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考历史考点跟踪复习训练9(有答案)

2018届高考历史考点跟踪复习训练9(有答案)

2018届高考历史考点跟踪复习训练9(有答案)
2018届高考历史考点跟踪复习训练9(有答案)

[训练目标] 1.政治: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向世界多极化方向发展。2.经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3.科技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1.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为此,二战后建立()

A.布雷顿森林体系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关贸总协定

2.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A.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3.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以下阐述合理的是()

①欧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③亚太经合组织是本地区最有影响的经济论坛④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各成员方仅限于经济合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个主题下有三个重要的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APEC的作用表现在()

A.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

B.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巩固了中国在亚太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D.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

6.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是()

A.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B.两极格局的瓦解

C.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

D.中国和平崛起并积极介入国际市场

7.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汽车制造业落后于世界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D.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被外企吞并

8. (2015·绍兴二模)有研究者认为:“在民族国家时代,自由贸易只是特例,对贸易的限制、禁止,才是常态。也因此,全球化才会极其艰难,而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天然地就是全球化的,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据此,该研究者认为()

①全球化是古已有之的经济现象②民族国家的产生阻碍了全球化③民族国家的产生促进了全球化④东西方的自由贸易是同步产生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经济“蛋糕”是做大了。但是在分配经济“蛋糕”时,“大蛋糕分给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面包屑”。对此,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

A.反全球化,坚持走独立发展道路

B.反对全球化只使发达国家受益

C.反对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分化加剧

D.反对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应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10.美国投资专家麦克法伯说:“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如果买好车,钱归了德国……”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D.亚洲商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增大

11.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12. “20世纪后半叶,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以及稳定而灵活的汇兑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外国投资和外国贷款等形式的资本流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组建了区域性经济团体,如东南亚国家联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

C.资本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13.(2015·唐山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图示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应该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全球化经历了三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我称其为全球化1.0版本……全球化1.0版本讲述的是国家和实力的故事。当时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取决于一国的实力及其应用形式……在这一时期,受到宗教的影响或帝国主义影响(或两者的结合),国家和政府利用暴力推倒壁垒,将世界的各个部分合并为一。

第二个时代或可称为全球化的2.0版本,这一时代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中间被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正是这个时代让我们看到全球经济的诞生和成熟,各国之间有充分的商品和信息的流动,这才出现了真正的全球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套利。这一时期的全球化进程取决于硬件的突破——从早期的蒸汽船和铁路到后来的电话和大型计算机。

我们在2000年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3.0版本。

——摘编自美国托马斯·佛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20世纪简史》

(1)概括说明在“全球化1.0版本”时代,西方主要国家是如何“利用暴力推倒壁垒”而推动全球化的。

(2)分析指出在“全球化2.0版本时代”出现了真正的全球市场的原因。

答案精析

1.D[材料信息“在同等条件下,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与关贸总协定“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基本一致,故D项正确。]

2.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其成员国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故A项正确;题干数据并没有对成员国进行分类,B、C项无从反映,故B、C项错误;D项“最主要支柱”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3.B[由题干可知,此总统的态度是既不要过分反对美国,也不要受美国控制,双方应该建立平等的关系,因此选B项。]

4.A[根据所学知识,欧盟是经济政治实体,故应排除④,所以应该选择A项。]

5.A[从题干材料“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可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和技术的合作,故A项正确;APEC各成员国之间只是要求降低贸易壁垒,并不能消除,故B项错误;中国并没有在亚太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故C项错误;APEC不具备推动世贸组织发展这样的作用,故D项错误。] 6.C[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故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是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C项正确。]

7.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材料反映的是这种趋势在中国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没有将中外进行对比,排除A项;这种现象是主动合作,C、D两项错误。]

8.A[“而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天然地就是全球化的,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说明①正确,③错误;“在民族国家时代,自由贸易只是特例,对贸易的限制、禁止,才是常态。也因此,全球化才会极其艰难”说明阻碍全球化的是民族国家的产生,故②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全球化是古已有之的经济现象,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没有反映自由贸易,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9.D[在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是最大的受益者。解决的办法是建立起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不能因此否定全球化。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10.C[材料表明美国人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产品,说明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故C项正确。] 11.D[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传媒,就是“交通”和“交流”,这成为了人类交往的一种方式,选择D项。]

