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手册编写任务分配计划

工作手册编写任务分配计划

工作手册编写任务分配计划
工作手册编写任务分配计划

工作手册编写任务分配计划

计划编制人:拟定日期:年月日

注:1.修订〈一〉指9000小组编写组织人与具体编写或部门的讨论修订。

2.修订〈二〉指9000小组对修订〈一〉手册在体系文件中的协调性、全面性进行讨论修订。

3.讨论定稿指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手册的可操作性进行讨论,修订后定稿。

近日,美好愿景物业管理经过4位专家3天严格的现场审核,通过了世界最权威认证机构—英国联邦国际认证(URS)的认证,由此成为中国及亚洲第一家同时荣获2000新版ISO9001和ISO14001证书的双认证物管企业。另据了解,我国目前已有近500家物管企业获得1994版ISO9002证书,但这只占中国20000多家物管企业的1/40。ISO质量认证标准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国人对它还不太了解。这一标准究竟对企业发展起到哪些作用?在中国的发展有哪些意义呢?

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文件规定:到2000年,房地产等服务行业全面达到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到2001年,服务质量基本达到国际标准。建设部去年初公布的《全国房地产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也规定:房地产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据URS中国地区执行总裁桂振华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非官方的标准化组织,其标准要求用一套完善的制度来管理质量,是一种量化的科学管理标准。

ISO14001标准是使企业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管理,降低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使用效率和废物的再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环保能力,增加企业的竞争力的目的。据全国第一家获证的商住区中海物业管理公司统计,认证后比认证前每月节约水电11%。物业管理是个既管物又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的产业,提高小区的环保意识,人们就会自觉、主动去爱护环境,公司对环境的维护、清洁、管理费用也随之降低。物业公司走这样一条“生态效益型经济”的道路,既降低了成本,又赢得了商机。

另外,随着消费者的日渐成熟,对企业文学性的描述宣传已经产生了质疑,如果利用ISO等国家认证的统一标准,则也为消费者提前进行了把关,增加了企业的可信度。

需要注意的是,ISO获证是有认证覆盖围的,不能无限扩大到其他领域。而且证书的有效期,除了英国URS享有永久有效特权外,全球所有认证机构都只有3年的有效限制。而且,企业通过ISO认证,仅是表明该企业的质量体系经过独立的认证机构审核,符合ISO质量保证标准的要求。个别企业即便通过了认证,仍然可能产生职责不清或活动混乱的现象,因为这一认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ISO组织会随时推出新的国际标准。ISO中央秘书处2000年12月15日公告,2000版ISO9001英文版正式生效,同时废除9002和9003,相应的中文版将于2001年3月正式启用。通过ISO认证仅是起点,只有经过PDCA(计划——实施—检验—改进)不断循环运作螺旋上升,才能有效获得认证后应取得的效果。

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实施ISO9001:2000标准

从万科物业管理公司于1996年2月在全国物业管理企业中首家通过ISO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开始,已有不少物业管理企业通过认证。随着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的出台,已获证的物业管理企业都面临着标准的转换问题。下面,笔者就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实施ISO9001:2000标准谈一些看法。

1、制定符合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和社会要求的适宜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物业管理企业是服务性企业,它所提供的产品,就是向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根据服务行业八大需要(物美与价廉、及时与周到、安全与卫生、舒适与方便、热情与诚恳、礼貌与尊重、亲切与友好、谅解与安慰)和六大特性(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文明性),研究、识别、确定业主的需要和期望,结合物业管理行业和本企业特点,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这样的方针和目标应是被全体员工广泛接受、理解的,应是被业主和社会广泛

认可的。

在方针、目标的容上,应体现企业对物业服务质量的承诺,强调顾客(业主)至上。目标应围绕方针,尽量量化,可以设置\"服务的总满意率\"、\"报修的及时率\"、\"房屋主体及公共设施的完好率\"、\"清洁的及时率\",以及\"对所管物业的评优承诺\"等质量目标。

在方针/目标的实施上,应大力宣传,不仅使组织的所有员工理解和贯彻,还应向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和社会公开,体现组织的服务承诺和社会义务。

