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题: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

任课年级:初一

任课教师:刘老师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古

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

同学都听过。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

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

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8分钟)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1999年,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

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

纪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并组合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打开书

P14页,划下各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20分钟)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1、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看P14页谱例: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

律。

2、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四、欣赏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5分钟)

五、小结: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共同感受这首《春江花月夜》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

六、作业: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取自“北京音乐教师”

春江花月夜器乐曲赏析

春江花月夜器乐曲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汉族古典民乐的代表。 原名 《夕阳箫鼓》 意境深远, 乐音悠长。 后取意唐诗 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 《夕阳箫鼓》又名《浔阳月夜》、《浔阳琵琶》或《浔阳曲》,这是一首著 名的琵琶独奏曲,写的是寻阳(九江)江上月夜,歌颂祖国山河之壮美,表现人民 热爱祖国之情。 《夕阳箫鼓》的曲名最早见于清代姚燮(1805 年-1864 年)《今乐 考证》。 这首琵琶曲的曲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约 1736 年-1820 年)所传《闲叙幽音》 琵琶谱(现今所见者,是其弟子 1860 年的传抄本),以及 1819 年《南北二派秘本 琵琶谱真传》,还有 1842 年江苏松江张兼山的手抄本《檀槽集》琵琶谱、1875 年吴畹卿的手抄本、1898 年《陈子敬琵琶谱抄本》、1929 年《养正轩琵琶谱》 等。 《夕阳箫鼓》 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 旋律雅致优美, 左手多用推、 拉、 揉、 吟等演奏技法。乐曲以鼓声、箫声起始,主题富于江南水乡情调,其后各段运用 扩展、紧缩、移易音区和换头合尾等变奏手法和水波声、桨橹声等拟声乐汇以丰 富乐思。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 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于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 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音乐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国古典音乐经典中的经 典。这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 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 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 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 乡的风姿异态。 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此曲 扩展为 10 段,分别为:一、夕阳箫鼓;二、花蕊散回风;三、关山临却月;四、临 水斜阳;五、枫荻秋声;六、巫峡千寻;七、箫声红树里;八、临江晚眺;九、渔舟 唱晚;十、夕阳影里一归舟。各分段标题是: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 眺、归舟。 《春江花月夜》 意境优美, 乐曲结构严密, 旋律古朴、 典雅, 节奏比较平稳、 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此曲音乐的主 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 新的因素层出不穷, 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

音乐鉴赏春江花月夜

1.《春江花月夜》分几个部分?各部分是什么?该曲是如何用乐器来描述夜景的? 《春江花月夜》分成四个部分,主要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各部分内容及如何用乐器描述夜景如下: 一、引子部分:由清脆的琵琶用弹挑、轮指等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拟了阵阵低沉的鼓声模拟,萧和筝则奏出轻微的波音,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水涟的江边夜景。 二、主题乐段是“江楼钟鼓”。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由萧和琵琶奏出的尾句是一个循环贯穿于每一个段落的固定终止型乐句,好似人们发出“春江月夜美如画”的赞叹之声三、主题的多次变奏 第一段:“月上东山”,乐曲的一头一尾都是用同度音贯穿连接的,再加上琵琶、二胡、洞箫那协调一致又赋予典雅色彩的齐奏配合,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在云层中游移出没的美丽景色。最后,有洞箫吹奏出婉转呜咽的旋律,导人了深远的意境,令人凝神屏息,浮想翩翩。 第二段:“风回曲水”,曲调层层下旋后又回升。呈示出水波涟漪的景色。生动表现了江风拂水和泛舟江上的人们的欢快心情。 第三段:“花影层叠”,在七小节徐缓的旋律之后,琵琶以四组先紧后宽的音型奏出一段华彩的旋律,颇具气势。情绪陡然起伏,然后仍接合尾,与前所描绘的恬静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第四段:“水云深际”,在浑厚中低音区,琵琶、筝和萧齐奏回旋,接着八度跳跃,并运用琵琶轻柔透明的泛音,二胡、筝的长颤音以及曲笛轻巧明亮的波音表达了水天一色的意境。 第五段:“渔舟唱晚”,萧和琵琶在木鱼的伴奏下,吹奏出一段如歌的递降旋律,而其他乐器在每句长音后的齐奏,表达了渔人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 第六段:“洄澜拍岸”,一开始,由琵琶以扫和轮奏出一连串由慢至快、顿挫有力、富有生气的模拟音型短句。尔后,萧、二胡及打击乐器等合奏出气势磅礴的旋律,最后,由琵琶奏出尾句,音乐轻弱而收。描绘了群舟竞归,浪花飞溅的情景。 第七段:“桡鸣远籁”,运用流水声、摇橹声等,来刻画众多的渔船在回家的路上。 第八段:“欸乃归舟”,在古筝琶音衬托下,乐队合奏出复线式的旋律由慢渐快、由弱渐强,不断起伏模进,紧促而有力。表现了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槽声唉乃的意境。当音乐推向高潮以后,即转慢恢复原速。古筝自低向高划奏,紧接着转入尾声。 四、“尾声”,琵琶与二胡、箫先后奏出了悠扬的旋律。此后,洞箫又吹奏出了更加柔和、抒情的主题音调与前面首尾呼应。结尾处轻而缥缈的一声大锣,使音乐更具有深远、悠长的意境。好似轻舟渐渐远去,江天一片宁静的夜色。 2.乐曲的创作年代,历史背景,作者生平。 《春江花月夜》创作于唐代,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约1736~1820)的传抄琵琶谱以及清光绪元年(1875年)吴畹卿的手抄本 创作背景:《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

