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流传动系统

直流传动系统

直流传动系统
直流传动系统

第十一章直流传动控制系统

、何谓开环控制系统?何谓闭环系统?两者各具有什么优缺点?

答:系统只有控制量(输入量)对被控制量(输出量)的单向控制作用,而不存在被控制量的影响和联系,这样的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优点是结构简单能满足一般的生产需要;

缺点是不能满足高要求的生产机械的需要。

负反馈控制系统是按偏差控制原理建立的控制系统,其特点是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既有正向的控制作用,又有反向的反馈控制作用,形成一个闭环,故又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系统。优点是可以实现高要求的生产机械的需要,缺点是结构复杂。

、什么叫调速范围、静差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扩大调速范围。

答:电动机所能达到的调速范围,是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所许可的最高转速n max和在保证生产机械对转速变化率的要求前提下所能达到的最低转速n min之比,以D表示。所谓转速变化率亦即调速系统的静差度(或稳定度),就是电动机由理想空载到额定负载时的转速降Δn N与理想空载转速n0的比值,以S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D=n max S2/[Δn N(1-S2)]。在保证一定静差度的前提下,扩大系统调速范围的方法是提高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的硬度以减小Δn N。

、生产机械对调速系统提出的静态、动态技术指标主要有哪些?为什么要提出这些技术指标?

答:生产机械对调速系统提出的静态技术的指标有静差度、调速范围、调速的平滑性。动态技术指标有最大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振荡次数。

提出这些技术指标的原因是因为机电传动控制系统调速方案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生产机械对调速系统提出的调速技术指标来决定的。

、为什么电动机的调速性质应与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相适应?两者如何配合才能算相适应。答:电动机在调速过程中,在不同的转速下运行时,实际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能否达到且不超过其允许长期输出的最大转矩和最大功率,并不决定于电动机本身,而取决于生产机械在调速过程中负载转矩T L及负载功率P L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所以,为了使电动机的负载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选择调速方案时,必须注意电动机的调速性质与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要配合恰当。

一般来讲,负载为恒转矩型的生产机械应尽可能选用恒转矩性质的调速方法,且电动机的额定转矩T N应等于或略大于负载转矩T L;负载为恒功率型的生产机械应尽可能选用恒功率性质的调速方法,且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N应等于或略大于生产机械的静负载功率P L。

、有一直流调速系统,其高速时的理想空载转速n01=1480r/min,低速时的理想空载转速n02=157/min,额定负载时的转速降Δn N=10r/min。试画出该系统的静特性(即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求调速范围和静差度。

解:调速范围:D=n max/n min=(n01-Δn N)/(n02-Δn N)=(1480-10)/(157-10)=1470/147=10高速时的静差度:S1=Δn N/n01=10/1480=

低速时的静差度:S2=Δn N/n02=10/157=

机械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为什么调速系统中加负载后转速会降低,闭环调速系统为什么可以减少转速降?

答:当负载增加时,I a加大,由于I a R∑的作用,所以电动机转速下降。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减小转速降是因为测速发电机的电压U BR下降,使反馈电压U f下降到U f’,但这时给定电压U g并没有改变,于是偏差信号增加到ΔU‘=U g-U f’,使放大器输出电压上升到U k’,它使晶闸管整流器的控制角α减小,整流电压上升到U d’,电动机转速又回升到近似等于n0。

、为什么电压负反馈顶多只能补偿可控整流电源的等效内阻所引起的速度降?

答:因为电动机端电压即使由于电压负反馈的作用而维持不变,但是负载增加时,电动机电枢内阻R a所引起的内阻压降仍然要增大,电动机速度还是要降低。所以说电压负反馈,顶多只能补偿可控整流电源的等效内阻所引起的速度降落。

、电流正反馈在调速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如果反馈强度调得不恰当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电流正反馈,是把反映电动机电枢电流大小的量I a R取出,与电压负反馈一起加到放大器输入端。由于是正反馈,当负载电流增加时,放大器输入信号也增加,使晶闸管整流输出电压U d增加,以此来补偿电动机电枢电阻所产生的压降。由于这种反馈方式的转速降落比仅有电压负反馈时小了许多,因此扩大了调速范围。为了保证“调整”效果,电流正反馈的强度与电压负反馈的强度应按一定比例组成,如果反馈强度调得不适当,会产生不能准确地反馈速度,静特性不理想。

、为什么由电压负反馈和电流正反馈一起可以组成转速反馈调速系统?

