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功与静功

动功与静功

动功与静功
动功与静功

动功

一、总论

“动功”统摄于气功疗法中,与“静功”是相对比较而言的。在相对的基础上,两者的作用,不能分割,要统一它的关系,才能结合“由动入静”的方法。又要分开练功,才能显示出“动”、“静”的作用不同。这种理论,旧说叫做“动静相因”,“表理相循”。根据这种理论,动功是静功的基础,也是练功夫的入门正路。因此丹道家对于练气功夫,订立了一个动静两骸的总原则,和创造了一套“由动入静”,“以静制动”,“用柔济刚”,“行气导脉”,非常精致的动功方法,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所谓祛病延年,治疗保健的宗旨。动功的方式,各宗各派,各个不同,精粗有别,互有短长。然而,它们有完全相通的方法,一致的要点。其最主要的是口诀都采用“柔道”。所谓“柔道”的含义,有下述的几项:

第一,“全身要柔,有似婴儿”。这意思是说,四肢百骸,关节肌肉,都要柔软得象婴儿一般。也就是把全身的筋骨、皮肉,一切的“肌腱髀枢”,全部放松,不可带一点儿硬性和使用一丝的气力。

第二,“真气要柔,沉下丹田”。这意思是说,练动功的时候,要把真气储蓄在丹田里,但要顺应自然,不能勉强硬练,有如皮球一样,任何一点拍着它,它都自然地相应跳动。决不可听信把丹田用力鼓得很硬的说法。如果只体会气沉丹田的生硬方法,而不体会柔的滋味和作用,自然更不会柔的操作,则练气的成就,必然会变成“外家功夫”的“硬弓劲”,只能锻炼外面的筋骨皮肉,而不能锻炼内里的五脏六腑。因为“柔”的相对是“刚”,既然走不上柔的道路,必然走到刚的途径去了。我们辩证刚柔,只有柔才可以包括刚,也可以变化刚,更可以克制刚,唯柔才可能引韧伸缩,才可能不折长存,这才是真正的“至刚”,亦即以柔济刚的大用。因此,柔可以等于刚,而刚则不能等于柔。我们了解柔和刚的道理,也就知道“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同是练气,而两者又是有分别的。练功的作用也有天上地下之别。我们对于练“外功”的职业者和职业体育运动家作个统计,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多数都因脏腑受震伤而生病,不能再做运动员了,因为他们只锻炼外表的刚,而不会刚柔相济的锻炼方法。

单独说气沉丹田,柔道的用法,其概要统摄于“升、降、开、合"四种口诀。这四种方法用于“外表”“有象方面”,则又归纳于“呼吸吐纳”,呼吸又分别为“反正顺逆”两种运用。“升、降、开、合”四种口诀,用于“内里”“无象”方面,则又归纳于“意识导引”,这种方法又区别为“分经、归元”两种运用。统一内外表里的连锁关系,分用呼吸,反正的吐纳方法,发生升降开合的运气作用。这一系列的操作关键,完全系于下丹田,也就是说一呼一吸,都以下丹田为起止的“处所”。一降一升,一开一合都以下丹田为“依归”。分经运行,以下丹田为出发点。导引归元,以下丹田为归宿地。凡此种种,都不离开下丹田的关系,而以下丹田为统一的总发电机。这些关系说明了“真气要柔”、“气沉丹田”是“活泼自在”;而不是“生硬执著”的。活泼自在的运用,即是内家的“柔道三昧”。生硬执著的固守,即是外家的“硬劲弓力”。

以上概说“真气要柔,沉下丹田”,虽然只足以说明它的轮廓,但其中的精要,可以说大体无余了。至于详细解说,参看峨嵋十二庄口诀详解,这里不再重复介绍。

第三,“呼吸要柔,绵绵不断”。这意思是说呼吸出入,吐故纳新,不拘执用反呼吸(即逆呼吸),或者用正呼吸(即顺呼吸),都要作到“绵绵不断”,“若存若亡”的要求,也就是把呼吸要调整得细而又长,如象春蚕吐丝一样,吐纳连续,无有尽止的样子,这是单就外象的呼吸吐纳而言。另就结合呼吸在内里的意识导引,分经归元而言,则又当象蜘蛛布网一般,它的规律,必须先把上下升降垂直的丝结好,次结左右开合横行的丝,在四面八方布满丝网之后,蜘蛛仍旧归回网心潜伏着,以应付外来的虫类入网,飞快地捉虫吞噬。这就和运转丹田真气抵外侮的邪气,消灭疾病的情况是相同的,如果使用于武术方面,所谓“听劲”和“发劲”的作用,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能够运用柔道的“至刚”之气,所以能把敌人打出很远。另外关于动功的呼吸,有精深的理论和方法,在“九气”的九种“息法”当中,只限于“口呼口吸”的运用。功夫很纯熟之后,才可以进步到“鼻吸口呼”的方法。这种次第,决不可急进躐等的,希望学习的同志们,特别注意。

第四,“动作要柔,蛇行蛹动”。这意思是专门说练动功、打架子、一庄一式,一举一动,“挥手抬腿”,“掉头下腰”,“伸屈指掌”,“凹腹吸胸”,一切动作,都要做到“柔若无骨”的要求。每个关节,每条肌肉,都各别松开,作柔的运动,即关节连关节,肌肉连肌肉,关节又连肌肉,都要有联系,大的关节肘、臂、股,腿、好似蛇行,盘旋夭矫,昂头摆尾的滋味。小的关节腕、指、脊、颈、好似蛹动,蠕蹑迂迟,进而又退的状态。能够细细体会“蛇行”和“蛹动”的精神,则动作要柔的韵味,不难深入了。

第五,“触觉要柔,流水穿堤”。这意思是专指两种因素而言,首先是对外面接触的人物和气候的因素,其次是对内里接触的脏腑经络交会流注的因素。也就是说外面拳脚运动,各式架子的操作,内里吐纳呼吸,分经运气的循环,把它统一结合起来,内外一致,不论触觉到外来人物的击袭,或者风寒的侵犯,抑或触觉到内里脏腑的气脉阻碍,都运用“柔道”的原理和方法,对待这些内外触觉的病因,运行“真气”,予以流水般的冲击,好似流水潺潺不断,涓涓不塞的情状,一直对准它所触觉有阻碍的场合,发出以柔克刚的作用,犹如“流水穿堤”的情况,则全身气脉通畅,病邪不干,而能祛病延年了。

动功主要以柔道为原则的内容,概如上述。

其次则注重阴阳气脉的交变和五脏六腑的分经运气。在“柔道”原则的指导之下,每一种架子的运动,包括了头、颈、肩、臂、肱、肘、腕、掌,指,脊,胛,腰,膂,臀,腱,髀,枢,股,(骨字旁+行),胫,踵,跗,趾,胸,胁,肋,腹,等等。在一个动作之中,这些主要部分,都要发生一定的气脉变化,表现于运行的迟速,流注的多寡,阴阳的变换,经络的交会,初步练功的人,一般对于真气运行的体会,都自觉酸、麻、胀、疼、寒、热等等“动触”现象。功夫慢慢进步了,则自觉的滋味也随之而发展。从前的酸麻胀疼,一变而为轻松舒适,

