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德育衔接

中小学德育衔接

中小学德育衔接
中小学德育衔接

加强中小学德育衔接,促进可持续发展

青少年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大事,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加强和改进作为学校德育基础工程的养成教育,不仅促使学生由“被教育”向“我需要教育”方向转化,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变成学生自己的行为和需要,以达到“自育乃育人之本”的目的,而且也拓展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开创了中学德育教育的新境界。同时,一直困扰着中学德育工作开展、影响德育整体功效的小学、初中的德育目标、方法、途径、管理上的脱节问题凸现出来。所以提出中小学德育的一体化转移,力求在找准当前德育弊病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尝试,为改变德育现状,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

一存在问题: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正处于从儿童期

向少年期(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转化过程中。儿童品德发展的各个相邻学段,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渡的。

据我所知,我校与所对口的小学的德育衔接如下:各小学将六年级毕业生名册移交给我校,我校一般也只要学习卡,毕业生名册和毕业成绩。至于学生的品行,个性,特长,家庭背景并不要求各小学提供,各小学基本上也没有这方面详细的资料。我校也没有主动的去各小学了解,使我校初一班主任,科任老师对学生的了解除了毕业成绩之外,其它的几乎为零,造成对学生的品行,个性,特长,家庭背景情况的掌握磨合期太长,一般需要一个学期才能基本掌握。从而造成了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情发生。

由于我校对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注意不够,往往是因时因势因地因人而异,缺乏一贯性和一致性,造成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出现许多不适现象,诸如学习困难,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不适应,对学校和老师的不适应,对初中教育教学方式的不适应等,“掉队生”再度分化,出现“问题学生”,甚至辍学失学现象以及其他严重违纪现象。

二坚决方法

2.1加强同各对口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构建一体化的德育体系

青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认知能力、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各有特点。这就决定了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教育阶段应有各自的教育内容。但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是由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系统论告诉

我们:当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状态及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这时整体功能只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这就要求我校德育工作要对不同阶段的德育进行全面的规划,各阶段的德育既有适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相对独立的内容,又要考虑到同各对口学校的相互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便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断提高德育的整体效果。改变过去那种“你敲你的锣,我擂我的鼓”的现象,积极地同各对口小学沟通,建立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教育模式。2.2系统设计德育目标,实现同各对口小学德育目标的有效衔接德育目标是培养青少年政治、思想、道德、心理诸方面素质的规格、标准,是德育的核心部分,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制约着德育各方面的工作。我校和各对口小学是各具独立性又密切联系的教育整体,可以根据整体性原则对德育目标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一体化的德育目标,大体从三个方面入手,既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纪素质、健康心理素质方面,在实施中需明确中小学各应达到的程度。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以“我是中国人”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小学以培养小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的一代小公民为目标,分低中高三个层次进行;中学以培养中学生成为肩负历史使命又有民族意识和为国效劳好思想的一代新人为目标,分四个阶段实施。这样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学爱的情感逐步升华到中学的民族意识、历史使命、祖国前途上来,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体化。在道德法纪教育方

面,小学以养成教育为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定势,中学则偏重于认知和评价,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培养学生具备辨别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等方面的能力。在心理教育方面,着重从悦已、焦虑、交往和情感四个方面开展探索,让学生以崭新的自我,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2.3整体设计德育内容,实现德育内容的有机衔接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确定和安排的教育内容,是特定社会对双向互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的有关德性的具体规定性要求。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和确定学校德育的直接依据是该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及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我们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依据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目标和渐进成长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了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基础道德、基础文明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的有机有“衔”有“接”的德育内容:

并按照重点性、层次性、阶段循环性、整体性的原则配臵了各分段的德育内容重点。如小学高年级(5-6年级)重点是:在坚持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礼仪常规》的教育及意志品格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劳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与民主教育、国情教育、环境教育和热爱科学教育,以热爱祖国为动力的学习理想及做合格的小学毕业生的教育。初中一年级重点为:进行《中学生守

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礼仪常规》的教育和健康心理品质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和艰苦朴素教育,做好中小衔接,进一步奠定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品质基础。

