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地理框架数据标准-国家地理空间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地理框架数据标准-国家地理空间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地理框架数据标准-国家地理空间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地理框架数据标准-国家地理空间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

项目标准

XB/T 2008——————————————————————

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库要素实体代码规范

编制说明

****-**-** 发布 ****-**-** 实施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办公室发布

一、任务来源和意义

整合改造现有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是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的核心任务,而相关标准研制是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改造的基础。针对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和应用需求,在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整合过程中,需采用面向实体的构模方法,以地理要素为数据的构成单元,反映和描述客观世界中独立存在的“地理实体”,从而实现对象化逻辑表达。

为保证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整合过程全面展开,在现有国际、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基础上,面向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实际需求,编制《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库要素实体代码规范》,为信息库整合过程提供可操作的地理框架要素实体编码规则,并给出实体代码,对于指导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依据

本标准编制过程既考虑了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也考虑了未来地理框架要素的应用需求。在现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范,特别是在统一公用的要素实体代码规则的基础上,制定了地理框架要素实体编码的规则,并规定了对要素实体编码进行一致性测试的方法、程序。因此本标准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同一性。

引用或参照的相关标准包括:

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内容

ISO 19101 地理信息参考模型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0114-2003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 7027 -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 917-2000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命名、编号和编码规则

GB/T 917-2009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JT/T 307.1-1997 公路及主要构筑物、管理养护单位代码省干线公路代码TB1945-1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数据库建库工程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数据库建库工程暂行规定《河流、湖泊与水库名称编码原则》

三、制定过程

1.1收集分析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

起草组在工作初期,对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可以进行对象化的实体类型,并对说明和描述相关实体编码结构和编码方式的国内外标准和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和分析,结合信息库建设的应用需求,在已有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地理框架要素的实体编码规则的编写,并给出了道路、铁路、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实体代码。

1.2立足“已有标准”,充分考虑与各行业的一致性

本标准着重立足于各行业的“已有标准”,并充分考虑与各行业的一致性,在现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范,特别是在统一公用的要素实体代码规则的基础上,制定地理框架要素实体编码的规则,对于尚无标准规范的要素实体编码,根据数据整合过程的实际情况,参照相关标准,提出编码方法。如:道路实体代码参照GB/T 917-2009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9 公路等级代码制定;铁路实体代码参照TB 1945-1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数据库建库工程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制定;政区实体代码参照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及GB/T10114-2003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制定;水系实体代码参照全国河流名称代码(标准文本)、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河流、湖泊与水库名称编码原则制定。对于目前尚无编码标准的要素实体代码,如境界,参照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等标准,提出了编码规则,用以标识境界实体信息。

四、标准主要内容的解释

1.1本标准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国际、国内标准一致性程度

本标准研制过程中,编写组参考了相关法律法规资料,本标准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无冲突,与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无不协调。

标准研制充分参考相关国际或国家标准。在参考借鉴的同时,根据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整合的实际情况,做出了调整;另一方面充分参考借鉴相关国家标准,所制定标准的内容与相关国家标准一致或兼容。

1.2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为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整合过程,提供了可操作的地理框架要素实体编码规则。具体内容包括:

政区实体代码编码规则;

境界实体代码编码规则;

道路实体代码编码规则;

铁路实体代码编码规则;

河流实体代码编码规则;

水库实体代码编码规则;

湖泊实体代码的编码规则;

本标准还包括4个附录:

附录A(规范性附录):抽象测试套件

附录B(资料性附录):道路实体代码

附录C(资料性附录):铁路实体代码

附录D(资料性附录):水系实体代码

201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

201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 最具活力中小企业申报书 企业名称: 通信地址: 申报日期: 年月日 -1-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2019年2月 填表须知 一、申报书需要逐项填写,实际内容不发生的,请填写“无”,数据有小数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二、企业法定代表人须在承诺书上签字,加盖企业公章,否则视为无效。 三、“基本情况”栏目 “主营业务范围”须填写测绘地理信息业务。 四、“财务情况”栏目 1.营业收入:年度营业收入根据企业审计过的财务报表如实填写。 2.测绘地理信息业务营业收入:申报企业主营业务为测绘地理信息的,同“营业收入”;申报企业为综合业务的,须剥离非测绘地理信息营业收入。 3.按业务类型、用户类型、市场区域的各细分项目营业收入总和,均需与2018年度测绘地信营业总收入一致。 4.业务类型:依据《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2017)》划分,具体如下。 地理信息服务:遥感测绘服务(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下管线测量、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等)、地图服务(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地图编制、互联网地图服务,地图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地图文化创意等)、导航定位服务(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网等服务,基于地理位置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地理信息系统服务(运用数字化技术将基础地理信息和专题地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整合应用的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按照 -2-