神清气爽,所谓如饮醍醐,如灌甘露。即使在工作疲劳之后,专心练一趟动功,疲劳反而会消逝,精神恢复之外,还会增长。

根据上述两种要点,不论练那一派的动功,都会练到很高的境界,所谓外练筋、骨、皮,坚如金钢,柔似止水,外邪不侵,疾病不生。如果练得火候纯青,全身气脉,了如指掌,动念即动,止念即止,打下了静功的基础,是上了“由动归静”的正确道路,一旦上坐去练静功,顺理成章,那真可保证所谓“限期取证”,在一百天以内,能够完成九种次第的初步功夫,每一百天加练一步功法,则不出三年,“九种次第圆满”,功夫深厚,百病消除,延年可期。练到这种境界,所谓“自利”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即奠定了“利他”的技术基础。按:丹道家练功的宗旨,原来包括两个目的,所谓“自利”与“利他”,自利用练功方法,以“祛病延年,长生久视”为宗;利他用医药方法,以“救济病苦,广渡有情”为宗。这两种观点,虽然是十足的宗教思想,富有浓厚的神权色彩,然而,单就治疗和保健的科学观点来看它,那种精神在新社会里,也有可取之处。因为它所谓的利他,是指推己及人,以广大人民为对象,包括“人、我、众生、寿者”的理论,而采用医药治病的方法为手段,以实现利他的宗旨,包括“烧丹炼汞,丸散膏汤,针灸熏洗,导引按摩”等等医药及技术。这一系列的理论及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完全以“内景功夫”为根据的,从动、静两种功夫中,经过千锤百炼体会摸索而得来的各种方法,是有物质基础合乎科学的,是实践中综合所得的结果,是非常可贵的东西。

从动功的“内视”方法中,每一个架子,全身都在“蛇行蛹动”地运动着,对于全身筋、骨、皮、肉的节合离散,阴、阳、气、脉的交流灌注,都体会得如掌上观纹,这些体会所得,在“经络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祖国“针灸科”、“整骨科”、“按摩科”的理论与精细的操作方法,也就是说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从练动功而总结出来的。因此,总结练动功的好处,除了祛病延年、治疗、保健的效用之外,对学习祖同医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是针灸疗法的操作,整骨折伤的接逗技术,按(足字旁+乔)导引的调整气脉,非精习动功真能达到高深的造诣境界,技术水平,根本上就无法提高了。

我们从文献方面作历史的考据,和在近年亲身接触的事实,大体统计一下,凡是精通针灸、整骨、按(足字旁+乔)的历代名家和前辈先生们,可以肯定地说,他们至少都会动功,而且有精湛的造诣。

其次,有了动功外练筋骨皮的基础,进一步去练静功,除了“内练精、气、神”能获祛病延年,有治疗保健的效用之外,它对于“内景”的体会更进一步,更精细地掌握了五脏六腑气脉的流注规律,不特一般性的规律能充分了解它和掌握它,而且进一步对于人的喜、怒、哀、乐、忧、思、恐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所谓“七情”、“六欲”、“十二处”,一系列的气脉发动情状,都有深度的体会,因此,对于人身的生理变化,气血循环,通畅痞塞,对脏腑的阴阳盛衰,五行生克,母子相传,等等“内景”的实际滋味,都能在练功的实践中获得证明,从而与理论结合起来,辨证施治,运用于临床,

发挥功夫与医药合一的作用,在丹道家而言,可实现他们“利他”的宗旨。就医学疗效而言,可充技术高深的大夫。

最后总结而论,练功夫虽然分动、静两大类,而它的方法,是紧密联系的。它的作用虽然也分内、外两途,而祛病延年的效用,则是一致的。

静功

一、总论

静功是气功疗法的一部分,与动功相对而言的一种功夫,就外面的形式来说,它盘腿握手,闭口垂帘,身体坐着不动,与打拳运气,手舞足蹈对比起来,所以叫做静坐功夫。其实,这样坐着,还不能说是真正的静功,因为它虽然用呼吸吐纳的一切方法使人体的气脉内在运行,慢慢导致归元,意识集中,得到真正的休息。所谓的清静境界,才算得着静功的好处。但,很多人在坐着的时候,每每意识不能集中,念头不断涌来,反而比不坐的时候意识更为纷乱。所以说不算真正的静功。

关于静功的理论和方法,可分为佛家与道家两大类,而两家则又门派众多,各有短长,因此,这里不预备作学理的讨论。只综合各家的优点,作实用的介绍,分别把几种简要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切实实介绍一番而已。虽然原则如此,仍附带介绍几种参考书,以供同志们作重点的钻研。属于佛家的经典,译成汉文的典籍,可以《大安盘守意经》,《天台小止观法》和《摩诃止观》为代表著作。其余高深的东西,不必要了。属于道家的经典,可参考道藏第三洞洞神之部的著作,自“尽”字号起,一直到“命”字号止,共二十一大卷,都是研究吐纳服气的方法,共有三十二种,内容丰富。对于吐纳气功,具有参考的价值。总的说来,静功在治疗和保健两方面,在配合动功的基础上,是可以提高其有效程度的。同时动功和静功的配合,其比例要恰到好处,就一般练功的规律而言,初步练功的人,应当先从动功入手,练过一些时期,再进入练静功阶段,慢慢在“由动入静”的规律之下,把动功逐渐减少,静功相应增多。再慢慢把静功方法掌握好,运用得极其纯熟,进步到只是运用“内动”而达到“入静”的真正清静境界,则外练的动功,可以舍去不用,而身体健康的程度,自然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自然会如愿以偿的。

关于练习静功,除了应该遵守前述的禁忌事项之外,还当注意下列的十二项要点。

一、要有信心。坚定信念,气功能治好自己的病,能保健自己的身体。

二、要有恒心。坚持久练,不可因为中途疗效不显著而停止。

三、要能忍耐腰酸腿麻,专心一志地练下去。

四、要随时随地,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都利用机会,练习吐纳呼吸。把练功与生活、工作打成一片,结合起来。

五、要体会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需要,要知道“损益”、“取舍”,在练功当中,自觉某种方法于已有益,则勤勤练习,如果发现于已有损,则放弃不练。

六、要善于辨证各种“动触”的现象,凡是气脉流注,周遍全身,所产生的热、凉、麻、酸、震掉等等,都是练功过程的必然现象,而这些现象象征着气脉的运行,与疾病作斗争的滋味,必须把这一切看作事理的当然,而平淡视之,绝对不可故意去追求它,也不可认为是什么好现象,或者当作坏现象,更不可自生恐怖畏惧的心理。在各种“动触”产生的时候,照上述的辨证体会,热就让它热,痒就让它痒,麻就让它麻,一切的一切,给它一个不睬不理,不闻不见,一心一念,集中念头,照着口诀去练功。则这些“动触”的现象,自然会被自己“善巧运用”,而变做“温养功夫”的一种资料,对于治疗和保健,才有益无损。这一要点,关系练功很大,希望练功同志们细细体会。

七、要密行练功。得到了益处,不可向人谈说,即使没有得到益处,也不可胡乱向人问长问短。应该向指导的大夫汇报,或者向高明的人请教。这样才可以避免练功发生枝节和障碍进步,才会有益处。

