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会阴切口观察论文

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会阴切口观察论文

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会阴切口观察论文
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会阴切口观察论文

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会阴切口的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会阴切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5月我院产科采用了吸收缝合线、缝合会阴切口300例,术后常规会阴护理。结果 300例产妇均于3-4天出院,产后56天检查,伤口缝线完全吸收,切口感染率为0。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易掌握、无排斥反应、切口愈合佳。

[关键词] 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会阴切口

[中图分类号] r246.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68-01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助产中最常用的手术之一。我院以往的会阴侧切,直接采用传统的缝合方法:即采用圆针,络制肠线缝合切口肌层和阴道粘膜,再用三角针、细丝线缝合皮肤,5天后拆线。自2009年10月以来,我院产科试用可吸收性缝合线连续缝合的方法缝合会阴侧切切口或自然ⅱo以内裂伤伤口共30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产妇选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共300例,年龄码22-30岁之间,其中初产妇220例,占73.3%,经产妇80例,占26.7%。

1.2 材料和方法

1.2.1 材料:取chomic络制医用可吸收性软质缝合线。规格为线号3/0、长度75cm,针长16mm,针弯曲度3/8的圆体角针。1.2.2

外科手术缝合线怎样分的型号

手术缝合线 - 概述 手术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或者是外伤处置当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一般可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大类: 手术缝合线 - 一、可吸收线 可吸收缝合线根据材质及吸收程度不同又分为:羊肠线、化学合成线(PGA)、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 1、羊肠线:取材于健康动物羊肠羊所制成,含有胶原成分,所以缝合以后不需要进行拆线。医用肠线分:普通肠线和铬制肠线两种,均可吸收。吸收所需时间的长短,依肠线的粗细及组织的情况而定,一般6~20天可吸收,但患者个体差异性影响吸收过程,甚至不吸收。目前肠线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包装,使用方便。 (1)普通肠线:用羊肠或牛肠粘膜下层组织制作的易吸收缝线。吸收快,但组织对肠线的反应稍大。多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或皮下组织结扎血管和缝合感染伤口等。一般常用于子宫、膀胱等粘膜层。 (2)铬制肠线:此肠线系铬酸处理制成,可减慢组织吸收速度,它造成的炎症反应比普通肠线少。一般多用于妇科及泌尿系统手术,是肾脏及输尿管手术常常选用的缝线,因为丝线会促进形成结石。使用时用盐水浸泡,待软化后拉直,以便于手术操作。 2、化学合成线(PGA、PGLA、PLA):采用现化化学技术制成的一种高分子线型材料,经抽线、涂层等工艺制成,一般60 ̄90天内吸收,吸收稳定,由于有化学成分参与,吸收仍不完全。 3、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取材于特种动物獭狸肌腱部位,纯天然胶原蛋白含量高,生产工艺不经化学成分参与,具备了胶原蛋白应有的特性;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第四代缝合线。具有吸收完全、抗拉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促进细胞生长等等。根据线体粗细一般8-50天完全吸收,且吸收稳定可靠,无明显个体差异。 手术缝合线 - 二、不可吸收线 即不能够被组织吸收的缝合线,所以缝合后需要拆线。具体拆线时间因缝合部位及伤口和患者的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异常情况时:面颈部4~5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14日方可拆线。对营养不良、切口张力较大等特殊情况可考虑适当延长拆线时间。青少年可缩短拆线时间,年老、糖尿病人、有慢性疾病者可延迟拆线时间。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遇有下列情况,应延迟拆线: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患者及婴幼儿。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 手术缝合线 - 三、缝合线物理性质

外科缝合的基本方法遇(带图)

外科缝合的基本方法遇 外科缝合的基本方法敷衍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缝合步骤 (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常见缝合方法简介:1、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1)、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

创口缝合。单纯间断缝合(2)、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连续缝合法(3)、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 移植时的缝合。连续锁边缝合法(4)、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注释|翻 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由李清照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是李清照重九佳节为怀念丈夫而写。上阕写半夜枕席上吹来冷气,感到自身孤独。重阳节也在孤独冷寂中度过。下阕写黄昏时在菊圃独饮。词人认为自身正如傍晚的黄菊,伶仃瘦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以菊花自喻别有创意;一个“瘦”字,使一个身体清瘦满面愁容的少妇形象活脱脱浮现出来,且符合词自身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贴切传神。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作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醉花阴:毛滂创调。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讲解】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脑消金兽”

