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停车行为管理研究

城市停车行为管理研究

城市停车行为管理研究
城市停车行为管理研究

城市停车行为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30T11:56:42.88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作者:钟鹏[导读]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小汽车的数量逐年上升。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增多,而城市中只有一定的道路资源,交通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停车泊位的不足,停车难导致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凸显。(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 400074)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小汽车的数量逐年上升。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增多,而城市中只有一定的道路资源,交通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停车泊位的不足,停车难导致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凸显。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对停车行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并分析各种停车行为模型,通过对停车行为特征的研究,针对停车难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停车管理策略。关键词:停车行为;停车行为特征;停车管理

引言

城市交通分为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相对于研究城市中车辆行驶问题的动态交通而言,静态交通主要研究车辆的停放问题。狭义的静态交通就是指城市停车。城市停车包括机动车停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但机动车停车是城市停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城市停车可分为路内停车和路外停车,路外停车是指设置于城市道路红线范围以外的各种停车设施,主要包括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库)和社会停车场,是停车的主要方式;路内停车是指设置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内的停车设施,通常成为道路停车。而路内停车具有隐含性的停车选择行为,即车辆到达目的地周边后,以低速状态寻找路内停车泊位,这一行为不仅影响到道路正常交通流的运行,可能制造交通拥堵,还增加了燃油消耗和环境污染。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路内停车占整个城市停车资源的比例会逐渐上升。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停车选择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停车选择结果和解析停车行为两方面。上世纪 50 年代, Provest针对停车时间长短的不同运用排队论和随机间隙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一系列理论建模公式。Axhausen和Polak通过对停车意向数据建模得出停车者对停车地点和停车设施的选择倾向。Arnott和Rowse采用局部均衡理论(Partial Equilibrium Theory)来分析停车者从停车地点选择到停靠后走到目的地的这一过程受到停车政策影响的大小,发现停车政策对停车选择行为的改变具有复杂性,并不能保证停车政策的顺利实施,05年之后,,Arnott和Inci定量分析了路内停车价格对巡航行为的影响,提出路内停车价格如果小于社会机会成本和辅助停车设施成本时会造成交通拥堵的结论。

1.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针对停车行为的研究相对国外较晚,关志宏等人基于北京市商业区停车场的调查,分析了停车场使用者在不同政策下选择出行方式的偏好。宗芳建立了贝叶斯网络,利用贝叶斯网络研究停车行为,研究了停车政策与停车信息之间的关系。葛星等为了研究居民出行方式对北京市中区停车费用的敏感度,用多项Logit模型进行分析。梅振宇等结合停车者的抵达停车场的时间、停车等待时间、停车搜索时间、出入停车场时间和停车费用,建立了停车场选择的效用函数并根据这个效用函数建立了停车场概率选择模型。[1] 国外学者关于停车行为方面的研究,采用的是基于大量停车调查基础数据分析,构建相应的模型的研究方法,研究驾驶员停车行为的影响因素;国内学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明显受到国外学者的影响。大多数学者采用了基于停车调查基础数据分析建模的研究方法,也有部分学者尝试着引入新的方法分析停车决策选择行为,比如基于Monte Carlo模拟方法的算法求解,或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所谓完整信息是影响停车决策的所有因素,倘若影响停车决策的因素选择的太少,模型的可靠性就会降低;倘若影响停车决策的因素选择的太多,模型的实用性就会降低。因此,首先要合理地确定影响停车决策行为的因素,然后通过停车行为调查建立相应的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才能提高停车诱导系统的效益。

2停车行为特征

停车行为特征包括停车目的、停车开始时间、停车时长,及停车后步行距离。

停车目的指出行者停车短距离出行的目的,停车目的的构成比例与城市土地利用性质相关。根据城市商业服务区域、信息服务区域、行政管理区域和文化娱乐区域所吸引特定的出行,决定了该区域的停车目的。

停车时间是指车辆到达路内停车泊位,经停车排队后车辆开始停放的时间,即人工计费时所记录的停车开始时间。车辆停放开始时间与停车设施周边建筑物利用性质密切相关

停车时长是指车辆在停车位(库)中总共停放的时间,通常使用平均停放时长或停车时长频率分布来衡量。停车时长的大小是停车设施供求关系与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而言,停车时长随着城市规模的増大而增长,路内停车车辆停放时长较路外停车场停放时长要短,并且路内停车主要为临时(短时)停车。

停车后步行距离是指停放车辆之后出行者从停车点到出行目的地么间的距离,一般使用具体距离来表示,也可使用停车后步行时间来表示。[2]

以上停车行为特征大体上可以看出停车系统内在的运行规律,此外还可对道路上小轿车利用率进行分析。因为其利用率高则表明道路利用率高,进而对停车场等相关设施的制定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可通过对各种停车特征要素对停车行为的影响进行显著性分析,同时对各要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停车行为。 3停车管理措施

确定具体的停车管理措施时,需要以系统的观点从停车管理以及城市综合管理的角度出发,在顾及公平与效率以及城市系统中各方面均衡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大城市或区域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3] 根据当前国内关于停车管理方面的措施,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1)制定停车规划方面的法规,为作好停车场建设的规划提供依据。 2)切实实行以政府为先,民间为主积极建设并经营停车场的政策。