八、要在上坐的开始,先把姿式如法调整好。要全身放松,不要紧张。

九、要如法调息。把呼吸吐纳合度,“神与气合”,若存若亡。

十、要把念头集中,思想不可开小差。在练气的时候,要“神与气合”,在修脉的时候,要“神与脉合”。都要相合一体,有似水乳交融。

十一、要在下坐之后,自行导引按摩。擦面、摩头、拔耳、熨眼、叩齿、搓掌、摇肩、扭腰、伸腿、舒足。

十二、要把口中的津液,细细咽吞,不可一口吞下。

关于佛家和道家气功的运用,导引呼吸的异同和治疗保健的作用,细细对比研究,大同而小异,还不能评论谁优谁劣,不过道家的练气口诀比佛家的方法多些,而且细致,可以分经运用,操作起来易于着手,归纳起来,当以黄庭山人所阐发的《太上玉轴真经》六字诀为最妙。以呵、呼,(口字旁+四)、嘻、嘘、吹六字音符,分治五脏六腑诸病,即佛家天台宗智者大师也援引这六字用于“小止观”。《禅波罗密》一书也引用这六字口诀。不过用嘻字治三焦的病,以嘘宇治肝脏的病,以(口字旁+四)字治肾脏的病(与道家孙思邈“千金方”所说相同,略有差别而已)。佛家的十二种息法,所谓上息、下息、满息、焦息、增长息、灭极息、暖息、冷息、冲息、持息、和息、补息等等方法,是很合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原理的。不过比道家的方法笼统些而已。至于两家练静功的入静方法,各有一套完整的口诀,各具效力,殊途同归,也难以评其优劣。然在高度的静功而言,佛家所谓“八正道”之一的“正定”;“六度”之一的“禅定”,则道家不如佛家了。这些高度的静功是宗教徒的事,目前于我们治疗与保健上还没有用处。将来通过科学研究和证明,也可能是有用的方法。

练静功墩重要的一着,千万不可去追求一切动触现象,尤不可听信“动是好现象”的指导,否则“大动”得不可收拾,那就后悔不及了。因为静功以入静为目的,顾名思义,当然以“清静”为初步的要求,进一步以“定住”为究竟,连气脉的内动也要它逐渐归元,而要限制它动,甚至“念头”也不能动,所谓“动念即乖”,要这样的练静功,才是合理的,才是有好处的。明白这个道理,则对于故意追求动触现象或者对于动触情况发生欢喜心理或恐惧心理,都是错误的,应该纠正这种观点。神经衰弱的人,不会练功夫,身体各部也会感觉各种动触情况,这证明了人体气脉运行与疾病作斗争,是某种动触的表现,是一种自然的象征,并不足怪,用不着以惊奇的眼光去理会它。一切“付之不闻不见”,是一个最有效的对治方法。有人常常这样问我:“坐中动触是当前存在的事实,面临着这些存在问题,不闻不见是办不到的。”我曾这样反问他:“您不是在练功吗?练功不是有口诀吗?口诀不是要您在练气时要把念头与气合一吗?在修脉时要把念头与脉合一吗?您不把念头集中在练气的方法上,而让念头开了小差,跑去和动触现象扰缠在一起,这是反在求动而不是练静。譬如面前摆了许多油腻的菜(等于各种动触),而你已经吃饱了(等于思想集中),则这些菜自然不能吸引您的食欲,存在是莱的存在,自己不去屹它,则决定在乎自己,同时也不否定那些菜的存在,您能够深度藐视菜的存在,则您不吃菜的念头,就会相应地加深,同时您把意识运用到练功方法的发展上去,同于您练功有利的另一种存在结合,则莱和您的意识必然渐渐不相干,您是您,莱是莱,这等于动触任它去动,清静我自清静,久久锻炼,自然会战胜一切动触的现象,念头就不会开小差”。这项比喻,是“以静制动”的要旨,是我对静功的体会,从实践中证明它是正确的,因为这一问题,关系练静功的成败,所以特别介绍一番。

再就生理学神经反射的作用而言,譬如,您真正睡得很沉熟了(等于意识高度集中),在熟睡中,有些臭虫虱子在您身上咬着,而且吸吮您的血液(等于一切动触现象),您一点也不会感觉咬得痛和爬得痒。因为神经系统真正休息了,反射的作用,就会相应地减低,这等于你练静功程度的深浅,与动触的感觉成反比例。也就是说臭虫虱子咬您固然是存在的事实,而您睡熟了也是存在的事实,这两个事实的存在,在相对的程度上,有深浅的不同,在静功的作用下,自然会相对的不相干。这种比喻,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可以体会得很深刻的。因为“以静制动”的滋味,很难用文字语言来描写清楚,所以再一次介绍我的体会。

其次,练静功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四周的环境,一切事物的存在,能够决定人们的意识,自然界的接触,能影响人的气脉,环境清静,于入静练功是有帮助的。所以古代练功的人,讲究“法,财,侣,地”,选择环货幽静的地方,是一个重要条件

东方医道十大养生精萃之三 强壮静坐养生法

东方医道十大养生精萃之三: 强壮静坐养生法 强壮静坐法是根据古代释、儒、道各家的养成修炼方法进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而成,也是传统内丹术的筑基法。该养生法具有养气壮力、培肾固本、健体强身、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开发智能的作用。 一、操作技术 (一)调身 包括自然盘膝坐、单盘膝坐、双盘膝坐均可。 1.自然盘膝坐 两小腿交叉盘起,互不相压,头颈躯干端正,两眼轻闭,头微前倾,颈部肌肉放松,含胸拔背,两上肢自然下垂,两手四指上下互握,也可将一手置于另一手心上,放在小腹前的大腿上。 2.单盘膝坐 两腿盘坐,左小腿置于右小腿之上,左足背贴于右大腿上,足心向上,或右小腿置于左小腿之上,右足背贴于左大腿上,足心向上,左压右或右压左,可根据个人习惯而定。余同自然盘坐。 3.双盘膝坐 右小腿置于左小腿之上,再把左小腿搬起置于右小腿上,两小腿交叉,两足心向上,置于两侧大腿上。余同自然盘坐。 (二)调息 包括静呼吸法、深呼吸法和逆呼吸法3种。采用鼻吸鼻呼的形式,舌尖轻抵上腭,有鼻部疾患者可鼻吸口呼。 1.静呼吸法(自然呼吸法) 不改变原来的呼吸形式,也不用意识注意呼吸,任其自然。 2.深呼吸法(深长的混合呼吸法)。 吸气时胸腹部均隆起,呼气时均回落。深呼吸法需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呼吸逐渐达到细、长、慢、均、柔的程度,不能急于求成,且不宜在饭后1小时内进行。

(三)调心 1.意守 以意守腹丹田(脐内1寸3)为主,借以达到培肾固本的目的。也可根据练功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意守部位和内容。也可以用存想法。 (1)意守丹田。以肚脐为中心,自己拳头大小的范围,位于小腹内。意念勿过重,做到似守非守,绵绵若存,以免出偏。 (2)意守膻中。对心、肺疾病等均有调治作用。 (3)意守中脘穴。对脾胃虚弱、胃肠神经官能症及血液系统疾病有调整和治疗作用。2.存想 可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文始真经》云:“气缘心生,犹如内想大火,久之觉热。内想大水,久之觉寒。”即是以想的方法建立一个适合自己需要的寒热温凉的环境,以调节温凉寒热。如阳虚者可意想小腹有一火球,阴虚者可以意想山泉、小溪。 二、辨证施治 强壮静坐养生法以养气壮力、培肾固本、健体强身、增强体质为主,用于神疲乏力、气短、心悸、食少纳呆、便溏、腰膝萎软等元气亏虚、气血不足之证。可用于治疗紧张性头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疾患见上述证者。 呼吸方法选用原则:静呼吸法对初学者、年老体弱、肺结核、贫血患者较适宜;深呼吸法适于神经衰弱、贫血、便秘、精神不易集中者。 意守部位选择:培补元气选择意守丹田;意守中脘适宜于脾胃虚弱,胃肠神经官能症及血液系统疾病有如上症者;意守膻中适宜于心、肺疾病。 存想选用原则:阳虚患者选用温性存想如太阳、火球等,阴虚患者选用凉性存想如山泉、冰雪等。 调理疾病,每次习练20~40分钟,每天练功2~3次,2~3个月为1个疗程。三、病证举例 (一)眩晕(高血压病)

