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课程编号:17053 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时数:48 学分数:3

执笔者:熊新强编写日期:2006年1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测试技术》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电子元器件通用的基本测量技术,并且具有初步的测量数据处理和制订合理的测量方案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测量数据处理的理论基础(10学时

1、测量的基本知识

2、随机误差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

3、系统误差的判别及消除

4、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5、数据处理及函数关系评定

第二章电阻式元件的测量(8学时

1、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测试的基本概论

2、电阻和电阻率

3、分压式测量原理

4、电阻式电桥电路

5、替代法测量原理

6、欧姆表法

7、电阻的交流法测量

8、高电阻测试技术

9、四电极法测量原理

10、高温下电阻的测量

11、电阻器噪声测量

第三章电容元件电介质材料参数及测量原理(8学时

1、电容器的基本参数

2、介质测量的电极系统

3、电桥法概述

4、西林电桥

5、双T电桥

6、谐振法

7、高频测试技术

8、电介质材料击穿试验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汽车工程系 课程代号: 学分:2.5 总学时:40H 课程类别:选修考核方式:考查 基本面向:机械、材料、车辆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对测试过程和测试系统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学会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锻炼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2、了解常用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掌握测试装置的静、动态特性的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条件; 4、掌握信号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方法,建立明确的信号的频谱概念,掌握频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了解相关分析、功率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了解数字信号分析的基本原理; 6、了解测试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掌握典型非电量参数的测试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大学物理学》、《电工电子技术》,还要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另外要学习某些相关的专业课知识。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绪论 介绍测试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测试系统基本组成及功

用。 第一章信号及其描述 介绍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几种常用典型信号的频谱,随机信号及其特征参数。 第二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征 介绍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系统不失真测试的条件,一、二阶系统的静动态特性。 第三章常用传感器 介绍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介绍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第四章信号调理、处理和记录 介绍电桥、滤波器、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第五章数据处理和信号分析 介绍数字信号分析和处理的基本方法;介绍信号的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第六章典型非电量参数的测量方法 介绍机械振动、应变、力、转矩的测量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 五、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应重点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测试装置的静、动态特性、数据处理和信号分析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难点是:建立明确的频谱概念、相关分析、功率谱分析等。 六、学时分配 章次授课内容理论学时 绪论绪论2 第一章信号及其描述6 第二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征6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总结

电子测量技术总结 班别:信息122 学号:1213232222 姓名:冯健 任课老师:康实

在第一章中我们可以学习到: 测量是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工农业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测量,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更离不开测量。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л.ц.Менделеев) 在论述测量的意义时曾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测量是认识自然界的主要工具”。 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础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除了对各种电量、电信号以及电路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外、它还可以对各类非电量进行测量。按照测量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电子测量分为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和随机量测量四种类型;按照测量方法的不同,电子测量又可以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三类。 电子测量要实现测量过程,必须借助一定的测量设备。电子测量仪器种类很多,一般分为专用仪器和通用仪器两大类。根据被测参量的不同特性,通用电子测量仪器有可以分为信号发生器、电压测量以前、示波器、频率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测试仪、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目前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虚拟仪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是测量学和电子学相互结合的产物。电子测量除具体运用电子科学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对各种电量、电信号及电路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敏感器件和传感装置对非电量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法往往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有时是用用其他测量方法不可替代的。因此,电子测量不仅用于电学这专业,也广泛用于物理学,化学,机械学,材料学,生物学,医学等科学领域及生产、国防、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生态环境保护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子测量和测量仪器增添了巨大活力。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尤其是微型计算机与电子测量仪器相结合,构成了一代崭新的仪器和测试系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智能仪器”和“自动测试系统”,它们能够对若干电参数进行自动测量,自动量程选择,数据记录和处理,数据传输,误差修正,自检自校,故障诊断及在线测试等,不仅改变了若干传统测量的概念,更对整个电子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电子测量技术(包括测量理论、测量方法、测量仪器装置等)已成为电子科学领域重要且发展迅速的分支学科。 在第二章我们讨论了测量误差和数据出来的基本知识。 测量误差是在所难免的,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表明测量结果的准偏离实际值的情况,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符号和量纲的量。相对误差能够确切地反映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其只有大小和符号,不带量纲。可以最大引用相对误差确定电子测量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要点