答:以图为例说明,图中,从a、o两点取出的是电压负反馈信号,从b、o两点取出的是电流正反馈信号,从a、b两点取出的则代表综合反馈信号。因为U ab(U ab)=U ao+U ob= U ao-U bo,其中U ao随端电压U而变,如果令α=R2/(R1+R2),则有U ao=αU;U bo随电流I a而变,它代表I a在电阻R3上引起的压降即电流正反馈信号,U bo=I a R3,将U ao与U bo代入U ab的表达式中,得U ab=UR2/( R1+ R2)-I a R3,从电动机电枢回路电势平衡关系可知

I a=(U-E)/(R3+R a),将I a的表达式代入U ab中可得U ab=UR2/(R1+ R2)-UR3/(R3+ R a)+ER3/(R3+

R a),上式如果满足UR2/(R1+ R2)-UR3/(R3+ R a)=0,即R2/(R1+ R2)=R3/(R3+ R a),化简后可以得到电桥的平衡条件:R2/R1=R3/R a,则有U ab=R3E/(R3+R a)。这就是说,满足电桥平衡条件,则从a、b两点取出的反馈信号形成的反馈,将转化为电动机反电势的反馈。

因为反电势与转速成正比,E=C e n,所以,U ab也可以表示为U ab=R3C e n/( R3+ R a)。因此由电压负反馈和电流正反馈一起可以组成转速反馈调速系统。

、电流截止负反馈的作用是什么?转折点电流如何选?堵转电流如何选?比较电压如何选?答:在正常情况下,因为电流负反馈有使特性恶化的作用,因此,电流负反馈作用被截止,

电流负反馈不起作用;而当负载电流超过一定数值,电流负反馈足够强时,它足以将给定信号的绝大部分抵消掉,使电动机速度降到零,电动机停止运转,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堵转电流I Ao=(2~)I An。一般转折电流I0为额定电流I An的倍。且比较电压越大,则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折点电流越大,比较电压小,则转折点电流小。一般按照转折电流I0=KI An选取比较电压U b。当负载没有超出规定值时,起截止作用的二极管不应该开放,也就是比较电压U b应满足U b+ U bo≤KI AN R。

、某一有静差调速系统的速度调节范围为75r/min~1500r/min,要求静差度S=2%,该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是多少?如果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是100r/min,则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应有多大?

解:因为S=Δn N/n0=Δn N/(n min+Δn N)

所以Δn N=Sn min/(1-S)=*75/=min

如果将系统闭环与开环的理想空载转速调得一样,即n0f=n0,则

Δn f=Δn/(1+K)

所以K=

即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为。

、某一直流调速系统调速范围D=10,最高额定转速n max=1000r/min,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是100r/min。试问该系统的静差度是多少?若把该系统组成闭环系统,保持n02不变

的情况下,使新系统的静差度为5%,试问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为多少?

解:因为D=n max/n min=1000/ n min=10

所以n min=100 r/min

所以n02=n min+Δn N=100+100=200r/min

所以S2=Δn N/ n02=100/200=

即该系统的静差度是。

因为新系统的静差度为

即=Δn f/n02=Δn f/200

所以Δn f=10r/min

又因为Δn f=Δn N/ (1+K)

即10=100/(1+K)

所以K=9

即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为9。

、X2010A型龙门铣床进给拖动系统的移相触发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试说明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答:X2010A型龙门铣床进给拖动系统的移相触发器由矩齿波形成器、移相控制、脉冲形成三个环节组成。矩齿波形成器的作用是为了扩大移相范围,U2滞后U160度,为了调节灵活和增加线性度,U1超前晶闸管阳极电压u c30度。移相控制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利用u1c与控制电压U co相比较,去控制晶体管1VT的通断而实现的。脉冲输出环节主要由晶闸管4VT和脉冲变压器T组成。当u1c刚大于控制电压U co1时,2C通过4VT的发射极、基极、二极管7V和电阻9R充电,4VT导通,在2C充电未饱和或脉冲变压器铁心未饱和前,T的负边绕组感应出平顶脉冲电压。在2C充电完毕,4VT基极回路不再有电流流通,或脉冲变压器铁心饱和后,T的副边绕组脉冲电压即行消失。

、积分调节器在调速系统中为什么能消除静态系统的静态偏差?在系统稳定运行时,积分调节器输入偏差电压△U=0,其输出电压决定于什么?为什么?