古筝《春江花月夜》赏析

古筝《春江花月夜》赏析.txt -你脚踏俩只船,你划得真漂亮。- 每个说不想恋爱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不可能的人。我心疼每一个不快乐却依然在笑的孩子。(有没有那么一个人,看透我在隐身,知道我在等人。古筝《春江花月夜》赏析 古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变幻。这一情状皆可宣之于乐,以传其神,而合其志精湛音乐诗画,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广阔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筲鼓》.古筝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的移植,是以琵琶独奏曲《夕阳筲鼓》为依据,先从曲调入手,在取其精化的原则下集中发展。 古曲《春江花月夜》气韵优雅,刻画入微,既有继承,又有出新,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于优美抒情中见豪放,音乐丰满,起伏有致,富于形象,耐人寻味,不愧为万世流芳之本。 夜色中,江水静静的,呜咽着向天尽头淌去,渐渐的融入了无边的黑暗中。刹那间,月伴潮生,世界瞬间明朗起来了。明朗的月,明朗的水,却自是美的朦胧,美的让人心疼。置身其中,一丝忧郁便不知不觉的渗遍周身,无法自拔,也不愿自拔。 月轻柔的为江披上银纱,江便高兴了,孩子似的,炫耀着跃向前去。水和月,永远是各自的宠儿。有了月,水更活泼;有了水,月更清丽。江天一色,格外的明净。 婉转的江绕过水中小汀。银色的月光下,一片静谧而又生机勃勃。花草似乎都睡去了,但你听啊,空气中充满了她们的窃窃私语和低声笑谈。 看啊,那一片似雪的锦绣,是花海吧,因为空气中漫是馥郁。没法看出是什么花,月给了她们一袭面纱。不过也好,花都是美的,朦胧的花更是美的。流水载起落花,凄美之外别有一番柔情。雪样的花林,温柔的流水,恋人般的般配。 月使得世界变的精致,也使世界变的朦胧。河畔上那片洁白柔软的沙滩清梦般的虚无,却又难以置信的真实。这月,这花,这水,构成了这春夜。 天和地都沉默,寂静中别有一番威严,慈父般的宠着这月,这江,这花,这夜。 有多久了?我在这儿看夜?几千年?亦或几万年?想不起了,太久了。这亘古未变的夜!人生匆匆,几番沉浮,早已物是人非。可还记得是谁第一次望月兴叹?是谁第一次赞叹这江天一色的景致?又是谁第一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都不记得了,太久啦 人生代代,几经更迭。我以为一直是自己在这儿陪着夜呢,却听见心中的声音说:不,早不是你了!我争辩到:不,我一直在这,夜没变,我也没变。夜微笑着,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博大的黑袍轻轻笼住我。我猛醒,曾几何时,也有过这么熟悉的感觉?大概是前世吧。我无语,是啊,夜已经经历过我的无数次人生了。她洞悉一切。眼前的江,月是永恒赠给我的礼物吧。我明白了,我的生命亦会是短暂而永恒的,恰如那逝去的江水一般。 摆摆头,想从思绪中挣脱,却又陷入更深的忧郁中。