CO检测系统 技 术 要 求 2015年9月

本技术要求就CO检测系统制造事宜,作出了如下规定。本技术要求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经供需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与商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件1 技术规范 1.总则 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设备配套,它提出了相关配套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合同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卖方须执行本技术要求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卖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1.4合同签订7天内,卖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买方。 1.5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价中,卖方保证买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6卖方提供高质量的设备。这些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且制造厂已有相同容量机组合同设备制造、运行的成功经验。 1.7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当主机参数发生变化时而引起的变化要求,设备不加价。 1.8 对于进口设备应有原产地证明材料和海关报关单,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虚假行为,卖方必须免费进行更换,并承担相应的损失。 1.9供方必须保证所提供产品应为完整的、全新的、合格的、先进和技术成熟可靠的。 1.10若卖方参与该项目的投标或签订本技术要求则表示:卖方熟知买方的生产工艺、工况等,无论本技术要求是否做出完整的描述,卖方所提供的产品均应完全满足买方设备正常生产的要求,实现磨机预定的功能和工艺要求。若生产后,卖方提供产品未能满足现场正常生产需要,则卖方应承担全部责任,由此引起的所有损失均由卖方承担。 2.工程概况

动力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理论教学大纲 《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 Thermal energies & Power mechanisms Measurement and Experiment Technology 学时/学分:40/2.5(其中含实验4学时) 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A 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汽车工程学院、车用动力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的主要专业课,它系统完整地阐述了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领域主要参数的测量方法、测试系统和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等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测量仪器的基础知识、误差分析理论和传感器原理等;第二部分分别叙述了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领域的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转速和功率、流速和流量、液位、气体成分分析、振动和噪声等的测量方法、测试系统、所用仪表原理、测试结果分析,以及一些现代测试技术和相应的测试系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掌握测量设计的基本知识,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2.掌握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领域的主要参数的测量技术。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 概述 本部分讲述内容包括: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发展概况、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分类、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仪器在瞬变参数测量中的动态特性、测量仪器的动态标定和工程中的测量系统简述。 2. 误差理论及应用 本部分讲述内容包括:误差的来源与分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概念及处理手段、可疑测量数据的剔除、随机误差的计算、传递误差。 3. 试验设计与数据整理 本部分讲述内容包括: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有效数字及其计算方法、试验数据的图示法、回归分析与经验公式、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简述。 4. 传感器的基本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本部分讲述内容包括: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霍耳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5. 温度测量

在线测评与智能评分系统——技术要求

在线测评与智能评分系统——技术要求 1.要求系统采用B/S架构,服务器端软件安装环境支持Windows 7/8/10/Server 2008/Server 2012/SUSE Linux/Re Hat Enterprise/ Ubuntu/ CentOS等主流操作系统。 2.学生和教师能够使用标准的浏览器登录和使用,无需安装任何插件,支持IE、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等。老师和学生可以使用电脑、iPad和Android 平板等设备访问和使用。 3.要求系统提供基于标准网页浏览器的用户界面、防作弊监考浏览器、数据库、 试题创建工具、组卷工具、不同类型测试任务设置工具、基于数学计算软件的自动评分引擎、学生成绩处理和统计分析工具、系统管理工具等。 4.要求提供在线数学方程编辑器。教师和学生只需要安装标准的浏览器,无需 安装插件或者特定的软件,即可使用在线方程面板输入数学公式进行答题,包括数学符号、微积分、矩阵等符号模板。 5.要求提供在线画图答题工具和自动评分功能:教师或学生进行数学绘图题型 在线测试时,可以使用在线画图工具进行数学画图,任课教师可设定位置误差范围,系统进行自动评分。对于物理受力图,学生答题时可以使用在线画图工具画出受力方向和物理属性,系统进行自动评分。 6.提供试题创建工具。提供图形化用户界面试题创建环境,向导式试题创建工 具;支持使用数学软件创建试题;支持使用MathML和Latex语言创建试题; 教师可以方便地使用试题创建工具创建自有题库,任意添加文字、数学公式、