中国传统养生术静坐养生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e18892214.html, 中国传统养生术静坐养生法 作者:松桑 来源:《祝您健康》1988年第01期 说起静坐,不少人可能会想到庙里的和尚,山上的道士,认为这是“出家人”的事,与我们“俗人”毫不相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静坐可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呢, 静坐的最早记载可在《庄子·大宗师》中找到,说的是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颜回对孔子说:我进步了,孔子便问:有什么进步呢?颜回说:我忘记仁义了,孔子就说:不错,但不够,过了几天,颜回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已经忘记礼乐了,孔子笑道;不错,但还不够,又过了几天,颜回又拜见孔子说:我已经坐忘了,孔子连忙上前问,什么叫坐忘?颜回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孔子便说:让我也跟你学吧,孔子的好学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到底孔子后来学没学,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孔子长年过着颠沛流离,抑郁不得志的生活,而仍能享古稀之寿,想必也可能从中有所获益吧, 这里颜回所练的“坐忘”,便是一种静坐修练功夫,只是他不断提高,已经练到相当高深的层次了,郭沫若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认为:“静坐这功夫,在宋:明诸儒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颜回……” 不管怎么说,我国古人毕竟是酷爱静坐的,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就精于此道,晚年更是练此不辍,他在不少诗篇中都记载了练功时的感受和体会,如“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冬夜》);“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饮似醇醪,又为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俱空。”(《静坐诗》);“晚下小池前,淡然临水坐”(《约心》);“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松声》),等等。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也与静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通过自己多年的心悟体演,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静坐方法,他在《上张安道养生诀》一文中记载:“每日以子时后(三更三四点至五更以来皆可),披衣坐(只床上拥被坐亦得),面东或南,盘足坐,扣齿三十六通,握固(以两拇指掐第二指手纹,或以四指都握拇指,两手拄腰腹问),闭息(闭息敢是道家要妙,先须闭口并鼻,不令气出也。)……”逸套方法对后世影响颇大,在民间广为流传。 由于静坐简便易行,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近年来,国外也掀起了静坐热潮。据西德《明星》画刊报道,西德有许多人在练一种叫“T M”的功夫,“T M”是TranszendenLaleMeditation的缩写,汉语的意思是“超越一切,静思默坐”或“修身静坐”。具体方法是:每天静坐两次,每次20分钟,姿态静谧,思想凝寂,处非睡、非梦、非想的极度安逸状态,即所谓“第四精神状态”。有的练功者说:“做T M时,我什么也不想,但觉得头颅分开,清新的空气源源输入,浑身感到轻松。”

《因是子静坐法》

《因是子靜坐法》 《因是子静坐法》- 写作原因 维乔说:“静坐法,即古之谓功也。古者养生之术,本有功、外功二者,医术之药饵针砭,洽于已病,养生之功、外功治于未病者也。静坐法自后世失其传,习外功者多椎鲁而无学,而劝又专为方士所用,附会阴阳、五行、坎离、铅汞诸说,其术遂涉于神秘。为绅先生所不道。夫世间事物,苟能积日力以研究之,必有真理存乎其间,本无神秘之可言。所谓神秘者,皆吾人为知识所限,又不肯加以研究,人人神秘之,我亦神秘耳。亲幼年多病,弱冠以前即研究是术,庚子之岁乃实行之,以迄于今,未常间断,盖十八年矣,不特病疾竞寥,而精神日益健康;久欲以科学方法说明是术之效用。顾以来肯自信,操笔辄止。非敢自秘,将有待也。” 维乔说:“余之着是书,一扫向者怪异之谈,而以心理;生理之学解说之。凡书中之言,皆实验所得。于“正呼吸法”—齐兼采冈田之说。至于精之成道,则避而不言,以余尚未深造。不敢以空言欺人也。吾国之风气浮动甚矣,一事多不能体察其理,为盲从,为被动,一冲蔽目,有初鲜终,风气

如此,国几不国也。以静坐之术效之,期诸为扁鹊之良药欤。吾将以是书卜之也。” 《因是子静坐法》- 主要容 《因是子静坐法》讲述静坐之方法,有三大要求;一。端正姿势;二、意守重心;三、调节呼吸。此为入门之紧要关键。因是子静坐法练习图册 一、静坐前之准备 备静室一间,或用卧室,开窗闭户,不使他人束扰。备软垫作久坐之用,坐前解衣宽带。使全身筋肉不受拘束。平直其身,脊骨卜曲,端正就坐。 二、姿势(调身) (一)坐式 1、双盘膝。 2、单盘膝。 3、平坐式。 (2)卧式 l、仰卧。2、侧卧。 (三)静坐时之上身 静坐时之胸部宜向前俯,使心窝下降。 三、心意(调神) 静坐时应将人世间的所见所闻一切放下,无起妄念。然无起

道禅动功养生五式心法

心法要领:小腿用力抖动,膝以上肢体保持松软自然状态,意守涌 泉,冥想病气由内而外、从头到脚引入地心,默念【病气入地三尺 化为灰】! 医学原理:a:统一频率的振动可以统一身体内在的磁场,减少代谢产生的墒值。 b:振动的过程可以增加骨的密度,使体内的精微物质进一步的融缩。 c:振动可以开通人体的经脉,对肾经与膀胱经的作用最明显。 d:抖动可以排毒。通过脚底涌泉穴将病气排出,入地三尺化为灰。治疗功效:振荡经气,顺气理经,培气固元,补精填髓。小腿有节律的抖动,可以带动全身细胞的振动,使凝结的病气和壅带的气机活动开来,病气 在意念和呼吸的导引下通过脚底的涌泉穴排出体外。 2、扩胸式 动作特点:双膝微屈,含胸拔背,双手自然伸展,内合至胸前,吐出肺气,抬头挺胸,同时双手呈弧线向外展开,要求尽量外展到极致,配合吸气, 头向后仰。 心法要领:含胸为合,扩胸为开,如抱太极,开胸接气,气送丹田。呼气时用意念将气送向丹田,当真气向上冲时,呼气往下压,腹部压力增高,真 气自然溢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凡有疾病之处,均经元气疏通修补。