《春江花月夜》音乐赏析

《春江花月夜》赏析 原为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幽明《浔阳夜月》等(汪昱庭传谱)。1925年大同乐会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十分成功。解放后又经多次整理改编,艺术形式更为成熟、完善。音质朴柔美,细腻流丽,形象真切生动,表现了江南水乡月夜的迷人景色和泛舟人的怡然自得、恬静闲适的心情。 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此曲音乐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它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听起来十分和谐。在民间音乐中,这种手法叫“换头合尾”,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 全曲一般分成10段,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为每段加了一个小标题。这些标题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欸乃归舟和尾声。

(1)"江楼钟鼓":散起,琵琶模拟江楼的鼓声,叙述着暮色的降临,箫、筝奏出波音,描绘微风起涟漪的鸿波,然后乐队奏出舒展、优美的主题。 (2)"月上东山":使主题旋律高四度的展衍,音乐稍显明亮。 (3)"风回曲水":曲调逐层下旋、回升(此段经常被省略)。 (4)"花影层叠":用琵琶的华彩乐句表现水中花影摇曳的景象。 (5)"水深云际":音乐进入低音区,景象深广,偶而琵琶点出泛音,使人想起近处的水滴。 (6)"渔歌唱晚":箫与琵琶奏出歌唱性旋律,显示超脱凡世悠闲自得的意景。 (7)"洄澜拍岸":琵琶用扫、轮法奏出波浪击岸的景象。 (8)"桡鸣远濑":刻画群舟再归途中,摇撸声与水流声相互掺杂、映衬的意境。 (9)"欸乃归舟":旋律由一个简单乐汇作递升、递降的模进,古筝的琶音模仿出江上的浪花和摇撸声为之作陪衬。音乐慢起渐快,由弱渐强,逐步推向高潮。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构思非常巧妙,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时而热烈,现实了大自然景色的变换无穷。 第9段是全曲的高潮,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强,激动人心。这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教案2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重点难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二、授新课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主题的音调由(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请同学们首先欣赏主题,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 、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 三、总结

(完整版)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

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初为琵琶曲《夕阳箫鼓》,后来有人感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句改名为《浔阳琵琶》或《浔阳夜月》,最终又借用《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主题句定名为《春江花月夜》。 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丝竹乐曲,又经解放后的多次整理,更臻完善,尤其中央民族乐团彭修文改编的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之诗情画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经常在国际乐坛上发出夺目的光彩。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平稳舒展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以及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仪态。 全曲分为十段,宛如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乐曲在发展中运用了变奏(均以第一段素材为基础)、展衍(在原主题素材自由发挥)、合尾等结构方式,因此各段间既有多次对比又有多次统一;尽管每段旋律新的因素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从不同角度展示音乐的意境,但结尾处又多殊途同归于同一乐句,听起来自然和谐,有“一生万物”而“万物归一”之象,十段乐曲都配有富于诗意的小标题来引发人们产生联想。 1、江楼钟鼓。夕阳西下,耳畔响起源自江头尽处的阵阵萧鼓。接着优美如歌的主题旋律把一幅斜阳余辉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江上秀丽迷人景色呈现在眼前。 2、月上东山。主题移高四度自由模进,有徐徐飘来的上升之感,将夜色朦胧,江清月白之意境表现出来。 3、风回曲水。它基本上是第二段的变奏,曲调层层下旋又回升,增加了音乐的张力,描写了江风吹拂、流水回荡时泛舟游客的欢快心情。

古筝《春江花月夜》赏析(精)