化学方程式、图形、图片、动画等内容,以及多种格式化工具。可设置试题难易等级;可以方便地组织试题库;可使用搜索工具使用关键词搜索试题; 不同的教师和班级之间可以共享和私有化试题库。 7.提供自适应试题创建工具。教师可以创建自适应试题,当探测到学生遇到了 麻烦时,试题将做出自动调整,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控制试题的形态,决定何时移到考试任务中的下一道题目。能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 8.提供含算法的试题创建工具。单个试题内容中可设置题目内容随机化,包括 参数和函数可随机变化,对这些变量设置条件,甚至利用数学计算软件Maple 中多个随机变化工具来创建数学对象,例如矩阵、多项式和素数等系统自动对应正确答案。由单个试题可以衍生出数百个试题,为不同的学生呈现不同的考试试题内容,有效防止作弊行为,为学生的日常实践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 9.要求系统具备自动评分功能。学生答题时可以输入一维或者二维数学公式答 题,系统能够支持等价表达式、指定误差的数值结果、含单位的物理量、部分得分、开放式试题答案的自动匹配等。评分对象也可以是图形,学生答题时可以使用绘图工具,系统可以对图形进行自动评分。 10.要求系统提供不同类型的测试任务属性设置工具。支持不计分练习、作业、 认证考试、分班考试、闯关测验、自主学习课程、抽卡测验、自适应测试、监考考试、限制考试场所、限制考试有效时间段和时长等。 11.提供成绩处理工具。可以输入和输出成绩单,导入外部成绩单,加权处理成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故障诊断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选修课(专业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执行学时:24学时 一、本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一)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研究的内容为机械系统动态信号处理与分析及以上内容在典型机械零部件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分析与识别。在本课程中,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与判断典型机械零部件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的技能,并了解掌握故障诊断知识的更新及发展动向。 (二)基本要求 1 、从进行机械故障诊断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出发,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具备下列几方面的知识: (1)机械系统动态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 (2)转轴组件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方法。 (3)滚动轴承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方法。 (4)齿轮箱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方法。 (5)红外检测技术。 (6)润滑油样分析。 2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所以实验课是达到本课程教学要求和使学生经受工程技术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开设实验应不少于6学时,重点为典型机械零部件运行过程中振动信号的测试与分析,典型故障信号的分析与故障判断。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有《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 讲课学时的分配: 概述 1 学时 信号分析方法及应用 3 学时 机械故障诊断依据的标准 2学时 转轴组件的振动特性描述及故障分析 2 学时 滚动轴承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 2学时

齿轮箱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 2 学时 红外检测技术 2学时 润滑油样分析 2 学时 实验 6学时 总讲课学时 22学时 考试 2 学时 二、课程内容的重点、先进性、实用性和特点 本课程属专业课,与前设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衔接紧密,并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有关振动噪声、力、温度等参量的测试及状态判断中。 近年来,随着传感技术、电子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机械故障诊断基础》课程从理论、方法到应用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求本课程的讲授要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结合新理论、新方法及新的使用领域,使学生了解前沿动态。 三、授课大纲 概述 课程的内容、方法。诊断信息的来源、获取,典型故障示例,学习方法。 第一章信号分析方法及应用 1、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 2、时域与频域的转换。 3、时、频域信号中蕴涵的信息分析。 第二章机械故障诊断依据的标准 1、故障诊断的绝对判断标准 2、故障诊断的相对判断标准 3、故障诊断的类比判断标准 4、几种判断标准的选用及判断实例。 第三章转轴组件的振动特性描述及故障分析 1、转轴组件的振动机理 2、转轴组件的振动原因识别 3、现场平衡技术 第四章滚动轴承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 1、滚动轴承失效的基本形式 2、滚动轴承的振动机理 3、滚动轴承的振动监测及故障判别

