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工业概论考题

现代工业概论考题

现代工业概论考题
现代工业概论考题

1、什么是工业?

2、按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特点,工业部门又分为哪8大产业?

3、工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4、生态工业的定义、特点、目标各是什么?

5、人类所认识的六种能量形式是什么?

6、能量具有那些性质?

7、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8、二次能源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

9、常用的煤质指标及其含义是什么?

10、常用的原油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11、什么是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石油工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分别指什么?

12、有机成因说和晚期成油说分别指什么?

13、油气生成的理化条件包括那些?

14、现行的油气勘探程序是什么?

15、石油钻井的概念?

16、什么是直井、水平井和定向井?

17、旋转钻井的分类?

18、影响钻井过程(钻速)的因素有哪些?

19、简述钻井施工工序。

20、钻机型号的表示方法

21、石油钻机组成的8大件

22、牙轮钻头及其表示方法

23、钻头选择的考虑因素

24、什么是钻柱?

25、钻进工艺过程是什么?

26、井身结构设计的定义和内容

27、油气井压力控制的基本概念

28、井控技术的基本内容与井控设备

29、何谓固井和固井质量,固井工艺是什么?

30、完井工艺过程与常规完井方法

31、何谓三次采油阶段

32、采油方法主要有那些?

33、抽油机型号表示方法

34、油气集输工作内容

35、什么是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36、原油处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37、什么是原油稳定?

38、输油管道的组成及其主要设备是什么?

39、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有哪些?

40、海洋石油钻井典型井身结构及套管程序是什么?

41、简述南海深水导管喷射钻井技术工艺过程。

42、列举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上的主要设备及用途。

43、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是什么?

44、海洋石油污染扩散的两种类型及其概念

45、海上溢油的一般处理过程是什么?

46、几种常见的机床和各自的加工范围。

47、平面的加工方法有哪些?外圆和内孔的加工方法各有哪些?

48、什么是热加工和冷加工?

49、什么是工艺过程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50、机械产品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51、什么是装配精度,其与零件精度的关系如何?装配工艺过程是什么?

52、铸造方法的分类

53、特种加工方法的分类

54、与传统的机械加工相比,特种加工的不同点是什么?

55、电火花加工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56、激光加工的应用主要有哪些?

57、海洋结构物装船与海上安装的方法主要有那些?

58、大型结构物滑移装船作业需要哪些系统?

59、简述大型结构物海上浮装的主要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主要内容。

60、简述大型结构物海上浮装的关键装置DSU与LMU的结构与主要功能。

61、简述汽车的诞生历史。

62、什么是汽车发动机总排量?

63、简述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64、简述汽车的总体组成和功能。

65、什么是汽车的整备质量和整备质量利用系数?

66、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是什么?

67、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哪些方面?

68、简述汽车信号装置的组成与作用。

69、什么是汽车发动机的涡轮增压技术?

70、新能源汽车包括哪些种类,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71、建筑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72、都江堰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73、结合都江堰简述建筑工程的工程建设程序。

74、试以长城、故宫、都江堰和赵州桥为例介绍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75、什么是冶金工业,冶金的方法有哪些?

76、炼铁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77、炼铁的工艺过程是什么?

78、炼钢的工艺目的是什么?

79、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是什么?

80、炼钢的工艺过程是什么?

81、钢型材的生产方法有哪些?

82、冶金工业的污染有哪些?

83、过程工业和离散工业分别指什么,试举例说明?

