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共《财政学》习题-统计专业2

陈共《财政学》习题-统计专业2

陈共《财政学》习题-统计专业2
陈共《财政学》习题-统计专业2

《财政学》习题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填空题

1.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缺乏效率的状态称作是。

2.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和。

3.区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标准是和。

4.既具有公共物品特征,又具有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被称作物品。

5.满足公共需要的产品是。

6.公平分配包括公平和公平。

7.财政的职能有、、。

8.经济稳定包括、、。

二、单选题

1.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企业

2.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益的现象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外部效应

D.免费搭车

3.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 ( )

A.产量增大

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

C.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zsd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

D.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

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6.外部效应是指: ( )

A.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B.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失

C.微观主体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未予补偿或给他人带来的收益未得到回报

D.微观主体无偿享有他人的利益

7.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上: ()

A.竞争性产品

B.垄断性产品

C.私人产品

D.公共产品

8.公共物品是指: ( )

A.人人都需要的产品

B.具有社会共同利益的产品

C.具有非盈利性的产品

D.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9.混合物品是指: ( )

A.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各占一半的物品

B.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混杂的物品

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

D.由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物品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公共需要是每个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总和

B公共需要由每一社会成员无差别的共同享有

C享有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一定代价

D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来源于剩余产品

1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 )

A.社会公共需要

B.私人需要

C.混合需要

D.国有企业的需要

12.政府干预经济(调节经济)主要是因为: ( )

A.政府拥有政治权力

B.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

C.政府是全社会的管理者

D.市场本身存在缺陷

13.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中也有缺陷,导致政府缺陷的根源是: ( )

A.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

B.政治权力对经济权力的支配

C.政治权力的滥用

D.政治权力对财产权力的排斥

14.寻租是指: ( )

A.由于让渡财产使用权而收取的租金

B.厂商寻求收益最大化的行为

C.政府因让渡国有资源使用权而获取收益的行为

D.政府职员靠手中的职权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主要是: ( )

A.决定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B.指导经济发展方向

C.弥补市场缺陷

D.实现公平分配

16.财政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活动的主体是: ( )

A.政府

B.企业

C.国家机关

D.公共事业单位

17.财政是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的:

A.人类

B.社会

C.国家

D.经济活动

18.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

A.资源配置

B.供求关系

C.公平分配

D.价格

19.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是: ( )

A.政府

B.计划

C.市场

D.宏观调控

20.资源配置在本质上是解决: ( )

A.经济资源在不同产业合理分布的结构性问题

B.劳动力结构问题

C.经济资源在不同地区合理分布的结构性问题

D.经济效益问题

2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 ( )

A.财政收支平衡

B.国际收支平衡

C.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D.充分就业

三、多选题

1.市场效率的前提条件是: ( )

A.自由竞争

B.完备的信息

C.存在外部效应

D.政府干预

2.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公共产品

D.社会分配不公

E.宏观经济波动

3.下列具有外部正效应的是: ( )

A.路灯照明

B.煤汽管道泄漏

C.农业新品种开发形成的粮食增产

D.核裂变原理的发现及原子能的应用

5.公共物品不同于私人物品的特征是,公共物品具有: ( )

A.非竞争性

B.非盈利性C非排他性 D.强制性 E.无偿性

6.公共需要的特征有: ( )

A.公共需要是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汇总

B.公共需要应由社会成员共同享有

C.一个社会成员在享用公共需要时,不排斥他人享用

D.享用社会公共需要时无须付费

E.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最终来自于剩余产品

7.寻租行为的表现有: ( )

A.官员受贿

B.决策失误

C.以权谋私

D.办事效率低

E.权钱交易

8.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应该是: ( )

A.提供公共产品

B.决定社会资源配置

C.弥补市场缺陷

D.决定平均收益水平

E.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9.财政的基本特征有: ( )

A.公共性

B.国有性

C.强制性

D.非直接偿还性

E.阶级性

10.财政的职能有: ( )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稳定发展

D.效率最大化

E.增加财政收入

11.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包括: (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E.完全竞争

四、判断题

1.外部效应是微观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害. (错 )

2.外部正效应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外部负效应损害社会经济发展.( 错)

3.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生产但由政府提供. (对 )

4.无论消费者是否购买,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可为消费者享有. (对 )

5.混合产品由于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不能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错 )

6.私人产品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市场提供的. ( 错)

7.混合产品可以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的方式. ( 对)

8.社会公共需要的内容在任何社会都是相同的. (错 )

9.政府干预外部效应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财政手段(对 )

10.公平分配是财政的主要职能. ( 错)

五、名词解释

1财政

2公共物品

3混合物品

4公共需要

5配置资源

6稳定经济

7外部效应

8市场失灵

六.简答题

1公共需要有哪些特征?

2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3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市场为什么是失效的?

4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有哪些具体表现?

