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儿期的知觉与认知发展

婴儿期的知觉与认知发展

婴儿期的知觉与认知发展
婴儿期的知觉与认知发展

第1节婴儿期的知觉与认知发展

婴儿的认知发展研究

a婴儿的认知发展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和学习等。在人生最初的两年里(尤其是在产生语言以前),婴儿主要依靠感知觉来认识世界和自我。

b婴儿认知发展的研究是婴儿心理领域内材料最丰富、成果和争议也最多的方面。

1、婴儿感知觉发展的研究方法

婴儿知觉发展的量表评定:格塞尔发展量表、丹佛发展筛选测验、贝利婴儿发展量表等;婴儿知觉发展的实验研究:利用婴儿的非言语反应,作为他们感知活动的指标(注视偏好范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范式)。

1、婴儿知觉发展的量表评定:a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亦称格塞尔发展量表”、耶鲁量表”。婴幼儿智力发展测量工具。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格塞尔及其同事1940年编制,适用年龄范围是 4 周至 6 岁(后来修订为从 4 周到 3 岁),广泛应用于儿童心理学及医学的儿科研究等实践领域。

b格塞尔的发展观:遗传决定论。A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即取决于基因规定的顺序(双生子爬梯实验)。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B婴幼儿的行为发展是一个有次序的模式化过程,可通过婴幼儿每个成熟阶段的行为模式来诊断其智力的发展。

c格赛尔发展量表测查的四个方面:

A 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B 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

C 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

D 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2、婴儿知觉发展的实验研究:

婴儿研究的新思路:A 注视偏好范式(preferential looking paradigm )

B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范式(habituation paradigm

1优先注视范式的逻辑思路和具体做法是:给婴儿同时呈现两个仅在一个方面有所

区别的物体,以供其观察。如果婴儿对其中的一个物体注视的时间相对较长,就可

以推断他能辨认出这两个物体,并有注视偏好。说明婴儿并非完全任凭环境支配,

他们至少在知觉注意方面天生就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2 习惯化范式——

习惯化: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

去习惯化:当刺激发生改变时,婴儿再次对刺激产生兴趣。

该程序既说明差异辨别的存在,也表明偏好(新异刺激)的存在,同时还意味着个体至少存在着某种再认记忆的能力。

2、婴儿的感知觉发展

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感知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表明,婴儿在很早的时候便已表现出许多知觉能力。

1 听觉。有关婴儿听觉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检测(能听到什么):胎儿已开始有听觉;

辨别(知觉到什么声音差异):婴儿能够辨别听觉刺激在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

定位(对声音的空间定位能力):婴儿早期的声音定位能力呈“U字形发展曲线。

2 视觉

(1)婴儿的视感觉:

视觉系统功能:刚出生婴儿的视觉功能欠佳,虽尚未发展完全,但发展迅速(如视敏度:从成人的

1/10 到1 岁时的接近成人);

视觉偏好方面,婴儿的视觉越来越多地转向注意新颖、复杂、迷惑或惊奇的事物。

(2)客体知觉

采用违背预期范式,即观测婴儿对某个违背有关客体感知一般规律的事件的反应(如吮吸频率的变化),结果发现婴儿对不可能事件的注视时间更长。

主要研究的客体知觉包括:客体与背景、区分两个独立客体、被遮掩的连续客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知觉、知觉恒常性等。

(3)深度知觉:三维知觉能力

偏好法:辨别两维刺激和三维刺激;

考察婴儿的伸手行为:看行为的频率和性质是否会随目标物距离或体积的变化而做出恰当变化;

考察婴儿对一个逐渐逼近的刺激是否会做出防御性反应(眨眼、后仰、抬胳膊等)

视崖实验:视崖装置的中央是一个平台,平台两边复盖着厚玻璃。平台与两边厚玻璃上铺着同样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紧贴,形成“浅滩”;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

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装置的“深”、“浅”两侧招唤婴儿。实验发现,出生六个月左右的婴儿,尽管母亲在招手呼唤,诱导其爬向母亲,但均被拒绝。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深度知觉的能力。

有关婴儿的跨通道知觉现有两种分歧观点:

A. 观点一:婴儿出生时各感觉通道之间完全不协调,只有通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经验,才逐渐学会把来

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联系起来;

B. 观点二:婴儿出生时已拥有跨感觉通道的知觉能力,至少他们拥有某种能迅速通过经验获得这种能力的先天倾向。

(视-听、视-触、视-动等)

3 跨通道知觉

3、婴儿的认知发展

1、婴儿客体概念的发展

1 客体永久性:是指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即当某一个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仍然认为

该客体是客观存在的。10个月左右的婴儿获得了客体永久性认识。

2 A 非B 搜索错误:如果婴儿在第一个隐藏位置A 几次找到一个物体,然后看到它被移到第二个位置B,他们

仍然在第一个隐藏位置A处搜索。

3 婴儿客体知识的后续研究

2、婴儿期的其他认知成就

1 因果性认识:莱斯利的研究

2 问题解决:使用工具解决问题

3 范畴与分类:初步粗略的分类能力

第2 节儿童期的认知发展:皮亚杰的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1 智力的本质:智力的发展是认知失衡引起有机体主动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结果,即主客体相互作用