84、简述化学工业的特点。

85、接触法生产硫酸过程中三个核心设备是什么?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

题目标准答案学生答案得分题型 目前信息处理技术的典型代表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0 填空题 ()和()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100 填空题 信息技术体系中主体技术主要是“4C”技术,分别指:()、()、()、()。收集,通信,计算机,控制收集,通信,计算机,控制100 填空题 从逻辑角度,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100 填空题 ()是根据一定的描述规则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的外在特征和部分内容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信息描述信息描述0 填空题 信息揭示的一般程序是第一,主题分析,第二,(),第三,检验审核。主题标引主题标引0 填空题信息分析的基本功能主要有整理、()、()预测和反馈四项基本功能。评价,预测评价, 50 填空题 信息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比较法,()、()、专家调查法等。分析综合法,推理法分析综合法,推理法100 填空题 EDI是指()。c c 100 单选题 A.决策支持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电子数据交换 D.计算机辅助设计 关于信息技术体系结构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 d 100 单选题 A.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使用属于信息技术体系中的主体技术 B.电子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属于信息技术体系中的基础技术 C.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息技术属于信息技术体系中的支撑技术 D.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属于信息技术体系中的支撑技术 今天我们使用的安装了Pentium4芯片的PC机属于()代计算机。 d d 100 单选题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 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通常所说的第六代计算机是指()。 a a 100 单选题 A.利用蛋白质分子研制基因芯片,研制的生物计算机 B.智能计算机 C.安装了Pentium 4芯片的计算机 D.神经网络计算机 CPU逻辑上由()组成。b b 100 单选题 A.运算器和存储器 B.运算器和控制器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1-答案

作业1 姓名:学号:工作站: 一、填空题: 1.古代封建社会的信息资源主要以以文献信息资源为主,古代信息管理时期的信息管理对象以以纸制手抄本、印刷本为主,此时的信息管理重心集中于以藏为主,倡导的信息管理方式是:四部分类法。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3、马费成的四阶段说:传统管理阶段:以图书馆文献信息源管理 为核心;技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资源管理阶段: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知识管理阶段:以知识的创造、学习、应用、理解和协商为核心。 4、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尤以国外学者为代表,信息过程说的代表人物是:泰 勒(R.S.Taylor)内容是围绕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信息的传递、信息过程的成本、信息过程的效果。国内比较尤代表的学者卢泰宏教授提出了三维结构理论,将信息管理的基本问题归纳为五个问题域,分别是存、理、传、找、用。 5、知识管理的三要素是:组织、人、信息技术。 6、知识管理技术如按过程分类,它包括生产、共享、应用和创新 二、名词解释 1、信息:从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进行回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 见书本47页 2、知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见书本28页第三段。 3、信息管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经济、人文等手段,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 信息资源及信息活动加以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并带来效益。 管理包括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组织、配置、传递、利用、反馈和评估;信息管理不但是一种管理的思想,也是一种管理的技术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说,它还是一个系统。P25 4、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协助企业组织和个人(people),围绕各种来源的知识内容(knowledge),

信息管理概论总复习题

. 1、下面哪项不属于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共通特性。() A.共享性 B.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C.稀缺性 D.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参考答案:A 题目分析:共享性是作为资源独特特性,B是共通特性,C是共通特性,D是共通特性 2、下面的说法哪项是先验信息的含义。() A.事物实际所具有的信息; B.主体在实际观察该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C.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D.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的状态。 参考答案:B 题目分析:无

3、下面的说法哪项是语义信息的含义。() 专业资料word . A.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B.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内在含义;C.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D.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参考答案:B 题目分析:无 4、下面的说法哪项是语用信息的含义。() A.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B.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内在含义;C.主体在观察事物之前已经居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D.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价值。参考答案:D 题目分析:无 5、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一次信息。() A.游记; B.论文; C.文摘; D.述评

参考答案:A 6、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二次信息。()A.游记; B.论文; 专业资料word . C.文摘; D.述评 参考答案:C 题目分析:无 7、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三次信息。() A.游记; B.论文; C.文摘; D.述评 参考答案:D 8、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信息; B.全信息; C.经济信息; D.语用信息 参考答案:B