答:因为在积分调节器系统中插入了PI调节器是一个典型的无差元件,它在系统出现偏差

时动作以消除偏差,当偏差为零时停止动作。可控整流电压U d等于原静态时的数值U d1加上调节过程进行后的增量(ΔU d1+ ΔU d2),在调节过程结束时,可控整流电压U d稳定在一个大于U d1的新的数值U d2上。增加的那一部分电压正好补偿由于负载增加引起的那部分主回路压降。

、在无静差调速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PI调节器?比例积分两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答:因为无静差系统必须插入无差元件,它在系统出现偏差时动作以消除偏差,当偏差为零时停止工作。而PI调节器是一个典型的无差元件,所以要引入。比例环节可以毫无延迟地起调节作用,积分环节可以使系统基本上达到无静差。

、无静差调速系统的稳定精度是否受给定电源和测速发电机精度的影响?为什么?

答:无静差调速系统的稳定精度受给定电源和测速发电机精度的影响,因为给定电源的信号要与速度反馈信号比较,速度调节信号要经过测速发电机转化为电压信号。

、由PI调节器组成的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已相当理想,为什么有的场合还要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呢?

答:因为采用PI调节器组成速度调节器ASR的单闭环调速系统,既能得到无静差调节,又能获得较快的动态响应。虽然从扩大调速范围的角度来看,它已基本满足一般生产机械对调速的要求。但有些生产机械经常处于正反转工作状态,为了提高生产率,要求尽量缩短启动、制动和反转过渡过程的时间,当然可用加大过渡过程中的电流即加大动态转矩来实现,但电流不能超过晶闸管和电动机的允许值。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以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这就要求有一个电流调节器。因此要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双闭环调速系统稳态运行时,两个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给定与反馈之差)是多少?它们的输出电压是多少?为什么?

答:来自速度给定电位器的信号U gn与速度反馈信号U fn比较后,偏差ΔU n=U gn-U fn,送到速度调节器ASR的输入端。速度调节器的输入U gi作为电流调节器ACR的给定信号,与电流反馈信号U fi比较后,偏差为ΔU i=U gi-U fi,送到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入端,电流调节器的输出U k送到触发器,以控制可控整流器,整流器为电动机提供直流电压U d。

、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输出限幅值按什么来整定?电流调节器的作用是什么?它的限幅值按什么来整定?

答:转速调节器的作用是产生电压负反馈(速度反馈信号U fn),与给定电位器的信号U gn相比较,它的输出限幅值按电压整定。电流调节器的作用是把速度调节器的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ACR的给定信号,与电流反馈信号U fi比较,它的限幅值按电流整定。

、欲改变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速,可调节什么参数?改变转速反馈系数γ行不行?欲改变最大允许电流(堵转电流),则应调节什么参数?

答:欲改变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速,可调节电压参数和电流参数,改变转速反馈系数γ行,欲改变最大许可电流,则应调节U fi。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可以采取哪些办法组成可逆系统。

答:直流电动机的可逆调速系统可以采取:1、利用接触器进行切换的可逆线路;2、利用晶闸管切换的可逆线路;3、采用两套晶闸管变流器的可逆线路。

、试论述三相半波反并联可逆线路逻辑控制无环流工作的基本工作原理。

答:线路图参见课本P310图。欲使电动机工作于正转电动状态,应控制共阴极组的α1角由90度逐渐减小,与此同时封锁共阳极组的触发脉冲。共阴极组输出直流电压U dα1由零

逐渐增加,电动机启动并正转加速,此时共阴极组整流电压U dα1极性为上正下负,共阴极组电路工作在整流状态,电动机工作在正转电动状态。

若欲使电动机制动(或减速),应利用逻辑电路封锁共阴极组触发脉冲使之停止给电动机供电,电动机由于惯性转速瞬时降不下来,其反电势E的极性仍为上正下负。开放共阳极组使之投入工作,控制共阳极组的α2角由180度逐渐减小(180°>α2>90°),共阳极组输出直流电压平均值U dβ2的极性为上正下负,且使U dβ2≤E,以产生足够的制动电流,使电动机转速很快制动到零。这样,电动机工作在正转制动状态,共阳极组电路工作在逆变状态。

