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实质

心理实质

心理实质
心理实质

心理实质

一、科学的心理观

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虽然是在人的各种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每个人都体验过或正在体验着的、非常熟悉的现象。但是,心理现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否有专门的器官,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的关系怎样,也就是说,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人们为了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争论了几千年,产生了许多关于心理实质的不同观点,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心理观,即唯物主义心理观和唯心主义心理观。

1.唯心主义心理观

唯心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物质的东西是第二性的。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就对神形问题,即心与身的关系展开过激烈的争论,战国时代的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明代的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之中”。认为心理是世界的本源,心是万物和宇宙的主宰一些人甚至认为心理是“灵魂”寄附在肉体器官内的表现,人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灵魂活动的结果,灵魂是世界的本源,灵魂独立于宇宙而存在于某一“空间”中,当人降生之后,他就驻入人体,当人死亡时,灵魂就脱离肉体回到它来的那个“空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认为在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由灵魂组成的“理念世界”,在“理念世界”里人们已经获得了一切知识,只是在投胎人世之时,由于肉体的污浊而遗忘了,因此,人的认识、智慧只不过是对灵魂在“理念世界”所获得的知识的回忆。这种把心理看成是脱离物质的、虚无缥缈的、灵魂的产物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唯心主义的心理观将心理看做世界的本源,把世界的万事万物看做心理的产物,给心理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将心理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此,唯心主义心理观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地揭示心理的实质,只是对心理的产生做丁一些虚幻的的、毫无客观依据的猜想而已,它对心理与物质现象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同唯心主义心理观相反的是唯物主义心理观。

2.唯物主义心理观

唯物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的产生有赖于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

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

早在战国后期,荀子便提出了“形具而神生”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南朝唯物主义哲学家范缜在《神灭论》中就提出于“神形相即”和“神用形质”的观点,肯定了“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观点,为正确地认识心理与物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唯物主义心理观肯定了心理产生于机体的某一特定器官,心理是某种器官的一种机能,但心理究竟产生于哪一种器官呢?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产生心理的器官是心脏。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们看到动物或人类由于失血过多而造成昏迷、神志不清或死亡,而推断心脏是产生心理的器官。我国古代哲学家孟轲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把心脏看成思考的器官。这种观点至今在汉语言中还留有痕迹,如:“胸有成竹”、“心中有数”、“计上心来”、“心爱”、“心想”、“心烦”、“心疼”等等,在汉字中几乎所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字都带“心”旁,如:“思、情、意、恶、恨、感、惧、怒”等等。把心理与心脏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理是心脏活动的结果。

第二种观点认为产生心理的器官是肝、胆、脾。认为心理是由肝、胆、脾分泌出来的。人们常说“胆子小”、“发脾气”、“动肝火”等等,就是受这种观点的影响。

以上两种观点虽然都将心理看作物质——心脏、肝、胆、脾活动的结果,属于唯物论,但对产生心理的器官的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是错误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产生心理的器官是脑。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逐步增强了对脑的认识,把心理的产生与脑的活动联系起来,认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明确地作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当时的著名医学家喻嘉言、金正希等也都指出:“脑之上的天门,身中万神集会之所”;作出了“神不在心而在脑”、“人之记性在脑”等正确的诊断。清代的医学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的《脑髓说》—篇中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

经过实验发现,人在睡眠和醉酒时,测其心脏活动并无异常,但精神状态却

大不相同。生理心理学的许多研究证明,当脑的某部位受损伤时,相应器官的活动受阻。比如:大脑皮层的额叶受损,人的活动便失去了方向性,任何偶然的诱惑性情况都会引起其不正确的行为;大脑皮层的顶叶受损,人的活动便失去了均匀性,甚至不能停止已经开始的活动,直到精疲力竭为止;大脑皮层的枕叶受损,人的视觉便会发生障碍甚至失明等等。又如:“无脑儿”,没有正常的脑髓,也就没有正常人的心理活动。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已成为科学的结论,那么脑是怎样产生心理的呢?脑作为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特殊的机能,我们只有从不同水平、不同角度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才能进一步理解脑产生心理的活动过程。

1.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1.1 神经元的结构及机能

神经系统是由无数神经元构成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又称为神经细胞。人脑神经元的数量大概在100亿以上。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两部分组成;细胞体由细胞核和细胞质构成,其形体大小不一,多数呈星芒状、锥体形和圆形。细胞突起由树突和轴突构成,树突和轴突都是由细胞体发出的。树突,形状如树的分枝,一般较短而且有许多分枝,其作用类似电视的接受天线,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较长,一个冲经元只有一根轴突,其周围有髓鞘,轴突的末端分成许多小枝,称为轴突末梢。轴突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界的刺激,将神经冲动传递给细胞体,经过细胞体整合后由轴突将信息传达到与之相联系的各种细胞,因此,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神经系统是由无数神经元构成的,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所谓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同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细胞突起的接触部位。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与信息有选择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借助突触,使神经系统的各部分发生联系,使神经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调节机体的活动。突出有三种类型:轴突——胞体式突触、轴突——树突式突触和轴突——轴突式突触。

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2 周围神经系统及机能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构成。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和面部,有12对,主要管理头部和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有31对,主要管理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植物性神经分布在内脏、血管和腺体中,支配全身内脏器官、血管和腺体的活动。植物性神经的活动是自律的、不随意的,故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的机能是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全身的感觉器官和效应器联系起来。

1.3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脊髓位于脊柱内,上接脑,外连周围神经,是中枢神经的最低部位。脊髓的基本机能是把由感觉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直接地传导到效应器官,完成简单反射的活动;是脑与周围神经之间的传导通路。

脑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位,它位于颅腔内,人脑的重量占全部中枢神经系统的98%,平均重量为1400克。女性脑重略轻于男性。从绝对质量看,象脑比人脑中3倍,但从相对质量(脑重与体重的比值)看,人脑比象脑重得多。从个体发展过程来看,新生儿脑重390克,9个月时脑重660克,2.5~3岁时脑重900~1000克,7岁时脑重1280克,12岁时接近成人。由此可见,脑重与心理发展是相关的。

