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 20世纪初的的世界

美西战争

19世纪末,美国垄断资本强烈需求海外市场。当时世界领土已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美国垄断资本遂把侵略矛头指向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1898年4月,美西战争爆发,同年5月和7月,美国海军先后在菲律宾和古巴歼灭了西班牙舰队。12月,美国和西班牙签订和约,规定: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主权,西班牙撤军后,古巴由美军占领;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让与美国,美国付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作为获得新领土的代价。

美西战争是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后所进行的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帝车主义战争。美国通过美西战争,将帝国扩大到亚洲。

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由美国国务卿约翰·海提出,它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但需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中国从事贸易。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其目的在于在列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为迟到的美国向中国扩展其政治、经济势力打开方便之门,根不是为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大棒政策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他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他任内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用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方式干涉拉丁美洲的国家事务,以达到支配拉美各国的侵略目的。西奥多罗斯福罗斯福他在任美国总统期间(1901-1909年),应付国际关系“嘴里说话要温和些,但手中要提根大棒”,因此得名。

金元外交

金元外交是美国用经济扩张手段来控制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现在泛指利用金钱手段达到某种目的。

美国从塔夫脱总统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罗斯福推行的“大棒政策”遭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对,故塔夫脱鼓吹积极的经济扩张政策。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他们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二者常常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美国资本大量投入加勒比海地区各国。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所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1904年2月,日本不宣而战,海军偷袭旅顺俄国舰队,同时在仁川登陆。日俄战争由此展开。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1905年8月,日、俄在美国的调停下开始谈判,9月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

日俄战争不仅对日、俄两国,而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俄国战败,加速了1905年革命的到来,而1905年革命又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日本战胜了欧洲陆军强国俄国,从此跻身于世界列强,更加增强了称霸东洋的野心。亚洲的新兴小国日本,打败了欧洲的庞然大物俄国,黄种人打败了白种人,这在当时确实起到了鼓舞亚洲民族主义的作用。总之,俄国1905年革命和日本战胜俄国,给了整个亚洲以闪电一般的影响。

朴资茅斯条约:1904年2月,日本未经宣战突然袭击在旅顺口和仁川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正式开始。这是一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战争。1905年9月5日签订了《朴资茅斯和约》,结束了日俄战争。根据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吞并朝鲜;俄国将辽东半岛,包括旅顺、大连的租界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无偿转让给日本;以北纬50度为界,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割让给日本;俄国自中国东北撤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日俄战争影响深远。标志着日本的崛起。它的外交与军事力量经过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考验。这对于远东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在中国。《朴资茅斯和约》又承认了日本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势力的增强。对于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来说,这是又一场灾难。

列宁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

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是多数派的俄文译音。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张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组织严密的党,要求每个党员必须承认党钢,在物质上帮助党并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在最后选举中央委员会时,拥护列宁的人占了多数,称布尔什维克,反对者占少数,称孟什维克(少数派的俄文译音)。

此次大会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这是一个新型的、与西欧的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5年革命

1900—1903年,俄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国内矛盾空前尖锐。而1904年开始的日俄战争更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加深了人民的苦难。1905年初,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举行罢工,抗议厂方无理开除工人。罢工很快发展成为全城总罢工。当14万工人前往冬宫时,遭到沙皇军警的野蛮枪杀。1905年革命由此爆发。革命迫使沙皇召开国家杜马会议。革命在12月武装起义时达到顶点,其后转入低潮。1907年6月,沙皇解散了第二届杜马,标志着俄国第一次人民革命结束。

试述日俄战争的影响

日俄战争不仅对日、俄两国,而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俄国战败,加速了1905年革命的到来,而1905年革命又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日本战胜了欧洲陆军强国俄国,从此跻身于世界列强,更加增强了称霸东洋的野心。亚洲的新兴小国日本,打败了欧洲的庞然大物俄国,黄种人打败了白种人,这在当时确实起到了鼓舞亚洲民族主义的作用。总之,俄国1905年革命和日本战胜俄国,给了整个亚洲以闪电一般的影响。

试述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意义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无产阶级和农民没能结成巩固的联盟。其次是无产阶级的行动不够协调一致。第三是国内外资产阶级对沙皇政府的支持。

1905—1907年的革命沉重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锻炼和教育了劳动大众和布尔什维克党,为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了良好准备。

俄国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人民革命,它不仅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亚洲的革命运动。俄国1905年革命揭开了帝国主义时代革命风暴的序幕。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1918年11月11)

三国同盟

三国同盟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及意大利出于各自安全需要而建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1879年10月,德奥两国秘密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5月,意大利同德奥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法国进行侵略,德意将互相援助,如果三个盟国中任何一方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国的攻击时,其他两国保证给予援助。三国同盟的主角是德国。奥匈是依附于德国的伙伴,意大利则是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

三国协约

三国协约是英、法、俄三国针对三国同盟而订立的,它来源于1891—1894年法俄签订的一系列协定。它们规定:两国中如有一方遭受德国的单独攻击或德国与意大利或奥匈帝国的联合攻击时,将互相提供军事援助。1894年,法俄同盟正式形成。其后,英国于1904年及1907年分别与法、俄两国订立协约。法俄同盟再加上英法协约与英俄协约,构成了三国协约。这标志着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利益调整条约不等同于军事同盟条约,英国并未对法俄两国承担同盟义务,没有完全背离“光荣孤立”原则。

萨拉热窝谋杀事件

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奥地利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夫妇在检阅军事演习后被出生于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此为萨拉热窝谋杀事件。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是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在其担任总参谋长期间所制定的德车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其要点是:德国在不可避免的两线作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只用少数兵力监视和牢制俄军。“施里芬计划”是个速决战计划,计划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3—4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它低估了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能估计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国远征军能很快参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马恩河战役

1914年5月,德军在进攻中,右翼第一、二集团军之间出现了50公里宽的暴露地段,补英法联军楔入,被迫撤退。联军开始反攻但其后受阻,遂设防固守,此为马恩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以德军第一次撤退和失败,联军取得胜利告终,联军向前推进改革60公里。马恩河之战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德军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第二阶段的著名战役之一。1916年2月,德国以强大的火力向凡尔登一带发动进攻,先后攻下了法军的第一、第二阵地。但由于凡尔登地域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防御体系,加上法国及进增兵支援,凡尔登战线得以重新稳定下来。

历时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共70多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索姆河战役

为了减轻凡尔登方面的压力,突破德军防线,英法联军发起了强大的索姆河攻势战役(6月24日至11月中)。索姆河战役双方先后投入兵力超过150个师,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最大的一次消耗战,联军仅夺回了240平方公里的土地,没有达到到突破敌军防线的目标,但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

巴尔干同盟1912: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为反对土耳其而建立的政治军事联盟。自14世纪以来,巴尔干半岛各民族长期受土耳其封建贵族的统治和压迫,经过长期的斗争,到19世纪,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先后获得独立或自治,但仍有一部分土地和人民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下。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建立统一的民族独立国家的斗争日益高涨。1911年意土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建立反土联盟的步伐。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经过多次谈判,于1912年3月13日签订了《塞保同盟条约》,双方互相保证各自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如其中一方遭到他国侵犯时,另一方应全力予以支援;双方还约定,当任何大国(暗指奥地利)企图兼并巴尔干领土时,双方应以全部武装力量彼此援助。同年5月29日,保、希两国签订了《希保防御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当土耳其攻击缔约国的一方领土或者破坏根据条约或国际法基本原则所享有的权利时,双方以它们的一切武装力量彼此帮助。9月,门的内哥罗和塞、保也达成共同对土作战的协议。至此,以保加利亚为核心的巴尔干同盟遂告形成。这个联盟的目的是使巴尔干各国以及整个巴尔干半岛摆脱土耳其的统治,反对大国对巴尔干的兼并。在同盟的形成过程中,俄、英、法等国企图利用同盟达到自己的扩张目的。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同盟各国联合对敌,取得了反土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长期的封建统治,但在反土战争胜利后,同盟各国因争夺领土,爆发了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致使同盟瓦解。

