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知识体系整合及典型例题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知识体系整合及典型例题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知识体系整合及典型例题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知识体系整合及典型例题

接轨高考三文化知识体系整合

真题分布设问方式考点链接

2018·全国Ⅰ卷

T40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

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

发展中的作用。(10分)

文化对社会发展

的作用

2018·全国Ⅱ卷

T40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杂交水

稻研发推广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

的。(10分)

2018·全国Ⅲ卷

T40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运

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10分)

中华民族精神、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

2017·全国Ⅰ卷

T40(1)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

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文化的作用、文化

传播

2017·全国Ⅰ卷

T40(3) 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提两条建议。(4分)

教育的功能

2017·全国Ⅱ卷

T40(2)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

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

用。(10分)

文化的作用、文化

创新

2017·全国Ⅲ卷

T38(2)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

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10分)

文化在交流中传

播、中华文化

2016·全国乙卷

T39(2)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

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中华民族精神

2016·全国乙卷

T39(3) 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

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两

条、每条10~30个字)(4分)

思想道德修养

2016·全国甲卷

T39(2) 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

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

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10分)

文化与经济的关

系、文化的作用

2016·全国丙卷

T39(2)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

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启示。(10分)

文化继承和发展

的关系、科技对文

化发展的影响、文

化的传播

2016·全国丙卷

T39(3)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

条理由。(4分)

社会主义文化强

一、文化的作用

1.从本质上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性质上看,先进的、健康的

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看,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

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

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3.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可以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可以促进外域文化传入

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6.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7.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8.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

族之魂。

9.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

择。

【典例1】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

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

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

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

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

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思路分析

知识范围: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

审设问

题目类型:意义类(作用)

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无数食客审材料

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未体现);

调知识

文化与综合国力(未体现)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美食承载着

亲情乡情友情,能够维系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中

华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无数

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华美食文化能丰富人的

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

引发了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

二、文化发展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政治的发展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我们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提升

文化竞争力。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教育等都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进步。

5.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途径。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

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发

扬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人人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弘扬者和建设者。

7.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8.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立足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

质文明协调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典例2】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地人民广播电台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方式,用广播剧的形式把当地道德模范

的事迹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范广播剧”,展现了道德模范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在聆听中记住道德模范的故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道德模范广播剧”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那种源自道德的力量。

根据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

思路分析首先对材料中的具体措施分层,然后对应教材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的措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等角度分析。图示如下:

答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

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道德榜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1.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

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3.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4.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5.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6.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7.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8.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9.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10.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11.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1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

1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

同。()

1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15.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6.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所以,中华民

族精神是不变的。()

17.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18.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

根本保证。()

提示 1.×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

起阻碍作用。

2.×深远持久不等于永久不变。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4.×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多样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丰富

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5.×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6.×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8.×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9.×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根本途径。

10.×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

的主体。

11.×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1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13.×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

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

14.×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

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1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16.×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17.×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8.×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

根本保证。

(依托高考大数据分析软件精编而成)

一、选择题

1.(2018·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次质监)蜀道的开凿始于战国时期,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堪称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历史文化的“活文献”。在漫长的三千多

年的历史变迁中,无数的政客商贾、文人兵卒行进在这条古道上,由此留下了大

量的城池、建筑、诗歌和故事,让古蜀道升华为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立体系统。

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③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自然”的东西以文化④古蜀道是巴蜀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蜀道的开凿始于战国时期,

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堪称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历史文化的“活文献”。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自然”的东西以文化,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古蜀道是巴蜀文化的展示,但是

全方位说法错误,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

2.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却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代表了喜庆、祥和、热烈、奔放,中国红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成

为中国文化的底色。这主要表明()

A.红色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解析中国红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C符合题意。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A说法错误。B、D与题意不符。故选C。

答案 C

3.(2018·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每个从乡村走向都市的人,大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情结。走上小康、住进小

楼的江西瑞金华屋村,保存下了几栋破旧老屋,“为后辈留些记忆,为老人留些

念想,为村子留下痕迹”。坚持这一做法是因为()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③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

能力,难度适中。可用排除法作答。走上小康、住进小楼的江西瑞金华屋村,保

存下了几栋破旧老屋,“为后辈留些记忆,为老人留些念想,为村子留下痕迹”,这体现了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

环境,故②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①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的传统文化阻碍经

济的发展,③说法错误。故选B。

答案 B

4.(2018·山东省枣庄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

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上述内容说明()

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素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题目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

