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

[编辑本段]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

李泽厚的学术探索,对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具有重要影响。这种重要性,首先不在于他对具体学术问题富于新意的阐释,而在于他作为哲学家的宏观视野在美学学科建构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他率先肯定实践对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本体地位,推动50-60年代的美学讨论超越了心—物二元对立的反映论模式。他通过康德研究建立了“主体性实践哲学”,其中对使用、制造工具的物质实践作为社会存在本体地位的强调,以及对于历史唯物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地位的正面肯定,在80年代初具有双重积极意义,那就是,强调实践的主体性,有助于消解庸俗唯物论的影响,强调实践的物质性,有助于消解斗争哲学的影响。“主体性实践哲学”对个体主体性的领悟,使其所谓社会、实践等范畴显示出区别于同时代其他哲学教科书的特殊活力。当然,这种领悟与其立足于整体性的理论视角之间也形成了某种紧张,但这种理论紧张对年轻一代的理论思考却形成了特殊的刺激效应。为了消除这种紧张而创构的“积淀”学说,虽猜想多于证明,却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进入90年代,他又提出“情感本体”的观念,体现出追踪时代潮流的努力,只是这个观念没有带动其既有体系的整体性嬗变,也没有成为新的理论建构的阐释起点,而基本上停留在感性咏叹的层面。

(一)

李泽厚登上美学舞台之初,是以朱光潜为主要批判目标的。但50-60年代的大环境决定了朱光潜不批自倒的地位,因此,真正成为李泽厚新理论确立之障碍的,主要是蔡仪的唯物主义美学。蔡仪是从认识论立场切入美学问题的。在他看来,美是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这种属性即“典型性”;美感是我们的意识对这种典型性进行反映的结果。反映当然是第二性的,并且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在这种反映论美学的框架中,美学基本问题被归纳为心—物关系问题,美的本质被对应于物,人的活动则被对应于心的意识。因此,问题的核心,就成了美与美感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种框架的弊端在于,单纯从意识—反映的角度对审美活动进行分析,则人的地位和功能无形中就被心的地位与功能问题所取代了。取代的结果,是如果强调人在审美活动中的能动地位,就往往流于主观主义;而抗拒主观主义的结果,是常常陷入机械反映论的泥坑。李泽厚的贡献,在于将“实践”范畴引入了有关美的本质的思考中。李泽厚认为,作为个体的人之所以能够从审美的角度欣赏自然,是因为作为类的人的“实践”改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本来是与人对立的自然变成了某种程度上是为人的自然,所谓“人化的自然”。探求美的本质,主要不能依据个体心理意识层面的所谓反映,而应依据群体人类物质实践层面的创造。这种实践的创造是过程性的,所以对美的本质的透视,不能局限于个体美感对它的横向的认识关系,而还必须转向纵向的美的历史生成过程。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李泽厚批评说:“…人?在蔡仪这里也仅是作为鉴赏者、认识者而存在,根本没有看到…人?同时也是作为实践者、对现实的改造者

的存在。”在“…美?的诞生”、同时也是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生过程中,消极被动的、作为映现工具的“心”或曰“美感”,顺理成章地转化成了创造历史、也创造自身的“人”,其活动范围拓宽了,僵化的心—物对立得以消解。“实践”作为联结主体与客体的桥梁,使人作为主体与自然作为客体的相互对话与交流,从而也是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成为了可能。

(二)

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李泽厚通过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性研究,提出了“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口号,并以此为前提,对有关美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主体性实践哲学”将李泽厚自己50-60年代所倡导的“实践”范畴中潜含的“主体性”内涵突出了出来,使作为历史主体的行动着的“人”成为了哲学关注的焦点。就当代中国美学的学科发展来说,“实践”观点的意义在于推动美学摆脱了静态的认识—反映模式,“主体性”观念的意义,则是明确了审美活动内在的自由本性,并有效地推动中国美学突破长期以来所习惯的哲学—文艺社会学阈限,向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深层心理学等多学科开放。与对“主体性”的强调相应,李泽厚对“实践”的阐释也发生了变化。50—60年代,李泽厚谈“实践”主要是针对孤立的实体观念及静态的认识—反映模式,强调其作为物质性力量在改造自然与人自身方面的巨大可能性。70—80年代李泽厚强调的,则主要是“实践”所体现的人所特有的自动、自觉、自为的特性。60—7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诸多尖锐矛盾,不能不触动李作为哲学家的敏感。这种触动对其学术探索方向产生了影响,这就是促使他在主体性范畴中给个体留下比较明确的存在空间,并正面批评了“从黑格尔到现代某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历史必然性的不恰当的、近乎宿命的强调,忽视了个体、自我的自由选择并随之而来的各种偶然性的巨大历史现实和后果”的倾向。认为“把一切予以逻辑化、认识论化”的结果,是“个体的存在的深刻的现实性经常被忽视或抹掉了。人成了认识的历史行程或逻辑机器中无足道的被动一环,人的存在及其创造历史的主体性质被掩盖和阉割掉了”。