的结果。

2 认知结构及其获得:图式(感知动作图式、符号图式和运算图式三种认知结构图式)、同化和顺应

3 认知发展阶段观:

a. 心理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阶段之间具有质的差异;

b. 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

c. 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

d. 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略有差异,但先后次序不变。

1、感知动作阶段(0-2 岁)

a. 由于缺乏象征性功能(即缺乏事物或动作的表象),因此其思维依赖于感知觉和实际的物质活动,即其智力处于感

知运动水平。

b. 是儿童所有认知能力的基础,是其日后知觉发展和智慧发展的起点。

2、前运算阶段(2-7 岁)

1 主要的思维形式:

a.符号思维: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如象征性游戏或语言的运用)

b. 表象思维:如延迟模仿

c. 直觉思维:儿童对事物和事件的理解仍然以最显著的知觉特征为基础,而不是经过逻辑或推理的思维过程。

2 前运算阶段的主要认知特点

1 自我中心: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

2 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

3 直觉性: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

维度。

4 泛灵论: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是具有生命的,并且有着自己的动机和意愿。

5 现象学因果性:指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第一件事情是引起第二件事情的原因。

6 自我中心言语:讲话者不以提供信息、提出问题或交往为目的,常常忽略他人反应和意见。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具体运算阶段的主要认知特点:

获得了守恒性:儿童认识到客体外形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具有可逆性、多维思维、去自我中心);

群集结构的形成:类群集/类包含运算(类包含是指分类思维时能区别主类与次类间之关系的能力)、序列化群集运算(按照诸如重量或大小等某种定量的维度排列客体的能力;

具体逻辑推理:运用逻辑原则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有时需具体形象支撑。

4、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认知特点:

a思维活动不受真实情境的束缚,能将心理运算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

b 既能考虑当前情境,也能考虑过去和将来情境,而且能够基于单纯的言语或逻辑陈述,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及命题间推理。

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观点总结:

a.感知动作阶段:智慧的萌芽

b.前运算阶段:表象和直觉思维

c 具体运算阶段:初步的逻辑思维

d. 形式运算阶段:抽象的逻辑思维

皮亚杰理论的简评:意义及局限性

意义:

A 第一次最为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机制;

B 强调个体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作用;

C极大地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

局限性:

A 很多儿童认知的发展超出了皮亚杰提出的年龄阶段的水平,而且在适当的教育和环境条件下能够解决皮亚杰认为不可

能解决的问题;

B 忽视了经验的重要作用。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成长的序列不像皮亚杰所描述的那样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因文化

和经验因素以及问题解决策略上的训练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发展序列;

C 辩证思维的有关研究认为形式运算并非思维的最高形式,辩证思维才是更加成熟的思维形式。

3、皮亚杰理论所面临的挑战

1. 认知发展能否加速:教学训练能够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

2. 学前儿童能否表现出具体运算能力:如守恒、类包含、去自我中心等;

3. 认知发展具有领域一般性(domain-generality 还是领域特殊性(domain-specificity 领域一般性与领域特殊性

的认知发展

领域一般性发展: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不同领域的任务中均使用相同的认知结构,因此发展阶段涵盖广泛的认知领域。

特殊领域性发展:儿童在不同领域的认知发展是相互独立且不平衡的,某种认知能力只能专门用于处理特定类型的信息,儿童在某个认知领域的习得,并不总是导致另一个认知领域习得的同步增长。

项目四认知及直知觉功能训练及感觉统合失调治疗-7感觉统合失调评定与治疗

项目四认知功能障碍训练及感觉统合失调治疗 任务七感觉统合失调评定与治疗 一、感觉统合失调评定 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f, dysfunction, SID)是指大脑不能有效地组织处理从身体各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导致机体不能和谐的运转,最终影响身心健康,出现一系列行为和功能障碍。所有感觉系统都可以发生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行为障碍,但有行为障碍表现不一定就有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评定必须与神经运动功能评定、智力测验、气质问卷、既往诊断等结果相结合,综合分析,并可从异常行为表现、器具评定以及量表评定多方面进行。 (一)异常行为表现 由父母在儿童穿脱衣、用餐、游戏以及学习等活动中进行行为观察并填写记录,交由医生、治疗师等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再重新观察,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问题。行为观察只是大体的判断,准确的评定需要标准化评定量表。 1. 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表现 (1) ADL动作笨拙:穿脱衣服、扣纽扣、戴手套、坐着穿脱鞋、系鞋带、站立或坐着穿脱裤子等动作过慢或笨拙。避免接触某些衣服,不肯穿袜子、拒绝穿衣服,或坚持穿长袖衣裤以免暴露皮肤。 (2) 进食困难:婴儿时喂养困难,辅食添加困难,拒绝含橡胶奶嘴甚至母亲乳头,容易诱发恶心、呕吐;儿童进食时容易掉饭粒、筷子用得不好,将水倒入杯中困难,整理餐具困难;严重偏食、挑食,不愿吃某些质地(如过于绵软、粘黏、坚硬等质地)的食物;经常口含食物而不吞咽,或喜欢刺激性强的食物等。 (3) 接触困难:儿童不喜欢被人触摸、拥抱,尤其不喜欢被触摸脸、口周,特别是口腔内,不愿亲吻;不喜欢洗脸、洗头,害怕手部接触粘黏性的胶带、胶水、颜料等,不喜欢剪指甲、洗手;不易察觉别人的触摸,对于碰触分辨不清位置,需要用力拍打才能取得注意;或过分喜欢别人的触摸及用力地触摸别人;喜欢扭动嘴唇、扯头发、咬指甲、铅笔、橡皮擦、衣服等。 (4) 抗拒乘坐交通工具:抗拒乘坐交通工具或电梯,上下车、移动坐位、上下斜坡及楼梯等;动作非常缓慢,上下楼梯困难,或用足击打台阶;方向感差,