5政府干预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6财政如何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七.论述题

1怎样从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关系来理解财政对经济的干预 ?

2.财政的职能表现为哪几方面?财政采取哪些政策手段来实现其职能?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

1.公共物品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类。

2.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可以政府生产、政府提供,也可以生产、政府提供。

3.混合提供方式是指:混合物品一部分由政府提供,免费使用;另一部分由提供,收费使用。

二、单项选择题

1.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

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2.纯公共物品只能由什么来提供: ( )

A.市场

B.政府

C.企业

D.社会组织

3.对混合物品,较好的提供方式是: ( )

A.政府生产,政府无偿提供

B.私人生产,政府购买回来后无偿向社会提供

C.私人生产,私人有偿提供

D.一部分政府无偿提供,一部分市场有偿提供

4.国有国营的经营模式适用于哪类国有企业(或单位): ( )

A.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

B.垄断性国有企业

C.大中型国有企业

D.小型国有企业

5.我国现阶段公平分配是指: ( )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权力分配

D.按对社会的贡献分配

6.实现社会公平(个人或家庭收入公平),主要借助的财政措施是: ( )

A.税收

B.国债

C.财政投资

D.转移支付制度

7*.一定社会资源在财政部门和民间部门合理配置的最低条件是: ( )

A.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大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

B.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等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

C.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小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

D.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平均成本应等于民间部门使用该资源的平均成本

8.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 )

A.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

B.实现社会公平分配

C.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D.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9.衡量财政支出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高低时,其标准是: ( )

A.社会净效益最大化

B.征税成本最小化

C.财政投资的具体项目效益最大化

D.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最小化

10.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衡量财政支出效益时,其主要适用的对象为:( )

A.政府的经济类投资项目

B.政治军事项目

C.文化教育项目

D.公共事业项目

11.“最低费用选择法”在评价财政支出效益时,主要适用于: ( )

A.经济项目

B.政治军事项目

C.公共事业项目

D.基础设施项目

12.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使用量来确定公共劳务收费标准的定价方法是: ( )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边际成本定价法

C.二部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 )

A.纯公共物品

B.大众物品

C.混合物品

D.剩余物品

E.计划物品

2.公共物品可的提供方式可采取哪几种: ( )

A.政府生产,政府提供

B.私人生产,政府购买(提供)

C.政府生产,私人提供

D.私人生产,私人提供

E.政府生产,一部分由政府提供(免费使用),一部分由市场提供(交费使用)

3.对国有企业改革,可供选择的合理模式有: ( )

A.完全采用市场化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对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和单位,采用国有国营模式

C.对垄断性国有企业,采用国家所有,国家控股模式

D.对竞争性大中型国有企业,采用公司制模式

E.对小型国有企业,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制等灵活多样的模式

4.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有: ( )

A.成本-效益选择法

B.最低费用法

C.公共定价法

D.量本利分析法

E.成本比价法

5.公共定价法包括: ( )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边际成本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E.投资分配定价法

三、名词解释

1搭便车

2要素分配

3规模收入分配

4政府采购制度

5最低费用选择法

6二部定价法

7负荷定价法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而不是由市场提供?

2如何看待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性及矛盾性?

五、论述题

1公共物品(包括混合物品)的生产方式及提供方式有哪些组合?

2什么是政府采购制度?其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有何意义?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填空题

1.社会总产品在价值构成上分为、和三部分。其使用上也分为

支出、支出和支出。

2.从再生产的动态过程考察,社会总产品的运动可分为投资性支出和_________性支出。其中,投资性支出又可分解为___________投资和_________投资。

3.按经济性质分类,财政在支出资金的同时要购买商品和劳务,这类支出为________性支出;而另一类出发生时,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此类支出为________性支出。

4.在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占的比重大,则财政的职能较强;若转移性支出占的比重大,则财政的职能较强。

二、单选题

1.扩大再生产是指: ( )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2.从社会产品的使用过程看,财政的重置投资是指: ( )

A.满足社会消费后,剩余部分的社会产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B.剩余产品(M)中的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C.剩余产品中用于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投资

D.由C转化而来的用于弥补生产资料消耗的简单再生产的投资

3.财政支出发生时,同时伴随着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类支出称为: ( )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生产性支出

D.非生产性支出

4.能够较准确真实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5.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

A.不断扩大

B.日渐萎缩

C.基本不变

D.无规则波动

6.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说明财政支出有增长趋势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

A.瓦格纳

B.皮科克

C.马斯格雷夫

D.拉弗

三、多选题

1.按财政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 ( )

A.经济建设费

B.社会文教费

C.国防费

D.行政管理费

E.其他支出

2.衡量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 (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E.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3.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劳务)交换为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 ( )

A.积累支出

B.消费支出

C.补偿支出

D.购买支出

E.转移支出

5.从不同角度说明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理论有: ( )

A.瓦格纳法则

B.皮科克的"替代效应"

C.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D.拉弗曲线

E.相机决择

6.影响财政收支规模变动的因素有: (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经济体制

C.政治稳定与否

D.人口状况

E.自然地理条件

四、判断题

1.从社会资金的最终使用去向看,C的价值全部用于补偿性支出,V的价值全部用于消费性支出,M 的价值全部用于积累性支出. (错 )

2.购买性支出侧重于执行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侧重于执行收入分配职能.( 对)

3.转移性支出使政府资金无偿地转移,参与收入分配,说明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

(错)

4.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应逐渐减少其活动范围,因此财政支出规模呈不断下降趋势.