然而,李泽厚并没有由此走向认同解构整体性框架的个性解放思潮,而只是希望通过改良,使这个整体性框架变得更富于弹性一些,更温和一些。在基本理论视角上,“主体性实践哲学”与“实践美学”仍然一脉相承。尽管承认主体存在着群体与个体两个不同层面,但“主体性”范畴仍主要是在与“类本质”的联系中加以确定的:“这种主体性的人性结构就是…理性的内化?(智力结构)、…理性的凝聚?(意志结构)、…理性的积淀?(审美结构)。它们作为普遍形式是人类群体超生物族类的确证。”就此而言,个体的生存活动,无论多么重要,也仍然扮演的是负载工具、显现形式的角色。50-60年代的“实践美学”将“本质”的决定权系于作为类的物质性实践,这种倾向在“主体性实践哲学”中依然如故:“这并不是说人的主观意志、情感、思想不重要,不起作用,而是说从哲学上看,它们不能在美的最终根源和本质这个层次上起作用。………人?更明确是指人类,而不是指个体、个人。”

(三)

一方面是坚持理论的整体性视角,强调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性实践及相应的群体、理性之类概念的本体地位,另一方面,又试图给这种整体性框架灌注新的活力,给个体性留下适度的活动空间。这种双重性努力决定了“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内在紧张。“积淀”观念某种意义上就可以视作这种内在紧张的结果。“积淀”观念中,能够看到康德先验认识形式、荣格心理原型等学说的影响,但在根本上,它是“实践美学”—“主体性实践哲学”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李泽厚将对象世界的审美属性与主体自身的审美能力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但又强调这种实践的抽象总体性,强调其对具体主体活动间的超越关系。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抽象总体性的实践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具体对象的审美属性及具体社会成员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的?也就是说,“实践”范畴对于僵硬的心—物对立、主—客对立以及主体自身感性—理性对立的超越都存在着如何具体落实的问题。对于50-60年代的“实践美学”而言,这个问题还不突出,因为那时的个体及具体完全被笼罩在总体性的阴影之下,但是,对于明确承认了主体性的个体和群体两个不同层面的“主体性实践哲学”来说,这个问题就无法回避了。“积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不论是具体自然物的审美属性,还是具体个体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或审美形式感,都不是总体性的物质实践活动所能直接创造的,也不是在这种实践活动基础上抽象出来的认识理性或道德理性所能直接设计的,这种决定必然经过个体活动的中介。“积淀”说的目标,就是既论证这种总体性实践作为本体对具体审美活动作为现象的决定地位,同时也对个体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要研究理性的东西是怎样表现在感性中,社会的东西怎样表现在个体中,历史的东西怎样再现在心理中。后来我造了…积淀?这个词,就是指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累积沉淀了一种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它是通过…自然的人化?的过程来实现的。”李泽厚对“积淀”的具体形态、类型、方式和途径等,都曾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某些解释,总体上看,这些解释还属于猜想性质的,因而在产生广泛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众多非议。作为哲学阐释,是否具备实证性根据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意在消解纠正“实践美学”忽视个体历史地位的倾向,从而消解“主体性实践哲学”内在理论紧张的“积淀”之说,其思路,仍然是从起源过程中寻求本质的奥秘,是从外在工艺—社会结构中寻求内在心理的奥秘,它对于文化进程的描述,仍然是片面强调由历史而现实,由群体而个体的单向度传递过程。就此而言,“积淀”说没有能够真正化解“主体性实践哲学”因为既要肯定个体地位又要坚持群体本位立场而产生的内在紧张。

(四)

从80年代末开始,一种与“主体性”范畴存在着明显气质差异的“情本体”概念,在李泽厚的美学与哲学思考中愈来愈引人注目。“情本体”概念的提出,一方面同李泽厚早在1984年就提出的“建立新感性”的命题有继承关系,另一方面,则同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思潮的冲击及国内更年轻一代对“积淀”说的批判不可分。“建立新感性”强调的,是通过审美活动来塑造新的人性,在个体、感性的形式中实现理性的、社会的飞跃。因此,它与“积淀”观念是一致的。只是前者立足于个体接受的角度,后者则立足于群体传递的角度。但在《华夏美学》中,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这个似乎是普遍性的情感积淀和本体结构,却又恰恰只存在在个体对…此在?的主动把握中……去把握、去感受、去珍惜它们吧!在这感受、把握和珍惜中,你便既参与了人类心理本体的建构和积淀,同时又是对它的突破和创新。因为每个个体的感性存在和…此在?,都是独一无二的。”由对“此在”的独一无二的强调,李泽厚走向了从“工具本体”到“情本体”的转变:“从程朱到阳明到现代新儒家,讲的都是…理本体?、…性本体?。这种…本体?仍然是使人屈从于以权力控制为实质的知识—道德体系或结构之下。我以为,不是…性?(…理?),而是…情?;不是…性(理)本体?,而是…情本体?,不是道德的形而上学而是审美形而上学,才是今日改弦更张的方向。”事实上在《美学四讲》就曾出现过类似鼓吹感性此在之本体意义的语句。

