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20
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理科化学试题第一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请将选择题的选择结果用铅笔填图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此题有20小题,每一小题有1选项符合题意,每一小题3分,共60分)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开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C.汽油的产量 D.天然气的产量2.烃类物质是指:A.含有碳元素的物质B.只含有碳、氢两元素的化合物C.含有碳、氢两元素的化合物D.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3.如下关于有机物的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 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响B. 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C. 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系物D. 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4.如下反响中,属于加成反响的是:A.乙烯使溴水褪色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D.苯在浓硫酸条件下与浓硝酸共热5.如下物质在水中能分层且下层是水层的是:A.溴苯 B.苯C.四氯化碳 D.乙酸6.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如下关于苯的表示中正确的答案是: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分子中的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一样.D.苯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反响褪色7. 如下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答案是:A.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B.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8.关于冰醋酸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冰醋酸是冰和醋酸的混合物B.冰醋酸不是纯净的乙酸C.冰醋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D.冰醋酸易溶解于水和乙醇9.钠与如下物质反响都能够产生氢气:①H2O;②CH3COOH;③CH3CH2OH。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1分,总分为40分。
1. 健康人的内环境中不会出现如下哪些物质〔〕A.甲状腺激素 B.血红蛋白 C.乳酸 D.葡萄糖2.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正确的答案是()3.如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答案是( )4.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D.是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许多同学会说会写,也能看懂文字,但经常听不懂原声电影中的英语对白,这种情况叫感觉性失语症B.人类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内侧面的某一特定区域有关,这一区域叫言语区C.某人因脑溢血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这很可能是损伤了大脑皮层S区D.S区位于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H区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6.如下物质口服后将失去原有作用的是()A .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胃蛋白酶7.如下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体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相关表示,不正确的答案是()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补充8. 如下关于体液调节的表示中,不正确的答案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范围广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是通过体液传送的9.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
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响,其中有 ( )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B.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根底,进而被吞噬、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10. 如下关于机体免疫调节的表示中,正确的答案是 ()A.B细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强去除靶细胞的能力B.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传递给浆细胞C.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HIV攻击人体T细胞后,可使人体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11. 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与细胞器依次是()A.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12.如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 .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13.如下哪项实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局部布不均匀造成的()14. 如下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与其应用的表示,错误的答案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15. 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极性运输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16. 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如图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答案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A. ①④ B.②⑤C.③⑥ D.②⑥17.夏季收获的马铃薯处于休眠状态,为了一年两季栽培马铃薯,故应解除休眠。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数学(理)试题一、选择题(5*10=50)1.若3-x 2x +1<1,则x 范围是( )2.“”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是假命题,则( ) A.是真命题,是假命题 B.、均为假命题 C.、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 D.、至少有一个是真命题4.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C. D.5.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不等式有 ( ) ① ② ③ ④A.1个B.2个C.3个D.4个6.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一个焦点为,一个焦点到最近顶点的距离是,则双曲线的方程是( ) A . B . C . D .7.如果方程x 2+ky 2=2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0,2)C .(1,+∞)D .(0,1)8.方程表示的曲线为( )A .抛物线B .椭圆C .双曲线D .圆 9.椭圆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则的值为( ) A .1 B .C .2D .3 10.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有理数是实数; ②有些平行四边形不是菱形;③∀x ∈R ,x 2-2x >0; ④∃x ∈R ,2x +1为奇数;以上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的序号依次是( )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③二.填空题(5*4=20)11.命题“x ∈R ,x 2-2x +1<0”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若a >1 ,则a+ 的最小值是 .13.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y≥k ,x +y≤4,且z =2x +y 的最小值为-6,则k =________.14.已知m 是两个正数2和8的等比中项,则圆锥曲线的离心率e 是 .三.解答题(共80分)15.(12分)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1)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且经过点P (2,0)的椭圆;(2)焦点在y 轴上,a=,经过点A (2,5)的双曲线;(3)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并经过点P (1,-2)的抛物线.16.(12分) 已知函数(1)若b=2,求不等式的解集;(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R ,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杨仙逸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Si 2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用途广泛,石英、水晶、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B.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加碘盐中添加的是碘单质C.漂白粉既可作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作游泳池的消毒剂D.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8. 下列说法中,现象或事实以及解释都正确的是9.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Fe与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2N AC.60克SiO2中含有1mol SiO2分子D.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小于1N A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上可通过电解熔融的AlCl3来得到金属铝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可采用铁作为阳极C.炒菜铁锅易生锈是因为形成了原电池,铁作负极D.工业上一般采用铝热法冶炼金属镁11.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金属钠和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B.将四氧化三铁溶于盐酸:+3+342 Fe O+8H=3Fe+4H OC.将过量铁粉和稀硝酸混合:Fe + 4H++ NO3- = Fe3++NO↑+2H2O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12. 甲∽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