用户需求进行的地理信息集成、开发服务,地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地理信息大数据服务等)及其他地理信息服务(地理国情监测服务以及其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 地理信息硬件制造与软件开发:测绘仪器制造、地图文化产品制造、导航定位芯片及终端设备制造、遥感仪器及装备制造、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软件、测绘软件、遥感软件、导航定位软件、地图制图软件、地理信息安全软件等开发)。 地理信息相关服务:地理信息产品批发和零售(地理信息产品贸易代理、地理产品销售服务)、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地理信息研究和试验发展、地理信息质检技术服务、地理信息咨询服务)、地理信息人力资源开发(地理信息教育、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地理信息组织服务(测绘地理信息政府机构、地理信息社会团体、其他地理信息组织)。 5.用户类型:政府用户含党政军部门、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非企业单位用户;企业用户含各类企业用户;大众用户即个人用户。 填表人(签字):填表日期:年月日联系电话:手机: 电子邮箱: -3-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遥感1503班第10组 (杨森泉张晨欣杨剑钢熊倩倩)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017年5月

一.数据来源 二. 目的 三 .任务 四. 任务范围 五 .任务分配与计划六.小组任务分配七. E-R模型设计八.关系模式九.属性结构表十.编码方案

一.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为大二上学期期末实训数字测图成果(即DWG格式的校园地形图) 导入GIS 软件数据则为修改过的校园地形图 二.目的 把现实世界中有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的应用数据抽象成一个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空间数据库设计要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性能,准确模拟现实世界,能够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受。

三.任务 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具体为: ①静态特征设计——结构特性,包括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②动态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查询、静态事务处理等应用程序; ③物理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和存储方式。 主要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原则:①尽量减少空间数据存储冗余;②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在用户的需要改变时,数据结构能够做出相应的变化;③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求,高校提供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查询结果;④在空间元素间为耻复杂的联系,反应空间数据的复杂性;⑤支持多种决策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 四、任务范围 空间数据库实现的步骤、建库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建库流程 步骤:①建立实际的空间数据库结构;②装入试验性数据测试应用程序;③装入实际空间数据,建立实际运行的空间数据库。 前期准备工作内容:①数据源的选择;②数据采集存储原则;③建库的数据准备;④数据库入库的组织管理。 建库流程:①首先必须确定数字化的方法及工具;②准备数字化原图,并掌握该图的投影、比例尺、网格等空间信息;③按照分层要求进行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

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1994 K—4 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1994(K—4年级) 地理学的六大必要要素和十八条地理课程标准 我们使用“必要”一词主要是指每一条要素都是核心并且必要的:我们必须使用这种方式来观看世界。使用“元素”一词我们主要是指每一条对于整体来说都是基础性的部分。每一项必要要素都由一些地理课程标准组成。每一个条课程标准都展示了一系列作为一名有地理素养的人都需要知道和懂得的建议和方法。 空间术语中的世界 地理学研究人类、地域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将有关他们的信息图示到特定的结构中。 具有地理素养的人应该知道和懂得…… 地理标准1: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表示方法、工具和技术来从一个特定的方面获 工具和技术来从一个特定的方面获得得、进行和表达知识与信息。 在四年级结束的时候,学生应该知道并懂得: 1、地理表示方法的特征和目的——例如地图,地球仪,曲线图,图标,天线和其他照片以及卫星遥感影像等; 2、工具与技术的特征和目的——例如参考著作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 3、如何在地图上和其他地理表达方式上展示空间信息; 因此,学生应该能够: A,识别和描述地理表达方式,工具和技术的特征和功能,通过事例能够: 检查一些地图以识别并描述他们的基本元素(名称、图例、主要用法、中间的方向、栅格、主要的平面、子午线和规模等); 说明航空图片或卫星遥感影像来定位和识别物理的与人类的特征(例如,山脉范围、河流、植被覆盖区域、城市、水坝和保护区域等) 设计一张地图来展示学生选择的信息,使用通过某一方法解释的符号。 B,在地理表达方式上显示空间信息,通过事例能够达到: 阅读一段陈述并设计一个简略地图来阐明这段陈述(例如:就像在让路雏鸭的故事中

测绘标准体系.