认知ABC理论

认知ABC理论 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作ABC理论。ABC来自 3个英文字的字首。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RET的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出现问题,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认为,是那些发生了的事情使我们感到难受。例如,当我们感到愤怒或忧伤,我们会认为是别人使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感到焦虑、受挫或忧伤,我们倾向于责怪自己的处境。然而,正如埃利斯指出的那样,并不是人和事让我们喜悦或悲伤--它们只不过是提供了一种刺激。其实,是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我们在特定情况下的感受。 为了阐明这一理论,埃利斯提出了“A-B-C”模型: A代表“前因”(antecedent)(引发反应的情况)。 B代表“观念”(beliefs)(我们对该情况的认知)。 C代表“结果”(consequences)(我们的感受和行为)。 尽管我们倾向于责怪“A”(前因)造成了“C”(结果),其实是“B”(观念)使我们产生了那样的感受。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设想你约会要迟到了,你感到很着急。 A:前因:约会将要迟到 C:结果:焦虑,烦躁,开车鲁莽 你感到焦虑(C),不是因为你将要迟到(A),而是因为你认为自己必须守时并且担心迟到的后果(B)。在这种情况下使人感到焦虑的典型观念包括:“我必须守时。如果我迟到,别人就不会喜欢我了。不论何时,我都必须得到每个人的赞赏。如果他们对我有看法,那可麻烦了。” 行为的决定因素:中介变量 托尔曼强烈反对把行为看作是刺激-反应的简单做法,认为介于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心理过程与有机体所作出的行为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他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认为认知、期望、目的、假设和嗜好等都是中介变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他还认为,对于行为的最初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三章-认知过程)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三章-认知过程)

《心理学》公共课复习提纲 第二章认知过程 关键术语 认知: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主要是指高级的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韦伯定律: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能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具有两种基本特征:选择性和集中性。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 注意的起伏:注意短时间内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 注意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建筑空间相关认知认知简介1综述

空间相关认知: 一|、空间概念的分析 从空间的各种概念说起,康德说:“如果想要把一种知识建立成为科学,那就必须首先能够准确的规定出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科学与之有共同之处的、它所特有的不同之点;否则各种科学之间的界限就分不清楚,各种科学的任何一种就不能彻底的按其性质来对待了。” 在中国,老子说得很妙:“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很早便指出建筑的空的部分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在西方,人们真正认识到空间与建筑的关系并将其与建筑的设计和理论联系起来,却是近代的事情。按照建筑史学家彼得.柯林斯(Peter Collins)的考证,空间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直到18世纪才出现在西方特别是德国的某些建筑历史学家的论著中。当时的建筑师终于可以在纷繁芜杂的建筑现象中把握住建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赖以确立的基础,即认识到了建筑的空间属性,把空间作为区分建筑与绘画、雕塑这些非建筑造型艺术的界线。 然而,空间作为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提出以后,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能够说得清楚,各家流派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空间的概念。(下表)在众多的有关空间的论述中,按照研究主体的不同情况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空间为主体进行研究,如欧几里德几何空间、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另一种是以人为主体,从人的知觉、心理出发研究空间,如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Perceptual Space),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Existential Space)等。也有从研究空间的量和质来区分不同的空间概念,如从比例、大小、温度、湿度、光线、类型等角度对空间的研究,以及各个时期关于空间原型的探讨,都属于从量的角度研究空间,空间句法理论出现的原因之一也是深化从量化角度对空间的认识,而与之相反的是从空间的质的角度理解空间,如存在主义现象学家海德格尔用场所的概念替换空间,认为场所代表的空间是不能被单位进行测量的非量化空间,其追随者舒尔茨认为,建筑空间在传统的讨论中被分为空间和特质,空间是三维的组织系统,特质是空间中如气氛等的特点。凯文-林奇也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一、 意义及作用 认知活动主要是指以人的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它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智力发展一方面与人的遗传素质、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 因此,康复训练是开发特殊儿童智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康复训练不能脱离特殊儿童的实际,超越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认知 能力训练必须依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 有关研究和康复训练实践表明,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着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和缺乏应变能力。改善他们的智力和社会适应 能力,认知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音的差异,而且表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因此,对特殊儿童进行认 知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遵循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的康复训练。 二、 训练内容 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领域三,提岀了认知能力训练的长期目标。我们为本领域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短期目 标,作为开展康复训练的活动建议。因此在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时,提岀特殊儿童在本阶段的长期目标以后,就可以在本章节 中找岀适合特殊儿童的短期目标。 此外,各地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特点自行拟订一些短期目标, 以充实康复训练活动。 认知能力训练的短期目标如下 (编码的第一级数表示领域,第二级数表示类别 (长期目标),第三级数表示短期目标。三位 数码表示岀一个短期目标的确切代码: 3 . 认知能力 3 . 1 物体的存在 3 . 1 . 1 能指向物体失落的位置 3 .1 .2 能寻找从眼前消失的东西 (如给儿童看苹果后藏在背后,他会找 ) 3 . 1 . 3 能从部分推知该物整体 (如只给儿童看到狗尾巴,他知道是一只狗 ) 3 . 2 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 3 . 2 . 1 能从两个物品(如苹果和梨)中按指示选择任一件 3 . 2 . 2 能从3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3 . 2 . 3 能从多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复习稿练习与答案)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教学要求: 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 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 知觉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教学过程: 导学提示 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 (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 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