“情本体”与“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在于后者虽不否定个体感性的存在,却将这种存在的内容归结为工艺—社会结构作为“工具本体”的直接延伸。由此才能理解80年代以前的李泽厚对所谓真正科学的美学的信心:“审美……的结构是社会历史的积淀,……其具体表现形式将来应可用某种数学方程式和数学结构来作出精确的表述。”但到90年代“情本体”时,李泽厚明确承认:“…情?是…性?(道德)与…欲?(本能)多种多样不同比例的配置和组合,从而不可能建构成某种固定的框架、体系或…超越的?…本

体?。”

李泽厚走向“情本体”的理由,按他自己的解释,是因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以…人活着?为出发点”,因而要将“使用—制造工具的人类实践活动”“命名为…工具本体?”。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世界支配、引导人类前景的时刻将明显来临。历史将走出唯物史观,人们将走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从而…心理本体?(…人心?—…天心?问题)将取代…工具本体?,成为注意的焦点。”如其所描述:“…不知何事萦怀抱,醉也无聊,睡也无聊。?如此偶然人生,如此孤独命运,怎能不…烦?、…畏??但与其去重建…性?、…理?、…天? …Being? …上帝? …五行?……等等…道体?来管辖、统治、皈依、归宿,又何不就皈依归宿在这…情?、这…乐?、这…超时间?、这…天人交会?总之这…故园情意?中呢?”问题是,强调“工具本体”与“心理(价值)本体”与人类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对应性的结果,是自觉不自觉地割断了二者之间的本质性相关。李泽厚曾解释说:“…体?指本体、实质、原则(body,substance,principle),…用?指运用、功能、使用(u se,function,application)。”按此界定,则在“实践美学”及“主体性实践哲学”,李泽厚是立足于总体性而将“工具本体”当做处在主动构造地位的“本体、实质、原则”的,因为处于这样的“体”的地位,因而“工具本体”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工具”的定位。“情感本体”的提出,则意味着,李泽厚试图将自己的立足点转移到个体的精神性生存层面。

但由于“情感本体”缺乏内在于类的物质实践的规范功能,这就既使得对它的强调落入了我们前面所说的“主观性”,又使得所谓“本体”的定位流于空泛。对此李自身也有所自觉,所以说“这个…情本体?即无本体,它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体?”。

提出“情本体”范畴,体现了李泽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方向和世界哲学主导思潮,超越“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努力,但“情本体”之丧失形上超越品格,与其强调“工具本体”的一贯思路却有内在关联。在李泽厚的思路中,超越性的价值关切与个体存在意义的追寻,并不构成人类实践进程的内在环节,它们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本质性相关,而只是“经济上去了”,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后,人们可以获得的某种权利、享受、奢侈。在“实践美学”中,个体生存活动的意义,包括个体的审美与自由,被规定为体现“工具本体”必然性的某种形式,而到“情感本体”,则被定义为“工具本体”高度发达后的某种衍生物或点缀。在这两种情况下,个体性都不具有对“工具本体”的建构功能。如果说区别的话,那么定位为“形式”表明的是个体对现实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甚至献身热诚,而定位为“本体”乃至“万岁”,则表明的是从生存压力下有所解脱之后心态上的闲适和惬意。