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

外科针线分类及使用

外科针线分类及使用 一般按针尖形状分圆形及三角形两种,按针身弯曲度分为1/4弯形、1/2弯形、3/8及直形等。手术选用缝针时,依身体组织、脏器及血管等的脆弱度,选用时必须注意针尖的锐利度及针眼的大小避免造成组织的创伤;依组织脏器部位的深浅,选用时注意缝针的弯曲角度。三角形缝针穿过组织时易撕裂组织,故多用在坚韧的结缔组织和皮肤。现在用的缝针种类很多,将目前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 1.圆形缝针:主要用于柔软容易穿透的组织,如腹膜、胃肠道及心脏组织,穿过时损伤小。 2.三角形缝针:适用于坚韧的组织,其尖端是三角形的,针身部分是圆形的。 3.三角形角针:针尖至带线的部位皆为三角形,用于穿透坚韧难穿透的组织,如筋膜及皮肤等。 4.金属皮夹:这种金属皮夹,装人特制钉匣内,用特制持夹钳夹住金属皮夹,多用于缝合皮肤及矫形外科。 5.无损伤缝针:这一类型的针附于缝线的两端,多用于血管吻合及管状或环形构造时,亦用于连续缝合,如肠道吻合和心脏手术时,有弯形和直形两种。 6.引线针:有手把,前端为扁圆钝弯形针尖及针身,深部组织结扎血管时使用,不易割伤,便于操作,常用于肝脏手术时。 手术缝针的型号有 5 X 12、 6 X 14、7 X 17、8 X 20、9 X 24、9 X 34、10 X 28、11X 24等。 选用以上各种类、各型号的缝针时,应选用大小不同的持针钳配搭,避免配搭不当造成针体弯曲或折断,影响手术进行。 缝线: 各种缝线在手术中为缝合各类组织和脏器,直到手术伤口愈合为止,又可结扎缝合血管,起止血作用。所有的缝线在人体组织内均为异物,都可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大小不同而已。选用缝线最基本的原则为: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缝线。各种缝线的粗细以号数与零数表明,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粗,常用的有1#、4#、7#、10#;零数越多表示缝线越细,常用的有1/0~10/0。 1.医用丝线:分板线和团线两种。是外科广泛、基本使用的缝线。柔软强韧,容易操作。多用于缝合体内各种组织、脏器及血管等。在组织内反应小,但在体内不吸收而形成异

面部清创术中两种皮肤缝合法的疗效对比观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e4592966.html, 面部清创术中两种皮肤缝合法的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李效全刘佳易黄立佩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探寻面部清创术后两种不同的皮肤缝合方法,对面部美观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81例面部伤后需清创缝合的伤员,按就诊的顺序随 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伤员伤口清创后采取皮下间断缝合后,皮肤层用三角针、1号丝线皮内缝合,对照组的伤员伤口清创后皮肤采取5-0的美容线间断外翻缝合法。对比观察两组伤员伤口甲级愈合后面部瘢痕对面部美观的影响程度,来判断两种缝合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不影响美观90例,影响美观1 例。对照组:不影响美观82例,影响美观8例。经χ2检验,P [关键词]面部清创术;缝合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7-0716-03 创伤患者头面部外伤裂口都需要清创缝合,伤口愈后部分患者在面部留下手术瘢痕,影响美观,给伤者以后的生活和心理上带来较大的影响,如何使伤口愈合的瘢痕较小或不影响面部美观,是我们在急诊清创手术时就应考虑和关注的问题。现将181例患者面部伤口清创术中皮肤采取不同的两种缝合方法,伤口甲级愈后对面部美观影响程度的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181例面部创伤需清创缝合的患者。其中,男 84例,年龄5~63岁,平均年龄35岁;女 97例,年龄4~65岁,平均年龄 36 岁。观察组91例,男34例,平均年龄41岁,女57例,平均年龄31岁;对照组90例,男40例,平均年龄34岁,女50例,平均年龄 3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损伤部位、伤口长度和伤口深度等上无显著性差异。年龄小于4岁者术中不配合,大于65岁者考虑术后美观的需求较小,前述患者未列入研究对象。 1.2 方法:按入院就诊的顺序将181例面部伤后需清创缝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清创术流程,不同的皮肤缝合法。 1.2.1清创缝合术:局麻下通过对面部伤口周围皮肤用肥皂水、生理盐水交替清洗;用生 理盐水和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尽可能清除伤口内的细菌、泥沙、组织碎片和异物。伤口冲洗后,用碘伏消毒皮肤,铺巾,进行清创处理。仔细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内的血凝块和异物,除去坏死组织,并将创缘修整。结扎或缝扎活动性出血点。已伤到肌肉、肌腱或神经、