脑由脑干、小脑和大脑构成。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和间脑。其中间脑又包括丘脑和下丘脑。由于神经系统各部分的机能不同,一般来说,处于有机体部位越高的部分,其机能也越高级;处于机体部位越低的部分,其机能也越简单。大脑部位最高,其机能最高级;脊髓的部位最低,其机能最简单。同时,低级部位的活动要受高级部位活动的控制和调节。这样,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低级中枢神经系统(脑干、小脑)和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大脑)。

(1)延脑

延脑在脑干最下端,后下方接脊髓,背侧为小脑所覆盖。是心跳、呼吸、血管运动、咀嚼、吞咽、胃肠运动、排泄等活动中枢,对维持生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又称延脑为“生命中枢”。

(2)桥脑

桥脑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连接小脑两半球。主要机能是调节肌肉紧张和某些内脏活动。

(3)中脑

中脑位于丘脑底部,是视觉、听觉的低级中枢,主要机能是调节身体姿势和随意运动。

(4)间脑

间脑位于大脑半球下部,大部分为大脑半球所覆盖并与两半球紧密连接。间脑由丘脑和下丘脑构成,丘脑呈椭圆形。斜卧在中脑和纹状体之间,结构十分复杂。除嗅觉外,一切感觉纤维束到达大脑皮层前,都在丘脑有突触接替,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传入转换站”,是皮层下的感觉中枢。下丘脑位于丘脑下方,视交叉后面,它调节内脏的活动和体内物质代谢,保持体内环境的恒定,它与情绪反应有密切关系。

(5)小脑

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脑干背面,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其表面是小脑皮质。来自全身的信息、特别是来自躯干和四肢以及内脏的信息都到达小脑皮质。小脑的主要机能是协调骨骼肌肉的活动、保持身体平衡。

(6)大脑

大脑位于脑干和小脑之上,是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大脑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半球。(左半球主管语言、数学、思考分析、抽象与逻辑思维;右半球主管音乐、绘画及空间关系的鉴别)。两半球之间有胼胝体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表面由平均为 2.5毫米厚的灰质覆盖着,这层灰质被称为大脑皮层(或皮质),大脑皮层可以按照神经细胞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不同分成六层,大脑皮层的展开面积为2200~2600平方厘米,纵横折叠成球形窝在颅腔内,使皮层表面突凹不平,突出的部分称为“回”,凹陷的部分称为“沟”或“裂”,以主要的沟(中央沟、顶枕裂、外侧裂)为界,把大脑皮层分成4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大脑是产生心理的主要器官,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受下极中枢的神经冲动,引起大脑皮层有关区域神经元的兴奋,于是产生对特定刺激的感觉,管理身体各

部分的活动;并通过大脑皮层的分析器的话动,使机体对事物的作用产生知觉、联想、估价以及发出行动的指令;通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使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之后,中枢能依据信息的意义主动去调节感受器,以便有选择地或更有效地去了解这些信息,同时从中枢传出的指令引起效应器的运动后,这种动作的状况也会反馈给中枢,以便中枢依据其有效性对运动作进一步的调节,使机体的活动更加准确和精细。

在大脑皮层的4叶上,相对集中地分布着几个重要中枢,专司一定的生理、心理机能,称为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区。额叶上分布着躯体运动中枢;顶叶上分布着躯体感觉中枢;枕叶上分布着视觉中枢;颞叶上分布着听觉中枢。这些中枢都是执行相应功能的核心部分,其它区域也分散有类似的功能。当某一区域受损后,经过适当的治疗和锻炼,其它区域可以起部分或全部补偿作用,因此,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区是相对的。

大脑如此复杂的结构和特殊的机能决定了大脑在人的心理活动,尤其是高级的心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7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笛卡尔首先应用了物理学中“反射”的概念来解释人体的活动。1863年,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在《脑的反射》一书中,进一步把反射的概念应用于大脑,并且指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产生方式而言都是反射”。为正确认识脑产生心理的基本方式奠定了基础。人的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而言是反射。

2.1 什么是反射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引起反射的刺激可能是外部的,如食物、声、光、温度等等;也可能是体内的,如肠胃运动、某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等等。对于刺激的回答可能是肌肉收缩从而产生身体运动;也可能是腺体的活动从而导致分泌唾液、胃液、胆汁、汗液、眼泪或各种激素。从简单的咳嗽、眨眼到复杂的学习、品德养成都是反射。

实现反射的全部生理结构,称为反射弧。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环节: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内脏、肌肉等)、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

效应器(肌肉、腺体等)。反射活动一般都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比如,手遇烫物缩回这一反射活动,是这样实现的;当烫物作用于手的皮肤(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兴奋,兴奋沿着传人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由中枢神经发出“指令”传到手的肌肉(效应器)引起缩手这一活动。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孤模式。但完成一个活动并不是单向传导能够完成的,往往需要多次传导、多次反馈才能实现。反射弧实际上是一个反射环。

2.2 反射的类型

反射可以按其产生条件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

(1)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的、生来就有的反射。如强光刺激,引起瞳孔收缩;异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食物进入口腔引起唾液分泌;新生儿的抓握反射、向光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等都是生来就会的。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无条件刺激物。无条件反射可以分为食物的、防御的和性的三大类。无条件反射的意义是维持机体的生命和延续种族。

(2)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比如,挨过棒打的狗再见到举棒的姿势就逃跑;打过几次针的小孩,见到穿白衣服的人就哭或躲避;吃过梅子的人,一见到梅子便会分泌唾液。这些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条件刺激物。

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首先提出来的,他的条件反射被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曾以动物(主要是狗)为对象进行了大量人工条件反射形成的实验,通常的做法是将做过唾液腺导管手术(使唾液流出体外以便计量)的狗放在实验台架上,先给狗以食物(无条件刺激物),狗会分泌唾液,这是由食物引起的无条件反射。这时,用铃声作用于狗,狗不分泌唾液。然后,将铃声与食物结合起来,响铃后喂食物,经过多次重复后,有铃声不给食物狗也会分泌唾液。这是由于食物和铃声的作用,在狗的大脑皮层上形成了两个兴奋中心,经过多次重复结合,两个本无联系的兴奋中心之间形成了一种暂时的神经联系,将两个兴奋中心的机能接通了,铃声成为食物的信号,就形成了一种以铃声为条件刺激物的条件反射。因此,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无条件刺激物和条件刺激物在大脑皮层上形成

