所上升。 【关键词】 75定额 451定额费用定额预算定额 一、引言 2016年12月30日,工信部通信[2016]451号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信息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工程费用定额及工程概预算编制规程的通知》发布了最新的信息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工程费用定额及工程概预算编制规程(以下简称451定额),宣布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工信部规〔2008〕75号文发布的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相 关定额(以下简称75定额)。这就意味着,从2017年5月1日开始,新451定额将正式替代原75定额,用于确定通信建设工程造价。 由于在通信行业中,招投标一般采用的是定额报价模式,这就使得定额在通信工程中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在451新定额正式使用前,深入的了解75定额和451定额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采用新旧定额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深入解读了在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中,75定额和451定额的费用定额、预算定额 的主要变化情况,并将一个典型TD-LTE室外站作为案例,对采用451定额后,施工工日及建筑安装工程费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算对比。 二、费用定额主要变化情况 2.1 费用定额主要调整内容 和原75定额相比,451定额的《信息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中,关于费用部分的主要 变化包括:提升了人工费单价、重新修订了机械及仪表台班单价;将“环境保护费”与“文明施工费”合并,在“文明施工费”定义中加入环境保护内容;细化了“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和“冬雨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railway radio train dispatch communication system)以铁路运输调度为目的,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完成列车与调度中心之间或列车与列车之间通信的系统。简称无线列调。这是一种铁路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是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包括调度所设备、沿线地面设备、移动电台设备、传输设备。 调度所设备包括调度总机、调度控制台、录音机以及监控总机等部分,供调度员与机车司机、车站值班员进行通话,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沿线地面设备包括与传输设备相连的控制转接部分、收信机、发信机、双工器、传 输线和天线,以及调度分机等设备。 移动电台设备装载于运行列车上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机车电台和车长电台。 传输设备用于把调度设备和沿线各地面固定电台连接起来,为信息传输提供音频通 道。 制式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分为A,B,C 3种制式,采用150 MHz或450 MHz 频段,除个别呼叫采用数字编码外,其他呼叫信令均为模拟信令方式。为了解决弱场强区段通信问题,采用异频无线中继器。为了解决隧道中通信问题,采用150 MHz或450 MHz 频段漏泄 同轴电缆。 A制式系统适用于装设有调度集中设备的铁路干线,以调度员直接指挥司机为主的作业方式调度区间。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基站电台与移动电台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基站电台的通信采用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基站电台按场强覆盖合理设置,并具有跟踪功能以保证通信连续。调度员可以个别呼叫指定的司机,也能够识别司机的呼叫,还能够向调度区间内所有的机车司机发出呼叫(全呼)。调度员与司机之间除了话音通信外,还可以传输数据和指令,并能在调度所内打印和显示,以便及时掌握列车运行状态。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调度所设备应能对各基站电台进行集中监测和检测。在紧急情况下, 机车司机可以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 B制式系统适用于繁忙的铁路干线,以车站值班员办理行车业务为主的方式,也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车站电台与移动电台间的通信使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车站电台的通信采用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B系统应该优先满足调度员与司机间的通信。调度员呼叫司机时,先选呼运行列车最近的车站电台(选站),再呼叫该电台覆盖区内的所有机车电台(组呼),然后用话音叫出所有通话的司机,下达调度命令。调度员也可以通过各个车站电台呼叫调度区间内的所有司机(全呼)。机车司机在紧急情况下可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车站值班员可以通过车站电台与其覆盖区内的司机、运转车长进行通话。有条件时,相邻车站值班员之间可以通过车站电台进行通话。在同一车站电台覆盖区内,司机与司机、车长与车长、司机与车长之间也可以进行单工通话,异频单工的通话则需要经车站电台转接。 B系统也可以经调度员人工转接进入铁路公务电话网。 C制式系统适用于以车站值班员办理行车业务为主的一般铁路线路和支线上,车站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理工科类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中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英文题目:Design of based on the microprocessor multipoi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学号:**** 姓名:**** 年级:****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系别:电子科学系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通过运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原理和特性,利用它独特的单线总线接口方式,与AT89C51单片机相结合实现多点测温。并给出了测温系统中对DS18B20操作的C51编程实例。实现了系统接口简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等特点。 本文介绍基于AT89C51单片机、C语言和DS18B20传感器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及其在Proteus平台下的仿真。利用51单片机的并行口,同步快速读取8支DS18B20温度,实现了在多点温度测量系统中对多个传感器的快速精确识别和处理,并给出了具体的编程实例和仿真结果。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Proteus仿真;C51编程