甲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乙比甲原子序数多6,丁、戊、己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B.丙可作半导体材料 C.丁与已核外电子数相差12D.戊和己都不是主族元素,而是过渡元素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苏打与小苏打B. 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混有的亚铁离子的方法是:先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甲丙己乙丁戊C.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待测液中一定只含有Cl-D.用铂丝分别蘸取Na2CO3和K2CO3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即可鉴别。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5分,20题共50分〕1.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 .量筒B .试管C .加量瓶D .烧杯2.如下事故处理正确的答案是A .酒精灯在实验台上着火迅速用水熄灭B .浓42SO H 沾到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C .实验室电线失火,首先断开电源D .腐蚀性药品溅到眼睛中,立即送往医院3.如下混和物的别离,可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是A .混有泥沙的粗盐B .水和酒精C .四氯化碳和水D .铁粉和铝粉4.如下不属于合金的是A .钢B .青铜C .黄铜D .水银5.如下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B .1mol 42SO H 的质量98C .1218-•mol g O H 的摩尔质量D .1mol 4CH 体积为22.4L6.如果你家里的花生油不小心混入局部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应采取如下那种别离方法A .过滤B .蒸发C .蒸馏D .分液 7.某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mol Mg ,如此其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 .MgB .g M1 C .Mg 231002.6⨯D .Mg 231002.61⨯ 8.如下不属于胶体的是A .溶液4CuSOB .豆浆C .牛奶D .空气9.如下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32CO NaB .COOH CH 3C .4CHD .42SO H10.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 .个电子含NA O gH 10182B .标况下L O molH 4.2212体积C .mol LCH 5.02.114物质的量一定为D .标况下个原子含NA LH 24.2211.如下操作导致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 .容量中残留少量蒸馏水B .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C .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D .没有把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12.如下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H Cl NO Ag 3B .+--+Na NO SO Ba 3242C .--++Cl NO Mg Ba 322D .+-+-223Ca OH H CO13.如下离子反响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答案是A .反应与HCl CaCO 3O H CO Ca CaCO H 22232+↑+=+++B .↓=+-+4242422)(BaSO SO Ba SO H OH Ba 中滴加C .O H COO CH OH HCO NaOH NaHCO 2333+=+---溶液溶液滴加D .O H COO CH OH COOH CH NaOH COOH CH 2333+=+--反应与14.如下反响属于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 .22)(OH Ca O H CaO =+B .↑+=+2222422O NaOH O H O NaC .O H NaCl HCl NaOH 2+=+D .↑+23CO CaO CaCO 高温15.要除去32CO Na 固体中少量的3NaHCO ,最优方法是A .参加适量的盐酸B .参加NaOH 溶液C .加热灼烧D .配成溶液后通入2CO16.一样质量的钠投入到如下液体或溶液中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 .投入足量水中B .投入到足量盐酸中C .投入到足量4CuSO 溶液中D .用刺有小孔的铝箔包好投入足量水中17.等质量的铝分别投入到足量的NaOH HCl 和溶液中,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A .1:1B .1:2C .2:1D .3:118.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2Fe ,假设误服亚硝酸盐会导致+2Fe 转化成+3Fe 而中毒,服用维C 可以解毒,对上述事实分析不正确的答案是A .亚硝酸是氧化剂B .维C 是复原剂 C .+2Fe 被亚硝酸氧化D .维C 被+3Fe 复原19.如下物质既能跟稀NaOH SO H 又能与反应,42溶液反响的是①2NaHCO ②32O Al ③3)(OH Al ④AlA .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20.除去32O Fe 中混有的32O Al 可选用的溶液是A .氨水B .氢氧化钠溶液C .盐酸D .稀42SO H二、选择题〔每题3分,每题1-2个选项正确,漏选1.5分,多项选择零分,共12分〕。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35分)1.古代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主要原因是( )A.城邦民主制度的高度发达B.希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C.奴隶制的高度繁荣D.普罗塔哥拉等人的推动2.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孕育出智者学派,与之有关的有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与之有关的有()①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②其代表人物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③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决定作用④以培养公私兼顾的好公民为自己的任务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3.“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一思想观点属于()A.陆王心学B宋明理学C.智者学派D.启蒙思想4.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哲学突破时代”的东西方思想巨人,各自影响着东西方思想的发展。
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①强调民主的作用②重视道德的意义③追求社会的平等④肯定人的价值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先哲中的杰出人物,下列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A.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B.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C.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门研究“人”的学问D.创立逻辑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6.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C.否定抻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自身7.1348年黑死病肆虐欧洲,使欧洲人死亡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改变了欧洲历史。
与此相关联的是( )A.宗教改革开始B.《十日谈》面世C.新航路开辟D.《悲惨世界》发表8.“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愿意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2014- 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5分,20题共50分)1.(2.5分)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量筒B.试管C.容量瓶D.烧杯2.(2.5分)下列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酒精灯在实验台上着火迅速用水熄灭B.浓H2SO4沾到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C.实验室电线失火,首先断开电源D.腐蚀性药品溅到眼睛中,立即送往医院3.(2.5分)下列混和物的分离,可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是()A.混有泥沙的粗盐B.水和酒精C.四氯化碳和水D.铁粉和铝粉4.(2.5分)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A.钢B.青铜C.黄铜D.水银5.(2.5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 B.1molH2SO4的质量98C.H2O的摩尔质量18g•mol﹣1D.1molCH4体积为22.4L6.(2.5分)如果你家里的花生油不小心混入部分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应采取下列那种分离方法()A.过滤B.蒸发C.蒸馏D.分液7.(2.5分)某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则其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Mg B.C.6.02×1023Mg D.8.(2.5分)下列不属于胶体的是()A.CuSO4溶液B.豆浆C.牛奶D.空气9.