企业电平衡测试技术要求

企业电平衡测试技术要求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物质基础,电力更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资源。为此,在大力抓好电力建设,增加供电能力的同时,必须加强用电需求侧科学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电措施,减少电能的直接和间接损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缓解电力供应阶段性严重不足与合理使用问题。开展企业电能平衡测试工作,是全面系统地摸清企业的电力、电量消耗总量、构成、分布、流向、用电设备的状况和电能利用率,是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制订节电规划、确定节能技措方案和提高能源合理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深入贯彻国家《节能法》、浙江省实施《节能法》办法等能源法律法规的有力措施。 为推动本市企业电能平衡测试的开展,根据国家颁发的标准要求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为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测算方法的正确性与取数计算口径统一,使各行业用电测算数据尽可能做到通用性、可比性、以达到此项测试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特制订如下测试技术要求: 第一条本要求适用范围与设备测试内容 1、本条例规定适用杭州电网范围,全市重点用电企业。凡拥有专用变压器、装机容量在1000千伏安,或年用电量在3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用户每二至三年进行一次电能平衡测试,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用电措施。 2、企业电能平衡测试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全市在杭州市经济委员会统一部署、指导下开展工作。并负责技术培训、咨询、组建测试队伍进行有偿服务、评审员资质审核及具体验收等工作。各县(市)经委、三电办应认真组织、落实本辖区的电平衡测试工作的有序开展。 3、企业电能平衡测试范围:含全厂电能量收入与各项支出平衡状况、各类电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325001 总学时:48学时(讲课38学时,实验10学时) 总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预修要求:本课程宜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之后开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测试技术是进行科学研究、验证科学理论必本可少的技术。本课程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和补充,广博的理论性和丰富的实践性是本课程的特点。本课程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合理地选用测试装置并初步掌握静、动态测量和常用工程试验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将其结果提供给观察者或输入给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控制系统。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方法,建立明确的信号的频谱结构的概念;掌握频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字信号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测试装置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并能正确地运用于测试装置的分析和选择。掌握一阶、二阶线性系统特性及其测定方法。 3、了解常用传感器、常用信号调理电路和显示、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能够较正确地选用。 4、对动态测试工作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于机械工程中某些参量的测量和产品的试验。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1、本课程的学习中,特别要注意物理概念,建立关于动态测试工作的比较完整的概念。 2、本课程教学中应突出理论内容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应用,可将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在主要内容讲解结束后,可考虑安排一次测试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如转子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课堂讨论,讨论内容涉及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应用。 3、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必须参加必要的实验,从而受到应有的实验能力的训练,获得关于动态测试工作的完整概念,并初步具备处理实际测试工作的能力。实验学时应不少于8学时。实验大纲见附录。 4、建议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将内容尽可能利用Matlab进行演示。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机、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需要的知识面较广,涉及数学中的“积分变换”、“概率统计”知识;涉及物理中的电、磁、声及振动内容;涉及电工学中的“谐振”、“相敏检波”等典型电路。本课程宜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之后开设。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1、理解测试技术的作用、任务、内容和特点 2、了解测试技术的发展概况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子测量论文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发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技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LXI ATE 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X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一)总线接口技 术 (2) (二)软件平台技 术 (3) (三)专家系统技 术 (3) (四)虚拟测试技 术 (3) 第三章展望未来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easure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四年学制),是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机械制造领域,无论是在机械系统研究过程分析还是机械自动加工控制系统中,工程测试技术应用及其普遍,所以掌握必要的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对做好机械制造专业的工作尤为重要。 2.课程教学内容方面侧重于测试技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非电量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技术;常用的传感器、中间变换电路及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静、动态特性的评价方法;测试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测试目的选用合适的仪器组建测试系统及装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进行动态测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位移、振动、温度、力、压力、噪声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和应用方法;掌握计算机测量系统、虚拟仪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了解掌握新时期测试技术的更新内容及发展动向,为进一步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好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物理学上的电磁学理论知识、控制工程基础中的系统分析方法、电工学的电路分析理论。 2.要求掌握电工实验独立动手能力和仪器的操作能力。 3.掌握测试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检测技术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能应对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测试系统设计以及传感器的选型、调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初步形成解决科研、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研究对象为机械工程中常见动态机械参数,主要讲授有关动态测试与信号分析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选择与使用。为后续专业课、选修课有关动态量的实验研究打基础,并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有关振动噪声、力、温度等参量的测试中。 1.从进行动态测试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出发,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具备下列几方面的知识: (1)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方法,重点阐述建立明确的频谱概念,掌握信号强度的表达式、频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功率谱密度函数及应用和数字信号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白波形图、频谱图的含义,具备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中读取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 (2)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部分:掌握系统传递函数、频响函数以及一、二阶系统的静动态特性的描述及测试方法,掌握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条件,并能正确运用于测试装置分析和选择。