醉花阴-优秀教案

《醉花阴》 忻高黄亚桃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教法建议 1、朗读; 2、讨论; 3、比较拓展; 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李清照!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 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 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 “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佳节又重阳” 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进而品词句,品意境。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紧紧扣住一个“愁”字分析。 季节:佳节又重阳点出愁的原因。一个“又”字说出了与亲人分别的时间长。 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用时间的推移写出在家的空虚,无

醉花阴赏析

《伤仲永》教学设计(十分钟片段教学)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语文组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认识后天的教育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等式,你认为这个等式成不成立?为什么?天才=人才?同学们马上想到了方仲永,根据你们的了解,方仲永是天才吗?当然是。他五岁还不认识书写工具时就能写诗,并“自为其名”,他才思敏捷,“指物作诗立就”,而且诗的“文理皆有可观者”。不过他后来怎样呢?十二三岁时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七年后“泯然众人矣!”这位天资过人的神童最后并没有理所当然地成长为人才。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在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二、立足文本,分析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三、1、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天才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文中哪个人物应该承担责任?并请以劝告的口吻对他说几句话。(学生活动: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派一个中心发言人。) 归纳:从文章内容来看,阻碍方仲永成才的一个主要人物是他父亲,他的贪财短视造成仲永错过成才的机会。从“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可以看出。本来方仲永才能初现,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在父亲眼里,儿子是棵摇钱树,儿子写诗,其邑人“宾客其父,钱币乞之。”这足以说明,仲永的父亲完全忘记了做父亲的责任。“不使学”毁灭了方仲永的前途,使这位神童无形中夭折在自己父亲的手里。文中提到邑人也是妨碍仲永成才的一个因素,他们这群人只看到方仲永的天才,没加以培养,对“世隶耕”的方仲永的父亲来了180度大转弯。如果没有“宾客其父,以钱币乞之”。方仲永的父亲吃喝贪财的一面得不到萌发并滋长,也许结局会完全转变,再说邑人的吹捧导致方仲永才能的衰退,这群人无意中对方仲永“泯然众人”发挥着潜在的催化作用。 最后看看方仲永本人,通观全文,不难发现方仲永懒惰,自认为天资过人,没有起码的学习,更不说勤奋刻苦了,等天资衰退后,他仍不以为然,年龄增长而才能减退,如此差距这能全怪别人?方父的贪财短视、邑人“以钱币乞之”的追捧、仲永的不知努力,在这种种因素的制约下,一个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诗坛天才悄然消失了,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哀伤、叹息!)大家看标题中的这个“伤”,不正是王安时先生当时最真实的心理写照吗?他“伤”的仅仅是仲永的个人遭遇吗?我们一起来读读文章最后一段。 2、读文中相关语句,理解“受之天”与“受于人”的关系,认识后天的教育对于成才的重要性。(生读。) 作者“伤”的是什么? 我们认为,王安石为之“伤”的原因:一为仲永而“伤”,幼时天资过人最终却因自 己后天的不努力而“泯然众人”;二“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之辈;三“伤”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 及注释翻译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醉花阴①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①醉花阴:毛滂创调。 ②瑞脑:即龙脑。一种香料。 ③金兽:兽形铜香炉。 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东篱: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极度愁苦。 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译文】 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评点】 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 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随后三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这一片短短五句,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

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平添一股凄凉之意;结尾“人比黄花瘦”,突出离愁之深重。这三句生动、传神,营造出一个幽寂、凄迷的艺术境界。词人以花写人,虽不免有夸张之嫌,但精妙、妥帖,堪称妙笔。“瘦”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两者有机结合,以无限哀愁为溶剂,新奇别致。 这首词从内容上说并不是很丰富,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艺术性。词人层层渲染,通过对秋景和生活环境的描绘,委婉地表达出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和与丈夫分离的深切痛楚。夸张和比喻手法的运用,更把一个因相思而憔悴的妇女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结尾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重九佳节为怀念丈夫而写。上阕写半夜枕席上吹来冷气,感到自身孤独。重阳节也在孤独冷寂中度过。下阕写黄昏时在菊圃独饮。词人认为自身正如傍晚的黄菊,伶仃瘦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以菊花自喻别有创意;一个“瘦”字,使一个身体清瘦满面愁容的少妇形象活脱脱浮现出来,且符合词自身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贴切传神。这首词是