(2.5分)下列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Na2CO3B.CH3COOH C.CH4D.H2SO410.(2.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H2O含10NA个电子B.标况下1molH2O体积22.4LC.11.2LCH4物质的量一定为0.5molD.标况下22.4LH2含NA个原子11.(2.5分)下列操作导致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容量中残留少量蒸馏水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C.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D.没有把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12.(2.5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Ag+ NO3﹣ Cl﹣ H+B.Ba2+ SO42﹣ NO3﹣ Na+C.Ba2+ Mg2+ NO3﹣ Cl﹣D.CO32﹣ H+ OH﹣ Ca2+13.(2.5分)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CaCO3与HCl反应:2H++CaCO3=Ca2++CO2↑+H2OB.Ba(OH)2中滴加H2SO4:Ba2++SO42﹣=BaSO4↓C.NaHCO3溶液滴加NaOH溶液:HCO3﹣+OH﹣=CO32﹣+H2OD.CH3COOH与NaOH反应:CH3COOH+OH﹣=CH3COO﹣+H2O14.(2.5分)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O+H2O=Ca(OH)2B.2Na2O2+2H2O=4NaOH+O2↑C.NaOH+HCl=NaCl+H2O D.CaCO3CaO+CO2↑15.(2.5分)如果要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则应选择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灼烧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16.(2.5分)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情况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投入到足量水中B.投入到足量盐酸中C.投入到足量CuSO4溶液中D.用刺有小孔的铝箔包好放入足量水中17.(2.5分)等质量的铝分别投入到足量的HCl和NaOH溶液中,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A.1:1 B.1:2 C.2:1 D.3:118.(2.5分)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服亚硝酸盐会导致Fe2+转化成Fe3+而中毒,服用维C可以解毒,对上述事实分析不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是氧化剂B.维C是还原剂C.Fe2+被亚硝酸盐氧化D.维C被Fe3+还原19.(2.5分)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2.5分)除去Fe2O3中混有的Al2O3可选用的溶液是()A.氨水B.氢氧化钠溶液C.盐酸D.稀H2SO4二、选择题(每题3分,每题1-2个选项正确,漏选1.5分,多选零分,共12分).21.(3分)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Na2SO4,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②NaOH、③BaCl2、④HCl,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22.(3分)欲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行的办法()A.滴入KSCN B.通入氯气C.加入铁粉D.加入铜粉23.(3分)铁投入到CuSO4溶液中()A.铁是氧化剂B.CuSO4是还原剂C.铁被氧化D.铁是还原剂24.(3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 SO42﹣ Na+ Cl﹣B.Fe3+ SCN﹣ Cl﹣ K+C.NH4+ K+ Cl﹣ SO42﹣D.Fe3+ I﹣ Cl﹣ H+三、填空题(38分)25.(5分)实验室欲配制0.5mol•L﹣1的NaOH溶液500ml有下列仪器:①烧杯②100ml量筒③1000ml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⑦药匙(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填代号,还缺的仪器是,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2)使用容量瓶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26.(10分)(1)2molO3和3molO2的质量之比是,分子个数之比是,含氧原子个数之比,同温同压下体积比是.(2)小苏打(NaHCO3)和胃舒平(Al(OH)3)均可作抗胃酸药,对胃溃疡病人中和胃酸时产生的气体会刺激溃疡面,甚至有胃穿孔的危险.其中的化学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Al(OH)3跟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7.(12分)有四种钠的化合物W、X、Y、Z,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①W x+H2O+CO2②Z+CO2→x+O2③Z+H2O→Y+O④x+Ca(OH)2→y+CaCO3↓试回答下列问题:(1)W、X、Y、Z的化学式分别是 W、X、Y、Z.(2)以上四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反应序号)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若反应生成1molO2,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N A,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28.(4分)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立即把口封闭.易拉罐变瘪,相关离子方程式是,过一会易拉罐又鼓起来相关离子方程式是.四、计算(7分)29.(7分)把10.2g 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得到11.2L H2(标准状况下).试计算:(1)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2)该合金中铝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5分,20题共50分)1.(2.5分)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量筒B.试管C.容量瓶D.烧杯考点: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烧杯、圆底烧瓶等,其中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其余需要垫石棉网.解答:解:A、量筒是量取仪器,不能用于加热,故A错误;B、试管可以用来直接加热,故B正确;C、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仪器,不能用于加热,故C错误;D、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熟练记忆哪些仪器用于直接加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5分)下列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酒精灯在实验台上着火迅速用水熄灭B.浓H2SO4沾到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C.实验室电线失火,首先断开电源D.腐蚀性药品溅到眼睛中,立即送往医院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实验台上的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用湿布盖灭;B.根据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强腐蚀性判断;C.实验室电线失火,首先断开电源;D.腐蚀性药品溅到眼睛中,应该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边洗边眨眼睛,然后去医院.解答:解:A.实验台上的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用湿布盖灭,故A错误;B.皮肤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用抹布擦拭,再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03溶液,故B错误;C.实验室电线失火,首先断开电源,故C正确;D.腐蚀性药品溅到眼睛中,应该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边洗边眨眼睛,然后去医院,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室安全及事故处理,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实验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应学会处理常见意外事故的方法技巧.3.(2.5分)下列混和物的分离,可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是()A.混有泥沙的粗盐B.水和酒精C.四氯化碳和水D.铁粉和铝粉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能用过滤方法提纯的物质,则有不溶于水的杂质,通过溶解可与不溶物分离,然后蒸发除去水,可得到纯净物.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可除去泥沙,然后蒸发可得到纯净的食盐,故A正确;B.酒精和水混溶,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应加生石灰后蒸馏分离,故B错误;C.四氯化碳和水分层,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直接分液即可,故C错误;D.铁粉和铝粉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可用磁铁分离,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题目难度不大,为高频考点,注意能用过滤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是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物质,注意酒精的提纯,题目难度不大.4.(2.5分)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A.钢B.青铜C.黄铜D.水银考点: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分析:本题根据合金的定义与常见合金的组成进行解答.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④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解答:解:A.钢是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低于2%的铁碳合金,故A错误;B.青铜是铜锡合金,故B错误;C.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故C错误;D.