停车场调研报告

关于第三办公区停车场调研报告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并逐渐成为民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然而,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私家车越来越多,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第三办公区停车场停车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 1.调查时间:2016.11.30 2.调查地点:北京市房山区长阳昊天北大街38号(一号、二号)停车场 3.调查内容:停车场内车位,白天夜间车辆停放情况 4.调查方法:实地调研 三、停车难现状 关于第三办公区,目前共有两个停车场(一号,二号),位于长阳昊天北大街38号。由机关服务中心管理,一直免费对外开放,一号停车场车位203个,经调查白天停车260辆,夜间停放200辆。二号停车场车位170个,经调查白天

停车230辆,夜间过夜车辆180辆。 以及驻楼单位和个人车辆 合计:524辆 因此可以看出两个停车场白天都已经处于超饱和状态并且夜间停车过多。停车难问题以及管理上的矛盾随即出现。 四、“停车难,管理难”的原因分析 1.因为第三办公区两个停车场都是全天免费对外开放,本来不多的停车位单对办公人员和办事人员车辆来讲都已经饱和。加州水郡、天资景庭等小区居民私家车辆还长期占据第三办公区停车场,这样就造成了办公人员和办事人员车辆停车难问题。

2.由于税务金税三期系统升级和房屋交易大厅业务繁忙,办事人员大量增加,每天的人员流量在三千人左右,车辆约一千两五百辆。 3.停车场内过夜车辆太多:各单位上班时间是早9点。但是停车场内过夜车辆基本停满,剩余的车位寥寥无几,在早8点左右就已经饱和。8点以后很难找到车位。 4.造成拥堵:小区车辆、社会车辆、办事人员车辆以及各单位工作人员车辆全部聚集在停车场内时,车辆进出与停放非常困难,找不到停车位、造成堵塞等情况经常发生。 5.安全事故:停车场内聚集车辆过多、停车混乱导致经常出现剐蹭等安全事故。当保安员控制车流量时,堵在门口的车辆人员与我保安员发生冲突的事情也经常发生,事主经常找到我单位并牵扯到纠纷问题。 6.我单位也经常接到各方投诉;找不到车位办不了事儿、政府不作为让办事人员没地停车、没地方停车影响上班、办公人员因车位导致不能每天准时到岗到位等问题。且居民经常拨打“12345”就停车一事投诉,使得各方与政府的矛盾加剧。 五、解决停车难的对策和建议 停车场是由我单位管理,但并未收取任何费用,附近小区车辆占用了大部分停车位,这是导致停车难的关键。针对

停车位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停车位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城区停车位情况调研报告 为规范城区车辆停放,提升城市形象,2018年5月10日xx县交通运输局、xx县道路运输管理局、xx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xx县交通警察大队、保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分公司组织人员对xx县出租车临时停靠点、公交车停靠站、城区小型车辆停车位和二轮摩托车停车位相关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客运车辆情况 xx县现有客运公司1家(云南保山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分公司),经营全县范围内的班线客运、公交客运、出租客运,公司建在县城建有二级客运站1个,公交车站1个。全县有合运营客车161辆,公交车42辆,城市出租车87辆。 (二)城区内车辆停放情况 1. 客运车辆停放情况。目前所有运营车辆和公交车(除勐糯镇村公交)都有客运站始发,晚上都停放在客运站。 运营车辆方面:从客运站统一发车,都是发往城外,在城区内其他地方无需设置停靠站点。 公交车方面:1路公交车,由客运站发往公租房方向,

去程17个停靠点,回程18个停靠点,共计35个停靠点,单程5.5公里。2路公交车,由赧场社区坪子地新村发往松山路农贸市场路口龙城电器店门口,去程11个站点,回程8个站点,共计19个站点,单程10公里。3路公交车由客运站发往龙新,在县城内有去程站点3个,回程站点3个,共计6个站点。4路公交车,由客运站发往龙山镇河头方向,在县城内有去程站点4个,回程站点4个,共计8个站点。 出租车方面:目前城区内没有临时停车位和招呼站,车租车乱停乱放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龙华路段客运站前面段原划了16个临时停车位,后因路段改造后不允许在该路段停车后,出租车的停车就是见缝插针,乱停乱放。 2. 私家车停放情况 在城区内私家车基本能按照规划的停车位进行停放,但在没有划车位的地方乱停乱放现象还是比较突出,比如凯龙城的几条街道。另外有的地方画了专用停车位,但私家车占用专用停车位,比如说私家车占用公交车停车位。 3. 二轮摩托车和电动车停放情况 目前城区内基本没有二轮摩托车和电动车临时停车位,大量的二轮摩托车和电动车乱停乱放,大量占用小车停车位进行停放。 4. 货运车辆停放情况 目前,城区内没有集中统一的货运站,在城边大型货车

