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薪酬管理)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

【薪酬管理)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

【薪酬管理)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
【薪酬管理)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

(薪酬管理)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劳动工资年报填

报说明

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

壹、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国民经济行业等内容必须填全、填准;

二、《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表各镇所有生产运营正常的列统企业必须填报,壹户壹表7;

三、《企业于岗职工工资调查》表各镇所有生产运营正常的列统企业必须填报,企业职工80人之上的抽报80人,80人以下的全部填报。此表除职工姓名可不填外,其他各项必须填全、填准确;

四、表式及填报说明电子版详见江均劳动保障网https://www.doczj.com/doc/3e10279700.html,。

五、年报请于2010年1月31日前报江均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工资科,电话86974277。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劳动保障统计年报填报说明(壹)人社统IR3号表

1、计量单位千元后不保留小数。

2、栏目关系:(5)=(6)+(7)+。。。。。。+(12)

3、指标解释

(1)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标解释同国家统计局。

(2)销售(营业)收入:指企业于方案期内生产运营活动中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从事其他生产运营活动而获得的全部收入。

(3)利润总额:指企业于方案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它反映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该资料来源于损益表中利润总额项的本年累计数。

(4)企业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于方案期内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它于财务损益表上表现为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和期间费

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本年累计数。

(5)企业人工成本:指企业于生产、运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其范围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

(6)社会保险费用:指企业实际为从业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用。包括企业上交给社会保险机构的费用和于此费用之外为从业人员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或储蓄性养老保险。不包括不于岗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用。

(7)福利费用:指企业于工资以外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个人以及用于集体的福利费用的总称。主要包括企业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医疗卫生费、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设施和集体福利事业补贴费以及丧葬抚恤救济费等。该指标资料来源于俩方面,壹方面是企业净利润分配中公益金里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费用,另壹方面是从业人员福利费(不包括上缴给社会保险机构的医疗保险费用)。

(8)教育经费:指企业为从业人员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培训费用(包括企业为主要培训本企业从业人员的技工学校所支付的费用)。该资料主要来源于管理费用中的教育经费。

(9)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为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工业卫生等发生的费用,以及用于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如保健用品、清凉用品、工作服等)的费用。它来源于制造费用中的劳动保护费科目。

(10)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从业人员居住条件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具体包括企业实际为从业人员支付的住房补贴(包括租房费用、租房差价补贴、购房差价补贴等)、住房公积金、宿舍的折旧费用等。

(11)其他人工成本:指不包括于之上各项中的其他人工成本项目。如工会经费、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各种商业保险费用、企业因招聘从业人员而实际花费的招聘费用、解聘辞退费

用以及于本企业领取劳动报酬的外藉从业人员费用等。

4、制造业分类(大类)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设备制造业

仪表仪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二)人社统IR4号表

1、于选择的企业中:于岗职工人数于10000人之上的企业至少抽取200名于岗职工,1000—10000人的企业至少抽取100名于岗职工,1000人以下的企业至少抽取80名于岗职工(不足80人的企业调查全部于岗职工)。企业被调查的于岗职工中,生产业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均要调查到;企业管理人员中,必须调查厂长(经理)和部门经理;金融保险企业被调查职工中,管理人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者要调查到。

2.产假或哺乳假、长病假或事假、旷工、待岗或下岗的原因,全年出勤率达不到企业规定工作时间80%的人员,不列入调查范围。

3.所属地区:企业于城市中所属的区县。

4.于岗职工平均人数=(年初于岗职工人数+年末于岗职工人数)/2。

5.每壹调查企业中,相同专业(技术)等级和工种或职业的职工超过3人之上,其最高、中位和最低工资收入人员必须列入调查对象。

6.各地于向部里上报时,调查表能够不录入“姓名”壹栏。

7.元、千元后均不保留小数。

附:信息分类编码

(1)国民经济行业

代码行业分类

农林牧渔业

0101农业

0102林业

0103畜牧业

0104渔业

0105农、林、牧、渔服务业

采矿业

02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2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2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2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210非金属矿采选业

0211其他采矿业

制造业

0313农副食品加工业

0314食品制造业

0315饮料制造业

0316烟草制品业

0317纺织业

03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31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032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321家具制造业

0322造纸及纸制品业

032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03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325石油加工及煤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3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327医药制造业

0328化学纤维制造业

0329橡胶制品业

0330塑料制品业

03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3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3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334金属制品业

0335通用设备制造业

0336专用设备制造业

03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3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3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

03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

造业

03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03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4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0445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044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0547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0548建筑安装业

0549建筑装饰业

0550其他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651铁路运输业

0652道路运输业

0653城市公共交通业

0654水上运输业

0655航空运输业

0656管道运输业

0657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

0658仓储业

0659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760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0761计算机服务业

0762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0863批发业

0865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0966住宿业

0967餐饮业

金融业

1068银行业

1069证券业

1070保险业

1071其他金融活动

房地产业

1172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73租赁业

1274商务服务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582居民服务业

1583其他服务业

2100其他行业

(2)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代码分类

内资企业

110国有企业

120集体企业

130股份合作企业

140联营企业

150有限责任公司

160股份XX公司

170私营企业

190其他企业

2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00外商投资企业

(3)单位隶属关系

代码分类

1中央

2省(自治区、直辖市)

3地区

4县及县以下

9其他

(4)性别

代码分类

1男

2女

(5)专业(技术)等级

代码专业(技术)等级

工人(生产业务人员)

11初级工

12中级工

13高级工

14技师

15高级技师

19其他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21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2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3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24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29未评定技术职务人员(6)工种或职业分类

代码工种分类

单位负责人

1050101企业董事

1050102企业经理(厂长) 1050104生产或运营经理1050105财务经理

1050106行政经理

1050107人事经理

1050108销售和营销经理1050109广告和公关经理1050110采购经理

1050112研究和开发经理1050113餐厅经理

1050114客房经理

专业、技术人员

2020100地质勘探工程技术人员2020200测绘工程技术人员2020300矿山工程技术人员2020400石油工程技术人员

2020500冶金工程技术人员

2020600化工工程技术人员

2020605医药工程技术人员

2020700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2020701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2020702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2020703仪器仪表工程技术人员2020704设备工程技术人员