古筝《春江花月夜》赏析 古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变幻。这一情状皆可宣之于乐,以传其神,而合其志精湛音乐诗画,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广阔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筲鼓》.古筝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的移植,是以琵琶独奏曲《夕阳筲鼓》为依据,先从曲调入手,在取其精化的原则下集中发展。 古曲《春江花月夜》气韵优雅,刻画入微,既有继承,又有出新,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于优美抒情中见豪放,音乐丰满,起伏有致,富于形象,耐人寻味,不愧为万世流芳之本。 夜色中,江水静静的,呜咽着向天尽头淌去,渐渐的融入了无边的黑暗中。刹那间,月伴潮生,世界瞬间明朗起来了。明朗的月,明朗的水,却自是美的朦胧,美的让人心疼。置身其中,一丝忧郁便不知不觉的渗遍周身,无法自拔,也不愿自拔。 月轻柔的为江披上银纱,江便高兴了,孩子似的,炫耀着跃向前去。水和月,永远是各自的宠儿。有了月,水更活泼;有了水,月更清丽。江天一色,格外的明净。 婉转的江绕过水中小汀。银色的月光下,一片静谧而又生机勃勃。花草似乎都睡去了,但你听啊,空气中充满了她们的窃窃私语和低声笑谈。 看啊,那一片似雪的锦绣,是花海吧,因为空气中漫是馥郁。没法看出是什么花,月给了她们一袭面纱。不过也好,花都是美的,朦胧的花更是美的。流水载起落花,凄美之外别有一番柔情。雪样的花林,温柔的流水,恋人般的般配。 月使得世界变的精致,也使世界变的朦胧。河畔上那片洁白柔软的沙滩清梦般的虚无,却又难以置信的真实。这月,这花,这水,构成了这春夜。 天和地都沉默,寂静中别有一番威严,慈父般的宠着这月,这江,这花,这夜。 有多久了?我在这儿看夜?几千年?亦或几万年?想不起了,太久了。这亘古未变的夜!人生匆匆,几番沉浮,早已物是人非。可还记得是谁第一次望月兴叹?是谁第一次赞叹这江天一色的景致?又是谁第一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都不记得了,太久啦 人生代代,几经更迭。我以为一直是自己在这儿陪着夜呢,却听见心中的声音说:不,早不是你了!我争辩到:不,我一直在这,夜没变,我也没变。夜微笑着,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博大的黑袍轻轻笼住我。我猛醒,曾几何时,也有过这么熟悉的感觉?大概是前世吧。我无语,是啊,夜已经经历过我的无数次人生了。她洞悉一切。眼前的江,月是永恒赠给我的礼物吧。我明白了,我的生命亦会是短暂而永恒的,恰如那逝去的江水一般。 摆摆头,想从思绪中挣脱,却又陷入更深的忧郁中。 那是谁家的一叶小舟孤零零的漂在月色中?舟中的人儿是否正在牵挂徘徊在月光下同样无眠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赏析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 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 析,欢迎阅读参考!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 《宫体诗的自赎》 ) 的 《春 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 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 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 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 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 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 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 月色泻在花树上, 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 雪。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 轻轻挥洒一笔, 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 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 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因而“流 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 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 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 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 这就自然地引起了 诗人的遐思冥想: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 但又 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 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 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 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 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 长的, 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这是诗 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 但并不是 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古诗 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 的。 人生代代相继, 江月年年如此。 一轮孤月徘徊中天, 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
1/6

初中音乐《春江花月夜》音乐课教案分析

《春江花月夜》音乐课教案分析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1999年,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并组合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打开书P14页,划下各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1、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1、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2、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