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问题对策研究

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问题对策研究 作者:梅振宇,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针对我国大中城市停车位短缺、停车场布局不合理、"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大中城市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从停车设施的配置标准、规模、布局、建设、管理等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正文】 0 概述 车辆停放是交通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交通阻塞,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停车紧张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工业化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非)机动车保有量的猛增、特别是大量私有汽车的出现,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大城市的停车问题日趋严重。一方面动静态的交通相互干扰造成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增加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长期低速、怠速行驶的汽车排放出的废气又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因此,对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问题对策进行研究,合理地解决好停车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1 研究背景 1.1 建立完善的停车系统,是实现大中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新世纪全国各大中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以及加入WTO后私人购车高峰期的即将到来,交通需求将显著增加,停车设施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和生活环境品质,停车设施的过度短缺、布局不合理和管理不规范,都将对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从长远发展目标来看,结合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建立和完善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停车系统,十分紧迫和必要。 1.2 尽快改善停车供给状况,是适应城市机动交通快速发展的要求 一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道路容量限制、全国汽车产业政策和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等因素。全国大多数大中城市已经开始进入机动车快速增长时期,如上海人均GDP已达到4500美元,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从1995年底的40多万辆增至1999年底的70万辆。当前,"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已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中,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私人轿车消费的政策进一步出台及各种型号轿车的争相上市,全国的私车消费将会加速发展。为了适应城市机动交通的发展趋势,必须在轿车家庭消

停车位市场调研报告

停车位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 一、停车状况概述 据国际交通部门统计,2014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将近 1.54亿,其中,北京拥有汽车总量537.1万辆,重庆拥有汽车总量399.8万辆,成都拥有汽车总量336.1万辆,深圳拥有汽车总量290.5万辆,上海272.3万辆,如此庞大数量的汽车和停车位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地下停车场和地面多层停车场等占地少,容量大的场内停车设施越来越多的成为缓解城市停车压力的主要手段。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场内停车场内部还处于原始的人工管理阶段,无论对需要停车的车主还是对停车场的运营者都造成了极大地困扰。 图1-1 驾驶人增长图 目前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己经实现了停车场的自动化管理,很大程度提高了管理系统的可靠性、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有效性。停车场的自动化管理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的参与,从而节

省了大量人工方面的开支,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为方面造成的失误和损失,因此也相应提高了停车场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效率。但是目前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所用到的相关技术还不成熟,智能化程度比较较低,还没有达到所需要的自动化程度,目前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具有智能功能,比如自动收费系统等。本项目主要内容是如何设计与实现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使其满足目前停车场管理的需求。 那么数量如此庞大的车都停在哪里呢?显然,北京市停车位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容北京有车一族忽视的问题。 从新闻事件、研究评说、街头巷尾议论,停车难已经成为北京的一个热点中的热点话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停车难”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停车本身,还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 “停车难”加重交通拥堵,导致占道停车严重。本来就不宽敞的道路被占道停车,这更加剧了交通堵塞。商场、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及所有人流物流量较大的商业经营场所,由于停车难导致进出车辆经常在出入口处“顶牛”,造成车流受阻,疏导困难,甚至发生打闹等治安事件。 “停车难”引发公共纠纷。近年来,由于私安地锁、挤占草坪、占道堵路等停车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车辆剐蹭,不在少数,停车问题引发的治安事件和暴力冲突也时有发生。 “停车难”还带来了安全隐患。小区内通道停车导致消防车、救护车无法快速抵达现场。小区外占道停车则迫使人流、自行车流挤入机动

中小城市停车难问题对策研究

中小城市停车难问题对策研究 2010-12-20 近年来,经济发展带动了交通事业的长足进步,也给道路交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城市由于基础薄弱、停车功能欠缺,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不仅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的规范化管理,也给群众的出行需求造成困难。为寻求破解中小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良策,笔者结合当地实际,对市区道路条件、停车配套设施以及静态交通管理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制定停车设施规划、架建“多点诱导”挖掘停车资源、合理组织交通等的若干对策。 一、停车难问题及现状 (一)停车泊位供给不足。根据专家测算,一个城市停车位数量与机动车数量之 比至少要达到1:1 .2,才能基本满足城市的停车需要。也就是说,一辆车除应该拥有一个固定停车之外,包括工作、娱乐、消费还至少应该有0 .2个停车位。而从中小城市情况看,由于城区处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住人口密集,区域面积狭 窄,大型超市、商场、行政机构、医院、学校集中,吸引了大量的车流、人流、物流,形成了巨大的交通向心力,停车难现状最为突出,普遍存在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 (二)道路通行功能弱化,停车难趋向恶性循环。在中小城市,由于地域和历史 的原因,大多存在道路街道化、街道市场化问题,在有些县(市区),城区街道的人行道还大多划归城管部门管理,由于职能定位的不同,城管部门会更多地考虑人行道的有序摆放,没有过多地考虑人行道的通行功能,造成人行道被摊位摆放、被临街商店占用的问题突出,无路可走的行人只能借用车行道路边通行,造成并不宽敞的路面更为狭窄,通车难、停车难问题雪上加霜。 (三)停车难衍生出的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造成占道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市区整体交通环境。在中小城市,街道普遍狭窄,行车路面宽度一般只有7-12米宽。为解决停车问题,许多地方只好采取权宜之计,在狭窄的街道上刷划临时停车位,严重挤占了正常交通流的通行空间,加上大量的残疾车、人力车等多种因素的混合交通,致使交通拥堵,秩序混乱,道路通行能力差。二是车辆乱停乱放引发交通事故的概率高。占道停放车辆阻挡了行车视线,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三是停车难引发的治安纠纷和涉车犯罪多。停车资源紧缺和停车难问题,必然引发治安刑事案件:有的是车辆长期停放在路边商店门前的临时泊位,影响商店营业产生纠 纷;有的在停车过程中因抢占停车泊位,引发斗殴,直至伤人夺命,如哈尔滨6名警