2020799其他机械工程技术人员2020800兵器工程技术人员

2020900航空工程技术人员

2021000航天工程技术人员

2021100电子工程技术人员

2021101电子材料工程技术人员2021102电子元器件工程技术人员2021103雷达系统工程技术人员2021104广播视听设备工程技术人员2021105电子仪器和测量工程技术人员2021199其他电子工程技术人员2021200通信工程技术人员

2021300计算机和应用工程技术人员2021301计算机硬件技术人员2021302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2021303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2021304计算机系统分析技术人员2021399其他计算机和应用工程技术人员2021400电气工程技术人员

2021500电力工程技术人员

2021600邮政工程技术人员

2021700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人员2021800交通工程技术人员

2021801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2021802船舶运用工程技术人员2021803水上交通工程技术人员2021804海上救助打捞工程技术人员2021805船舶检验工程技术人员2021899其他交通工程技术人员2021900民用航空工程技术人员2022000铁路工程技术人员

2022100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2022200建材工程技术人员

2022300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400水利工程技术人员

2022500海洋工程技术人员

2022600水产工程技术人员

2022700纺织工程技术人员

2022800食品工程技术人员

2022900气象工程技术人员

2023000地震工程技术人员

2023100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员2023200安全工程技术人员

2023300标准化、计量、质量工程技术人员2029900其他工程技术人员

2030000农业技术人员

2040000飞机和船舶技术人员

2050100西医医师

2050200中医医师

2050300中西医结合医师

2050400民族医师

2050500公共卫生医师

2050600药剂人员

2050700医疗技术人员

2050800护理人员

2050900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60100经济计划人员

2060200统计人员

2060300会计人员

2060304出纳

2060310资产评估人员

2060400审计人员

2060500国际商务人员

2060503报关员

2060601房地产开发业务人员

2060602不动产销售员

2069900其他经济业务人员

2070101银行货币发行员

2070102银行国库业务员2070103银行外汇管理员2070104银行清算员

2070105银行信贷员

2070106银行国外业务员2070107银行信托业务员2070108银行信用卡业务员2070109银行储蓄员

2070199其他银行业务人员2070201精算师

2070202保险推销员

2070203保险理赔员

2070299其他保险业务人员2070301证券发行员

2070302证券交易员

2070303证券投资顾问2070304期货业务员

2070399其他证券业务人员2079900其他金融业务人员2080300律师

2100705服装设计人员2100706室内装饰设计人员2100708广告设计人员2120101文字记者

2120102摄影记者

2120103其他记者

2120201文字编辑

2120202美术编辑

2120203技术编辑

2120204电子出版物编辑2120299其他编辑

2120300校对员

2120401播音员

2120501英语翻译

2120600图书资料和档案业务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010101行政业务办公人员3010102行政执法人员3010199其他行政业务人员3010201秘书

3010202公关员

3010203收发员

3010204打字员

3010205计算机操作员

3010206制图员

3010299其他行政事务人员3019900其他行政办公人员3020201保安员

3020202违禁品检查员

3020203金融守押员

3020299其他治安保卫人员3020300消防人员

3030101邮政营业员

3030102邮件处理员

3030103投递员

3030104邮政储汇员

3030105报刊发行员

3030106集邮业务员

3030107邮政业务档案员3030108邮政机务员

3030199其他邮政业务人员3030201电信业务营业员3030202话务员

3030203报务员

3030299其他电信业务人员3030301传输机务员

3030302线务员

3030303电话电报交换机务员3030304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3030305通信电力机务员3030306市话测量员

3030399其他电信通信传输业务人员3039900其他邮政和电信业务人员3990000其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

4010101营业员

4010102收银员

4010199其他营业人员

4010201推销员

4010202出版物发行员

4010203服装模特

4010299其他推销、展销人员4010301采购员

4010302收购员

4010303中药购销员

4010399其他采购人员

4010401鉴定估价师

4010402拍卖师

4010403典当业务员

4010404租凭业务员

4010499其他拍卖、典当及租凭业务人员4010500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人员4019901医药商品购销员

4020101保管员

4020102理货员

4020103商品养护员

4020104保鲜员

4020105冷藏工

4020199其他保管人员

4020201商品储运员

4020202商品护运员

4020203医药商品储运员

4020204出版物储运员

4020299其他储运人员

4030101中式烹调师

4030102中式面点师

4030199其他中式烹饪人员

4030201西式烹调师

4030202西式面点师

4030299其他西式烹饪人员

4030301调酒师

4030302茶艺师

4030399其他调酒和茶艺人员4030401营养配餐员4030499其他营养配餐人员

4030501餐厅服务员

4030502餐具清洗保管员

4030599其他餐厅服务人员

4039900其他餐饮服务人员

4040101前厅服务员

4040102客房服务员

4040103旅店服务员

4040199其他饭店服务人员

4040201导游

4040202公共游览场所服务员

4040203展览讲解员

4040204插花员

4040205盆景工

4040206假山工

4040207园林植物保护工

4040208观赏动物饲养工

4040299其他旅游及公共游览场所服务人员

4040301社会体育指导员

4040302体育场地工

4040303康乐服务员

4040304保健按摩师

4040399其他健身和娱乐场所服务人员4049900其他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场所服务人员