测绘标准体系 国家测绘局 1

前言 《测绘标准体系》是按照《测绘标准化工作“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为指导和统筹测绘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加强测绘标准的计划与管理,进一步提高测绘标准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适用性,在已发布的《测绘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检验,结合测绘标准化的最新研究成果,经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国家测绘局组织编制了结构化、系统化和可扩充的《测绘标准体系》。它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测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与修订的指导性文件,今后对测绘标准项目提案的提出与受理、立项审批及标准审查等,将主要依据本标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执行。 《测绘标准体系》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需求出发,以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下标准的构成为主体,兼顾传统测绘技术对标准的现实需要,从信息流、测绘工程物理流程等多个视角对测绘标准的组成进行描述和构建。本标准体系共列入“定义与描述”、“获取与处理”、“检验与测试”、“成果与服务”、“管理”等5大类32小类标准,每一个小类中包含若干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总计由约350余项标准构成。5大类标准之间相互关联,各大类中的小类之间以及小类中的标准之间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覆盖整个测绘领域的测绘标准体系。 本标准体系中描述了5大类32小类标准约束与应用的范围,提出了各类标准的预计数量,并在各标准小类下,综合考虑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对未来发展需求的预测,以标准化对象和各标准的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为主要依据,提出了具体标准的推荐名称。本标准体 2

系中根据《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61-91)对各标准大类、小类和具体标准进行了统一编号,其中所列标准的编号为本标准体系发布时已发布实施的标准的编号(含标准发布实施年代);未列标准编号的标准为正在制定、修订的标准,或未来需要制定的标准。 体系中测绘标准的“相关标准”,由与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相关的地理信息标准、信息技术类、专业信息类、标准化管理类和质量管理类等基础性、通用性及专业技术标准构成,按国家相应的规定编制计划、审批、编号、发布、归口和管理,本体系仅描述了这部分标准的范围,不再列出具体的标准名称和标准编号。“工程测量”类标准,除国家标准外,由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根据其特殊需要制定的专业测绘技术标准构成,本标准体系也不再列出具体的标准名称和标准编号。 需要强调的是,本标准体系和体系中所提出的标准分类、范围、标准数量、标准名称等,都是相对的、可扩充的和不断发展的,它将随着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以及测绘事业发展的需求和标准化研究成果的发展,不断地予以调整、补充和删减,并不断完善。因此,希望广大测绘单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执行和使用本标准体系的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提出。 3

福建域数字城地理空间框架

附件 福建省县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 建设指南 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3年7月

目录 一、总体要求 (1) 二、基本原则 (2) 三、建设主要内容与模式 (2) (一)以设区市平台为基础建设模式 (3) (二)政务版平台独立建设模式 (4) (三)参照设区市建设模式 (5) 四、职责分工 (6) 五、工作程序 (6) (一)立项申请 (7) (二)需求调研与设计书编制 (7) (三)设计书评审与合作协议签署 (8) (四)项目实施 (8) (五)试运行、验收与成果归档 (8) 附录1数字县域建设内容 (10) 附录2数字县域建设经费概算参考 (15) 附录3 项目建议书编制提纲 (18) 附录4 项目设计书编制提纲 (19) 附录5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报告编制提纲 (22) 附录6 经费执行情况报告编制提纲 (23) 附录7 工作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24) 附录8 技术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25)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是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分为国家、省区、城市三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数字省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2012年底前要基本推广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2013年向具备条件的县级市推广,并逐步实现国家、省、市、县的上下贯通和横向互联,最终把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打造成全国地理信息服务的“一个网、一张图、一个平台”。 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2年4月发布《关于开展数字县(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的通知》(闽测绘﹝2012﹞8号),启动县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以下简称“数字县域”)建设工作。 为统一认识,理清思路,规范项目建设,加快我省数字县域建设,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共享和应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服务,我局编制本建设指南。 一、总体要求 数字县域建设是设区市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补充与应用拓展,一般应基于设区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完善及整合县(市)地理信息资源,并通过设区市建立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开展推广应用。信息化基础较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较丰富的县(市)确有必要可参照设区市的建设模式开展项目建设。 数字县域建设应与国家、省、设区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一致、执行统一的建设与应用服务标准和规范,从而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各行业应用提供纵向互联,横向互通的国家、省、市、县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第一版)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第一版) 二O O八年十二月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时空特征的地理信息已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作为整合其它各类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人文信息的基础平台,地理信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在地理信息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负责地理信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2006年国家测绘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一五”规划》,2007年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体系框架》,在这两个文件的基础上,编制“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一、意义和作用 编制“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是为适应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下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 - 1 -