(错)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规模呈下降趋势是一个基本规律. 错( )

6.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对)

五、名词解释

1财政重置投资

2经济建设费

3购买支出

4转移支出

六、简答题

1比较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经济活动的不同作用?

2为什么说财政支出规模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3为什么说"用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更符合实际情况?

七、论述题

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增减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改革开放以来,从政府职能及支出性质两方面考察,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第四章购买性支出

一、填空题

1.社会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同属于购买性支出,但二者的最大区别是社会消费性支出不形成任何形式的。

2.就本质上看,社会消费支出满足的是需要,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而投资性支出则具有一定的市场性。

3.乘数与呈同向变化,与呈反向变化。

4.加速系数表示的是收入或的增加,会引起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

5安排投资规模时,须考虑三个问题:即投资规模要适度, 及。

6.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分为和两大部分。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调控经济的方式可采用直接方式和方式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2.能够保证国家政治职能得以实现的财政支出是: (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3.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作为无偿性的财政支出,属于: (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转移性支出

4.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属于: ( )

A.积累支出B消费支出C补偿支出 D.投资支出

5.教育需求是: ( )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6。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投资

B.消费

C.生产

D.流通

7.每增加一元投资所导致的收入的增长倍数被称作: ( )

A.资本边际收益递增

B.边际消费倾向递增

C.流动性偏好上升

D.乘数作用

8.加速原理是指:()

A.投资变化所引起的收入变化

B.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投资变化

C.政府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D.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

9.将基础设施视为"公共物品",其原因在于: ( )

A.它主要是政府进行投资的

B.社会发展离不了它

C.它为社会发展提供共同条件

D.它需要的投资额很大

10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呈现:( )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不变

D.与GDP增长相一致

11.财政投融资属于: ( )

A.商业性投融资

B.风险性投融资

C.政策性投融资

D.财政资金有偿使用

12.财政投融资主要用于: ( )

A.高科技产业

B.基础产业

C.农业

D.增加银行资本金

14.从供求关系看,农产品供求的特殊性表现为: ( )

A价格波动大 B.与工业品存在剪刀差

C.供给稳定而需求波动大

D.需求稳定但供给波动大

三、多项选择题

3.文教科卫支出属于: ( )

A.投资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E.生产性支出

4.我国行政管理支出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 )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国家安全支出

D.国防支出

E.外交支出

5.研究和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的三个问题是: ( )

A.投资规模要适度

B.投资时机要适当

C.投资结构要合理

D.投资观念要更新

E.要讲求投资效益

6.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有: ( )

A.投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

B.广泛介入竞争性行业

C.财力雄厚,可投向于大型长期项目

D.投资领域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E.投资方式为按计划无偿调拔

7.狭义的基础设施包括: ( )

A.交通运输设施

B.供电供水设施

C.通讯设施

D.港口,桥梁

E.科教卫生设施

8.狭义上的基础产业包括哪些内容: ( )

A.交通运输业

B.电力,能源工业

C.通讯产业

D.石油,钢材等基础原材料工业

E.科教卫生事业

9.财政投融资的特征有: ( )

A.属于风险投资,追求高盈利高风险

B.完全不追求盈利,只执行国家政策

C.既按照商业银行模式运作,又不完全以追求盈利为目标

D.使用范围主要是为基础产业融资

E.资金来源渠道比商业性融资广泛

四、判断题

1.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应首先保证投资性支出,再安排社会消费性支出. (错 )

2.社会消费和投资支出的最大区别是:消费支出是无偿的,而投资性支出是有偿的. (错)

3行政,国防支出是非生产性支出,其使用过程是对社会财富的消耗,应尽量减少.( 对)

4.文教卫生支出用于满足共同需要,属于“公共物品”,个人享用无需付费. (错)

5.接受教育所得到的利益完全是内在化和私人化的(即不存在外部效应),因此,教育是私人需要,教育费用应该完全由受教育者自己负担. (错 )

6.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表现为:投资首先是刺激需求,投资过程完成后又可以增加供给。

(对)

7.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主要采取直接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主要采取间接调控.