Abstract With using the measuring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umerical temperature sensor of DS18B20,making use of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line as the total line, and combine together with AT89C51 to realize several points temperature measuring. Also this paper gives the example of the C51 program which is used to operate to the DS18B20. Make system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high accuracy, strong anti- interference ability, stable work etc. This design introduced AT89C51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from the hardware and the software two aspects. A multipoi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DS18B20 and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is designed and simulated by Proteus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of this system. The system has such advantages as novel circuit design, quick measurement speed, high measurement accuracy, and good practicality. Key words: SCM;DS18B20;Proteus simulation;C51 program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1引言 (2) 1.1问题的提出…………………………………………………………… (2) 1.1.1什么是温度控制…………………………………………………………… (2) 1.2设计目的…………………………………………………………… (2) 2设计方案 (3) 2.1硬件设计方案…………………………………………………………… (3) 2.2软件设计方案…………………………………………………………… (3) 3硬件设计 (5) 3.1主控制部分AT89S51的设计方案 (5) 3.2温度采集模块…………………………………………………………… (7) 3.3显示模块…………………………………………………………… (7) 4软件设计 (9) 4.1温度采集…………………………………………………………… (9) 4.2键盘输入…………………………………………………………… (10) 4.3 LCD显

示…………………………………………………………… (11) 5总结 (12) 6参考文献 (15) 附录1设计原理图 (14) 附录2设计程序 (15)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与之相关的各种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食品等领域。温度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过程控制,有些工艺过程对其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而设计一种较为理想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非常有价值的。 1.1.1什么是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系统由温控器和热电偶组成,热电偶检测温度并转换成电信号传给温控器,温控器根据所设定的温度发出控制信号,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上限停止加热系统或开启降温系统,低于设定温度下线停止降温系统或开启加热系统。 1.2设计目的 本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由键盘输入预设温度,比较实际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再由单片机做出相应的处理已以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完整版)基于stm32的温度测量系统

基于STM32的温度测量系统 梁栋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温度是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传统的温度计有反应缓慢,测量精度不高的和读数不方便等缺点,此外,通常需要人工去观测温度,比较繁琐,因而采用电子技术的温度测量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面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生成了各种形式的温度测量系统。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以STM32为核心的温度测量与无线传送的系统,温度信息采集使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无线传输使用ATK-HC05蓝牙模块的智能测温系统。 关键词 STM32; DS18B20; TFTLCD;智能测温系统 1 绪论 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对于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温度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关注的参数,因此,对温度的测量以及监控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某些行业中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由于工作环境温度的偏差进而引发事故。如化工业中做酶的发酵,必须时刻了解所发酵酶的温度才可以得到所需酶;文物的保护同样也离不开温度的采集,不仅在考古文物的出土时间上,还是在档案馆和纪念馆中,温度的控制也是藏品保存关键,所以温度的检测对其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另外大型机房的温度的采集,超出此范围会影响服务器或系统的正常工作等等。传统方式监控温度往往很耗费人力,而且实时性差。本文就设计了一个基于STM32的温度测量系统,在测量温度的同时能实现无线传输与控制。 STM32RBT6具有较低的价格、较高的测量精度、便捷的操作,同时在编程方面STM32也具有和其他单片机的优势之处,如51要求从基层编程,而STM32所有的初始化和一些驱动的程序都是以模板的形式提供给开发者,在此开发者只需要了些其他的模块功能和工作方式和少量的语法知识便可以进行编程,此优势不但节约了时间,也为STM32的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铺垫,而且STM32目前是刚刚被作为主流开发的单片机,所以其前景是无可估量的,这次毕业设计也是看好了其优越的发展趋势来选择的。 无线传输采用蓝牙技术,将采集的温度传输至终端,以此实现远程监控。利用“蓝牙”技术,能够在10米的半径范围内实现单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传输,其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综合考虑,在设计硬件时选择的软件是Altium Designer,该软件集成了电路仿真、原理图设计、信号完整性设计、分析等诸多功能,使用起来很方便。通过原理图的绘制,

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

1 前言 温度和湿度的检测和控制是许多行业的重要工作之一,不论是货品仓库、生产车间,都需要有规定的温度和湿度,然而温度和湿度却是最不易保障的指标,针对这一情况,研制可靠且实用的温度和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 温湿度的检测与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应用之一,随着传感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更加广泛的应用。在生产中,温湿度的高低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由于温湿度的检测控制不当,可能使我们导致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为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首要问题是加强生产车间温度与湿度的监测工作,但传统的方法过于粗糙,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库房进行通风、去湿和降温等工作。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随机性大。目前,在低温条件下(通常指100℃以下),温湿度的测量已经相对成熟。利用新型单总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温度的测试与控制得到更快的开发。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字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对于国外对温湿度检测的研究,从复杂模拟量检测到现在的数字智能化检测越发的成熟,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对于温湿度研究,检测系统向着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发展为体积小、操作简单、量程宽、性能稳定、测量精度高,等诸多优点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湿度传感器除电阻式、电容式湿敏元件之外,还有电解质离子型湿敏元件、重量型湿敏元件(利用感湿膜重量的变化来改变振荡频率)、光强型湿敏元件、声表面波湿敏元件等。湿敏元件的线性度及抗污染性差,在检测环境湿度时,湿敏元件要长期暴露在待测环境中,很容易被污染而影响其测量精度及长期稳定性。 2002年Sensiron公司在世界上率先研制成功SHT10型智能化温度/温度传感器,体积与火柴头相近。它们不仅能准确测量相对温度,还能测量温度和露点。测量相对温度的围是0~100%,分辨力达0.03%RH,最高精度为±2%RH。测量温度的围是-4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