要,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协调、交流与集成;优化地理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范地理信息服务和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提高地理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地理信息共享共建和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编制和发布“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有利于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计划性和有序性。 地理信息标准化是地理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的前提,也是地理信息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为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为地理信息产业法律、法规提供技术支撑;为地理信息市场准入、契约合同维护、合格评定、产品检验和质量体系认证等诸多方面提供依据;为跨部门的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和协调提供指导。 二、目标 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技术领域,“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面向表示四维时空信息,涉及的学科和行业多,采用的技术新、应用面广。本标准体系定义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和结构;理清标准间的层次及相互关系;解决共性标准和个性标准的隶属和包容的关系;规范地 - 2 -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技术介绍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技术介绍 早在2006年,国家测绘局就首先在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设施最集中的城市地区,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将有29个省的150个城市经遴选成为试点或推广城市。其中,太原、潜江、嘉兴等城市已经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北京西城、通州、郑州、西安等近30个城市现已全面完成了框架建设。 这些城市通过国家、省和地市三级之间共建共享机制,建成了1:25万、1:5万、1:1万或1:5千、1:2千、1:500数字线划图数据,2.5米、1米、0.5米遥感影像数据,以及相应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还通过低空遥感、车载激光雷达等高新测量技术,获取了优于0.1米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每栋建筑物的精细三维模型、沿道路立面街景数据以及标志性建筑物的360度全景影像,真正形成了市域覆盖横向到边、数据尺度纵向到底、信息内容深入到点的完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体系。 框架建设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地理信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依托Newmap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建立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通过网络提供在线调用、零码组装、标准服务和二次开发四种应用模式,建立了300多个专题应用系统,很好地满足了政府及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对下一步工作,国家测绘局徐德明局长在2010年之初就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2015年前,要完成全国地级市和有条件县级市的框架建设,力争将2020年初步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 1.技术背景 二十一世纪初,Web2.0的问世,迅速带动Web Service、地图混搭(Mashup)等新技术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使基于网络的地理信息服务不仅成为可能,更成为社会公众衣食住行不可或缺、灵活便捷的基本工具,导致人类对地理信息以及相关的在线发布软件和技术需求空前迫切。 然而,以文件和数据库为基础的传统架构地理信息软件,很难适应以服务为核心的应用要求,如ArcGIS、MapInfo等,面对数据即服务、功能即服务、处理即服务、工作流即服务、资源即服务等以服务为核心的新体系架构,存在效率不高、互操作性不强、跨平台性不够等诸多不适应。 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拉动的双重动力驱使下,以文件和数据库为基础的传统架构的GIS软件向以服务为核心的GIS软件过渡发展端倪渐现。 GIS软件源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入我国并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后期出现了国产化的软件,但一直以来处于模仿与跟踪的发展状态。 因此,为彻底改变传统架构GIS软件时代我国落后的被动局面,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这一历史机遇,自2001年始就积极向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测绘局

《测绘标准体系》(2017修订版)

测绘标准体系(2017修订版) 二零一七年九月 - 1 -

目次 前言.......................................................3 一、测绘标准体系主要变化.....................................5 二、测绘标准体系框架与说明...................................6 (一)目的作用..............................................6 (二)构建方法...............................................7 (三)测绘标准体系框架.......................................8 (四)测绘标准体系框架说明.................................12 三、测绘标准体系表..........................................19 - 2 -