关于小区停车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975 (报告范本系列) 关于小区停车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详细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小区停车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详细版 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仅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幸福小区和惠丰小区,停车状况却截然相反:幸福小区差不多所有车都能停到合适的地方,而惠丰小区连唯一的马路边都密密麻麻地停满了车,影响了交通又是安全隐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 调查时间:xx-2-11 调查地点:幸福小区、惠丰小区 调查人:组长:吴怡萱、宋金泉 调查人:组员:董航、刘非凡、李东泽、靖耀文、王卓

班级:08级6班 为了了解两个小区停车状况区别及其原因,两个组长首先制定了调查计划:首先对私家车和车位的数量及停车状况进行统计,再对小区居民进行采访,最后进行讨论,以此得到比较全面的结论。 组长首先带领组员们分别对两个小区私家车数量、车位的数量及停车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汇总后进行了分析,分析如下: 幸福小区没有明确的车位,私家车一般都停在楼前、花坛前或树下等空地处,虽然小区大,车辆较多,但只占了大约70%到80 %的空地,没有对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出行产生太大影响,只是由于管理不够规范,有的地方显得比较乱。 而惠丰小区的情况与之截然相反,因为在建设小区时,开发商设计了地下停车场,所以地上只设计了

目前城市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究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2014 年06 月 23 日 关于目前城市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究 摘要:开车追求顺畅,停车希望舒畅是汽车驾驶员的主要追求之一,随着我 国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中汽车乱停乱放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不但阻碍 了交通的通畅,成为交通事故的隐患,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还易诱发治 安、形式案件,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及正常管理。 关键字:城市;停车位;资源管理,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建设高速平稳的发展,由此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有很大改变。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许多事情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近年来随着私家车增加迅猛,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气势,也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因此停车难则成了制约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研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国城市小区,公共停车场 研究方法:分析法、文献资料法 2.分析与讨论 城市停车难的现状 停车难问题何止在小区。行在街头,随处可见停满的轿车占据了人行道,还将本来不宽的马路占掉了一半,使交通不堪重负。类似的问题已屡见不鲜,它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使交通事故增加、小区矛盾加剧、市民纠纷激烈,严重影响市民生活乃至社会安定。停车难已不是小区内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大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停车位都有较大的缺口。全国机动

车保有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每年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30%。据权威部门测算,到2013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停车位需求如果按100%的基本停车位和20%的公共停车位计算,共需增加停车位480万个,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由此,导致马路停车场大量出现〔1〕。又据建设部调查,目前全国轿车的停车位缺口在400万个以上。而近几年新增轿车每年在200万辆左右,按停车位与轿车数之比为1:计算,每年需新增停车位290万个,才能满足停车位的需求。 据权威部门2010年调查资料显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大部分都采用占道的方式停车。在全国重点大中城市中,根据对广州33条道路停车调查表明,车辆停放占用的道路面积达40%以上;上海市中心区的占路停车面积最高峰时达60%;南京主城则有67%以上机动车是占路停车;郑州市市区80%的道路存在占道停车现象。而美国大城市路边停车占16%,香港占17%,日本则严禁在路边停车。近年来大幅度增长的私人轿车中有60%夜间无固定车位。停车场极度缺乏,使得机动车随意停放,造成停车秩序混乱。目前我国各城市占路停车现象非常严重,一些城市还存在主要干道占路停车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道路交通,使道路通行能力、行车速度进一步降低。另外,车辆在道路上任意停放,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都造成了干扰,也产生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隐患 造成目前停车难的主要原因 出现停车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私家车发展迅猛远远超过城市发展步伐,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但同时应该看到,我们在挖掘可用潜力增加停车场地行动迟缓;新建中的小区和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对配建一定标准停车场地要求含糊、措施疲软,开发商大多惜土如金,千方百计缩减停车场地,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现有停车场地管理松懈甚至无人管理,停车随意性强,本来有限的停车资源被严重浪费。这些情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停车难问题。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销售价格不断降低,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汽车的拥有量超出城市现有的配置车位,造成停车位紧缺。有的车主为图方便在停车场门口上随意停车,甚至把车停在了通道上;还有的些车主只顾自己停车,往往一个车占了一个半车位,留给其他车主的半个车位,让后来的其他车主停也不是不停也不是。另外,一些车主把车辆停放在临时停车点或道路上,去办事或逛街,甚至停放过夜,长时间占用公共资源,造成乱停乱放车辆的现象较为严重。很多这样的乱停车行为,不仅影响城市交通,也加剧了停车难问题。 关于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规定只有1988年由公安部、建设部颁布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及《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很显然不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目前许多省市都制订了地方性的规定,对停车场的规划提出了规定,但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及指导性要求,各地的标准差异较大。由于各城市对停车场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以下问题:没有形成间隔一定路段就设置有一个停车场的规划,特别是在路边很少设置有社会性的小型停车场;一些较大型商场虽设有停车场,但没有明显的停车标志,不能有效引导车主入内停车;有些停车点停车后步行距离过远,致使车主不愿停车。此外,多数旧的住宅区没有增加停车泊位,新建大厦和住宅区也没有设立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一些大型建筑物内的地下停车场被侵占它用,等等 1999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将停车问题列入交通管理六大管理系统之一,也许可以视为对以往规划不足的觉醒。仿佛就在不经意间,城市停车问题将不尽如人意的城市规划撞了个措手不及。停车这个令人挠头的话题开始困扰着中国刚刚走进小康生活的私车业主,也同样困扰着城市规划管理者。停车问题已日渐成为影响城市规划与汽车产业发展的社会问题。随着停车问题进一步尖锐,停车难题将会严重阻碍汽车产业发展和城市

