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轮机技术监督细则

汽轮机技术监督细则

汽轮机技术监督细则
汽轮机技术监督细则

汽轮机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 总则

1.1 本实施细则根据江苏省电力公司《汽轮机监测实施细则》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垞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

1.2 本条例解释权属垞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部;

1.3 汽轮机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是:

1.3.1 轮机技术监督工作(以下简称汽机监测)是提高汽轮机设备可靠性和保证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

1.3.2 汽机监测依据科学的标准,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和管理办法,对机组的振动、叶片、调节保安系统等方面的重要参数与指标进行监测、检查、调整,以确保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发现设备异常及时诊断和处理,防止故障恶化、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2 监督机构及职责范围

2.1公司成立“十项技术监督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监督办公室”,作为具体组织实施公司生产和技术监督的常设机构。办公室设在公司技术支持部,由总工程师负责,在技术支持部设汽轮机技术监督专职(兼职)工程师,在技术监督办公室领导下,组织开展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

2.2汽轮机监测专职(兼职)工程师的职责:

2.2.1负责本厂的汽机监测归口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汽机监测的指示和有关规章制度,全面掌握本厂汽机设备的状况,按时完成有关统计报表和总结;

2.2.2参与并组织重大定期试验及故障诊断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在本厂进行有关汽轮机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

2.2.3发现同监测有关的重大问题时,应及时向总工程师(助理)报告,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

2.2.4建立本厂的振动、叶片、调节保安系统台帐及数据库;

2.2.5对运行和检修人员进行汽机监测培训。

2.2.6 及时掌握和分析汽轮机运行状态及缺陷情况,参加重大事故分析和处理;

2.2.7 研究和解决汽机监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负责汽轮机故障诊断和提出消缺措施;2.2.8 建立汽轮机设备的技术档案;

2.2.9 向基层单位推荐性能和质量好的汽机监测设备、仪器和仪表

2.2.10 及时了解和掌握汽机监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有计划地开展汽机监测方面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

2.2.11 组织基层单位的汽机监测劳动竞赛、检查、评比工作,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奖惩意见。

3 技术监测

3.1 振动监测

3.1.1 测量条件:在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前置放大器后,应有固定的引线插座,便于振动诊断接线。

3.1.2 测量方法

3.1.2.1 振动的测量参数是位移(峰-峰值),测量单位是um(微米);

3.1.2.2 我厂轴承振动的测量均是相对振动,且只设了垂直振动测点,在各轴承顶盖上方正中;

3.1.2.3 频谱分析时应注意信号的干扰,包括电磁干扰、测量系统固有频率、输入方式不

匹配等。

3.1.3 相关资料的搜集

3.1.3.1 设备资料:如轴承结构及临界转速、轴瓦型式及失稳转速、动平衡加重位置和出厂时动平衡情况,轴承振动及金属温度限值、汽缸支承和滑销系统、发电机和励磁机的有关资料,振动测量系统的技术性能等。

3.1.3.2 安装和检修资料:如基础沉降、汽缸及轴承座水平扬度、汽缸及轴承负荷分配、各部滑销间隙、轴瓦间隙及紧力、油档间隙、轴颈椭圆度及圆柱度、轴的原始弯曲、推力盘面瓢偏、转子联轴器找中情况、汽封间隙及通流部分间隙等。

3.1.3.3 调试和运行资料:如大轴原始晃度。启动和带负荷轴承的振动值、临界转速实测值和过临界时的最大振动值、各轴瓦的顶轴油压(代表油膜压力)、盘车电流及电流摆动值。汽轮机各部分金属温度及膨胀值、轴向位移及差胀值,汽机惰走曲线等。还要搜集和记录与振动有关的事故情况,振动超标及处理情况。

3.1.4 电厂的日常监测

3.1.

4.1 机组正常运行和起停过程中对振动的监测分为每日监测和每月监测。,如果振动异常,监测周期应当缩短。每日监测工作由运行人员负责,记录在专门的记录本上;每月监测工作由专人负责。

3.1.

4.2 日常监测的内容包括各轴承的振动、轴瓦温度轴承油压和回油温度。记录中还应包括机组负荷(或转速)、蒸汽参数及真空、轴向位移、汽缸膨胀、润滑油温等参数。起停过程还应记录升速率、真空破坏情况、临界转速下的最大振动。

3.2 叶片监测

3.2.1 监测范围内容

3.2.1.1 大修机组:测定调频叶片级的切向A0(一阶)频率,对频率分散率和共振安全进行评价。

3.2.1.2 事故和新叶片按事故性质和新换叶片性质来确定测量范围。

3.2.2 测频方法

3.2.2.1 测频方法有自振法、共振法和频谱分析法等三种。

3.2.2.2 叶片编号的标志

如果制造厂有编号标志,应保留使用。有未叶片标志的以未叶片为“1”顺旋转方向依次编号。如不属上述情况则可在任意一片(组)的叶根、轮缘或复环上打上钢印“1”顺旋转方向依次编号。

3.2.3 相关资料收集

3.2.3.1 设备资料

机组一般情况:电厂、机组编号、制造厂、机组型号、各缸叶片级数、机组功率、设计主蒸汽参数、排汽压力等。

叶片基本数据:节圆直径、叶片工作高度、工作温度、结构情况、动叶数、静叶数、动叶型线、动叶材料、叶根型式、叶根宽度等。

叶片强度振动基本数据:计算静频率、动频率。制造厂实测静频率、温度修正系数、安全倍率、频率允许范围等。

3.2.3.2 安装和检修资料。如投产时现场叶片频率数据、动静部分间隙、叶片探伤记录、叶片冲刷情况、叶片和叶轮缺陷记录等。

3.2.4 叶片频率安全性评价

3.2.