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 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不是事物的整体) 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 (三)感觉的分类: 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略作解释) 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什么是知觉, 1 、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 、分析: (1 )“直接作用”。 (2 )“整体”。( 整体不是个别属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多种个别属性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 1 、依据知觉活动时感受器的不同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2 、依据知觉的对象的不同分为: (1)物体知觉 ①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特性的知觉。 ②时间知觉:对节奏、时间的估计。 ③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2)社会知觉 ①个人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3.根据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可分为(补充内容): (1)正确的知觉 (2)错误的知觉(错觉) 概念:~即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①对物的错觉(如视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形重错觉) ②对人的错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 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 错觉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完全是无益的,如果利用得法,我们是可以利用人们的错觉来达到一定的特殊效果的。 四、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 1 、反映的对象相同: 都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于感性认识阶

空间知觉的透视理论

空间知觉的透视理论 刘瑞光Ξ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 要 空间知觉与人在观察时的认知过程和透视结构有关,它还涉及不同参照系统信号之间的连续转换,运动自我透视和运动时间透视与整体和局部透视类似。视觉输入以视网膜协调的方式进行编码,来自每只眼睛的网膜中心值需要整合并与眼睛位置和眼动的信号相混合,形成自我中心信号。自我中心信号进一步转化为一个三维协调系统--自我中心参照系统。视觉系统的神经输出是地球中心信号。 关键词:透视 运动自我 运动时间 转换 参照框架 如果说“环境”这一概念反映的是客观静止的现象,属于 物理概念的话;视觉序列反映的则是主观运动的情况,它是生态视觉的一个中心概念。一个序列即一种安排,从理论上讲它不是类似的、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是有区别的;它不是空的、必须被占据;它不是无形式的、它是有形的[1]。视觉序列的组成部分与环境的组成部分大不相同,前者来自山脉、岩石、树木和叶子所形成的视角。人们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如何构成的呢?笔者认为,环境是由空间中的原子组成,空间中到达一点的光线也是由这些原子形成的光线所组成。将环境看作是由空间中的物体组成是不正确的,因为视觉序列中的每种形式并非与空间中的每个物体都相对等,一些物体隐藏在其它物体的后面,在任何情况下,严格说来环境都不是由物体组成的。环境是由具有物体的地球和天空组成,是由山脉和云层组成,是由火与太阳组成,是由砾石和星星组成。这些并非都是分离的物体,有些是彼此镶嵌,有些是运动的,有些是有生命的。环境是所有事物-地点、表面、运动、事件、动物、人和工艺品在观察点构成的光。对于复杂的环境来说,天空和地球的对比将这个无限的球形区域分成了两个半球,与下部相比上部显得更亮一些,下部比上部精细得多、复杂得多。地球的组成部分如山脉、岩石、树木和叶子等在不同的水平上相互嵌套着,构成大小水平上的一个层级结构。 因为视觉流域没有边界,“观察点”这一概念除了代表抽象空间的几何点之外,在生态空间是指一个位置。抽象空间由点组成,生态空间是由地点(定位或位置)组成的。生态视觉中的观察点与透视几何中的静止点似乎是相应的,对于景色所透射的图形表面来说,静止点就是透射点,相对于环境来说它不能移动,相对于图形表面来说它也不能移动,静止点必须是静止的。但是观察点绝对不是静止的,视觉序列在时间维度上是流动的,运动观察点用于一群观察者来说是适当的。每人都从自己的视点来知觉环境,若各个视点之间可以相互移动,知觉恒常性得到维持是可能的。早在三千年前,Euclid 曾根据视觉透视原理对此概念作出了解释:不同距离相等大小的物体知觉起来似乎是不相同的,距离眼睛较近的物体显得大一些[2],即物体的视觉大小是由视角来定义的,或由与刺激的投影大小相适应的知觉来定义的。对物体的知觉是通过估计辐射状圆锥体的底而获得,物体的表面知觉也是通过 知觉圆锥体的角度和长度即物体与眼睛的距离获得的。尽管Euclid 对空间中的每个物体推测出所谓的“视角圆锥体”的概念,此术语并不精确,因为物体不一定为圆形,图像也不必是个圆锥体。P olemy 提到的“视觉金字塔”中的物体是矩形。无论是圆锥形、金字塔形或是其他形状都构成了古代视觉的基础。由于当时人们认识不到除了光之外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眼睛这一现代化概念,他们对视角的概念较清楚,除了呈现在眼中的一个物体之外,Euclid 还推测到一个照明表面环境的存在;在一组固定的视角之外,他还推测有一个彼此镶嵌的复杂体,知觉中的固定视角来源于这个序列的外表面,来源于我们称之为背景和天空的外部空间[3]。 