.日德兰海战

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後者在战争後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1分析一战原因、性质、影响原因: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性质:帝国主义性质,具有掠夺性影响:a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b使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改变了世界格局c引起了一系列革命,诞生了社会主义苏俄d推动了半殖民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e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目的是想在战后掠夺胜利品,但客观上大大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战争胜利的进程a密电事件b经济利益c政治利益d战争准备参战借口: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

影响:打破了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平衡,最终影响了战争结果。3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日美两国均加紧控制中国;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北洋军阀混战加剧,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中国政局极度混乱。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思潮主流,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爆发。

第三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二月革命

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工人因不堪忍受一战所带来的苦难,不断举行抗议集会和罢工。1917年3月8日,首都普梯洛夫工厂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其后,彼得格勒爆发全城政治总罢工,前来镇压的士兵也转到工人一边,革命者占领了彼得保罗要塞和冬宫,其影响迅速扩及全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300余年的统治。至此,革命结束,由于此次革命爆发于俄历二月,故称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列宁回国指导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于四月发表了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提纲,即《四月提纲》。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革命向前发展的主要阻碍在当时是革命护国主义。布尔什维克第七次全俄代表会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四月提纲》也成为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纲领。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的历史意义。它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世界1/6的土地上创建了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布列斯特和约

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们普遍要求停战。苏俄遂与德奥集团进行和谈,并于1918年3月3日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失去了大片土地。它把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拉脱维来的部分地区划归德国;规定红军应撤离芬兰,乌克半和爱沙尼亚。另外,把卡尔斯、巴统和阿尔达甘地区割给土耳其。但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库恩·贝拉(Kun Béla,1886~1939)匈牙利共产党创始人。生于特兰西瓦尼亚的莱列村小职员家庭。毕业于科洛日瓦尔大学法律系。当过记者。1902年参加匈牙利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征入伍。1916年在俄国被俘。1917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18年3月创建直属俄共(布)中央的匈牙利共产主义小组,任组长。同年11月归国,建立匈牙利共产党,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19年2月被捕,在狱中同社会民主党达成两党合并、联合夺权的协议。3月21日获释出狱,立即将匈共同社会民主党合并为匈牙利社会党,接管政权,宣布成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出任外交人民委员,后兼任军事人民委员。苏维埃政权被颠覆后侨居奥地利。1920年8月到苏俄,在克里米亚任红军南方战线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平定白匪军的战斗。1922~1923年在乌拉尔做党的宣传工作,后任俄共(布)中央驻共青团中央的特派员。1921~1936年参加共产国际领导工作。1924年10月秘密抵达维也纳,重建匈共,并任主要负责人。1928年4月在维也纳被捕,3个月后获释回到苏联。1936年被指控阻挠执行共产国际七大路线而被解除一切职务,并在翌年6月被捕,1939年11月死于狱中。1956年恢复名誉。著有《论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库恩文章和讲话选集》等。

共产国际七大

1935年7月25日至8月25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1)大会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当前国际局势和总结过去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共产国际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策略方针。(2)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作了题为《法西斯的进攻和共产国际在争取工人阶级的统一、反对法西斯斗争中的任务》的报告,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七大的意义:

(1)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确立的反对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以及把实际领导权集中于各国党的决定,对于推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发展,对各国党的建设和独立自主的解决本国实际问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七大”作为共产国际最后一次大会,作为实现政策转变的一次重要会议载入共运史册。

(3)“七大”的不足之处,是在纠正把社会民主党视为“法西斯党”的错误时,又出现了对它评价过高的倾向。对共产党在人民阵线中的领导作用、领导地位强调不够,致使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犯了尾巴主义错误

柏林一月起义

德国共产党的建立引起社会民主党领导人的不安。他们蓄意挑起事端,以扑灭革命的力量。1919年1月,艾伯特政府宣布解除社会民主党人埃喜荷恩的柏林警察总监的职务,这一举措引起了人们的愤慨,柏林工人举行示威,企图推翻艾特政府,政府派出军队进行镇压。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于1月15日被逮捕杀害。一月起义被血腥镇压下去。

1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和意义历史条件:

(一)20世纪初,俄国经济仍然相对落后于美国资本主义强国。

(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全国有一千多万人被拉去当兵,伤亡数百万人。前线很多士兵没有鞋子,甚至几个人共用一枝枪。国内大片耕地荒芜,工厂倒闭,物价飞涨,食物

极度短缺,首都彼得格勒有一天甚至连一个面包都买不到(三)经济濒于崩溃。(四)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2.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3.十月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的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4.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1919年革命异同

相同点由该国共产党领导,都是一战引发的国内外矛盾导致革命。不同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了,而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1919年革命失败了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而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1919年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和匈牙利1919年革命遭到外来干涉,德国十一月革命没有遭到外来干涉

3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并对此作相应评价

主要措施包括:①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涉及到各种农产品。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工会派出征粮队收集农产品时,付给农民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少量工业品。由于通货膨胀,农民交出的产品几乎是无偿的。②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但到内战末期仍有相当数量的小企业在私人手里。③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1918年11月决定取消私人商业,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组织供应。随着产品日渐缺乏和物价不断上涨,政府实行凭证供应。根据阶级和年龄的差别,规定不同口粮标准。后来对儿童和全体工人职员免费供应面包和日用品。货币依然存在,但其作用受到极大限制。④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在整个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府通过采用这些带有军事性质的手段,在市场之外建立起城乡之间直接的商品交换,使苏维埃俄国迅速形成了严格控制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战争结束后,该政策与和平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不适应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并引起了社会动荡,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列宁语),它使苏维埃俄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从而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为粉碎协约国的武装进攻,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利益。

4共产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及意义

历史条件:a第二国际破产b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c列宁的大量工作,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第三国际的建立意义:共产国际的成立开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阶段。

第四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

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于1919年1月召開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操纵了和会。

和会上签订了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時还分別同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次大战后由美国、英国、法国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领土分配及赔款等措施重塑現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及苏维埃俄国等战败国及共产国家,但与此同時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對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個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宮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20日正式生效。

《凡尔赛条约》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中国在五四运动后,沒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則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所以也不签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奥斯曼帝国分别签订了《圣日尔曼条约》、《纳伊条约》、《特旦亚农条约》和《色佛尔条约》(后被《洛桑条约》所代替)。这些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由于《凡尔赛和约》是其中的主要条约,因此由这些条约共同构成的体系被冠之以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其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会议期间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三项条约。

十四点原则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主要内容:1.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与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成立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

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

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委任统治制度mandate system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战前(甲)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所属近东部分地区、(乙)德国所属非洲殖民地、(丙)德国所属西南非和太平洋诸岛,均由国际联盟委任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进行统治。被统治的殖民地称为委任统治地,受委任进行统治的国家称为受委任国。受委任国的任务,对甲类委任统治地,是给予行政“指导及援助”;对乙类委任统治地,是根据所规定的条件将其作为单独的领土担负地方行政责任;对丙类委任统治地,是按照各种保证将其作为自己领土的组成部分加以治理。在形式上受委任国与委任统治地是一种“保护”关系,受委任国对国际联盟负责,须就委任统治地之情况向行政院提出年度报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立联合国时,甲类委任统治地,如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均已成为独立国家;而乙类和丙类委任统治地,则被转为联合国托管制度下的托管领土。

四国条约

1921年12月13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在华盛顿签订的《关于太平洋島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公约。该公约规定,签约的四国中任意两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任何問题上发生争执,则全体签字国

应当举行共同会议协商解决。条约的附件规定,签约国将互相尊重其他签约国在有关太平洋島屿和委任统治地区上的权利。另一个件则规定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领土疆域。由于四国公约措辞过于含糊,以至沒有任何法律上的约束力。该公约的主要意义是终止了1902年以来的英日同盟,结束了日本和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合作状态。

五国海军条约

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在华盛顿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主力舰吨位的条约。条约规定各签约国战舰、战斗巡洋舰总吨位比率为10:10:6:3.5:3.5。同时对主力舰的建造、轮替、吨位和武器都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条约同时还规定各签约国在西太平洋島屿的防御区和海军基地维持现状。该五国还另外签订了一项条约,对潜艇和毒气的使用作出了规定。