4.1 叶片振动强度安全性考核

不调频叶片动强度安全性,主要是考核叶片共振时的动应力水平,而频率特性不须严格控制。安全性考核参照《汽轮机不调频叶片振动强度安全准则》(1978年由机械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批准试行)。

调频叶片的安全性考核,包括频率特性和动强度两方面,二者必须同时满足各自的考核指标。安全性考核参照《汽轮机调频叶片振动强度安全准则》(1981年机械工业部批准为企业标准D/DQI014-81)。

3.2.

4.2 叶片频率分散率的考核:叶片频率分散率△f是反映叶片制造、装配质量的一个指标,△f<8%为合格。

叶片型面高度大于150mm的叶片,装前均需测频,装于同一叶轮的单个叶片频率分散率应小于6%。

3.2.5 机组大修时检修公司应对汽轮机叶片进行检查

3.2.5.1 在动静叶片清理后逐级逐片地用肉眼、放大镜或着色探伤等办法仔细检查,特别对调频叶片的级、安全倍率小的级、本机组或同类型机组上曾发生过缺陷的级,在型线根部断面过度区、进出汽边缘、应力集中处、叶片铆钉处、围带铆钉孔、拉金孔。叶片硬化区等薄弱环节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纹或损伤变形。

每项检查应有详细记录,必要时拍照存档,检查人员需签名。

3.2.5.2 检查围带有否松动、变形或摩擦痕迹。检查封口叶片及其它叶片有否松动、外拔、倾斜、位移等

3.2.5.3 检查叶片结垢情况,严重结垢叶片在清洗前应取样分析,并记录颜色、形状、厚薄、分布等情况。

3.2.5.4 检查叶片表面受冲刷、腐蚀或损伤的情况,严重者应做好样本、测量尺寸或照相备查。

3.2.5.5 检查喷嘴(静叶)节距的均匀性和上下隔板中分面的严密性,若中分面不严密应进行修复。

3.2.5.6 对调频叶片进行切向一阶振动频率测量,有明显变化或落入共振区时,应报告电试所,共同分析原因,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处理。

3.2.6 叶片事故分析

3.2.6.1 发现叶片受损,首先要保护现场,搜集所有残体。协同金属监督人员现场检查,做好记录,并保护好叶片断口、裂纹等损坏征状,拍照留存。

3.2.6.2 对损坏级叶片作肉眼宏观检查,有无加工不良、应力集中、腐蚀、机械损伤、弯曲变形、松动位移等异常现象。对肉眼检查有疑点的叶片,进一步用5到10倍放大镜、着色法、磁粉探伤或超声波进一步详细检查。

3.2.6.3 对断落叶片保留实物及保护断面,检查断面位置、形状、断面特征、受力状态等。对断面应做金相分析、硬度检查、电镜检查,必要时进行材料成分分析和机械性能试验。3.2.6.4 对损坏级叶片进行叶片振动特性测量是否落入共振,对照原始的频率特性,按照汽轮机叶片振动强度安全准则进行分析

3.2.6.5 根据运行记录、事故特点和上面的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提出改进措施。

3.3 调节保安系统监测

3.3.1 调节保安系统的基本要求

3.3.1.1 所有保安装置均应完好,并正常投入。

3.3.1.2 在正常蒸汽参数和凝汽器真空下,调节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负荷稳定时,机组负荷不应摆动。负荷变动时调节系统动作平稳。

3.3.1.3 液压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为额定转速的±5%,迟缓率小于0.5%。电调速度变动率为额定转速的5%(3%-6%可调),迟缓率(包括执行机构)一般小于0.1%。

3.3.1.4 机组甩额定负荷时,调节系统应能维持汽机空转运行,转速不超过危急遮断器或超速保护动作转速。

3.3.2 相关资料搜集

3.3.2.1 设备资料:制造厂调节保安系统图纸和技术资料。

3.3.2.2 安装和检修资料:安装和检修的技术记录(如:间隙、定位长度、弹簧自由长度、平行度、同心度、离心泵轴径晃度及联轴器找中心等)及缺陷处理记录。

3.3.2.3 调试和运行资料:如调节系统速度变动率、迟缓率、调节范围,部件静态调整数据、超速试验动作值、汽门严密性试验、汽门关闭时间测定、油循环后油质化验单、与调节保安系统有关的事故情况等。

3.3.3 静态调整和试验

3.3.3.1 调节系统新安装、大修或改进后进行静态特性试验与调整。另外,根据运行中调节系统异常情况,确定是否需作静态调整试验。

3.3.3.2 试验内容

静止试验:调速器特性、油动机特性、配汽机构特性。

空负荷试验:主要测量调速器特性、同步器调整范围。带负荷试验:测量油动机行程与负荷的关系。

3.3.3.3 根据静止试验、空负荷试验和带负荷试验结果,确定下列数据:同步器在高限与中限位置速度变动率与迟缓率;调速器迟缓率与油动机来回偏差值;调节汽阀的重叠度及开启侧的富裕行程;同步器调节范围;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及同步器调节的灵活性。

3.3.3.4 自动主汽门关闭时间测定:手动脱扣测量自动主汽门关闭时间,关闭时间应符合制造厂标准:主汽门关闭动作时间小于0.5秒。

3.3.4 喷油试验

3.3.

