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

四、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

四、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
四、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

四、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

1.施工准备的内容及要求

施工准备工作是为各个施工环节在事前创造必须的施工条件,是确保工程施工和安装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施工准备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它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阶段进行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总体来看,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等。施工准备工作应满足不同阶段项目施工的需要。

(1)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由于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的巨大损失。技术准备包括施工所需技术资料的准备、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样板制作计划等内容。

①技术资料的准备

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首先应熟悉并审查施工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搜集有关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对建设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劳动力及生活设施供应情况;熟悉有关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编制依据及主要施工规程、规范;结合工程实际及企业定额,拟定的施工方案编制施工预算。

②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施工方案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阶段编制完成,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在施工前应单独编制施工方案,对需要编制的主要施工方案应制定编制计划。

③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

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应根据现行规范、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及工程规模、进度等实际情况制定;

④样板制作计划

样板制作计划应根据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特点制定。

(2)现场准备

现场准备包括做好“三通一平”;做好施工场地的测量控制网;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工程实际需要,搭设好施工现场生产及生活所需临时设施,如临时生产、生活用房,临时道路、材料堆放场,临时用水、用电和供热、供气等;做好施工现场的补充勘探及冬雨季施工的现场准备等。

(3)资金准备

资金准备主要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相应资金使用计划。资金准备应根据选定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及当地劳动力、物资市场价格进行编制。编制资金准备计划时还应考虑到未来市场的预期。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见表3。

表3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

(1)施工资源的特征及分类

①施工资源的特征

施工资源是指一切直接为工程施工生产所需要并构成生产要素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源。施工资源具有下列特征:

☆有用性:施工资源必须是直接为施工生产活动所需的资源,是形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

☆稀缺性:施工资源必须是稀缺的,其需求量与供求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替代性:施工资源必须是可以选择的,具有一定程度上相应替代性。如劳动力和机械设备之间,各种机械设备之间等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

②施工资源的分类

施工资源按其内容可分为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资金资源和技术资源。

☆劳动力资源是工程施工第一资源,其配置计划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配置和生产队伍的组织。

☆物资资源是施工的物资基础,一般可分为材料物资和机械设备两类。物资配置计划是组织建筑工程施工所需各种物资进、退场的依据,科学合理的物资配置计划既可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又可降低工程成本。物资配置计划包括主要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配置计划和工程施工主要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两部分。

☆资金资源是工程建设的基本保障,施工生产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实物形式的物资活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形式的资金运动。技术资源是工程项目达到预定施工目标的有力手段,包括操作技能、劳动手段、劳动者素质、生产工艺、试验检验、管理程序和方法等。本书所指施工资源配置计划主要包括劳动力配置计划和物资配置计划两个方面。

(2)施工资源计划的编制

①资源曲线

资源曲线是反映计划资源配置情况的图形,也就是与时间计划相应的资源使用计划。对于每一种资源,可根据横道图或时标网络计划画出相应的资源曲线。常用的资源曲线有两种,包括资源需用量曲线和资源累计曲线。

资源需用量曲线是把单位时间(月、日、季等)内计划进行的各项工作所需的某种资源数量进行叠加,按一定比例绘制曲线,直观表示出计划中每个时期资源需用量及动态变化,形象

描绘资源消耗的高峰和低谷。

资源累计曲线是随着计划进程,根据资源需用量曲线把单位时间消耗的资源数量累加起来,可以得到资源累计曲线。该曲线上任何一点数值恰好等于相应的动态曲线在该点左边那部分面积,因此也称为积分曲线。

②施工资源计划的编制步骤

施工资源计划的编制步骤如下:

a)根据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工程合同、技术措施等计算或套用定额,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量;

b)套用相关资源消耗定额,并结合工程特点,求得各分部、分项工程各类资源的需求量;

c)根据以确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分解各个时段内的各种资源需求量;

d)汇总各个时段内各种不同资源的需求量,形成各类资源总需求量,并以资源曲线或资源计划的表格形式表达。

其中,劳动力配置计划应按照各工程项目工程量,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参照概(预)算定额或者有关资料确定。

物资配置计划应根据总体施工部署(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主要物资的计划种类和数量及进、退场时间。其中,主要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配置计划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包括各施工阶段所需主要工程材料、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及进、退场时间;工程施工主要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应根据施工部署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包括各施工阶段所需主要周转材料、施工机具的种类和数量。

(3)施工资源计划的优化和调整

施工资源计划编制后,还需要进行资源的优化。资源优化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使资源按照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

在通常情况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分为两种,即“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前者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满足资源限制条件下,使工期延长最少的过程;而后者是通过调整非关键工作的开始时间,在工期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需用量尽可能均衡的过程。

①资源有限工期最短优化

在满足有限资源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某些工作的投入作业的开始时间,使工期不延误或最少延误。优化的步骤与方法如下:

a)绘制时标网络计划,逐时段计算资源需用量;

b)逐时段检查资源需用量是否超过资源限量,若超过进入(3)步,否则检查下一时段。

c)对于超过的时段,如果在该时段上有几项工作平行作业,对平行作业的工作进行两两排序,选择其中最小ΔTmn,将相应工作n安排在工作m之后

d)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时段的资源需用量均不超过资源限量为止。

②工期不变资源均衡

本文以方差最小法为例来说明优化的步骤:

a)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资源需用量。

b)计算资源均衡性指标,用均方差值来衡量资源均衡程度。

c)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按工作完成节点编号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进行调整,当某一个节点同时作为多项工作的完成节点时,应先按非关键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后先顺序进行调整(关键工作不得调整)。

d)绘制调整后的网络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