春江花月夜音乐赏析

《春江花月夜》音乐赏析 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光辉灿烂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优秀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它犹如一朵瑰丽的鲜花,以它的芬芳沁透着人们的心灵,从而激发起我们对伟大袓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崇敬。为发扬光大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我将把传统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一介绍与分析,以期与爱乐者共享之。 《春江花月夜》最早叫《浔阳箫鼓》。它原先并不是由多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曲,该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尽管此曲与白诗无内在联系,但曲中的“皎皎空中孤月轮”等不少情景,却使人生发出诗意的联想。后人依据乐曲的风格内容,更是直接借用了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作《春江花月夜》为该曲命名。可见此曲确实富有诗情画意、典雅精致。 这首曲子是我很喜欢的民族音乐,它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民族抒情乐曲,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一首词情婉恰的唯美抒情诗章,在舒缓明快的旋律中,把我们带入春天夜晚那个静谧甜美天地。 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啊!瞧,月亮正从东山冉冉升起,小舟一叶静静地在江面荡漾着,和风微微吹拂,随风的杨柳轻飏着柔美,西岸的花影婆娑摇曳着温馨,万物浸润在袅袅的芬芳绮旎气息中。让大自然将其迷人的艳丽、勃勃的生机、盎然的春意,一幅幅,一幕幕的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其旋律古朴和谐、雍容典雅、节奏平稳、音韵舒展,用含蓄多姿的现实与浪漫相结合手法,表现了深远恢弘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与唯美的感染力。随着音乐主题的摇曳变化和起伏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恬淡,时而热烈奔放,将大自然更换不已胜景,变幻无穷的色彩一一呈现。 全曲原分為十段,分别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唉乃归舟和尾声。委婉優美的旋律,流暢生動的樂韻,描繪出春、江、花、月、夜的迷人景色,也表達出作者對祖國江山如此多嬌的讚美與熱愛。 開頭,琵琶用彈挑和輪指手法,模擬陣陣鼓聲,蕭和箏則用波音模仿那迴響的鐘聲,樂韻交響成"江樓鐘鼓",描畫出夕陽暖風聞鐘鼓的春江畫面。隨著樂曲主題高移的模造上行,音樂有著徐徐上升的動感,形象地描繪出門上東山",海上明月共潮生之美景。主題旋律在層層下旋後又回升,表現出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花影層疊"之春景。 接著,琵琶、胡琴在低音區迴旋,而洞簫則吹奏出活躍的打音,忽而又飄出琵琶清越悠然的泛音。高低音的交響,動與靜的對比,構成"水雲深際"水浸遙天雲弄影的境界。 然後,簫在琵琶和木魚的伴奏下,吹奏出一段悅耳如歌的樂段,樂隊齊奏,節奏漸快,猶如白帆逐波、漁歌陣陣,描繪出漁民滿載而歸,"漁舟晚唱"的熱鬧場面。 接著,琵琶用橫掃輪彈奏出一連串由慢而快,頓挫有力的模進音型,形象地表現出漁舟由遠而近而回瀾拍岸"的情景。在古箏琶音的牽引下,各種管弦樂器逐漸地加入,主題旋律由慢而快,弱到強,聽眾彷彿見到百鳥歸巢、百帆競渡,猶如聽到櫓聲"欸乃",浪花歡唱,樂曲推向"欸乃歸舟"的高潮。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

课堂教学讲赛教学设计 讲课课题:《春江花月夜》 讲课课型:授新 讲课年级:七年级 讲课老师:王晨霞 【导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都有哪些乐器? 2、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导学重难点】 1、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特点:换头合尾。 2、能否感受“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意境。 【学法提示】 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合作、探究、展示等方法进行学习 【导学过程】 1、欣赏《春江花月夜》古诗,巧用藏头诗导入课堂。 2、《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明清时期的琵琶独奏曲。原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夕阳萧鼓》等曲名。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首次将它改编成民族乐合奏,后又改为《春江花月夜》乐曲共分为十段,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

作品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的艺术享受。 3、了解中国的民族管弦乐,分为吹、拉、弹、打 4、下面请同学们借助多媒体画面初次聆听《春江花月夜》其中几个音乐片段,听完后谈谈音乐带给你的心情和感受(先分组讨论,再全班自主发言)。 a.每段音乐带给的怎样的情绪? b. 你联想到了什么? c. 乐曲的意境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表达的呢? 小组一回答:乐曲带给我们典雅、优美、抒情,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的心情。 小组二回答:乐曲中多次出现了琵琶、洞萧、古筝、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 小组三回答:应该是通过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来表达的。 小组四回答:我们听完这段音乐,让人轻松、惬意,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卷中,其中笔情墨趣是那样的清秀高雅,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欣赏完后,同学们通过讨论,他们发现乐曲的旋律有一个特点,即每段的旋律与标题都有区别,但是每段音乐的最后一个乐句都是相同的,这中创作手法叫什么呢?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题: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 任课年级:初一 任课教师:刘老师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古

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 同学都听过。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 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 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8分钟)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1999年,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 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