4.1 机组每运行2000小时,应进行喷油试验。

3.3.

4.2 试验方法:按照制造厂要求进行。

3.3.5 超速试验

3.3.5.1 超速试验一般在下列情况进行:新安装机组或机组大修以后;调节保安系统经过拆动重新装复后;停机一个月以后再启动。

3.3.5.2 每个危急遮断器的超速试验,在同一情况下应作两次,两次动作转速之差不应超过额定转速的0.6%。试验方法及限额标准按制造厂规定进行。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为110-112%额定转速。

3.3.5.3 冷态启动做超速试验,应按制造厂要求带10MW左右负荷,且连续运行4小时后方可进行。

3.3.5.4 试验前应先做就地手动脱扣和喷油试验,确定主汽门及调门关闭正常。

3.3.5.5 试验应在主蒸汽压力较低情况下进行。

3.3.5.6 试验时应严密监视汽轮机转速和各轴承的振动,转速超过规定值,危急遮断器还未动作应立即手动脱扣。

3.3.5.7 试验结束应确认正常后复位。

3.3.6 主汽门活动试验

3.3.6.1 自动主汽门和调速汽门小行程活动试验应每天进行一次。

3.3.6.2 试验负荷及方法按制造厂要求进行。

3.3.6.3 试验时应监视下列参数的变化:主蒸汽压力及温度、各轴承金属温度及回油温度、轴向位移及汽机振动、发电机负荷。

3.3.6.4 试验时必须现场确认阀门动作正常,无卡涩现象,方可进行试验复归或继续试验。

3.3.7 抽汽逆止门活动试验

3.3.7.1 抽汽逆止门活动试验应每周进行一次。

3.3.7.2 试验时负荷及方法按制造厂要求进行。

3.3.8 汽门严密性试验

3.3.8.1 新投产机组、大修后或汽门改进后应进行汽门严密性试验。

3.3.8.2 试验方法及标准应按制造厂的规定,一般在单独关闭某一汽门(主汽门或调节汽门),而另一汽门全开时,在额定汽压下,机组转速降至1000r/min以下为合格。

3.3.8.3 试验时蒸汽压力维持在50%额定压力之上。如试验压力低于额定值,转速可按下式换算:

合格转速=试验汽压/额定汽压×1000r/min

3.3.8.4 试验时应维持凝汽器真空正常,并监视轴向位移与推力瓦温度,避免在临界转速附近常时间停留并监视机组振动,如果异常应立即停机。

3.3.9 热工和电气保护试验

3.3.9.1 热工和电气保护试验在检修后冷态进行。

3.3.9.2 热工和电气保护试验包括轴向位移大、润滑油压低、低油位、汽机超速、低真空、电气跳机、停炉跳机、电动脱扣等。

3.3.9.3 试验可采用实校及热工模拟方法。

3.3.9.4 试验时任选几项进行主汽门实关。

3.3.9.5 保护定值及投入或解除按规程要求,未按规程投用脱扣保护,必须经电厂总工程师批准方可执行。

3.3.10 油务管理

3.3.10.1 汽轮机系统安装及检修工艺及油循环要求,应严格按制造厂及部颁标准进行。3.3.10.2 汽轮机油质及检验周期和项目应符合化学监督要求。

3.3.10.3 汽轮机轴封汽压调节应投入自动。

3.3.10.4 应安装油净化装置,并正常投入运行。

3.3.11 故障诊断和消除

3.3.11.1 当调节保安系统出现重大故障时,电力科学研究院或地方调试所应协同电厂对故障原因进行诊断,根据故障特点及分析讨论结果,选择有关参数(转速、位移、油压)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3.3.11.2 在故障诊断和消除中,必需确保不损坏设备,如有特殊情况,必需经过电厂总工程师批准方可执行。

4 技术管理

1. 1 测试仪器的配置和定期校验

4.1.1 测试仪器应按计量要求定期送校。

4.1.2 振动测试仪器

4.1.2.1 机组应配置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能够指示和记录机组的轴承振动幅值和相位,并且能够输出振动的交流信号和鉴相信号。

4.1.2.2 电厂必需配置一些手提式测振表,如有条件也可配置振动分析仪器。

4.1.2.3 加强机组在线振动监测装置的技术管理和维护,保证监测系统的可靠,以减少日常测试工作量,并使振动数据有较好的可比性。

4.1.3 叶片频率测试仪器

4.1.3.1 自己大修的电厂及负责大修的检修公司应配置示波器、数字频率器、传感器(拾振器)或类似型式的测频仪器,大修中进行切向A0型振动特性测量。

4.1.4 调节测试仪器

电厂应配置适合监测的测试仪器(如转速表、位移传感器、压力表等)。最好配置采样速度较快的智能转速表。。

4.2 台帐和数据库

电厂应当建立每台机组的技术监测台帐。振动监测台帐内容包括日常监测记录,振动超标及分析处理记录,以及3.1.3节所述相关资料。叶片监测台帐内容包括每次检修有关叶片的资料、叶片测频数据,以及3.2.3节所述的相关资料。调节监测台帐包括调节保安系统检修和调试报告、定期试验记录、故障分析及处理记录、设备异常记录,以及3.3.2节所述的相关资料。

4.3 技术监测报告

运行人员在日常监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按现场运行规程处理,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及汽机监测专责人员。