1 何谓“透视” 古人做过不少关于与环境中不同的几何部分相适应的固定视角的研究,这些几何部分被边界线和视角分开。角度和环境部分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关系,其中也有大小和密度的梯度。物体在地平线上时大小消失密度变成无限,这些关系包含着大量的来自地球方面的信息,具有很高的生态效度,它使环境几何化并使之过于简单,周围视觉序列被看作是在时间上是凝滞的,观察点似乎也是不动的。古代人称这一规律 为“透视”(perspectina )[2],一个拉丁词汇,我们称之为“自然透 视”,现在统称为“视觉”。但是环境并非完全由不同的部分或形式组成,“透视”不适用于阴影,也不适用于太阳。在现代社会,“透视”意味着一种技术、一种图画绘制技术。图画是一个平面,无论他是否经过人手所描画或照片的加工,“透视”都是一种代表那个平面的自然物体之间几何关系的艺术。当Re 2naissance 画家发现了透视表征的程序时,他们就称这种方法为“人工透视”。由于那时人们被图画型思维所支配,不能在“人工透视”和“自然透视”之间作出有效的区分,这也影响了当时关于知觉问题的提出。图画中的深度提示与平面环境的信息并不相同,虽然我们在思想上可以假定其相同,图画属于时间上凝滞的人工信息,自然透视仅与凝滞的视觉结构相关联。 环境中存在许多结构的不变性,其中有些不变性保持时间较长,有些特性保持时间较短。我们所说的透视结构是随着观察点的确定而变化,时间越短变化越小,时间越长变化越 Ξ通讯作者:刘瑞光,男。E -mail :zhl2005112@https://www.doczj.com/doc/3e4431929.html,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28(2):509-511509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一、意义及作用 认知活动主要是指以人的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它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智力发展一方面与人的遗传素质、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康复训练是开发特殊儿童智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康复训练不能脱离特殊儿童的实际,超越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认知能力训练必须依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 有关研究和康复训练实践表明,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着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和缺乏应变能力。改善他们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音的差异,而且表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因此,对特殊儿童进行认知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遵循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的康复训练。 二、训练内容 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领域三,提出了认知能力训练的长期目标。我们为本领域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短期目标,作为开展康复训练的活动建议。因此在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时,提出特殊儿童在本阶段的长期目标以后,就可以在本章节中找出适合特殊儿童的短期目标。此外,各地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特点自行拟订一些短期目标,以充实康复训练活动。 认知能力训练的短期目标如下(编码的第一级数表示领域,第二级数表示类别(长期目标),第三级数表示短期目标。三位数码表示出一个短期目标的确切代码: 3.认知能力 3.1 物体的存在 3.1.1 能指向物体失落的位置 3.1.2 能寻找从眼前消失的东西(如给儿童看苹果后藏在背后,他会找) 3.1.3 能从部分推知该物整体(如只给儿童看到狗尾巴,他知道是一只狗) 3.2 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 3.2.1 能从两个物品(如苹果和梨)中按指示选择任一件 3.2.2 能从3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教学要求: 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 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 知觉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教学过程: 导学提示 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 (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 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

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 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 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不是事物的整体) 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 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略作解释) 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什么是知觉, 1 、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空间认知