水银是金属汞单质,不是混合物,不属于合金,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合金的判别,掌握合金的概念及特征是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5.(2.5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 B.1molH2SO4的质量98C.H2O的摩尔质量18g•mol﹣1D.1molCH4体积为22.4L考点:摩尔质量.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B、质量的单位是g;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D、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是22.4L.解答: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故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故A错误;B、质量的单位是g,故1molH2SO4的质量是98g,故B错误;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C正确;D、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是22.4L,未说明气体的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摩尔质量的定义以及单位,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注意与质量的区别.6.(2.5分)如果你家里的花生油不小心混入部分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应采取下列那种分离方法()A.过滤B.蒸发C.蒸馏D.分液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花生油中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水与油分层,以此来解答.解答:解:花生油中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水与油分层,应选择分液法分离,而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蒸馏分离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体、萃取分离溶解性差异较大的混合物,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及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分离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物质性质差异及分离方法的选择,题目难度不大.7.(2.5分)某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则其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Mg B.C.6.02×1023Mg D.考点:摩尔质量.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根据1mol任何微粒的数目均为 N A个,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来计算.解答:解:根据摩尔质量可知,1mol该原子的质量是M g,1mol原子有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个,即N A个原子的质量是M g,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约为g,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题目较简单.8.(2.5分)下列不属于胶体的是()A.CuSO4溶液B.豆浆C.牛奶D.空气考点:胶体的应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度大小分为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度小于1nm的为溶液,分散质粒度介于1﹣100nm的为胶体,分散质粒度大于100nm的为浊液,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CuSO4溶液中分散质质粒度介于<1nm,属于溶液,空气、牛奶、豆浆中分散质质粒度介于1﹣100nm都属于分散系,故选A.点评: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度大小,抓住分散质粒度介于1﹣100nm是判断胶体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9.(2.5分)下列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Na2CO3B.CH3COOH C.CH4D.H2SO4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碳酸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碳酸钠为电解质,故A不选;B.醋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故B不选;C.甲烷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是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故选C;D.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且为化合物,硫酸为电解质,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明确二者一定属于化合物.10.(2.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H2O含10NA个电子B.标况下1molH2O体积22.4LC.11.2LCH4物质的量一定为0.5molD.标况下22.4LH2含NA个原子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 A.1个水分子含有10个电子;B.气体摩尔体积适用对象为气体;C.气体状态未知;D.1个氢气含有2和氢原子.解答:解:A.1个水分子含有10个电子,18g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10NA个电子,故A 正确;B.标况下水为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B错误;C.气体状态未知,Vm值不确定,11.2LCH4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5mol,故C错误;D.1个氢气含有2和氢原子,标况下22.4L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2NA个原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的应用,熟练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1.(2.5分)下列操作导致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容量中残留少量蒸馏水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C.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D.没有把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分析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解答:解:A.容量中残留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A不选;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高,故B选;C.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不选;D.没有把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准确判断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2.(2.5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Ag+ NO3﹣ Cl﹣ H+B.Ba2+ SO42﹣ NO3﹣ Na+C.Ba2+ Mg2+ NO3﹣ Cl﹣D.CO32﹣ H+ OH﹣ Ca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如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复分解反应,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互促水解以及络合等反应,则可大量共存,否则不能,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Ag+、Cl﹣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Ba2+、SO4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CO32﹣与Ca2+生成沉淀,CO32﹣、OH﹣与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难度不大.13.(2.5分)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CaCO3与HCl反应:2H++CaCO3=Ca2++CO2↑+H2OB.Ba(OH)2中滴加H2SO4:Ba2++SO42﹣=BaSO4↓C.NaHCO3溶液滴加NaOH溶液:HCO3﹣+OH﹣=CO32﹣+H2OD.CH3COOH与NaOH反应:CH3COOH+OH﹣=CH3COO﹣+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B.漏写生成水的离子反应;C.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D.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解答:解:A.CaCO3与HCl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H++CaCO3=Ca2++CO2↑+H2O,故A正确;B.Ba(OH)2中滴加H2SO4的离子反应为2H++2OH﹣+Ba2++SO42﹣=BaSO4↓+2H2O,故B错误;C.NaHCO3溶液滴加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为HCO3﹣+OH﹣=CO32﹣+H2O,故C正确;D.CH3COOH与NaOH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H3COOH+OH﹣=CH3COO﹣+H2O,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题目难度不大.14.(2.5分)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O+H2O=Ca(OH)2B.2Na2O2+2H2O=4NaOH+O2↑C.NaOH+HCl=NaCl+H2O D.CaCO3CaO+C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C、D中均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只有B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5.(2.5分)如果要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则应选择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灼烧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考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可用加热的方法除杂,以此解答.