医学原理:a:后天呼吸的气过了膻中就是先天的真气。 b:经常做扩胸式可以开阔人的胸襟。 d:扩胸有开通中脉的作用。 治疗功效:强健心肺,扩充肺活量,开阔心胸,舒气解郁。扩胸可以最大限度的接纳自然界的清气,含胸吐气用意将接纳的清气送入丹田化为人体的真 气,通过扩胸的训练逐步可帮助心肺功能较弱者增强心肺的功能。 3、踢腿式 动作特点:单脚离地(男子先起右脚,女子先起左脚),至内向外旋转三圈,然后向上抬起,顺气弹出,同时双手沿踢腿方向外展。 心法要领:以意领气,以气动腿,气从膻中发出,贯通而下。 医学原理:a:身体的每一个关节、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发力,身体要象弓一样,要把身体每一处都可以象弓一样随时发力。 b:人体是一个X形交叉的结构,左半脑支配右半身,右半脑支配左 半身。踢右踢可以开通左边的胸腹,踢左腿可以开通右边的胸腹。治疗功效:调理脏腑,开通中脉,顺经理气,舒筋活血。人体是X形交叉结构,踢腿可以带动对侧的脏腑气血运行,达到协调脏腑机能的作用。 4、甩手式 动作特点:双腿分开,与肩同宽,沉肩坠手,双手前后交叉甩开,同时配合双膝屈伸的动作。 心法要领:手要松,气要沉,肢体左右摆动的时冥想身有一股暖流缓缓从头到脚流遍全身。 医学原理:a:人体的气的运行,是按照8字的双螺旋规律运行的。双手划8字模仿身体气机的运行。

调息静坐养生法

调息静坐养生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调息静坐养生法》的内容,具体内容:调息静坐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历来为儒、道、佛、医所广为应用,我现在就告诉你调息静坐养生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调息静坐养生方法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 调息静坐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历来为儒、道、佛、医所广为应用,我现在就告诉你调息静坐养生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 调息静坐养生方法 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但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养生学家!在《上皇帝书》中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养生理论:"人之寿夭在元气......是以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不得已而用药,则择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服而无害者,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东坡先生养生观的要点在于培养元气,使五脏六腑功能强健,相互协调。为此,他采取了散步、旅游、搬砖等种种健身法,但坚持最久且颇见成效的还是静坐调息法。 方法如下: 时间不限,选一处安静的地方,端身正坐放开衣带,使全身放松。两目垂帘,似闭非闭,用舌头在嘴里上下左右搅几次,同时张口吐出浊气,再从鼻孔吸进清气,这样十四五遍后把口中的津液咽下,然后叩齿数次,舌抵上腭,静静地数呼或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再由十数到百,一定要专心,记清数目。这样坐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不想再坐,可以先放松手足,

然后再缓缓起身。如此长期坚持,必可使身体健康无病。 这种静坐调息法是一种很简便而有效的气功,练功者全副身心都集中在呼吸之数上,自然就进入了入静状态,全身高度放松,使机体充分休息,自我调节,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东坡先生坚持静坐几十年,得以在那么凄苦坎坷的宦途中活到66岁,这实属难得了。 调息静坐养生功 静坐调息功亦属内家功夫,是通过静坐调整气息,除去杂念,定神养气,达到健身益体的作用,久之自可除疾去病。 此功法依佛家参禅入道之法简化而成,现流行多种静坐功法,但均以除虑精心调息为宗旨,大可不必拘于形式,握固形像。静坐调息是其中之要义。下面介绍的静坐调息功法,简单又易行,男女老幼皆可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达到静心、健身的目的。 一、择选静地。 选一安静清洁之地,如无专门的静坐之室,在卧室床榻亦可。床榻以硬板加褥垫为佳。早晨行坐要开窗通风,冬季通风后闭窗再坐。 二、凝神定意。 双腿单盘而坐,两手按在膝头,气息缓缓出入,舌尖轻抵上齿,脊椎自然正直,臀部平稳自正,收敛杂虑清心。 三、双盘调息。 单盘凝神片刻之后,杂念已除,可将两腿双盘,双手改为金刚手印(即右手放在左手之下,手心向上微曲,两大拇指尖轻轻相触),置于丹田之处。先由口中吐出浊气一口,随之自鼻缓缓吸入新气,徐徐咽下均入丹田。

=养生小功法之通元既济功

=养生小功法之通元既济功 养生小功法之通元既济功原文地址:养生小功法之通元既济功作者:Tang 既济是坎上离下,阴阳和合,水火相济的卦,通常身体健康的人都应该是这种状态;离上坎下是未济,是阴阳绝离的像,是很不好的卦,很多失眠就属于这种心肾不交的状。通元既济顾名思义,此功法可调补元阳,帮助人体阴阳平衡,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初识此法源于好友天则,当时连续培训,我的体力透支严重,天则兄传授我通源既济功;几日练习下来,渐渐气满神足。而且配合呼吸练习,强烈感觉随每次吸气拉掌,掌心都会把脚底凉气吸出。(尔后的实践也证明了此现象不是幻觉),练习过后微汗渗出,周身畅快。 真正检验此法妙处,是几日后一个机缘。小关姐是馆里后勤部长,勤劳认真。培训期间,她有一次冒雨从外面赶来帮我们打开电箱开关,次日便因淋雨受寒膝关节剧痛。上楼都费力而且痛苦感强。想到我练通源既济功拉掌吸脚底凉气的情形,便尝试着教她练习。她非常信任我这个“蒙古大夫”,练得很认真。拍打几次过后,她果然也在每次吸气拉掌时感

觉凉气从脚心吸出来,而且随着凉气的吸出,膝关节逐渐温热,疼痛也逐渐消失。大概5分钟痛感明显减轻行动自如很多,还做了几个蹲起给我看:)。 调理风湿性关节炎只是通源既济功的一个良性“副作用”,它的真正益处远不仅如此。益处就不一一罗列了,谁练谁知道呀!:)想必诸位已迫不及待,想了解具体练习法,刚好一位好友博客有详细介绍,在此就借花献佛转贴了吧。 以下部分转载自蓬蒿人先生的博客,原作者为黄润田先生练功方法 (1)采取坐的姿式,平坐(如同坐椅子)或者单盘,双盘均可,根据自身的条件而定。姿式要端正,以舒适为准,切勿勉强,拘束,双目应轻闭,自然的放弃一切念头,周身保持轻松自然的状态,静坐约一刻钟。 (2)坐式不变,双目睁开,将右脚放置在左膝上部,右手轻轻捂住右脚内踝骨上部,然后用左手掌心拍打右脚心的涌泉穴,(女士反之,即先用右手打左脚)。拍打时,要加「狠狠打」的意念,但用力应均匀,轻重要适中,其力度大约与一般鼓掌时的强度差不多,同时要默数拍打的次数。