2.4遵循学生发展特点,改进德育方法

中小学各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小学阶段,教师扶持较多,而初中(特别是高年级)则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渐进”是事物正常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应根据渐进性原则,以学生现状为起点,从实际出发来进行管理。初一老师不能让学生一入校就接受全新的管理模式,放手过多,要做好与小学高年级管理方式的衔接。同时,少年学生的独立性、自觉性又在不断增强,教师应转变观念和角色,逐步增加德育工作中的民主性。教师不应再是以道德教育权威者身份出现,而是一位顾问,一位帮助儿童发现问题的引导者,一位讨论问题的参与者,主动帮助儿童消除对教师的依赖思想,变盲目、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初一学生是既像大人又像小孩,这就要求教育者用很大的机智来对待少年的这些特点,既要尊重他们,又要适当的引导、监督他们。可采用主题讨论法、心理活动法、民主对话法、比较鉴别法等,让学生在班会、家庭、社会上获得、印证道德认知;体验、深化道德情感;培养、巩固道德意志;训练养成道德行为,强调由他律内化为自律的全过程。小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应逐渐减少学

生的依赖性,以学生装为主组织设计队会教育活动,其理性成分要逐步上升,以适应中学的教育活动。中小学教师应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德育的民主性;应相互走访,相互介绍,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

2.5改进学校管理,保证中小学德育衔接

初中学习的科目、内容、深度、矛盾及评价与小学有很大不同,大量全新的信息输入与学生原有的心理结构不相符合,这是学生进入初中感到不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就可能发展为“问题”学生,甚至可能出现“乱班”。另一方面,德育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团、队的事,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最经常性途径。为此,各科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在知识传授上要注意中小学衔接,而且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上也要注意中小学的衔接,作为小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应逐渐放手减少学生的依赖性,以学生为主来组织教学。在各分段的成绩考核中增加严格性,要有竞争意识的培养,才能有适应中学严峻学业成绩评价的承受能力。中学则要通过课堂教学,注意“接”点。注意中小学知识衔接,精讲多练,防止学生“走神”,立足课堂,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课堂活动方式及作业批改的方式上仍需实行多样化。少年儿童多需要成功的激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创设成功机遇,充分体现激励性原则,使各层次的学生登上不同的目标,在自己的发展区尽快成长。

当然我们深知,衔接问题是复杂的,要真正解决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和各小学都把九年作为一个整体,

从德育的系统性、教师工作风格的差异性、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连续性、班队会活动设计的对应性考虑“衔接”,大家互相交流合作,定能有效实现小学——初中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亦能全面的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研究——以人教版为例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I 目录................................................................................................................................V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缘由与意义 (1) 1.1.1选题缘由 (1) 1.1.2选题意义 (3) 1.3文献综述 (4) 1.3.1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 (4) 1.3.2德育教材衔接问题的研究 (5) 1.3.3德育内容衔接问题的研究 (6) 1.3.4道德教育内容的衔接研究 (7)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8) 1.4.1研究思路 (8) 1.4.2研究方法 (9) 1.5研究对象 (10) 第二章本文分析框架和衔接标准的提出 (11) 2.1本文分析框架的提出 (11) 2.1.1二级类目的提出 (11) 2.1.2三级类目的提出 (14) 2.1.3本文的分析框架 (16) 2.3本文衔接标准的提出 (18) 2.3.1衔接 (18) 2.3.2理论依据 (19) 2.3.3本文的衔接标准 (21) 第三章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横向分布分析 (23) 3.1宏观分析:道德教育内容分布 (23) 3.2中观分析:二级类目总体分布 (24) 3.2.1二级类目的总体分布 (24) 3.2.2二级类目的总体衔接 (26) 3.3微观分析:二级类目具体分布 (27) 3.3.1个人品德 (27) 3.3.2家庭美德 (29) 3.3.3社会公德 (31) 3.3.4环境道德 (32) V