解答:解:A.加入盐酸,Na2CO3和NaHCO3都反应氯化钠,故A错误;B.因不能确定NaHCO3的量,加入NaOH易混入新杂质,且反应后还要蒸发结晶,操作复杂,故B错误;C.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Na2CO3,故C正确;D.在溶液中通入CO2气体,Na2CO3反应生成NaHCO3,不能将杂质除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除杂时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更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难度不大.16.(2.5分)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情况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投入到足量水中B.投入到足量盐酸中C.投入到足量CuSO4溶液中D.用刺有小孔的铝箔包好放入足量水中考点:钠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分析:分析氢气的来源,除了钠与水或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之外,是否还有其它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氢气来判断选项.解答:解: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钠失去的电子被氢原子得到,如果反应的钠的质量相等,则失去的电子数相等,生成的氢气相等,所以A、B、C选项的氢气都是钠与水或酸反应的,D选项的氢气来源除了钠与水反应之外还有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所以D选项的氢气最多,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钠与溶液的反应,题目难度不大,解题时注意钠与水的密度大小,正确判断与水反应掉的钠的量是解题关键.17.(2.5分)等质量的铝分别投入到足量的HCl和NaOH溶液中,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A.1:1 B.1:2 C.2:1 D.3:1考点:铝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根据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酸、碱足量时,铝完全反应,则铝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氢气也相等.解答:解:由2Al+6HCl=2AlCl3+3H2↑、2Al+2H2O+2NaOH=2NaAlO2+3H2↑可知,酸、碱均过量,则铝完全反应,同等质量的铝,物质的量也相等,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到铝与氢气的比例都是2:3,因此产生的氢气是相等的,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铝的两性,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学生书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18.(2.5分)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服亚硝酸盐会导致Fe2+转化成Fe3+而中毒,服用维C可以解毒,对上述事实分析不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是氧化剂B.维C是还原剂C.Fe2+被亚硝酸盐氧化D.维C被Fe3+还原考点:氧化还原反应;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Fe2+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氧化生成Fe3+,若误服亚硝酸盐会导致Fe2+转化成Fe3+而中毒,说明亚硝酸盐作氧化剂,服用维C可以解毒,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Fe2+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氧化生成Fe3+,若误服亚硝酸盐会导致Fe2+转化成Fe3+而中毒,说明亚硝酸盐作氧化剂,服用维C可以解毒,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A.通过以上分析知,亚硝酸盐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A正确;B.通过以上分析知,维生素C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C.通过以上分析知,Fe2+被亚硝酸盐氧化生成Fe3+,故C正确;D.维生素C是还原剂,能被铁离子氧化,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亚铁离子、铁离子转化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获取信息并加工信息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氧化剂、还原剂,题目难度不大.19.(2.5分)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分析:中学常见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铝、两性物质、多元弱酸酸式盐,弱酸的铵盐、蛋白质、氨基酸等.解答:解:①NaHCO3属于弱酸酸式盐,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①正确;②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②正确;③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③正确;④Al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归纳总结常见能与酸、碱反应的物质.20.(2.5分)除去Fe2O3中混有的Al2O3可选用的溶液是()A.氨水B.氢氧化钠溶液C.盐酸D.稀H2SO4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可以与强酸、强碱反应,利用氧化铝与强碱反应而氧化镁不能反应除去MgO中混有少量Al2O3.解答:解:Fe2O3和Al2O3都可与酸反应,则不能用盐酸和稀硫酸除杂,Al2O3为两性氧化物,可与强碱溶液反应,则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分离,因不与氨水反应,则不能用氨水分离,故选:B.点评:本题以氧化铝的性质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二、选择题(每题3分,每题1-2个选项正确,漏选1.5分,多选零分,共12分).21.(3分)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Na2SO4,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②NaOH、③BaCl2、④HCl,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考点:粗盐提纯.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粗盐中的杂质可知: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为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④;或②③①④;故选B.点评:布条考查了除杂的原则,试剂必须过量,最后能除去,除杂时不仅要能把杂质除掉,还不能引入新杂质,而且方法要简便易行.22.(3分)欲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行的办法()A.滴入KSCN B.通入氯气C.加入铁粉D.加入铜粉考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首先确定被除杂的物质为FeCl2溶液,杂质为FeCl3,由于2FeCl3+Fe═3FeCl2,因此除去杂质可以采用“杂转纯”的方法,注意在除去铁离子的同时不能带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滴入KSCN可检验铁离子的存在,不能用于除掉铁离子,故A错误;B、氯气能够将氯化亚铁氧化,氯气和氯化铁不反应,被除杂的物质反应了,故B错误;C、因为铁离子能和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化学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故可用铁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铁,故C正确;D、加入足量Cu粉,除去了氯化铁,又引进了铜离子杂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除杂、提纯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保证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23.(3分)铁投入到CuSO4溶液中()A.铁是氧化剂B.CuSO4是还原剂C.铁被氧化D.铁是还原剂。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杨仙逸中学中段考试题高二理科化学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二次能源B.水力是二次能源C.电能是二次能源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D.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3.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A.+92.3kJ·mol-1 B.―92.3kJ·mol-1C.―369.2kJ·mol-1 D.+184.6kJ·mol-14.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容器内,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3种气体AB、A2、B2共存5.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C)=0.8 mol/(L·s)B.υ(A)=0.5 mol/(L·s)C.υ(B)=0.3 mol/(L·s)D.υ(D)=1 mol/(L·s)第1页,共4页6.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 + Y(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催化剂B.增大体积C.升高温度D.加大X的投入量7.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B.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C.2H2(g)+O2(g) == 2H2O(g) △H=―571.6 kJ/molD.H2(g)+12O2(g) == H2O(1) △H=―285.8kJ/mol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Na2O C.H2SO4D.SO29.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 H2CO32H+ +CO32-B.NaHSO4(溶液)=Na++H++SO42-C. NaHCO3=Na++HCO3-D.CaCO3=Ca2++CO32-10. 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A.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B.0.1mol/L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0.001mol/LC.醋酸溶液用水稀释后,氢离子浓度下降D.