信息管理概论总复习试卷

信息管理概论总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A) A.提高效率B.人是组织中的最重要的资源C.信息管理D.信息资源管理 2. 把任何一家企业看作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行为所构成,这些行为对应于物料从供应商到顾客的流动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物料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不断增加价值的过程。这是(A)的观点。 A.价值链 B.供应链管理 C.客户关系管理 D.企业资源计划 3.(B)是由从供应商到用户的一系列企业所组成,它跨越了企业的边界,形成了一种合作制造或战略合作的新思维。 A.价值链 B.供应链管理 C.客户关系管理 D.企业资源计划 4.下面哪些信息技术是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过影响的。(A) A.SCM B.BPR C.ERP D.CRM 5.全面的来看,(D)将供应商、企业和客户连在一起,构成了所谓的B-B、B-C的价值链。 A.BRP B.ERP C.CRM D.SCM 6.信息按(A )可以划分为自然信息与社会信息。 A.内容的表现形式 B.时间状态 C.空间状态 D.内容 7.信息管理的(C)功能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建立信息机构、制定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选配、任用信息人员,把信息活动、信息人员、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并完成各种信息活动。 A.领导 B.计划 C.组织 D.控制 8.从(A)的观点看,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整个信息系统的管理。 A.系统 B.过程 C.管理 D.作用 9.信息资源的(C)是指用以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各种有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技术手段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10.认为信息管理是与信息联系的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和控制活动的是(B) A.霍顿 B.马丁 C.施勒 D.卢泰宏 11.伴随着信息管理层次从低层向中层和高层的发展,信息管理人员也相应经历了(D ) A.从初级—中级—高级信息人员 B.数据库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主任—信息主管 C.从DBA—MIS经理—CIO D.从技术人员—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决策者 12.以信息的运动形式划分,信息源可以划分为(C) A.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B.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 C.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 D.数字化信息源和非数字化信息源 13.以信息是否数字化来划分,信息源可以划分为(D) A.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B.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 C.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 D.数字化信息源和非数字化信息源 14.(A)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A.信息组织 B.信息收集 C.信息处理 D.信息使用 15.信息采集时,要求采集人员根据本机构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确定采集的范围和重点。这是信息采集的(A) A.针对性B.科学性 C.预见性 D.计划性 16.信息采集时,要求采集人员注意信息采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是信息采集的(E) A.针对性B.科学性 C.预见性 D.计划性E。系统性 17.信息采集时,要求采集人员注重信息源、用户信息需求和采集方法的科学研究。这是信息采集的(B) A.针对性 B.科学性 C.预见性D.计划性 18.信息采集时,要求采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采集计划,有目的有步骤采集信息。这是信息采集的(D) A.针对性 B.科学性 C.预见性 D.计划性 19.(B)是被定义为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过程的集合,这些决策和过程是管理企业资源所需要的。 A.管理资料 B.企业过程 C.数据类 D.信息结构 20.(D)根据系统分析人员设计的系统模块具体编写和实现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能使计算机将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 A.操作员 B.网络工程师 C.数据库管理人员 D.程序员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不给分) 1. BPR实现的手段有两个使能器是(AD) A.信息技术 B.信息组织 C.信息重组 D.组织 2.(C)是包含某种内容的音讯 A.信 B.情报 C.消息 D.知识 3.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信息管理的(A)职能的主要内容之一。 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领导 4.现代通信技术按(B)形式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A.编码 B.信号 C.加密 D.分布 5.信息用户对已知信息的(D)行为,目的是消除用户的某种不确定状态。 A.需求 B.加工 C.交流 D.吸收 6.要建立一个数据库,需要经过(AD)设计阶段。 A.概念设计 B.库结构设计 C.模块设计 D.物理设计 7.一般来说,按照信息服务工作基础的不同,可以把信息服务划分为(ABCD)网络服务等几大类型 A.文献服务 B.指导服务 C.检索服务 D.咨询服务 8.网络管理的任务包括(ABCD) A.监测当前网络状态是否正常 B.监测是否存在瓶颈问题 C.监测是否存在潜在的危机 D.对网络运行状态控制 9.(BCD)三个阶段合称为信息系统开发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10.(C)是从企业竞争战略的高度出发,通过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信息系 统。 A.MIS B.DSS C.SIS D.IBS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信息:信息是使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的东西。 2、资源: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能够在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用以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 量的客观存在形态。 3、信息资源: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三个组成部分,是人工生成的资源。 4、信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信息 资源、信息技术为支点的信息活动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5、信息管理:一种意见认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利用的过程,也就是信 息从发展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存储到传播、从传播到利用的过程。另一种意见认为,信息管理不 只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人员、技术、机构等进行管理,实现各 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社会对信息需求的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信息技术的层次有哪些? 所谓层次指按一定的次序划分一定的等级。 信息技术也有其层次,通常也按照技术的功能区分出来的信息技术称为信息技术的主体层次。包括感测 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信息的应用层次是指针对各种适用区分,由主体技术繁衍而生的各种应用技术群,通常它泛指按主体技 术的应用领域。按主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区分出来的技术,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领域。通常我们只 把主体层次和应用层次称之为信息技术,这是一种狭义的信息技术。除此之外形成广义信息技术的两个 外围层次:一是基础技术层次。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在性能水平上的提高有赖于基础 技术层次的进步;二是支撑技术层:如机械、电子、激光技术。信息技术总是通过各种支撑技术才能实 现,因为表真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必须通过机械电信号和光信号物理参量表现出来,才能被人们识 别、控制和处理。 2、信息技术的热点研究有哪些? 一、电子邮递:是一种能够把声音、视频、文字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组合,利用电子手段从一处转到 另一处或多处的信息交换系统。二、可视图文:指将用户的直端显示器作为终接收电子中心播放的信息 或与计算机中心的数据库进行对话,并存取该数据库信息的设备和系统。三、视频通信:包括可视电话 和电视电话会议。可视电话不仅可以传输声,也可以传输图像,电视电话会议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 术和视频技术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会议室通过通讯网络联接起来,进行话音、文本、数据图像的传播 和交换,使与会者不到一个会场就能进行交流。四、电子数据交换: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将贸易运输、 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化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处理,并完 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过程。五、因特网:产生于60年代,是美国国防部的科研实验产物,最初由美国 出国防部建立。80年代开始覆盖美国全境,90年代突破美国境内,成为国际网。 3、电子政府包括哪些内容? 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以更加方便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为 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具有更高 服务品质的政府。基本内涵是构建一个虚拟政府。包括:政府电子商务、电子报税、电子化公文、政府 电子采购、电子报关、电子身份认证、网上福利支付等内容。 4、简述信息产业的构成? 对于信息产业的结构,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学术界综 合一些人的观点提出了以下的看法。首先,信息产业分为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其次,信息 设备制造业中分为七部分,微电子设备制造业、计算机设备制造业、通信与网络设备制造业、多媒体设 备制造业、缩微设备制造业、视听设备制造业和电子?频物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则包括六个方面, 信息提供业、信息处理业、信息咨询业、软件开发业、系统集成业和数库开发业。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答案