4050101汽车客运服务员

4050102汽车货运站务员

4050103汽车运输调度员

4050104公路收费及监控员

4050199其他公路道路运输服务人员4050201旅客列车乘务员

4050202车站客运服务员

4050203行包运输服务员

4050204车站货运作业组织员

4050205车站货运员

4050299其他铁路客货运输服务人员4050301航空运输飞行服务员

4050302航空运输地面服务员

4050399其他航空运输服务人员4050401船舶业务员

4050402港口客运员

4050499其他水上运输服务人员4060000医疗卫生辅助服务人员4070101中介代理人

4070102职业指导员

4070103信息咨询工

4070199其他社会中介服务人员4070201物业管理工

4070301供水生产工

4070302供水供应工

4070303生活燃料供应工

4070304锅炉操作工

4070399其他供水、供热及生活燃料供应服务人员

4070401美容师

4070402美发师

4070499其他美容美发人员

4070501摄影师

4070502冲印师

4070599其他摄影服务人员

4070601眼镜验光员

4070602眼镜定配工

4070699其他验光配镜人员

4070701洗衣师

4070702柒色师

4070799其他洗柒织补人员

4070801浴池服务员

4070802修脚师

4070899其他浴池服务人员

4070901刻制印章工

4070999其他印章刻字人员

4071001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

4071002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

4071003照相器材维修工

4071004钟表维修工4071005乐器维修工

4071006自行车维修工

4071099其他日用机电产品维修人员4071101办公设备维修工

4071199其他办公设备维修人员4071201保育员

4071202家庭服务员

4071299其他保育、家庭服务人员4071301垃圾清运工

4071300保洁员

4071399其他环境卫生人员

4071400殡葬服务人员

4079900其他社会服务和居民生活服务人员

4990000其他商业、服务业人员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5010100大田作物生产人员

5010200农业实验人员

5010301蔬菜园艺工

5010302花卉园艺工

5010303果、荼、桑园艺工

5010304菌类园艺工

5010399其他园艺作物生产人员5010400热带作物生产人员

5010500中药材生产人员

5010601棉花加工工

5010602果类产品加工工

5010603茶叶加工工

5010604蔬菜加工工

5010605竹藤麻棕草制品加工工5010606特种植物原料加工工5010699其他农副林特产品加工人员5019900其他种植业生产人员5020100营造林人员

5020200森林资源管护人员

5020300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人员

5020400木材采运人员

5029900其他林业生产及野生动植物保护人员

5030001家畜饲养人员

5030200家禽饲养人员

5030300蜜蜂饲养人员

5030400实验动物饲养人员

5030500动物疫病防治人员

5030600草业生产人员

5039900其他畜牧业生产人员

5040100水产养殖人员

5040200水产捕捞及有关人员

5040300水产品加工人员

5049900其他渔业生产人员

5050100河道、水库管养人员

5050200农田灌排工程建设管理维护人员5050300水土保持作业人员

5050400水文勘测作业人员

5059900其他水利设施管理养护人员5990000其他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5990100农林专用机械操作人员5990200农村能源开发利用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6010100地质勘查人员

6010200测绘人员

6010301露天采矿挖掘机司机

6010302钻孔机司机

6010303井筒冻结工

6010304矿井开掘工

6010305井下采矿工

6010306支护工

6010307矿山提升机操作工

6010308矿井机车运输工

6010309矿井通风工

6010310矿山安全监测工

6010311矿山检查验收工

6010312矿灯、自救器管理工

6010313火工品管理工6010314矿山救护工

6010315矿物开采辅助工6010399其他矿物开采人员6010400矿物处理人员6010500钻井人员

6010600石油、天然气开采人员6010700盐业生产人员6019900其他勘测及矿物开采人员6020100炼铁人员

6020200炼钢人员

6020300铁合金冶炼人员6020400重有色金属冶炼人员6020500轻有色金属冶炼人员6020600稀贵金属冶炼人员6020700半导体材料制备人员6020800金属轧制人员6020900铸铁管人员

6021000碳素制品生产人员6021100硬质合金生产人员6029900其他金属冶炼、轧制人员6030000化工产品生产工6040101车工

6040102铣工

6040103刨插工

6040104磨工

6040105镗工

6040106钻床工

6040108加工中心操作工6040109制齿工

6040111抛磨光工

6040112拉床工

6040113锯床工

6040201铸造工

6040202锻造工

6040203冲压工

6040204剪切工

6040205焊工

6040206金属热处理工

6040301电切削工

6040400冷作钣金加工工6040501镀层工

6040502涂装工

6049901电焊条制造工

6050101基础件装配工

6050102部件装配工

6050201装配钳工

6050202工具钳工

6050300动力设备装配工6050400电气元件及设备装配工6050500电子专用设备装配调试工6050600仪器仪表装配工6050700运输车辆装配工6051001空调机装配工

6051002电冰箱、电冰柜制造装配工6051003洗衣机制造装配工6060101机修钳工

6060102汽车修理工

6060103船舶修理工

6060200仪器仪表修理工6070101水轮机设备安装工6070102锅炉设备安装工6070109电力工程内线安装工6070400专业电力设备检修工6070603常用电机检修工6070605维修电工

6080100电子器件制造工6080200电子元件制造工6080300电池制造工

6080408有线通信传输设备调试工6080409通讯交换设备调试工6080501电子计算机维修工6090100橡胶制品生产工6090200塑料制品加工工6100100纤维预处理人员6100200纺纱人员

6100300织造人员6100400针织人员

6100500印染人员

6110101裁剪工

6110102缝纫工

6110104裁缝

6110201制鞋工

6110202制帽工

6110301皮革加工工6110302毛皮加工工6120101制米工

6120102制粉工

6120103制油工

6120201食糖制造工6120202糖果制造工6120203巧克力制造工6120302乳品加工工6120303冷食品制作工6120305食品罐头加工工6120306饮料制作工6120200酿酒工

6120503酱油酱类制作工6120504食醋制作工6120507味精制作工6120601糕点、面包烘焙工6120602糕点装饰工6120606豆制品制作工6120700屠宰加工工6120800肉、蛋食品加工工6120900饲料生产加工工6130000烟草制品加工工6140000药品生产制造工6150101制材工

6150202纤维板工

6150301手工木工

6150302机械木工

6150303精细木工

6160000制浆造纸纸制品生产工6160100制浆工

6160200造纸工

6160300纸制品制作工

6170101水泥生产制造工

6170102水泥制品工

6170103石灰焙烧工

6180000玻璃陶瓷搪瓷生产工6200100印前处理工

6200200印刷操作工

6200300印后制作工

6210102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6210200地毯制作工

6210300玩具制作工

6220000文体用品乐器制作工6230100土石方施工人员

6230200砌筑工

6230300混凝土工

6230400钢筋工

6230500架子工

6230600防水工

6230700装饰、装修、油漆工6231000机械电气工程设备安装工、管工6231100电工

6233000木工

6240101汽车驾驶员6240207机车乘务员6240213铁路通信工6240214铁路电源工6240215铁路信号工6240400船舶水手6240500起重装卸机械驾驶员6260100检验员