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缓慢放出二氧化碳11. 常温下,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A.1×10-14B.1×10-13. C.1.32×10-14 D.1.32×10-15.第2页,共4页12.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13.反应X(g)+Y(g) 2Z(g) ∆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B.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C.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D.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14. 在室温下,同规格的铝片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18mol/L的浓硫酸15mL L B.0.2mol/L的盐酸12mLC.0.15mol/L的硫酸溶液8mL D.0.1mol/L的盐酸15m15.100℃时,KW=1×10-12,对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K W是常温时的10-2倍 B.温度不变冲稀10倍,pH=7C.pH=6显弱酸性 D. c(H+)=10-6mol/L,溶液为中性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有1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3分)苯酚沾在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酒精洗涤B.水洗C.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溴水处理2.(3分)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开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这六种无色液体.它是()A.溴水B.F eCl3溶液C.金属钠D.CuO3.(3分)关于甲醛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醛是最简单的一种醛,易溶解于水B.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35%﹣40%甲醛的水溶液被称之为福尔马林(formalin)D.福尔马林有杀菌、防腐性能,所以市场上可原来浸泡海产品等4.(3分)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氨水B.N aOH溶液C.稀硝酸D.酒精5.(3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A.氯乙烯B.溴苯C.四氯化碳D.硝基苯6.(3分)下列有机物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A.苯B.溴苯C.乙醇D.四氯化碳7.(3分)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释放出的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A.C H4B.N H3C.H CHO D.SO28.(3分)关于冰醋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醋酸是冰和醋酸的混合物B.冰醋酸不是纯净的乙酸C.冰醋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D.冰醋酸易溶解于水和乙醇9.(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B.代表醇类的官能团是与非苯环上的碳相连的羟基C.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类10.(3分)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HCO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CO2→+NaHCO3 B.2+H2O+CO2→2+Na2CO3C.+Na2CO3→+H2CO3D.+Na2CO3→+NaHCO311.(3分)用一种试剂鉴别乙醛、乙醇、乙酸和甲酸4种溶液,此试剂是()A.水B.N a2CO3溶液C.溴水D.新制Cu(OH)2悬浊液12.(3分)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蒸馏B.水洗后分液C.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D.用过量氯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13.(3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3分)关于乙醛的下列反应中,乙醛被还原的是()A.乙醛的银镜反应B.乙醛制乙醇C.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D.乙醛的燃烧反应15.(3分)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A.苯的硝化反应B.银镜反应实验C.乙酸乙酯水解D.由乙醇制乙烯16.(3分)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A.加70℃以上的热水,分液B.加适量浓溴水,过滤C.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D.加适量FeCl3溶液,过滤17.(3分)乙醇分子中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的键说明正确的是()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②断裂B.和浓硫酸共热至170℃时,键①和⑤断裂C.和乙酸、浓硫酸共热时,键①断裂D.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①和②断裂18.(3分)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C H2=CH﹣CH2OH B.C H3COOHC.C H2=CH﹣COOC2H5D.C H2=CH﹣COOH19.(3分)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此有机物可发生反应的类型可能有: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水解⑥中和⑦氧化⑧加聚,其中组合正确的是()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 D.全部20.(3分)近年来流行喝苹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C.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D.1mol苹果酸与Na2CO3溶液反应必须消耗2molNa2CO3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40分)21.(6分)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较多,请写出下列反应类型.①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②乙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苯酚使浓溴水褪色⑤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⑥由乙炔制备聚乙炔.22.(7分)甲酸具有下列性质:①挥发性②酸性③比碳酸的酸性强④还原性⑤能发生酯化反应下列各实验中,分别填出表现甲酸相应性质的编号:(1)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酸有气体放出,说明甲酸具有;(2)在甲酸钠晶体中加入浓磷酸,加热后放出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甲酸具有;(3)与乙醇、浓硫酸混和后共热,能闻到一种香味,说明甲酸具有;(4)在甲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能看到溶液变蓝色,说明甲酸具有;(5)在新制氢氧化铜中加入甲酸溶液,加热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甲酸具有.23.(8分)实验室做乙醛和银氨溶液反应的实验时:(1)为了得到光亮的银镜,试管应先用溶液煮沸,倒掉煮沸液体后再用清水将试管冲洗干净.(2)配制银氨溶液时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到为止.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②.(3)加热时应用加热.产生银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4.(9分)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A B(1)A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2)①的反应类型是;②的反应类型是;③的反应类型是.(3)B的结构简式是,分子式是.(4)反应④的条件与②相同,不同的是它发生了两次类似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5.(10分)有以下一系列反应,终产物为草酸.CH3CH3B C D E F(1)请推测用字母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B是,C是,D是,E是,F是.(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CD→EE→F1mol草酸与2mol乙醇反应可生成乙二酸二乙酯,化学方程式为.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有1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3分)苯酚沾在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酒精洗涤B.水洗C.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溴水处理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苯酚对皮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苯酚不溶于水,但易溶在酒精中,皮肤上若沾有少量的苯酚,可以用酒精洗去.解答:解:A.苯酚不溶于水,但易溶在酒精中,可以用酒精洗去,故A正确;B.苯酚不溶于水,故B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C错误;D.溴水有毒,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苯酚的性质,比较基础,注意热水、氢氧化钠溶液的处理苯酚的干扰.2.(3分)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开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这六种无色液体.它是()A.溴水B.F eCl3溶液C.金属钠D.CuO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苯酚和FeCl3溶液显紫色,乙醇和FeCl3溶液无明显现象,NaOH溶液和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AgNO3溶液和FeCl3溶液有白色沉淀,KSCN溶液和FeCl3溶液会形成红色溶液.