当电动机转速制动到零时,若使共阳极组电路的α2角在0~90度范围变化,则输出电压U dα2逐渐增加,极性为上负下正,电动机启动并反转加速,电动机工作于反转电动状态,共阳极组工作在整流状态。

欲使反转的电动机制动(或减速),则封锁共阳极组电路触发脉冲,开放共阴极组电路使α1角在180~90度范围内减小,共阴极组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平均值U dβ1的极性为上负下正,且U dβ1≤E,以产生足够的制动电流,使电动机转速很快降到零。这样,电动机工作于反转制动状态,共阴极组电路工作于逆变状态。

、试简述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答:基本工作原理参见课本P312图。三相交流电源经整流滤波变成电压恒定的直流电压,VT1~VT4为四只大功率晶体三极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其中,处于对角线上的一对三极管的基极,因接受同一控制信号而同时导通或截止。若VT1和VT4导通,则电动机电枢上加正向电压;若VT2和VT3导通,则电动机电枢上加反向电压。

主要特点为:

(1)主电路所需的功率元件少。

(2)控制电路简单。

(3)晶体管脉宽调制(PWM)放大器的开关频率一般为1KHZ~3KHZ,有的甚至可达5KHZ。它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稳速精度等性能指标比较好。晶体管脉宽调制放大

器的开关频率高,电动机电枢电流容易连续,且脉动分量小。因而,电枢电流脉

动分量对电动机转速的影响以及由它引起的电动机的附加损耗都小。

(4)晶体管脉宽调制放大器的电压放大系数不随输出电压的改变而变化,而晶闸管整流器的电压放大系数在输出电压低时变小。

、双极性双极式脉宽调节放大器是怎样工作的?

答:工作原理参见课本P314图。图中四只晶体管分为两组,VT1和VT4为一组,VT2和VT3为另一组。同一组中的两只三极管同时导通,同时关断,且两组三极管之间可以是交替地导通和关断。

欲使电动机M向正方向旋转,则要求控制电压U k为正,各三极管基极电压的波形如图与(a)、(b)所示。当电源电压U s>电动机的反电势时,在0≤t

在t1≤t≤T期间,U b1和U b4为负,VT1和VT4关断,U b2和U b3为正,在电枢电感L a 中产生的自感电势L a di a/dt的作用下,电枢电流i a沿回路2继续从B流向A,电动机仍然工作在电动状态。此时,虽然U b2、U b3为正,但受V2和V3正向压降的限制,VT2和VT3仍不能导通。假若在t=t2时正向电流i a衰减到零,那么在t2≤t≤T期间,VT2和VT3在电源电压U s和反电势E的作用下即可导通,电枢电流i a沿回路3从A流向B,电动机工作在反接制动状态。在T≤t≤t4 (T+t1)期间,三极管的基极电压又改变了极性,

VT2和VT3关断,电枢电感L a所生自感电势维持电流i a沿回路4继续从A流向B,电动机工作在发电制动状态。此时虽然U b1、U b4为正,但受V1和V4正向压降的限制,VT1和VT4也不能导通。假若在t=t3时,反向电流(-i a)衰减到零,那么在t3

、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停止不动时,电枢两端是否还有电压,电枢电路中是否还有电流?为什么?

答:电动机停止不动,但电枢电压U的瞬时值不等于零,而是正、负脉冲电压的宽度相等,即电枢电路中流过一个交变的电流i a。这个电流一方面增大了电动机的空载损耗,但另一方面它使电动机发生高频率微动,可以减小静摩擦,起着动力润滑的作用。

、试论述脉宽调速系统中控制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答:控制电路组成部分有:

1、速度调节器ASR和电流调节器ACR;

2、三角波发生器:参见图。由运算放大器N1和N2组成,N1在开环状态下工作,它的

输出电压不是正饱和值就是负饱和值,电阻R3和稳压管VZ组成一个限幅电路,限制N1输出电压的幅值。N2为一个积分器,当输入电压U1为正时,其输出电压U2向负方向变化;当输入电压U1为负时,其输出电压U2向正方向变化。当输入电压U1正负交替变化时,它的输出电压U2就变成了一个三角波。