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和中国签署《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公约全文共九条,鲁特的“四项原则”列为第一条,是为中心内容。它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为中国建立一个稳固的政府提供方便;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利用中国的善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九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

简述华盛顿体系及其实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被称为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标志着英国从远东撤退的序幕。同时,它也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其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评价国际联盟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纪世界已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但是它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存在的情况下,实际成为英法所操纵的,并时时为美国所支持的维护它们在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外交工具。

简述凡尔赛体系的作用及影响

首先,凡尔赛体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奥匈帝国解体:奥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原奥匈帝国领土的一部分割给意大利,一部分归还波兰。德国的疆界重新划分。

其次,凡尔赛体系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奥斯曼帝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领地,只留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细亚,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

再次,重新瓜分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奥斯曼帝国的属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总之,凡尔赛体系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影响维持了20年的和平,矛盾得到缓和,是一个不稳定的体系。

(协约国帝国主义在一战后所确定的国际新秩序。从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到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的和平条约,构筑了新的战后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新的国际秩序中,英法在欧洲确定了其统治地位,美国则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其优势地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在力量对比关系变化后重新调整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继续。这一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政治剥夺与经济压迫的基础上,是一个新的殖民体系,而且排斥和反对苏联,注定是失败的。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破产。)

第五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卡普暴动

1920年3月发生的旨在推翻魏玛共和国、复辟帝制的政变。它是由东普鲁士地方长官卡普在国防军吕特维茨将军及议会外一批极右政客的支持下发动的。魏玛共和国成立不久,帝制派军人即企图推翻共和政府,恢复君主制度,建立军事独裁。为实施《凡尔赛和约》的解除武装条款,德国政府被迫把当时40万人的两海军旅被裁减兵员所引起的不满情绪,发起暴动,企图迫部队裁减为10万人。帝制派军人利用勒文费尔德和埃尔哈特使政府收回裁减国防军的命令。1920年3月13日埃尔哈特海军旅开进柏林。艾伯特总统及政府成员逃往德累斯顿,转而逃往斯图加特。卡普根据吕特维茨的指令成立临时政府,自任总理,吕特维茨任国防部长。国防军陆军总长泽克特表示支持共和国。3月17日叛乱被平息,卡普逃往瑞典,吕特维茨逃往匈牙利。当晚埃尔哈特海军旅撤出柏林。

柯立芝繁荣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的繁荣时期,美国没有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击,向欧洲大量出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人民充满信心。出现了所谓的“柯立芝繁荣”。当时,柯立芝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干涉工商业的发展。在具体的经济政策上,推行对内减税,对外采取高额关税。在外交政策上,继续顺应当时美国民众的要求,执行孤立主义政策,不卷入复杂的欧洲事务。

威斯敏斯特法案

1931年12月11日,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巴尔福宣言》,成为威斯敏斯特法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力量削弱,自治领的离心力加强,英国与各自治领关系的法律已不适应现实的需要。1925年6月鲍尔温政府修改了自治领和英国之间的联系方法,即联系不再通过殖民地部,而是通过专设的自治领部。1926年10月19日至11月18日,伦敦帝国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被称为《巴尔福宣言》,宣称英国和各自治领都是英帝国内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在它们的内政和外交事务各方面互不从属,共同效忠英王,在英联邦中它们是自愿联合的成员。

《巴尔福宣言》在1931年12月11日获得议会通过,成为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确立英国和各自治领的关系。英国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爱尔兰均为英联邦内自由和平等的国家,它们与联合王国一起组成英联邦,共奉英王为国家元首;各自治领议会与帝国议会平等,英国议会的任何一项法律,未经自治领承认对自治领均不适用。自治领可以修改和废除过去帝国议会通过的任何法案,自治领颁布的任何法律无须经英国议会批准;各自治领内政外交自主。威斯敏斯特法案规定英联邦是一个自由、平等国家的松散联合,肯定了各自治领的独立地位和与宗主国的平等立法权,成为现代英联邦的法律基础,被称为《英联邦的大宪章》。

田中奏折

通指在1929年曝光,据称由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1927年7月25日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题为《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但实际上他是由参谋本部铃木贞一少佐应外务省次官森恪写的一个关于对中国问题的备忘录。虽然铃木贞一是昭和军阀的核心领袖,日后贵为企划院总裁,28个甲级战犯之一。但当时他还不为中国人所知,在中国发表的时候就了田中义一的名字,以达到宣传效果。这份文件的发表对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打消了一部分人对日本的幻想。是一份宣传战的杰作。

啤酒馆暴动

1923年11月A.希特勒和E.鲁登道夫等人在慕尼黑发动的法西斯未遂政变。又称希特勒暴动。1923年,巴伐利亚邦长官G.von卡尔、驻巴伐利亚德国国防军司令O.von洛索和邦警察局长H.von赛塞尔为首的分离主义者企图维护君主制度,对抗共和国政府。他们同希特勒及其他民族主义团体联系甚密。希特勒试图利用魏玛共和国的危机发动政变,建立民族主义的独裁统治。

鲁尔危机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

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就是鲁尔危机。危机对德国的打击是惨重的。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向英美手中,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亚文丁联盟

意大利国会中自由党、人民党和社会党人组成的反法西斯政府联盟、因效仿古罗马平民为向贵族抗议撤至亚文丁山的行动,故名。1924年6月社会党议员马捷奥基(1885—1924)被法西斯分子暗杀后形成。7月,联盟退出国会以表抗议。1925年被镇压。

币原协调外交东方会议

东方会议是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为制定侵略中国的总方针而召开的重要会议。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所谓“满蒙政策”。田中在7月7日的会议上,以“训示”的形式提出了明确的侵华方针《对华政策纲要》。。《对华政策纲要》勾画出田中内阁企图攫取“满蒙”和武力侵华的“积极政策”的基本轮廓,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决定攫取整个东北,加快实现大陆政策。“满蒙特殊论”则成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的理论根据。东方会议预示着一系列重大的武力侵华行动即将展开。

洛迦诺公约

大战后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凡尔赛体系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之一。1925年,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小城洛迦诺举议,讨论欧洲安全保障问题。会议签订的最后议定书和几个条约,总称为《洛迦若公约》。公约的内容包括: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维护凡尔赛和约所规定法和德比之间的边界现状;德国分别同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相约凡外交上所不能解决的争端,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法院裁决;法国同波捷分别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相互保证条约。

《洛迦若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较大的调整。它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使欧洲的国际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1936年纳粹德国以重新武装莱茵非军事区的行动,彻底撕毁了《洛迦若公约》。

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全称《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约》,亦称《巴黎非战公约》或《凯洛格—白里安公约》,是1928年8月27日在巴黎签署一项国际公约,规定: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手段和只能以和平方法解決国际争端或冲突,由于该公约本身是建立在理想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下,所以该公约沒有发挥实际作用,但是该项公约是人类第一次放弃战争做为国家的外交政策。

该公约由法国外交部长白里安、美国国务卿凯洛格于1927年发起,目的是法美联手抑制德国的力量。最初的签字国有15个,分別是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捷克、日本、印度。1929年7月24日公约正式生效,至1934年5月签字国共达64个。

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是如何建立的?