春江花月夜(朗诵)

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译文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与赏析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与赏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 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 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 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 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 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 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 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 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昨夜闲谭梦落 花,可怜春半不逞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 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 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 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 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 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

春江花月夜合奏曲赏析

春江花月夜合奏曲赏析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乐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 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的景色。 下面是关于春江花月夜合奏曲赏析的内容, 欢迎 阅读! 《春江花月夜》它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民族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 山水画卷,一首词情婉恰的唯美抒情诗 章。在舒缓明快的旋律中,把我们带入春天夜晚那个静谧甜美天地。 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啊!瞧,月亮正从东山冉冉升起,小舟一叶静静地 在江面荡漾着,和风微微吹拂,随风的杨柳轻飏着柔美,西岸的花影婆娑摇曳着 温馨,万物浸润在袅袅的芬芳绮旎气息中。让大自然将其迷人的艳丽、勃勃的生 机、盎然的春意,一幅幅,一幕幕的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春江花月夜》最早叫《浔阳箫鼓》。它原先并不是由多种民族乐器演奏的 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曲,该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 的诗作《琵琶行 》中“浔阳江头夜送客”。尽管此曲与白诗无内在联系,但曲中的“皎皎空 中孤月轮”等不少情景,却使人生发出诗意的联想。后人依据乐曲的风格内容, 更是直接借用了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作《春江花月夜》为该曲命名。可见此 曲确实富有诗情画意、典雅精致。 《春江花月夜》诗的作者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他留给 后人的作品虽然不多,《全唐诗 》中仅存二首,正是这首《春江花月夜》,让它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 奠定了其在唐代文学 史的不朽地位。 诗人首先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写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色中,烟波浩淼,江天一色.而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神 奇。 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 诗人睹物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 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时空无限,生命无限,俯仰古今,感慨宇宙,

春江花月夜(筝曲解析)

一:由诗入曲 清寂的夜,温婉的月。江面漾起圈圈涟漪,花影随月影摇移。当青雾随琴声散去,画舫中笙歌已尽。只留下浓香淡粉,皓齿明眸的你,与醉卧在你琴声里的我。 红尘一梦终会醒,但在清醒之前,我甘愿沉醉这梦境。 你柳眉微颦,牵动我心。你额间那梅花踏雪的花钿,娇而不艳,清丽飘逸。只见你素指如玉,轻勾慢挑的抚弄着琴弦。那琴声仿若断魂流水,潺潺铮铮不息。 此去一别无绝期,从此天涯陌路人。若有来世,奴家在对岸等公子可好?你目含秋水,轻吟浅问。 今生来世,我如何才能不负于你?我一时沉默无语,眼见你噙了泪滴。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月,仍是那轮月,清寒高傲,漠视这人间的悲欢冷暖。离别有期,相逢无期,月照离人心。天上雪,怜她情易许。地上花,笑我空牵记。 此生此景,此情此琴,将成为永久镌刻在我心底,隐隐作痛的希冀。 来世,你非伶人,我非浪客。你弹琴,我执笔,觅一处远在白云之上的仙庐,缠绵相聚。 来世,奴家在对岸等公子可好? 来世,定不负姑娘情意....... 梦醒,你在来世等我,我在今生忆你。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那日,我在窗前负手而立,你抱琴离去,余下那令我魂牵梦萦的气息。酒盏坠地,寒碎情心。我醉望月下江堤,生了一场思念的病。 故事到此结束,解释下为何我要写这样一段悲伤的故事。我想听过和唱过《春江花月夜》