医用缝合线综述

医用缝合线综述 摘要:本文从医用缝合线的发展开始,主要介绍了可吸收缝合线线材料性能要求,以及缝合线的最新类型和相关的加工等。同时简要介绍了改性研究的相关方法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缝合线,性能,类型,加工改性 1、引言 人类使用材料来缝合伤口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1]。手术缝合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已知最古老的缝合是在公元前1100年的木乃伊身上。对伤口缝合和使用缝合材料的第一个详细书面记载则来自于公元前500年印度的圣人和医师苏胥如塔。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和后来罗马的奥卢斯·科尼利厄斯·塞尔苏斯描述了基本的缝合技术。第一次描述肠道缝合的是2世纪的罗马医生盖伦,也有人认为是10世纪的安达卢西亚外科医生宰赫拉威。据记载,一次宰赫拉威鲁特琴的琴弦被一只猴子吞掉,他由此发现了肠线可吸收的性质,从此之后就开始制造医用羊肠线。约瑟夫·利斯特引入了缝合技术的巨大变革,他提倡对所有的缝合线进行常规消毒。下一次大飞跃发生在20世纪。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制成了第一根合成线,众多的吸收和非吸收性合成线由此迅速的发展出来。第一根合成线在1931年由聚乙烯醇(PVA)制成。20世纪50年代开发了聚酯线,后来发展出针对羊肠线和聚酯的辐射灭菌。60年代发现了聚乙醇酸,70年代它被用于缝合线的制造。现在,大部分的缝合线是用聚合物纤维制作的。 2、缝合线的分类 医用缝合线是一种用于人体手术缝合的线型材料,数千年中,不同材料的缝合线材料被使用、和争论。 从材质发展来看其发展史,经历了:丝线、羊肠线、化学合成线、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从其物理形态来看,可以分为单纤体和多纤体;根据原材料的来源分为天然缝合线(动物肌腱缝线、羊肠线、蚕丝和棉花丝线)和人造缝合线(尼龙、聚乙烯、聚丙烯、PGA、不锈钢丝和金属钽丝)两种;从吸收性来看,经历了:非吸收缝合线和可吸收缝合线; 使用非吸收缝合线缝合表皮,尤其是面部皮肤,会留下疤痕。对于内脏器官的缝合,使用可吸收缝合线显得尤为重要,它避免了二次开刀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伤口的感染机会,同时也加快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各类外科手术中

一次性使用皮肤缝合器产品技术要求paierte

一次性使用皮肤缝合器 适用范围:适用于多种清洁伤口和手术切口的皮肤缝合。 1.1一次性使用皮肤缝合器(以下简称缝合器)分为以下规格型号:DSSA-10 DSSA-15 DSSA-25 DSSA-35 DSSB-10 DSSB-15 DSSB-25 DSSB-35 DSSC-10 DSSC-15 DSSC-25 DSSC-35 DSSD-10 DSSD-15 DSSD-25 DSSD-35 DSSE-10 DSSE-15 DSSE-25 DSSE-35 DSSF-10 DSSF-15 DSSF-25 DSSF-35 组件 SSDA-10T SSDA-10N SSDA-10D SSDA-15T SSDA-15N SSDA-15D SSDA-25T SSDA-25N SSDA-25D SSDA-35T SSDA-35N SSDA-35D SSDB-10T SSDB-10N SSDB-10D SSDB-15T SSDB-15N SSDB-15D SSDB-25T SSDB-25N SSDB-25D SSDB-35T SSDB-35N SSDB-35D SSDC-10T SSDC-10N SSDC-10D SSDC-15T SSDC-15N SSDC-15D SSDC-25T SSDC-25N SSDC-25D SSDC-35T SSDC-35N SSDC-35D SSDD-10T SSDD-10N SSDD-10D SSDD-15T SSDD-15N SSDD-15D SSDD-25T SSDD-25N SSDD-25D SSDD-35T SSDD-35N SSDD-35D SSDE-10T SSDE-10N SSDE-10D SSDE-15T SSDE-15N SSDE-15D SSDE-25T SSDE-25N SSDE-25D