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

献力量。上述内容说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要从我做起;故①②入选。③错误,颠倒了二者的关系。④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选A。

答案 A

5.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之所以成功“抢走”众多主流媒体的受众,关键在于依

靠技术优势实现互动、参与,使单向的内容传送变成双向的交互传播。“融媒体”产品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交互性和用户体验,任何“融媒体”产品,都在移动中实

现有效的情景传播、精准传播和立体传播。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新兴媒体的成功

之处在于()

①弘扬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②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手段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

生活需求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新兴媒体属于大众传媒,新兴媒体之所以成功“抢走”众多主流媒体的受众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满

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故③④符合题意,应选;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 D

6.《湄公河行动》的成功意味着电影人探索到了把主旋律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

不再试图强行灌输“政治正确”的说教,不再努力刻画高大全的主角,国产英雄

生活化而显得更加高大。这反映了()

①面向人民群众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可喜的成效②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决于大众传媒的发展③只有不断创新,主旋律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④社会主义文化凭借正确的舆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湄公河行动》的成功是主旋律与市场相结合的结果,体现了面向人民,

反映人们的利益和呼声,创新文化的形式取得了成功,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夸大了大众传媒的作用,故②错误;④说法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

主导地位,故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7.随着社会的变迁,春节出现父母到子女工作生活的城市“逆向探亲”等新风俗,

人们对“家”的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亲人团圆,何处不是家?从文化生活

角度看,这种变化体现了()

①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④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解析“只要亲人团圆,何处不是家”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随着

社会的变迁而出现“逆向探亲”等新风俗,这体现了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所以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答案 C

8.(2018·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三次摸考)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利用电脑、

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从互联网上搜索和下载自己喜欢的文章、视频来阅读和学习。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②大众传媒始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③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解析“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从互联网上搜索和

下载自己喜欢的文章、视频来阅读和学习”强调了大众传媒和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①③正确。②表述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 C

9.(2018·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模考)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活动让龙袍亮起来、让建筑动起来、让瓷母时尚起来;一批“90后”艺术生将《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引爆网络,获得网友纷纷点赞;还有以漫画形式出现的

传统文化公众号,使孔子的形象生动可感……这些方式,让人感觉到传统文化并

没有沉睡在历史中,而就在人们鲜活的生活里。材料主要强调的是()

①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创新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通过一系列文化创新“让人感觉到传统文化并没有沉睡在历史中,而就在

人们鲜活的生活里”体现了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将《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以漫画形式出现的传统文化公众号”体现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创新,②④正确,选D。①强调了文化创新对实践的作用;③强调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均与材料无关。

答案 D

10.街名,蕴藏着一座城市的记忆,也保留着城市的温度。西宁这座古城虽然风

貌早已焕然一新,但很多古街名沿用至今。

莫家街:元末,安徽人莫得投奔朱元璋,因军功被封为西宁卫世袭指挥佥事,曾

负责参与修筑西宁城,家族亦显赫一时,在城中建起私邸、宗祠。莫氏宗祠前的

街道,渐渐被人们称作“莫家街”。

饮马街:明初这里设有兵卒营房和能圈养800多匹战马的马厩,兵卒打下水井,

井旁设有石槽,作为军马饮水之用,这条湿漉漉的街道渐渐就被称为“饮马街”。教场街:清代校场在今青海省政府所在地,占地20多亩,有东西二门,门外的街道便被人们称作“东、西校场街”。东校场街今已消亡,西校场街独存,并保留

“教场街”之名至今。

这些街名保留至今,是因为街名()

①是当地居民的集体记忆和精神纽带②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是对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④能够彰显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底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①②错误,皆夸大了街名的地位与作用。题目中,西宁这座古城虽然风貌

早已焕燃一新,但很多古街名沿用至今,这些街名是对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

见证,能够彰显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故③④当选。答案选D。

答案 D

11.(2018·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三次模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 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

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

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渗透在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③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④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优越感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③说法片面,排除;④中“优越感”说法错误;①②强调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符合题意。

答案 A

12.2018年1月1日,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公共图书馆法将党和国家关于发

展公共图书馆的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将人民群众对于公共图书馆的

期盼和要求用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全面依法

治国的重要举措。公共图书馆法的正式施行有利于()

①促进公共图书馆产业健康发展②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平均化④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公共图书馆法的正式施行有利于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而非促进公共

图书馆产业发展,①不选;此举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重要作用,②入选;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平均化的说法错误,③不选;发展文化事业能保障人民群众的