3·1空间认知的3个层次 如前所述,空间实际上有3种表现形式:感知空间、认知空间、符号空间,并且不同的空间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认知方式。根据认知方式的差异,空间认知模式包括3个层次: 3·1·1 空间特征感知 空间特征感知发生于感知空间。在感知空间,人们应用各种有关特征产生的感知手段和方法,从某一视点(或角度)来观察空间实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获得有关空间实体各组成部分的属性特征。由于通过感知手段和方法(如曲率最小原则、感知突现等)所产生的特征具有空间表现性,因此,在感知空间中所产生的属性特征是一种空间特征。由于感知是针对“特征”的感知,因此,感知空间也被称为特征感知空间。 3·1·2空间对象认知 空间对象认知发生于认知空间。在认知空间内,人们在有关空间实体各组成部分的属性特征感知基础上,基于有关空间实体的部分-整体(Part-whole)关系知识(或经验),通过将空间实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属性特征相集成,来实现对于某个空间实体的对象化认识。由于认知是“对象化”的认知,因此,认知空间也被称为对象认知空间。 3·1·3空间格局认知 空间格局认知发生于符号空间。在符号空间内,人们在对空间要素属性特征的简化、关联与综合基础上,以有关空间实体的部分-整体(Part-whole)关系知识(或经验)为指导,对空间实体进行对象化符号表达,由此,人们将能够基于实体的对象化符号进一步实现有关空间组织、结构与关系的逻辑判断、归纳与演绎推理分析,以形成有关空间的格局认识。 3·2空间认知的两个基本单位 如前所述,“空间特征”、“空间对象”与“空间格局共同构成了空间认知的个层次由于空间格局”是基于“空间对象”的分类和推理,而“空间特征”又是“空间对象”识别与分类的基础,因此,“空间对象”是“空间格局”认知的基本单位,“空间特征”则是“空间对象”认知的基本单位。所以,“空间对象”与“空间特征”是空间认知的两个基本单位,人类正是基于它们实现了空间认知。 3·2·1空间特征 神经系统科学研究认为,“特征”是有关对象识别与分类的基础,是在大脑中存在的“感知符号”。大脑是通过神经元的活动排列来表达感知实体或事件的属性,而有关神经活动状态的记录结果就形成了感知符号,因此,感知符号是对于感知实体或事件的属性表达与记录[8]。空间特征就是对空间实体感知的符号记录。根据空间特征在空间对象认知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空间特征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空间原始特征,空间功能特征。如图2,空间原始特征是空间实体感知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最大空间分辨率,是空间功能特征产生的基础;空间功能特征是空间实体感知的高级单位,它具有相对较小空间分辨率,是有关空间对象概念形成的核心。3·2·2空间对象 人类的空间认知行为是直接与空间对象发生作用的,而人类所拥有的空间知识则广泛来源于对空间对象的分类。人类也正是通过认识和建立空间对象来模拟和研究地理世界的。在对于事物、关系、边界、事件、过程、性质以及所有这些方面的数量理解上,“对象”与“实体”被认为具有相同意义[11]。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尽管这种差异不很明显。“实体”是指现实世界中占据一定空间位置、并具有某种物理形态的物质,它具有客观实在性;而“对象”则强调了人们对现实世界中客观实体的主观描述,它反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理解,即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是一层次结构,而该结构的每一层次的组成单元就是对象。 空间对象按其边界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具有真实边界的对象(Bona fide object),如河道、湖泊、土地利用类型等;另一类是边界需要制定或划分的对象(Fiat object),如

心理学《认知学习的过程》归纳总结

第二节认知学习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认知理论将学习的过程概念化,探讨信息是如何接收、组织、贮存和提取的,并探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性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以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learning process)可看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贮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 学习过程涉及:刺激-〉感觉记忆-〉注意-> 知觉->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认知学习过程 一、早期加工二、短时记忆三、长时记忆四、元认知 早期加工 一)感觉记忆 ?进入视线的=知觉的? ?进入视线的>知觉的? 感觉记忆的性质 ★感觉记忆也称瞬时记忆、感觉登记,是感觉刺激停止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信息保存时间非常短暂,大约0.25—2s,大部分迅速消退。如果延迟回忆,成绩迅速下降。 ★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容量较大,但只有一部分信息进入短时记忆。 二)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注意的选择性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分配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注意的转移 ?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他的对象上. ?注意的分散(分心) 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引起的,使人发生兴趣的或强烈地影响情绪的刺激也会引起注意分散。 注意的类型: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但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避免分散注意、内容丰富、生动活泼】 ?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加深理解、了解任务、自我提醒、和命令、智力与外部活动结合】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注意发展特点组织教学 ·吸引注意的策略 (三)知觉学习者对从感觉记忆中获得刺激信息附加意义的加工,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认识。 知觉的特征:对象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适应性 一、选择性/对象性 二、整体性(组织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三、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 五、适应性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斯特拉顿的研究 错觉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 ?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 ?与长时记忆无关的或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在感觉记忆中很快就消失了。 短时记忆 又称工作记忆,是我们当前能意识到的记忆,包含正在思考和操作的信息(20s-1min), 短时记忆里的信息来自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 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言语知觉的认知理论