质量目标如何进一步细化、分解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设置\"质量指标\"的概念,对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分项目地展开,最终分解到班组甚至个人。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也可以使服务的对象(业主)深刻感受到物业服务的持续改进。

2、明确组织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沟通的形式、方法。

物业管理企业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职责分配及服务提供,要根据服务对象(业主)的需求和期望及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应规定各自的工作容应达到的水准,尤其应注意协调管理处与公司、专业班组(部门)与管理处、各班组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相互间的接口,避免遇事谁都不管或谁都去管的极端做法。

物业管理企业需要与社会各个方面打交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员工都是公关人员。对此如此,对亦然。2000版ISO9001标准要强调部沟通(5.5.3)。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部沟通机制和程序,将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围、容和工具等。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全员参与的体系,及时进行有关企业的发展、方针/目标、服务理念等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使员工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显得尤为重要。

3、服务理念应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在ISO9001:2000标准中,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容有0.1、5.2、5.4.4、

7.2.1、 7.2.3、7.3、7.5.3、7.5.4、8.2.1等条款。\"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物业管理企业的行动准则,识别和确定业主的需求和期望,是应首先考虑的。这种需求和期望既包括在《物业管理行业规》、《物业管理委托书(合同)》、《住户公约》或《业主公约》中已明确的服务容,还应包括业主(委托方)未来的、潜在的需求和期望。企业应不断调整自己的质量目标、提升服务档次、完善服务容,不断规、完善部管理职责、权限,以适应这种发展。物业有写字楼、住宅小区、商住楼、商场、工业园区之分,业主有私人业主、企事业单位之分;业主的地位、层次、成分也有所不同。不同的业主、不同的物业,不但对物业管理服务的要求不同,还会随着时间、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动态的调查和信息收集程序,不断研究市场,完善自己。

4、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化应体现行业特点。

物业管理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必须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可行性、先进性和灵活性,应根据标准要求、行业特点顾客(业主)需求、期望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按2000版标准建立的物业管理企业的文件化结构,以3~4个层次为宜,即第一层次:质量手册;第二层次:程序文件;第三层次:各种工作规程、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表式、报告等(也可使第三层次扩展到2~3个层次)。

2000版标准减少了对形成文件程序的强制性要求,强调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文件。对文件的具体容,必须按照\"结合实际、量体裁衣\"的原则,将其作为组织部的\"法律\"。文件既是指导员工开展工作的指南,又是评价、考核员工工作绩效的规和要求。

那么,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多少程序文件呢?笔者认为,除建立6个强制性程序文件(即文件控制、质量记录控制、不合格控制、部审核、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外,还应根据行业特点和人员质量技能,建立一些确实需要的程序文件。例如:

为了识别、确定业主的需求并分析、判断自身是否具有满足业主要求的能力,可以根据7.7.2条款建立\"物业服务要求的评审程序\",对物业服务项目、服务等级、服务收费、服务承诺等进行综合性评审;

可以按7.4条款建立\"原材料采购和服务分包管理控制程序\",控制原材料供方和服务分包方的质量,以满足组织和业主的要求;

可以按7.1条款建立\"物业管理方案的策划控制程序\",对投标书、物业管理方案的编写和审核、新服务项目的策划和开展进行规;

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提供,可根据7.5.1、7.5.2条款建立\"物业管理服务实施控制程序\",根据7.5.3条款建立\"服务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等进行管理;同时,与第三层次文件紧密结合,对物业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对物业管理服务实施过程的监控是,可根据8.2.4条款建立\"物业管理服务的检查、监督控制程序\";按8.3条款建立\"不合格服务控制程序\",按8.5.2条款建?quot;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等进行监控、改进和完善;

对业主投诉处理、回访、沟通等活动,可根据7.2.3条款建立\"业主沟通、回访和投诉处理控制程序\";

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开放式信息调查系统,可按8.2.1条款建立\"业主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按规定的周期对业主进行服务信息调查。

当然,程序文件的数量应由企业自己决定,质量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可酌情减少,质量管理基础较差的企业可酌情增加。

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旦建立,应该采取强制性手段推行,涉及质量责任的任何部门、员工(包括最高管理者)都不能例外。这样做,才能真正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作为企业?quot;法律\",走上法治管理的轨道。

5、应注意资源管理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