了暂时神经联系。

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可以看出,条件反射的形成是有条件的:(1)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在时间上要有一定的重合。

(2)条件反射需无条件刺激物给予强化才能巩固。

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级条件反射。动物大脑皮层的活动越复杂,建立的条件反射越复杂,级数也越多。人掌握了语言这个信号,则可以建立无限级的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他设计了一个箱子,称为“斯金纳箱”,箱子的内壁上有一小杠杆,小杠杆有传递食物的机关相连,如果触动小杠杆,食物就会滚落在箱内。斯金纳把白鼠放入箱内,使其自由活动,当它偶尔踩到箱内的杠杆装置时,食物就会掉下来,白鼠便吃到了食物。经过多次的重复后,白鼠减少了盲目乱撞杠杆装置的次数,直到最后,可以直接去踩杠杆装置而获得食物。这就使白鼠在杠杆装置与食物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结果。不同的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或操作形成的,经典条件反射是动物被动地接受刺激而形成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出现在操作之后,而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与刺激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前。因此,同经典条件反射相比,操作条件反射的最明显的优点便是它的主动性。

条件反射使有机体与环境保持平衡,适应环境的变化,满足机体的要求。

巴甫洛夫在建立条件反射学说的同时认为,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一种信号活动,因此,条件反射系统又称为信号系统。

2.3 两种信号系统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可把信号系统划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1)第一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由具体刺激物(如声音、颜色、气味等)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如“望梅止渴”是由梅子的各种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唾液分

泌,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2)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如“谈虎色变”是由与虎的特征相关的词语而引起的恐惧,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实验表明,语言和词往往比具体事物的刺激更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在语言和词的刺激下,只要一次结合,就能形成条件反射。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第二信号系统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教师可以利用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更可以通过表扬或批评等强化手段来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

两种信号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控制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产生人的心理。

3.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规律

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分化、消退、转化等,是由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两个基本活动过程实现的。

3.1 基本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激发加强机体活动的神经过程。就是刺激所引起的神经细胞的活动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者由相对弱活动状态转入较强活动状态。如:一则好消息使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整个机体活动加强。抑制是制止或减弱机体活动的神经过程。就是由于刺激的减弱或消失所引起神经细胞的活动由较强活动状态转入较弱活动状态,或者由活动状态转入相对静止状态。如:疲倦时,四肢无力,不想动弹,整个机体活动减弱。兴奋与抑制过程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兴奋和抑制过程,是皮层同一部位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经常处于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之中。任何一个心理现象的产生,都需要一些皮层部位的协调活动。在同一时间里,有的部位处于兴奋状态,有的部位处于抑制状态,只不过有主次之分。同时,兴奋和抑制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积极活动能够使神经系统和机体的活动处于平衡和协调

中。

3.2 基本规律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兴奋和抑制,不只局限在原来发生的那一点上,它会向邻近部位扩散和蔓延,使这些部位也出现同样的过程。这就是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但这种扩散并不是无止境的,当它在扩散过程中遇到相反的力量时;不再继续扩散,而向原发点靠拢。这就是兴奋和抑制过程的集中。比如:课堂上一个生动的例子使同学们听觉中枢兴奋,进而扩散到其它中枢。同学们又是议论又是笑,还伴随着一些身体动作,这是兴奋的扩散。但随着课的继续深入,这种蔓延的兴奋又回到原发点,这就是兴奋的集中。

(2)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

兴奋和抑制过程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兴奋和抑制过程中,每一种神经过程能够引起和加强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这就是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这种诱导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可以分为同时诱导和继时诱导;从相互诱导的因果关系看,可以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

同时诱导是大脑皮层上发生的两种神经过程在不同皮层区域之间同时发生相互诱导。比如:集中精力听课时,对其他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由于大脑皮层听课的兴奋加强了周围区域的抑制的结果。继时诱导是大脑皮层上发生的两种神经过程在同一皮层区域先后发生的相互诱导。比如:睡觉后觉得大脑特别清醒,这是由于睡眠时大脑皮层的抑制导致并加强醒来后大脑皮层的兴奋的结果。

正诱导是由抑制引起或加强兴奋的现象。比如:小孩在睡觉前常发脾气、扭动身子或哭闹,这就是由于正在发展的睡眠中心的抑制,诱导着运动中枢和言语中枢等的兴奋。负诱导是由兴奋引起或加强抑制的现象。比如:考生在考前过度兴奋,可拿到考卷后,却好象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这就是由于兴奋导致抑制的负诱导所造成的。

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的这几种形式相互结合,还会形成神经过程的同时正诱导和负诱导,继时正诱导和负诱导。

正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和相互诱导,才使得脑的

活动复杂多变,才能对外界刺激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精确的反映。

综上所述: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而言是反射(主要是条件反射);要建立条件反射就必须建立暂时神经联系,而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必须通过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来实现;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活动,通过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产生人的心理。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但脑本身是不会产生心理的,脑的机能只是为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和物质前提;脑只有在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心理。

1.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这是因为物质具有“反映”这一普遍属性。所谓反映是指物质受到处界的影响,并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作出回答的过程。也就是物质间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之间总是以各种形态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着,从而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反映形式。

当地球上还未出现生物时,就有了无生命物质之间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形式。如河水冲击石头,使石头变得圆滑;木材置于空气中会腐烂;摩擦生热、生电等等,都是无机物的反映形式。

随着有生命物质的出现,便产生了生物的反映形式,这种反映形式叫感应性。所谓感应性是指生物体对与维持生存直接相关的外界影响的反映。它主要是保证生物体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保持与环境的平衡,维持其生存。比如:植物的向光性、生物的同化和异化、生物体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防御反应,都是生物体为了生存所表现出来的反映形式,即感应性。这种反映形式与无机物的反映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感应性表明生物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独立的、积极的反映能力,即生物体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按照环境变化因素和自身的生存关系来调整自己的活动的感应性是一切有机物都有的,然而,感应性还不是心理。