言语知觉的认知理论 8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智能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3大支柱的认知科学,以及语言声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在理论上开阔了言语思维研究的视野,也为言语思维机制的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分析的新手段。从语言知觉的认知理论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成中,可以看到言语思维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对言语思维机制的认识给出一种新的启示。 人类言语与其他声学信号相比有许多特点。首先是任何一段口头语言中,都包含许多分离的音紊,每个词都是由音亲连续起来所构成的。所以,每个音素和词都对应一类声能的模式。这种声能模式具有双重性,即节段性和恒常性。节段性表现为在音素之间有一段段的分离,这种分离在言语声频谱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恒常性表现为不依说话人不同而异,同一词不论什么人发音,频谱特征都大体相似。当然,发音人不同频谱可能相差较大,但对同一词发音,其频谱模式是相似的。这是由于同一音素是由相似发音器官的空间状态所制约的。这样在言语知觉形成中,不但靠听觉分辨音素和词的声学特征,还由视觉对讲话人发音器官的空间状态进行图像分析。因此,人类言语知觉实际是听觉和视觉协同工作的结果。不仅聋哑人的言语知觉是靠视觉分析完成的,对正常人的实验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规律。马萨诺(D.W.Massarno)和寇恩(M.M.Cohen,1983)以唇辅音“b”和齿龈辅音“d”为实验材料,由计算机合成音节“a”和“da”以及"ba”变为“da”的7个中间音节,让正常被试倾听等概率呈现的9个音,并判断呈现“ba”和“da”的次数。在3种条件下重复同样的音节识别测验。一种条件是只靠听觉判断,另两种条件是呈现音节时,总伴有发出“ba”音节或“da”音节的口唇运动的闭路电视,结果发现,从录像中得到的视觉信息显著提高了“ba”和“da”音节的正确判断率。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言语知觉是视觉和听觉信息并行处理的结果。米勒(J.L.Miller 1990)总结出关于人类言语知觉机制的两种认知理论:运动理论和听觉理论。 运动理论(Motor theory of speech perception)是李波曼(A.M.Liberman)和马特因利(J. G. Mattingly,1985)提出的,基本理论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3方面;(1)他们认为言语知觉系统和发音的言语运动系统之间是密切联结在一起的。因此,人在听音紊和词(元音和辅音音节)时,本身的发音运动系统也在不自觉地、默默地进行发音运动;(2)言语知觉是人类特有的,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出生以来经过长期学习所积累的语言知识;(3)言语知觉能力是人类先天所具备的,因为人类生来就具备言语发生和言语知觉相互联结在一起的机能系统。视觉信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2011年大纲]: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是衡量感觉的一个尺度。 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分别用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性质要适宜外,刺激还必须达到适当的限度。如:手表、尘埃对人的刺激。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感觉阈限,而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即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觉性就越高。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尽管刺激强度又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强度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如:在原有100克重量中再加上1克,人们感觉不出它的变化,一定要加上3克或更多一些,人们才能觉察出前后的两种重量的差异。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也成反比关系。 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

分析论述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其他特性中的作用

分析论述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其他特性中的作用 个体靠感觉和知觉以了解周围的世界,感觉和知觉都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经验的获得多半是多种感觉的统合,甚至在统合中也包括了当时心情、期盼以及过去经验与学到的知识。“因此知觉是纯心理性的,对同一引起知觉的刺激情景表现在各个人的知觉判断时,将会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我们对环境事物的知觉,并非只是单纯地对环境中客观事实的客观反映,而是带有相当成分的主观意义与主观解释。知觉是根据感觉所获得的资料而做的心理反应,此种反应说明了个体在其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对环境事物所做的主观解释。同种花色的衣服穿在胖、瘦、美、丑的人身上,予人的知觉是不同的。知觉虽然是以生理为基础的感觉资料为依据,但所得之知觉经验内容,却完全是心理作用。 知觉本身有其特有的性质,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是我们在知觉中最常见到的特性,它们共同构成了知觉这个整体,反映了知觉的功能以及其对客观世界的作用。在知觉的特性中,知觉的理解性往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人们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解释知觉并以此来概括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对此既可以概括性的认识,也可以分化认识。人们往往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确定和领会它,并用词把它表示出来,这是人们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辨认或者认知事物的过程。当然,知觉的理解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有时会有违客观性),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思维,理解的主体不同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得出不同的认知结论。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言语的指导作用:人们对事物的了解首先建立在头脑中形成对对象的一般性的认识,其次才会在脑海中组织起对对象的感悟,语言正是这种感悟的外在性表述。语言的指导性作用主要在于语言的直观表述和提示作用,当人们脑海中难以瞬时勾起对一定对象印象时,语言的出现可以帮助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状,在感知时加以词和言语的指导,很快就能知觉到。 2.实践活动的任务: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就为之服务,个人的主观目的不同,对对象的感知方面也就不同,主体会以他所要获得的事物的主要方面信息来知觉对象,因此不同的目的往往导致对对象的知觉效果不同,比如,对美景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写,任务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 3.个人动机和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思维定势等: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态度不同往往会造成不同的理解方式,如果对知觉对象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对知觉对象发生兴趣,抱积极的态度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同时一个人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势必很难对知觉对象做出深刻的了解,勇于创新,才可能发现知觉对象的其他有用方面。 理解的条件实际上为理解本身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理解的最初形式是认知。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主要在于认知世界。加深对世界的理解,有助于将认知对象分门别类,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体系化认识。人们往往根据理解把对象归入某一类别,而不用区分出对象的所有标志。例如,学生学习英语,对某些单词熟悉了,就常常只根据少数字母所构成的整个字形去认识单词,这可以大大加快阅读的速度。 理解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得它具有一定的意义,从而为进一步的认识提供了基础。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知觉对象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以达到真正认识世界的目的。 理解的主观经验性决定了它必定是按照主体看法来认知对象的,这就提供了认识对象多种可能性,不同的人头脑中形成的对知觉对象的认识不同,各种理解的融合可以提供认识事物和对象的更多更广的途径,也有利于知觉对象被更完整和具体的认识,从而丰富知觉对象的内涵。