6260400计量员

6990100包装工

6990300简单体力劳动工(7)学历

代码分类

1博士及之上

2硕士

3本科

4大专

5高中、中专、技校

6初中及以下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18)

○I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简明版本) (2017年统计年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 2017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 1 -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目录 一、总说明 (2) 二、报表目录 (3) 三、调查表式 (一)基层年报表式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 (4)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2表) (5)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3表) (6) (二)综合年报表式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1表) (7)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2表) (8)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3表) (9)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4表) (10)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3表) (11) 四、指标解释 (12)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2 - 一、总说明 (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总额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统计局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在劳动工资统计方面的综合要求,各地区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原则,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三)调查对象 本制度的统计调查对象是法人单位,包括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 (四)统计范围、内容及原则 1.统计范围 年报统计范围为城镇地区的全部法人单位,包括非私营法人单位和私营法人单位。 2.调查内容 本制度的统计调查内容是法人单位中的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等情况。 3.统计原则 本报表制度以“谁发工资谁统计(劳务派遣人员除外)”为基本原则,劳务派遣人员按照“谁用工谁统计”的原则统计。法人单位在本地区以外的产业活动单位其人员和工资应包含在法人单位中。 (五)调查方法 年报城镇非私营法人单位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城镇私营法人单位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六)数据汇总 年报城镇非私营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数据通过联网直报平台直接汇总,其他城镇非私营单位由基层统计机构通过综合表的形式逐级报送,在此基础上汇总全国数据。年报城镇私营法人单位总体数据由各省区市统计局进行推算,以综合表形式报送,在此基础上汇总全国数据。 (七)数据发布 年度数据通过国家统计局外网、统计年鉴或其他统计资料等形式对公众发布。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制度的报送时间、报送方式、填报方法及其他有关事项,请按照制度中各项具体说明和规定执行。 报表中从业人员指标以“人”为计量单位,工资总额指标以“千元”为计量单位,平均工资指标以“元”为计量单位,均保留整数位。

劳动工资统计改革

劳动工资统计改革 编者按:本文从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存有的主要问题;存有问题的原因 分析及改革思路;这两方面对劳动工资统计的问题与策略 进行了阐述,其中劳动工资统计存有的主要问题有范围定义不清,制 度规定难以掌握;指标设置陈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调查方式单一,统计力量薄弱,填报人员素质不高;难以保证数据质量;部门衔接不够,口径不一数出多门;改革思路中讲述了在扩大劳动工资统计范围 的思路上,要打破“不包括乡镇企业、规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统 计范围限制,从而形成涵盖全社会所有劳动现象的统计,才能全面、 真实地反映全社会劳动就业的分布与构成以及劳动报酬的收入与分配,较好地满足各级政府和部门及社会对劳动工资统计数的需求和利用其次,建立完善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 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突破城乡地域、所有制形式和职工 身份的限制,完善和制定全面反映我国各类企业和单位职工就业、流 动和工资收入情况,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同时,还应 注意统计指标的口径与其他部门劳动指标的口径衔接。建立以普查为 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的劳动工资统计调查方法。以建立完善的基本 单位名录库为前提,以经济普查为基础,反映不同行业职工就业、流 动和工资收入等方面情况的抽样调查制度,通过抽样调查来获取不同 行业职工就业、流动和工资收入水平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信息。最后, 增强统计基础工作和统计执法与监督等到改革思路,本文对劳动工资 统计的问题与策 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存有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改进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和主要改革方向,探索建立一套 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的劳动工 资统计制度。 【关键词】劳动工资改革策略

劳动工资报表表式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基层年报表) 表号:I102-1 表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组织机构代码 66956409-4 文号:国统字(2011)82号 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1) 人 其中:一级建造师(42) 人 其中:现场施工人员(43) 人 其中:持证上岗人员(44) 人 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45) 人 有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6) 人 其中:现场施工人员(47) 人 补充资料2:(限非一套表法人单位填报) 本表数据包含的单位数(48) 个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分机号:报出日期:20年月日 说明:1.统计范围:辖区内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及“三上”私营企业,其中:①除“三上企业”以外的非私营法人单位免填“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及其分组指标和补充资料1部分;②“三上企业”(包括私营单位)免填补充资料 2。“三上企业”为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 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2.报送日期及方式:填报单位次年2月10日前填报,“三上企业”同时网上填报。 3.审核关系: (1)01>02 (2)01>03 (3)01>04 (4)01=05+06+07 (5)08=09+10+11 (6)12=13+18+19 (7)13=14+15+16+17 (8)20=12/08×1000 (9)21=13/09×1000 (10)22=18/10×1000 (11)23=19/11×1000 (12)01>41 (13)01>42 (14)01>43 (15)43>44 (16)01>46 (17)01>47

浅谈如何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劳动统计(又称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反映劳动和工资等劳动经济现象的数量及构成和分配使用等方面情况的统计资料。工资水平的高低与消费水平、消费的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搞准劳动统计数据对各级领导在经济工作中的准确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几年来基层劳动统计工作而言,实际情况却难如人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一些主观客观原因,劳动统计数据收集的难度越来越大,与客观上对劳动统计成果的需求形成较大差距。 1.当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领导对劳动工资统计认识的偏差 领导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是制约劳动统计工作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事成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劳动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劳资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有一些领导,对劳资统计工作的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对劳资统计信息的作用不以为然,特别是相当部分的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严重不足,表现在很少听取统计人员的工作汇报和为统计人员解决具体困难,特别是一些单位根本没有明确领导分管统计工作,至今仍有人认为统计师“软工作”、“统计只是加加减减、填填写写的事,是估计加统计”,只要得个大概数就行了,多点少点无所谓。 1.2劳动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基层统计人员大多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工作开展较困难。由于一些