2概述二十年代德国赔款问题

3分析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的影响道威斯计划影响:a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使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发展。b是对法国争霸欧洲计划的沉重打击。c使英国“大陆政策”取得一定胜利。d使美国在其经济上迅速向欧洲渗透,为其在政治上干预欧洲事物提供前提条件。洛迦诺公约的影响:a并未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打破了欧洲各国间相对地位额转变b对德国使其恢复了国家尊严,重新加入了列强的行列c对英国英国取得了平衡欧洲格局的有利地位,成为了仲裁者和保护人。d法国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同盟体系受到削弱,自身边界安全至于英、意的空头保证下。

4评价《非战公约》只是一纸原则声明。列强对措辞十分抽象的公约还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这些条件集中于一点,就是各国拥有自己“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力。但《非战公约》仍是以重要额国际文件,它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

国际争端,从而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法律原则,成为在确定侵略战争为非法方面的重要法律依据,并在二战后成为处理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六章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

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大会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在实行粮食税后,国家又陆续调整了其他经济政策。

在流通方面,政府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与此同时,国家重建立银行系统。在各地成立国营百货公司等机构,以活跃商业往来。政府还从信贷税收等方面鼓励和促进私营商业的发展。

在工业方面,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同时,政府要求各企业按部门组成托拉斯,废除平均主义的工资制度,实行按技术高低贡献大小付酬的办法。

新经济政策的采取是苏维埃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新经济政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新经济政策为苏俄人民指明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

1936年宪法

即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包括13章,146条。宪法对社会结构,国家结构,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加盟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苏联国家管理机关,加盟共和国国家管理机关,自治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法院和检察院,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选举制度,国徽、国旗、首都和宪法修改程序等,分别作了规定。

拉巴洛条约

指1922年4月16日苏俄与德国签订的恢复两国外交和经济关系的条约。热那亚会议中,苏俄利用战败的德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建议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苏德关系。于是两国在会议期间于热那亚近郊拉巴洛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1)立即恢复苏德两国的外交关系;(2)按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3)双方放弃对战争费用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的赔偿。《拉巴洛条约》是第一个在事实上肯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国际条约,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俄,并在完全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同苏俄建立外交关系的条约。它的缔结是苏德两国的外交胜利,使苏俄在帝国主义反苏阵线中打开了一个缺口,也有利于德国摆脱受协约国摆布的处境。沉重地打击了协约国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并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斯大林模式

它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第八章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特点:

1这次危机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也是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

2危机期间,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3危机结束后,不见经济复苏。

根源:首先,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繁荣并未带来共同富裕,相反,加剧了贫富差距。

其次,即使繁荣时期,工业部门的开工也严重不足。大批工人工人失业。失业的存在必然降低社会购买力,为危机准备了条件。

第三,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产品越积越多。垄断资本企图维持垄断价格,使得问题更为严重。这又导致许多国家的农业处于慢性危机之中。

第四,伴随着20年代的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的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这种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机活动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

第五,自1924年执行道威斯计划起,德国从美国得到大笔借款,德国以此向其他国家支付战争赔款。

后果:

首先,严重的危机大大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第二,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也尖锐起来。第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

第四,危机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第五,危机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

德国纳粹党上台的原因:

第一,魏玛共和国是由于德国战败而产生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攻击,基础是不牢固的。

第二,纳粹党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到上台前已经是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

第三,各个资产阶级旧政党已丧失了对群众的影响。第四,工人运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阻止纳粹党上台的力量这个党善于利用痛恨凡尔赛和约的民族主义情绪,善于把自己打扮成社会各阶层利益的代表者,宣传和组织工作又都做得相当成功,以致既扩大了自己的群众队伍,又在最后关头取得统治阶级的信任,终于1933年攫取了政权。

军财抱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国内生产萎缩,国外竞争激烈。为了摆脱危机,日本统治者加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于是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军需通货膨胀”,财阀与军阀进一步结合,称作“军财抱合”,也就是军部与资本家的阶级联盟。

罗斯福“新政”

为解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33年实行“新政”。根据“新政”在不同时期的重点,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到1935年初止,主要目标是医治由于严重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了一些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实行“以工代赈”,实施了田纳西工程等;第二阶段是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华格纳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公共工程的规模。救济措施则贯穿始终。因此,“新政”主要内容可用“三R”来概括,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其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第三,“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由于它局部改变了美国的生产关系,改善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缓和了阶级矛盾,因之其做法和特点,都深深影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第九章走向大战

马德里保卫战

西班牙内战中,共和国军队于1936年11月~1939年3月进行的首都保卫战。1936年7月18日,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马德里军民为保卫共和国首都浴血奋战,多次击叛军的进攻。1939年3月5~6日,共和军中部战线司令卡萨多上校在马德里发动军事政变,为叛军占领马德里敞开大门。28日,马德里陷落,内战结束。马德里军民为保卫共和国首都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精神,鼓舞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五月危机

1938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得知德军在边境集结,鉴于之前奥地利被突然占领,汉来因分子中断与德的谈判,遂于20日宣布局部动员,征召后备役人员和某些技术人员入伍。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形成了所谓的“五月危机”。由于苏联政府声明会采取一切措施保证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而且德国尚未做好战争准备,“五月危机”得以克服。

慕尼黑协定

慕尼黑协定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于1938年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的会议。英法为避免战争爆发,签署慕尼黑协定而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是一项绥靖政策。主要内容有:捷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成立由英、法、德、意、捷五国组成的“国际委员会”来确定其他地区的归属并最后划定国界,等等。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祸水东引”政策的顶点。故有历史家把这次会议称为慕尼黑阴谋。

《慕尼黑协定》的签定是法西斯德国准备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标志着英、法政府推行绥靖主义政策达到了项峰。它不仅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破坏了苏联的集体安全体系,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而且使英国和法国自身也深受其害。丘吉尔曾说,慕尼黑协定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是英国未经战争而遭到的一次可耻的失败”。在英国和法国的绥靖政策纵容下,1939年3月,法西斯德国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9月大举进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德国为免在进攻波兰时受到两面的夹击,与苏联进行谈判。1939年8月23日,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分别代表苏德两国政府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灰飞烟灭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

第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东方战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的防线。30年代后期,苏联面临纳粹德国侵略的威胁,力图改善西部边界的防御地位。从1939年9月1940年8月,苏联先后从波兰、芬兰、爱少尼来、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中占领土地。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领土自北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改善了战略地位,在苏德战争中起到有限的作用。东方战线的建立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有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

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

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以德国第六集团军的全军覆没结束,历时六个半月。战役以参战双方伤亡惨重及对平民牺牲的漠视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举世注目历史200天的斯大林格劳动力大会战,是苏德战争中历时最长、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也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

开罗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F.D.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W.L.S.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变的一年。三国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I.V.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1943年11月27日,由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蔣中正、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发表,并在1943年12月1日以新闻公报形式发表的对日作战宣言。

其主要內容包括,中、美、英三国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來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日本“占据”的中国所有领土,包括在清朝时割让的台湾、澎湖,以及中国东北,归还于中华民国;在适当时机让朝鲜半岛独立自主。

该宣言经美、中、英三盟国于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所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及1945年9月2日盟国与日本在密苏里号战舰所签署的《日本降书》确认,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共识,也是未来处理战后亚洲新秩序的一份重要文件。

德黑兰会议

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1943年反法西斯战争各主要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盟国已经取得战略进攻的主动权。为商讨加速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德黑兰举行会晤。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南部开辟第二战场;

②就战后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③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三国提出不同的分割方案;④波兰问题。三国一致赞成战后重建独立的波兰,其边界西移,将德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并入波兰;⑤苏联对日作战问题。苏联表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并提出归还整个库页岛等条件。

此次会议是反法西斯联盟三大盟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直接会晤,对维护和加强盟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协调军事战略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三国在会议期间为自身利益达成的一些损害他国利益的妥协和默契,又给战后的国际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来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会晤。在这次会议上,主要讨论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关于德国分区占领的问题;第二,关于波兰的疆界和政府的组成的问题;第三,关于成立联合国的问题,第四,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是:(1)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恢复。(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雅尔塔会议是三战期间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对协调盟国在最后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使胜利早日到来,以及对联合国的建立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必须指出:三国首脑,主要是美苏首脑竟背着中国签订了以中国的领土主权作交易的秘密协定,直到6月14日才由美国政府将内容通知中国当局,以既成事实迫使中国同意。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是四大盟国之一。但是这项协定却是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作出的,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仅此一点,已足见雅尔塔秘密协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是美苏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两分天下的产物。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战争期间第三,也是最后一次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战后世界的安排。对德国和波兰问题,在雅尔塔会议的基础上加以具体化。并决定设立美、苏、英、中、法五国外长会议,负责与战败国签订和约的准备工作。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苏联重申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这次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一次会议。它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建立战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反法西斯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世界一等强国的英法也受到严重削弱。它们虽然打赢了战争,却失去往日地位。

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使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正义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总之,反法西斯的第二世界大战的胜利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摩洛哥危机:

20世纪初法、德为争夺摩洛哥而引起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危机。l904年的英法协约中英国对法国占领摩洛哥的承认引起德国不满。1905年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时声称,摩洛哥苏丹是“独立君主”,要求重审英法协约,并以战争相威胁,造成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为解决这一矛盾,1906年在西班牙阿尔吉西拉斯召开国际会议,参加国包括法、德、英、美、西等14个国家。由于英俄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会议声称承认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1908年摩洛哥发生宫廷政变,法国乘机占领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法德关系再度紧张,发生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年法国占领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国派炮舰“豹”号到阿加

迪尔示威,战争一触即发。后因英国出面支持法国,德国作了让步,在同年9月签订的《德法协定》中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德国则取得法属刚果的一部分作为补偿。三次摩洛哥危机显示出德法之间以及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已到十发关尖锐的地步

杨格计划

20年代末协约国提出的新的德国赔款计划。由于德国税收饱和,在其要求下,协约国赔款委员会成立专家委员会审议德国赔款计划。1929年6月,在美国的赔款委员会代表杨格领导下,提出新的赔款方案,即杨格计划。该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210亿金马克,为期59年。前30年平均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成立国际清算银行,负责接受并管理赔款问题,取消德国的铁路与工业证券,取消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的监督,使德国赔款商业化。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德国停止支付赔款,1932年杨格计划停止实施。

金本位制

有广狭二义,广义指以黄金为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狭义的金本位制仅指金币本位制。在金币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19世纪末期,金币本位制为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所采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纸币制度。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8),英、法、比、荷等国改行了金块本位制:德、意、奥等国和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改行了金汇兑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和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放弃了各种金本位制,实行纸币制度。

世界现代史简答题

1. 简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在世界1/6的土地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

(2)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3)十月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极大的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4)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时间相结合的产物。它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得以传遍于全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3. 评价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是一战的产物,是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式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组织,反映20 世纪的世界已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是史无前例的国际政治的重要发展,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1)国际联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为国际联盟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原则”中,明确提出建立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普遍性国际组织。

(2)它的性质是第一个政治性的世界组织。由于它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存在的情况下,实际上沦为英法所操纵的、并时时为美国所支持的维护它们在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外交工具。它所规定的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因此无法制止战争的发生。由于凡尔赛条约的先天不足和国际联盟自身的根本缺陷,致使它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3)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具有两大任务:一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二是关心和处理国际范围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首先,国联倡导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民主化和一体化趋势,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其次,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有所作为,但成效不大。国联的政治实践否定了它所标榜的基本宗旨,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最后也不可避免的遭遇失败,并没有阻止或延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后,在促进和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社会、经济和人道等问题方面,成效显著。

4. 评述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1)总的来说,苏联农业集体化是在国家工业化迅速高涨,商品粮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展开的,并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完成的。应该说,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即努力变革和完善农村社会生产关系,引导广大小生产者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这对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推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农业集体化是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闯出了按社会主义原则改造小农经济的道路,同时也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

2)农业集体化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在这个时期内根本改变了样子,抛弃了落后的中世纪面貌它由农业囤变成了工业国,它由个体小农业的国家变成了大规模机械化集体化的国家,它由愚昧无知、不识字,发展为有文化的国家变成人人认字的有文化的国家。

3)农业集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生活处境,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

4)农业集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初步缓解了粮食征购危机。农业集体化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商品率,确保了粮食征购量大幅增加,保证了工业化用粮需要,基本上解决了粮食危机问题。

(2)纵观整个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违反自愿原则、强迫命令、集体化进程过急过快等失误。同时,还反映出在集体化问题上指导思想和理论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不成熟,以及对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中的某些规律认识不足等问题。具体来说,全盘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需要以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为条件:尽管发展农业集体化的方向是对的,但全盘集体化仅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且在集体化进程中,还急于提高集体农庄的公有化程度,这不仅违背了生产关系变革不能过急和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而且脱离了农民的实际思想觉悟和水平。

2)采取强制手段大力推进农业集体化,违背了改造农民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农业集体化使广大劳苦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生活的道路,是符合全体劳动农民切身利益的。但是,在集体化进程中,绝不可以采取强制或剥夺的办法,只能是坚持自愿原则。因此,试图用某种快速的方法,用行政命令等手段强迫小农改造是完全错误的。这不仅阻碍了集体化运动的发展,而且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带来严重的危害。

3)农业集体化形式过于单一,忽视了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和需要的多样性:因此,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并不是很高且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急于追求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完全排除了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有益的作用,显然有点操之过急。要求不同地区处于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民一律接受这种形式,并采取许多行政命令手段来推进这一进程,这本身就包含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这既违背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忽视了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和需要的多样性,又阻碍广大劳动群众探索更好的组织形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5. 评价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第一个定型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同时,他也是苏联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斯大林正是通过它把苏联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斯大林模式总的看来功大于过,成绩是第一位的。该模式前期积极多于消极,后期消极方面已阻碍生产力发展,也很难适应科技革命。

斯大林模式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它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为现实,并且敢于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二个重大飞跃。该模式在苏联历史上曾起了巨大作用,主要是:它保

证了30年代苏联的政局稳定,保证了30年代高速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反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取得胜利的、成功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它“不失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苏联模式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非常时期,对于客观环境险恶复杂的过渡时期,以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

关于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消极作用。它“局部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有严重弊病的。”这主要归因为一个“权”字,即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和对外霸权。具体表现在三点:1)政治上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严重的家长制,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2)经济上各部门发展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业部门的发展。3)地方上统得太死,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差;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机构庞大和滋生官僚主义,从而难以防止国家机构的官僚化。4)对外关系上推行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上述弊端的存在,给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1)它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它束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3)它不能适应当代迅速发展的世界科技革命。从长远上看,它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最终引发危机。

13. 论述《开罗宣言》和德黑兰会议的历史意义。

(1)《开罗宣言》宣言明确承认了中国收复师弟的神圣权利,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2)德黑兰会议: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会议是苏美英三国之间在重大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分歧得到初步解决,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而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团结和合作。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14. 论述波茨坦会议的历史意义。

波茨坦会议是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国波茨坦举行的战时最后一次会议,这次狐疑的召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会议确定了苏美英法四国共同管制德国政治经济,处理战后德国问题,解决德国的军国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声明,同时要求日本归还自甲午战争后侵略中国的所有领土。会议还决定一致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在欧战结束三个月以内参加对日作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加快了二战胜利的步伐。

15. 论述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的伟大意义。

1942年参加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国家签署的宣言。德意日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扩大侵略,促进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向德、意、日宣战,正式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反法西斯力量进一步壮大。在美国倡议下, 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该宣言。签字国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宣言中宣布:①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②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团结了一切反法西斯力量组成统一战线,使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支持和配合,结束各国各自为战的局面,鼓舞了世界各地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信心和勇气,是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重要的条件。反法西斯力量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优势,从此法西斯势力受到重大扼制和打击,并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同时也为战后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初步基础。

当代史部分

1.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了恢复战后各国经济,稳定各国汇率,平衡国际收支,促进非歧视性贸易的发展,1944年7月,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形成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合开发银行协

定》。根据附件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银行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以美元为中心,对于国际金融与贸易的恢复与发展及贸易自由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戴维营会谈

艾森豪威尔与赫鲁晓夫于1959年9月在美国马里兰州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举行的会晤。双方就美苏关系、德国及柏林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没有达成实质性的一致。戴维营会谈是美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开创了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用首脑会议形式调整彼此关系并操纵国际事件的先例。

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以民间身份访问美国的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富尔敦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铁幕”以东的中、东欧国家无一不受到苏联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他提出,“此刻正高居于世界权力顶峰”的美国应担负起对“未来”的责任;他呼吁英、美结成联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运用各种力量和手段制止苏联共产主义的“侵略扩张”。这就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它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铁幕演说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讲话,指出丘吉尔在挑起新的战争。一时,国际上许多人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大有爆发的可能。针对这种担忧,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中间地带学说”。

丘吉尔铁幕演说发表后,杜鲁门加快了遏制苏联的步伐。1946年9月24日,白宫助理克拉克·克利福德提出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关系”的报告。正式确定了以遏制苏联为核心的全球扩张战略。