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解决方案 沈阳CBD地区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解决方案 一、概述 交通拥挤、堵塞、事故、环境污染已成为最难消除的现代化社会公害。改善交通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民众的关心。交通“停车难”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大中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借助国外交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引入城市停车诱导系统,从而以软、硬结合的方式,在节省巨大建设费用的同时,更改善“停车难”的状况。 停车系统作为城市智能交通的组成部分,能合理地安排停车,提高停车设施泊位利用率,促使停车设施利用均衡化,减少路边停车现象,减少等待入库排队车辆,减少驾驶员寻找停车泊位的时间消耗,从而减少市中心为停车而附加的交通量。 艾科电子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情况下,结合中国城市特点,成功研制了AKE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该系统能实时提供城市停车信息,为驾驶员节省时间,减少因缺乏停车信息而引起的车辆“盲流”,更有效地改善“停车难”的状况,提高停车场车位使用率。城市停车诱导系统作为ITS(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将其应用于市中心。在美国、德国等交通发达国家已在十几个城市进行了推广,通过使用停车诱导系统,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减少了道路占用,降低了车辆尾气排放和噪声,而且显著提高了原有停车设施的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交通建设与管理经验,通过技术手段对沈阳市太原商业街的所有停车场、停车位进行统一管理,实时地对进入该地区的车辆加以诱导,为泊车人群提供便捷及时的停车场车位信息,使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走最近的路找到合适的停车场位,从而减少了因寻找泊车位而在公共道路空间巡游的汽车数量。 二、案例介绍

停车调查总结报告

机械与车辆学院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名城广场车辆停放调查分析报告

目录 1各小区实际调查情况及数据整理和分析 (3) 1.1 区域1停车场调查 (3) 1.1.1 基本资料调查 (3) 1.1.2 调查数据整理及分析 (3) 1.2 区域2、3停车场调查 (5) 1.2.1 基本资料调查 (5) 1.2.2 调查数据整理及分析 (5) 1.3 区域4停车场调查 (6) 1.3.1 基本资料调查 (6) 1.3.2 调查数据整理及分析 (6) 1.4 区域5停车场调查 (7) 1.4.1 基本资料调查 (7) 1.4.2 调查数据整理及分析 (7) 2对调查小区停车场听出的改进方案 (9) 2.1 对扬名购物广场配建停车场的改进方案 (9) 2.2 对区域5停车场的改进方案 (9) 2.3 对整个调查小区停车场的建议 (9)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1各小区实际调查情况及数据整理和分析 1.1区域1停车场调查 1.1.1基本资料调查 区域1为扬名购物广场的配建停车场,方便顾客停放车辆,不收取任何停车费;停车场内只有一个保安进行停车管理,对车主进行车辆停放引导。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呈矩形,停车供应约可供应62个标准车位。 1.1.2调查数据整理及分析 (1)车辆停放数据整理 区域1在9:00~15:00这时间段以15min为周期的停车量汇总,如图1.1.2-1所示。 图1.1.2-1

15分钟为一个巡回周期,在9点到3点的6个小时内,停车场累计停车:中型汽车14辆,摩托车23辆,小型汽车1466辆,平均每15分钟停车场的平均停车数:中型汽车0.58辆,摩托车0.96辆,小型汽车61.08辆。累计平均停车辆数为62.62辆,平均占有率为62.62/62=101% 高峰小时停车场累计停车:中型汽车2辆,摩托车5辆,小型汽车267辆。平均每十五分钟停车数:中型汽车0.5辆,摩托车1.25辆,小汽车66.75辆。 根据调查表格数据统计,在该小区日高峰停放吸引量最大可达68辆,最大停车利用率=68÷62×100%=109.7%。 通过这次调查并将调查后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后我们发现,吉之岛正门停车场在9:30 am之后,停放供应已经几近饱和,以15分钟为一调查周期,有46%的时段,实际停放量超过62辆。在之后的5~6小时内,车辆的停放总数没有太大变动,均保持在62辆左右。但据观察在正午11:00~12:00 am新进入的车辆往往比驶出的车辆多,所以新进入的车辆只能停靠在停车场偏远角落或占用停车场入口道。有不少车辆则在开入停车场之后,停靠在商场正门左侧临近商铺的空地。此时停车场停放车指数(即高峰饱和度)为1.097,高峰停放比率也为1.097。所以此时停放场地出现拥挤,这也是新驶入车辆停放在商场左侧占用商铺用地的原因,而商场左边有一侧门,方便车辆出入,这也是造成部分汽车选择不停在正门停车场的原因,还有的是出于个人长期在吉之岛的停放习惯。 (2)停车车主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对车主停车目的及停车距离调查的数据汇总,分别如图1.1.2-2、1.1.2-3所示。 图1.1.2-2图1.1.2-3 对图1.1.2-2的数据分析: 小组随机对20为车主进行停放目的问卷调查,有5位是回家,12位是购物,3位为其他。调查得出停车目的为非购物的高达(5+3)/20=40%,停车购物的只