领导对劳资统计认识不足,工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人员形同打杂,要兼顾多项工作,劳资统计职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且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其他方面,致使劳资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好统计,造成多数的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搞好统计必需的知识,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更不用说要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对当年单位经济核算运行情况做出恰当的分析了,加上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大部分劳资统计人员在统计岗位上工作都不会超过三年,并且刚换上来的统计人员往往是临时变换,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统计工作没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阵,做起统计工作来,不知从何着手。只能模仿以前的报表,随意找几个数字,就当做是统计数据,上报了事,这必然会出现差错,甚至会造成统计失实。 1.3统计制度不健全或不具执行力 通过每季度的人事劳资统计检查,发现大多数单位原始记录齐全,建立了统计台账及相关统计报表制度,劳资统计数与财务账目核对清楚。但仍有一些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统计台账,致使账目不清,统计指标无从查起,造成统计数据的不真实;基层劳资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统计人员没有持证上岗等,这些都是由于缺乏统计制度、制度不健全或不具执行力造成的。 2 影响继承劳动工资统计准确性、及时性的原因 2.1基层统计人员兼职多,专职少 在基层站队极少有专门从事劳动工资统计的人员,大多是站队的办事人员兼职他们的工资待遇、工作态度,也直接决定了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台账及填报说明

按人员类型分从业人员数 说明:(1)1≥2 (2)1≥3 (3)1=4+5+6 (4)7=8+9+10 (5)1~3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2月平均人数+3月平均人数)/3 (6) 1~6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6月平均人数)/6 (7) 1~9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9月平均人数)/9 (8) 1~12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12月平均人数)/12

按职业类型分从业人员数 (4)1~6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6月平均人数)/6 (5)1~9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9月平均人数)/9 (6)1~12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12月平均人数)/12

表3: 按人员类型分工资总额 说明:(1)1=2+12+13 (2)2=3+9+10+11 (3)4=5+6+7+8 (4)个人缴纳费用=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5)单位代扣费用=代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暖气费等费用+其他扣缴费用 (6)实物工资折现(市场价)= 购物卡、加油卡、电话卡等有价储值卡折现+米面油、内部食堂、通勤班车等实物福利折现+其他实物工资折现(7)1~3月累计工资总额(一季度)=1月工资总额+……+3月工资总额(8)1~6月累计工资总额(二季度)=1月工资总额+……+6月工资总额(9)1~9月累计工资总额(三季度)=1月工资总额+……+9月工资总额(10)1~12月累计工资总额(全年)=1月工资总额+……+12月工资总额

表4 按职业类型分工资总额及平均工资 说明: (1)1=2+3+4+5+6 (2)1-3月累计工资总额=1月工资总额+2月工资总额+3月工资总额 (3)1-6月累计工资总额=1月工资总额+……+6月工资总额 (4)1-9月累计工资总额=1月工资总额+……+9月工资总额 (5)1-12月累计工资总额=1月工资总额+……+12月工资总额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填报流程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填报流程 一、搜集原始数据(记录)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主要从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取得。是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 注意从业人员不包括: 1、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 2、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3、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4、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如:建筑业整建制使用的人员。 工资总额主要从财务账上获取,无论是计入工资科目还是其他科目,只要符合劳动报酬性质的都应统计在工资总额中。 注意: 1、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2、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3、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二、形成统计台账

需要将收集来的数据按月录入统计台账中,并登记成册,该环节是单位填报数据前提。单位可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和工资统计信息系统或自身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程序平台建立台账。 注意企事业单位内部岗位与电子台账岗位匹配性,可参考如下: 1、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包含单位负责人(以单位自身为判断标准)和下一级的单位管理人员(如部门负责人),“双肩挑”领导按拿什么工资定什么岗位的原则,拿技术或技能工资就归到技术或技能人员。中层以下领导拿行政职务工资都归到管理人员,跟从事一般行政事务的人员一样。事业单位如医院或学校,单位内部岗位分为三块:专技、管理、后勤。专技(专业技术岗位)---技术;管理:拿什么工资定什么岗位的原则;后勤:根据具体岗位定为:技能、办事人员、服务人员、其他岗位工作人员等。 2、会计、出纳、统计、审计、编辑、公证员、老师、教练、医生、科研人员、实验员、馆员、化验、药剂、护士、助产士、银行柜员、技术人员、研究人员、设计人员、校对、记者、翻译、律师、播音、艺术人员、工程师、造价、项目经理等——专业技术岗位(注意:A、持有国家技术等级证书,按证书实际填报;B、无国家技术等级证书,按本岗位工作实际年限就高原则填报相应的等级)。 3、保卫科、消防科、总务科内部人员等——办事人员。 4、行政事务——管理人员。 5、商场、超市营业员、仓储人员、购销人员、饭店客服部、前台、总台、办证大厅、保洁、保安、宿舍管理、加油员、售后服务、运输服务、娱乐服务、宾馆饭店服务员等——商业人员和服务业人员。 6、导游、维修工、驾驶员、配电工、泥工、木匠、电工、管道工、锅炉工、厨师、施工员等——技能岗位(注意:A、持有国家技能等级证书,按证书实际填报;B、无国家技能等级证书,按本岗位工作实际年限就高原则填报相应的等级)。 7、其他在工业生产技术操作岗位上工作——技能岗位。 8、工业生产的辅助生产人员——辅助生产人员。

【薪酬管理)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

(薪酬管理)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劳动工资年报填 报说明

劳动工资年报填报说明 壹、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国民经济行业等内容必须填全、填准; 二、《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表各镇所有生产运营正常的列统企业必须填报,壹户壹表7; 三、《企业于岗职工工资调查》表各镇所有生产运营正常的列统企业必须填报,企业职工80人之上的抽报80人,80人以下的全部填报。此表除职工姓名可不填外,其他各项必须填全、填准确; 四、表式及填报说明电子版详见江均劳动保障网https://www.doczj.com/doc/3e10279700.html,。 五、年报请于2010年1月31日前报江均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工资科,电话86974277。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劳动保障统计年报填报说明(壹)人社统IR3号表 1、计量单位千元后不保留小数。 2、栏目关系:(5)=(6)+(7)+。。。。。。+(12) 3、指标解释 (1)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标解释同国家统计局。 (2)销售(营业)收入:指企业于方案期内生产运营活动中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从事其他生产运营活动而获得的全部收入。 (3)利润总额:指企业于方案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它反映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该资料来源于损益表中利润总额项的本年累计数。 (4)企业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于方案期内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它于财务损益表上表现为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和期间费