静坐养生法

靜坐真气运行养生法: 前言 在目前及将来的社会中,各种型态的团体组织,例如政府、企业、社团、学校等等,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在组织中掌握各项资源,综合运用使其发挥高度的效能,完成设定的目标与使命,主要的关键,决定于专业经理人有效的经营与管理。 有效的专业经理人,必须具备充分的专业学识与实务,杰出的企业管理知识与经验,以及卓越的领导力、统御力和执行力。由于所须因应的人际关系十分错综复杂,所须处理的事务又常繁复多变,除上述条件而外,专业经理人个人更须努力锻炼健壮的身体与旺盛的精神,以便从容应付繁剧长时沉重的工作;以及修养完美的人格与高超的素养,使在处理人与事时得以圆融通达。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使林木繁茂青山更青,以免“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并使组织的社会使命更有效地发挥,专业经理人非持续不断地努力从事各种身心修炼不可。 静坐的原理及功效 专业经理人身心的锻炼,目前盛行各种运动,例如打球、慢跑与游泳等等。这些运动,就身体健康而言,对于身体外层的皮肤肌肉筋骨的健康强壮,确具有直接的功效;但对于身体内部的内脏、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健康,及密切相关的种种精神作用与人格素养,却仅有间接的作用,而且效果十分有限。 身体是否健康,精力是否充沛,以及生命是否长寿,真正决定性的关键,在于人体内部的内脏与内部系统,而非外部的肌肉筋骨。即以生病而言,皮破肉烂骨折均无大碍,但内脏衰弱破洞戒内部系统不正常,必然立即发生重大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运动的方法,确可达到身体健康精神旺盛的功效。但内脏是不随意肌,又和内部系统一样都受自律神经控制,无法用一般的方法加以运动。如果要对此达到直接运动的效果,同时兼具培养人格素养和开发潜力智慧的功能,自古所发展出来的“静坐”,是目前所知最佳的方法。 静坐俗称“内功”或“气功”,经数千年来的发展,由于入手及修炼的方法不同,派别甚多,各有优劣,所能达到的层次与效果也各不相同。静坐的方法,主要是以意念来带动和修炼人体内的“真气’,在初期并须配合以腹式深呼吸为主的“吐纳”方法。

道家教您怎么练习静坐法

可能在大家的心里觉得道家的一些东西是不需要学习的,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其实大家不要这样想,很多时候道家的一些东西是值得我们休息的,它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还可以帮助大家缓解压力,也可以达到养生的作用。 静坐是道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功法,在练习静坐法时,不仅要心静,更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练习目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如何练习静坐法吧。 静坐之法,从理论上说要在一个静字,静之要诀则是心字,静心是入门的要诀,若心不能清静,则一切修行之法,皆无从落脚生根。故静坐之要在静心,静心之要则在养心息心,或曰收心炼心。天玄子曾曰:养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广、心正、心平、心定、心静。 从而去掉凡常之时的欲念之心,攀缘之心,忿恨之心,恐惧之心,好恶之心,浮竞之心等。《玄关秘论》中则说:心牵于事,火动于中。心火既动,真精必摇。故当死心以养气,息机以死心。因为种种念虑皆由心生,故当息心不动,让思虑的心死而无生。只有思虑之心死而无生,才能显见到我们真心,也就是我们的道心,如若父母未生前的本来之心,如此才

能归根于静。吕祖曾说: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 息心以静的方法,在静功实践中,也可以通过数息或听息的方法锻炼。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下手时只用耳根听不用意识,只要自然觉得一呼一吸就行,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皆任其自然变化,不用意识去支配。所谓数息,用两眼观看自己的鼻尖,并同时用意数鼻中呼吸出入的次数,要诀贵在勿忘勿助,数到几百次后,心中自然安静。 对起首做功夫的时候,不论是坐是卧,总要周身放松,不使它有局部的紧张,不让它有丝毫的拘束,自己感觉非常的适意,做得恰到好处时,时间虽然经过长久,心中并不厌烦,身上也没有酸疼、麻木各种难以忍受的情况,这样就是肉体已经得到安静了,但思想上的缠缚尚未解除。再进一步,做到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牵挂,未来事情不预计,脑筋完全休息,这样就是精神得到安静了。其要在于轻松与自然。 温馨提示:上边介绍的就是道家的静坐法,可能大家看上这个方法很复杂,大家可以练习一下,实际操作就没有难了,静坐法可以帮助您放松心情,还能缓解压力,适合所有人群,希望以上这些能够帮助大家,喜欢养生的朋友们可以学习一下。

养生三大功法

养生三大功法 (2013-02-15 11:57:53) 转载▼ 分类:健康知识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养生三大功法作者:老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养生三大功法:十个“一分钟” 长寿不是梦;45-65岁养生20诀; 闭目养生13式 十个“一分钟”长寿不是梦 1.两手对搓一分钟。手掌快速对搓300次,刺激手掌的经络穴位可通六经、强化内脏、调和阴阳之气。可治疗肩痛、眼睛疲劳。 2.手指摩头一分钟。手指由前额深摩头顶至脑后,以每秒2-4次的速度,促进脑部血液回流,使发根得到充分营养,头发黑且光泽。 3.轻揉耳轮一分钟。双手指轻揉左右耳轮至热,舒适为止。有通经散热、保健听力的作用,尤其对耳鸣、目眩、健忘有防治功效。 4. 转动眼睛一分钟。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30次,可提神醒目,有强化眼肌、防治慢性角膜炎、近视眼等功能。 5. 拇指揉鼻一分钟。双手拇指上下揉鼻50次,可祛风雍塞,开肺窍,对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甚至对心脏病、动脉硬化症都有防治功效。

6.叩齿卷舌一分钟。轻叩牙齿,可使牙根和牙龈活血,卷舌可使舌活动自如,增加其灵敏度。 7. 轻按肚脐一分钟,用双手掌心交替顺时针揉摩肚脐,可通畅胃肠之气,促进消化吸收。 8.收腹提肛一分钟。反复收缩,使肛门上提,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 9.伸屈四肢一分钟。仰卧时血流缓慢,血液存留四肢过多,通过伸屈运动,使血液迅速回流,共给心脑系统足够的氧与血。 10. 蹬摩脚心一分钟。仰卧以双足跟交替蹬摩脚心,可引导肾脏虚火及上身浊气下降,并能清肝明目,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耳鸣等均有疗效。 45 - 65 岁养生20 诀 45岁至65岁这个年龄段在人的一生中很关键,即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又是从中年走向老年的过渡期。因此,这个时期的养生更应引起重视,生活习惯更应讲究。几点拙见供中年朋友们参考。 1、测体重:要注意体重,过于肥胖会减少你的寿命。可采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即用身高的平方除以体重,所的数据如超过25,即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x1.70,结果是2.89。如果你的体重是75公斤,用75除以2.89,结果是25.95(正常指数是20—25),则你的体重超重。 2、不吸烟:吸烟会使寿命平均减少10年。据有的医学专家说,在