12.A[材料反映了全球贸易体系、汇兑体系以及资本流动等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进而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侧重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与经济体系的发展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资本全球化只是材料中反映的一方面,概括不全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发展中国家也组建了区域性经济团体”,是为了证明全球贸易、资本的流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非强调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故D项错误。]

13.(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遵循市场法则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组合,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分工与合作,使世界经济变成一个整体。特点: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全球贸易体系化;发达国家主导;规则制度不断完善。

(2)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

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与国际组织是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力量。评价: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国、形成过程、影响等方面总结。

(2)第一小问,根据问题的时间信息“二战后”,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归纳推动二战后全球化的因素有科技因素、国际格局因素、催化剂、制度因素等等;第二小问,评价经济全球化,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进步性、局限性两方面分析。

14.(1)推动: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屠杀当地居民、掠夺金银、黑奴贸易、商业战争等方式,将原来分散孤立的亚非拉国家纳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将世界上多数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变成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二战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各国的生产、贸易、资本更加走向全球化,从而出现了“真正的全球市场”。

解析(1)根据材料中全球化1.0版本的时间,即1492~1800年来归纳西方国家“利用暴力推倒壁垒”的相关重大事件和作用。

(2)根据材料中全球化2.0版本的时间,即1800~2000年来归纳出现真正的全球市场的原因。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历史试题1 24.“方镇相望于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 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 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25.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考古发现的风车、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这主要说明()A. 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B. 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D. 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 26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7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初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 友谅兵败投降 B. 朱元璋讨伐友谅 C. 基智取城 D. 朱元璋兵败城 28.从鸦片战争后到十九世纪末,“民教”冲突不断,大小教案达四百余起。但在1901年后数量迅速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这一变化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A.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 B. 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C. 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D.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29.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这说明,当时中国() A. 民族经济开始衰落 B. 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 经济受到战争影响 D. 海外移民现象严重 30.《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 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 D.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1.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人口的基础上,3年减少2000万以上……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这一规定意在() A. 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 B.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 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 D.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2.据史料记载: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通常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一定的和平等观念 B. 原告和被告进行申诉和辩论是审判程序的必需条件 C. 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 D. 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33.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2017届高考历史的备考计划

2017届高考历史的备考计划 我这是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通过我对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的分析,认识到高考历史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高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高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 重。因此,根据我校本届高三文科毕业班的实际情况作了如下备考计划: 一、三轮复习,一步到位. 历史学科通常的高考复习分为三步,单元复习、专题热点复习、题型训练,但针对特长生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我们必须一步到位,为达到此目的,我准备从以下三方面落实: 1、提高课堂效率(具体做法) (1)、突出概念、标题; (2)、精选精讲重点问题; (3)、适当扩展专题热点; (4)、注重规律总结。 2、提高练习效率(具体做法) 从百所名校大联考卷、优化设计中精选试题分别用于课堂训练、 课后训练、考试等用途。 3、加强考试小结(具体做法) 每次有针对的单科考试、月考后除进行正常的课堂讲评外,由老师组内轮流做书面小结,小结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本试卷内涉及的专题 热点知识;二是通过考试暴露出的学生答题解题时出现的考试技巧等问题。

二、历史备考复习进程: 1、20**年9月底结束《中国古代史》新课 2、《中国古代史》第一轮复习(10月初—11月中旬) 10月初—10月中旬《中国古代史》第1,2章 10月15日—10月15日《中古史》第3,4章 10月16日—10月26日《中古史》第5章 10月27日—11月6日《中古史》第6章 总结、考试 3、《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轮复习(11月10日—12月22日) 11月10日—11月20日《中近史.上》上第1章 11月21日—11月29日《中近史.上》第2章 11月30日—12月9日《中近史.上》第3,4章 12月10日—12月20日《中近史.上》第5,6章 总结、考试 4、《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轮复习(12月23日—20**年2月初) 12月23日—1月2日《中近史.下册》第1,2章 1月3日—1月13日《中近史.下册》第3,4,5章 1月14日—1月24日《中近史.下册》第6,7,8章 1月25日—2月4日《中近史.下册》第9,10,11章 总结、考试 5、《世近史.上》第一轮复习(2月20日—3月20日) 2月20日—3月1日第一章第2章 3月2日—3月10日第3章

