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交流课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交流课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交流课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交流课教案

面对阳光,便不会看到阴影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外阅读交流课教案

仁桥小学徐仁娟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

2、了解作者特殊的经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精神魅力。

3、理解文章所传达给我们的人文精神,并时时提醒我们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相关文字和图片)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生命,将人性之爱的火炬照亮整个生命的过程;这样,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面对挫折与磨难,人生需要坚强。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位生命强者的作品,这就是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二、整体感知,初识人物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你读这本书的时候,读了书的哪些地方?哪些内容?(封面、封底、前言、导读等)

2、这是一本奇书,2005年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这本书。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回顾一下它的主要内容吧!(生答)

3、读完这本书,海伦·凯勒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师: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

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马克·吐温曾经这样评价过海伦·凯勒: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暴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出示,指名读。)

三、研读文本,感悟人物

1、师:光明,对于我们这样身体健全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平常,但对于一个盲、聋、哑的人来说,光明意味着什么?海伦·凯勒这样想——出示P237最后3小节读一读。

她将如何安排这三天?

2、有了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

△出示:首先,我希望长久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当我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帮我张开了心灵的眼睛。

(1)“凝视”是什么意思?(专心地看;目不转睛地看;用心地看;用情地看)

(2)“长久地凝视”中包含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呢?

(3)读好这段话。

读着这段话,我们头脑中不禁浮现出海伦和沙莉文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你眼前的是哪些画面?

a、莎莉文老师教育“我”认识“水”。(给了我知识)

b、莎莉文老师引导“我”理解“爱”。

c、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给了她快乐和精神)

(4)小结: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海伦打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海伦从黑暗中引向光明。(出示投影片)是莎莉文老师让海伦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海伦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现在你明白海伦为什么要长久地凝视她亲爱的老师了吗?

(5)再读这段话。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和海伦一起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用

海伦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是为了爱我才来的”老师,当然是海伦首先要看的,而且是要长久地凝视的老师,这是她最大、最真诚的心愿。作为残疾人,莎莉文老师给予了海伦足够的同情、耐心和坚强。

3、海伦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了同情与坚强,也学到了同情与坚强。在这篇文章中,她也流露出来了,你发现了吗?

(1)出示:从第五大道出发,我要环城游览——到公园大道上去,到贫民窟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我还将参观外国人的居住区,进行一次不出国门的海外旅行。我会尽量睁大眼睛注视幸福和悲惨的全部景象,以便能够深人了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P244)

(2)出示:我的眼睛决不轻易放过一处风景,我将争取密切关注每一件事物。有些景象令人愉快,使人陶醉;也有些则是极其凄惨,令人感伤。对于后者,我绝不闭上我的双眼,因为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它们面前闭上眼睛,就等于关闭了一半的思想。(P245)

△文字是有深度的,从这两段话中你又读出了海伦怎样的内心呢?

△这是海伦对全人类的关注,对富人与穷人,对普通人与孩子,对外国人的关注,对幸福与不幸人的关注。一个残疾人,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本应让世人来关心与同情,可她却同情关心别人。一个多么博大的胸怀,一颗多么慈爱的心,这就是博爱。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和最善良的本性。

△“我绝不闭上我的双眼”,这是对困难、挫折、悲惨的正视。勇敢地去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这就是海伦的精神。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学会了说话,她能用几国文字进行演讲。

(3)看视频:

这是海伦在用英语进行演讲。

这是海伦在用法语进行演讲。

△你看到了什么?

4、小结:从海伦深刻的人生体验中,我们感受到了她对人类的爱。这么细腻、丰富而又深厚的爱,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乐观向上,看到了坚韧不拔,看到了善良与美丽,看到了她的伟大与神奇,所以受到感染,更充满了感激。难怪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再读这句话)

5、课件出示海伦的名言:(1)只要朝着阳光,就不会看到阴影。

(2)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四、分享与体验

海伦的一生是一曲命运交响曲,是她和命运的博斗抗争,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加上这节课的交流,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或有什么新的感悟?动笔写一写,然后交流。

五、课堂总结:

1、最后送给同学们几句话: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是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是可以展现笑容;我们不能决定他人,但是可以把握自己;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是可以利用今天;我们不能样样顺利,但是可以事事尽心。

2、课后希望大家阅读: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张海迪的《天长地久》,

六、板书设计:

面对阳光,便不会看到阴影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外阅读交流

亲情善良

坦诚博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