(对)

8.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弥补非政府部门投资的不足,使两者投资之和与社会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二是纠正非政府部门的偏差. (对)

9.私人投资追求盈利最大化,而政府投资完全不求盈利,只有产量最大化才能更好满足公共需要.(错)

10.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最好的方式是无偿拔款. (错)

11.财政投融资是将财政资金按商业银行规则运作,追求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对)

12.农业的特殊性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相对稳定,而农产品的需求具有波动性.(错 )

五、名词解释

1乘数作用

2加速作用

3基础产业

4财政投融资

六、简答题

1试简要分析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支出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为什么说"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3为什么说"教育经费应由政府和享受教育的人们共同分担"?

4各国政府对基础产业都奉行干预政策,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基础产业的干预有何不同?

5财政投融资有哪些特征?

6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论述题

1分析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并说明财政投资的主要范围有哪些?

2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说明,为什么需要财政对农业进行投资?财政投资于农业的重点领域是什么?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一、填空题

1.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补助支出、和。其中补助支出又可分为和。

2.社会保障支出是社会公共需要的组成部分,应该由提供.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从完全的制向制转换。

4.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经济中,财政补贴是主要任务是纠正不合理的结构,有助于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经济中,财政补贴的主要作用是纠正 ,实现国家的社会福利目标。

5.在我国财政统计中 ,财政补贴主要分为补贴和补贴两大类。

6.从税收支出的作用看,税收支出可分为性税收支出和性税收支出。

二、单项选择

2.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3.计划经济时期内,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与(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A.就业

B.怃恤

C.福利

D.救济

5.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 )

A.个人所得税

B.社会保障税

C.企业所得税

D.公积金

6.同社会保障支出相比,财政补贴支出的不同之处在于: ( )

A.财政补贴是无偿的

B.补贴可使领受人收入增加

C.补贴是由政府预算支付

D.补贴与价格变动有直接关系

7.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是因为其能够: ( )

A.增加受补贴者的收入

B.改变相对价格结构

C.完善财政支出的方式

D.解决困难企业的困境

11税式支出是指: ( )

A.通过征税所形成的财政收入用于财政支出

B.将税收收入用于特定用途的财政支出

C因法定的税收优惠使政府放弃的财政收入

D.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成本费用支出

12.税式支出的实质是: ( )

A.将税收收入用于特定的支出项目

B.特殊的财政补贴

C.征税过程发生的费用支出

D.征管不严所形成的税收流失

三、多项选择题

1.转移性支出包括: ( )

A.固定资产投资

B.社会保障支出

C.行政事业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

E.捐赠支出

2.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的内容有: ( )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财产保险

D.灾民救济

E.财政补贴

3.财政补贴支出包括的内容有: ( )

A.物价补贴

B.企业经营亏损补贴

C.政策性企业亏损补贴

D.财政贴息

E.社会福利与救济

4.不在"财政补贴"统计科目中列示的,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有: ( )

A.企业亏损补贴

B.财政贴息

C.税前还贷

D.税收支出

E.价格补贴

5.下列表述符合"税收支出"含义的有: ( )

A.税收支出是将税收取得的收入用于特殊项目的支出

B.税收支出是特殊的财政补贴

C.税收支出是政府给予纳税人的税收优惠而形成的财政收入的损失

D.税收支出是将税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困难企业和居民的补助

E.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支出

6.税收支出的形式有: ( )

A.减免

B.退税

C.抵免

D.投资

E.加速折旧

四、判断题

1.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公共劳务,应由政府来提供. ( )

2.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支出同属转移性支出,由政府无偿提供. ( )

3.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都具有反周期调节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 )

4.财政补贴的作用侧重于收入分配,而社会保障侧重于调节资源配置结构.( )

5.财政补贴总是与相对价格的变动相联系,而社会保障与价格变动无关. ( )

6.财政补贴在校正市场缺陷方面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越多越好. ( )

7.财政补贴是通过调节企业盈利水平来调节供求结构的. ( )

8.税收支出是用于特定用途的一项财政支出. ( )

9.税收支出的实质是税务机关将多征的税退还给纳税人. ( )

五、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制度

2财政补贴

3财政帖息

4税前还贷

5税收支出

六、简答题

1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比较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的同异点.

3我国财政补贴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试比较照顾性税收支出与刺激性税收支出有何不同?

七、论述题

1如何进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2.分析财政补贴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第六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填空题

1.财政收入既是一个过程,又代表一定量的 .

2.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通常将财政收入分为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其中,其他财政收入又分为收入, 收入和其他收入.

3.从资金来源上看,财政收入既来自于不同的所有制成份,又来自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从所有制构成上看,财政收入分别来自于经济, 经济, 经济,外资经济和个体经济等;从产业部门构成上看,财政收入分别来自于部门, 部门, 等部门。

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动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 水平和水平.

5.通货膨胀使政府从物价上涨中增加一部分货币性财政收入,被称作税.

6.影响财政收入的价格因素有: 和 .