冈田式静坐养生法

此法系冈田虎次郎生前创始的一种心身修养法。想要学习此静坐的人,首先必须知道两件事:一是姿势要调正;二是呼吸要调好。这是练静坐的两大法门。姿势和时间冈田式静坐法主要采用日本跪坐式练功,上身要求正直,腰臀下沉,入力小腹。跪坐中,脚麻痛,可活动活动,换换脚,坚持静坐数日后即可克服。跪坐时,臆想自己像个不倒翁,入力小腹,上虚下实。但肘骨最下部分要放松,要含胸,这样才能小腹充实。含胸,和立正时的胸的姿势正相反。静坐时,两手放的位置和握法不拘,但要放松,不可用力握手。头正直,眼轻闭,闭口,要鼻吸鼻呼。静坐的时间愈长愈好,但起码每次要坐三十分钟,每天坚持,必有显效。练功可在早晚或其他方便时间内进行,但最便于入力小腹的时间是在饭后(关于日本跪 坐,还有不少细则要求,这里从略,其余部分均全译——译者注)。晚睡前,哪怕进行短 时间的静坐,然后入睡也是有益的。也就是说,如果能坚持在早晨起床后静坐为主,晚间睡觉前静坐为辅,每天坚持进行两次练功,则更有效。静坐时胸、腹、臀的姿势,在日常行、住、坐时也要保持不变,时刻注意。平时要心平气和,意念集中,这样身体方能松沉,血液循环才能旺盛,静坐也才会最舒适。否则,意念散漫,身体姿势自然不整,从而血液循环也必然不畅,感觉不适。呼吸方法姿势和呼吸,对静坐来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呼吸如果不健全,亦即呼吸未调好,不可能体会到静坐的真正的妙趣。冈田式静坐法的呼吸,与大多数日本人的习惯正相反,所以首先要练好呼吸。冈田式呼吸法,在呼气时,小腹凸出,坚实,有力,而胸部是虚的,亦即要虚胸实腹,使气呼得缓慢匀调。在吸气时,要扩胸收腹,亦即胸膨胀,小腹微内收。但扩胸时,小腹也并未虚,重心仍在小腹,仍要不断充实小腹。冈田式呼吸法,吸气时间短。整个呼吸如做得正确,异常平静,别人却不易觉察出来。日本大多数人的呼吸与此相反,即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所以练静坐首先必须改变呼吸 习惯(即把顺腹式呼吸改为逆腹式呼吸——译者注)。静坐的呼吸与深呼吸完全不同,它 不像深呼吸那样要求多吸气,故意使胸部伸缩(相反,对扩胸是不加意进行的)。吸气要领:吸气要短促,但鼻息不可出声,吸气时扩胸并适当收腹,收腹要自然,不可人为地加意进行。吸气时不必力着肋骨最下部,也不可用力勉强扩胸。呼气要领:呼气要细长匀静。至于多长为好,并无一定,只要求量力而行。呼气细长得使人觉察不出来为上策功夫。呼气 时,脐下一寸五分(约5厘米——编者注)处是全身力量的集中点,并随着呼气的进行, 向此处用力的强度也要逐步加大,同时推进。静坐反映:一旦姿势摆好进入静坐,就不要想任何问题,就不要有任何期求。例如想治好病、想增进健康的想法以及其它一切杂念,都应摒弃,只专心致志于入静,无思无念。静坐日久,体内可能发生一种动力,使身体自然地动摇起来,动摇的样子,因人而异。人们常常误解,认为动起来就算进了静坐之门,所以不少人就习惯地动起来,但腹力减弱了,因此,即使发生动摇,还是尽量把它抑制下去为好。静坐虽久,但也有人丝毫不动的。对此不必介意,更不可追求,不可把动看成是静坐的目的之一。大多数人证明,静坐有下列效果:心平气和,精神爽快,顾虑减少,烦闷消除,毛发光泽度增加,皮肤润泽,凝肩解除,大便通畅,睡眠良好,头痛、喘息、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脚气等病都治好了,肠胃健全,分娩较易或胎儿壮实等等。

气功六字诀养生法之一

气功六字诀养生法之一——嘘字治肝病法 静坐端正,怒目扬眉。意念是卑视病灶,视为小病,不久即愈。然后慢慢转头,左顾右盼。头在正面时吸气,头左、右顾时念嘘字。站立练功时,再加双手拍打功,头左转时右手拍打左肩,头右转时左手拍打右肩。 肝属木,木旺于春。春天树木生枝发芽,其气上升;在人体则很容易发生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两胁胀满,性情烦躁等一系列肝经病症。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春天最易复发或加重病情,可练嘘字功以平之。 气功六字诀养生法之二——呵字治心病法 在子时前,静坐面东,叩齿三十六次,搅至水满口时,漱口数遍,分三次咽下。咽时须猛咽有声,意送丹田。然后吐气发呵音;发音无声,自己能听到即可。 心属火,夏日炎热,所以子时练功,或早起练呵字功,能平心火。 气功六字诀养生法之三——呼字治脾病法。 单臂上举,如右手上举过头,向左弯身,右手从左边由上而下去够左脚,身体向左弯下去,然后起立。接着左手上举过头,方式相同。上举手时为吸,手由上而下时呼气吐音呼字。脾属土,可练四季之末十八天。脾有病而消化不良,噫气酸臭等,可用呼字功治疗。 气功六字诀养生法之四——呬字治肺病法 两足站立分开如肩宽,双手高举过头,然后迈开左脚,用脚尖点地向前走,走一步挺胸,双手向后一扬为吸气,呼气发丝字音。 肺属金,季节属秋。在秋季多练丝字功,可以清洗肺经郁热。发热咳嗽,可做丝字功治疗。 气功六字诀养生法之五——吹字治肾病法 双脚尖脚跟均并拢,双手交叉托天后,向上举,上头顶,然后双手再够地,弯腰够地后,即双手放开,蹲下去双手抱膝默念吹字音,不发出声音,只自己听见即可。 肾属水,季节属冬,肾主藏精,冬季多练吹字功以固肾。 气功六字诀养生法之六——嘻字治三焦病法 双手高举过头,握拳向天空打拳,头抬起,双眼注视拳头,用力打三、五十拳后,呼气时念嘻字六遍。 三焦主相火,是全身通气的道路,与各脏腑经络生理关系很密切。常练嘻字功,则诸病皆除。

老人静坐养生法

老人静坐养生法 中国古代文人修习静坐养生法的很多,均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疾病缠身,他在服药治疗的同时,坚持静坐养生,以致“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以此祛病延年,终享遐龄。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记述他修习静坐法的体会说:“其法至简易,唯在长久不废,即有深功,且实行二十日,精神自己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修习静坐养生法,收效颇大,直至晚年仍精力过人。他在《看钟》诗中说:“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年近九十时,他高兴地在《戏遣老怀》诗中写道:“己迫九龄身愈健,熟视万卷眼犹明。”静坐养生的健身效果从中可见一斑。 那么,该优先选择哪种静坐法呢?禅宗修习禅定的七支坐法最为常用,老少皆宜,效果显着,且方便易行。所谓七支坐法,是指肢体的七处要点都要放置到位之意,此种坐法又称跏趺坐,俗称盘足坐法。其法如下:首先,放好坐垫,双足结跏趺而坐,也就是双盘足。初学者如果不能双盘,单盘亦可。或将左足放在右腿之上,叫做如意坐;或将右足放在左腿之上,叫做金刚坐。其次,脊梁直竖,使脊椎每个骨节如算盘子般相叠竖直,但不可过分用力。然后,将左右两手放于脐下三寸丹田之前,两手心向上,右手背平放于左手掌上,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便是禅修所说的“结手印”,此种手势名叫“三昧印”,也就是“定印”,使人较易进入静态。与此同时,左右两肩稍稍张开,使之平整适度,不可沉肩塌背;头要正,后脑稍微向后收,前颚内收,双目微张,似闭还开,视线随意确定在座前3~4米处,但需熟视无睹,也可双目微闭,收效亦佳。最后,舌尖轻舔上腭,犹如婴儿酣睡状,随之便可进入静坐状态。 每次结束静坐前,应摩擦两掌,使生热感,再以两掌轻轻搓脸若干次,用两手手指自前向后梳头若干次,然后双手叠放,掌心向里,手背朝外,置于脐下三寸处,3~5分钟后再徐徐睁眼,离座,活动手脚。 初学静坐养生者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静坐以天朗气清和月圆之际最好,暴风雷雨等天气恶劣时则不宜。 ②饭前饭后1小时之内不宜静坐,以免妨碍消化或分散心神。③静坐前应先行洗漱,着宽松衣服,摘下手表、眼镜、饰物等,以便于气血贯通。④静坐宜选洁净和空气流通之所,但不可让风直接吹到身上,防止外感风寒;静坐处宜安静,无器材,怕干扰,且光线不宜过暗,太暗则容易昏沉,光线亦不可太强,太强则易于紧张,心神散乱;室温过凉时,要将双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在热天静坐,也不宜使膝盖裸露。⑤初习静坐者大多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需加坐垫,坐垫厚薄依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坐垫的软硬程度以适中为好。⑥初习静坐不必勉强自己坐得太久,每次10分钟、20分钟即可,以后再逐渐延长。 如何解决静坐中的问题,是每个练习者都应该学会应对的。 初习静坐者往往由于不习惯而导致精神紧张,肌肉僵硬,不能很快进入静态。你可以在口中默念“松”字时将音拖长,三遍即可。同时,在意念上也要暗示自己从头到脚全身放松,且面带微笑,不可冷峻或呆板。 对于心神过于散乱,短时间内难以入静的初学者,想要尽快进入相对静止状态,采用“外耳声法”无疑是颇佳的选择。此法是,静坐时聆听有规律的外界声音,比如溪涧流水声、山间瀑布声、风吹铃铛声、寺院梵唱声等等。当你将心念专一在声音上,能够轻松、自在、安闲地保持在这一状态时,渐渐会觉得声音变得悠长、悦耳、轻微。坚持若干次静坐后,你会在静坐的某天某一时刻,于不知不觉中突然入于寂静,一切声音都听不到了,甚至觉得自己的身体都不存在了,这正是儒家所说的“坐忘”,道家的“虚极静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入静。无论这一现象持续的时间或长或短,都应该算是静坐养生的好现象。随着静坐定力的加强,这一现象持续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