电子测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电子测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结合一种具体电子测试仪器说明其原理、结 构、应用与发展 班级:电信0603姓名:贾琳琳学号:20060915 摘要:电子测试技术是一门以测试信息为主的科学门类,它阐述了各种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测试信号的获取,及它在现实生活和军事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测试技术的的意义,发展和重要性,以及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然后又综述《现代电子测试技术》这门课程所介绍的主要内容,最后着重介绍光元器件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结构与应用。 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测试技术和仪器是科学研究中信息的获取、处理和显示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并取得定性或定量信息的基本方法,是信息工程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信息的快速发展,对测试技术的要求逐步提高,电子测试技术必将成为新时代的重点学科,并将其应用于学习、生活、科研的各个领域。电子测试技术及仪器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对电量和非电量进行测量的方法与设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一般包含能量的测量、产生能量的信号的测量以及传输信号的网络的测量;定量测量侧重于量的精准确定;电子测试技术覆盖的面更宽,除了上述测量外,还包括了信息的测量,如软件协议测量、硬件故障诊断等 这种科学的方法包含了一系列测试技术,这种手段包含了相关门类的仪器。测试技术和仪器是物质信息的获取、处理与输出的方法和手段。科技要发展,测试须先行。现代科技发展依赖于先进的测试技术与仪器的发展,现代制造业无论是研发、中试,还是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和维护都需要先进的科学仪器作为技术和测试手段。21世纪,面对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大力加强测试技术与仪器科学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对大至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的物质世界奥秘的探寻,从信息、材料、生物、环境、能源到多学科交叉等领域的科技前沿,均对测试技术与仪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先行需求。它是进行军事装备研究,新产品试制和开发,以及生产与维护运转中不可缺少的测试手段和工具。一切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都与测试技术和测试仪器有直接关系。因此,电子测试技术及仪器的水平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生产技术的重要标志,也是军事实力的重要表现。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测试工作将处于各种现代军事装备系统设计和制造的首位,并成为生产率、制造能力及实用性水平的重要标志。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测试成本达到所研制的军事装备系统总成本的50%,甚至70%;而且,编制测试程序所花的时间比系统设计所花的时间更长。因此,在未来激烈竞争的世界中,测试将与现代军事装备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构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保证现代军事装备系统实际性能指标的重要手段,电子测试技术和仪器是直接或间接地为军事目的服务的,而且,测试仪器本身也是军事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个国家要在军事上实现现代化,则必须具有先进的军事测试技术来予以保证。而《现代电子测试技术》这门课程也突出了军事应用中的先进测试技术及仪器,应用范围更广,它不仅深入介绍了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电子仪器及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而且还介绍电子测量中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以及学会把电子测量技术,电子仪器和测量系统应用到实际中的基本