考点跟踪训练1语音

考点跟踪训练1语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肥硕.(shuò)剽.悍(biāo)心无旁骛.(wù) B.黄晕.(yùn)伛.偻(yǔ)销声匿.迹(nì) C.怂.恿(sǒng)苋.菜(xiàn)踉踉跄.跄(cāng) D.砭.骨(biān)荫.庇(yīn)尽态极妍.(yán) [答案] B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菜畦.(wā)酝酿.(niàng) 亢.奋(kàng)忍俊不禁.(jīn) B.迸.溅(bèng)澄.清(chéng) 畸.形(jī)惟妙惟肖.(xiāo) C.琐屑.(xiè)地壳.(ké) 萌.发(méng)中流砥.柱(dǐ) D.嫌恶.(wù)阔绰.(chuò) 招徕.(lái)销声匿.迹(nì) [答案] D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佃.(diàn)户忍俊不禁.(jīng) 埋.(mái)怨面面相觑.(qù) B.栖.(qī)息矫.(jiǎo)揉造作 酷肖.(xiào)断壁残垣.(yuán) C.伫.(zhù)立忧心忡忡.(zhōng) 差.(chāi)使吹毛求疵.(cī ) D.留滞.(zhì)味同嚼.(jué)蜡 晌.(xiǎng)午花团锦簇.(cù) [答案] B 4.下列各句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荒谬.(miù)汲.取(xī) 桑梓.(zǐ)开门揖.盗(yī) B.谰.言(lán)羁绊.(pàn) 驯.服(xùn)栉.风沐雨(zhì) C.聒.噪(guō)对称.(chēn) 创.可贴(chuāng)螳臂当.车(dǎng) D.执拗.(niù)平仄.(zè) 剽.悍(piāo)噤.若寒蝉(jìn) [答案] D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恫吓.(hè)沆瀣.(xiè) 拗.不过(niù)余勇可贾.(jiǎ) B.句读.(dòu)剽.悍(biāo) 入场券.(quàn)荷.枪实弹(hè)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全国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C】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7 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8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17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9 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D】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主,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018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含解析

2018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 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C.君主专制D.家国一体 2.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3.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B.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D.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4.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材料体现了() A.因地制宜的管理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专制主义的削弱 D.地缘政治的特点 5.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竟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此转变() A.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B.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C.体现了大力扶植民营企业D.导致了工业体系崩溃 6.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

2017全国卷高考历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分封制,相信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对分封制的认识,考查角度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表1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26.表2 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C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B 【解析】明前中期,朝廷严格规定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等级秩序受到

考点跟踪训练24常用文言词语

考点跟踪训练24常用文言词语 [答案](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二、(2011贵州安顺) 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节选),完成第10?14题。(16分) ①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阴,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 情,得无异乎? ②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 矣。 ③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 有心旷神怡,宠 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 写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 ______________ 薄暮冥冥 (2) ______________ 去国怀乡 (3) ______________ 春和景明 (4) ______________ 长烟一空 [答案](1)迫近 (2)离开 (3)日光 ⑷全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2011北京)文言文阅读。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3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 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 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 为之; 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本心。 【注释】 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 向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 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 ⑥有教材为 逗号。⑦有教材为“乡”。⑧有教材为冒号。 写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________________ 蹴尔而与之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亦不可以已.乎 [答案]-(1)用脚踢;踢 (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 呼尔而与之。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4分) ⑤有教材为逗号。 1. 2. 3. )。