4.3.1 运行部应及时填写有关报表并向技术支持部呈报。振动定期测量每4小时测一次;叶片频率测定后一周内报告;通流部分损坏情况报表,发现损坏后报告;调节保安系统试验报告,调节系统检修后报告;调节系统异常情况报告,发现异常后报告。

4.5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

公司应经常组织运行部及检修公司从事汽机监测专业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各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正 式版

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风电化学技术监督(以下简称化学技术监督)是保证电力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和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必须依据科学标准,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与管理手段,对保证设备健康状况与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重要作用的参数和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以确保发供电设备在良好状态或允许范围内运行。为加强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风电化学技术监督工作,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和《中国大

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化学技术监督贯穿于电力生产、建设的全过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新能源公司、技术监控服务单位、各风电公司要在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监造与验收、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停用等各阶段加强领导和监督,严把质量关,及时发现和消除与化学技术监督有关的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三条化学技术监督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加强对油(绝缘油和机械油)、气(SF6气体)的质量监督,防止和减缓油、

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实施细 则(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515-13 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确保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是发电企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加强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风电特种设备技术管理,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风电特种设备(以下简称特种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技术责任制,按照依法管理、分级管理、闭环控制、专业归口的原则,实施对特种设备工程设计审查、设备选型与监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的技术性能检测和设备退役鉴定的全过程、全方位技术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先进的有成熟运行经验的特种设备,

不断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安全对企业极其重要,因此,风电公司应严格按照行业归口的原则,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接受当地质量监督机构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新能源公司系统发电公司、检修公司(以下简称分子公司)。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新能源公司风电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工作实行三级管理:第一级为新能源公司;第二级为技术监控服务单位;第三级为风电公司。 第七条新能源公司成立以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技术监控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监控管理办公室。其职责如下: 1、贯彻国家、行业、集团有关特种设备技术监督的法规、条例、规定,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doc

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风电化学技术监督(以下简称化学技术监督)是保证电力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和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必须依据科学标准,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与管理手段,对保证设备健康状况与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重要作用的参数和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以确保发供电设备在良好状态或允许范围内运行。为加强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风电化学技术监督工作,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和《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化学技术监督贯穿于电力生产、建设的全过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新能源公司、技术监控服务单位、各风电公司要在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监造与验收、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停用等各阶段加强领导和监督,严把质量关,及时发现和消除与化学技术监督有关的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三条化学技术监督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加强对油(绝缘油和机械油)、气(SF6气体)的质量监督,防止和减缓油、气劣化,及时发现变压器、互感器、风机齿轮箱等充油设备的潜伏性故障,防止SF6设备中气体湿度超标,保证机组油系统油质合格,提高设备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四条化学技术监督应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制。 第五条依靠先进科技,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化学技术监督专业水平。 第六条本细则适用于新能源公司、技术监控服务单位和各风电公司。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新能源公司风电化学技术监督工作实行三级管理:第一级为新能源公司;第二级为技术监控服务单位;第三级为风电公司。 第八条新能源公司成立以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技术监控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监控管理办公室。其职责如下: 1、贯彻国家、行业、集团有关化学技术监督的法规、条例、规定,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2、组织制定、修订新能源公司化学技术监督有关规定和技术措施,组织技术攻关,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3、监督、检查技术监控服务单位、风电公司化学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协调各级监督部门的关系; 4、负责制定新能源公司化学技术监督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新能源公司化学技术监督工作重点; 5、组织召开新能源公司化学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布置全年化学技术监督工作,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组织化学技术监督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6、组织因化学技术监督不力而发生的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制定反事故措施,组织解决重大技术问题;

风机自动控制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6051 风机自动控制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风机自动控制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所属风电企业设备可靠性,确保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风机自动控制技术监督工作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行技术责任制。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原则,从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生产到运行、检修和

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办法

生产管理 D-212.06-66-2016 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办法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和术语 (1) 4 职责和权限 (1) 5 管理内容与方法 (2) 6 检查与考核 (7)

前言 标准是根据燃气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而编制,是公司标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个性标准,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设备振动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标准,从而规范并加快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适应国家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的需要。 本标准由公司安全生产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部门:安全生产部

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汽轮机技术管理工作的管理网络、管理内容、运行维护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汽轮发电机组及其的附属设备的技术监测和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75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 GB/T 11348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 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D-202.01-01-2014 《标准化管理规定》 D-202.01-02-2014 《标准编制规则》 国家能源局《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及编制释义》 3 定义和术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振动 物体沿着直线或弧线,在一定位置(平衡位置)附近做来回重复的运动,把这种运动叫机械振动,简称振动。 3.2 技术监督 能源技术监督是对能源领域内人们的各种技术活动的监察和督促。有四个基本性质:科学性、法制性、公正性、技术性。 4 职责和权限 公司成立公司级、部门级和班组级的三级技术监督网络,安全生产部作为具体组织实施公司生产和技术监督的部门。由生产副总经理负责,在安全生产部设汽轮机技术监督专职(兼职)工程师,在技术监督小组领导下,组织开展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 4.1汽轮机监督专职(兼职)工程师的职责 4.1.1负责本厂的汽机监测归口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汽机监测的指示和有关规章制度,全面掌握本厂汽机设备的状况,按时完成有关统计报表和总结; 4.1.2参与并组织重大定期试验及故障诊断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在本厂进行有关汽轮机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 4.1.3发现同监测有关的重大问题时,应及时向生产副总经理报告,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技术解决方案,