在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动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动物机体的结构和机能也在不断发展。由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开始出现了神经系统,动物机体不仅能对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还能对无生物学意义

的刺激作出反应;不仅能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能对一些刺激的信号作出反应,产生了心理的反映形式。心理的发生、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感觉阶段

从腔肠动物、蠕形动物到节肢动物都能也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这类动物所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属感觉阶段。如我们常见的一个现象:不同窝的蚂蚁碰到一起便打成一团,但把蚂蚁的触须(嗅觉器官)去掉后,不同窝的蚂蚁则可相安无事,和平相处,这说明蚂蚁之所以能辨认对方而打架,是由于双方气味不同这一个别属性在起作用。因此,它只能反映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只有感觉。

(2)第二阶段为知觉阶段

脊椎动物由于有了脊髓和脑,使得它不仅能反映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把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综合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客体来反映,使心理的发展进入了知觉阶段。比如:蛇可以凭视、听、嗅,触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对食物的整体作出反应。脊椎动物如此复杂的行为,与脑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3)第三阶段是思维萌芽阶段

高级脊椎动物的出现,使动物心理发展进入了高级阶段。由于高级脊椎动物大脑的发展日趋完善,大脑的机能更加复杂化,使动物不仅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事物的整体,还能够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在高等动物身上出现了具体思维。比如:黑猩猩取食树洞中的白蚁,它会用一根草棍小心地伸进洞里,停一会儿之后,将草棍取出,草棍上爬满了白蚁,黑猩猩便用嘴唇和牙齿捕食那些白蚁。又如:黑猩猩会重叠木箱,手拿长棍取食悬挂在高处的香蕉。这说明高级脊椎动物已经能够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具体形象的反映,以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动物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史前阶段,为人的心理产生准备了条件,由于人的大脑的高度发展及语言的产生,使人类产生了抽象思维的高级反映形式。虽然人的心理是与动物反映形式根本不同的最高级反映形式,但它仍然是物质的特性,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脑是心理的器官,具有反映的机能,但人脑必须在客观现实的影响下才能实现其反映的机能,从而把客观存在转化为主观的心理。人脑好比是个“加工厂”,

客观现实就是“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大脑这个“加工厂”就不能生产出任何产品。没有客观事物的作用,就不能实现脑的反映机能。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人脑的反映机能才能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客观现实制约着人的心理发展方向、速度和可能达到的水平。因此,人的心理所反映的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对人来说,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所包括的日月山川、飞禽走兽等是人的心理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条件所包括的城市、乡村、工厂、学校、家庭、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人际关系等等是人的心理的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源泉和内容。

大量实例证明,离开了社会生活条件,就不可能产生正常人的心理。“狼孩”便是一个典型的实例。1920年印度人辛格在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了两个“狼孩”,大的7岁,取名为卡玛拉;小的2岁,取名为阿玛拉(很快便死亡)。起初,卡玛拉用四肢爬行,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她害怕强光,白天蜷伏在黑暗角落里睡觉,夜间潜行,不穿衣物,不怕冷,不洗澡,用舌头舔饮生水和流汁,只吃扔在地板上的生肉。经过辛格的照料和教育,两年后学会了站立,6年后学会独立行走。8岁时只有6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4年后学会了6个词,7年后学会45个词,17岁死去时只相当于4岁儿童的智力水平。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社会生活条件,尽管他有着正常的人脑,也不可能产生正常人的心理。卡玛拉自幼失去了人的社会生活条件,生活在动物的自然环境里,她只能成为生物的个体,而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即使后来给予了她正常的社会生活条件以及多年的教育和训练,也难以使其达到正常人的心理发展水平。

因此,人的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无论是离奇的幻想,还是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其内容材料都来自于客观现实。正是由于客观现实中复杂的事物作用于人脑,人才能产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及个性倾向性。所以说,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人的一切心理现象,从简单的感觉、知觉到复杂的观念与意识,无不都是客观现实的各种特性、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心理是由客观现实引起的,在脑中形成的近似于客体的映象,是在脑的物质过程中实现的,并表现于言行之中。

因此,人的心理按其内容和源泉及其发生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就产生心理的人这一主体来说,任何心理都是属于一定主体并产生于具体人的脑中,不可替代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世界观、需要、态度及个性特征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不同,就必然使人的心理活动带上鲜明的个人色彩,表现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观性。因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不同。如同一班学生,同读一本书,各人对书的内容的理解及评价不会完全相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相同,如诗人李白两次游君山,由于心境不同所作诗中对君山的反映也完全不同,一句是“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另一句却是“铲却君山好,平铺湖水流”。反映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这并不是指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臆测或任意附加,而是指人是反映的主体,客观现实是反映的客体,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带有作为主体的具体人的特点的。正是由于人对当前事物的每一个反映都有过去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参与而起作用,才保证了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断深入。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机械的、刻板的、照镜子式的;更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人和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对客观现实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人不仅可以反映客观现实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而且可以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客观现实。

因此,人的心理活动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4.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人的心理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仅仅有了产生心理的物质器官——人脑,不能产生人的心理,即使有了反映器官和被反映的客观现实,如果人不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仍然不会自然地产生人的正常心理。社会实践活动是把人脑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的桥梁。

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劳动、学习、交往中产生的,离开实践活动,人的心理不可能得到发展,因为人的心理的日益丰富是随着实践活动的日益深化而实现的,人在改变外界的

实践活动中,也同时改变了自己对外界的反映,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发展。

人的心理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认识规律来看,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必将作为再实践的理论指导,才能使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以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即使是一些极其简单的实践活动。也需在心理调节下完成。正如恩格斯所言:“甚至人吃饭喝水,也是受了反映在他头脑中的饥渴感觉之影响而来的,停止吃喝,则是因为饱的感觉反映在他的头脑中”。