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与西欧各国为了抗衡苏联,推动欧洲防务一体化,1949年4月,美加英法等12国处长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当各协约国同意对欧洲等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攻击应视为全球缔约国的攻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建立。它是美国组织的一个最大的军事同盟,是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正式形成。

5.华沙条约组织: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尤其是“北约”的成立给以苏联和东欧国家带来严重威胁,为了应对这种威胁,1955年5月,苏联、波兰、匈牙利等8国在华沙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之后按照这一条约的规定,华沙条约组织正式建立。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是对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做出的直接反应,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对于维护苏东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起着积极作用,当也是苏联控制东欧各国的工具。

新东方政策:在阿登纳执政时代,西德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与东欧及其他国家的关系问题上,于1955年提出“哈尔斯坦主义”(由外交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制定而得名),即西德政府是代表德意志国家的合法政府,不承认东德是主权国家,除苏联外,不同与东德建交的国家建交,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现状。

“哈尔斯坦主义”虽然巩固了与西方的关系,但它把西德同东方隔绝起来,限制了自己发挥主权国家的作用,随着6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明显地暴露出不利于西德发展的局限性。

1969年9月,西德举行大选,勃兰特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同自由民主党联合组成新政府,勃兰特任总理。他上台后,在外交上正式提出了“新东方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在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与东欧达成谅解,积极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关系;承认战后欧洲现状,承认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主张在“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基础上,扩大同东德的交往,最终实现德国的统一。

“新东方政策”的第一步是与苏联、波兰达成谅解。为此,1970年8月,勃兰特访问莫斯科,8月12日与苏联签署了《莫斯科条约》,双方保证“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西德承认战后所有欧洲边界的不可侵犯性,苏联不反对德国通过和平手段重新统一。

《莫斯科条约》的签订为进一步改善西德同东欧各国的关系扫清了道路。12月7日,勃兰特访问华沙,向华沙50万二战时期被杀害的犹太人致哀,并与波兰政府签订了《关于两国相互关系正常化基础条约》,双方确认两国现有边界“不可侵犯性”,“保证无条件地尊重彼此的领土完整”。上述两个条约统称为“东方条约”。

“新东方政策”的第二步是实现两个德国关系正常化。但勃兰特在推行“新东方政策”的过程中,同东德的交涉充满了艰辛。勃兰特政府坚持“一个民族、两个国家”,而东德政府主张“两个国家、两个民

世界现代史笔记大全

机密第1 页共31 页作者:天涯2013-4-4 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 20世纪初,欧洲仍然保持世界优势地位,但不久美洲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迅速崛起,开始挑战欧洲的优势地位,改变了欧洲称霸世界的局面。 第一节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一)、英国──殖民帝国主义 ●(二)、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 ●(三)、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四)、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五)、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六)、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一、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1、欧洲列强瓜分世界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已将世界基本瓜分完毕 非洲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全部变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亚洲广大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都已欧化 2、欧洲的经济优势 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和国际贸易都占优势 3、欧洲的军事优势 20世纪初,俄、法、英、德陆海军人数占绝对优势 欧洲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比表 二、美国和日本的兴起 1、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 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所奉行的“帝国主义政策”,使美国迅速膨胀为世界级的强国 ●美国崛起的原因 ●日本崛起的原因 2.美西战争 原因:美国垄断资本家需要寻找国外市场,企图取得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两块较大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 导火线:1898年2月发生的“缅因号”事件 经过及结果:战争仅进行了3个月,美国海军先后在菲律宾和古巴歼灭了西班牙舰队。双方签定巴黎和约:古巴由美军占领;将菲律宾、关岛等让于美国 影响:它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美国开始向远东和太平洋扩张;古巴成为美国“统而不并”的殖民地;西班牙退出争夺殖民地的舞台 3、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 20世纪初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使用暴力或进行经济渗透 (1)大棒政策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提出,主要运用于拉丁美洲,把“门罗主义”的不准干涉美洲发展为美国管理美洲 (2)金元外交 世界现代史笔记

近代史所有考点重点归纳

所有考点重点归纳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6)中国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化。 2.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后还与侵略者勾结起来,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常常因此导致失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落后,必然被动挨打。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历史事件 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 3、《资政新篇》:洪仁玕拟定的带有资本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为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4、太平天国农民运动1864年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 5、“百日维新”: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为开始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 6、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和性质:形式: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7、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旗手)、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8、“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和并变法。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

世界现代史: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演进 【阶段特征】 一、时限与含义: ⒈时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今。 ⒉含义: 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3、总特征: 从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该时期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世界朝着整体化大步迈进的历史时期。从宏观上来看,世界现代史是以纵向和横向发展为经纬主线,构成了世界现代化体系。纵向是指现代化的发展,横向发展是整体世界的发展。20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成果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成果之二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经历重大改革后获得了新的发展。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世界现代化向纵深拓展。表现在: (1)经济: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频繁,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增多 (2)政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到6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的走向,整体世界中的国际关系出现民主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主流。 (3)思文:多元化、理性化、民族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各时期特征: 1、一战结束—20年代: ⑴国际格局调整变化——欧洲中心地位动摇。 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波折——恢复、高速发展、危机 (1919—1922:动荡与革命时期; 1923—1929:稳定与繁荣时期; 1929—1939:危机与战争时期) 2、30年代:⑴国际格局稳中有变——德国崛起,冲破凡尔赛体系 ⑵新的矛盾产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力量间矛盾成为新的主要矛盾。 3、40年代—50年代:⑴国际格局变动——雅尔塔体系形成(两极格局、美苏争霸) ⑵社会主义力量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4、60年代—70年代:⑴社会改革向前推进——东西欧国家改革 ⑵经济格局新趋势——经济力量多极化、一体化 5、80年代—90年代:⑴国际格局新变化——两极向多极 ⑵社会主义事业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⑶世界经济两大趋势进一步发展——全球化、区域化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1.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和对贵金属的渴求,在宗教狂热和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西欧一些探险家开始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2.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世界市场扩大。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商业革命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因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力图恢复希腊、罗马典文化,使之“复活”、“再生”,“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传播到英法德等其他西欧国家,运动的中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促使欧洲人开始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精神;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又译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其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束缚,谋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思想武器。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经院哲学;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提倡理性,重视科学实验;表现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欣赏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人文主义对于人们摆脱神权的束缚,争取自由平等乃至推翻封建统治,都具有巨大进步作用 5.克伦威尔——

最新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说课讲解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 (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 (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Art 1、水晶宫(*名词解释) 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 (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 1.美西战争:美西战争是1898年,为夺取属地、和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的第一次战争。和既有重要的价值,又是分别向和扩张的。新兴的拥有雄厚的、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 2.门户开放政策:在整个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内,不论是否在或都实行这个原则。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3.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2月,与为了侵占东北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而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日、俄、中(清)三方在这场中都蒙受到了严重损失,并为之后各国的发展道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三国同盟: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5.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成。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出。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6.马恩河战役:1914年5月,德军在进攻中,右翼第一、二集团军之间出现了50公里宽的暴露地段,补英法联军楔入,被迫撤退。联军开始反攻但其后受阻,遂设防固守,此为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以德军第一次撤退和失败,联军取得胜利告终,联军向前推进改革60公里。马恩河之战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德军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 7.坦能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东线的一次重要战役。一战爆发后,俄军为配合西线协约国的军事作战,于1914年8月在东线发动军事进攻,但由于其指挥系统差,后勤补给困难,东线德军在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指挥下,最终击溃入侵俄军,俄军全线溃败,12万人被俘。德军在东线由此从防御进入进攻,最终在12月,在俄国内陆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世界现代史重点归纳