前言 《测绘标准体系(2017修订版)》(以下简称本体系)按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根据测绘事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对标准化的需求,在2009版《测绘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经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形成。本体系明确了当前测绘领域国家、行业标准的内容构成,为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与服务提供全面的标准支撑,满足测绘作为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对标准化的需要。地方、团体和企业标准是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细化补充,应在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规定国家和行业标准不宜涉及、无法统一和适宜在其领域内规定的具体标准化内容,并与国家、行业标准衔接配套。本体系作为测绘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对强化测绘标准计划与管理,统筹和指导测绘标准制修订工作,进一步提高测绘标准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适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体系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测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与修订的指导性文件,今后对测绘标准项目提案的提出与受理、立项审批及标准审查等,将主要依据本标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执行。 本体系由测绘标准体系框架和测绘标准体系表构成,并从信息化测绘技术、事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保障需求出发,兼顾现行测绘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情况,以测绘标准化对象为主体,按信息、技术和工程等多个视角对测绘标准进行分类和架构,共包含“定义与描述”、“获取与处理”、“成果”、“应用服务”、“检验与测试”和“管理”共6大类36小类标准,每一个小类标准包含若干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6大类标准之间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一个覆盖整个测绘领域的结构化、系统性和可扩展的标准体系。 - 3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公示名单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公示名单 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地图出版社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煤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国信军创(岳阳)六九零六科技有限公司 大连九成测绘信息有限公司

天津市勘察院 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 北京洛斯达数字遥感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正元数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科普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易智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伟景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浙江华东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北京中色测绘院有限公司 广州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南宁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九华勘查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长春五度空间数据有限公司 四维世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港湾水运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南京国图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基力勘测有限公司 保定金迪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达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新兴华安测绘有限公司 湖南中森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星际空间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背景 二、课程性质 三、基本理念 四、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三、中国地理 四、乡土地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7-9'GEO'1) 一、背景(7-9'GEO'1.1)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7-9'GEO'1.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7-9'GEO'1.3)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7-9'GEO'1.3.1)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7-9'GEO'1. 3.2)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7-9'GEO'1.3.3)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7-9'GEO'1.3.4)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技术方案

一地理空间框架简介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也即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它是数字城市核心组成部分,从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入手建设数字城市,是一条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实践所证实的科学之路,也是测绘行业主导推进的“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真实内涵。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由数据体系、目录与交换体系、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组织运行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构成。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组成部分,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依托,以应用服务为目标,通过空间分析满足数字城市各类用户的基本需求,同时具备实现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城市内规划、国土、房产、公安、统计、金融、保险、工商、税务等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专题信息都能够通过空间匹配搭载到公共平台之上,实现分析、集成、共享及进行个性应用开发和扩展。 二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目标 1)根据总体规划与发展布局,进一步扩展和完善空间数据体系,以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2)建立健全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体系,建设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制度体系、接口及规范; 3)实现分布式数据管理与更新,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保障公共平台稳定、高效运行; 4)建设数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运维管理系统”和“门户网站(政务版等)”建设,使空间数据更好地为信息化建设服务; 5)建设示范应用系统建设,包括“土地动态执法监察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旅游查询系统”。 三技术路线 3.1 大地控制网建设 根据测区面积大小情况布设C级或D级GPS控制网。 3.2 数字成图

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

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 Basic specifications for geospatial framework

目次 前言 (3) 引言 (4)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术语和定义 (5) 4 概述 (6) 5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 (8) 6 目录与交换体系 (10) 7 公共服务体系 (11) 8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1) 9 组织运行体系 (12)

前言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成名、王继周、印洁、刘东琴、方驰宇、赵园春、孙隆详。

引言 为明确地理空间框架的含义与构成,统一认识、理清思路,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共享和应用,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服务,切实提高测绘保障服务的水平,制定本标准。

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地理空间框架的含义与构成,规定了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中国、数字省区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维护和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1139-2007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GB 22021-2008 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该数据反映和描述了地球表面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