《醉花阴》文章赏析

《醉花阴》赏析 这首词,既不能当作陈陈相因的闺情题材,又不是男性作家的模拟与寄托,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冲破封建思想禁区,真切地吐露对丈夫赵明诚的怀念,勇敢地歌唱自己对丈夫赵明诚的爱情。 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爱情深笃的夫妻暂时分别,编写考订的书斋生活暂时中断。清照写了这首词给明诚,以寄相思。她以婉转之情、含蓄的笔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天,闺中人炉香袅袅,愁思氤氲,感到清寂无聊,日长难度。“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一别至今,不觉到了重阳佳节。节日的消息还是在昨夜一个人独寝时,因透骨寒凉的秋意而想到的。这一番倒叙,解释了为什么大白天含愁闷坐,原来佳节格外思亲,独处益添烦恼。过片继续写女词人的相思深情:“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她百无聊赖地挨到黄昏,觉得就是一个人也要勉强过一个重阳佳节,于是走到院里,对着淡雅的菊花,喝一杯重阳酒,一抒雅兴,东篱小作徘徊,便觉襟袖间,有一股幽香,心里不由得想起两句古诗:“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于是而引起怀念远人的遐想。在重阳节日,有庆贺的佳酿,有芬芳的高品的菊,芬芳的高品的人,唯独少了一人共赏此菊、共品此味,耽搁了闺房的清欢、偕隐的幸福。以上一层层地缕缕叙述,都是暗说。女词人谨慎地、矜持地把对丈夫的缠绵、热烈的爱隐藏在含蓄的暗示和雅淡的言语中,忽然忍不住又要直说:“莫道不销魂”,她终于说了“销魂”二字,点出伤别的主题。接下去忽又

咽住不说了。才说的“销魂”,未免太露。于是逼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了遮盖自己被相思折磨得消瘦了这句实话,偏要说西风吹开了帘,露出深居闺中的思妇的模样,那思妇比起瑟瑟的黄菊,似乎还清瘦了几分。为什么?那就不待言明了。清照自比菊花,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品,一方面暗示在别中的憔悴和期待。雅畅和婉,浅淡有致。伊世珍在《嫏嬛记》中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赵明诚收到李清照这首词,十分倾倒,但他又起了与他的闺中挚友争胜的念头。他屏除公务,花了三个昼夜,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写成50首词,并把妻子这一首词混在里面,送给朋友陆德夫看。陆吟赏再三,然后说,其中顶好的三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清照《醉花阴》的末三句。故事未必可靠,不过由此可知,清照的爱情词在当时就已流传在外了。封建社会的妇女,如此扬才露己,公然坦露对夫婿的爱情,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她的深挚其内、雅畅其外的爱情词,在从前容易遭到卫道者文人的攻讦。王灼说:“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碧鸡漫志》)这种诋毁,纯属对女性作家的偏见,令人愤慨。但现在流传她的另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浅薄俗滥,绝非清照所为。有些人颇津津乐道,竟认为可以说明李清照的性格,岂不是令人啼笑皆非吗?(杨敏如)

几种常见的外科缝合方法

几种常见的外科缝合方法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 ⑴、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 ⑵、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连续缝合法 ⑶、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连续锁边缝合法 ⑷、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两种8字缝合法 ⑸、贯穿缝合法:也称缝扎法或缝合止血法,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单纯结扎有困难或线结容易脱落时。 2.内翻缝合法: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外面保持平滑。如胃肠道吻合和膀胱的缝合。 ⑴、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伦孛特(Lember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

⑵、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何尔斯得(Halsted)缝合法,多用于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 ⑶、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又称库兴氏(Cushing)缝合法,如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 ⑷。连续全层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康乃尔(Connells)缝合法,如胃肠道全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全层内翻缝合法 ⑸、荷包缝合法:在组织表面以环形连续缝合一周,结扎时将中心内翻包埋,表面光滑,有利于愈合。常用于胃肠道小切口或针眼的关闭、阑尾残端的包埋、造瘘管在器官的固定等。 荷包缝合 ⑹、半荷包缝合法:常用于十二指肠残角部、胃残端角部的包埋内翻等。 半荷包缝合(十二指肠残端下角包埋) 3.外翻缝合法:使创缘外翻,被缝合或吻合的空腔之内面保持光滑,如血管的缝合或吻合。 ⑴、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如松驰皮肤的缝合。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 ⑵、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如皮肤缝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

《醉花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诵读中领悟作者情感。 (2)探究词人表现情感的方法。 (3)赏析词中名句,探究鉴赏诗词名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领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2)探究鉴赏诗歌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入手,挖掘意境与情感的关系,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鉴赏诗歌语言的角度和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 1、教法:诵读法发现法讨论法 2、学法:诵读法探究法归纳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从背景音乐联系到对李清照的经典评价,导入本课时教学。 导入语: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惊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这位光耀千古的女子就是——李清照(学生齐答)。 (二)展标:大屏幕展示,明确学习内容。 (三)了解作者 1、学生简介 2、师生共同明确 (四)读词,体会诗人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的意蕴。