7.财政赤字导致的通货膨胀中,财政收入的增量可分为所得和所得两部分.

二.单项选择

1.从形式上看,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是: ( )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国债收入

D.收费收入

2.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有: ( )

A.不断增长的趋势

B.不断下降的趋势

C.绝对量增长而相对量下降

D.绝对量减少而相对量增长

3.能够更准确反映政府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

4."经济决定财政"这一命题反映的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B.财政收入随价格的增长而增长

C.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分配制度决定

D.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

5.经济改革以来(1978-1995年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变化表现为:( )

A.财政收入总额增长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

B.财政收入总额减少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

C.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增长

D.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保持不变

6.在什么情况下,物价上涨才会导致实际财政收入增长: ( )

A.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B.物价上涨率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C.物价上涨率等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D.物价上涨率高于GDP增长率

7.从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看,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于: (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个体经济

D.外资经济

三.多项选择

1.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包括: ( )

A.税收收入

B.国债收入

C.企业收入

D.规费收入

E.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2.目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断下降的基本表现有: ( )

A财政收入总额逐年下降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下降D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

E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3.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动的因素有: ( )

A.经济发展水平

B.技术水平

C.价格水平

D.分配制度和政策

E.经济体制

4.下列能正确反映价格变动与财政收入相互关系的表述有: ( )

A.价格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使名义财政收入增加,实际财政收入也增加

B.价格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增加,但实际财政收入减少

C.价格上涨率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和实际财政收入都增加

D.价格上涨率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和实际财政收入都减少

E.价格上涨率等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增加,但实际财政收入不变

5.从财政收入的形式上划分,我国财政收入来自于: ( )

A.税收

B.企业收入

C.国债

D.其他收入

E.股分制企业收入

6.从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分别来自于: (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E.股份制经济

7.从经济部门构成上看,我国财政收入分别来自于: ( )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

E.信息产业

四.判断题

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下降是指财政收入总额的不断减少. ( )

2.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因此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因素.( )

3.通货膨胀使财政通过对GDP的再分配可得到更多的收入(即"通货膨胀"税),因而通货膨胀使财政实际收入增加,对财政收入是有利的. ( )

4.财政收入的规模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与社会制度没有本质联系. ( )

5.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财政收入规模呈下降趋势,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

参与公共产品分配规模减少是普遍规律. ( )

6.经济越发达,政府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 )

7.物价上涨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相等时,造成名义财政收入虚增,但实际财政收入并未增加. (

)

五.名词解释

1财政收入

2规费收入

3."通货膨胀税"

六.简答题

1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2试从分配制度及政策的变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方面,说明为什么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达轨过程中,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降趋势.

3.从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增加我国财政收入的途径是什么?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变化起决定作用?

2.分析价格变动如何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

第七章税收原理

一.填空题

1.税收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的出现,经济条件是的出现.

2.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表现为其具有、和无偿性.

3.税收的基本功能为财政功能和调节功能,税收的财政功能是指,调节功能是指调控经济。

4.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被称作或纳税主体.

5.税率的表现形式有 , 和累进税率.其中累进税率又主要分为和两种.

6.按税收是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税和税.

7.宏观税负水平是用税收收入占的比重来衡量的.

8.税收公平包括和两方面.

9.税收效应可分为: 和两方面

10.税收的超额负担主要有: 和两方面.

二.单选题

1.纳税主体为: ( )

A.纳税人

B.负税人

C.国家

D.征税对象

2.税收客体是指: ( )

A.纳税人

B.负税人

C.国家

D.征税对象

3.能够反映国家征税深度的指标是: (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4.能够实现税负转嫁的税被称为: ( )

A.直接税

B.间接税

C.中央税

D.地方税

5.能够体现税收"纵向公平"的税率是: (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全额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6.衡量微观税负水平的指标是: ( )

A.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B.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C.税率

D.税目

7.对下列商品征税后,哪一种商品最容易实现税负转嫁: ( )

A.自来水

B.矿泉水

C.水果

D.北京烤鸭

8.税收转嫁中的前转是指: ( )

A.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供货商

B.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购买者

C.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投资人

D.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本企业员工

9.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 ( )

A.对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普遍征税

B.凡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征税

C.凡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征不同的税

D.凡与企业进有横向交易关系的企业都征税

10.政府征税使纳税人减少高税商品需求,增加低税商品的购买,被称为: ( )

A.挤出效应

B.收入效应

C.支出效应

D.替代效应

11.拉弗曲线主要说明的是: ( )

A.公平分配

B.最优税率

C.税负转嫁

D.经济波动

12.下列不符合税收中性的是: ( )

A.国家征税使社会的损失尽量以税款为限

B.国家征税尽可能不带来超额负担

C.国家征税要避免对市场的任何影响

D.不使税收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三.多项选择题

1.税收的特征是: ( )