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本年累计数。 (5)企业人工成本:指企业于生产、运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其范围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 (6)社会保险费用:指企业实际为从业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用。包括企业上交给社会保险机构的费用和于此费用之外为从业人员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或储蓄性养老保险。不包括不于岗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用。 (7)福利费用:指企业于工资以外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个人以及用于集体的福利费用的总称。主要包括企业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医疗卫生费、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设施和集体福利事业补贴费以及丧葬抚恤救济费等。该指标资料来源于俩方面,壹方面是企业净利润分配中公益金里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费用,另壹方面是从业人员福利费(不包括上缴给社会保险机构的医疗保险费用)。 (8)教育经费:指企业为从业人员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培训费用(包括企业为主要培训本企业从业人员的技工学校所支付的费用)。该资料主要来源于管理费用中的教育经费。 (9)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为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工业卫生等发生的费用,以及用于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如保健用品、清凉用品、工作服等)的费用。它来源于制造费用中的劳动保护费科目。 (10)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从业人员居住条件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具体包括企业实际为从业人员支付的住房补贴(包括租房费用、租房差价补贴、购房差价补贴等)、住房公积金、宿舍的折旧费用等。 (11)其他人工成本:指不包括于之上各项中的其他人工成本项目。如工会经费、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各种商业保险费用、企业因招聘从业人员而实际花费的招聘费用、解聘辞退费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新)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从业人员不包括: (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 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职工 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非全日制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且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的人员。非全日制人员不包括不定时工作制人员,如:老师、编辑等不坐班人员。 管理人员 指在单位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员。如在企业及其职能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包括:企业董事、企业经理、企业综合职能部门经理或主管。在建筑业中管理人员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一般为单位中层及以上人员。 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 指具有中专学历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包括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生、大学本科、大专、中专毕业生及大学专科以上肄业人员。 无学历有职称人员 指中专以下学历,并已评定了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工人技师在内。 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的人员,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交通运输行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交通运输行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1 、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非全日制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且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从业人员。 3、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4、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国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和其他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原计划外用工。 5、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职工。包括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招用的,签订一年以内的劳动合同或使用期不

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各单位的长期职工与临时职工之和为该单位全部在岗职工。 6、专业技术人员: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且已在1983 年以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或在1984 年以后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指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含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及实验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教学人员、船舶技术人员、经济人员、会计人员、统计人员、翻译人员、图书资料、档案、文博人员、新闻、出版人员、律师及政工人员。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具体指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企业、事业单位下设的职能机构、企业的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中从事生产、技术、经济管理和政治工作的人员。 按照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 7、其他从业人员:各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不作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各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但不包括在单位中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的在校学生、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单位其他从业人员与在岗职工之和为该单位从业人员。 8、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指由于各种原因已

某县劳动工资专业统计员年度工作总结(新编版)

编号:YB-ZJ-0966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某县劳动工资专业统计员年度工作总结(新编版) Through work summary, in order to correct shortcomings, lear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make future work less detours and more results

某县劳动工资专业统计员年度工作 总结(新编版) 备注:通过工作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本内容是本年度新编修订版,可下 载后直接使用。 20xx年以来,我县劳动工资专业统计工作在市局和本局领导的关心及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经过统计人员的辛勤努力,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贯彻市局年报会议精神,及时开好了县级年报和定期报表会议,按时、如期、如质地完成了20xx年年报和20xx年定期报表工作任务。年初制定了劳动工资专业统计工作计划和考核评比办法。 二、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了统计台帐。狠抓了报表的报送率,报表报送率达到了100%,对基层统计人员经常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业务指导,夯实了基层统计基础。

三、按照省市部门统一部署,在县局统一组织安排下,10月份开展了统计执法检查,在检查当中发现大部分单位的劳资总额存在少报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是指标概念不清,二是瞒报的因素也存在,三是责任心不强。通过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增强了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 四、积极开展联网直报工作。今年8月份三上企业进行联网直报,主动与三上企业联系,督促联网直报上报工作,一、二、三季度的联网直报上报率达100%,得到了市局的肯定,劳资专业年报开始也执行联网直报,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年报上报纸介报表,由劳资专业人员代理申报,20xx年季报是否由企业自行上报等上级部门另行通知。 五、狠抓基层数据质量。20xx年是劳资专业执行联网直报的第一年,基层数据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县的单位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单位从业人员人数等方面的资料是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可靠依据,请各基层单位一定要认真、

劳动工资统计的思考

劳动工资统计的思考 1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存有的主要问题 1.1统计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高 大多数基层单位没有专人负责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一般都是身兼数职,很难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劳动工资统计中,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 动性远不及专职人员,没有系统学习过统计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统 计人员调动还比较频繁,交接工作粗糙,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准确、 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因此很难按 要求完成统计工作,也谈不上对上报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业务水平难 以保证。 1.2异地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困难 随着集团公司战略调整,初步构建了新疆、陕甘、贵州三大异地煤炭 生产基地。以C/S模式自主研发的劳动工资统计系统需在局域网内运行,且运行状况一直非常好。而集团公司局域网尚未覆盖异地单位, 致使系统不能在异地单位使用,造成异地单位的工资统计工作难以开展。 1.3数据质量难保证 劳动统计数据来源于基层单位,对基层单位缺乏监控,没有形成科学 的统计规范,造成部分填报单位的统计信息失真。同时,受统计人员 素质、统计方法、劳动用工制度、分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 劳动统计数据的质量。 2劳动工资统计改革具体策略 2.1经营者重视统计工作 增强企业的统计工作,企业领导就必须从自身做起,真正从思想上和 行动上重视统计工作,消除重财务轻统计的观念,真正提升统计地位,