停车位市场调查分析报告word

停车位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停车状况概述 据国际交通部门统计,2014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将近 1.54亿,其中,北京拥有汽车总量537.1万辆,重庆拥有汽车总量399.8万辆,成都拥有汽车总量336.1万辆,深圳拥有汽车总量290.5万辆,上海272.3万辆,如此庞大数量的汽车和停车位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地下停车场和地面多层停车场等占地少,容量大的场内停车设施越来越多的成为缓解城市停车压力的主要手段。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场内停车场内部还处于原始的人工管理阶段,无论对需要停车的车主还是对停车场的运营者都造成了极大地困扰。 图1-1 驾驶人增长图 目前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己经实现了停车场的自动化管理,很大程度提高了管理系统的可靠性、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有效性。停车场的自动化管理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的参与,从而节省了大量人工方面的开支,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为方面造成的失误和

损失,因此也相应提高了停车场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效率。但是目前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所用到的相关技术还不成熟,智能化程度比较较低,还没有达到所需要的自动化程度,目前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具有智能功能,比如自动收费系统等。本项目主要内容是如何设计与实现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使其满足目前停车场管理的需求。 那么数量如此庞大的车都停在哪里呢?显然,北京市停车位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容北京有车一族忽视的问题。 从新闻事件、研究评说、街头巷尾议论,停车难已经成为北京的一个热点中的热点话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停车难”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停车本身,还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 “停车难”加重交通拥堵,导致占道停车严重。本来就不宽敞的道路被占道停车,这更加剧了交通堵塞。商场、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及所有人流物流量较大的商业经营场所,由于停车难导致进出车辆经常在出入口处“顶牛”,造成车流受阻,疏导困难,甚至发生打闹等治安事件。 “停车难”引发公共纠纷。近年来,由于私安地锁、挤占草坪、占道堵路等停车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车辆剐蹭,不在少数,停车问题引发的治安事件和暴力冲突也时有发生。 “停车难”还带来了安全隐患。小区内通道停车导致消防车、救护车无法快速抵达现场。小区外占道停车则迫使人流、自行车流挤入机动车流,易导致交通事故。因此,解决“停车难”这一城市发展难题,已经迫在眉睫!

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交通管理系张雪梅 【摘要】解决好城市停车问题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我国城市汽车数量的增长与停车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路边占道停车比例高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以及停车场建设和规划的陈旧落后,使停车环境与城市规划的矛盾十分突出等停车问题的突出表现,必须在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求和探讨解决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的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交通,停车问题,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及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特别是伴随着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拥有私家车的渴望与国家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汇成了迅猛发展的车流,而作为交通静态设施的停车场地的严重不足,使停车难已经成为困扰城市交通的痼疾。据有关方面预测,目前我国至少有3亿左右的城镇居民已具备购车能力,2005年至2010年,我国将会出现私人购车高峰,如果不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有力措施,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将可能会越来越突出。能否解决城市交通堵塞和停车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制约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停车位这种静态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汽车消费起促进或遏制的作用。因此,给停车场规划一个空间,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创造良好的停车环境,对于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与畅通,促进汽车消费的发展,在现阶段显得尤其重要。根据“十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200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000万辆,其中轿车约1000万辆。按照目前汽车使用状况,将有50%车辆行驶在城市中,因此,研究并逐步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1 目前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的现状 从总体上分析,我国城市机动车停车场数量无法适应汽车保有量增长的需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与城市停车场建设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据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对全国15个大城市停车现状的调查,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之比平均为4.84:1。有的城市平均每31辆车才配备一个停车位。这种停车位不足的结果是,机动车违章停靠,侵占道路、绿地和居民休憩用地的现象日趋严重,使道路通行能力下降,并影响市民的生活秩序和恶化环境、景观,这是现代城市发展中既尴尬又困惑的问题,同时成为阻碍轿车进入家庭的一个瓶颈问题。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汽车数量的增长与停车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停车位都有较大的缺口。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每年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30%。据权威部门测算,到2010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停车位需求如果按100%的基本停车位和20%的公共停车位计算,共需增加停车位480万个,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由此,导致马路停车场大量出现〔1〕。又据建设部调查,目前全国轿车的停车位缺口在400万个

城市停车收费解决方案

城市停车收费解决方案 我们的智能终端路边泊车收费系统,是国内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它的核心是将北斗(GPS)的差分定位技术和+手机APP应用+人工手持POS监管式收费相结合,实现的泊车位置精确定位、缴费便捷的功能。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球定位+无线数传+移动支付+巡检终端 1、定位:定位部分(位置信息传感):车上安装可以接收北斗定位信息的智能终端(比如导航仪)或者纯粹的GPS传感接收器。其特点是定位精度在1米的范围(亚米级定位)。 2、数传:数据传输部分:相关停车信息(如泊车位置信息、泊车车辆信息、缴费支付信息)在智能终端(手持机)显示,同时通过3G网络传输到后台。 3、移动支付:支付系统,后台服务器根据相关信息,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或者第三方支付系统,根据停车时间的长短,实时扣费。 4、巡检终端:巡视检查系统:因为本系统,对停车位置的检测定位精度很高,哪些泊车位置是合法停车,哪些位置是非法停车,在后台及巡检终端很容易体现,快捷迅速查询违章车辆,减少逃费的机会成本。 5、我们方案特点:1、不需要挖沟埋槽,投资少,实施方便,维护成本低,更绿色环保。