A.强制性

B.公平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E.简便性

2.税率的表现形式有: (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全额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E.超额累退税率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将税收划分为: (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价内税

D.价外税

E.共享税

4.衡量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有: ( )

A.税收总收入占GDP的比重

B.税收总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

C.税收总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企业所得税占企业实现利润的比重

E.企业纳税额占企业收入的比重

5.拉弗曲线说明的经济含义包括: ( )

A.高税率会有效增加财政收入

B.高税率会损害经济发展

C.高税率反而会减少税收收入

D.高税率取得的税收可能与低税率取得的税收相等

E.低税率是税制设计的最佳选择

6.下列情况下,哪些更容易实现税负转嫁: ( )

A.对商品征收的交易税

B.对收益征收的所得税

C.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商品

D.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的商品

E.竞争性大于垄断性的商品

7.税收转嫁的方式有: ( )

A.顺转

B.逆转

C.中转

D.混转

E.周转

8.政府征税给纳税人行为带来的影响效应有: ( )

A.收入效应

B.支出效应

C.挤出效应

D.替代效应

E.紧缩效应

四.判断题

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 (对)

2.国家无偿征税的税收负担,最终都由纳税人承担. (对)

3.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国家征税后会使财政收入增加. (错)

4.拉弗曲线说明,提高税率可更多地增加财政收入. (错)

7.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对经济过程的不干预. (错)

8.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其税款也越容易转嫁. (对)

1纳税人

2负税人

3课税对象

4税率

5直接税

6从价税

7税负转嫁

8税收归宿

9起征点

10免征额

13税收超额负担

14税收中性

六.简答题

1说明拉弗曲线的意义.

2税负转嫁的条件是什么?

3如何理解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4税收效率的含义是什么?

5如何理解税收中性?

第八章税收制度

一.填空题

1.税收的主体是 .

2.税制的组成主要分为: 和 .

3.增值税的类型有: , 及三种.

4.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 , 和 .

二.单项选择

1.税收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商品税的征税对象是: ( )

A.商品流转额

B.商品收益额

C.商品利润额

D.商品增值额

3.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价值中的: ( )

A.C部分

B.C+V部分

C.V+M部分

D.C+M部分

4.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5.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 ( )

A.销售收入

B.营业收入

C.纯收入

D.级差收入

6.我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是: ( )

A.增值税

B.土地增值税

C.企业所得税

D.个人所得税

7.农业税属于: ( )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行为税

财政学陈共习题参考答案

《财政学》 一、单选题 1.当资源配达到了这样的状态: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些人处境变坏。这种状态称为(D) A.免费搭车现象 B.边际效用递减 C.市场失灵 D.帕累托最优 2.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的研究课题是(D)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A) A.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B.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C.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存在规模经济 4.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5.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A)其社会边际成本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没有固定关系 6.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7.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8.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9.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10.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1.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A) A.社会消费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2.(A)是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13.目前我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补贴和(D) A.城市居民生活补贴 B.住房补贴 C.社会保障补贴 D.价格补贴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财政学选择题题库

(A)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 财政 B. 货币政策 C. 税收 D. 国际贸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D) A. 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 B. 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 C. 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 D.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发展和稳定 正确答案:D 市场失灵的表现在(ABCD) A. 信息不完全 B. 公共产品 C. 市场垄断 D. 外部效应 正确答案:A B C D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BCD)。 A. 强制手段 B. 立法和行政手段 C. 财政手段 D.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C D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正确答案:正确 高等教育是一种(B) A. 劣质品 B. 准公共物品 C. 私人物品 D. 纯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是(A) A. 公共定价 B. 采取反垄断措施 C. 收费 D. 征税 正确答案:A 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等行业可采用的公共定价方法是(AB) A. 二部定价法 B. 负荷定价法 C. 平均成本定价法 D. 边际成本定价法 正确答案:A B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形式包括(BCD) A. 市场自由 B. 政府参股 C. 政府补贴 D. 政府授权经营 正确答案:B C D 若某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认为该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生产。 正确答案:错误 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公共项目的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影子价格。正确答案:正确 在公共支出结构中,消耗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 保证社会安定的职能 C. 资源配置职能 D.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 正确答案:C 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A.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 B. 非均衡增长模型 C.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D. 政府活动扩张 正确答案:C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财政学试题库

财政学试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国家财政是一个_________,同时又是一个_________。 2._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国家分配的主体的含义是国家是分配的前提、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_________、_________地位、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企业 D.市场 2.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是()。 A.剩余产品 B.公共需求 C.国家的存在 D.人民的要求 3.财政产生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 B.剩余产品中的一部分 C.必要劳动产品 D.剩余产品 5.财政分配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国家主体性 C.公共性 D.无偿性 6.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买公债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7.现代西方财政学的创始人是( )。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凯恩斯 D.布坎南 8.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 A. 企业行为 B.公共部门经济行为 C.私人部门经济行为 D.中央政府支出 9.古典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A.威廉?配第 B.魁奈 C.亚当?斯密 D.阿罗 E.布坎南 10.现代西方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A.凯恩斯 B.魁奈 C.阿罗 D.大卫?李嘉图 E.萨缪尔森 11.下列属于财政范畴的有()。 A.税收 B.公共支出 C.公债 D.政府预算 E.政策制度 12.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完整word版)陈共《财政学》习题