3、电压-脉冲变换器:工作原理参见图。运算放大器N工作在开环状态。当它的输入

电压极性改变时,其输出电压总是在正饱和值和负饱和值之间变化,这样,它就可实现把连续的控制电压U K转换成脉冲电压,再经限幅器(由电阻R4和二极管V组成)削去脉冲电压的负半波,在BU的输出端形成一串正脉冲电压U4。

4、脉冲分配器及功率放大:工作原理参见图。其作用是把BU产生的矩形脉冲电压U4

(经光电隔离器和功率放器)分配到主电路被控三极管的基极。当U4为高电平时,门1输出低电平,一方面它使门5的输出为高电平,V1截止,光电管B1也截止,则U R1=0,经功率放大电路,其输出为低电平,使三极管VT1、VT4截止;另一方面门2输出高电平,其后使门6的输出为低电平,V2导通发光,使光电管B2导通,则U R2为高电平,经功率放大后,其输出为高电平,使三极管VT2、VT3可以导通。

反之,当U4为低电平时,U C2,3为高电平,B2截止,为低电平,使VT2、VT3截止;

而为低电平,B1导通,为高电平,使VT1、VT4可以导通。随着电压U4的周期性变

化,电压与正、负交替变化,从而控制三极管VT1、VT4与VT2、VT3的交替导通与截止。功率放大电路的作用是把控制信号放大,使能驱动大功率晶体三极管。

5、其他控制电路:过流、失速保护环节。当电枢电流过大和电动机失速时,该环节输

出低电压,封锁门5和门6,其输出和均为高电平,使和均为低电平,从而关断三极管VT1~VT4,致使电动机停转。泵升限制电路是限制电源电压的。

、微型计算机控制的直流传动系统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这种系统的控制规律主要由软件实现,只需配备少量的接口电路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简单,可以通过容易更改的软件来实现不同的控制规律或不同的性能要求。此外单片微机除了能实现系统的控制外,还具有系统的保护、诊断和自检等功能。

汽车传动系统一些常见故障与分析

离合器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 (一)、离合器打滑 1、现象:汽车在起步时,离合器踏板抬得很高才能勉强起步;行驶中发动机加速时,车速却不能随之提高。这些都属离合器打滑现象。 2、原因及处理: (1)、液压操纵式离合器打滑,多数就是因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不够,从而造成分离轴承压在分离杠杆或膜片上而随之转动。可调节离合器踏板的返回位置,并调整总泵推杆长度,将推杆调长并与活塞顶住,再将推杆倒转半圈,使用权总泵推杆与活塞之间留有间隙。然后再调整分泵调节杆长度,使其伸长,感到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或膜片顶住以后,再把调整螺钉调回到二者间隙为2mm左右。 (2)、对于机械操纵式离合器,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不够,可调整踏板拉杆的工作长度,使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或膜片之间的间隙达到规定的数值。 (3)、如因离合器摩擦片沾有油污而打滑,可将分离杠杆或膜片调高,增大分离间隙,用绳索或硬木将离合器踏板固定在分离位置上,之后用螺丝刀缠上一层浸过汽油的擦拭布,插进分开的一面,转动飞轮,将油污擦掉,再换用干擦布彻底清洁一次。然后用螺丝刀撬开摩擦片的另一面,进行上述操作。洗净后,重新调整分离杠杆高度即可。 (4)、因离合器片烧蚀而打滑时,如摩擦片较厚,可将烧蚀部分打磨掉,并调整分离杠杆高度即可;如摩擦片太薄没有打磨的余地,可用砂纸对折,将砂面朝外,然后用细金属丝穿过摩擦片上的孔,将砂纸固定。之后保持低速小负荷行驶并避免换档。 (5)、因离合器摩擦片破碎而造成打滑甚至接合不上时,可将踏板下端拉杆自由行程调整螺母放松到最大位置,拆下飞轮壳下盖,取下分离杠杆螺母的开口销,将每个分离杠杆高度调整螺母等量放松,使压盘在压盘弹簧作用下向前移动紧压从动盘摩擦片,此时离合器处在结合状态不能分离,然后挂低档,以低速小负荷并不换档净车开回予以修理。此法不适用于膜片弹簧离合器。 (二)、离合器发生异响 1、现象:离合器异响多发生在离合器接合或分离的过程中以及转速变化时。例如离合器刚接合时有时会有“沙、沙、沙”的响声,接合/分离或转速突然变化时会有“克啦、克啦”的响声等。离合器产生异响就是由于某些零件不正常摩擦及撞击造成的,根据异响声音的不同及产生的条件可判断出异响产生的部位及原因,以采取相应的维修办法。 2、原因及处理: (1)、离合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或自由行程过小,此时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总就是接触着,即使车停着也会有异响。应调整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2)、离合器摩擦衬片磨损后,使离合器易经常处于半接合状态。汽车在行驶中,由于离合器分离轴承转动而引起响声。这种情况可通过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予以排除。若通过调整自由行程仍不能消除时,应重新铆离合器衬片。 (3)、离合器衬片脏污或沾油,加上摩擦生热,逐渐使衬片硬化。这时,即使肖有打滑,也要产生异响。此时应清洁衬片或更换衬片。 (4)、离合器从动盘扭转或减震弹簧折断,会产生扭转振动噪声。此时应修理或更换从动盘。 (5)、离合器分离轴承缺油时,将产生“吱吱”声。此时应给分离轴承注油或更换分离轴承。 (6)、分离杠杆(或膜片弹簧分离指端)不在同一平面时,易使减震弹簧折断,起步时将产生连续打滑,引起振动。此外,离合器弹簧折断、弹力变小,也会发生同样现象。分离杠杆的回位