水电站综合测试系统技术要求

泵站、水电站综合测试系统技术要求 1. 配置目的 本综合测试系统主要用于泵站、水电站机组的综合测试和过程分析。 2. 测试项目要求 能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测: (1)频率测量 可进行残压测频,由测频PT二次电压(0.2~100V)或低压机组机端(0.2~400V)输入信号,考虑甩负荷时的电压上升率,要求在电压为0.2~1000V的范围内,测量机组频率,精度为±0.005 Hz。 (2)变频信号输出 系统具有高精密变频信号发生器,能提供方波和正弦波变频信号输出。频率范围为0.5Hz~200Hz可调。电压幅值在5~24V内不限(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必须能稳定在该确定的幅值)。在0.5Hz~200Hz频率变化范围内,要求精度为±0.005 Hz。 (3)调速器试验 调速器共有6个试验项目:接力器启闭规律、静特性、协联、接力器不动时间、三分钟转速摆动、空载扰动。 接力器启闭规律试验:应能同时记录4个以上的接力器启闭规律。对于分段关闭接力器,应能计算某一接力器启闭过程中拐点位置、各段启闭时间。对于直线关闭的接力器,应能计算75%~25%开度间的关闭时间。应能计算该接力器在开始动作、拐点、动作完成时其它接力器开度。 静特性试验:要求能用一元线性回归法计算转速死区ix、线性度误差ε和永态转差系统bp,并生成静特性曲线。试验中变频步长、每个频率停留时间、变频速度应均可修改。 协联试验:要求能记录不同接力器(如导叶~桨叶、喷针~折向器)协联曲线,并根据导叶~桨叶协联关系,绘制导叶直线开启过程中桨叶的动作曲线。 接力器不动时间测试:要求能在25%甩负荷过程中,测量调速器的接力器不动时间Tq。另外,也能采用阶跃法测Tq。 三分钟转速摆动试验:要求能测录并计算出机组三分钟转速摆动值。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编号:B002D150 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Modern Measurement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责任教学单位: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总学时:32(其中实验学时:8) 学分:2.0 考核形式:考试 课程类别:专业课 修读方式:必修 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授、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现代测试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掌握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的测试技术,了解现代测试技术过程中GPIB、VXI等程控仪器的数字接口,以及PXI等自动检测相关技术,培养学生开发、应用现代测试系统的能力。 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以讲授、讨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以电子测量、检测技术、智能仪器设计等课程为基础。讲授过程中需结合控制接口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智能仪器、网络测试技术等内容,综合地进行分析,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应用智能仪器进行信号检测及分析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现代测试技术概述 教学重点:掌握现代自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程控设备互联协议。 教学要点及要求: 了解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和意义。 掌握现代自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 了解程控设备互联协议。 掌握现代自动测试系统的分类。 了解网络化测试系统技术。 了解自动测试软件平台技术。 第二部分总线接口技术 教学重点:GPIB总线结构及接口设计。 VXI总线组成及通信协议。 PXI总线规范及系统结构。 教学难点:VXI总线通信协议。 教学要点及要求: 了解GPIB数字接口的发展及基本特性。 掌握GPIB器件模型,掌握数字总线结构,理解接口功能及其赋予器件的能力。 理解GPIB专用LSI接口芯片实现接口功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课程设置的目的及开课对象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传感器的一般特性与分析方法,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够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并能够对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开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本科生。 二、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8学时,实验10学时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 (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概念 传感器的组成、分类及发展动向,技术的定义及应用。 重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和现场认识教学相结合。 (二)传感器的特性 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及其响; 重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的性质。 难点:工艺计算与平面布置;微机联网控制系统。 广度:本章主要讲述传感器特性的基础知识。 深度:主要讲述传感器的特性,不涉及复杂的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三)电阻式传感器 1.电位器式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及其应用 2.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3.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及应用 重点:理解电位器式传感器、应变片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性能特点,了解其常用结构形式及应用。 难点:线性与非线性电位器的测量原理,应变片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温度误差及其补偿。

水电站综合测试系统技术要求

水电站综合测试系统技术要求

————————————————————————————————作者:————————————————————————————————日期: 1

泵站、水电站综合测试系统技术要求 1. 配置目的 本综合测试系统主要用于泵站、水电站机组的综合测试和过程分析。 2. 测试项目要求 能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测: (1)频率测量 可进行残压测频,由测频PT二次电压(0.2~100V)或低压机组机端(0.2~400V)输入信号,考虑甩负荷时的电压上升率,要求在电压为0.2~1000V的范围内,测量机组频率,精度为±0.005 Hz。 (2)变频信号输出 系统具有高精密变频信号发生器,能提供方波和正弦波变频信号输出。频率范围为0.5Hz~200Hz可调。电压幅值在5~24V内不限(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必须能稳定在该确定的幅值)。在0.5Hz~200Hz频率变化范围内,要求精度为±0.005 Hz。 (3)调速器试验 调速器共有6个试验项目:接力器启闭规律、静特性、协联、接力器不动时间、三分钟转速摆动、空载扰动。 接力器启闭规律试验:应能同时记录4个以上的接力器启闭规律。对于分段关闭接力器,应能计算某一接力器启闭过程中拐点位置、各段启闭时间。对于直线关闭的接力器,应能计算75%~25%开度间的关闭时间。应能计算该接力器在开始动作、拐点、动作完成时其它接力器开度。 静特性试验:要求能用一元线性回归法计算转速死区ix、线性度误差ε和永态转差系统bp,并生成静特性曲线。试验中变频步长、每个频率停留时间、变频速度应均可修改。 协联试验:要求能记录不同接力器(如导叶~桨叶、喷针~折向器)协联曲线,并根据导叶~桨叶协联关系,绘制导叶直线开启过程中桨叶的动作曲线。 接力器不动时间测试:要求能在25%甩负荷过程中,测量调速器的接力器不动时间Tq。另外,也能采用阶跃法测Tq。 三分钟转速摆动试验:要求能测录并计算出机组三分钟转速摆动值。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0406016 二、课程名称:岩土工程测试技术Geotechnical Testing 三、学分、学时:1.5学分、34学时 四、教学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 五、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六、先修课程:材料力学、土力学 七、课程性质、作用、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课程性质:必修课。 作用:增强学生对岩土工程测试理论的认识,获得土体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分布范围,了解岩土体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工程设计的作用,掌握岩土工程常用现场测试方法。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增加试验技能,培养学生遵守规范的习惯。 八、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要求的经常使用的岩土现场的测试理论、方法和测试仪器,了解岩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间的关系和分布范围。 第1章绪论 §1.1 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程在岩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3 岩土工程测试、检测及监测技术简介 §1.4 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第2章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2.1 测试的一般知识