考点跟踪训练19概率的应用

考点跟踪训练19 概率的应用 一、选择题 1.(2011·湖州)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 A .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B .a 是实数,|a |≥0 C .某运动员跳高的最好成绩是20.1米 D .从车间刚生产的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个,是次品 答案 B 解析 据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a |≥0. 2.(2011·东莞)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红球3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A.15 B.13 C.58 D.38 答案 C 解析 摸到红球的概率是P =55+3=5 8 . 3.(2011·泰安)袋中装有编号为1,2,3的三个质地均匀、大小相同的球,从中随机取出一球记下编号后,放入袋中搅匀,再从袋中随机取出一球,两次所取球的编号相同的概率为( ) A.19 B.16 C.13 D.12 答案 C 解析 列表 1 2 3 1 1,1 1,2 1,3 2 2,1 2,2 2,3 3 3,1 3,2 3,3 可知两次所取球的编号相同的概率P =39=1 3 . 4.(2011·安徽)从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中,任取四个顶点连成四边形,对于事件M :“这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事件M 是不可能事件 B .事件M 是必然事件 C .事件M 发生的概率为 1 5 D .事件M 发生的概率为 2 5 答案 B 解析 连接BE ,(其他情况类似) ∵正五边形ABCDE , ∴BC =DE =CD =AB =AE ,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 =∠ABC =∠C =∠D =∠AED =(5-2)×180° 5 =108°, ∴∠ABE =∠AEB =1 2 (180°-∠A )=36°, ∴∠CBE =∠ABC -∠ABE =72°, ∴∠C +∠CBE =180°, ∴BE ∥CD , ∴四边形BCDE 是等腰梯形, 即事件M 是必然事件. 5.(2010·孝感)学生甲与学生乙玩一种转盘游戏.如图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个区域,分别用数字1,2,3,4表示.固定指针,同时转动两个转盘,任其自由停止,若两指针所指数字的积为奇数,则甲获胜;若两指针所指数字的积为偶数,则乙获胜;若指针指向扇形的分界线,则都重转一次.在该游戏中乙获胜的概率是( ) A. 14 B.12 C.34 D.56 答案 C 解析 列表如下 1 2 3 4 1 1,1 1,2 1,3 1,4 2 2,1 2,2 2,3 2,4 3 3,1 3,2 3,3 3,4 4 4,1 4,2 4,3 4,4 两指针可指数字的积为偶数的有12种情形,乙获胜的概率是1216=3 4 . 二、填空题 6.(2011·盐城)“任意打开一本200页的数学书,正好是第35页”,这是_________事件(选填“随机”或“必然”). 答案 随机 解析 打开一本200页的书,正好是第35页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应是随机事件. 7.(2011·益阳)在-1,1,2这三个数中任选2个数分别作为P 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过P 点画双曲线y =k x ,该双曲线位于第一、三象限的概率是__________. 答案 1 3 解析 在-1,1,2三个数中任选2个,有(-1,1),(-1,2),(1,-1),(1,2),(2,-1),(2,1)六种情况,只有点(1,2),(2,1)在第一象限,使双曲线位于第一、三象限,所以概率P =26=13 . 8.(2011·鸡西)中国象棋红方棋子按兵种不同分布如下:1个帅,5个兵,“士、象、马、车、炮”各两个,将所有棋子反面朝上放在棋盘中,任取一个不是..士、象、帅的概率是__________. 答案 11 16 解析 红色棋子共有1+5+2×5=16个,不是士、象、帅的棋子有16-2-2-1=11 个,所以概率P =11 16 .