汽轮机技术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最新版)

汽轮机技术监督考核和奖惩制 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38

汽轮机技术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最新版) 1总则 1.1为加强我厂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水平,规范相关岗位人员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汽轮机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1.2检查部门与考核方法: 1.2.1汽轮机技术监督应每年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的考评办法,对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并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各项技术监督评比活动,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电厂技术监督工作水平。 1.2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每年对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项目包括: 1.2.1汽轮机技术监督网络活动情况。

1.2.2汽轮机技术监督档案、资料的规范管理。 1.2.3汽轮机各项技术监督计划(包括大、小修技术监督计划,设备检修等辅助计划)的完成情况。 1.2.4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定期工作的完成情况。 1.2.5基建施工阶段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 1.2.6汽轮机异常技术监督指标处理。 1.2.7试验室及试验监测设备的标准化管理。 1.2.8反事故技术措施执行情况。 1.3生产技术管理部门作为电厂汽轮机技术监督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在设备设备消缺、检修、改造过程中监督检查各部门的技术监督工作执行情况。 1.4对参与汽轮机技术监督有关的部门和人员,每月随生产计划完成情况一起考核,每年进行总的检查与考核。 2检查与考核内容 2.1按本标准考核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完成情况和有关规程、制度执行情况。

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新编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风电化学技术监督(以下简称化学技术监督)是保证电力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和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必须依据科学标准,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与管理手段,对保证设备健康状况与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重要作用的参数和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以确保发供电设备在良好状态或允许范围内运行。为加强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风电化学技术监督工作,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和《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化学技术监督贯穿于电力生产、建设的全过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新能源公司、技术监控服务单位、各风电公司要在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监造与验收、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停用等各阶段加强领导和监督,严把质量关,及时发现和消除与化学

技术监督有关的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三条化学技术监督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加强对油(绝缘油和机械油)、气(SF6气体)的质量监督,防止和减缓油、气劣化,及时发现变压器、互感器、风机齿轮箱等充油设备的潜伏性故障,防止SF6设备中气体湿度超标,保证机组油系统油质合格,提高设备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四条化学技术监督应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制。 第五条依靠先进科技,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化学技术监督专业水平。 第六条本细则适用于新能源公司、技术监控服务单位和各风电公司。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新能源公司风电化学技术监督工作实行三级管理:第一级为新能源公司;第二级为技术监控服务单位;第三级为风电公司。 第八条新能源公司成立以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技术监

汽轮机技术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81 汽轮机技术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通用 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汽轮机技术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总则 1.1为加强我厂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水平,规范相关岗位人员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汽轮机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1.2检查部门与考核方法: 1.2.1汽轮机技术监督应每年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的考评办法,对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并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各项技术监督评比活动,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电厂技术监督工作水平。 1.2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每年对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项目包括: 1.2.1汽轮机技术监督网络活动情况。 1.2.2汽轮机技术监督档案、资料的规范管理。 1.2.3汽轮机各项技术监督计划(包括大、小修技术监督计划,设备检修等辅助计划)的完成情况。

机务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新编版)

机务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机务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新编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风电机务技术监督工作,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和《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风电机务技术监督(以下简称机务技术监督)是电力生产、建设过程中技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风力发电场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要从设备设施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运行、停用、检修、设备改造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

第三条机务技术监督的目的是通过对受监部件的检测和诊断,及时了解并掌握风机基础沉降、设备振动状况和金属部件的质量情况以及健康状况,防止由于选材不当、材质不佳、焊接缺陷、运行工况不良、应力状态不当等因素而引起的各类事故,保证人身安全,提高风机可利用率及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四条机务技术监督要依靠科学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机务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第五条机务技术监督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关口前移、闭环管理”的原则,实行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全过程监督。 第六条本细则适用于新能源公司、技术监控服务单位及风电公司。 第二章机务技术监督的任务 第七条做好受监范围内各种金属部件在制造、安装和检修过程中的材料质量、焊接质量、部件质量监督以及相应的金属试验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汽轮机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汽轮机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提高汽轮机设备安全可靠性,确保发电企业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电力行业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的有关标准、制度,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是提高汽轮机设备可靠性和保证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汽轮机技术监督体系,开展好技术监督工作。 第三条汽轮机技术监督依据科学的标准,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和管理办法,对机组的振动、叶片、调节保安系统等方面的重要参数与指标进行监测、分析、调整,以确保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四条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汽轮机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火电企业,燃气轮机参照执行。 第二章汽轮机技术监督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集团公司火电机组汽轮机技术监督实行三级管理,第一级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技术监督中心,第二级为集团公司所属分(子)公司,第三级为集团公司所属各发电企业。 第七条技术监督中心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集团公司管理制度,监督指导集团公司各发电企业开展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保障安全生产、技术进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负责集团公司各发电企业汽轮机技术监督档案管理,收集分析汽轮机技术监督月报表,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提出整改措施,指导、协调各发电企业完成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