在线作业1 单选题:(共20道试题,每题2分) 1.下面哪项属于信息资源不同与其她物质资源的独特特性。(A) A.时效性 B.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C.稀缺性 D.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2.下面的说法哪项就是先验信息的含义。(B) A.事物实际所具有的信息; B.主体在实际观察该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C.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D.事物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运动的状态。 3.下面的说法哪项就是实得信息的含义。(C) A.事物实际所具有的信息; B.主体在实际观察该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C.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D.事物运动的状态与变化的方式。 4.下面的说法哪项就是语义信息的含义。(B) A.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B.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内在含义; C.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D.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 5.下面的说法哪项就是语法信息的含义。(D) A.主体在实际观察该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B.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内在含义; C.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D.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 6.下面的说法哪项就是语用信息的含义。(D) A.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B.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内在含义; C.主体在观察事物之前已经居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D.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价值。 7.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三次信息。(D) A.游记; B.论文; C.文摘; D.述评

中央电大信息管理概论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信息 答: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穆,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意义,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2、信息的共享性 答:信息的共享性是指信息能同时为多个使用者所利用,它不会因为使用者的增加而使每个使用者获得的信息减少。3、管理 答:通过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使所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 4、经济信息 答: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并为经济活动服务的信息。 5、经济信息系统 答:由经济信息源、经济数学方法、经济信息处理器、经济信息处理器、经济信息管理者、经济信息用户构成的综合体。 6、信息组织 答:是根据信息资源检索的需要,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规则,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使其有序化,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实现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二、问答题: 1.信息的三个层次是什么?各自回答什么问题? 答:信息的三个层次是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语法信息所回答的问题是:事物存在的方式,运动状态或变化是什么。语义信息所回答的问题是:事物的这种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含义就什么。语用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信宿所收到的信息含义是什么价值或效用。 2.信息的作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1)帮助人们提高对事件的认识,减少活动的盲目性。(2)是人类社会一切有组织活动的纽带。(3)构成生产力的一个要素。(4)是世界的第三要求与资源(5)是管理活动的核心 3.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经济管理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基本职能:目标,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 层次分为:高层管理,也称战略管理;中层管理,也称战术管理;基层管理,也称事务管理 4.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1.信息是企业活动的基础2.信息是管理的工具3.信息是经营决策的依据4.信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5.经济管理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是什么? 答:可归纳为及时、准确、适用、完整和经济五个方面。信息处理及时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信息的收集、记录要及时,二是信息的加工、检索、传递要快。信息处理准确性,首先是原始数据要准确;第二是要进行正确的加工处理;第三是传递要准确,排除传递中的干扰,保持信息的真实性。信息处理适用性,包括数量适当、格式易懂、针对性强、直接可用等方面的要求。信息处理完整性,主要是要使各级管理人员掌握与工作和决策有关的、全部主要的信息,以便其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分析与权衡,作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信息处理经济性,信息处理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技术上、经济和运用上的可行性分析,要讲经济效益,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适用性和完整性,必须建议在经济性上的基础上。 6.INTERNET提供的服务有哪些? 答:电子邮件服务 远程登录服务 文件传输服务 网络新闻服务 网上交谈服务 菜单式信息检索工具