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 24.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人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裹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人对科学发展的 认识 C.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D.楷书演绎了古人的理性思镌和科学 精神 25.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是五百多万贯,同 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 A.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宋代的货市贬值现象严重 C.唐代市场上货币经常短缺 D.宋代铸钱工艺水平的高超 26.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线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 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B.政府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C.中央义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D.政府注重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27.在明成祖朱棣武力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宗让皇帝”,意即他把 皇位让给了明成祖朱棣;朱祁钰在被其兄明英宗赶下台后,其庙号后来被追谥为“代宗”,表示他只是一个代理皇帝罢了。明朝这两个皇帝的追谥反映出朝廷 A.对史实完全不予重视 B.在质疑嫡长子继承制 C.改变了前代修史传统 D. 对内 斗的曲笔与回护 28.1911年后,民国政府设立机构主办科学研究,民间科学家按专业组织起来,成立各种专 业学会。此后,中国科学研究领域创办了许多专业学术期刊。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期刊现专业化、体制化、国际化的苗头。这反映了 A.近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化 B.思想解放促进了科技发展 C.近代科学研究氛围日盛 D.中国科技发展形成了体系 29.对下图信息的理解最符合史实的是

2017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政治历史地理 思想政治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 调动和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 描述和阐释事物?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 论证和探究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 货币(1) 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2. 价格(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 消费(1) 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4. 生产与经济制度(1) 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 企业与劳动者(1)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 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6. 投资与融资(1) 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 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 融资 7. 个人收入的分配(1) 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 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考点跟踪训练25文言句读和翻译

考点跟踪训练25文言句读和翻译 一、(2011·广东)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 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释】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或.旦而不鸣________ (2)皆足取.祸也________ [答案](1)有的(2)招致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3.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参考译文: 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作不吉祥而招致受烹的,同人又有什么相关昵?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靠他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说话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说话而发言,同应当说话而不说话,都足以招致灾祸啊。所以写这篇文章作为言默之戒。 二、(2011·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文题。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后从太子还建业。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⑤,未尝言人之短。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③黄武:年号。 ④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⑤进达:举荐人才。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定荆州,都武昌既:既然 B.后从.太子还建业从:跟从,跟随

考点跟踪训练35 金属

考点跟踪训练35 金属

考点跟踪训练35金属 A组基础排查练 1.(2014揭阳)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是银白色的固体 C.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D.能够导电、能够导热 2.铝镁合金是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性质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是( ) A.不易生锈B.导电性好 C.密度小D.强度高 3.(2012淮安)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铜属于纯净物B.青

铜属于金属材料 C.青铜的硬度比铜大D.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形 4.下图表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和铝被人类大规模冶炼、利用的大致年限。分析该图的规律,你认为金属被大规模冶炼、利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金属的导电性B.金属的延展性 C.金属的颜色D.金属的活动性 5.(2013滨州)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 比铝的活动性强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 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 器④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 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

存在 A.①②B.①③④ C.③④D.①②③④ 6.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硫酸锌B.硫酸亚铁 C.硫酸铝D.硫酸铁 7.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2HCl===MnC12+H2↑ B.Mg+MnSO4===MgSO4+Mn C.Mn+Cu(NO3)2===Mn(NO3)2+Cu D.Fe+MnSO4===FeSO4+Mn 8.(2014巴中)验证金属Fe、Cu、Ag的活动性强弱,下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A.Fe、CuSO4溶液、Ag B.FeSO4溶液、Cu、AgNO3溶液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I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2018届高三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西安市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部分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 .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 .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 .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2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 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 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 A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 .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 C .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 .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 2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 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 确的是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27.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28.图9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进If曲万关平闊]

2017文综大纲

政治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 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 调动和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 描述和阐释事物?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 论证和探究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 货币(1) 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2. 价格(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 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 消费(1) 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4. 生产与经济制度(1) 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 5. 企业与劳动者(1)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 劳动者劳动与就 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6. 投资与融资(1) 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 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 融资 7. 个人收入的分配(1) 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 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8. 国家收入的分配(1) 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 财政的作用财政与 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9. 征税与纳税(1) 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句子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句子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 一、按要求写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1)我真希望 ..疫情快点结束,这样我就可以到处旅游了。(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以前刚刚发生的事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心表达)感悟句子的风采。 (1)我们要关心爱惜小同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_____________,:“真是急死我了!”(填上表示动作、神态的词语) (4)您在夏天穿上新棉袄。别人会笑话您的。(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裁缝把顾客的棉袄改成夹袄了。(改成“被”字句)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三卷)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4分)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4分)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 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3.(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5.(4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6.(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7.(4分)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