§2.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3 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2.4 监测仪器的选择和标定 思考题 第3章岩土的原位测试技术 §3.1 概述 §3.2 静力载荷试验 §3.3 静力触探试验 §3.4 野外十字板剪切试验 §3.5 动力触探 §3.6 扁铲侧胀试验 §3.7 岩土体现场剪切试验 思考题 第4章地基加固的检验与检测 §4.1 概述 §4.2 主要的地基加固方法及适用条件§4.3 各类地基加固的检验与检测 §4.4 工程实例 思考题 第5章桩基础的测试与检测 §5.1 概述 §5.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通用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通用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1功能指标 1.1功能要求 1)测试平台应具有自动检测、自动诊断、自动报警和安全保护等功能。 2)应具良好的功能可扩展性。 3)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结构紧凑。 4)测试电缆插拔方便,测试接口应有防误接、误插的功能。 5)测试平台应具有基本数据管理功能(保存、打印等)。 1.2配置要求 1)测试平台采用VXI总线技术。 2)测试平台必须配备检定等效器,用于检定测试平台的功能。 1.3软件编制要求 1)测试平台的软件的编写符合GJB/Z 102-97《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中以下条款规定: a.第4条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的一般要求; b.第5.3条软件需求分析; c.第5.5条安全关键功能设计; d.第5.6条冗余设计; e.第5.7条接口设计; f.第5.8 条软件健壮性设计; g.第5.9条简化设计; h.第5.10条余量设计; i.第5.11条数据要求; j.第5.12条防错程序设计; k.第5.13条编程要求; l.第5.14条多余物处理; m.第5.15条软件更改要求。