基本文化权益,④入选。故答案选C。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8·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记·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以赭鞭(一种红色的竹根)鞭(此意为采掘)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在其后漫长的理论与实践中,中医药逐步融汇道、气、

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有效地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

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民国以来,随着西洋医学的源源输入,自清代

形成的中西医汇通思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今,我国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消费者对中医药的不信任感。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甚至断层,直接导致中医药文化理念在民众中的陌生感;再加上西医西药文化近百年的营销传播,中医药的市场地位不断下滑。用中医药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宝库,必须坚持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中医药文化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2)某市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请就该活动拟定三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文字在20字以内。

解析第(1)问,考生可从我国中医药文化始于神农氏,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中医药文化内容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中医药文化融汇各种哲学思想,还与西医药文化结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医药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说明。第(2)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推广中医养生、弘扬中医药文化等角度拟定宣传标语。

答案(1)①我国中医药文化始于神农氏,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中医药文化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说明中医药文化内容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中医药文化不仅融汇各种哲学思想,还与西医药文化结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中医药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示例:①推广中医养生,呵护百姓安康。②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国医国药事业。③坚持中医药自信,推进中医药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以电子报刊、数字化传媒、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逐渐发展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体,拓宽了民众的认知视野,激发了民众关注社会发展的

责任意识,成为影响国民向心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使得自由、开放、分享等网络文化深入人心,参与各类热点话题的讨论、传播,

也成为了我国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大常态。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来说,民众对于外来文化的甄别、筛选能力尚有待提高,很容易在所谓“普世价值观”的影响下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的发展产生质疑和否定的态度,盲目崇

尚外来文化,以致形成厚此薄彼的错误观念;一些机构将挖掘新媒体的商业潜力

和获取经济效益作为优先考虑项,而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向心力等方面的价值……

因此借助新媒体,引导民众通过对大量时政信息的收集和对比,客观评价我国的

发展现状,理性看待中外文明的优缺点,并且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

动新媒体社会化的关键,培养民众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深化对自身文化的理

解与认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利用新媒体深化对自身文化的

理解与认同。

(2)除了借助新媒体,深化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还有哪些方法和途径?请就此

提出三条方案。

解析第(1)问,解答此题要抓住设问方向,紧扣新媒体的特点(汇集各地信息),从新媒体与文化传播(对待世界文化的态度)、继承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人们思想的教育引导(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作答。第(2)问,此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只要是可行性措施均可。

答案(1)①新媒体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利用新媒体传播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通过新媒体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们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提高道德水平。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通过新媒体传播西方先进文化,引导人们理性看待外来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丰富中华文化内涵。④新媒体通过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认同。

(2)①思想教育;②交流活动;③参观博物馆;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

2020高考政治小知识点集锦

2020年高考政治小知识点集锦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 2、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 3、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着质的不同,不同质的东西不能进行量的比较。√ 4、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 5、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存在形式。√ 6、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7、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8、假冒伪劣商品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9、人们购买商品都希望“经久耐用”,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 10、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11、价值是不同的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不同的商品相互比较、相互交换的基础。√ 12、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和物质承担者。× 13、商品生产者降低自己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4、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15、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16、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7、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都成正比。√ 18、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19、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0、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21、商品、货币、价值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都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2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24、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时,都需要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25、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地说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大小成反比。√ 2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7、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 28、人们用货币买东西,这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29、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30、欧元从本质上说是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符号)√ 31、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32、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不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33、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34、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必然导致通货紧缩。√

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

《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知识框架 含义: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 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 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人类特有的现象 特点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的体验、特别是参加文化活动、接 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 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总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 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作用对社会影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文化活动 对人影响表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 动、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深久持远 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 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 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知识框架 表现:主要体现在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文化遗产中(一 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 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 how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化多样性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有益外来文化 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人类社会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前提Why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 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 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 重要途径: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 文化传播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 意义: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 世界文化的发展 表现:①传统习俗的继承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 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历史继承性 文化发展文化继承影响: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 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 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 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 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How:①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②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即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相结合)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 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教育 根本途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How基本途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 采众长 文化创新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 Why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必然性) 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可以推动社会 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重要性、作用)核心突破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 在政治的考试中,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很多的知识点是必考的内容,针对这些知识,我们应该使自己必须记会,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变得简单。今天来看看高中政治考试必背的90个知识点,或许会对你有用哦! 经济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两个属性:价值和交换价值 1.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价格也越高,越小,价格也越低,成正比 3.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 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当供大于求是,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花30天的时间。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 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因为系数低,说明花在吃饭上的钱很少,剩下的钱可以用在娱乐上、装修、购买奢侈品 10. 中学生的消费观: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消费,同时不可以盲从别人,消费的时候要理智,平时消费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尽量少买或者不买对环境有危害的商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