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中国美术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所以应把握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时代在变,同样美术史发展进程中审美观念也在变化着。秦汉是中国美术史第一高峰,秦汉时期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空前繁荣。 秦汉有大规模的秦俑和汉俑,秦汉代的建筑材料瓦当也很出名,画像石砖也是这一时期独一无二的。篆刻也也是这时出现的。还有墓室壁画帛画。封建社会,经过战国的孕育催发期,至秦始皇统一六国而正式确立。可惜好景不长,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皂正式建秦至公元前206年秦子婴投降刘邦,秦政权只维持厂十几年。但开创封建制度,以及为封建文化奠基之功,永昭史册。汉承秦制,两汉四百多年的统一局面,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兴地上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山朝气蓬勃的、旺盛的生命力。封建经济、文化以奴隶制无法比拟的速度飞速发展。美术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筑、雕刻、工艺、绘画、书法等等,全面繁荣。秦汉建筑实物虽多已不存,但通过文献记载及少量遗迹,可约略知其汉模。西汉开国宰相萧何提出的“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思想,成为汉代以后2 000多年来中国皇家建筑的最高美学准则。秦汉雕刻尤其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霍去病基石刻群,成为秦汉大剧纪念性雕刻的杰出代表,它们为后世中国的雕刻艺术树立了写意与写实两种风格的典范,秦汉工艺美术咀鲜明地反映出华贵、粗犷、质朴的时代精种风貌,其中尤以漆器、纠绣工艺最为突出秦汉绘画也迈上了历史的新台阶,流传下来的大量画像砖、画像石,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真实性、广泛性是丰前的,汉墓帛画更显示出汉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技巧。秦篆、汉隶继商周金文之后,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美术更是精彩纷呈,太多的迷,太多的事,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去拜读。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 两汉美学 先秦时期产生了不少美学派别,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和道家。它们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根基 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他的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上。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称为“文”,把内在道德的善称为“质”,认为文、质应该统一起来,外在形式的美可以给人感官愉悦,但只有与善统一起来才具有真正的价值。真正的美就是人与人之间有亲疏差等的互助互爱,即实现“仁”这个最高原则。 孟子宣扬了儒家所提倡的人格精神的美,提出了“理义之悦我心,并且在有关个人道德修养的所谓“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中,涉及了艺术创造中个体的情感和意志作用等问题。 荀子则提出了“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说法,涉及到主体能动活动同美的关系,特别是它要求对立面统一的素朴辩证法观念和对刚健之美的提倡,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理论和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和法家都从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对审美与艺术采取蔑视以至否定的态度墨家主张“非乐”,即否定艺术,认为审美与艺术活动只能“亏夺民之衣食之财”,无补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它反映了古代小生产者的观念和狭隘眼界,但又有揭露批判剥削者的一面。 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但道家美学的真正代表者是庄子及其学派。道家美学的全部思想建立在关于“道”的理论基础之上。儒家美学充分地肯定美与善、善与真的统一,认为这种统一是绝对合理和不容置疑的。而道家美学则相反,它处处致力于揭露美与善、美与真的尖锐矛盾以及美丑对立的相对性、虚幻性和不确实性。 屈原之美学 在战国后期,随着南方楚国文艺的发展,出现了以屈原(约前340~前277)为代表的楚骚美学思想。它汲取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格精神和主张“文”与“质”、美与善相统一的思想,但又不受儒家严格的礼法束缚,在美的追求上,非常重视情感的热烈表现和想象的自由抒发。 两汉美学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丰富了先秦美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美的追求,对个人的才能风貌的讲求以及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思索,都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的个性、爱好、趣味等等在封建制度所能容许的范围之内,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注意和重视。上层社会士大夫对审美与艺术问题的重视,人物品藻和玄学思辨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门文艺理论的品评。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对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这种看法,我以为太狭窄了。 这涉及对美学对象的看法。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美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现代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而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研究美学史,应该站在现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一些。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以审美文艺学(文艺美学)的内容占的比重最大。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在西方美学中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就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

美学史是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史上那些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 后记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想对本书的体例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来,一一加以简略的介绍。这种方法容易把历史变成流水账。我觉得不很可取。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著作,尽量把它们讲充分一点。对于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点人物的前后作简略的介绍,或者作为背景材料来处理。这就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比那种不分轻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并列起来介绍的方法,更能显示中国美学遗产的精华和价值,也更便于我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如本书《绪论》所说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总是集中地反映在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著

中国美学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中国美学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中国美学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 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 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 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 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 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 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 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 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 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 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 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 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都有一种:“玉”的韵 味在其中。

《中国美学史》5000字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第一节.礼:原始整合性与美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臵。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都有一种:“玉”的韵味在其中。 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读《中国美术史》有感

读《中国美术史》有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历史源远流长,文明璀璨光辉,留下了无数让现代人叹为观止、美不胜收的的艺术珍宝与古董文物。 《中国美术史》这本书,十分系统地讲解了中国从古到今、各个年代,各种类别的美术作品,一一详细道来。这是一本光是看设计典雅、美观精致的封面和背后的简介就足够让人爱上的书籍。翻开内页,排版美观的文字、配上全彩色印刷的古代艺术品的图案,两者在一起只能用完美来形容。本书400多页,三十九万字,售价88元,暂且不说文字内容,光凭这图文并茂的印刷就绝对物有值! 当然,绝对的,比起排版设计,本书的实质性内容更是引人入胜。《中国美术史》的作者李霖灿毕生都在研究艺术史,他曾经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在这座中国数一数二的顶级博物馆里面对琳琅满目的瑰宝古董文化,潜心研究了几十年的古代美术作品,积累了丰厚的学识与人文素养;又在台湾大学等名校中教授中国美术史等艺术鉴赏类课程。而这本《中国美术史》,可以说就是李老师任教二十载的课程讲义的总结与精华。 《中国美术史》全书涉猎极其广泛,从汉代的画像石,到敦煌的雕塑王国,从上古的铜器到文雅美玉,从泼墨山水画到丹青妙笔的书法,讲解的面面俱到。全书文笔优美流畅,考据森严,处处引经据典,使得本书具备了极强的专业性。可以直接当做美术史的教材来使用。但与此同时,李老的文章内容并不枯燥,而是深浅出地具体介绍了这些美好的艺术作品,让普通读者也能看个通透大量运用成语与引用古