空间认知研究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空间认知研究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田志强 人类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刺激,经由中枢神经系统将大量的信息综合、分类、加工,从而形成各种知觉、思维、意识和情感。地面上,依靠地平线和参照物体的高度、明暗度、遮挡等就可以来判断要识别物体的大小、相对位置及运动情况。飞行中,各种仪表和舷窗外视景帮助飞行员判断飞机的位置。在地貌与天空的颜色及亮度差别很大时,即使出现应激,飞行员易作出反应;当在大海与天空间昼飞或夜航时,舷窗外参考线索太少,若倒飞时间过长,飞行员会忘记自身状态,产生飞行错觉,即使仪表显示高度的变化,他仍然坚信自己的感觉,直至飞机贴近海面。沿轨道飞行的航天器,舱外是漆黑的太空,外界可依赖的视觉信息更少,舱内航天员依靠仪表指示来判断飞船的姿态,执行出舱活动时,空间认知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Bolstad等人(1987)的技术报告中谈到了/认知地图0在飞船人P机通信中的重要性: /从飞船结构上,在所有的通道和工作部位设计和布置一些明显的特征和标志,这样航天员在其间穿行时,很快就能形成一个心理地图并明白身处何处0[1]。许多航天员在太空作业时,普遍存在着空间定向障碍和信息缺乏的感觉,这种症状在返回地面后不久就自行消失。所以对飞行员和航天员进行空间认知能力的选拔与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空间认知是指人们对物理空间或心理空间三维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加工过程。如今认知工效学界对空间认知的研究以视觉通道为主,分为:心理空间视觉和物理空间 田志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本文于1998-02-12收到,1998-05-04修回视觉[2,6,9,17,18]。心理空间视觉是指心理表象、心理扫描和心理旋转等信息加工过程。这方面的研究国外在7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继续分析其基本特征和生理机制的同时,也注重了向实际应用接轨;物理空间视觉方面继续研究影响三维物体认知的客观因素和深度视觉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并且研究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分析方法越来越精致,研究成果业已运用到了工业设计当中。 一般认为,空间认知能力包括准确知觉外界的能力、对知觉到的客体进行改造和修正的能力以及重建视觉经验的能力。具体体现为视空间定向、空间旋转、空间关系和视觉形状重构等诸要素,其核心是视觉空间表象能力[2]。人的空间认知能力是有个体差异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适当地训练提高。并且视觉空间能力是从事飞行职业所必备的,与飞行能力紧密相关。 本文综述了国外空间认知的早期研究;分析空间认知的生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及其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空间认知研究有待开展的几个方面的工作。 空间认知的早期研究 在空间认知的早期研究中包括了许多心理学的基础性研究。 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实验认知地图是指在知觉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空间环境的表象,这个概念是Tolman根据白鼠迷津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Tolman认为动物的迷津学习不是通过练习和强化而习得一系列反应,而是认知迷津终点即目的地的位置和空间线索, 第11卷第6期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Vol.11N o.6 1998年12月Space M edicine&M edical Engineer ing Dec.1998

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 精神异常精神类疾病,认知缺陷或异常。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认知障碍是指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当上述认知域有2项或以上受累,并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能力时,可诊断为痴呆。 简介 认知是机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随意、心理和社会行为。认知障碍(cognitive disorder)指与上述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1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同时伴有失语(aphasia)或失用(apraxia)或失认(agnosia)或失行(disturbance in executive functioning)等改变的病理过程。认知的基础是大脑皮层的正常功能,任何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和结构异常的因素均可导致认知障碍。由于大脑的功能复杂,且认知障碍的不同类型互相关联,即某一方面的认知问题可以引起另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的认知异常(例如,一个病人若有注意力和记忆方面的缺陷,就会出现解决问题的障碍)。因此,认知障碍是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主要分类 主要包括 (1)感知障碍,如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内感不适、感觉变质、感觉剥夺、病理性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 (2)记忆障碍,如记忆过强、记忆缺损、记忆错误; (3)思维障碍,如抽象概括过程障碍、联想过程障碍、思维逻辑障碍、妄想等。 上述各种认知障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器质性疾病原因外,大多精神疾患所致。如神经衰弱、癔症、疑症、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症、强迫症、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偏执型精神病、躁狂症、躁郁症等等。 具体分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