2)测试软件应有友好的操作界面,具有自动模式和以应答式模式完成测试流程的功能。 3)测试平台软件采用数据库管理,能方便进行编制测试流程。 4)为方便测试数据的管理,要求能自动保存测试数据,并以Excel表格输出数据,以问答方式输入日期、产品编号、试验项目等参数。 5)测试软件必须有检定测试平台的技术要求指标的专用流程 6)应用软件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开发和运行。软件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设计,软件具有的功能如下: a.对每一测量项目均能设定合格范围,不合格跳转; b.支持模块与系统自检; c.具有交互式处理功能,能以应答模式进行测试; d.自动判断被测产品类型及状态; e.能与Excel交换测试报表; f.操作说明书在该平台主界面的帮助菜单下。 2技术指标 2.1测量通道数 1)模拟量测量:64通道(内含1路电缆识别通道;2路电容测试通道;3路火工品专用测试通道,火工品专用测试通道要求有保护电路,所过电流小于10mA,电压小于50mV。) 2)数字量采集:32通道 3)数字量输出:10通道 4)时间测量:2通道 5)数据采集:4通道(采样频率为:500M ) 6)继电器输出:3通道2Z继电器,由线圈供电控制,每个继电器含2路常开常闭端子,继电器工作电压28V,触点电流≤2A; 7)任意波形发生器:2通道; 8)通信功能:2通道RS422总线通信、2通道CAN总线通信、2通道RS232总线通信。 2.2技术指标 1)电阻测量:0Ω~20MΩ,准确度:±(5%读数±2个字),显示值显示小数点后2位; 2)电压测量:0V~50V,准确度:±(5%读数±2个字),显示值显示小数点后2位; 3)电容测量:1~100μF,准确度:±(5%读数±2个字),显示值显示小数点后2位;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0S636Q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层次及学位课否:专业拓展实践课程 学时数:16 学分数:1 执笔者:田秀君编写日期:2004年6月 一、教学任务和目标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实验在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涵盖了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理论、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使用大型仪器,掌握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深化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环境检测等分析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1.ICP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总硅 熟悉顺序扫描光谱仪操作,掌握用单元素测定程序测定微量元素,了解ICP光谱分析线的选择和扣除光谱背景的方法,学会获取扫描光谱图。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的镁 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构造,熟悉原子吸收光谱操作条件的选择,掌握标准假如法测定元素含量的操作。 3.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了解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结构,掌握研究显色反应的一般方法,学会测定未知试样中的铁含量。 4.正丁醇-环己烷溶液中正丁醇的测定 了解红外光谱仪的一般结构,掌握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的技术,熟悉红外光谱法进行纯组分定量分析的全过程。 5.利用气-固色谱法分析O2、N2、CO、及CH4混合气体 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功能,理解气-固色谱的原理和应用,掌握气体分析的一般方法。 6.液相色谱法分析果汁中的有机酸 了解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熟悉液相色谱仪器的基本操作,掌握选择最佳分析条件的方法,了解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7.水中pH、PNa值的测定 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熟悉pH计、PNa计的基本操作,掌握水体中pH、PNa的测定方法。 8.气质联用(GC-MS)定性分析有机混合物 了解GC-MS分析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操作,熟悉GC-MS分析条件的设置,掌握GC-MS数据处理方法。

光电测试技术复习资料

PPT中简答题汇总 1.价带、导带、禁带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施主能级和受主能级的定义及符号。 答: 价带:原子中最外层电子称为价电子,与价电子能级相对应的能带称为价带;E V(valence) 导带:价带以上能量最低的允许带称为导带;E C(conduction) 禁带: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能量间隔称为禁带。Eg(gap) 施主能级:易释放电子的原子称为施主,施主束缚电子的能量状态。E D(donor) 受主能级:容易获取电子的原子称为受主,受主获取电子的能量状态。E A(acceptor) 2.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表现为什么?它产生的条件及其定义。 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表现为本征吸收。 半导体吸收光子的能量使价带中的电子激发到导带,在价带中留下空穴,产生等量的电子与空穴,这种吸收过程叫本征吸收。 产生本征吸收的条件:入射光子的能量(hν)要大于等于材料的禁带宽度E g 3.扩散长度的定义。扩散系数和迁移率的爱因斯坦关系式。多子和少子在扩散和漂移中的作用。 扩散长度:表示非平衡载流子复合前在半导体中扩散的平均深度。 扩散系数D(表示扩散的难易)与迁移率μ(表示迁移的快慢)的爱因斯坦关系式: 页脚内容1

D=(kT/q)μkT/q为比例系数 漂移主要是多子的贡献,扩散主要是少子的贡献。 4.叙述p-n结光伏效应原理。 当P-N结受光照时,多子(P区的空穴,N区的电子)被势垒挡住而不能过结,只有少子(P区的电子和N区的空穴和结区的电子空穴对)在内建电场作用下漂移过结,这导致在N区有光生电子积累,在P区有光生空穴积累,产生一个与内建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其方向由P区指向N区。 5.热释电效应应怎样解释?热释电探测器为什么只能探测调制辐射? 在某些绝缘物质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极化状态改变的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因为在恒定光辐射作用下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电压为零,既热释电探测器对未经调制的光辐射不会有响应。 6.简述红外变象管和象增强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红外变象管:红外光通过光电导技术成象到光电导靶面上,形成电势分布图象,利用调制的电子流使荧光面发光。 象增强器:光电阴极发射的电子图像经电子透镜聚焦在微通道板上,电子图像倍增后在均匀电场作用下投射到荧光屏上。 7.简述光导型摄像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页脚内容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