解答:解:A、溴水能使硝酸银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和苯酚反应出现白色沉淀,和烧碱反应导致溴水褪色,和乙醇以及硫氰酸钾混合均没有现象发生,故A错误;B、苯酚和FeCl3溶液显紫色,乙醇和FeCl3溶液无明显现象,NaOH溶液和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AgNO3溶液和FeCl3溶液有白色沉淀,KSCN溶液和FeCl3溶液会形成红色溶液,现象各不相同,故B正确;C、钠与苯酚、乙醇、NaOH溶液、KSCN溶液都有气体生成,与AgNO3溶液由白色沉淀与气体生成,生成的白色沉淀很快变为黑色,故C错误;D、CuO与AgNO3溶液、乙醇溶液、苯酚溶液、烧碱溶液、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掌握好物质的性质与反应现象,要注意总结和积累.3.(3分)关于甲醛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醛是最简单的一种醛,易溶解于水B.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35%﹣40%甲醛的水溶液被称之为福尔马林(formalin)D.福尔马林有杀菌、防腐性能,所以市场上可原来浸泡海产品等考点:甲醛.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甲醛易溶于水,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B、甲醛在通常状况下为无色、具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C、甲醛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D、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结构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甲醛是最简单的一种醛,易溶解于水,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故A正确;B、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C、甲醛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故C正确;D、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不能浸泡海产品,故D错误;故选D.点评:甲醛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许多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医药、化工、纺织、建筑、材料等等.但在食品行业中,甲醛是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4.(3分)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氨水B.N aOH溶液C.稀硝酸D.酒精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稀HNO3有强氧化性可与银反应.银和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酒精不反应;解答:解:因稀HNO3可与银反应,所以可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3Ag+4HNO3=3AgNO3+NO+2H2O.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硝酸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5.(3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A.氯乙烯B.溴苯C.四氯化碳D.硝基苯考点:卤代烃简介.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烃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有机物为卤代烃,卤代烃必须满足:分子中除了碳氢元素以外,只含有卤素原子,不能含有其它元素,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氯乙烯可以看作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氯乙烯属于卤代烃,故A错误;B.溴苯为苯中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完成的,溴苯属于卤代烃,故B错误;C.四氯化碳可以看作甲烷中4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的,四氯化碳属于卤代烃,故C错误;D.硝基苯中含有N、O原子,不属于卤代烃,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卤代烃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卤代烃的概念、分子组成及判断方法.6.(3分)下列有机物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A.苯B.溴苯C.乙醇D.四氯化碳考点:苯的性质.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试剂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不溶于水,混合后分层,有机物在下层;试剂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不溶于水,混合后分层,有机物在上层,乙醇与水互溶,根据以上分析进行判断.解答:解:A、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故A正确;B、溴苯不溶于水,但是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但在下层,故B错误;C、乙醇与水互溶,混合后不会分层,故C错误;D、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但是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但在下层,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苯的物理性质,注意乙醇与水互溶,混合后不分层,溴苯、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本题难度不大.7.(3分)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释放出的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A.C H4B.N H3C.H CHO D.SO2考点:甲醛.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甲醛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而变性,一些装饰材料、胶合板、涂料等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甲醛气体,而使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解答:解:A、甲烷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化石燃料之一,装饰材料、胶合板、涂料等不含有该气体,故A错误;B、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但装饰材料、胶合板、涂料等不含有该气体,故B错误;C、有些装饰材料、胶合板、涂料等中添加的甲醛的不同程度地挥发,而使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故C正确;D、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能引起酸雨的形成,但装饰材料、胶合板、涂料等不含有该气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但是在使用化学物质时要合理的使用,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本题中的甲醛,在装修完之后要注意室内通风,防止室内空气的污染而对人体造成伤害.8.(3分)关于冰醋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醋酸是冰和醋酸的混合物B.冰醋酸不是纯净的乙酸C.冰醋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D.冰醋酸易溶解于水和乙醇考点:乙酸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为一种物质,它属于纯净物,乙酸中的﹣COOH能与水或乙醇形成氢键,所以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A、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为一种物质,它属于纯净,故A错误;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为一种物质,它属于纯净的醋酸,故B错误;C、冰醋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故C错误;D、乙酸中的﹣COOH能与水或乙醇形成氢键,所以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根据已学知识完成,本题难度不大.9.(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B.代表醇类的官能团是与非苯环上的碳相连的羟基C.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类考点:醇类简介.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根据醇类和酚类中都含有羟基;C.根据羟基与非苯环上的碳相连的有机物为醇类;C.根据酚类中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得酚类和醇类化学性质不同;D.根据酚类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解答:解: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可能属于醇类或酚类,故A错误;C.代表醇类的官能团是与非苯环上的碳相连的羟基,故B正确;C.酚类中苯环对羟基的影响,所以酚类和醇类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化学性质不同,故C 错误;D.酚类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醇类和酚类的概念,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10.(3分)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HCO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CO2→+NaHCO3B.2+H2O+CO2→2+Na2CO3C.+Na2CO3→+H2CO3D.+Na2CO3→+NaHCO3考点:苯酚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HCO3﹣,强酸能和弱酸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弱酸,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强酸能和弱酸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弱酸,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HCO3﹣,A.酸性H2CO3>>HCO3﹣,所以苯酚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方程式为,故A正确;B.酸性H2CO3>>HCO3﹣,所以苯酚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方程式为,故B错误;C.酸性H2CO3>>,所以苯酚和碳酸钠不能反应生成碳酸,故C错误;D.酸性>HCO3﹣,所以苯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酸性强弱比较,明确强酸制取弱酸性质及常见酸的酸性相对强弱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苯酚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为易错点.11.