实践活动是检验人的心理的唯一标准,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要由实践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来进行检验。它推动着人们去改正错误,使反映不断精确和完善。因此,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第一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一)灵魂说 在远古时代,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一些心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便认为是一种独特的“灵魂”的作用。人出生时灵魂就来到人的身体里,清醒时控制着人体的活动,睡眠时它可以暂时走出人体,人死时灵魂便永远离开人体。例如,柏拉图(公元前427 ̄347)认为万物是由“理念”派生出来,人的灵魂也同样来自理念。人活着,它支配人的活动;人死后,灵魂还会回到理念世界。所以,人们的灵魂是永存的。灵魂被看成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可以永存不朽,也可以轮回转世。许多宗教和封建迷信都是这样宣传的。 (二)精神决定论 精神决定论认为精神决定客观世界,从而颠倒了心理现象同客观事物的关系,夸大了心理、精神现象的作用。例如,明代思想家王明阳说:“天下无心外之物”。照此说法,世界上除心理活动之外,就不存在其他事物了。英国主教贝克莱(G.Berkeley,1685-1753)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即所有没有被人们感知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只有被人们感知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三)心体平行论 心体平行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实体,即物质与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依存,而是相互平行。心理不是脑的功能,也不是脑的产物,而是独立于脑活动之外的东西。这种观点在国外心理学界曾一度流行过,但最终还是被科学心理学所摒弃。 可见,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主张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心理的东西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一)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心理观 同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反,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人身体的一种机能。荀子所:“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具有直接的依存关系。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戴震说:“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但由于科学发展的水平所限,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还具有朴素的特点,不能完全正确地阐明心理现象。如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总是把人的心理同人的内脏,如肝、肺特别是心脏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理现象是心脏活动的产物。人们常说“心想”、“心疼”、“心爱”之类的话,汉字中几乎凡是与心理现象有关的字皆带“心”旁,如思、想、情、意、恨、恶、悲、怒等。这种心理活动理解为心脏的机能的观点,尽管属于唯物论,但却与事实不符。(二)西方近代机械唯主义的心理观 十七世纪英国的经验论者和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现象是神经组织活动的产物,是客观事物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他们是机械论者,缺乏正确的发展的观点。他们把人和机器等同看待,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如同机器的功能一样。狄德罗(1713-1784)曾把人比作有感觉的乐器。拉美特利(1709-1751)说,人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钟表。还有一些旧唯物主义者虽然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但却错误地认为脑髓分泌思想正好象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观点混淆了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的界限,因而也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 无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还是西方近代机械的唯物主义,他们都认为先有物质的身体后有心理现象,物质和心理密不可分,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但由于缺乏发展的、辩证的观点,不理解人的社会实践的意义,因此都不能正确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给了心理以科学的解释。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人类长期认识的成果,尤其是自然科学取得的新进展,最先回答了心理的实质。列宁精辟地指出:人的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根据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结合建立在实验心理学、解剖学基础上近代心理学的科研成就,心理活动的实质进一步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在客观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 第二节心理是脑的机能(简介)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现代科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题几千年来哲学家、教育家、医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但归结起来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心理观的争论。最终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者对人的心理作出了科学的解释,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也就是说,人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这一结论今天看来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它的得出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必备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什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它是研究个体心里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3》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他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教育心理学更注重解决教育实践领域内的各科具体的心理学问题。4》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学科的性质有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5》综上所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多面性。即它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学科又是社会学科。但从总体来看,它更是偏重于应用学科和社会学科。 3、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4、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人是称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一本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著作。同年,他又写了《家庭教育》一书,该书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理论与教育事前结合的典范。 5、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国外的发展1)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学的研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心理学思想基础。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这儿童心理学的诞生。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1927年霍尔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这本书是最早正是研究老年人心理学的著作。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目前,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1903年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另一种观点以1877年俄罗斯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 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探索心理学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2》探索学生学习的心里规律提高其素质。3》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性原则 8、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1》横断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2》纵向研究设计就是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里活动进行评价。3》聚合式交叉设计。 9、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观察饭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测试法10、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的表现,然后根据观察结果来推断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11、观察法的种类:长期观察法和定期观察法;全面观察法和重点观察法。12、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13、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4、华生的心理学发展理论:1》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2》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3》华生论人格发展4》华生的儿童教育观15、弗洛伊德论心里发展的动力弗洛医德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其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1》原我受欢乐原则支配,即寻求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原我的核心就是本能。2》自我3》超我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良知,一是自我理想。在人格发展过程中,超我和自我是人格控制系统。但他们控制的成都不一样。超我有是非标准,自我则是控制原我的盲目冲动。以保护机体免受损伤。16、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7、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被世人公认是他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梦的解析》。该书竖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诞生。18、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1》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2》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3》主动与内疚阶段(3-6),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4》勤奋与自卑阶段(6-12),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5>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7》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主要矛盾是繁殖感对停滞感。8》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19、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发展认识论的创始人。20、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主要经过4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2》前运动阶段(2-7):第一,自我中心主义。第二,直观形象性。第三,不可逆性。第四,知觉的集中性。3》具体运动阶段(7-12):第一,守恒性;第二,去自我中心主义;第三,进行群集运算;第四,具体逻辑推理。4》形成运算阶段(12岁以后)20、维果斯基是钱苏联心里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21、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1》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2》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角度。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22、遗传:遗传是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子代在表现的现象。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23、家谱分析法,就是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数目。高斯顿提出“天才是遗传的”观点,这就是著名的遗传决定论。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高斯顿是第一人。24、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身心的成长变化。25、环境: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山川、河流,而且也指胎儿生活的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活条件。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们的生活条件也不同。因此,会导致不同的社会成长的人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狭义的环境主要指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26、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决定性)27、遗传只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社会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28、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个体心理发展上,教育与心理发展是辨证统一的。第一,教育能促进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第二,教育是引起个体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教育必须适合个体心理发展内在需要的变化。29、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既讲内外因相互作用又讲发展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30、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第一,个体的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第二,需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它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第三,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就是个体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是过去反映的结果。31、心理发展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32、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所谓的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心理发展特别迅速。 33、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于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印刻”。印刻现象最初由斯波丁于1872年提出。 34、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第一,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学习则是如此。第二,印刻是不可逆的。而学习则不会这样。第三,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则需要多次尝试。第四,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35、差异可分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群体差异指的是以热的某种属性相区别的群体之间的差异,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差异等。个体差异指的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又称为个别差异。3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和人格因素的差异。37、荣格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划分人格类型。心理活动的力量如果趋于外部事物,则形成外倾性人格;若倾向于主观内心世界,则形成内倾性人格。37、超常儿童通常主要指智能明显超过同龄儿童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特指在很早就表现出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杰出的特殊才能的儿童。38、美国特曼用斯丹福-比纳量表、特曼集体测验等方法,得出:在天才儿童中,成就最大者在谨慎、自信、不屈不挠、有进取心、有最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不自卑及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品质上,显著优于成就最小者。39、超长儿童的元认知特点: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它包括远认识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40、人们都将致力测验作为鉴别智能超常儿童的主要工具,把高智商(IQ在130-140以上)作为鉴别超常儿童的重要指标。41、遗传和环境对智能超常都是重要的:遗传素质是形成超常儿童的基础;良好的早期教育是超常成长的关键。非智力因素是超常儿童成长的催化剂。42、智力落后儿童:智商(IQ)值在70或70以下的。茅于燕把智力落后的病情划分为轻、中、重三中类型。43、智力落后的预防:1、劝阻近亲结婚。2、避免高龄妊娠。3、加强任期保健和产前检查。4、搞好儿童保健和提高抚养质量。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1、激发学习积极性。2、因材施教。3、加强直观性教育。4、循序渐进。5、多练习。44、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能力的一种变化。(学习是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45、美国以卢姆为首的一个委员会于1956年、1964年和1972年先后公布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46、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吧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