信息管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信息管理概论 试题 第 1 页 共 9 页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信息管理概论 试题 (开卷) 2008 年7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们通常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______,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的队伍管理。 2.________是信息管理思想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阶段。 3.从人们认识信息的层次上还可以把信息的诸多定义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日常生活层面上,二是在科学或科学认识层面上,三是在________上。 4.________是由一组控制计算机系统并对其进行管理的程序组成。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核心,其任务是控制、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和工作流程,组织、协调计算机的运行,为其他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提供服务和支持。 5.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 )就是__________。 6.信息采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_________;二是针对性原则;三是及时性原则;四是系统性原则;五是预见性原则;六是计划性原则。 7.元数据结构从功能上来说可分为________、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 8.如果从科学的正式交流渠道与非正式交流渠道的思想出发,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不稳定的信息资源两类。

信息管理概论 试题 第 2 页 共 9 页 9._______包括结构分析(SA )、结构化设计(SD )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P )。 10.初期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结构一般由模型库、数据库以及__________等三个部件组成,20世纪80年代,DSS 增加了知识库和方法库。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现代信息管理 2.模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呼唤着知识管理的出现?

【精选】电大信息管理概论作业1和作业4答案

1、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二次信息(C.文摘) 2、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三次信息。(D.述评) 3、迈克尔哈默博士提出的理论称为:(D.企业再造理论) 4、下面的选项中哪项不属于管理活动的必备要素。(B.管理的原则) 5、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是:(B.网状模式) 6、下面哪项属于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具有的一般特性。(C.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 性) 7、著名的“经济人”理论提出者是:(B.泰勒) 8、下面的说法哪项是实得信息的含义。(C.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 事物的信息) 9、第二传媒是指(C.广播) 10、下面的说法哪项是先验信息的含义。(B.主体在实际观察该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 于该事物的信息;) 11、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B.全信息;) 12、下面的说法哪项是语用信息的含义。(D.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价值。) 13、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A.马斯洛;) 14、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有何特点:(A.没有固定的传播者和受者) 15、下面哪项属于信息资源不同与其他物质资源的独特特性。(A.时效性) 16、下列的搜索引擎工具哪项属于目录式搜索引擎。(B.Yahoo ) 17、下面的几种检索表达方式,哪种方式属于布尔逻辑检索。(B.“北京大学+五四运动”) 18、下列的搜索引擎工具哪项属于索引式搜索引擎。(C.Google ) 19、下面的几种检索表达方式,哪种方式属于截词检索。(A.“*magnetic”) 20、存放的是有关主题的数据库或服务器地址,并指引用户到特定地址获取所需信息的网络组织方式是(B.网络信息指引库) 1、负责对控制信息进行分析,在全机中起指挥中心的作用的部件是:()。 A.控制器 2、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元件是。() C.集成电路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答案1