小升初衔接的重要性

浅析小升初衔接的重要性 小升初,顾名思义就是小学升初中,这是孩子继幼升小之后的第二个重要的转折点,相信很多家长对这个词都不陌生,而且对它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由于小升初形势逐年紧张,政策不断的发生变化,导致了很多家长变得盲目没有目标,对孩子的学习也不知何去何从。那到底小升初衔接有多重要呢?我为大家进行讲解。 有的孩子顺利进入了理想的初中,家长和孩子都会认为该好好放松一下了,所以决定整个暑假都放松身心去旅行,开学后直接进入七年级知识的学习。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吃力,有的孩子本来小学成绩很优秀,但是进入初中之后反而变得毫不起眼,有的孩子小学成绩一直是八九十分,到了初中之后反而经常不及格,很多家长都找不到症结所在。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小学和初中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小学升初中对孩子来说是比较关键的转折点,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智未发育成熟,所学习的科目比较少,知识也主要限制在认识了解的基础上,不需要孩子再自学太多的东西,所以孩子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初中阶段主要涉及九门课程的学习,所学课程变多了不少,而且孩子在刚进入初中的时候心智还处于半发育成熟阶段,意识不到小学与初中的区别,还习惯用小学学习的方法来应对初中知识的学习,这样就事倍功半,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成绩却差强人意,这样就会造成很多孩子自信心受了打击,对学习丧失兴趣,从而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小升初阶段这么重要,就不应该让孩子输在初中的起跑线上,在孩子期末考试结束后可以适当让孩子放松心情,要尽快调整心态回到学习当中来,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自主能力比较强的话可以让孩子自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自己体会小学与初中的区别,尽快掌

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结题报告 2006年9月――2009年7月,我校进行了国家级科研课题《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的实践活动。自课题成立以来,在学校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我们的课题已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学校中,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经常的形式,这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也是由学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学校的大量时间是多科课堂教学,任何学科的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诸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德育因素,只是有显性的和隐性的,这要靠任课教师的挖掘和融会贯通,并把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取得教学和教育的效果。在我们目前的学科教学中尚不能很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德育因素,以致被白白地浪费掉,错过了进行德育的大好时机;其次,各科教学虽具有德育功效,但都是各行其事,相互间没有协调配合,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再次,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以智育代替德育,“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时刻存在。因此, 针对以上这些弊端,我们觉得本课题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所有任课教师要树立全员德育全程育人的思想。德育工作并不仅仅是校领导、班主任或思品教师的事,只要是教师都应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都应做到的,坚持从小事做起,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

小升初数学衔接资料(最完整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本章的教学时间大约需要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1 正数和负数---------------1课时 §2.2 数轴-------------------------1课时 §2.3 相反数------------------------1课时 §2.4 绝对值----------------------1课时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2.6 有理数的加法--------------1课时 §2.7 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 §2.8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1课时 §2.9 有理数的乘法----------------1课时 §2.10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 §2.11有理数的乘方----------------1课时 §2.12科学记数法------------------1课时 §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课时 § 复习-----------------------------------1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一、基础知识 1. 像3、2、0.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前面加正号“+”。) 2. 像-1、-4、-0.6这样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同样带有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 拿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则用―5℃来表示。 ▲ 本节重点:能正确识别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0”的特殊身份,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知识题库 1. 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填写 5、0.5 6、- 7、0、29、-3 2、100、-0.00001 其中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的是( )。 2.如果水位上升1.2米,记作 1.2 米;那么水位下降0.8米,记作_______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 ,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围保存才合

大数据助推大中小学德育衔接

大数据助推大中小学德育衔接 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数据化程度不断加深,作为当前科技和社会发展最新趋势的大数据,也为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提供了新的契机。 德育衔接具有双重的意蕴:一是德育衔接须尊重各阶段的独立性,这是德育衔接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德育衔接需要具有衔接意识,保证德育的完整性,这也是德育衔接的核心之所在。学校德育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既包括不同学段之间的纵向衔接,也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之间的横向贯通。无论纵向衔接还是横向贯通,需要一种媒介将不同学段的学校、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在一起。 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育水平、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等都有所差异,且不容混淆。其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德育衔接需尊重各阶段的独立性。学生的身心发展又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不同阶段之间应该做好连接与沟通,树立衔接意识,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连续性。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数据化程度不断加深,作为当前科技和社会发展最新趋势的大数据,为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提供了新的契