(三)协助评估机组大修和技改后汽轮机振动、叶片、调节保安系统的改善情况。 (四)参与各发电企业汽轮机振动、叶片、调节保安系统有关的主要设备选型及出厂验收、重大技术措施及技术改造方案的审查、试验、鉴定等工作。 (五)负责定期编制汽轮机技术监督报告,提出工作和考评建议。 (六)负责组织召开汽轮机技术监督会议,总结集团公司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 (七)负责开展汽轮机技术交流和培训,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和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第八条各分(子)公司技术监督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集团公司管理制度。 (二)建立健全管辖区发电企业汽轮机技术监督组织机构,完善汽轮机技术监督分级管理制度,组织落实汽轮机技术监督责任制,指导发电企业开展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 (三)对影响和威胁安全生产的振动、叶片和调节保安系统故障问题,督促发电企业限期整改。 (四)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前期阶段、建设阶段、验收交接环节要落实汽轮机技术监督有关规定。 (五)督促、检查发电企业在大修技改中落实汽轮机技术监督项目。 (六)定期组织召开管辖区技术监督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经验,通报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信息,部署汽轮机技术监督阶段工作任务。 (七)督促发电企业加强对汽轮机技术监督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技术监督人员专业水平。 第九条发电企业汽轮机技术监督职责 各发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由生产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领导下的汽轮机技术监督网,并在生技部门或其它设备管理部门设立汽轮机监督专责工程师,在生产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领导下统筹安排,开展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 (一)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的职责 1.领导发电企业汽轮机监督工作,落实汽轮机技术监督责任制;贯彻上级有关汽轮机技术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审批本企业专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2.审批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规划、计划。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最新版)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实施细 则(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最新版) 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风电场架空输电线路设备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根据《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以及国家、行业有关规程标准,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技术监督是风电场建设、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风电场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线路设备要从设计选型、现场安装、验收、运行和检修等各个环节进行的全过程技术监督。 第三条线路技术监督的任务是通过对设备评估分析以及生

产运行情况分析,防止由于设备选型不当、材质不当、运行工况不良等因素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四条线路技术监督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关口前移、闭环管理”的原则,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五条线路技术监督要依靠科学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金属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第六条本制度适用于新能源、技术监控服务单位、风电公司。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新能源公司风电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工作实行三级管理:第一级为新能源公司;第二级为技术监控服务单位;第三级为风电公司。 第八条新能源公司成立以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技术监控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监控管理办公室。其职责如下: 1、贯彻国家、行业、集团有关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的法

振动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示范文本

振动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振动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总则 1.1 为了加强对风电场转动设备的振动监督管理,确 保设备安全运行,根据《山西省电力公司振动技术监督制 度》,结合风电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2 转动设备运行中,对振动及有关参数进行详细的 观察记录、分析振动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组织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1.3 设备检修过程中,对振动有关的检修工艺和技术 措施进行全过程监督,杜绝因检修工艺问题而产生异常振 动。 2 振动监督网各级人员职责 2.1 振动监督组组长职责:

2.1.1 按照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组织制定或修订振动监督实施细则和有关规章制度。 2.1.2 及时完善公司振动监督网,规范监督网各级人员工作行为,负责与上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联系。 2.1.3 督促检查振动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解决所发生的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振动监督网总结会,在设备出现振动异常故障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振动异常原因及制定相应应急措施,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实现监督闭环管理,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提出考核通报。 2.1.4 研究开发、推广新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积极开展在线监测,实现计算机联网闭环管理。 2.2 公司振动监督专责人职责: 2.2.1 在振动监督组组长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振动监督制度,展开振动监督的日常工作及

汽轮机技术监督题库

来自GB/T5578-2007固定式发电用汽轮机规范 名词解释: 1.再热式汽轮机:蒸汽从汽轮机膨胀过程中抽出,再加热(一次或多次)后重新返回的汽 轮机。 2.凝汽式汽轮机:排汽直接进入凝汽器的汽轮机,其排汽压力一般低于大气压力。 3.全周进汽:由所有调节阀均匀向第一级近期环区供汽。 4.新蒸汽参数:主汽阀进口处的蒸汽参数。 5.最高蒸汽参数:要求汽轮机连续运行的最高蒸汽参数。 6.超速跳闸整定值:超速保护装置设定的动作转速。 7.热耗率:单位时间内,外界向循环输入的热量与输出功率之比。 8.定压运行:运行时新蒸汽压力保持恒定,用改变调节阀开度来改变负荷的运行方式。 9.滑压运行:运行时调节阀开度不变或基本不变,用改变新蒸汽压力来改变负荷的运行方 式。 10.节流调节:所有调节阀同步火接近同步动作,这是定压运行中全周进汽汽轮机常用的调 节方式。 11.喷嘴调节:调节阀依次动作,这是定压运行中部分汽轮机常用的调节方式。 12.役龄:从第一次并网开始,机组经历的总的寿命,以月或年表示。 13.额定工况:转速和负荷的平均值在有限的随机偏差内保持恒定的工况。 14.调节系统迟缓率:不会引起调节阀位置改变的稳态转速变化的总量,以其与额定转速的 百分率来表示。迟缓率是调节系统敏感度的一种衡量,也称为死区。 15.老化:机组第一次并网以后,随时间推移而需对试验热效率、汽耗率或热耗率考虑其老 化的影响,其任何的修正量由供需双方商定,并符合相应的验收标准。 判断: 汽轮机能在排汽缸温度不高于79℃下长期运行。√ 汽轮机应能在97%-101%的额定转速下持续运行而没有持续时间和出力限制。√ 综合问答题: 1.汽轮机典型启动分类。 1)冷态启动:停机超过72h(金属温度已下降至约为其满负荷温度的40%一下,单位℃) 2)温态启动:停机在10-72h之间(金属温度约为其满负荷温度的40%-80%之间,单 位℃) 3)热态启动:停机不过10h(金属温度约为其满负荷温度的80%以上,单位℃) 4)极热态启动:机组跳闸后1h以内(金属温度仍保持或接近其满负荷温度,单位℃)GBT 11348-2011 机械振动在旋转轴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名词解释: 振动量值:是指在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测量方向上测得的峰-峰位移的较大值。 GB/T13399-1992 汽轮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 问答: 大型汽轮机安全监视装置项目有哪些? 大型汽轮机监视项目有转速测量装置、电超速保护装置、轴向位移测量和保护装置、胀差测量装置、主轴偏心测量装置、轴承座绝对振动测量保护装置、轴振动测量装置、热膨胀及阀位测量装置、润滑油压过低保护装置、凝汽器低真空保护装置、压差测量保护装置、背压保护装置、危急遮断电装置。 1.汽轮机转速测量装置需要测量哪些转速? 零转速测量、盘车转速测量、正常运行和机组超速时的转速测量。