一 1、知识管理的三要素是:组织、人、信息技术。对 2.知识管理技术如按过程分类,它包括知识的生产、共享、应用和创新。对 3.马费成教授提出信息管理发展的四阶段说对 4.钟守真教授提出信息管理发展的五阶段说错 5.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1948年研制成功的错 6.现代,信息管理人员更加技术化、专业化、专门化,他们在组织内部被称为CIO或CKO。对 7.技术手段说的代表人物是:霍顿错 8.孔茨提出双因素理论错 9. 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国内比较尤代表的学者卢泰宏教授提出了三维结构理论对 10. 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尤以国外学者为代表,信息过程说的代表人物是:泰勒。对 11. 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尤以国外学者为代表,管理职能说的代表人物是:莱维坦。错 12.中国各朝代都有专门记录和管理档案文书的官员,如司马光就是史官,负责这方面的事务。错

13.中国古代图书整理活动到清朝达到极致,代表性事件就是《康熙字典》的出版。错 14.中国古代倡导的信息管理方式是:五部分类法错 15.古代信息管理时期的信息管理对象以纸制手抄本、印刷本为主对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对 17. 图书馆的出现将信息管理的目的发展到藏与用相结合。对 18.中国古代信息管理重心集中于藏。对 19.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信息管理活动的重心开始向西方国家倾斜。对 20. 古代封建社会的信息资源主要以文献信息资源为主。对二 1、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对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起源于霍桑实验。对 3、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法约尔。对 4、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一书于1965年问世。对 5、经验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戴尔。错 6、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对 7、人们将泰勒称为“管理理论之父”、“过程管理之父”。错

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

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 一、试题类型: 1、填空题(共20空,20%) 2、名词解释(共4个,20%) 3、判断题(共10题,10%)选择题(10%) 4、问答题(共5题,50%) 二、考试形式:采用半开卷考。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以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 一、填空题(主要内容与作业基本相同) 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和()。 2、以( )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 和( )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 )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媒体管理、()、()、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和()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 11、物质、能量、( )是一切客观事物的三个基本方面。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12、信息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选择与决策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 13、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以()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为标志。 14、大众信息交流的媒体主要有( )和( )两大类。 15、对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宣传活动是其向外输出信息的主要方法手段,宣传活动可分为三类:()、()和标识系统宣传。 16、一般说来,组织信息交流分为组织()的信息交流和组织()的信息交流两种形式。 17、大众信息交流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引导舆论、()、提供娱乐。 18、目前信息处理技术的典型代表是()。 19、()和()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

信息管理概论复习.doc2011.11

《信息管理概论》(专科)课程考核说明 (2011年11月20 日)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考核对象为南京电大开放教育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20%,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80%。 1、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主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考核。教师应按教学进度布置、指导学生按时完成考核,对综合练习与课程实践报告要适时批阅并组织讲评。 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平时作业、网上学习和其它三部分组成。各项考核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比例分别为:平时作业40%;网上学习,30%;其它,30%(含学习态度考核和课程实践,其中导学课的出勤情况占10%,课程实践占20%)。 平时作业要求完成形成性考核练习册上的三次综合练习。 网上学习包括参加在线专题讨论和网上学习时间达标(每周不低于1小时)。 在线讨论要求学生参加南京电大电大在线平台上的课程BBS讨论,并发表与课程学习有关的观点、看法或学习体会。学生参加在线讨论的考核由教学点负责,教学点应保存学生参加在线讨论的电子文档或打印文本,作为考核依据。建议各教学点至少组织一次实时在线讨论,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非实时讨论,实现网上学习互动。 课程实践要求完成形成性考核练习册上的社会调查(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和课程实习。 学生必须完成形成性考核。凡未能按规定完成形成性考核或无形成性考核成绩者,课程综合成绩不予记载,也不能取得本课程的学分。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采取笔试、闭卷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南京广播电视大学《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和本考核说明。文字教材为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管理概论》(谢新洲主编)。