诗词等手法,并且并不只是包括美术品本身,还扩展地介绍了作品相关年代的社会背景、涉及人物、创作故事等内容,大大扩充了读者的阅读面,并且还将这些作品与其他美术作品,甚至西方的画作来作以比较,将中西方美术文化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我们都知道,这些艺术作品都是珍贵的古董文物。所以,只要你认真阅读学习了本书之后,增长的并不只有美术方面的知识,也能大大的提高汉语言文学与历史学的水平!最好是亲身去过收藏这些书里介绍的艺术品的博物馆,观看了实物之后再看书里的解说,会更能深入理解其中的深刻义。

关于美学三书读后感

关于美学三书读后感 美学三书读后感(一) 初读《美学三书》是在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大学毕业后我去到湖北的一个小城参加工作,在那里我得到了一间杂房和一张书桌。在简陋的环境里,我开始了我的悦读之旅。 一桌一椅一盏桔黄的灯,人就在灯下神游于上下五千年中。听起来《美学三书》好象是一本书,但实际上它是三本书组成的一个系列,包括《美的历程》、《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读完《美的历程》,再读《华夏美学》,越读越着迷,读来觉得满齿生香。 《美的历程》以时间为线索,从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与宗教舞蹈开始,讲到夏商周时代的青铜饕餮与线条艺术,讲到先秦理性精神,讲到楚汉浪漫主义,讲到魏晋风度与佛陀世容,经历盛唐之音与宋元山水意境后,来到明清各种文艺思潮。 打开《美学三书》,触摸的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接受到的是典型的东方的美学启蒙。你听,“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叹息把儒家的仁义道德深沉真挚地感情化了,其精神世界的美,美在一往情深;你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画面表明,儒者即使奔波劳碌救世济民之际,仍然可以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审美情趣;你再细细

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种超脱的适宜的喜悦,它既非宗教的狂欢,又非世俗的快乐,当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华夏美学》的最后一章曾提到过近代中国美育替代宗教的趋势。再读《美学三书》,我在想,如果你对前进的方向觉得困惑,那么重新温习中华五千年来的美学精粹吧,兴许能从其中找到方向,找到安宁与平静。如若不信,不妨开卷试读。 美学三书读后感(二) 前段时间送了我一本书名字叫《美学三书》李泽厚,虽然忙着复习还是抽空看完了,之前觉得美学实在没什么研究的必要,总是没有法学这么实用!看之前有个问题:美学是用来禁锢审美观的吗?看完之后觉得并不是这样的,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美学三书》是李泽厚先生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着,本书分为《美学历程》、《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三部分,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这本书被认为是五十年代美学论战中三派(李泽厚、朱光潜、蔡仪)之一,其特色是现代哲学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我还是对哲学部分比较感兴趣。 说来还是有点惭愧,一本书读了查不多一个月了,和说要写读后感,读了好久终于读完了,读它并没有特殊的目的,只是觉得不能让拯哥得钱白花啊,呵呵,另外一点也是希望浮躁的心能在认识美的过程中稍稍平缓。想写点什么感想,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着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读中国美术史有感

读《中国美术史》有感 王小倩 平时利用空余时间翻阅了<<中国美术史>>这本书。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时,看着厚厚的一本我还担心没有信心看完它,但当我真正翻阅的时候,才发现这本书真的很精彩,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美术,还把我国的历史也研究了。 美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可是在中国美术史上还包括了书法和篆刻两大类.光绘画这一个门类就经历了从石器时代---汉代的壁画---汉唐的宫殿壁画(由于时代的久远,很多没有保存下来,留下来的只是墓室壁画和一些画像石,画像砖),还有很多宗教美术保存在石窟中,到了唐末又出现了很多屏风画和卷轴画。 我国是从旧石器时代漫漫演化过来的,光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时代就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在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很多“美”的事物,当时的磨制石器和陶器上的花纹更是当时人民艺术的结晶.其中彩陶和黑陶标志着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 宋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以青瓷和白瓷为主,但也发展了彩绘以及产生窑变的彩釉陶。著名的五大名窑是: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和汝窑。其中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民窑。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这里唐代属定州,故称为定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黑釉、酱釉称为"黑定"、"紫定",也别具特色,制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美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现代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而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研究美学史,应该站在现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一些。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以审美文艺学(文艺美学)的内容占的比重最大。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在西方美学中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就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美学史是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史上那些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后记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想对本书的体例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来,一一加以简略的介绍。这种方法容易把历史变成流水账。我觉得不很可取。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著作,尽量把它们讲充分一点。对于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点人物的前后作简略的介绍,或者作为背景材料来处理。这就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比那种不分轻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并列起来介绍的方法,更能显示中国美学遗产的精华和价值,也更便于我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如本书《绪论》所说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总是集中地反映在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著作当中。当然,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处理好点和面、点和线的关系。所谓点和面的关系,就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代表性著作)和这个时代的美学思潮的关系。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从奴隶社会的时候就开始了,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历时长远,从最初表现出来的巫文化到诸子时代的自然与心性、汉代的经学、唐代的禅学、宋明的理学、清的古典美学和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而且诸子时代里面又包括很多的学派对美学的不同观点。以上的我列的可能不都对,在这么多的时段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诸子时代和禅学的美学观点,因为他们所主张的观点比较能深入我心,也能让我在短时间内理解而且接受,他们的观点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我们这些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这缤纷但又复杂的社会的人们,现在的人们都麻木了,都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了……我自己在看了这些过去的哲人们的观点之后,虽然只是少部分的关联到美学的知识,但是讲的都是人生的哲理,所以看了之后我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天无助的生活着了。儒家、道家和佛学的理论都让我受益匪浅。总之得出的最深刻的感受是:人活着要以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不要奢求的太多,想要的太多,在得不到的情况下只会更加痛苦。 礼:原始整合性与美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