2、学生展示诵读,领会诗人情感 (1)学生展示 (2)师生评价 3、准确把握词人情感。 (1)提问: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哪个字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 (2)教师依据词中表现的情感引导诵读本词的方法并范读。 (3)联系背景,深刻领会作者情感。 提问:作者因何而愁? (五)品读,探究词中表现愁思的手法。 1、提问:词中作者是如何体现相思之愁的? 2、自主与合作探究 3、学生发表观点 4、师生共同明确 (六)学习鉴赏诗词名句句的角度和方法。 1、提问:《醉花阴》历来被人称道,其中的一句词更是被无数人称赞喜爱,你认为它是哪一句? (1)学生再读思考,选出佳句。 (2)教师插入赵明诚赛诗小故事。 2、你认为这句词好在哪里,请说明理由。(学生探究后发表观点) 3、总结升华 (七)课堂反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宜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附:板书设计: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杨敏如)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杨敏如) 《醉花阴》赏析(杨敏如)这首词,既不能当作陈陈相因的闺情题材,又不是男性作家的模拟与寄托,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冲破封建思想禁区,真切地吐露对丈夫赵明诚的怀念,勇敢地歌唱自己对丈夫赵明诚的爱情。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爱情深笃的夫妻暂时分别,编写考订的书斋生活暂时中断。清照写了这首词给明诚,以寄相思。她以婉转之情、含蓄的笔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天,闺中人炉香袅袅,愁思氤氲,感到清寂无聊,日长难度。“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一别至今,不觉到了重阳佳节。节日的消息还是在昨夜一个人独寝时,因透骨寒凉的秋意而想到的。这一番倒叙,解释了为什么大白天含愁闷坐,原来佳节格外思亲,独处益添烦恼。过片继续写女词人的相思深情:“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她百无聊赖地挨到黄昏,觉得就是一个人也要勉强过一个重阳佳节,于是走到院里,对着淡雅的菊花,喝一杯重阳酒,一抒雅兴,东篱小作徘徊,便觉襟袖间,有一股幽香,心里不由得想起两句古诗:“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于是而引起怀念远人的遐想。在重阳节日,有庆贺的佳酿,有芬芳的高品的菊,芬芳的高品的人,唯独少了一人共赏此菊、共品此味,耽搁了闺房的清欢、偕隐的幸福。以上一层层地缕缕叙述,都是暗说。女词人谨慎地、矜持地把对丈夫的缠绵、热烈的爱隐藏在含蓄的暗示和雅淡的言语中,忽然忍不住又要直说:“莫道不销魂”,她终于说了“销魂”二字,点出伤别的主题。接下去忽又咽住不说了。才说的“销魂”,未免太露。于是逼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了遮盖自己被相思折磨得消瘦了这句实话,偏要说西风吹开了帘,露出深居闺中的思妇的模样,那思妇比起瑟瑟的黄菊,似乎还清瘦了几分。为什么?那就不待言明了。清照自比菊花,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品,一方面暗示在别中的憔悴和期待。雅畅和婉,浅淡有致。伊世珍在《嫏嬛记》中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赵明诚收到李清照这首词,十分倾倒,但他又起了与他的闺中挚友争胜的念头。他屏除公务,花了三个昼夜,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写成50首词,并把妻子这一首词混在里面,送给朋友陆德夫看。陆吟赏再三,然后说,其中顶好的三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清照《醉花阴》的末三句。故事未必可靠,不过由此可知,清照的爱情词在当时就已流传在外了。封建社会的妇女,如此扬才露己,公然坦露对夫婿的爱情,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她的深挚其内、雅畅其外的爱情词,在从前容易遭到卫道者文人的攻讦。王灼说:“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碧鸡漫志》)这种诋毁,纯属对女性作家的偏见,令人愤慨。但现在流传她的另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浅薄俗滥,绝非清照所为。有些人颇津津乐道,竟认为可以说明李清照的性格,岂不是令人啼笑皆非吗?(选自《唐宋词选读百首》,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外科手术(止血、缝合、打结和绷带技术(图))教学文案