的人都能感觉得到,此曲从头至尾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或为爱情,或为人生。我想在弾此曲时,每位琴师都会陷入一种极静极远的思考中,并且难以自拔!静的是曲,思的是心,因而我常唤它:思心曲。 二:由指入韵 边弹琴边发挥想象创造故事的确是趣事一件,但有一点需得牢记,能写出文字不代表能弾好曲子。若真心实意的想要弾好一首曲,可不是随便读读诗词,体会体会意境那么轻松容易的。 弹好曲子的关键在于指法准确,发挥稳定,说的简单点就是要把招式套好练熟,不要磕磕绊绊,相同的小节不能一会托一会抹的来回变换着指法弹奏。 客观讲,作为十级曲目,《春江花月夜》的指法甚至还不如某些七八级曲目来得复杂。它的难点并不在指法上,而是对古调a韵律的掌握。何为古调a呢?它是一种在现代乐曲中很少会运用到的纯古调。首先需将d调筝的第一,六,十一,十六,二十一弦降低半音,以s为d,m为l,r为s依次排开。乍听之下不免会觉得有些困难,但实际上只要你找到它的规律,相信很快就能够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 a调给人的感觉是古朴雅致,因此弹奏时指关节莫要过度用力,能轻则轻,能柔则柔,尾音再稍稍拖长一点就更显得空灵飘逸了。唯一一处需要加大力度和速度的是倒数第二段的花连大撮,刮连小撮和劈连小撮,此段似浑然天成,除气口处不可随意停顿,以免乐句间断开。尾声部分重复主旋律,速度一定要适当的放缓,静悄悄的弹完即可,其他段落只要肯勤加练习,别在空拍与快四点上失误,也就没什么需要特别留心注意的地方了。 三:由心入境 我想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心境,少年人没有老者的沉稳,但老者又缺乏少年人的朝气。就好比刀与剑,水与火,花与木,无所谓优劣之分,随个人的喜好罢了。只要你的大方向正确,细节上处理的自我一点不是更能突显出个人魅力吗?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当我们研读一首诗词,书上说作者是在某种心境下写的,表达了何种含义。倘若较起真来,至多说是根据作者当时身处的环境去分析,然后做出的合理解释。谁敢拍着胸脯,斩钉截铁的说,绝无其他可能,这就是唯一的答案。所以,在曲风的表达上,除了保留它原有的特色外(当然,能把新疆民歌弹出秦腔的味道也算有本事啦!),完全可以融入一些自己的东西。 字不在多,精才是好。一句话,相信你该相信的,练好你该练的,做到现阶段你能做到的最好就足矣了。况且这首修身养心的曲子又是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的那种,我们只需要静下来放松的去弾,其他可自由发挥的地方看着办就行了。

春江花月夜古筝-《春江花月夜》古诗译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古筝|《春江花月夜》古 诗译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边的平地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首诗,它是一曲思乡的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有这样一首诗,它是那壶醉人的酒,浸湿了多少断肠人的眼;有这样一首诗,穿越创世清光寥远的长河,流淌在行客孤独的心田。《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一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来自初唐的这曲千古绝唱。二、赏析全诗: (一)、整体感受: 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朗诵,以此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听读:请大家聆听此诗的朗诵,聆听时注意他朗诵的语速的缓慢急促、语调的激越平缓低沉、停顿与重音。 自读: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诗,希望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来。齐读:朗读时请注意声音的缓急轻重,诗人抒发了一股怎样的情思? 明确:乡愁 朗读点评(略) 整体概说: 《春江花月夜》从春天、长江、花林、明月、夜晚五方面切入,其中以“明月”为诗情的纽带,由此引出种种意象,互相穿织在一起,吟咏诗人拂拭不去的乡愁。 (二)、分片段欣赏:

A、景致: 全诗融情、景、理于一体,下面请大家找出描绘月景的诗句。 明确:前八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读:(1)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八句诗,尽量读出诗句的意境来。注意语速快慢、语调的轻重。简评(略) 描述: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这八句诗用自己优美的语句描绘下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致? 展示:师生皆可。 如:烟波浩淼的江面上潮水奔腾,仿佛与大海连成了一体,雄伟壮阔。一轮明月伴随着滔滔江水一同生长,绵延的江水波光粼粼,水天一色,哪处的春江不在月光的朗照之下!江水蜿蜒曲折地绕过芳草遍布的原野。月色倾泻在花树上,像撒了一层洁白的雪。夜空中飘飞的微霜在月光的清辉中也似乎迷失了踪迹,江边小块陆地上的白沙也看不清楚了。 诗人由远及近、从上到下,描绘了一幅浩淼壮阔、明丽清幽的春江花月夜图。 集体朗诵:在刚才我们描述的基础上,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八句诗。教学设想:学生从有感情的朗读到用优美的语句描述诗句,让自身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