使企业经营者认识到统计工作在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提升企业活力、制定企业战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2.2科学设置和完善报表指标体系,规范企业劳动 工资统计工作设置一套与新时期相适应的全新的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比如针对“三线表”异地办矿人员进行细化;以“三线表”为基础进 行扩展,将多表信息集中于一表填报,去掉无用的统计指标,减少统 计人员的工作量等。在具体设置和完善劳资统计指标体系时尽可能做 到直观、易懂,便于填写,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2.3提升统计人员素质,增强培训 劳资统计人员经常调动,目前往往以年报会议代替专业培训,培训走 过场。因此,要增强企业基层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使他们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统计法》,劳动工资统计的统计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和 数据来源等,从源头上提升劳动工资统计报表质量。 2.4异地单位劳动工资全面纳入统计 解决集团公司异地单位及流动办公用户访问集团公司劳动工资统计系 统的问题,做到异地单位劳动工资统计信息的本地化管理,同时要企 业减少线路租用投资,降低远程访问的复杂水准,达到节约成本、保 证数据安全传输。基于这一要求,应结合现有网络条件,利用VPN技术,实现劳动工资统计系统在上述两种类型用户中的应用。 2.5依靠统计制度和方法,规范统计工作 强化制度对实现统计工作程序和岗位责任的规范化,管理方法的科学 化的重要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增强 对基层统计工作的指导,增强基础统计工作质量检查,做好责任追究 和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工作,提升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科学性 和及时性。 3结语

劳 动 工 资 统 计 年 报

20 年劳动工资统计年报 表号:I 1 0 2 - 1表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 企业(单位)法人代码: 企业(单位)详细名称:年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实际 甲乙丙1 一、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人01 其中:女性人02 其中:非全日制人03 (一)在岗职工人04 (二)其他从业人员人05 二、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末人数人06 三、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07 (一)在岗职工人08 (二)其他从业人员人09 四、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平均人数人10 五、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一)增加人数人11 1.从农村招收人12 2.从城镇招收人13 3.录用的退伍军人人14 4.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人15 5.调入人16 其中: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入人17 6.其他人18 (二)减少人数人19 1.离休、退休、退职人20 2.开除、除名、辞退人21 3.终止、解除合同人22 4.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人23 5.死亡人24 6.调出人25 其中:调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26 7.其他人27 六、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元28 (一)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元29 (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元30 七、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生活费元31 八、单位数个32 用工单位填报: 补充资料:1、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年末人数人,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中的人数人。 2、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全年平均人数人。 3、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劳动报酬千元, 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内千元。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年月日

2016年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单位基本情况表 01.组织机构代码: 0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03.单位详细名称: 04.行政主管部门: 05.详细地址:潜江市镇(处、区、场)村(社区) 06.通讯号码: 07.主要业务活动(或产品):1. 2. 3. 18.注册登记类型:(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内资:110国有 120集体 130股份合作 141国有联营 142集体联营 143国有与集体联营 149其他联营 151国有独资公司 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60股份有限公司 320中外合作经营 330外商独资 190其他内资 #港澳台商投资:210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 220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230港澳台商独资 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90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310中外合资经营 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390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12.执行会计制度类别: 2 (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企业会计制度 2事业会计制度 3行政会计制度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9其他 19.控股情况:(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国有绝对控股 2国有相对控股 3集体绝对控股 4集体相对控股 9其他 09.隶属关系:(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0中央 20省 40市州 50县(市区) 61街道 63乡(镇) 71居委会 90其他 备注:《单位基本情况表》也是必填项目,不要漏填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表号:I102-2表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组织机构代码□□□□□□□□-□文号:国统字(2015)63号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分机号:报出日期:20年月日 说明:审核关系: (1)01>02 (2)01>03 (3)01=05+06+07 (4)08=09+10+11 (5)12=13+18+19 (6)13=14+15+16+17

统计劳动工资年报表指标解释

主要指标解释 1、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从业人员不包括: (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如:建筑业整建制使用的人员。 2、非全日制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且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的人员。非全日制人员不包括不定时工作制人员,如:老师,编辑等不坐班人员。 3、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在岗职工还包括: (1)应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劳动合同人员(如使用的农村户籍人员); (2)处于试用期人员; (3)编制外招用的人员; (4)派往外单位工作,但工资仍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如挂职锻炼、外派工作等情况)。 在岗职工不包括: (1)本单位使用的且由本单位直接支付工资的劳务派遣人员,应统计在本单位“劳务派遣人员”指标中;

(2)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由承包劳务的单位统计为在岗职工。 4、劳务派遣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指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被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工作;且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的人员。 注意: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均由实际用工单位填报,而劳务派遣单位(派出单位)不填报这些人员。 重点指标区分:劳务派遣人员和劳务外包人员 劳务派遣人员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工资,劳务派遣人员均由实际用工单位填报,而劳务派遣单位(派出单位)不填报这些人员。 劳务外包人员人数及其工资由派出劳务的单位负责统计,而不是为哪个单位干活就由哪个单位统计,不同于劳务派遣人员。 虽然劳务外包人员与劳务派遣人员都在实际用工单位工作,但是劳务外包人员的具体工作是不由实际用工单位管理和组织的,而劳务派遣人员则完全由实际用工单位管理和组织。 例1:举例一:本单位的保洁人员,虽然在本单位工作,但是单位与保洁公司之间签订的是劳务合同,而不是劳务派遣合同,因此这些人员不在本单位统计,而应由保洁公司统计。类似情况还有单位的保安人员、室内绿植管理人员等。 例2:建筑业企业的施工人员,如果是整建制通过劳务外包公司雇佣的,这些施工人员虽然在建筑企业工作,按统计原则,这些施工人员由劳务外包公司统计,而具体用工的建筑业企业不予统计。如果是自行招用的临时人员、农民工和非个体工商户的工程队,这些人员应由建筑企业统计为在岗职工。 5、其他从业人员 指本单位中不能归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中的人员。此类人员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相应劳动报酬的人员。具体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