外科手术(止血、缝合、打结和绷带技术(图)) 一、止血法 1·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径路。找不到血管径路时,可用填塞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 2·填塞压迫止血法由于创道深,一时难以找到血管断端时,常以灭菌纱布块、毛巾或纱布包裹脱脂棉,填塞于伤口内,必要时再加压迫绷带包扎,或将伤口缝合1。2针,以固定填塞物。 3·钳压止血法用止血钳夹住出血血管断端,保留数分钟,或捻转止血钳将血管断端绞成束状,即可止血。必要时,将止血钳暂时留在伤部并固定。 4.止血带止血法多用于四肢、尾部及阴茎等处。止血带应是富有弹性的橡皮管或橡皮带,必要时也可用绳索、绷带代替。止血带应装在伤口上方。装置前应垫上棉花或纱布,以使结扎部受到均匀压迫。装置时应徐徐收紧,至伤口不流血为度。缠止血带要松紧适当,装着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不得超过2—3h。松开止血带时,宜用多次‘‘松、紧、松、紧’’的办法,不得一次松开(图65)。 5.结扎止血法即先以止血钳夹住血管断端,然后以丝线结扎。此法止血效果可靠,故又称彻底止血法。其方法有两种: (1)单纯结扎止血法用丝线绕过止血钳所夹住的血管及少量组织而结扎,在打第一道结后,将止血钳松开,然后打第二道结(图66)。 (2)贯穿结扎止血法将结扎线用针穿过所夹组织,但不能穿透血管,然后进行结扎。常用的方法有“8”字形缝合结扎及单纯贯穿结扎两种(图67)。

6.药物止血法。适用于毛细血管出血。可用灭菌纱布浸以0.1%的肾上腺素溶液或1%。2%的麻黄素溶液,填塞于伤口内,然后以绷带包扎压迫,促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二、打结法。‘ ’ 打结是外科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如能熟练地、准确无误地打结,则能迅速地进行止血缝合。 1.结的种类外科临床上常用的有平结、外科结、三重结(图68)。在打结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错误有假结和滑结。 2.打结的方法常用的有单手打结法(图69)、双手打结法和器械打结法(图70)

手术缝合线分类

医用缝合线 外科手术主要有切开、缝合、分离、结扎4个基本操作,止血和缝合有时须用纤维。由于合成纤维具有强度大、组织反应小、易消毒等特点,使其成为缝合线的中心。开发新的合成纤维缝合线以及对现有缝合线进行改性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缝合线的种类很多,按材料类型可分为天然的、合成的和金属缝合线。根据生物降解性能可把缝合线分为可吸收的和非吸收的,可吸收缝合线在身体组织中降解成可溶性产物,通常在2-6个月从植入点消失;非吸收缝合线在体内不降解,如果不通过手术取出,则作为身体异物留在组织中。作为体内缝合线的要求有:张力强度高,不受体液、胃肠液和脓液的影响;柔韧性好,缝合时通过组织流利,接扎时操作方便,作结后持结性良好;组织反应小;无毒性、过敏性、脓毒性、致癌性和毛细管现象;易灭菌和保存;制造容易,价廉易得。这就要求缝合线材料,除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应用上所需的物理性能外,还要求材料能在体内以适当的速度进行降解。而且降解反应生成的低聚体和最后产物对机体都是无害的。目前医用缝合线主要有如下几种。 1、聚α-羟基酸酯类缝合线 这是最早商品化的一个品种。比较容易水解,且降解产物羟基乙酸是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这使它在发展体内可吸收线的研究中被优先考虑,并于年被美国American Cyanamial公司所开发,商品名为Dexon,不久Du Pond公司开发其同系物聚乳酸,1975年又出现商品名为Vicyl的体内可吸收线。Dexon的抗张强度超过肠线、棉线,与聚酯线相近,组织反应比它们小。Dexon开始被吸收的时间随植入组织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之间开始被吸收。近&"年来,作为体内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酸酯分子工程进展有了!个方面[!]()冯新德通过)’氧桥双金属烷基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开环聚合,成功合成聚羟基乙酸酯* 聚乳酸酯的嵌断共聚物,从而扩大了这类材料的范围。+)为提高材料柔韧性而适于制造单丝外科缝线。,)发展以聚羟基乙酸酯,聚乳酸酯为硬段,聚氧化乙烯(-./)为软段的嵌段共聚物。 2、乙交酯与L(-)丙交酯共聚物缝合线 此类缝合线是体内可吸收的,得到广泛应用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缝合线,它与45678一样是由于水解作用而被吸收的,组织反应小,在体内存留强度大,且吸收快。 3、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缝合线 此物质是继45678和聚乳酸基乙酸之后的另一种可吸收缝合线,简称-49。由于其分子链上有醚键,分子链柔性大,故可制成各种尺寸的单丝缝合线。-49引起的组织反应小,单丝的抗张强度比聚酰胺和聚丙烯大,-49在生物体组织中强度保留率大,对于缝合愈合时间较长的伤口特别有用。 4、非吸收性合成缝合线 聚丙烯缝合线强度大,相对密度小,不吸水,抗酸碱,不被体内组织降解,组织反应小,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惰性。聚丙烯单丝表面光滑,缝合时通过组织顺利,尤其使用于心血管手术和需要广泛组织对合的切口。 此外,医用缝合线还有聚酰胺缝合线(广泛用于皮肤手术中)和纤维素缝合线。