第二章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

第二章?? 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心理的实质、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条件反射学说以及心理发展阶段的划 分,明确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不同观点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 ●主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主观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绝对精神” ●机械唯物主义者:心理是由物质派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者: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在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曾经认为心脏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 随着时代的进行,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是脑,而心脏与心理活动并无特别直接的关系。 30年代后,俄国生理学家浩夫在其着作《脑的反射》一书中,把脑的全部活动解释为对事物的反射,以后,着名生理学家巴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进一步科学地提示了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其实,常识也告诉我们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在睡眠或洒醉时,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多大差别,但精神状态却与清醒时大不一

样。 临床又发现,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正常人相比,…… 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比如“植物人” 物种进化的历史和个体发育的进程,也表明心理活动与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有着直接的关系。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与其神经系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从单细胞动物——人类,神经系统的进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心理发展的水平也从低级到高级。 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而只能对生存具有直接意义的事物产生有限的反映。 无脊椎动物开始出现了神经系统,但由于没有脑,所以只能对刺激物的属性进行分析,其心理也只能停留在极其原始的、简单的感觉阶段。 脊椎动物的系统进一步发达,原始的脑开始形成,爬行动物又有了大脑皮层,就具备了心理活动的最高调节机构,因而就了在稳定的知觉。 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接近人脑的水平,所以对事物有了原始的概括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思维。 人类,大脑结构更加复杂,其机能高度完善,所以人类成了地球上最聪明的主宰者。 就人类个体的发育而言,心理水平的发展也是与脑的发育紧密相联的。婴幼儿的大脑虽然在形态,结构上与成人差不多,但由于重量轻,细胞分支少等原因,其心理活动要比成人简单得多。

各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观 一、老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一)基本观点 1、强调早期经验:认为未来发展正常与否,5岁前具有决定意义 2、强调无意识作用:早期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 后期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a、本我(id、本能我)是唯一天生的成份,是本能的心理能量的贮藏室,是完全无意识的;其活动遵循“快乐 原则”。 b、自我(ego、现实我)在本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本我服务,是本我与环境的调节者,使本能能根据外 界现实在适当的时机满足本能需要;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c、超我(super ego、道德我)对自我满足本我需要的方式、方法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代表着良心或道德力 量;其活动遵循“道德原则” 3、强调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认为一切心理和行为都是性本能驱动的结果 与性本能有关的心理能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 (二)弗氏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根据力比多投放部位的不同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①唇期(0-1岁):力比多主要投放在口唇,这个阶段后期,“自我”开始出现 ②肛门期(1-3岁):刺激中心是肛门,卫生(大小便)训练很重要 ③(前)生殖器期(3-6岁):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恋父(女孩)情结→自居作用→“超我” 开始发展 [自居作用:儿童克服俄底浦斯情结的三种心理机制之一,原指幼童由于惧怕双亲中与自己同性的而努力使自己成为双亲中同性的那样,以他们自居,从而获得替代性满足的现象。] ④潜伏期(6-11、12岁):机体发展进入相当恬静时期,快乐来自外界 ⑤生殖期(青春期):中心转到对异性的感情上 以上各阶段中,若过于愉快或不愉快,都可能产生固着现象(fixation)。 [固着: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百度百科)] (三)评价 1、优点 ①弗洛伊德注意到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矛盾 ②揭示了心理发展中无意识的作用 ③重视早期经验 2、缺点 ①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心理性欲推动的结果 ②认为先前经验完全决定着以后的发展 ③理论建立在精神病人之上,能否推广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习及其本质

第二章学习及其本质 一、不定向选择题 1、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有()。 A、准备律 B、因果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2、学习包括知识的()几个过程。 A、获得 B、转化 C、评价 D、实践 3、属于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有()。 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接受学习 D、现行组织者策略 4、在学生掌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E、转移学习 5、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有()。 A、程序原则 B、逐渐分化原则 C、整合协调原则 D、先行组织者原则 E、强化原则 6、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知识的()几个过程。 A、理解 B、巩固 C、获得 D、转化 E、评价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8、加涅提出了三类态度,下面属于这三类态度的是()。A.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