信息管理概论复习题答案

一、课程说明 开设本课程的专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课程名称:信息管理概论 使用教材名称:信息管理概论,心新洲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二、考试说明 考试式:闭卷笔试。 考核围:信息管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九章容。 三、复习要点 第一章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信息管理的涵(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信息管理的发展)、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知识的概念、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的要素、知识技术类型、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第二章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信息与信息资源(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资源的功能、政务信息资源、)、信息管理中的信息科学(信息科学的研究容、信息科学的研究法)、信息管理中的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中的传播学(信息在社会信息交流系统中传播的模式、网络信息交流的特征)。 第三章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涵与体系(信息技术的涵、信息技术的主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类型、OSI模型、TCP/IP协议、Internet的主要服务)、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第四章信息组织 信息组织的基本问题(信息容层次的组织、信息组织的功能、信息组织的原则)、信息组织的过程及容 第五章信息服务与信息服务业 信息服务的涵 第六章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 第七章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概述(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类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决策支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第八章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 电子商务的功能(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电子商务的服务类型)、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B2B电子商务模式、B2C电子商务模式、B2C模式的应用层次 第九章信息政策与法规 信息政策的含义、信息法、信息道德及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分为:填空题(20个空,共40分)、单项选择题(10道题,共20分)、判断题(10道题,共20分)、问答题(包含2道题,共20分)。 四、综合复习题(试题例) 一、填空题 1、根据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法,基本上可以将其分为时期、时期和时期。 2、人们通常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的五种不同的含义是:,,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的。 3、从信息管理发生源的角度来看,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三个领域是:领域、领域、领域。 4、从信息管理的层次角度看,可以将信息管理分为对的信息管理、对的信息管理和对的信息管理三个不同层次。

信息管理概论(本)

信息管理概论(本)01 试卷总分:100 1 判断题(共10题,共5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5分) 信息组织是薪资管理的核心环节和重要工作。() √ × 2.(5分) 信息可以加工,同时信息量在加工中会丢失一部分。() √ × 3.(5分) 信息的作用是信息的特征的唯一体现。() √ × 4.(5分)

信息的特征指的是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所特有的想象。() √ × 5.(5分)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与材料和能源一起被看作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 6.(5分) 管理的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 7.(5分) 信息交流是组织结构的核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信息交流就没有组织。()√ × 8.(5分) 在信息组织活动中,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是两个基础概念。()√ × 9.(5分)

信息技术是各行业信息化的基本前提。() √ × 10.(5分) 信息技术处于信息技术体系的中层,主要是指新材料、新能量技术等。() √ × 不定项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5分) 我国古代图书整理活动到清朝达到极致,其代表事件就是()的出版。 A、《七略》 B、《四库全书》 C、《汉书·艺文志》 D、《隋书·经籍志》 12.(5分)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它完成运算处理功能,并实施对计算机其他各部件的控制,使计算机各部件协调统一工作。 A、内存 B、中央处理器

C、操作系统 D、键盘 13.(5分) 应用软件是指针对特定用户或者某一特定用途的软件。以下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A、WindowsNT B、Excel C、WPS D、Unix 14.(5分) 根据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的过程和发挥作用的特点,信息资源的主要功能有()。 A、管理与协调功能 B、文化传播功能 C、选择与决策功能 D、经济功能 15.(5分) Internet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先进的信息交流手段,对于用户来说,Internet可以提供的基本信息服务有:() A、电子邮件服务 B、电子商务 C、电子公告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专)

信息管理概论形成性考核成绩记录单 形成性考核总成绩=记分作业成绩+小组讨论成绩+上网学习成绩 形成性考核总成绩: 教师签名: 日期:

讨论主题CIO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讨论时间2018—10—08 参加讨论人员: 本人发言提纲: 教师评语: 成绩: 教师签名:

讨论主题简要介绍美国信息学家霍讨论土题顿 讨论时间2018—10—08 及其对信息学的观点 参加讨论人员: 本人发言提纲: 教师评语: 成绩: 教师签名:

学生上网学习记录表 说明:本表只记录学生登陆“福建电大在线”和“分校版电大在线”教案平台学习情况。每生每门课程每月上网时间不少于 2.5小时才能获得该项成绩。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1 (第一章一一第二章) 一、 名词解释: 1、 信息 把信息定义为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即被消除的不确定 性。 2、 信息的共享性 信息的共享性是指信息能同时为多个使用者所利用,它不会因为使用者的增加而 使每个使用者获得的信息减少。 3、 管理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使所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得到 充分利用,以达到预定的目标的活动。 4、 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并为经济活动服务的信息。 5、 经济信息系统 经济信息系统是由经济信息源、经济数学方法、经济信息处理器、经济信息管理 者、经济信息用户构成的综合体,它是一个具有收集、存贮、处理和传输等功能 的、以提供经济信息这一产品为目标的开放式系统。 二、 问答题: 1、 信息的三个层次是什么?各自回答什么问题? 答: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1) 由于主体有感受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 得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2) 由于主体有理解力,能够领会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逻辑含义,由此获 得的信 息称为语义信息; (3) 由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运动状态与其变化的效用,因此获 得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 信息的作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信息的作用归纳为五个方面: (1) 信息能帮助人们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减少活动的盲目性;这是信息最基本的作 用,是由信息的本质所决定的。 (2) 信息是人类社会一切有组织活动的纽带。 (3) 信息是构成生产力的一个要素。 (4) 信息是世界的第三要素与资源。 ⑸信息是管理活动的核心;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的程度。 3、 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经济管理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目标、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 经济管理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或三个级别,及高层管理,也称战略管理;中层管 理,也称战术管理;基层管理,也称事物管理。 4、 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为四个部分: (1) 信息是企业活动的基础; (2) 信息是管理的工具; (3) 信息是经营决策的依据; (4) 信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5、 经济管理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是什么? 答:这种要求可以归结为及时、准确、适用、完整、经济五个方面。 教师签名: 教师评语: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答案精编版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信息管理概论》四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和 ()。 2、以( )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 和 ( )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 )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 ()、()、()。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 ()、信息媒体管理、()、()、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和()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 一、填空题 1、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2、第二次世界大战 3、图书馆领域、工商企业管理领域、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4、管理理念 5、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6、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的队伍管理。

《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

《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

————————————————————————————————作者:————————————————————————————————日期:

单选题 1、CPU是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 2、从信息实体中直接抽取未加规范化的能代表该信息主题概念的若干词作为主题标识,称为抽词标引 3、存放的是有关主题的数据库或服务器地址,并指引用户到特定地址获取所需信息的网络组织方式是(网络信息指引库) 4、第二传媒是指:广播 5、定题信息服务是从检索方式划分角度来对信息服务进行的类型划分。 6、管理智能说的代表人物是(霍顿) 7、根据规范化的主题词表即一种语词型人工语言将主题概念转化为主题标识,称为(赋词标引) 8、根据专门的分类表将主题概念转化为主题标识,这时的主题标识以分类号或代码的形式出现称为分类标引 9、回溯检索服务是从(检索方式划分)角度来对信息服务进行的类型划分。 10、1C是指那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 1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如下选项哪项属于系统软件。(Windows XP) 12、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如下选项哪项属于应用软件。(Excel) 13、计算机检索服务是从(检索手段划分)角度来对信息服务进行的类型划分。 14、计算机诞生的标志是(ENIAC在费城面世) 15、晶体管计算机使用的存储器是(磁芯和磁盘) 16、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元件是集成电路) 17、将数据、程序和各种操作信息直接转换成计算机能接收到的电信号的硬件系统是(输入设备) 18、将计算机运行的结果由电信号转换成人们能够识别的语言、文字、声音等形式的部件是:(输出设备) 19、联机检索服务是从(检索手段划分)角度来对信息服务进行的类型划分。 20、迈克尔哈默博士提出的理论称为(企业再造理论) 21、三维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卢泰宏) 22、数据经过加工成为:(信息) 23、申农-韦弗的数学模式有何缺点:(该模式无法体现出反馈,无法体现互动性) 24、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有何特点:(没有固定的传播者和受者) 25、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状模式) 26、下面的描述,哪一项不是宏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 27、下面的描述,哪一项是微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 28、下面的描述,哪一项是中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规划与运营好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 29、信息管理起源于三个不同领域,下面的这些领域哪个不是其起源的领域(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30、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全信息;) 31、信息单元、数据依据逻辑方法再现和重组的过程是一个序化增值的过程是信息组织的哪项功能:(增值优化功能) 32、信息过程说的代表人物是(泰勒) 33、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马斯洛) 34、.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报纸与杂志等新型载体大量涌现。) 35、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纸质的手抄本和印刷本;) 36、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信息管理的机构除了图书馆意外,还有各种功能与目的皆不同的信息管理机构,如咨询公司、企业管理公司等;) 37、下面几个概念中,涵盖的范围最小的概念是(智能) 38、下面的说法哪项是先验信息的含义。(主体在实际观察该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39、下面的说法哪项是实得信息的含义(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