《财政学》习题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企业 2.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益的现象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外部效应 D.免费搭车 3.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 ( ) A.产量增大 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 C.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 D.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 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6.外部效应是指: ( ) A.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B.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失 C.微观主体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未予补偿或给他人带来的收益未得到回报 D.微观主体无偿享有他人的利益 7.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上: () A.竞争性产品 B.垄断性产品 C.私人产品 D.公共产品 8.公共物品是指: ( ) A.人人都需要的产品 B.具有社会共同利益的产品 C.具有非盈利性的产品 D.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9.混合物品是指: ( ) A.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各占一半的物品 B.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混杂的物品 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 D.由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物品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公共需要是每个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总和 B公共需要由每一社会成员无差别的共同享有 C享有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一定代价

财政学-习题集及答案(陈共)(2)

财政学习题集 第1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二、填空 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 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3~0.4 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四、不定项选择 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 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政府决策失误 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D、寻租行为 6、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 B、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单一性 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财政学习题集

财政学B习题(2019.上) 一、单选题 1.下列产品类型中,属于混合公共物品的是指……( B ) A义务教育B科技开发C国防D行政管理 2、公共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主要侧重于……………( B ) 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职能D经济发展职能 3、财政支出中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适用于………( D ) A基础设施支出B环保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文化支出4、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的税制是指:………………(A ) A累进税制B比例税制 C定额税制D累退税制 5、政府的维持性支出包括…………………………( C ) A环境保护支出B交通运输支出 C国防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 6、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的国际警戒线是…………( A ) A20% B25% C30% D35% 7、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方式是……………………( C ) A增加税收B发行货币C发行公债D银行借款8. 目前我国税收中采用超率累进税率的是……( C ) 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土地增值税 D、消费税 9.税收的确实原则是谁提出的……………………(A ) A、亚当。斯密 B、威廉。配第 C、大卫。李嘉图 D、西斯蒙第 10、社会救助的保障目标是………………………( B ) A、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B、最低生活需要 C、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D、劳动者及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 11.下列产品类型中,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是指……( C ) A高等教育B科技开发C国防D社会保障 12、公共财政的购买性支出主要侧重于……………(A ) 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职能D经济发展职能 13、税收资本化一般出现于………………………( B ) A汽车交易B土地交易C服装交易D日常品交易14、衡量税收负担的税收要素是指…………………( A ) A税率B纳税地点C课税对象D纳税环节15、社会公共服务支出是指………………………( D ) A一般公共服务支出B交通运输支出 C国防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财政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典型公共产品的是()。 A、公共汽车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公平与效率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3.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公共产品特征是指() A、非盈利性 B、非排他性 C、不可分割性 D、非竞争性 4.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社会产品 B、社会财富 C、剩余产品 D、国民收入 5.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属于() A、交换环节 B、生产环节 C、消费环节 D、分配环节 6.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7.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A、不断膨胀 B、日渐缩小 C、基本保持不变 D、无规律波动 8.可以反映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各个时期政府职能与活动范围变化情况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A、按支出具体用途分 B、按国家职能分 C、按最终用途分 D、按支出经济性质分 9.在下列方法中,最适用于财政支出有关投资性项目的效益评价的是() A、企业投资财务分析法 B、“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公共劳务”收费法 10.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项目是() A、基本建设支出 B、文教经费支出 C、国防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11.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2.教育需求实质上是一种()。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13.科学技术的财政性质属于()。 A、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混合公共产品 D、私人产品 14.国防的财政性质属于()。