世界现代史 1、战后20年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雄厚工业基础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政府进一步干预和调节市场;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刺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背景:国内社会矛盾加剧 目的:战时经济顺利转轨;稳定国内社会生活;实现称霸世界战略 内容:制定充分就业法;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扶植农业;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援助 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延续,它使新政时期的某些措施得以法律化和制度化;共和党控制了参众议院的多数席位,杜鲁门提出的许多法案没有通过;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转轨,使国家的经济得以保持并继续扩大 结果及其原因:结果:成效不大,主要限于建造廉价住房,清理贫民窟,确立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险,很多目标未能实现 原因:国会特别会议中,议员们惊慌失措,通过了70多项法案;统治集团内部策略上的分歧、利害上的冲突对公平施政起制约作用;杜鲁门在政治 上保守,在经济改革上却标榜自己是自由主义者,二者的矛盾使得他的 经济社会改革难以推行;组织策略上,杜鲁门不能包容改革派人士,搞 宗派主义,形成占据政府重要职位的密苏里帮;外交路线上,推行霸权 主义,搞侵略扩张,巨额支出对外,推行国内的社会福利改革难免捉襟 见肘 3、西欧经济的恢复:英国: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稳定了战后英国衰败的经济; 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充实了英格兰银行的外汇储备,稳定了金融 市场;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事设施转为民用设施,促进了新的 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受战争抑制的固定资产更新加快,人们对 消费品的需求增加;战后初期有利的贸易环境 法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第四共和国进行国有化改革,推进法国式的计 划经济,实施著名经济学家莫内倡导的装备和现代化计划,推动经 济的恢复和发展;无偿使用德国战俘劳动力,以弥补法国劳动力的 不足,是联邦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马歇尔计划起了重要作用, 它提供了食品和原料,缓解了紧迫的供应状况;马克对等基金缓和 了投资资金的短缺;艾哈德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政策 4、n三环外交: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 主旨 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 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的特点:削弱议会的权力,降低总理和内阁的作用,扩大总统的权 力;总统是国家的元首,三军的统帅,有权直接任命总理, 解散议会,宣布紧急状态,形势非常权力。 6、世界殖民体系解体:原因:当代世界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世界文明史发展的必然; 殖民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力量不断壮大,并逐步从根本上动摇 着殖民主义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奴役;欧洲中心论的破灭和非西方 文明的复兴,给殖民主义敲响了警钟。 影响:殖民主义主导国际关系,西方列强任意奴役和宰割被压迫民族和

中国现代史阶段特征(高三二轮复习)

中国现代史阶段特征 一、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1.政治上: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上:1953—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到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巨大。 4.社会生活上: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二、改革开放新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健全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4.文化上: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提倡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社会新风尚出现。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印度政治运动的最后目标不是自治而是完全独立。在印度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尼赫鲁的主张具有民主社会主义倾向。在社会与文化层面,尼赫鲁主张取消种姓制度,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同时也主张吸收西方先进教育与科技,实行科教兴国。 *44、苏加诺主义 1941年苏加诺写了《苏加诺谈苏加诺》一文,称自己是民族主义者、伊斯兰教徒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混合体”,提出“纳、沙、贡”思想。(纳沙贡是印尼文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的缩略语)主张三种力量的团结与合作。1945年6月1日他在印尼独立准备调查会上提出了“建国五原则”或“五基”:“第一是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主义,第二是国际主义或人道;第三是协商制或民主;第四是社会繁荣。第五个原则应该是:在信仰神道的基础上来建立独立的印度尼西亚。”这里面的信仰神道,是包含了宗教宽容思想的。即,既提倡印尼人信仰伊斯兰教,同时也允许他们信仰其他宗教。 45、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叙利亚) 46、依附理论(拉美学者:普雷维什) 47、世界体系理论(沃勒斯坦) 48、戴维营会议 1959年9月15日至27日,赫鲁晓夫前往美国访问。在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两天会谈。会谈中双方就苏美关系、德国和柏林问题交换了意见,谁也不愿作出实质性的让步。不过,会谈公报宣布双方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并宣布艾森豪威尔应邀于1960年春正式访苏。于是,会谈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 49、戴高乐主义 P资269 50、哈尔斯坦主义 P资270 51、新东方政策 P资270 52、波兹南事件 P资273 53、匈牙利事件 P资273 54、布拉格之春 1968年1月,杜布切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当年三四月间,他主持召开捷共中央全会,并通过了以改革为基调的《行动纲领》。该纲领宣布:要充分发扬民主自由,坚持法制;实行经济改革,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要执行一种更加积极的外交政策。随后,捷克的改革运动日益展开,政治生活日趋活跃,民主气氛迅速笼罩全国。西方把杜布切克所掀起的这股改革浪潮称作“布拉格之春”。 55、勃列日涅夫主义 为了给自己的侵略行为辩护,勃列日涅夫1968年11月在波兰统一工人党代表大会上声称:当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危险、对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安全构成威胁时,这就不再仅仅是那个国家的问题,而变成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关心的问题,就有必要提供军事援助,采取军事行动。这就是“勃列日涅夫主义”,又称“有限主权论”。勃列日涅夫的目的在于以此作为苏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控制和干涉的理论依据,以便将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战略轨道。 56、尼克松主义 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尼克松开始对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对随行记者发表非正式谈话,表示他正在制定一项崭新的亚洲政策。11月3日,尼克松对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正式公布了美国今后对亚洲政策调整的三项原则:1)美国将格守所有的条约义务;2)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到某个美国盟友的自由,美国将提供保护;3)在其他场合,美国希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起本国防务的主要责任。“尼克松主义”的三根支柱是“伙伴关系、谈判和实力地位”。

世界现代史知识要点

世界现代史知识要点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的概况: 时间:1917年11月领导人:列宁地点:彼得格勒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2.十月革命的意义: ⑴历史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由此诞生。 ⑵世界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⑴经济上: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 ①内容(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②意义(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⑵政治上:成立苏联(1922年底) 2.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⑴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8-1937年,完成前两个五年计划,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 ⑵实现农业集体化。 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⑴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⑵突出特点: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 ⑶评价:①在一定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得苏联工业、国防强大。 ②但也具有严重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 巴黎和会——1919年在巴黎召开 ⑴目的:制裁德国,战后分赃 ⑵操纵国:法(克里孟梭)、英(劳合·乔治)、美(威尔逊)——巴黎三巨头 ⑶签订条约:《凡尔赛和约》 主要内容是:(了解即可)

①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③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⑤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此条最能说明会议的分赃性质) 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是对中国利益的侵犯,引发了五四运动。 2.华盛顿会议——1922年在华盛顿召开。 ⑴目的:协调美日等在亚太的矛盾 ⑵操纵国:英、美、日 ⑶签订条约:《九国公约》 ①主要内容是: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②实质和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分别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两个国际会议构建的。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认识: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的基础。 第4课经济大危机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⑴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⑵首先爆发于:美国 ⑶影响:工人失业、资本家销毁商品,破坏了生产力;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加深了社会矛盾,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罗斯福新政和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背景 2.罗斯福新政:(1933年) ⑴背景: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⑵目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⑶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依据是《国家工业复兴法》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这是为了期末考试整理了一些世界现代史有关的名词解释,可能不算很专业,不过我觉得已经把各个点都包括了,已经用斜线主要内容的各个要点分开,记背时会清楚些。如果觉得不完善,可以参考其他的资料补充。 1、美西战争 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战争。/19世纪末,美国西部开发殆尽,开始向太平洋地区扩张。1898年4月借口美舰“缅因号”在西班牙殖民地被炸沉向西班牙宣战,不到三个月就占领西班牙数个殖民地,西班牙被迫求和。/12月签订《巴黎和约》,规定将其殖民地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割让给美国;古巴独立/美国于1901年强迫古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事实上把古巴变为美的殖民地。/从此西班牙退出争夺殖民地的舞台。 2、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因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且其军事力量也远不及其他列强,所以它决定用经济竞争方式在中国扩张利益。/1899年美向英、德、俄、意等国发出照会,主要内容为列强之间互相承认在华势力范围,相互之间不得干涉;同时也应当承认其他列强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的特权。/1900年美向各国发出第二个照会,声明此政策是“保护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的”/1922年载入《九国公约》,成为各国侵略中国的保障/它为迟到者美国在中国的利益扩张大开方便之门,同时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由追随英国到奉行独立自主的帝国主义大国政策,美成为列强在亚太地区竞争的主角之一 3、大棒政策 又称“实力政策”。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的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他认为对付别国的方法是:话可以说得好听些,但手中要拿着大棒,故名。后发展为“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胡萝卜”指给一些好处)。/20世纪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在大棒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凭借武力,多次公开干涉拉丁美洲国家的内政。遭到拉美人民的反对。/美国推行大棒政策的地区并不限于拉丁美洲。(独裁者的怀柔政策) 4、金元外交 20世纪初,美国总统塔夫脱提出的美国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他宣称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就是用美元代替枪弹,利用经济渗透和施加压力,这就是“金元外交”的要义。/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美国资本大量投入加勒比海地区及中国等地,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二者常常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外交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 5、日俄战争 1904年到1905年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所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俄国战败并与日本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使日本取得了在东亚的军事优势及在朝鲜和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力,令俄国在此的扩张受到阻挠。/世界意义是加速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到来,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的满洲地区,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这给中国东北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刺激了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促进了中国的立宪民权运动,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影响:俄国战败加速了1905年革命的到来,而1905年革命又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日本从此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更增加了称霸太平洋的野心;亚洲的小日本打败了欧洲的大俄国,鼓舞了亚洲的民族主义;但日本的侵略扩张使各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加强了反帝国主义的性质) 6、伊朗的立宪革命 1905—1911年伊朗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末,伊朗半殖民地日益加剧,国内的