B.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 C.有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 D.关切社会需要和社会目标的愿望 E.进公民义务的愿望 9、奥苏贝尔提倡的一种学习类型是()。 A.有意义-发现学习B.有意义-接受学习C.机械-接收学习D.机械-发现学习 10、()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布鲁纳B.班杜拉C.桑代克D.巴甫洛夫 11、()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B.认知结构C.信息加工D.有意义言语12、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苛勒C.斯金纳D.巴甫洛夫 13、布鲁纳的学习论是()。 A.完形-顿悟说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C.认知-结构学习论D.建构主义 1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回避条件作用15、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避,这种行为是()。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回避条件作用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1]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汪乃铭主编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客观环境遗传素质 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反射 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 3客观环境P8: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涵盖很广;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二、.什么是心理的实质 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P9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如低能儿、痴呆儿),另一面是环境方面的因素(狼孩玛卡)。实例省略。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 答:无意注意P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没 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有意注意P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它具有自觉 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 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二、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生存意义;对人类来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了语言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用:

心理的实质习题

心理的实质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射 2.反射弧 3.无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 5.突触 6.反双 7.兴奋过程 8.抑制过程 9.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10.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 11.第一信号系统 12.第二信号系统 二、填空题 1. 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 2. 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的反映。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它由和三部分组成。一个神经元的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或相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4.神经系统可分为系统和系统两大部分。 5.周围神经系统由、和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和构成。 6.脑由、、、、 组成。其中是产生心理的主要器官。 7.大脑可分为左、右厢半球。左半球主要管理、、、;右半球主要管理、及。 8.大脑两半球的表面由平均为毫米厚的灰质覆盖着,这层灰质称为,它是高级神经中枢。 9.大脑皮层上有三条显著沟裂,将大脑皮层分为四个叶。即:、 、、。 10.闻见饭菜香就分泌唾液是第信号系统的活动,属反射。狗听见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跑过来,是第信号系统的活动,属反射。 11.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 12.反射按其产生条件可分为和两大类。 13.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它包括、、 、和五个部分。 14.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和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 15.第一信号系统是由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由作为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6.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和,两种神经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其活动过程有两条基本规律:一是兴奋和抑制的;二是兴奋和抑制的。 17.脑的机能为心理的产生提供了 ,它还必须在的作用下,才能产生心理。 18.心理的实质包括两个方面,即,。 19.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引起的,具有客观性,但由于人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发个性特点等的差异,使入的心理活动带上了鲜明的,因此,人的心理活动又具有性。 20.紧张地工作了一天的人易入睡,这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中的兴奋和抑制具有的活动规律。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 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 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 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 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 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 1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Vygotsky 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13.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深思型 14.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 15.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数学B.历史学C.教育学D.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的界定 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现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言的发展 3.发展心理学中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所研究的年龄特征应该包括哪些问题? 年龄特征:心理发展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包括: (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2)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4.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被认 为是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将普莱尔视为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理由? 从写作目的和内容上看,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就是以儿童心理学的完整体系出现的。 从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看,《儿童心理》内容最为系统全面 从影响上来看,《儿童心理》影响深远,给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5.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6.霍尔提出了复演说,认为应该把个体心理发展看做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 进化历史的理论。 7.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8.洛克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而提出了(白板)说 第二章理论 1.皮亚杰心理发展的实质? 2.皮亚杰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主要指语言以前的时期,主要是通过感觉动作图式来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的关系。 前运算思维阶段:表象或形象思维萌芽,频繁使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现外部活动。 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超越具体实物或具体经验,根据假设来进行的逻辑推演思维。

心理实质

心理实质 一、科学的心理观 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虽然是在人的各种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每个人都体验过或正在体验着的、非常熟悉的现象。但是,心理现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否有专门的器官,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的关系怎样,也就是说,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人们为了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争论了几千年,产生了许多关于心理实质的不同观点,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心理观,即唯物主义心理观和唯心主义心理观。 1.唯心主义心理观 唯心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物质的东西是第二性的。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就对神形问题,即心与身的关系展开过激烈的争论,战国时代的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明代的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之中”。认为心理是世界的本源,心是万物和宇宙的主宰一些人甚至认为心理是“灵魂”寄附在肉体器官内的表现,人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灵魂活动的结果,灵魂是世界的本源,灵魂独立于宇宙而存在于某一“空间”中,当人降生之后,他就驻入人体,当人死亡时,灵魂就脱离肉体回到它来的那个“空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认为在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由灵魂组成的“理念世界”,在“理念世界”里人们已经获得了一切知识,只是在投胎人世之时,由于肉体的污浊而遗忘了,因此,人的认识、智慧只不过是对灵魂在“理念世界”所获得的知识的回忆。这种把心理看成是脱离物质的、虚无缥缈的、灵魂的产物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唯心主义的心理观将心理看做世界的本源,把世界的万事万物看做心理的产物,给心理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将心理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此,唯心主义心理观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地揭示心理的实质,只是对心理的产生做丁一些虚幻的的、毫无客观依据的猜想而已,它对心理与物质现象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同唯心主义心理观相反的是唯物主义心理观。 2.唯物主义心理观 唯物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的产生有赖于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

心理学题库基本名词解释(总汇)1

心理学题库: 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致力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级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 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心理健康: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行为有目的、有计划观察并记录及进行分析,以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特定量表为工具,对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调查法:就某个问题要求回答自己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谈话法:根据预先拟定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级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测验法(人格):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索和鉴别的方法。 横断研究法:在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 纵向研究法:对被试进行较长时间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的质的变化规律。 群体序列研究法: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投射测验: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动机、态度。感情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 意识与注意 意识(心理活动):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无意识:不能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前意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过度层面。 催眠: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注意: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指向性:瞬间意识选择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在这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节省意志的努力。 感觉 感觉: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脑中的反映。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感到性大小的基本指标。 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察觉能力。 知觉 知觉: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在经验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时,从复杂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组织成知觉对象,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 知觉的理解性: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对象。 知觉的恒常性:感觉不断在变化,知觉稳定不变。 方位知觉: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

