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阳泉市平定县编号:()

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

作者:李晓华单位:阳泉市平定县槐树铺学校

性别:女邮编:045201 电话或手机:6141085

【摘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教师要灵活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

【关键词】学生积极性策略主动性

【正文】

一、学生积极性的界定:学习积极性从心理学上讲,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所谓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基于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而产生的认真的态度、积极的情绪、顽强的毅力和主动进取精神。学生在学习中才会表现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通常体现在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毅力等方面。它由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方面组成。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最活跃的因素。主要是学生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初中学生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渴望获得知识的意识倾向。在好奇心和求知欲基础上产生的力求获得知识或爱好某种事物与活动的倾向,便是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

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文综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下面就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一)开端引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如在讲《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一课时,我采用的导入是:“上节课,我们在学习“抗击侵略的英勇业绩”时,有哪些内容是发生在清王朝统治时期的?学生答:郑成功收复台湾、清王朝统一台湾和雅克萨之战。教师:这说明清王朝已对我国东南的台湾和东北的黑龙江地区加强了统治,巩固了统一。今天,我们进一步通过清王朝加强对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统一,了解“康乾盛世”时期的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概况。学生听了导入后精神明显集中起来。再如我在讲授《三国鼎立》一课时,运用《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我引导学生: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比如曹操、袁绍、袁术、公孙度等。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

口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那么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是谁顺应了历史潮流,结束了这种战乱的局面呢?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曹操”。我乘机引用孩子们学过的诗《龟虽寿》里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问“壮心”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告诉学生“统一天下”。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争是官渡之战。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二)竞争激趣。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背诵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记得快,记得牢;在写作业时,让学生比一比,谁写得规范、整齐;课堂上比一比谁领会得深刻,谁守纪律,谁发言积极、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三)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战争每次是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影响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有点新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新词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

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到欢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象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象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都有"新意"。讲历史未尝不可以演一演课本剧;复习课未尝不可以进行猜谜语、知识抢答;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放电影如《开天辟地》、唱歌曲如《春天的故事》......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学科间的整合,能带动学生探索的主动性。

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们会发现学科间其实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有内在联系的。如语文和英语同属于语言学科,有许多相同之处;历史和语文、政治有很多贯通的知识可以相互运用;历史也有涉及的物理、数学、英语的知识。如果老师上课时注意这一点,学生会觉得有新鲜感,从而激发兴趣,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会带动他们探索的主动性。

如讲到历史“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忆江南》里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历史上“东吴的造船业发达”可从杜甫的《绝句》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看出来;再比如《过伶仃洋》里“干戈寥落四周星”的“四周”指的是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到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流亡政权,统一全国。再如讲年代尺可以与数轴结合;物理上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结合。

总而言之,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