机,助推大中小学德育衔接。 一、大数据有助于德育衔接整体性思维方式的实现 虽然系统性、整体性是学校德育的应然要求,但受到近代科学主义还原论的影响,我们对于德育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将德育进行拆分,分为诸如小学德育、初中德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部分,试图以此调和学校德育应然的整体性要求与实然的认识能力有限性的矛盾。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的主导下,我们放弃了对德育整体架构的设计,专注某一领域,却又很难从某一维度来把握学校德育。“崇尚全样本的大数据的出现及其道德教育应用,使得整体性德育思路的进一步凸显,推动了德育衔接思路的变革。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收集实现了“样本二总体”的转变。” [1]伴随这一认识过程的实现,整体性思维方式进一步凸显并逐渐成为代表性的思维方式。大数据的全数据模式是一种数据化的整体观,是一种可以具体刻画、描述和计算的科学整体观。[2]正是这样一种“数据化的整体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经由数据把握德育的方式,更提供了一种认识德育的整体性思路,凸显了整体性思维方式在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对于大数据所采用的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基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来对德育工作进行分析,进而深化对整体性思维方式的认识。 历时性维度:从时间维度上看,可以分为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阶段性任务,也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一“有道德的人”。树立整体性思维构建德育衔接体系意味着将不

小升初衔接的重要性

一、为什么重视小升初的衔接 “为什么要做小升初衔接,最重要的原因是初一的学习成绩几乎能决定初中三年,在初一年级领先一步,初中三年才会步步领先。” (一)三个方面需要提前衔接1、知识的衔接;2、学习方法的衔接;3、学习能力的衔接。 (二)一步领先才能步步领先 学科增加、学习强度加大使得很多学生到了初中就难以适应,小升初衔接,归根到底是学习习惯、方法和技巧的衔接。家长和教师只有帮助孩子先了解并掌握初中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小升初衔接中确立领先优势。”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很关键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指导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做作业的习惯、朗读的习惯、一丝不苟的习惯等等。 二、小学升入初中在学习上有哪些不同? (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升入初一,仅考试科目增加到11门(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化学、体育、信息技术),还不包括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多、新、深、广”,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飞跃,如果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将会造成措手不及,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二)教学方法不同。由于中小学教学内容上的不同,也决定中小学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差异: ①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以机械性记忆为主,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老师讲课的特点是“少、慢、具体、重复”,课堂教学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为主。 ②由于初中生的记忆特点是以理解记忆为主,思维特点是以抽象思维为主,所以老师的讲课特点是“少而精、深入浅出、讲练结合、有主有次,既教知识又教思维、教方法、教能力”。以“点拨启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 ③小学六年里,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的讲课方法,到了初中如果学生还停留在小学的基础上,那他们

最新小学“微德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微德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名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知恩图报。中华民族历来就具有这种传统美德,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友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或大或小的“恩”的施与。然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人的感恩意识在逐渐的缺失,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现在孩子多为独生子女,“6+1”的家庭环境,让小学生更感到自己是父母、长辈呵护下的“小太阳”,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做事缺乏爱心,心理承受能力差,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待人处事冷漠、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明显落后于教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正是鉴于当前现实,根据这种指导思想,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预计突破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我国把“学会感恩”写进《小学生守则》,感恩教育研究将成为全国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导性德育研究潮流。2006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家726项目研究中心正式在全国启动“全国中小学感恩教育研究活动”,并申请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面向全国选择一批挂牌实验学校,这意味着该课题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具有代表性。当前,在互联网上有关感恩教育研究的文章和成果比较丰富,主要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的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许多地区、学校也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对照研究,但尚未出现成熟的感恩教育途径和方法理论研究,该课题的研究对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该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预计突破

2018年小升初衔接班教材--数学

2018年小升初衔接班教材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2)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30)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8)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43)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一、基础知识 1. 像3、2、0.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前面加正号“+”。) 2. 像-1、-4、-0.6这样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同样带有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二、知识题库 1. 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填写 5、0.56、-7、0、 29、-3 2 、100、-0.00001 其中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的是( )。 2.如果水位上升1.2米,记作 1.2 米;那么水位下降0.8米,记作_______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 ,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小于所有正数 B 0大于所有负数 C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 0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6.—a 一定是负数吗?