罗湖区2017 年从业人员劳动工资情况分析

罗湖区2017年从业人员劳动工资情况分析 2017年,罗湖区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条件,积极扩大就业机会,不断提升民生福祉。辖区劳动就业市场总体平稳,工资水平继续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 一、从业人员和劳动工资基本情况 2017年末,纳入罗湖区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法人单位1 (不含规模以下私营企业及个体户)2885个,从业人员51.0万人,全年工资总额509.2亿元。 2017年末,罗湖区城镇非私营单位1673个,从业人员37.5万人,同比下降6.9%;全年从业人员工资总额426.2亿元,增长4.5%;年平均工资114072元,增长11.7%。其中,在岗职工34.7万人,下降6.6%;年平均工资118451元,增长12.6%。 2017年末,规模以上企业2139个,从业人员41.4万人,增长3.6%;全年从业人员工资总额335.7亿元,增长13.1%;年平均工资81989元,增长9.5%。其中,规模以上私营企业1212个,从业人员13.5万人,年平均工资63303元,增长13.9%。 二、从业人员和工资情况主要特点 (一)城镇从业人员工资稳步增长 1.当前纳入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法人单位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镇非私营单位:纳入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既有规模以上企业,也有规模以下企业。二是来自“一套表”规模以上企业的劳动工资报表,其中包括规模以上私营单位、也包括规模以上非私营单位。两者之间存在重叠部分,就是规模以上城镇非私营单位,在计算2885个总数时,剔除重叠部分。 纳入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规模以上法人单位的标准: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法人企业,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企业,重点服务业——全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期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重点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含下属产业活动单位的数据)。 - 1 -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单位基本情况表 01.组织机构代码: 0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03.单位详细名称: 04.行政主管部门: 05.详细地址:潜江市镇(处、区、场)村(社区) 06.通讯号码: 07.主要业务活动(或产品):1. 2. 3. 18.注册登记类型:(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内资:110国有 120集体 130股份合作 141国有联营 142集体联营 143国有与集体联营 149其他联营 151国有独资公司 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60股份有限公司 320中外合作经营 330外商独资 190其他内资 #港澳台商投资:210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 220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230港澳台商独资 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90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310中外合资经营 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390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12.执行会计制度类别: 2 (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企业会计制度 2事业会计制度 3行政会计制度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9其他 19.控股情况:(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国有绝对控股 2国有相对控股 3集体绝对控股 4集体相对控股 9其他 09.隶属关系:(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0中央 20省 40市州 50县(市区) 61街道 63乡(镇) 71居委会 90其他 备注:《单位基本情况表》也是必填项目,不要漏填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表号:I102-2表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组织机构代码□□□□□□□□-□文号:国统字(2015)63号 单位详细名称:2015 年有效期至:2017年6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分机号:报出日期:20 年月日 说明:审核关系: (1)01>02 (2)01>03 (3)01=05+06+07 (4)08=09+10+11 (5)12=13+18+19 (6)13=14+15+16+17 指标说明: 03.单位详细名称:与公章一致 04.行政主管部门:潜江市教育局 07.主要业务活动:教育教学(二级单位根据各单位职能填写) 18.注册登记类型:110 19.控股情况:不选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书_调研报告.doc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书_调研报告 一、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劳动工资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1952年国家统计局成立,随即进行了一次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之后劳动工资统计历经一系列变革,统计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一)50年代到80年代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为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主要统计全民和城镇集体职工人数和工资;1990年-2004年国家统计局把统计范围扩展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其统计对象为全民、集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内资: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资: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二)2005年-2007年,劳动工资统计范围除城镇非私营单位外,增加了“三上”私营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业、房地产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中的私营企业)。2007年开始增加其他私营单位:19人及以下的单位采用典型调查,20人及以上的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三)2008年以后,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分为两种: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非私营单位调查范围不变,私营单位调查范围采用以下方式调查:企业一套表单位(即“四上”企业,统计范围是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国家重点服务业和省级服务业)全面调查。其它非一套表私营单位按

就业人员分类,100人以上全面调查,20-99人抽样调查,19人以下典型调查。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分别实施,数据没有合并使用,且抽样的数据县级没有代表性,不能推算总体,不能对外公布使用。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实行网上直报,劳资报表告别纸介质上报方式(除了视同法人的银行等产业活动单位仍延续纸质报表)。 二、劳动工资统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1%。而现行劳动工资统计主要偏重反映城镇非私营和“四上”私营企业的劳动情况,规模较小的私营、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并不包括在内,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反映或不能切实地反映已逐渐成为吸纳就业主体的私营、个体等经济性质的劳动用工情况和工资水平,统计范围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正是由于这种落后于目前经济结构的统计规则,导致了本应给予高度重视的大多数较低工资收入的企业职工没有纳入统计范围,目前已统计的恰恰都是有较高工资收入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导致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不能被普通百姓接受。以为例:城镇非私营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居高不下,影响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明显偏高。2013年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3848元,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和全市12374元、7277元和4065元,而2013年人均GDP仅为39705元,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2204元、28757元和6678元,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明显不匹配,不能真

劳动工资统计自查报告

XX公司2010年劳动工资统计自查报告 县统计局《关于开展全县劳动工资统计专项巡查的通知》(泾统[2012]42号)文件下发以后,我公司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劳动工资统计自查工作,按文件要求,逐项自查,现将我公司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自查 我公司按统计法法律法规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时上报真实完整的统计资料,无迟报、拒报统计资料的事件发生。 (一)劳动统计基础工作情况:我公司统计内设机构为办公室人事科,设置1名专人负责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按规定建立了统计台帐并存有劳动统计原始记录。 (二)主要统计数据情况:2010年上报的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人数、劳动报酬等指标数据上报数与自查数基本相符。 二、自查主要内容 1、统计人员尚无《统计从业资格证》; 2、统计人员按规定设置和保存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 3、自觉支持和配合各种统计调查和统计执法检查; 4、能够及时向本地统计机构上报真实、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无迟到、拒报统计资料行为;

5、未接到当地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要本单位提供不实统计数据的要求。 三、自查情况 我公司能够学习和贯彻《统计法》,没有发生有关机构和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的情况;没有发生严重违法行为失察和阻挠、限制或干扰统计执法检查;不存在擅在自开展统计调查或者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的行为;没有发生违法公布统计资料,违法泄漏统计调查对象资料的行为;我公司设立统计机构,并设置统计人员、指定统计负责人;能够及时、准确、真实和完整地向统计机构报送统计资料。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统计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无统计资格证书。我公司将要求统计人员参加相关的统计继续教育培训,确保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符合统计有关要求。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五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