世界近代史笔记复习重点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革命前的英国(重点) (一)近代以前英国的社会状况:——特有前提。 1、经济领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领域有利于反对封建制度: (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社会经济基础 1、圈地运动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2、工商业的发展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瓦解作用 (三)经济变动下的阶级结构的变化:——阶级基础 贵族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平民 (四)清教运动的发展:——思想基础 (五)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直接因素 1、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与议会反专制统治的斗争。 (1)、詹姆士父子的专制统治 (2)、议会反对专制统治的斗争:《权利情愿书》 2、英国革命的爆发: (1)苏格兰反英起义成为英国革命的导火索。(1637) (2)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开始:(1640) 二、革命的过程 第一时期——是革命战争时期(1640-1660) (一)革命的开始——长期国会召开及初期活动:议会斗争(1640-1642)(二)第一次内战(1642-1646) (三)两次内战间隙阶段(1646-1648) 一)长期国会改造国家的政策(政治、经济、宗教) 二)两次内战之间革命阵营内部的政治斗争(1646—1648 年)(四)第二次内战阶段(1648-1649) (五)共和国政府时期(1649-1653)(革命最高峰) 1、对内政策、 2、对外政策:侵略扩张 (六)、护国政府时期(1653-1660)(护国主军事独裁统治) 第二时期——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1、复辟的原因 2、复辟王朝的统治 第三时期——是光荣革命时期(1688-1689) (一)詹姆斯二世的反动统治及影响 (二)“光荣革命”(1688) (三)《权利法案》(1689)(意义) (四)君主立宪制(评价)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重点) 1、摧毁了英国封建贵族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占统治地位的政权,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在英国后来资本主义海外扩张中的霸权基础。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世界史上资产阶级代替封建统治的新时代,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对于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1.美西战争 2.“门户开放”照会 3.《朴茨茅斯和约》 4.劳动解放社 5.提拉克青年土耳其党 6.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7.无限制潜艇战 8.《四月提纲》 9.科尔尼洛夫叛乱 10.和平法令 11.基尔水兵起义 12.威克斯通牒 13.“十四点计划” 14.巴黎和会 15.五国海军协定 16.九国公约 17.威斯敏斯特法 18.“小协约国” 19.魏玛宪法 20.职团制 21.“协调外交” 22.道威斯计划 23.《莱因保安公约》 24.《非战公约》 25.新经济政策 26.甘地主义 27.《黑海海峡公约》 28.凯末尔主义 29.华夫脱运动 30.卡德纳斯 31.非暴力抵抗运动 32.国会纵火案 33.授权法 34.日本军部 35.二.二六事件 36.《国策基准》 37.反共产国际协定 38.渥太华经济会议 39.英德海军协定 40.“马提翁协议” 41.“百日新政” 42.“华格纳法” 43.中立法 44.霍尔—赖伐尔协定

45.九国公约会议 46.“不干涉”协定 47.“钢铁同盟” 4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49.“东方战线” 50.奇怪的战争 51.敦刻尔克大撤退 52.租借法案 53.大西洋宪章 54.联合国家宣言 55.诺曼底登陆 56.德黑兰会议 57.开罗宣言 58.雅尔塔会议 59.波茨坦公告 60.英日同盟 61.英法协约 62.日俄战争 63.英俄协约 64.伦敦条约(1915) 65.马恩河会战 66.索姆河战役 67.凡尔登战役 68.俄国临时政府 69.四月危机 70.土地法令 71.布列斯特和约 72.余粮收集制 73.战时共产主义 74.喀琅施塔得叛乱 75.粮食税 76.吉斯林 77.苏台德日尔曼人党 78.苏台德事件 79.贝纳斯 80.汉莱因 81.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82.库恩·贝拉 83.奥地利共和国 84.季米也洛夫 85.德国十一月革命 86.柏林一月战斗 87.魏玛共和国 88.卡普暴动

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书名:《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学生姓名:易丹 年级:2010级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教育 班级:2班 学号:2010030238

读书笔记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秦叔宝(原名陈孝威著章节大意: 第一章:天上的会议室——决战秘闻 揭秘协约国主要领导人在会议桌上的决策,一个个决定着千万人生死的决议从他们手上悄无声息的发出。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智慧的较量。 第二章:地下的发报机——间谍秘史 讲诉二战时期各国间谍的英雄史诗,他们的身份、任务、贡献大揭密。第三章:幕布后面的枪声——战役内幕 揭秘二战中几大著名事件的历史真相,抛开人们惯常所知的,展现给你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四章:铁甲威龙——武器揭秘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武器大揭密,高科技、高威力、高价值的新型武器,从核潜艇到航母再到超级密码、电子对抗等等,讲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核武器的故事。 第五章:将帅终结者——将帅之死

讲诉二战中主要的战争罪犯、日德意领导人以及主要将领的死亡秘密,揭秘他们最后生命的内幕。 第六章:谁动了我的黄金——藏金之谜 揭秘二战中同盟国大量的财富的来源以及去处。 第七章:加里森赶死队——特种部队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兵作战情况,他们对战争的贡献以及他们的最终归宿。 第八章:爱因斯坦的沉默——核秘闻 讲诉二战中核研究的各种秘闻,揭秘美国“曼哈顿工程”、爱因斯坦的功过以及美对日广岛、长崎投原子弹的最终原因。 第九章:枪炮上的玫瑰——花边故事 揭秘二战中各国领导人的绯闻趣事。 文章线索: 本书以谜团为线索,对二战中的秘密进行描述,本书强调谜团更强调真相。本书从九个方面对涉及二战中的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以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二战中的谜团极其真相。 观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个人整理精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条约》割占,勒索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和澎湖列岛,勒索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使馆区和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意义:

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全)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全) 价格革命 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升四倍多,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二至二点五倍。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其结果是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而靠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受到削弱,收入微薄的劳动者的生活日益下降,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殖民制度 一般是指西方列强国家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并把它们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制度。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欧诸国往往是通过海盗式劫掠、欺诈性贸易等各种方式进行早期殖民活动。在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特别是进入垄断时期,则使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手段,使被侵略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而依附于外国的保护。各殖民国家相互遵守共同的协定,但有时也会因为利益关系发生武装冲突,即殖民战争。殖民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掠夺殖民地的产物。 【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煽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15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也促使西欧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及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最初由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组织远洋航行。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 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教皇子午线 近代教皇为解决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新发现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提出的分界线。1493年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该线以西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划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使葡取得了绕非洲到印度航路的所有据点。 【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其他欧洲国家。一些新生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下,把矛头直接指向教会神权统治,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迷信愚昧;表现乐观主义,反对悲观主义。因而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也是新文化的基本内容,它逐渐形成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表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是,它并不是对于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它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的重重禁锢,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学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新的政治学、史学和教育学相继出现,产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