哲学生活知识结构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 知识点补充 哲学是什么哲学 源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 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与世界 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 思维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哲学与 具体科学 区别研究的范围(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为什么? (依据) ①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贯穿哲 学发展的始终,决定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各自观点)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方向;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现时代的思想智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目的、感觉、意志等)夸大成第一性。“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绝对精神、理念、天、神)夸大成第一性。神创论、宿命论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与时代 的关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升华)。哲学源于时代,又有反作用,真 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转变观念,指导实践)。 产生的历史 条件(基础) 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科学发现;直接理论来 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三统一(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辨证唯物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三大 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活的灵魂 邓小平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 是最新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 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毛’邓’三’的继承和发展,与它们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基本内涵)

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整理

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整理 在政治高考试题中,做好主观题是非常重要的,主观题的分值非常大,主观题的得分 直接影响着总分数,那么你想知道主观题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政治主观题知识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 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 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 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 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3.民主选举 (1)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 具体条件来确定。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是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摹本国情出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选择。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 基础和标志,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能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归属感、责任感,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4.民主决策的方式

高考中易考100个政治知识点

高考中易考100个政治知识点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 ②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 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 解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 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加快科技发展; 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高中政治大题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9高中政治大题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大题必背知识点(一) 1、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关系。因此,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政治与经济之间是 密切联系的,我们必须联系经济分析社会政治现象;说明在 我国,经济建设是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最大的政治;说明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明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说明两个国家之间 的政治关系是为了经济利益(可以延伸到国际关系及其决定 因素)。 2、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原理 (1)原理内容: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 占有和产品分配的不同,在生产关系中形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必然在政治上形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每个阶级都为实现和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而进行激烈的斗争。这样,政治就表现为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运用阶级分析法去观察和分析国际和国内带有阶级性质的社会政治现象,了解这些政治现象的阶级背景及其阶级利益;了解现阶段我国的国内主要政治关系和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并得出正确结论。(可以联系哲学上的立场问题) 3、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原理 (1)原理内容:国家政权是维护阶级统治和实现阶级利益的工具。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斗争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问题展开的。各政党所进行的政治活动,都同国家政权有关。同时,国家应当如何组织,社会应当如何管理,权力和利益应当如何分配,这些都是政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政局是否稳定的关键是政权是否稳定;说明阶级斗争和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说明我国政权的巩固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可以联系国家组织机构及其体系) 4、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相互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国家性质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同性质的国家,

文化生活知识框架(详细版!)

内涵: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 意识形态性质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非意识形态性质部分:自然科学、语言、文字 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思想、艺术、信仰) 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 ②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活动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 而逐渐培养出来的(个人)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物质) 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 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间的关系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是经济和政治的反应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 ③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交融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成为当代国际斗争的主要内容(反文化霸权主义斗争) 文化的重要性(综合国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 化 与 社 会

:文化环境、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优秀文化的作用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与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超前或落后)不与政治、经济同步 文 化 与 人

政治高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政治高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政治高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政治高考知识点1 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①有国就有税--税收为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②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理解区分)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

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3、简述增值税的含义、纳税人、作用? (1)含义: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2)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①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②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4、简述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和作用? (1)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税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2)纳税人:①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②在我国境内无住所而又不居住或者居住不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3)作用: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5、为什么要依法纳税?纳税人怎样做到依法纳税? (1)原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的性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

高考政治复习整套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复习整套知识点总结 必修1经济生活 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 4 5 6 7 8 9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 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 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还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会变化规律等。 12、贷款消费的含义?条件? 贷款消费是指在购买住房、轿车等商品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这些买主k恶意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条件:对于哪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 13、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变化趋势?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5、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6、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7、绿色消费的含义?特征?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8、为什么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实践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广大。 19、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0、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 为什么: (1)原因: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本质要求 (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 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整理

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整理 高考政治知识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是商品就必有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所不可缺少的,如果假冒伪劣就不能视为商品。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无直接关系,但存在间接关系,将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商品的价值量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量之分,但多数情况下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要注意分清。 4、如果1只羊=10斤大米成立,这是不考虑供求关系变化情况下,得出价值相等。