(发展战略)第二章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

第二章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心理的实质、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条件反射学说以及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明确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节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不同观点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 ●主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主观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绝对精神” ●机械唯物主义者:心理是由物质派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者: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 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在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曾经认为心脏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 随着时代的进行,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是脑,而心脏与心理活动并无特别直接的关系。 30年代后,俄国生理学家浩夫在其著作《脑的反射》一书中,把脑的全部活动解释为对事物的反射,以后,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进一步科学地提示了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其实,常识也告诉我们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在睡眠或洒醉时,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多大差别,但精神状态却与清醒时大不一样。 临床又发现,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正常人相比,…… 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比如“植物人” 物种进化的历史和个体发育的进程,也表明心理活动与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有着直接的关系。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与其神经系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从单细胞动物——人类,神经系统的进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心理发展的水平也从低级到高级。 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而只能对生存具有直接意义的事物产生有限的反映。 无脊椎动物开始出现了神经系统,但由于没有脑,所以只能对刺激物的属性进行分析,其心理也只能停留在极其原始的、简单的感觉阶段。 脊椎动物的系统进一步发达,原始的脑开始形成,爬行动物又有了大脑皮层,就具备了心理活动的最高调节机构,因而就了在稳定的知觉。 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接近人脑的水平,所以对事物有了原始的概括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思维。 人类,大脑结构更加复杂,其机能高度完善,所以人类成了地球上最聪明的主宰者。

1-2 关于心理现象的本质

教案周次 2 课时 2 课题1-2 关于心理现象的本质 课次3、4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点 重 点 难 点 教学目标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综 合 知识与 技能 心理实质√√√√√ 脑的结构√√ 脑的机能√√√√ 反射、条件反射、无条件发 射 √√√√√ 过程与 方法 理解心理的实质,掌握反射、条件反射、无条件发射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初步树立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 方法 设计 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作 业内容1、名词解释:心理、反射、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2、简答题:脑的机能有哪些? 教学 后记与反思学生对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有点难区别,通过举例讲解,帮助理解,讲解巴甫洛 夫的狗的实验,帮助理解条件反射。

教学过程: 复习: 提问:1、心理学研究什么? 2、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是什么? 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什么?心理过程包括什么? 4、什么是个性心理?它包括什么? 5、谈谈作为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学生回答 导入: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心理学?那么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幼儿心理,首先必须弄清人的心理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产生的? 新授: 一、心理实质是什么?(讲授法)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换句话说,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活动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的,脑是心理的器官。许多研究证明: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1、脑的结构 教师结合图示讲解: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器官,它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其中最发达的部分是大脑。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表面覆盖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脑细胞和皮层下的神经纤维有着复杂的联系,相互传递信息,构成了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2、脑的机能 (1)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收、分析、综合、贮藏和发布各种信息 【举例】“小偷偷包” “花香引人嗅” 大脑皮层分成四个部分:枕叶、颞叶、顶叶和额叶。这四个叶在机能上分工不同(图1-2)枕叶:与视觉有关 颞叶:与听觉有关 顶叶:与肤觉、运动觉有关 额叶:控制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行为 皮层各部位既分工又合作,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协调一致。 (2)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行动。 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先天固有的反射如:新生儿的吮吸行为看到或闻到好吃的会分泌唾液

第二篇 个体心理

第二篇个体心理 第五章个性概述 一、个体的心理现象 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正常的人脑是心理产生的基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 ◆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主要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 维等心理过程来完成。 –情感过程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 ◆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三种心理过程往往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其中,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 力;意志则具有调控作用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兴趣 (一)个性 ◆1、个性的概念 –是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整体性。 2、个性的心理构成: –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主要心理差异,包括气质、能力、性格–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价值观等 (二)气质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通常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以及指向性上 相对于个性的其他构成部分,气质受先天遗传的影响最大,取决于个体神经系统的先天特性。 气质的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与管理: ◆根据人的气质类型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和分配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气质进行职业选择,组织可以进行人员的职业鉴别 ◆在人员的配备上,要考虑气质类型的相辅和互补 ◆在管理上也要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员工运用不同的方法 (三)能力 ◆1、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率。能力总是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 –能力既受遗传的影响,也受后天教育和实践的影响。遗传的生理特征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 –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知识指人们所掌握的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历史经验;技能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它们表 现了一个人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能力指顺利实现活动的心理条件,包括顺利 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心理条件。 ◆2、能力的类型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很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记忆、思维等,在西方心理学中被称为“智力”。智力用智商表示(IQ Intelligence Quotient) –特殊能力是表现在某些专业活动中的能力,它只适宜于某种狭窄活动范围的要求。 ◆3、能力的个体差异性 –发展水平的差异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吐血整理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发展理论 第一节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1.青少年身体上的变化:(P5)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体型外貌的变化;二是脏器机能的健全;三是性的成熟。此外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 2.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P10) 神经元的修剪原则——“用进废退”。 3.大脑各部分的发育完善:(P12) ①顶叶位于脑的最上部,它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1 ②枕叶位于脑的后部,主管视觉。 ③颞叶位于额叶的下方,耳朵的正上方,16岁之前颞叶还处于生长阶段,16岁后才开始修剪和髓鞘化。颞 叶主要负责加工听觉刺激和语言信息。 ④额叶位于脑的前部,是大脑皮层最大的区域,它最迟发育完善,功能也最复杂,和学习的关系最为密切。 ⑤小脑位于脑的后下部,它负责人的运动协调,与平衡、调节身体姿势有关。 ⑥杏仁核,和我们的“本能”有关,决定的是较低级的反应。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定义:(P14)指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有续的,模式化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心理发展的含义: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以改进,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大致体现为: ①反应活动从混浊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化; ②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演变; ③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注意:如果出成简答题,问“心理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必须首先回答发展的定义。 2、心理发展的实质:(P15) 1)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发论观点: 内发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 必须要牢记的几个人物以及其著名言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内发论观点以霍尔、彪勒为代表。以弗罗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 2)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铄论观点: 外铄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 必须牢记的人物及其言论:行为主义学派的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康和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华生主张“教育万能论”。斯金纳继承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 3)个体心理发展的建构观点和社会文化历史观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3、心理发展的特点:(P20)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斜坡与楼梯的关系,是质的飞跃阶段); ②方向性和可塑性(不可逆性); 1下划线部分为上课强调重点,下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