2、自助泊车,一键操作。用户缴费充值更加便捷。 3、通过建立差分基站,提高了泊车定位的精度。同时,差分基站的建设,将来肯定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交通、测绘、无人机定位、物流配送等。 对于这样的收费解决方案我们的利民优势: 惠民一:保险优惠业务在“停车应用客户端”菜单界面点击约定“购买保险”菜单,由于指定的保险公司和我们是合作关系,可以通过这些保险公司“手机店铺”查看折扣和促销情况;其中比较高档的车辆特定保险,可以“赠送在整个城市免费停车一年”,当然他的停车费用是我们运营公司支付的。 惠民二:停车诱导服务在“停车应用客户端”菜单界面点击约定“停车诱导”菜单,可以在周边按自己需求寻找“免费停车场”或“价格可以承受的停车场”并可以查看实时的停车位。这些停车场都是由“北斗差分基站精确定位的和测算的。 惠民三:泊位预定折扣服务在“停车应用客户端”菜单界面点击“泊位预定”菜单,可以在自己长期需要停车的地方“购买或预定泊位”,这些停车场都是北斗精确定位,并加盟到该系统内的,通过平台预定可以比正常渠道预定低6-8折扣。因为通过移动互联网购买,减少了用人成本和资金管理风险。 惠民四:停车收费便捷与折扣开车的民众手机运行状态下的“停车应用客户端”,在到达并进入有“北斗差分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具体停车泊位时,软件将会自动弹跳“开始计时”界面,点“确定”,车主开车离开时手机软件将会自动弹跳“结束计时”界面,完成账号自动扣费。无人状态下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提醒和操作,管理成本极大降低。——通过路边收费检查员执法仪器监控车主付费情况。

停车调查报告范文4篇

停车调查报告范文4篇 随着私家车的猛增,三镇停车难凸显。尤其是位于闹市区的多个商业区,由于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加上周边道路交通状况拥堵,停车难现象尤为突出。 连续两周,本报记者探访汉口武广商圈、江汉路花楼老商圈和武昌徐东商圈、司门口老商业街,实地调查停车现状,发现这些人气旺盛的商业区,停车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停车位缺口日益加大,停车难现象正在加剧。 【样本之一】武广商圈 调查地点:武广商圈 调查时间:5月28日(周五)、6月2日(周二)、6日6(周日) 6月6日,中午12时,记者来到sogo。由于缺少地下停车位,前来购物的车辆都停放在武展东路的路边临时泊位,划线泊位40个,车位满员。靠武展一侧的路边,违章停车35辆。sogo周边实际停车75辆。 当日,武汉展览馆正在举办小型的家居建材展,周边停车压力较大。东侧的停车场有停车位75个,满员;武展门口的广场上临时收费停车,从武展东路一直停放到武展西路。记者粗略统计,广场上共停车170辆,而实际划线泊位只有70个;武展西路上,设置收费停车位30个,记者发现在绿化带和路边共违章停车25辆,实际停车55辆;在武展背后的京汉大道非机动车道上,没有设置划线停车位,而实际停车45辆。 此外,武展地下的专业停车场内,500个车位满员。

统计来看,武展周边设置地面停车泊位总共175个,地下停车场停车泊位500辆,总共设置停车位675个;而当时实际停车845辆。 由于双休日,武汉广场地下200个车位满员,国广地面设车位30个;世贸广场地下80个车位满员,院内45个车位也没有空位;在解放大道门前,共违章停车48辆。此外,由于武广地下停车位没有空位,只能出一辆进一辆,因此武商路上停满了等待进车库的车辆,足有50辆。 统计来看,武广附近共有停车泊位355个,实际停车453辆。 从记者调查结果来看,武广商圈内共有停车泊位1070个,而实际停车1373辆。 另外,从5月28日、6月2日两个工作日来看,武广的200个车位的使用率为八成,世贸的80个车位基本满员,武展的地下500个车位则有一半闲置。而路边的停车位平时也比较紧张,时常满员。 【样本之二】花楼片 调查地点:中山大道花楼商圈 调查时间:6月2日(周二)、6月6日(周日)15时 6月6日,中山大道花楼商圈,佳丽广场地下300个车位满员,停车只能出一辆进一辆,路边等待进车库的排队车辆30辆;东侧的交通路设置泊位30个,实际停车45辆,违章停车15辆。 大洋百货,地下500个车位满员;万达广场,地下200个车位满员,毗邻的花楼街违章停车70辆。相邻的民生路,一侧设置停车泊位70个,满员;马路另一侧同样违章停满汽车,记者粗略统计,从中山大道

停车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79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停车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停车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活动步骤一:查找公共政策问题 3月27日,我们班正式开始开展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搜集了大量的报纸杂志,经过老师的讲解,大家在了解明白了什么是公共政策问题后,开始查找资料,记录有价值的公共政策问题,每个小组派出同学代表,交流自己小组的公共政策问题,并说明研究问题的原因和现实意义。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公共政策问题:有:校园周边停车问题、小摊问题、放学交通问题、校园周边网吧问题、校园周边环境卫生问题等等。 活动步骤二:选择班级研究的问题