汽轮机技术监督细则

汽轮机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 总则 1.1 本实施细则根据江苏省电力公司《汽轮机监测实施细则》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垞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 1.2 本条例解释权属垞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部; 1.3 汽轮机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是: 1.3.1 轮机技术监督工作(以下简称汽机监测)是提高汽轮机设备可靠性和保证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 1.3.2 汽机监测依据科学的标准,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和管理办法,对机组的振动、叶片、调节保安系统等方面的重要参数与指标进行监测、检查、调整,以确保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发现设备异常及时诊断和处理,防止故障恶化、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2 监督机构及职责范围 2.1公司成立“十项技术监督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监督办公室”,作为具体组织实施公司生产和技术监督的常设机构。办公室设在公司技术支持部,由总工程师负责,在技术支持部设汽轮机技术监督专职(兼职)工程师,在技术监督办公室领导下,组织开展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 2.2汽轮机监测专职(兼职)工程师的职责: 2.2.1负责本厂的汽机监测归口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汽机监测的指示和有关规章制度,全面掌握本厂汽机设备的状况,按时完成有关统计报表和总结; 2.2.2参与并组织重大定期试验及故障诊断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在本厂进行有关汽轮机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 2.2.3发现同监测有关的重大问题时,应及时向总工程师(助理)报告,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 2.2.4建立本厂的振动、叶片、调节保安系统台帐及数据库; 2.2.5对运行和检修人员进行汽机监测培训。 2.2.6 及时掌握和分析汽轮机运行状态及缺陷情况,参加重大事故分析和处理; 2.2.7 研究和解决汽机监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负责汽轮机故障诊断和提出消缺措施;2.2.8 建立汽轮机设备的技术档案; 2.2.9 向基层单位推荐性能和质量好的汽机监测设备、仪器和仪表 2.2.10 及时了解和掌握汽机监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有计划地开展汽机监测方面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 2.2.11 组织基层单位的汽机监测劳动竞赛、检查、评比工作,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奖惩意见。 3 技术监测 3.1 振动监测 3.1.1 测量条件:在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前置放大器后,应有固定的引线插座,便于振动诊断接线。 3.1.2 测量方法 3.1.2.1 振动的测量参数是位移(峰-峰值),测量单位是um(微米); 3.1.2.2 我厂轴承振动的测量均是相对振动,且只设了垂直振动测点,在各轴承顶盖上方正中; 3.1.2.3 频谱分析时应注意信号的干扰,包括电磁干扰、测量系统固有频率、输入方式不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技术监督导则及实施细则(试行)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技术监督导则及实施细则 (试行) 2013 年11 月

前言 为了进一步促进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技术监督工作规范、科学、有效开展,保证风电设备及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有效防范设备事故,提高设备可靠性,依据国家及行业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及《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编制了《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技术监督导则及实施细则》。内容包含电测、绝缘、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能质量、化学、金属、振动、风电机组控制和保护性能共八项风电技术监督导则及对应的实施细则。 本导则及实施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正式实施,请各风电企业遵照执行。光伏、潮汐等新能源企业可参照相关内容执行。 本导则及实施细则由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 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批准:费智审核:李力怀、吴涌、和军粱、张敏、夏晖、岳俊红、刘文秀、 魏亮、董文斌、马说邯、施亚强、范晓旭、王顺超、杨帆、周雪琴编写:冯江哲、赵小明、胡鹏、宋中波、张悦超、吴吉军、刘 亚刚、侯非、田文齐、张水基、张明、潘锡平、李英信、孙玉彬、

梁培沛、金声超、曹彬、任淮辉、段二顺、曹建忠、陶钢正、岳文彦、金鑫、陈铁、胥佳、张进、杜可兵、丁显、肖剑、荣兴汉

目录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电测监督导则 (1)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绝缘监督导则 (6)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监督导则 (19)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电能质量监督导则 (24)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化学监督导则 (28)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金属监督导则 (35)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振动监督导则 (40)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机组控制及保护性能监督导则 (46)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基础管理部分 (50)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电测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52)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绝缘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59)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14)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28)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33)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金属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44)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振动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53)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机组控制及保护性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60)

汽轮机技术监督(修改版)

QB 韶关市坪石发电厂有限公司(B)厂企业标准 Q/1XX—104.12-2011 汽机技术监督管理标准 2011-07-07发布 2011-07-07实施韶关市坪石发电厂有限公司(B)厂发布