传动系统的维护.docx

精品文档 教案首页 本次课标题:传动系统的维护学时 2 学时授汽修中职 13-1班 课汽修中职 13-2班班 级上课上课时间地点 教学目的1、掌握离合器的维护。 2、掌握手动变速器的维护。 3、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 教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学 1、离合器的维护 2、手动变速1、能正确进行传动系维护作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目 器的维护 3 、自动变速器的维业。 2、能掌握汽车维护作业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标 护保养的注意事项。客户意识和法律意识。能 力 训 练任务与案例1、离合器的维护。 2、手动变速器的维护。 2、自动变速器的维护。 重 重点: 1、手动变速器的手动换油 2 、自动变速器的手动换油点 难点: 1、自动变速器的手动换油 难 点方法:讲授 +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解决 教 学资源 教学反思1、课本《汽车维护与保养》 2、参考教材《汽车维护与保养实训》

精品文档 汽车传动系统的维护 授课班级:汽修中职13-1 班汽修中职13-2班 授课时间:第 14 周第 17 周 教学设计: 【任务实施 1- 维护汽车传动系统】 一、离合器的维护保养 1、将车辆停至低位,安放车轮 挡块和翼子板布,打开发动机盖。 2、检查离合器液位。检查离合 器总泵储液罐中的液面是否在最高 刻度和最低刻度之间,如图4-47 所示。 【提示】有些车型具有单独的离合器储液罐,大多数车型离合器使用的是制 动总泵储液罐。若离合器液溅到油漆表面,应立即用水冲洗,否则,离合器液将 损坏油漆表面。 3、检查液体是否渗漏。检查离合器的各部分是否有液体渗漏。检查离合器 总泵、分泵及管路,以确保液体无渗漏。 4、检查踏板性能。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检查是否存在以下故障:踏板的回 弹无力;异常噪声;过度松动;感觉踏板沉重。 5、检查离合器踏板高度。使用一把钢板齿检查离合器踏板高度是否处于标 准值以内,若超出标准范围,应调整踏板高度。 6、检查踏板自由行程。用手指按压踏板并使用一把直尺测量踏板的自由行 程量。检查踏板自由行程是否处于标准范围内,若超出标准范围,应调整踏板高度。如图 4-48 所示。 7、检查离合器分离点。起动发动机,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在未踩下离合器 踏板时慢慢地换挡到倒车挡。逐渐踩下离合器踏板,测量踏板的自由状态到齿轮噪声停止进入啮合位置的行程量。 8、检查离合器磨损、离合器噪声、离合器变重情况。发动机怠速时,踩下 离合器踏板,换到 1 挡或者倒车挡,并检查是否有异常噪声和换挡是否平稳。同