等式的右边是等价物,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与卖同时进行即W-W. 5、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以是一般等价物,也可以是货币,这时买与卖分离。货币产生后,交换媒介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即W-G-W. 6、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有贮藏手段职能。除执行价值尺度外,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纸币不是观念中的货币,是货币符号。假币不是纸币。 7、价值的表现:交换价值、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价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 等价物-----般等价物-----货币 交换价值←---价格 8、流通中所须的货币量是指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由于货币是指金银贵金属货币,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是指金属货币量。 9、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 10、价格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根本性的因素快(定因素)是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坚持价值决定价格的前提下考察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价格的变化但不是决定因素。在货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考虑,除价值的决定与供求关系的影响,还有政策因素、纸币的发行、人们的购买心理等。 11、等价不是价值与价格相等或完全一致,而是相符。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因此三个作用都基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

高中政治小知识点集锦

高中政治小知识点集锦(判断题) 经济常识(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 2、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 3、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着质的不同,不同质的东西不能进行量的比较。√ 4、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 5、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存在形式。√ 6、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7、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8、假冒伪劣商品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9、人们购买商品都希望“经久耐用”,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 10、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11、价值是不同的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不同的商品相互比较、相互交换的基础。√ 12、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和物质承担者。× 13、商品生产者降低自己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4、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15、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16、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7、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都成正比。√ 18、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19、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0、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21、商品、货币、价值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都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2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24、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时,都需要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25、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地说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大小成反比。√ 2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7、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 28、人们用货币买东西,这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29、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30、欧元从本质上说是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符号)√ 31、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32、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不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33、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34、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必然导致通货紧缩。√ 35、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 36、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互相制约。× 37、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38、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导读:本文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篇一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民族节日: 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要保护文化遗产。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高考政治必背大题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大题知识点 高考政治大题知识点 1考点: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之所以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是由工人阶 级的阶级性质和它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工农联盟是我国的政权基础。以工农两 个阶级的联盟为我国政权的基础,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工农联盟代表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不但构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实基础,而 且表明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充分的民主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 主和对敌人专政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就不 可能对被统治阶级实行强有力的专政;不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 就难以得到保障。 2考点: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 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历史上第一次实 现了大多数人的民主。 3考点:理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考点: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的宪法,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 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

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 学会整理知识点,是我们高中同学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对文科同学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文科的知识点范围广、内容多,所以无论是我们学习新的知识还是复习旧的知识,对知识点进行总结,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一 1高中政治知识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政治知识点(一)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现实性)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必要性)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1)实行按劳分配,是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政治知识点(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2、按生产要素分配 A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权益收益分配参与。

高考政治知识点集锦100个,查漏补缺必备!

高考政治知识点集锦100个,查漏补缺必备! 很多同学看到今天这篇文章会说:“高考不考判断题,看这个真是浪费时间。”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在做选择题进行排除选项时,想来大家应该都在做判断吧...所以,小编帮同学们总结了100个知识点,帮你攻克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 2、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 3、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着质的不同,不同质的东西不能进行量的比较。√ 4、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 5、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存在形式。√ 6、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7、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8、假冒伪劣商品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9、人们购买商品都希望“经久耐用”,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 10、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11、价值是不同的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不同的商品相互比较、相互交换的基础。√ 12、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和物质承担者。× 13、商品生产者降低自己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4、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15、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16、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7、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都成正比。√ 18、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19、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0、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21、商品、货币、价值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都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高中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知识框架 含义: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 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 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人类特有的现象 特点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的体验、特别是参加文化活动、接受 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 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总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深 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作用对社会影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 化活动 对人影响表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深久持远 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 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 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核心突破 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过程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③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本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同时存在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是文化传承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依靠的重要手段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④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

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大全

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大全 高中政治的内容包括了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等几个大的模块。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大全,希 望大家喜欢! 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大全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生活 1.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原因。 ①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的。 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⑤有利于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⑥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义新农村。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 ⑤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⑥调整内外需结构,逐步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倒经济增长新局面。 3.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的原因。 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增加居民消费有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②是社义生产目的和社义本质要求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 质量,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倒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当前我国外需不足,需要扩大 内需。 4.经济生活分析如何扩大内需,让人民放心消费?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居民收入。 ③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保障社会公平,完善一个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两个举措(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以及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⑤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扩大就业。 ⑦企业要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 ⑧劳动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二、政治生活 1.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人大角度分析应如何履行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①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转发的议案,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相关部门质询监督。 ②政协委员: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对相关部门民主监督。 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法律保障。行使决定权,审议通过相关决议。行使监督权,监督各级政府 三、文化生活 1.文化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怎样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变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综合国力。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因。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