地理空间大大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地题目总卷

《地理空间数据库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下列不适合直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说法错误的是(A) A. 传统数据库管理的是连续的相关性较小的数字或字符,而空间数据是连续的,并且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 B. 传统数据库管理的实体类型较少,并且实体类型间关系简单固定,而GIS数据库的实体类型繁多,实体间存在着复杂的空间关系; C. 传统数据库存储的数据通常为等长记录的数据,而空间数据的目标坐标长度不定,具有变长记录,并且数据项可能很多,很复杂; D.传统数据库只查询和操作数字和文字信息,而空间数据库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操作和查询。 2. 下列关于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经历的阶段及其各自特点说法错误的是(C) A. 文件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阶段,用一组文件形式来存储地理空间数据及其拓扑关系,利用通用关系数据库存储属性数据,通过唯一的标识符来建立它们之间的连接。 B. 全关系式数据库管理阶段,基于关系模型方式,将图形数据按关系模型组织。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存储在通用关系数据库中,即将图形文件转成关系存放在目前大部分关系型数据库提供的二进制块中。 C.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阶段,面向对象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最适合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持变长记录,还支持对象的嵌套,信息的继承和聚集。支持SQL 语言,有一定的通用性。允许定义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操作。 D.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阶段,解决了空间数据的变长记录管理,使数据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空间和属性之间联结有空间数据管理模块解决,不仅具有操作关系数据的函数,还具有操作图形的API函数; 3. 对下述图形进行链式编码,编码结果为(D)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翻译)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doc 的翻译 地理FOR LIFE 1994年国家地理标准 K-4 生活地理 国家地理标准1994(希腊文K-4) 六要素的地理和十八地理课程标准 我们必须意味着,每件作品是中央和必要的:我们必须以这种方式看待这个世界。元素,我们的意思是,每件作品是一个构建块的整体。每一个重要的元素包含一些地理课程标准。每个标准提供了一组在地理上获悉的人的思想和方法,需要知道和了解。 在空间方面的世界 地理研究关于他们的信息映射到空间范围内的人,地点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地理上知情的人知道和了解... Geography Standard 1: 地理标准1: How to use maps and other ge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tools, and technologies to acquire, process, and report information from a spatial perspective 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陈述,工具和收购的技术,工艺,和报告信息从空间的角度 到四年级结束时,学生知道和理解: 1。的地理陈述-比如地图,手套,图形,图表,航空和其他的照片和卫星产生图像的特点和用途 2。的工具和技术-如参考作品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用途 3。如何显示在地图上的空间信息和其他地理陈述 4。如何使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和技术 因此,学生能够: A.识别和描述的特点和目的的的地理陈述,工具和技术,例如能够: 检查各种地图,以确定和描述他们的基本元素(标题,图例,主要方向, 中间的方向,电网,主要的相似之处,经络,规模) 解读航空摄影或卫星生成的图像定位和识别的物理和人性化功能(如山脉,河流,植被区,市,水坝,水库) 设计由学生选择的信息,显示在地图上,用符号解释在一个关键 B.显示空间信息的地理陈述,例如能够: 阅读叙事,然后创建一个示意图来说明的叙述(例如,使地图显示一个家庭的鸭子让路雏鸭的运动或阅读威尔德的小房子系列地图Ingalls家庭生活) 报告的区域中的数据二者的二维格式(例如,通过使用比例在地图上绘制的符号)和一个三维的格式(例如,每个区域上层叠的柜台数目比例) 构造图或图表显示空间信息(例如,建立一个条形图在美国的一个州五大城市的人口比较) C.使用地理陈述,工具和技术,例如能够回答地理问题:

初中地理学科课程规划方案

轵城镇实验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轵城镇实验中学地理组 一、课程背景分析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根据这一地理学科特点,结合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学这一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我校“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践行“德艺同厚,知行合一”的办学目标,适应现阶段形式,转变育人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特制订《轵城实验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二、课程理念、思路及目标 基本理念: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满足学生成长及个性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我校基本条件与我组教师的能力,结合济源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地方和学校的特色,既有科学性,又体现时代性,使课程更好贴近科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基本思路:运用地图突出地理学科特色,打造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推行研究性学习,借助课题研究、小论文撰写、科技活动、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

相关时事热点等,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研究、创作、自由作答、放飞思维的空间,把课堂向课下延伸。就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加以探究,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课程目标: 1、促进教师的发展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及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地和内容选择与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价值;转变观念,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提高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在我校建立一支具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资源能力的地理教师队伍。 2、形成学校地理教育特色 遵照学校提出的学科特色建设的总体构想,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充分发挥地理组教师的各自优势,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创造出具有特色和学校个性的地理教育,努力彰显地理学科的特色,通过学具制作、地理观测、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挖掘地理组教师的潜力,体现我校地理学科的优势,打造地理学科教学的品牌。 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听过的我会忘记,我看过的我会记得,我做过的我才会理解。”理解了才会记住,才会改变。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地理教学从教室延伸到室外和校外,开发出更多的校本课程资源,既扩大学生的视野,又改变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doc 11页)