7.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的意义. 8.举出2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 9.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多少? 10.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三、直通中考 [2010年济南市中考] “甲比乙大-2岁”表示的意义是() A 、甲比乙小2岁 B 、甲比乙大2岁 C 、乙比甲大-2岁 D 、乙比甲小2岁 [2009年山东中考] 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 、-10℃ B 、-6℃ C 、6℃ D 、10℃ 1.1有理数 一、知识海洋 1.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 循环小数却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整数分数分类 ??? ?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近年来已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研究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出现了德育目标定位不清,德育内容与实际脱节,德育途径和方法基本雷同,德育管理和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从构建德育目标机制、德育内容机制、沟通交流机制、管理制度机制以及评价监督机制这五个方面探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符合国情的德育机制的建立。 标签: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德育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进入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新时期。现阶段,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同时,精神文明却时刻经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解决目前青少年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研究大中小学德育的合理有效衔接这一环节,以此推动德育工作完善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德育工作日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中央各部门开始关注大中小学的德育衔接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政策。例如《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要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均从政策层面对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提出了明确要求。 大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衔接问题最早是作为实践问题提出来的,日前德育不衔接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研究如何解决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出现的困境具有理论价值,也对整个国民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学校德育纵向衔接问题,具体指的是学校各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及其实效相互连接,即前一学段是后一学段的铺垫或基础,从而实现大中小学德育的循序渐进和自然过渡,促使德育的提高和螺旋式上升。重视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掌握德育体系有效衔接的规律,有利于建立科学有效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保驾护航,从而全面提高大中小学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国民综合素质。 一、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初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特别是随着国家层面“立德”“育人”教育理念的调整,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改进。目前各教育单位在对德育操作上有所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德育衔接问题也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思考。从当前的理论和实践状态来看,大中小学德育的衔接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但具体的德育衔接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加其深度和广度。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目标定位不清。德育目标是德育过程中要实现的预期目标,它影响着德育的实际运行,是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参考大中小学德育大纲为

小升初英语衔接的重要性(英语学习)

小升初衔接: 如何学好初中英语 小学生在经历了六年的奋力拼搏之后都顺利地升入了中学。不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在假期中,都心里暗下决心,一定争取在中学取得理想成绩,尤其是一定要在初一阶段学好英语。这是学生们的心愿,同样也是家长与老师的愿望。那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呢? 一、功在平时,贵在坚持。 针对初中英语新教材知识容量大的特点,应克服惰性,树 立“勤”字当头的学习精神。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相对中学来说,知识容量较少,内容较浅,一般情况下上课认真听,用心学,课下基本不用花费很大力气,学生们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进入中学后就需要同学们有勤学苦练的精神+良好的学习方法投入到外语学习中。 二、坚持记忆大量词汇。 三、每天坚持朗读英语并背诵课文。 四、课下进行大量阅读。 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首先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快速扩大词汇量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多种体裁文章的大量阅读。理解和速度是阅读的两项基本功,两者缺一不可。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加深理解可以加快读速;反过来,读速的加快也能加深理解。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五、养成用英语写周记的习惯,快速提高写作能力。 养成用英语写周记的好习惯对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在日常的写作中: 1、应多用学过的单词、词组、句型等知识点以及积累下来的佳句,遇到所表达的内容如需新词汇及新知识点时应认真查阅词典并记忆此知识,这样通过写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坚持下去,你的英语会有飞跃。 2、写作中练习同一内容用不同的句型来表达同一含义,做到句型多变,灵活运用,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3、写作中句与句之间善用各种关联词,如:then,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已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 导小组批准,正式列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今天我们召开课题开题会,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的提出 自全国“九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 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还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规律的具体、连贯、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多单项、直接、正面灌输或简单的照本宣科,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在一些学生仍然存在“是非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中心严重、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问题。因此,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就是要探索提高德育效果的途径,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找到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有效,如何让学生信服学校的德育。通过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述学校、家庭、社会如何相互配合已取得德育的最大效果,探讨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摸索学校有效开展德育的最佳方法。在实践上,一是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互相促进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机制,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防止5+2=0现象的发生,建立起第一道防线。二是探索建立学校内部有效的德育网络机制,学校的各部门之间、班主任与各科教师之间要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要形成有机整体,协同作战,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建立起第二道防线。三是通过研究探索提高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面上的普遍教育和点上的个别辅导相结合,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接受性相结合,建立起第三道防线。 总之,通过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形成主体性道德素质或自律素质,充分保证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三、研究的目标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文件。 2、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3、德育工作的构建体系是(方向正确)、(内容完 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 展)。 4、德育工作应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5、德育工作格局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 6、德育工作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 8、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9、《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