中国美术史读书心得

中国美术史学习心得 职称:美术教师 作者:鲍小茹这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美术史的读书摘后中感受,通过这段时间对中国美术史的学习和认识,了解了祖国灿烂、悠久的美术史,并有了很深的感触与心得。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国传统美术源远流长,从远古到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文明。 远古时代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他们艺术的体现在石器的运用和陶器的产生,总而言之远古美术的产生是艺术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的结合。如当时人们劳动的工具生活的工具都是劳动的产物,可以说是来源于劳动的。在新石器时代其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那便是彩陶,其类型有半坡型彩陶,庙底沟型彩陶其最著名的是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其主题其唇部及内外壁均有彩绘:主题纹样由三列相同的舞蹈场面组成。每组五人,手拉手跳舞,排列整齐,动作协调,面向左侧,两腿略有弯曲,呈踏歌状,下体的尾饰甩向左侧。场面欢快热烈,描绘简略稚拙,却又清晰动人。除了彩陶山东的黑陶也有着别具一格的灿烂文明! 从殷商时期由于青铜器的产生便进入了奴隶社会,青铜器在商代最为鼎盛,青铜器的用途大致是:乐器、武器、煮饮工具还有是礼器,礼器是青铜器最主要的功能,因为它象征着皇权,所以当时有些成语

“一言九鼎”等。青铜器由于具有礼器的性质,所以在造型上和纹上显示特别的狰狞,其用意是体现皇权的威力与至高无上的政治特征。最著名的有《司母戊大方鼎》其重875公斤,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重的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属帛画最为著名,当时的绘画主是引魂升天其其作品有《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在当时最为著名的艺术作品是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有步兵,指挥部,浩洗荡荡的显示了秦皇朝的军事力量,其布局严谨,形象逼真!在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魏晋南北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人们的思想没有寄托时刻,印度的佛教从西部进入了中国于是在后续的文明历史有出现了有关佛教文化的艺术作品: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焞煌莫高窟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出现了很多画家有书书法家,分别是陆探微、张僧繇、顾恺之,王羲之,在绘画方面内容由于玄学的出现有描绘自然风景的,有描绘时空的,有描绘神仙故事的等,在技法上其三杰都做不同的贡献尤其是顾恺之首先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克服了前代的说教内容的缺点,扩大了题材的多样性 在平列式构图中对人物关系的处理体现了人的情思及精神状态,其画法与画理均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其代表作品有《洛神赋》《烈女传》《史女箴图》。 隋唐朝时期出现了第一幅真正意义的山水画展子虞的《游春图》,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以下就是橙子整理的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1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 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 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

“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 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 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 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 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 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 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着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