美容缝合方法

美容缝合方法 7种美容缝合方法 1、单一间断缝合法 垂直皮肤进针,垂直皮肤出针。边距、针距深度均等缝合。采用伤口平整对合间断缝合。 2、双重间断缝合法 适于深的伤口的缝合,为消除死腔和减少皮肤缝合张力增加皮下缝合。此法缝合后术后瘢痕小。 3、straith缝合法 皮下深层进针,浅层出针,再由对侧伤缘皮下浅层进针,深层出针,打结在深层。然后真皮层间断缝合。此法有点事打结在深层,减少术后缝线反应。 4、pick间断缝合法 此种缝合法是间断缝合时,缝线通过深层组织,从而可消除死腔。但缝合处有凹陷,影响术后形态效果。 5、梯形间断缝合法 切除组织后根据切口的形态,可进行提醒缝合。皮肤和皮下缝合后呈梯样 6、皮下重叠间断缝合法 将伤缘两侧皮下组织分离形成皮下筋膜瓣,将两筋膜瓣重叠缝合,使局部饱满、充实。

7、皮内间断缝合法 从真皮深层进针,浅层出针,在对侧伤缘浅层进针,深层出针打结。优点是皮内缝合打结在深层,广泛应用于美容手术。 来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美容切口缝合技巧 1. 良好的皮下和皮内埋置,缝合位置有助于死腔的关闭和消除皮肤的缝合张力。同样皮肤缝合也可以消除组织死腔。 2. 一个最有效的皮肤间断缝合,是在近皮缘处垂直或最好向外侧转动进针,包括真皮的良好缝合和确保创缘外翻。 3. 由松弛侧向固定侧缝合,即首先由游离皮片边进针,然后经受植区皮肤缺损之固定边缘出针。这种顺序比由固定边缘进针,然后试图用针钩缝不稳定游离皮片边缘更好。 4. 将薄皮缘与厚皮缘缝合时,在薄皮缘处浅层进针要稍深些,然后在厚皮缘处浅些出针,这样可使双侧皮缘平整对合。 5. 当一侧创缘比另一侧要低时,由高侧创缘浅层进针,然后在低侧创缘稍深位置出针缝合。由低向高缝合造成缝线由低侧穿出。缝线长端向上牵拉打第一个结时,就会使低侧创缘向上与对侧创缘处于同一水平。 6. 为获得最整齐的创缘缝合,精细的缝线比金属夹或微孔胶带更为有效。 金属线很少产生异物反应,丝线更易于缝合操作,涤纶、普洛灵及尼龙线则稳定而富有弹性。单线针比褥式缝合更好,因为2个针眼通常好于4个针眼。 除此通常情况外,对于足底、手掌、阴囊、耳后区和斜形切

醉花阴歌曲_醉花阴

醉花阴歌曲_醉花阴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2 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教学重点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教学课类型精讲教学方法讨论赏析主要教具多媒体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小组讨论赏析

板书设计醉花阴李清照莫道不消魂,通过重阳节把酒赏菊帘卷西风,表达思念丈夫的寂寞人比黄花瘦与孤寂的心情 课后反思 时间阶段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指导朗读体会情感学生描绘画面学生赏析老师补充订正引导学生体会意境体会本词的写法总结词的意境布置作业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我们从中体会了作者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生活态度,她的生活以及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

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 二朗读请同学来朗读这首词,让我们从中更好的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三小组自由朗读,说说自己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词的内容。(想象一幅画面西风瘦菊,佳人对花兴叹的画面)感情基调:寂寞、忧郁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四学生赏析老师订正、点拨、补充。上片与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时本应该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的。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古人在旧历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