10、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应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 (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强德育工作的 (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并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指出,该《指南》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 2.《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内容安排、实施途径与要求以及组织实施等6个方面对中小德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4.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5.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小升初衔接教育心得体会

小升初衔接研讨会感想 作为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我有幸在4月14日参加了中学组织的小升初衔接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每个学校的六年级班主任都对自己所带的班级做了简单的汇报,从他们的汇报中,我能深切感受到,每一位班主任都在为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做着最大努力,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张旭老师,她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自己给自己加班,给待优生补课,这就体现了以为老师较强的责任心,和自己对学生的深切的关爱,在她的不断努力下,她班的待优生现在都能达到及格或基本及格,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希望,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她比起来,我就逊色多了。我们六年级两个班,两级分化特别严重,好的学生,学习成绩特别好,学习习惯也很好,自我学习能力也很强,相比之下,那些待优生,学生成绩很差,语数英考个位数很常见,而且不是一个两个的学生,而是十几个学生,他们的基础很差,在我教的英语课上,我班得有20个学生(我班共33人)连最基本的be动词的用法都不会。听了张旭老师的汇报,想了想我班的情况,我觉得我应该着重向张旭老师学习,学习她倔强的精神,学习她对学生的一股热情。我可以利用课间操和午练的时间,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给他们补课。还有就是,对这些待优生应该分层次留作业,因为让他们做六年级的题,他们真的做不出来,可以针对他们的弱点,单独留作业,然后单独批,单独讲。我还以发挥好学生的力量,让一个好学生带一个待优生,监督他们的日常学习,有不会的问题,多问问他们,也让这些好学生多检查他们的课文背诵,汉字和单词听写情 况。 再一个让我惊讶的是,中学的巨大变化,短短的时间内,中学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平房变成了楼房,操场也变成了塑像操场,踩上去软软的,老师的配备也都年轻化了。中学的这些变化,我们看在了眼里,家长也都看在眼里。我们六年级两个班主任,都在班中对学生讲了中学的情况,课下也有同学向我们咨询,在我们的讲解和建议下,我们觉得我们的学生对某中学的认识也在转变中。某中学仍然在变化中,相信中学的明天会是美好的!篇二:小升初衔接的重要性 小升初衔接的重要性 从小学升入中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中学和小学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再加上学生正好进入青春期,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何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就成为所有教师、学生和家长亟须解决的问题。许多事实已经证明: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解决不好,则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尤为重要。 一、孩子暑假里要做好预习 许多刚上初一的学生都会感觉到“暑假没做准备,新学期开始后在学习上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现象,陈中数理化的老师认为,小学升初中是一个比较大的阶段性跨度,中学学习的知识容量、难度、方法以及对自主学习的要求都是和小学完全不同的,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而造成了过渡时期的放松。 “假期里孩子需要放松,但不能完全与学习脱钩,因为学习是有延续性的,完全脱钩容易造成断档,应该适当接触为好。”这位教师建议,孩子可以在家读读英语、看些少儿英语节目、做做趣味数学题等,“孩子既不会觉得枯燥,也能学到知识,为初中学习做好准备,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二、家长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小学成绩很好的女生,到了初中,成绩可能会跌下去。”“初中都是经过筛选的好学生,本来挺优秀的自己一下子就不突出了”,刚升初一的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问题。 “孩子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弄清楚在新环境中的起点和通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过程是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来完成的。”陈中教师支招,这时,家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