我读《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若干问题》有感_读后感_模板

我读《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若干问题》有感_读后感_模板 我读《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若干问题》有感 原创:美雅乐艺 蔡仲德先生对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之深在音乐美学界是有口皆碑的。 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为七大板块来论述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分期与特征,音乐美学史的主要思潮与基本问题,古代与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体系的认识这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脉络清晰,条理有序。蔡先生对古代音乐史料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蔡先生系统的研究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并且总结出了古代音乐美学史的五大特征:一,要求音乐受礼制约,成为”礼乐”. 二,以”中和”——”淡和”为准则,以平和恬淡为美。 三,追求”天人合一”,追求人际关系,天人关系的统一。 四,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 五,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 蔡先生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特别提出了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绪论》(简称《绪论》)里面的相关思想,并且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蔡先生不同于《绪论》的看法有四点: 一,认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是理重于情,善重于美。而不是理与情的统一,善与美的统一。 二,”天人合一”反映的是小农经济对自然的依赖而不是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对自然的改造征服)。 三,人与自然的统一更多的是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屈从,更多的是封建礼制对人的感性需求的抑制。封建礼教要求人必须克己复礼,否定乃至灭绝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使之成为死心塌地的奴才,只讲人的义务不讲人的权利。 四,道家是以”天”为本,”与道为一”强调无知无欲无情无为。儒家是以”礼”为本,以礼灭人,”克己复礼”是奴才的自由。因为儒家,墨家,道家无一例外都宣扬愚民政策,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因此不存在真正的和谐统一。 蔡先生对中国音乐美学史始终讨论的几个问题的研究如下 关于情与德(礼)的关系,古代是强调音乐与道德的关系,忽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关于声与度的关系,古代是强调平和,不过分突出。当然也有如李贽这样的”叛逆者”觉得”淡则无味”主张音乐应该表情 关于欲与道的关系,荀子强调”以道制欲”,欲望受制于道德 关于悲与美的关系,古代是否定以悲为美 关于乐与政的关系,古代是”淫乐亡国” 关于古今,雅郑,是崇雅斥郑,是古非今,反对变革。当然也有冯梦龙”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之清流。 然而我不禁有些怀疑,果真如此么?这真的就是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么?为何我觉得那些”雅人”并不是广大的古代中国人呢? 就我所学中国民间音乐的见解来看,中国民间音乐向来是自由抒发心中之情的。像汉族民歌中的山歌,号子,高亢嘹亮,打破了”中和”的审美准则。古代民歌有许多表达感情浓烈的,()如《孟姜女哭长城》,民歌中许多调都是传唱多年的,并不是要”克制感情”. 古代的吴歌多唱对爱情的渴望,西曲多唱离别之情,并不是要克制自己的感情,也并不是那么快乐。为何还在民间盛行?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有感 这本书西方艺术的形式与特征等的发展史,其中心问题是美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另外,西方美学与西方的哲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对美学,哲学是关于一切美学问题的最基础的思考,具有元美学的性质。对美学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和丰富对西方哲学的理解。西方历史上的文学艺术作品是许多美学思想的源泉。 说起西方美术,我好像走进到了另一个新天地,与中国美术形式意境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感受。在兴趣盎然中,乔托的觉醒,波提切利的韵昧,达芬奇的智慧,米开朗基罗的激愤,拉斐尔的优雅,乔尔乔内的建树,提香的追求和丁托列托的视角,感受布勒格尔的气质,丢勒的才情,普桑的力度,华托的情调,大卫的理想,安格尔的柔美,德拉克罗瓦的激情和莫奈的光影,深深吸引着我。另外,西方艺术流派及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华丽激情的巴洛克艺术;古典优雅的学院派;充满生活情趣阳光的荷兰小画派;夸张扭曲的折衷主义;真实和谐的写实主义;抽象豪放的野兽派;具有戏谑和象征意义的超现实主义…… 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古埃及希腊罗马美学。提起埃及,人们首先想起的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卓越的建筑艺术,它是法老王们的陵墓。对于金子塔的美丽和雄伟我不多说,在课上学到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埃及的雕刻、绘画艺术。从那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埃及人的灿烂文化以及他们对“秩序”的狂热追求,绘画的比例,外形都奇异的保持一致,宏伟的雕像现在虽然有好多残缺,但仍能感受到那埃及的辉煌文明! 古希腊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哲学,艺术,宗教,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超凡入圣的艺术,古希腊与古罗马。罗马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直接根据面具制作肖像雕塑。后来古罗马肖像雕塑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它是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伟大的罗马,璀璨的希腊!充满神话的希腊,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这些美丽的地方都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享受。虽然没有在幻灯上看到十几米高的雅典娜塑像,但是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宏伟美丽。充满了神圣,梦幻般的感觉!这些都给我从新认识了希腊的文化,对希腊的建筑也有了一些了解。 最后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天才——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纪录片记录了他们的生平种种,让我们了解了天才成功的不易与艰辛。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也成就了时代!他们值得我们现在每一个学生去学习,为之理想而奋斗,因为他们告诉我们,艺术是门伟大的科学!终求一生,值得为之奉献,为之探索! 它介绍了几种最早形态的美学思想。塔塔凯维奇认为美学思想最早包含在艺术之中;鲍桑葵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产生于原始宗教向哲学的过渡阶段;吉尔伯特和库恩认为哲学孕育了美学。综合几位美术家的观点,早期希腊的美学思想是蕴含在宗教,艺术,和哲学当中的。这几种观点的分歧是美学本身是什么,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由此可见,美学不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他们之间还有更复杂的关系。要理解他们的关系,我想必须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美的历程-读后感集锦