关于目前城市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究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2014 年 06 月 23 日 关于目前城市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究 摘要:开车追求顺畅,停车希望舒畅是汽车驾驶员的主要追求之一,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中汽车乱停乱放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不但阻碍了交通的通畅,成为交通事故的隐患,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还易诱发治安、形式案件,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及正常管理。 关键字:城市;停车位;资源管理,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建设高速平稳的发展,由此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生活方式

也有很大改变。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许多事情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近年来随着私家车增加迅猛,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气势,也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因此停车难则成了制约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研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我国城市小区,公共停车场 1.2 研究方法:分析法、文献资料法 2.分析与讨论 2.1城市停车难的现状 停车难问题何止在小区。行在街头,随处可见停满的轿车占据了人行道,还将本来不宽的马路占掉了一半,使交通不堪重负。类似的问题已屡见不鲜,它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使交通事故增加、小区矛盾加剧、市民纠纷激烈,严重影响市民生活乃至社会安定。停车难已不是小区内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大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2.1.1汽车数量的增长与停车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停车位都有较大的缺口。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每年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30%。据权威部门测算,到2013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停车位需求如果按100%的基本停车位和20%的公共停车位计算,共需增加停车位480万个,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由此,导致马路停车场大量出现〔1〕。又据建设部调查,目前全国轿车的停车位缺口在400万个以上。而近几年新增轿车每年在200万辆左右,按停车位与轿车数之比为1:1.2计算,每年需新增停车位290万个,才能满足停车位的需求。 2.1.2占道停车现状非常严重 据权威部门2010年调查资料显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大部分都采用占道的方式停车。在全国重点大中城市中,根据对广州33条道路停车调查表明,车辆停放占用的道路面积达40%以上;上海市中心区的占路停车面积最高峰时达60%;南京主城则有67%以上机动车是占路停车;郑州市市区80%的道路存在占道停车现象。而美国大城市路边停车占16%,香港占17%,日本则严禁在路边停车。近年来大幅度增长的私人轿车中有60%夜间无固定车位。停车场极度缺乏,使得机动车随意停放,造成停车秩序混乱。目前我国各城市占路停车现象非常严重,一些城市还存在主要干道占路停车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道路交通,使道路通行能力、行车速度进一步降低。另外,车辆在道路上任意停放,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都造成了干扰,也产生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隐患 2.2造成目前停车难的主要原因 出现停车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私家车发展迅猛远远超过城市发展步伐,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但同时应该看到,我们在挖掘可用潜力增加停车场地行动迟缓;新建中的小区和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对配建一定标准停车场地要求含糊、措施疲软,开发商大多惜土如金,千方百计缩减停车场地,相关部门监管不

(整理)中国城市停车解决方案.

中国城市停车解决方案(修改稿) 一、主旨:用中国的方法、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我们城市的停车问题。 中国的普通民众买得起汽车,但停不起车。所以,他们才乱停车。中国城市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们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和空间来容纳与日俱增的 车辆,他们好像无计可施,而后无所事事。于是造成,更多的人外出或者回家,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停车位;路边和所有的平地什么时候都是满满的。 中国的规划设计者、生产者和投资人还没有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方法和产品理念,他们只好模仿、照搬西方城市的机械式停车楼。然而,在西方国家也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而且,我们不应总是步西方解决模式的后尘。效仿并不都能真正解决问题,特别是停车问题——整个城市的停车问题。 二、方针: 1对现有平面停车场地实行立体化,推行“平面立体车位”的独特概念,并普遍地运用于大多数地面停车场。 2树立充分利用城市空间的理念,尽可能多地利用城市平面场地上层的空闲着的空间。其中还可能包括绿地、人行道甚至是部分街道等的上层空间,都要给予普遍、灵活和适度的利用。 要想避开资金和空间这两大困扰已久的难题,只能另辟蹊径。城市向立体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道路、房屋无一不是立体的、立交的、多

层的,甚至是地下的;直至车库,不也有了立体的吗。将这一概念推及平面停车场,不是非常简单而又合理的吗? 3.强调一下,我想要推行的“平面立体车位”的概念,与传统的停车楼有所区别的是:平面场所之上的立体车位是与停车楼之类的建筑物相脱离的,这样才能摆脱城市处处大建车库的恐怖前景;另外,其伺服提举机械装置也是从中剥离出来的,这样,一机多用,也就减少了制造费用。中国的城市有很多适合进行这样的改造。我们的城市(超过旧城区数倍乃至十余倍的新城区)都是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间新建的。其规划都较为合理,道路宽敞,建筑间隔合理。这是我们优于西方城市的一大优势,相比之下,我们的闲散空间实在是太富裕了,有些地方甚至显得空旷。这些空间如果不加以利用简直是暴殄天物,这种状况十分有利于新的停车解决方案的实施。在拥挤的旧城区,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方针,只是可能不那么宽裕罢了。 三、办法: 在现有各大小停车场上空、绿化带中的树木之间和花草灌木之上、甚至是部分街道和人行道的上空,都可设置二(三)层停车位。 增建新的立体停车位,只需要在原有平面车位和新选择的场地上增设或预设安装基座,在其上端搭建最简单的柱、梁、板(轨)组合结构的停车平台。结合规划,还可建造永久式的固定立体车位(主要是在道路两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