财政学题库

财政:财政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运用公共权力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家分配论:财政产生的原因有两个: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经济基础、政治前提社会公共需要论:财政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财政分配形式是如何发展的:力役——实物——货币。 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形态,即政府财政将按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来确定其职能和开支。 财政学:财政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借助于政府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稀缺资源来最好地达到效率与公平两大经济目标的学问。 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依靠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外部效应:在现实经济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即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不利或有利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因此提供补偿或取得报酬,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前者一般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后者一般称为外部经济或外部正效应。 (1)外部负效应与资源配置导致产量过多 (2)外部正效应与资源配置导致产量不足 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的特点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斥性。 公共产品的分类 1.按公共品的性质,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 2.按公共产品的共用地域,分为全球性共用品、全国性共用品、区域性共用品和地方性共用品。 市场为什么不能提供公共产品市场无法防止分文不付的人得到这种产品,不能解决免费搭车问题。但公共产品却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这就产生了市场失灵。 财政职能:所谓财政职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财政本身固有的功能。它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而非财政概念决定的;经济条件不同,财政职能也不同。 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的制定、调整与实施,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政府通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运用,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等政策目标。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1)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间配置 (3)调节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配置(4)调节资源在政府内部的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所谓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进行调整,通过收入转移或税收政策改变市场初次分配的结果,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所认可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态。 公平的标准(1)规则公平(2)起点公平(3)结果公平 一般说来,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可以作为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测量尺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公平的理解受人们价值判断的左右。而价值判断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甚至在所有这些情况下的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衡量收入的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有哪些: (1)贫困线:贫困线是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贫困状态的一个指标,国际上比较常用的确定贫困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人们的收入状况来确定;二是根据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货物和服务来确定,即根据维持基本生存需要摄取多少热量、蛋白质、需要的衣物、住房面积,赡养系数,卫生教育等来确定。贫困线具有多样性、动态性。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各种财政收人形式中,()不属于强制性财政收入。 A.国有企业收人B.规费收入C.税收收入D.债务收入 2.()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 A.行政管理支出B.社会文教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国防支出 3.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收入。 A.各项税收B.利润C.收费D.债务 4.在我国财政预算收支科目设置上,对于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的处理方法是:()。 A.两者都列入财政支出B.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价格补贴列支 C.两者都冲减财政收入D.价格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企业亏损补贴列支 5.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财政收入中被称为()。 A.使用费收入B.规费收入C.特许费收入D.劳务费收入 6.( ) 的税负转嫁方法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在所购商品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再从事经济交易。 A.税收前转 B.税收资本化C.税收后转 D.税收消转 7.公债偿还资金的最终来源主要是()。 A.预算盈余B.发行新债收入C.税收收入D.利润上缴收入 8.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不利。 A.累进税制 B.比例税制 C.定额税制 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 9.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B.农轻重C.基建与更改D.工业与农业 10.发行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从()开始。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1.在以下财政支出项目中,用于转移性财政支出项目的是()。 A.公共工程投资B.国防军费开支C.事业费支出D.失业救济 12.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是()。 A.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过低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盲目性和失灵现象 C.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差D.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成本过高 13.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D.规费收入 14.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有利。 A.累进税制B.比例税制C.定额税制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 15.从价值形态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固定成本CB.可变成本VC.剩余价值MD.以上都不对 16.将下列概念按其范围从大到小排序。() A.国债公债外债B.公债国债外债 C.外债国债公债D.公债外债国债 17.有偿性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C.发行公债D.教育附加费 18.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A.社会保障B.资本转移C.财政补贴D.债务利息 19.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筹集资金而收取使用费所依据的原则是()。 A.横向公平原则B.纵向公平原则C.受益原则D.能力原则 20.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率是财政的()职能。

《财政学》练习题(1-6章)(含答案)

《财政学》第一至六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 B )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私有制的产生 D、阶级的出现 2.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D ) A、私有制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 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B )。 A、花园 B、国防 C、教育 D、私人住宅 4.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D )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 A )是确定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依据。 A、市场失灵 B、计划失灵 C、GNP D、GDP 6.从财政的本质来看,财政体现的是( B )。 A、以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B、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C、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D、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财政分配范围的是( C )。 A、公务员的工资 B、法院法官的工资 C、企业职工的工资 D、解放军战士的津贴 8.若按社会中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分类,以下各项支出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B )。 A.基本建设支出 B.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 9.按国家职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A )。 A经济建设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支出 D积累性支出 10.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的支出是( D ) A积累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11.以下各项指标更能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实际状况的指标是( A )。

A.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C.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D. 财政投资占GDP的比重 1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是( A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经济政策 13.尽管政府采购的数额巨大,但它也只是( B )的一部分。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补贴 D.财政透支 14.政府采购中最能体现公开原则的采购方式是( B ) A.询价 B.招标 C.协商 D.谈判 15.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B )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于两文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捐款。 D.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16.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D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7.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A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专项支出 18.用于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经费应当由( C )承担。 A.银行 B.金融市场 C.政府 D.微观主体 19.医疗卫生服务应当主要由( C )承担。 A.福利机构 B.金融市场C.政府 D.微观主体 20.我国目前点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为( A )。 A.现收现付制 B.基金制 C.收付实现制 D.社会保险税 21.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 B )。 A.准公共需要 B.纯社会 C.私人需求 D.以上都不对 22.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应当( A )全社会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 A.≥ B.≤ C.= D.< 21.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 A )农产品生产的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无从产生。。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 1、配置资源: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 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④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分配收入: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加强税收调节。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二章 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 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 3、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 五、什么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 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方法:平均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 六、试述“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 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 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第三章 八、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 2、政治因素:财政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