前言 为贯彻国家及上级有关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的各项政策,加强电厂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编制的Q/1XX—203.01—2011《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标准》的全部内容。 本管理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生技部共同提出。 本管理标准由生技部归口并负责起草、修编。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党小冬 审核: 审定: 审批: 本管理标准于2011年9月9日发布并实施。 本管理标准委托生技部负责解释。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监督术语和定义 (2) 4 监督机构和职能分工 (3) 5 管理内容及要求 (5) 6 检查及考核 (7) 7 附录 (7)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厂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的职能、管理内容和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电厂汽轮机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DL/T 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DL/T 609-1996《3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 DL/T 606-1996《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DL/T 606.3-1996《火力发电厂热平衡导则》 DL/T 892-2004《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DL 5011-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DL/T 824-2002《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性能验收导则》 DL/T 834-2003《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 DL/T 839-2003《大型汽轮机给水泵性能现场试验方法》 DL/T 851-2004《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验收试验》 DL/T 863-2004《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 DL/T 932-2005《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DL/T 933-2005《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DL 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T 712-2000《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 DL/T 714-2000《汽轮机叶片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 DL/T 717-2000《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中心孔检验技术导则》 DL/T 742-2001《冷却塔塑料部件技术条件》 JB/T 3344-1993《凝汽器性能试验规程》 GB/T 3214-91《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汽轮机技术监督三级预警项目

附录A汽轮机技术监督三级预警项目 A.1 管理预警 A.2 一般预警 A.2.1.1 技术监督月报上报不及时,内容不详实; A.2.1.2 未制定本企业年度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A.2.1.3 对已经提出的技术监督问题整改不及时,整改计划未及时提出,或整改计划不合理; A.3 严重预警 A.3.1.1 未建立汽轮机技术监督网,且未组织相应监督活动; A.3.1.2 未及时准确上报重大事故、缺陷情况和总结; A.3.1.3 汽轮机定期试验不符合本规程规定; A.3.1.4 对一般预警项目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分析、安排整改的; A.4 特别严重预警 A.4.1.1 对严重预警项目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分析、安排整改的; A.5 技术预警

A.6 一般预警 存在以下问题未及时分析并采取措施的: A.6.1.1 重要辅机运行参数异常; A.6.1.2 排除负荷率等客观因素,节能技术监督指标劣化、超标引起机组供电煤耗同比升高5g/kWh以下; A.7 严重预警 存在以下问题未及时分析并采取措施的: A.7.1.1 汽轮机TSI参数异常,但未超限; A.7.1.2 热力系统参数出现显著异常; A.7.1.3 重要辅机设备运行异常,影响机组出力; A.7.1.4 排除负荷率等客观因素,节能技术监督指标劣化、超标引起机组供电煤耗同比升高5g/kWh及以上; A.8 特别严重预警 存在以下问题未及时分析并采取措施的: A.8.1.1 汽轮机高中压主(调)汽门卡涩; A.8.1.2 汽轮机各监视段压力、温度出现显著异常; A.8.1.3 汽轮机TSI参数超过报警值,威胁机组安全运行;A.8.1.4 节能技术监督指标异常,严重影响机组出力;

绝缘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绝缘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2007-10-15发布2014-01-01实施神华神东电力店塔发电公司A厂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电气绝缘技术监督(以下简称“绝缘监督”)工作是保证电气设备健康和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重要措施,也是电力工业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保证店塔发电公司A厂及榆林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根据国家、行业有关规程标准及《神东电力公司技术监督动态考核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电气设备的绝缘监督工作应深入到设计、产品选型、出厂验收、基建安装、调试、运行、停用、检修及技术改造等各个环节,达到设备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第三条绝缘监督工作的目的: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防止和杜绝绝缘事故,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绝缘监督工作的任务:认真贯彻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以及其它有关规程制度与反事故措施;掌握设备的绝缘变化规律,及时发现和消除绝缘缺陷;分析绝缘事故;制订反事故措施,不断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第五条绝缘监督工作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绝缘监督的专业水平。 第六条本细则适用于神华国能(神东电力)店塔发电公司A厂电气设备的绝缘技术监督工作。与电气设备绝缘监督相关的基建、设计、安装、

调试、检修、调度、运行等工作应共同遵守本细则。 第二章职责 第七条总工(副厂长)职责 (一) 组织贯彻上级有关绝缘监督的指示与规定,组织编制本单位有关绝缘监督的规章制度、技术措施与实施细则。 (二) 组织绝缘监督季度分析会议,重大绝缘事故、绝缘缺陷分析会,及时了解电气设备运行、检修、预试和消缺情况。 (三) 组织店塔发电公司A厂电气设备技改的设计审查、设备选型、质量监督等项工作。 (四) 审批《绝缘技术监督报表》和绝缘监督年度总结。 第八条生产技术部绝缘技术监督专工职责 (一) 在总工(副厂长)的领导下,具体作好督促检查与组织协调工作,掌握主要设备绝缘状况;负责与技术监督归口管理部门的专业工作联系。 (二) 编制《绝缘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并监督规程的执行。 (三) 编制本单位的绝缘监督年度工作计划和月度工作计划,并督促检查有关部门认真执行,全面完成绝缘监督工作。 (四) 督促设备维护部、A厂运行部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按时、如实审核设备预试、绝缘缺陷、污闪与过电压事故报表;有危及安全的重大缺陷应立即上报。 (五) 参加绝缘监督工作会议、绝缘事故分析会,参加检修质量验收,提出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防止绝缘事故的措施, 监督反措的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