主动地帮助别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

小升初衔接必要性

俞梦佳的暑期衔接计划 孩子小学成绩很好,今年“小升初”进了一所有名的中学。暑假里,打算带她报名参加夏令营。孩子说她们班上很多同学都要报小升初衔接班。我的孩子成绩很优秀,有必要报读吗? 很多的家长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非常赞同家长让女儿参加夏令营。据我了解,周围许多朋友的孩子都是从小学毕业就把孩子带到外地或者就在某地参观名校,零距离体验大学氛围,点燃理想…… 至于报读小升初衔接班,我是这么看的。尽管孩子目前成绩很好,但升入初中后,将面临这样的现实:两三门学科到七八门学科的跨越,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的反差,感受成功的几率大大减少。假期有两个多月,如果家长工作忙,督促不到位,孩子无所事事,就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做事懒散,进初中后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小升初衔接班让孩子在小学毕业后,先一步感受初中的上课氛围、教学方法。名师堂要求的课堂特色是:心灵课堂+方法课堂,不只是知识的衔接、方法的衔接,对于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树立远大目标更是效果显著,有助于孩子心灵成长。小升初衔接班一轮大概是16天,应当不是多大的负担。不过家长一定要和女儿商量,一个优秀的孩子会明白她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毕竟有许多不同,初中已经不能沿用小学时家长跟在身边转的学习方式了,为了让孩子尽早学会灵活的初中自学兴趣,小升初课程先接触对初中学习还是有帮助的。从小学升入中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中学和小学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再加上学生正好进入青春期,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何

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就成为所有教师、学生和家长亟须解决的问题。许多事实已经证明: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解决不好,则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尤为重要。 孩子暑假里要做好预习 许多刚上初一的学生都会感觉到“暑假没做准备,新学期开始后在学习上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现象,陈中数理化的老师认为,小学升初中是一个比较大的阶段性跨度,中学学习的知识容量、难度、方法以及对自主学习的要求都是和小学完全不同的,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而造成了过渡时期的放松。 “假期里孩子需要放松,但不能完全与学习脱钩,因为学习是有延续性的,完全脱钩容易造成断档,应该适当接触为好。”这位教师建议,孩子可以在家读读英语、看些少儿英语节目、做做趣味数学题等,“孩子既不会觉得枯燥,也能学到知识,为初中学习做好准备,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家长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小学成绩很好的女生,到了初中,成绩可能会跌下去。”“初中都是经过筛选的好学生,本来挺优秀的自己一下子就不突出了”,刚升初一的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问题。 “孩子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弄清楚在新环境中的起点和通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过程是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来完成的。”陈中教师支招,这时,家长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要给孩子造成压力。 其次,可以请亲戚朋友中上中学的哥哥姐姐给孩子介绍经验,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最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学会“感恩” 高里街道台底DMG小学五年级韩昀聪 指导教师:韩素芳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学会“感恩”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人,拥有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探索一条科学规范、民主和谐、人文化的学校管理之路,在目前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大背景下,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头脑中缺少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那就是对父母的孝,对师长的敬,对同学的爱。本着对症施治的原则,本校试用从古代文化典籍中选用儒家思想——感恩,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意义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帮助着我们,父母、师长、同学还有各行业的,他们都有恩于我们,如何回报他们呢?老师很有必要提醒、引导教育学生自小学会感恩,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一切付出多人。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感恩教育,旨在唤醒孩子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善的天性,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找到善心,善行的源头,让每位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与祖国的培养,感恩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与同学的帮助,感恩与身边一切关心自己的人;那么这个人必定是一个集大孝、小孝于一身的高尚的人,所以培养学

生感恩情怀势在必行。吟诵《弟子规》,学会礼貌用语,不挑食,不挑衣。了解衣食的来源,记住父母生日,教师开“二十四孝”故事会。 三、实施策略: 1、树立净化社会风气,提升校园品味的自信心,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人品素质,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 2、在课堂中创设情景,首先让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把教育学生“做人”作为着力点。仅有开发学生智力的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健康的人格,丰富多彩的情感。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家人的优秀品质及家族的好传统,好风气。引导学生体会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和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所说不完的,这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说打交道?通过具体活动,努力将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家庭道德的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学习动力,实现知行统一。 3、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 ①这个课题研究,旨在提升全体学生道德素质、净化校园和所涉及家庭风气,范围广,时间长,应督促,鼓励每位学生参与。 ②每周星期一晨会,让学生交流为父母,为家庭做的事,让学生民主评议,选出本周“感恩活动”模范、标兵。 4、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