美的历程》读后感——关于本书的四点思考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似乎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中国美学史。和叶朗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相比,我觉得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更是一种自我理解的心灵书写;而《中国美学史大纲》则更多的是倾向于在一种意识形态的规范语境内严谨客观的介绍。所以读《美的历程》,对于我这样的初学来说,更能激发兴趣和阅读冲动。读完《美的历程》,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或变幻或相承的美学内涵。“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志,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历程”;“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和规律性与和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那么尽管如此匆忙的历史巡礼,如此粗糙的随笔札记,对于领会和把握这个局大而重要的成果,该不只是一件闲情逸致或毫无意义的事情吧?”如李泽厚先生在这本书的开篇和结语所所的两段话一样,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确有一种“匆匆巡礼”的感觉,他把自己对中国远古到明清的美学认识以最为代表性的事件、最直接的风格和手法向我们呈现出来。但是这种“匆匆巡礼”虽匆匆但不零乱;虽巡礼但不空洞。于我而言,李泽厚先生的这部美学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在其启发和指引下进入美学的探究和学习。搭乘李泽厚先生的沉重列车,从苍茫神秘的远古驶来,一路的站牌是那样的斑驳而绚丽。每一个站牌地下都工工整整地刻着两个字:“思考”。在这列火车超时空的行驶中,我在远古时代和楚国停留的时间最长,有时候还意犹未尽,让这辆列车倒着开,反反复复。因为在这两部分的论述和思考中,一方面,李泽厚先生在他的角度上引导我进行自我思考,但在另一方面,我对其在关于楚汉浪漫主义的论述中的合理性在自我理解的角度上产生怀疑。 一、作为图腾与作为艺术 在“远古图腾”中,李泽厚先生说到:“对使用工具的和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尽管两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练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练在这些所谓的‘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前者是现实的‘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后者是想象中的这种‘人化’和‘对象化’”。这段精辟的论述将远古图腾文化的形成的必然和自然趋势表达得清晰易见。根据李泽厚先生的有关论述,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种远古图腾究竟是不是审美创造?在这种远古图腾的形成原因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图腾是原始人类“物化活动”和“物态化活动”的结合生成,那么从“物化活动”层面,这本不可看作是一种审美活动和创造,但是回归到“物态化”层面将其称作审美活动却又十分合理了。图腾的最初产生不可能是一种自觉地审美创造,它是在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下人类所特定持有的某种观念的外化,一种图腾的色彩和形状必然包含着原始人类某种在偶然情景之中所广为接受的含义。从而在这种含义的延伸深化之下,一种色彩或形状就在远古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保存下来,并在特殊的情境下(比如饥饿之时很容易地捕获了大量野兽,首领毫无征兆的突然死亡等等)激发在他们心中的那种深刻的意识观念,并不自觉地将这种意识观念赋予某种神奇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的巫术就应运而生了。这只是我自己理解的结果,不知道是否符合李泽厚先生的意思。我想象地举一个事例(在我来看来,我们几乎没法举出绝对真实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状况,因为依照我以上的理解,这种图腾形成到意识观念的形成的前提,是基于我们现在根本无法

美学史读书笔记

美学史读书笔记 古希腊美学思想萌芽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主要由数学家组成,他们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宇宙中最基本的原素是树,数的原则统治宇宙一切现象。因此,他们得出美就是和谐的结论。首先他们从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认为音乐的基本原则在数量关系,音乐节奏的和谐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调按一定数量的比例组成。由此得出一个辩证原则,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这是希腊辩证思想的最早萌芽,也是“寓杂多于整一”文艺思想的最早萌芽。其次,他们将数与和谐的原则推广到雕塑,建筑,总结得出一些经验性规范,如“黄金分割”等,这是美学形式主义的萌芽。第三,他们还把这一原则应用到天文学方面,形成“宇宙和谐”的概念,把整个宇宙看做美学的对象,而并不限于艺术。最后,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注意到艺术对人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体也有数与和谐的原则统辖,当人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和谐“同声相应”时,人就可以爱美和欣赏艺术。另外,人的内在和谐还会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 赫拉克利特 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由水风火地四大原素构成,其中火最重要,而且这四种原素还会不断转变。 辩证观点:毕达哥拉斯学派侧重对立的和谐,而赫拉克

利特则侧重对立的斗争,因此他认为美的标准具有相对性,一切都在变动,美不是绝对永恒的。“比起人来,最美的猴子也还是丑的”。 德谟克利特 近似“余力说”:音乐并不产生于需要,而是产生与正在发展的奢侈,这是近代SCHILLER和斯宾塞“余力说”的萌芽,并说明他开始从社会发展方面看艺术的起源。 原子论和认识论:物体表面分泌出的液体微粒,通过空气影响人的感官,使人对物体产生感性认识,但这种认识必须经过理智,才能达到理性认识。这说明他认识到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以及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为美学打下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 苏格拉底 由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转变为从社会科学观点去看待美学,这是希腊美学思想的重大转变。 美即效用:有用则美,无用则丑,但由于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效用,因此美具有相对性。这说明美不完全在事物,与人也有关系。 艺术摹仿自然,但模仿并非抄袭,艺术不应只描绘自然外貌的细节,而是应该“现出生命”“表现出心灵”。另外,还应该从自然形体中选择一些要素,构成美的整体,使艺术刻画出的形象比原来更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