【发稿时间:2009-12-22 【作者:】【主题词:】15:37:39】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加强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统一管理与协调,促进有关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地理信息标准的科学性、协调性和适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二、地理信息标准的制修订、贯彻实施以及地方标准的备案等工作,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地理信息,是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信息。 三、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加强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编制和实施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规划、计划;建立和完善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加快地理信息标准的制修订,并对标准的宣传、贯彻与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 四、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大众财政对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投入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鼓励相关组织和个人按照地理信息标准化规划和标准体系 的要求,积极提出标准提案,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 五、制修订我国地理信息标准时,应当认真分析研究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采用和吸收,

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六、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统一管理、协调与监督下,国家测绘局分工管理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其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行政法规、方针和政策,制定地理信息标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组织编制和实施地理信息标准化规划、计划,建立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三)承担国家下达的地理信息国家标准项目任务,组织制修订地理信息行业标准; (四)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管理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 (五)开展地理信息领域有关标准的宣传、贯彻、实施和监督工作; (六)承担地理信息领域有关标准化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任务; (七)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 七、地理信息标准的制修订应符合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规划和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的要求,经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一审查、协调后提出立项建议,由有关行业或单位组织实施。

赛迪顾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地图白皮书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地图白皮书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一、研究目的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其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赛迪顾问在分析国内地理信息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地理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主要结论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呈现两大特点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几个省会城市及沿海城市,并呈现“一带一组团”的分布特征,即沿海产业带,以及以湖北、陕西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组团。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空间演变呈现三大趋势 ()产业整体呈现“强者愈强,扩散发展”的演变趋势。北京、武汉、西安等产业发展强势地区凭借其产业集群、科研等优势,仍将是未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领先地区。同时,山东、浙江、江苏、广东、海南、云南等地也纷纷着手建立地理信息产业园,推动当地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以北斗导航系统为契机重构导航产业格局。年月日起,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按照国家规划部署,全国正在围绕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城市建立个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运营中心,这些地区正着手建立以推动北斗导航系统产业化为主题的产业基地。同时,南京、长沙、石家庄、胶州、郑州、成都、中山等地区也纷纷根据自己的产业基础,布局北斗导航产业。 ()产业区域分工进一步明晰。在地理信息产业具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其产

教学机制

激励机制在教学中的作用 代明琦 摘要: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普遍困境,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于合理而有效的激励。总结提炼同行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将激励教学法运用于自己的初中地理日常教学,通过兴趣激励、言语激励、体态激励、竞争激励,评价激励不仅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和动机,而且关注了学生兴趣、自信心和毅力等非智力方面素质的培育。 关键词:激励教学法;初中地理;实践运用 新课改强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要落实这些,兴趣很关键。如何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真正高效地学会应有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探索好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在多年教学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我深感运用“激励教学法”组织教学效果显著。所谓激励教学法,是在教学中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诱发学生的学习的行为,并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激励本质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而激励教学法的妙处就在于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在激励中学习,在激励中成长”的课堂教育环境,不断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断尝试体验和挑战困难,不同程度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品尝一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一、兴趣激励 1、“情境”激趣。这里说的情境激趣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把教材的内容激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前导入设置情境:以歌曲导入,创设趣味情境;以时事导入,创设社会情境;以史实导入,创设历史情境;以古诗导入,创设文化情境;课中互动创设情境:利用地图创设活动情境;利用教室事物创设形象情境;利用角色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创设情境;利用练习题来创设情境;课后探究创设情境等。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时,引用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从而引出了季风的学习;在进行“等高线”教学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切土豆’的活动……”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形式多样的导入情境,为课程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要善于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获得知识。 2、“活动”激趣。“活动”激趣是教师借助各种教学活动鼓舞学生参与学习。地理学科的许多知识只有在学生活动过之后才会映像深刻,产生真知。地理教师要能够做到在熟知教材了解学情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教学活动形式,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办地理小报、地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在《河流与湖泊》的学习中,开展“围湖造田利与弊”辩论赛,我先将学生分组,分组时采取学生自愿组合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力求做到正反方均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准备双方都收集了相关资料,不时看到他们相互间的交流,辩论时首先正方主发言面面俱到旁征博引说出围湖造田的诸多好处如增加粮食生产,造房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做了精彩陈述;反方主辩列举了围湖造田的弊端可谓针针见血。然后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展开激烈辩论,并上升到科学发展观,人地和谐。同时,根据地理这一学科特点,也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也有助于加深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每当在活动中,看着几个原本总是感觉自卑的孩子,现在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我更深切地意识到:没有不愿意学习的学生,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要能钻研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每个孩子都能学好。 3、以“图”激趣。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