暑假小升初衔接班教学计划

暑假小升初衔接班教学计划小升初衔接班的开设,主要针对以下两种情况: 1、重点中学经常会在每年七月中旬或中下旬开展分班考试,分班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学生今后三年甚至六年所在的班级,众所周知,实验班或直升班的师资配备强大,学生整体实力强,中考高分率高,所有的家长都愿意孩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今后几年的学业,能否进入实验班或直升班学习,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与未来。有些学校如果不进行分班考试,也会在八月底进行摸底测验,刚进入初中,首次成绩的好坏,关系到孩子对今后学习自信心的竖立,能够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定会为孩子的初中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2、小学每次课的课容量非常少,往往一次课只讲解一个知识点,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游刃有余。但进入初中后,不仅仅是年级的升高,学习方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初中阶段的课容量很大,一节40-45分钟的课程,容不得半点儿掉以轻心,很多孩子在刚进入初中时对此很不适应,往往会在初一刚一开始就掉下队来,为此,我们设置了小升初衔接课程,以帮助孩子提前感受并适应初中的教学方式,对初一新知识提前学习,扎实基础,适度拔高。 为此,我计划用每次3小时,共15次课的时间,帮助孩子复习小升初分班及摸底考试常考内容,并学习初一重难点。教学计划如下: 1、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 2、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1); 3、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2); 4、列方程、方程组解应用题;

5、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6、比和比例及其应用; 7、工程问题; 8、行程问题(相遇、追及、流水问题); 9、行程问题与工程问题; 10、复习与检测; 11、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绝对值; 12、有理数的运算; 13、整式、整式的加减运算; 14、图形认识初步; 15、总复习及检测。

小升初衔接课第一课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 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电视上,大街小巷里……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中,都会看到语文的身影。(语文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一、在街上行走的时候,时不时就会发现一些用成语命名的商店。最常见的则像“依依不舍”、“津津有味”……这类用成语来命名的商店。这既简洁又含义深刻,从中不是也体现到语文的乐趣与奇妙吗(还有让我们记忆犹新的广告词) (1)德芙巧克力:牛奶香浓,丝般感觉 之所以够的上经典,在于那个“丝般感觉”的心理体验;能够把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用丝绸来形容,意境够高远,想象够丰富。充分利用联觉感受,把语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2)柯达广告语:串起生活每一刻 作为全球最大的感光材料的生产商,柯达在胶卷生产技术方面的领先已无须再用语言来形容,柯达更多地把拍照片和美好生活联系起来,让人们记住生活中那些幸福的时刻,因此请用柯达胶卷,这正是柯达想要的 (3)戴比尔斯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4)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和味道好极了 (5)透心凉,心飞扬和透心凉,心飞扬,快乐齐分享 二、“普天同庆,一片红霞迎旭日万枝彩笔绘宏图,宏图璀灿 大地腾欢,万条绿柳舞东风一元复始迎新岁,新岁峥嵘” 这是什么这就是对联。对联是新年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别看整副对联只有区区几十个字,但里面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使人感觉到文字的奇妙,语文的多姿多彩。啊!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是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呀!(对联艺术博大精深) 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城,不倾国,以优雅姿态去摸爬滚打。 , 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华,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 我做高帅富,高在学识,富在精神,帅在行动 我做白富美,白在品行,富在内涵,美在心灵 三、语文和音乐 陈弈迅(爱情呼叫转移): 回忆是抓不住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比喻) 范玮琪(最初的梦想):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翅牓。(排比,拟人) ( 把眼泪装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沮丧时总会明显感到孤独的重量。(拟人) 四、语文和电影 夕阳的光线像是被风吹散一般迅速消失,正如同再也回不去的美好年华。那感觉,像是一个时代最后的剧中。(小时代)非让现实给你一巴掌,你才知道现实有多残忍。 没有人承受你的痛苦,也没有人拿走你的坚强。 别给我脸色看,我的脸不是调色盘。 只要你能达到目的地,很少人在乎你开的是奔驰还是手动拖拉机。 语文其实很有趣 (一)明代大画家唐伯虎从小聪明伶俐,最喜欢画画,读书也很用功。据说他少年曾在酒店里帮工,并利用空闲时间看书、画画,画出得意的画就贴在店内的墙上。有一天,江南大才子祝枝山到店里喝酒,见画很不一般,又得知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