养生功之静坐法

闭目养生的身法、静的涵义、要领及凉、热、麻、胀、痛等正常的功态反应 1、基本身法 闭目养生法的锻炼不分时间、地点、方向,它的基本身法是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度,小腿与大腿成90度角,两脚平行着地,两腿间距离稍宽于肩,两手心向上,自然地放在大腿上面,面带微笑、在乐观状态中默想把身体内的不良因子和疾病全部排除,然后没有意守、只需顺其自然、放松入静,在静坐30分钟以后如想收功时睁开眼慢慢活动一下即可。这里所说的静是指身体、脏腑、肌肉和骨骼的松静,不是指思维的静,不是指什么也不想、完全没有意识;因此闭目养生的静坐可以获得三大收益即:治病强身、思考人生和修持开悟,可以在静坐过程中思考和反思自己工作、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积累高能静电,强身祛病、增长高智慧。工作繁忙的人可以把手机、电话放在手边,静坐中也可以在功态下闭着眼睛接电话,通话结束后再继续静坐。 静坐过程中腰要尽量坐直,又不能挺胸,脚要内含,只要能做到肩放松,肩肘微微下垂,就自然形成含胸拔背,腰一伸直,腰椎就放松了,这是松的关键,有利于通小周天;另外,颈椎要直,要放松;头要微微内勾,下巴内收,百会穴就朝上顶了;眼睛微闭,脸含微笑,舒展脸部;同时,上下牙齿和嘴唇要轻轻闭上,舌头放在口腔中间,要稍悬空,这样就容易产生唾液,静坐过程中产生的唾液,含有很多物质要吞咽下去。 当然对于中老年和病患者,可以不必拘泥于姿势,可以在闭目养生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坐姿,以最为舒服的姿势为宜。此外闭目养生跟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不矛盾的,任何人都可以习练,不带有任何的宗教色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静坐习练,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而获得一个好的身体,再更好的去工作、生活、去追求和实践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此外闭目养生跟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不矛盾的,任何人都可以习练,不带有任何的宗教色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静坐习练,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而获得一个好的身体,再更好的去工作、生活、去追求和实践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2、什么是静?如何才是静? 闭目养生中的静是指身体在松静的状态下,忘掉烦恼、忘掉病痛和所有的不

佛家养生静坐之法

佛家—养生静坐 一、静坐是最基本的修养方法 在佛学中,把人的日常生活,统归为四种不同的姿态,就是行住坐卧,称为“四威仪”。在“四威仪”中,“坐”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姿势而已。要修禅定,不但坐时要定,在行、住、卧也要能够定才行。不过,在修定的开始阶段,以坐的姿势入门,属最容易的方法了。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免不了种种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为身和心的两方面,但我们平时往往只注意身病,不重视心病。实际上,身病的发生,大部分是由于心虚气弱;而它主要是由于忧思惊怒,心神扰乱所造成。凡贪食、贪得、贪胜等等都足以招致病患,惊伤肝损心,六脉震动,五腑沸腾,因而气血耗损,风寒暑湿,也都乘虚而来。各种药石,只能救治身病于一时,假使不从根本治疗,那么虽一时痊愈,而致病的根源未去仍随时有遭其侵袭的危险。人们在忙于生活,事业之余,不知设法安定思想,除却烦恼,甚至有贪得无厌,纵欲忘身的,如此处处与自己过不去,神志既然涣散,气血便失调和,因此往往遭受疾病羸弱的痛苦,这是非常可叹可惜的。据研究,人在精神好的时候,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酞胆碱,这些物质有利于身心健康,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很好的状态。相反,若终日郁闷忧伤,贪嗔痴疑慢,就会使这种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发生胃痉挛,引起血压升高,造成冠状动脉闭塞,特别容易诱发心脏病。所以我们要身体健康,自应去除疾病,要除病就须先补气,要补气就须先养性,要养性就须先去除烦恼妄心,使心不动摇,自然精气内充,抵抗力强,疾病就无从发生了。 静坐的实践,可以使我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凝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可以祛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和迷妄,获得心境的安乐,所以静坐的确是最基本的修养法。 二、静坐与人体生理关系密切 定真法师在探讨静坐与生理的关系时指出:人体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精妙的,它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作用。同时根据生理学的观点来说,人体结构的最大作用,首先在于生活的维持,两方面摄取体外的养料和氧气供给于体内各器官,一方面使体内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料排泄于体外。这种物质交换的现象,就是所谓“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作用,是没有一息停止的,主要是依靠心脏、脉管、淋巴管等循环器官来循环,使血液不停地运行到全身。心脏包括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它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器官,脉管有动脉和静脉;淋巴管遍布全身,与静脉并行,血液的循环与呼吸有密切的关系,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使静脉中的紫色血液变成红色,再经动脉输送到全身,血液的体循环一周约需24秒;一昼夜共计3600周,我们呼吸的次数,一昼夜约20000余次,所吸入的氧气有380立方尺,这种可观的工作,我们平时自己并不知觉,假使我们能呼吸正常,血液运行没有阻滞,身体便能健康,一旦发生阻滞,全身各器官便得病。 静坐一法,能使大脑皮层的活动趋于镇静正常,而促使全身各机构的工作更为顺利协调,同时呼吸因练习而得到调和,借呼吸的功用,使横膈膜上下动作,腹力也得紧凑,可以逐出腹部的郁血,返归心脏,再由心脏逼出鲜血,输送到全身。这样,血液循环便十分通畅,而新陈代谢的作用也就圆满,疾病便不易发生,即使偶尔有些不适,也能预先知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