(3分)用一种试剂鉴别乙醛、乙醇、乙酸和甲酸4种溶液,此试剂是()A.水B.N a2CO3溶液C.溴水D.新制Cu(OH)2悬浊液考点:有机物的鉴别.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乙醛、甲酸、乙酸都易溶于水,其中乙醛含有﹣CHO,具有还原性,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乙酸具有酸性,甲酸既具有酸性又具有还原性,以此选择鉴别试剂.解答:解:A.四种有机物都溶于水,不能鉴别,故A错误;B.加入碳酸钠溶液,不能鉴别甲酸和乙酸,二者都生成气体,也不能鉴别乙醛和乙醇,二者都不反应,故B错误;C.加入溴水,不能鉴别乙醇、乙酸,故C错误;D.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乙醇不反应,乙醛在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酸和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铜溶解,甲酸能溶解氢氧化铜,含有醛基,加热时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鉴别方法,鉴别有机物时,要有明显的现象.12.(3分)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蒸馏B.水洗后分液C.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D.用过量氯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取;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根据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质量不能减少但可增加,并且操作简单可行,除杂时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解答:解:A、因酯和酸沸点相近而不易蒸馏分离,故A错误;B、虽然乙酸能溶于水而除去,但乙酸乙酯也有部分溶于水,故B错误;C、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故C正确;D、氯化钠不能除去混有的醋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的量.13.(3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进行判断.解答:解:①CH3CH=CH2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CH2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②CH3CH2OH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乙烯,生成不饱和键,为消去反应;③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④乙醇的分子之间脱水反应生成乙醚和水,分子间脱水属于取代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题目较为简单,注意理解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注意取代反应与其它反应类型的区别.14.(3分)关于乙醛的下列反应中,乙醛被还原的是()A.乙醛的银镜反应B.乙醛制乙醇C.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D.乙醛的燃烧反应考点:乙醛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根据乙醛中含有﹣CHO,能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能被氧化剂(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氧气)被氧化化.解答:解:A.乙醛的银镜反应是乙醛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氧化,故A不选;B.乙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制乙醇,乙醛被还原,故B选;C.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是乙醛被弱氧化剂新制氢氧化铜溶液氧化,故C不选;D.乙醛的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乙醛被氧化,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5.(3分)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A.苯的硝化反应B.银镜反应实验C.乙酸乙酯水解D.由乙醇制乙烯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取;乙醇的消去反应.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因为水的沸点是100℃,用水浴加热,所以“水浴”加热温度不可能超过100℃,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反应容器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A.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该反应为C6H6+HNO3C6H5NO2+H2O,需要水浴,故A正确;B.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时温度太高,应水浴加热,如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故B正确;C.乙酸乙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沸点约77℃,其水解反应方程式为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实验需把试管放入70℃的水浴中加热,故C正确;D.因乙醇能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所以可用乙醇制乙烯,实验室利用加热到170℃时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溶液制取乙烯,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反应的温度为170℃,超过沸水的温度,不能用水浴,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制备的温度条件,难度不大,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进行解答.16.(3分)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A.加70℃以上的热水,分液B.加适量浓溴水,过滤C.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D.加适量FeCl3溶液,过滤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苯酚易溶于苯酚,苯酚可与NaOH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苯和水互不相溶,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加70℃以上的热水,虽然苯酚在此温度下易溶于水,但更易溶于苯,不能分离,故A错误;B.加入浓溴水生成三溴苯酚,但三溴苯酚与苯互溶,不能分离,故B错误;C.加足量NaOH溶液,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苯和水互不相溶,可分离,故C正确;D.加适量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说明生成物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性选择分离方法,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17.(3分)乙醇分子中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的键说明正确的是()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②断裂B.和浓硫酸共热至170℃时,键①和⑤断裂C.和乙酸、浓硫酸共热时,键①断裂D.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①和②断裂考点:乙醇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根据乙醇的性质,结合反应物与产物的结构判断.有机反应重在掌握反应的机理即清楚断键与成键位置.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断开的羟基上的氢氧键;B.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断开的是碳氧键与羟基所连的碳的相邻碳的氢;C.乙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断开的羟基上的氢氧键.D.乙醇在铜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断开的是羟基上的氢氧键和与羟基所连的碳的氢;解答:解: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故A错误;B.乙醇和浓H2SO4共热至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②和⑤,故B错误;C.乙醇和CH3COOH共热时,生成乙酸乙酯,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故C正确;D.乙醇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和③,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乙醇的化学性质,掌握反应的机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8.(3分)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C H2=CH﹣CH2OH B.C H3COOHC.C H2=CH﹣COOC2H5D.C H2=CH﹣COOH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分子中含有羧基、酚羟基的物质显酸性,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碳氧双键、苯环等的化合物能发生加成反应.解答:解:分子中含有羧基的物质显酸性,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时能发生加成反应.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的羟基为醇羟基,不显酸性,故A不选;B、CH3COOH属于羧酸,具有酸的通性,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不选;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的酯基,不显酸性,故C不选;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的通性,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及有机反应类型,难度不大,注意烯烃的性质以及苯的性质的特殊性.19.(3分)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此有机物可发生反应的类型可能有: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水解⑥中和⑦氧化⑧加聚,其中组合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