汽车传动系统一些常见故障和分析

离合器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 (一)、离合器打滑 1、现象:汽车在起步时,离合器踏板抬得很高才能勉强起步;行驶中发动机加速时,车速却不能随之提高。这些都属离合器打滑现象。 2、原因及处理: (1)、液压操纵式离合器打滑,多数是因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不够,从而造成分离轴承压在分离杠杆或膜片上而随之转动。可调节离合器踏板的返回位置,并调整总泵推杆长度,将推杆调长并与活塞顶住,再将推杆倒转半圈,使用权总泵推杆与活塞之间留有间隙。然后再调整分泵调节杆长度,使其伸长,感到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或膜片顶住以后,再把调整螺钉调回到二者间隙为2mm左右。 (2)、对于机械操纵式离合器,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不够,可调整踏板拉杆的工作长度,使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或膜片之间的间隙达到规定的数值。 (3)、如因离合器摩擦片沾有油污而打滑,可将分离杠杆或膜片调高,增大分离间隙,用绳索或硬木将离合器踏板固定在分离位置上,之后用螺丝刀缠上一层浸过汽油的擦拭布,插进分开的一面,转动飞轮,将油污擦掉,再换用干擦布彻底清洁一次。然后用螺丝刀撬开摩擦片的另一面,进行上述操作。洗净后,重新调整分离杠杆高度即可。 (4)、因离合器片烧蚀而打滑时,如摩擦片较厚,可将烧蚀部分打磨掉,并调整分离杠杆高度即可;如摩擦片太薄没有打磨的余地,可用砂纸对折,将砂面朝外,然后用细金属丝穿过摩擦片上的孔,将砂纸固定。之后保持低速小负荷行驶并避免换档。 (5)、因离合器摩擦片破碎而造成打滑甚至接合不上时,可将踏板下端拉杆自由行程调整螺母放松到最大位置,拆下飞轮壳下盖,取下分离杠杆螺母的开口销,将每个分离杠杆高度调整螺母等量放松,使压盘在压盘弹簧作用下向前移动紧压从动盘摩擦片,此时离合器

动环-交直流供电系统-通用-L3

正在作答: 动环-交直流供电系统-通用-L3 已切屏次数:2 本卷共150题,总分100分已答:0 未答:150 我要交卷单选(共50分) 待检查 1、一个电容器,当电容量一定时,电源频率越高,则容抗就( )。 A. 越小 B. 不变 C. 忽略 D. 越大 待检查 2、电流型谐振开关是由()组成 A. 电感和开关串联 B. 电感和开关并联

C. 电容和开关并联 D. 电容和开关串联 待检查 3、在停电形势较严峻的情况下,开关电源参数周期均充时间可调为()个月,蓄电池充电电流为10小时放电率的()倍。 A. 3,1.5 B. 3, 2 C. 1 ,1.5 D. 1,2 待检查 4、()是指一个输出端的负载变化时,使其他输出端电压波动大小。 A. 影响量

B. 负载调整率 C. 输出能力 D. 交叉调整量 待检查 5、在一套整流设备中,用霍尔器件检测负载电流。若霍尔器件故障误检测负载电流为无穷大。则整流器的输出电压会( )。 A. 视负载类型而定 B. 急降 C. 不变 D. 急升 待检查 6、中、大功率工频UPS的逆变器一般采取哪种拓扑结构

A. 全桥 B. 多桥 C. 半桥 D. buck-boost 待检查 7、三相变压器的短路阻抗Zk、正序阻抗Z1与负序阻抗Z2三者之间的关系() A. Zk=Z1=1/2Z2 B. Z1=Zk=√3Z2 C. Z1=Z2=1/2Zk D.

Z1=Z2=Z3 待检查 8、要使导通的可控硅截止应使用的方法是( )。 A. 给阴、阳极间加以反向电压 B. 撤掉控制极的电压 C. 给控制极加以反向电压 待检查 9、在印制板的丝印层上,Q121、D113、C14、R15分别表示()。 A. 二极管、电阻、电容、功率管 B. 功率管、二极管、电阻、电容 C. 功率管、电阻、电容、二极管 D.

交流传动与直流传动的比较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及其控制系统》报告——交流传动与直流传动优劣的比较

1.电力传动的发展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就一直努力探索机车牵引动力系统的电传动技术。1879年的世界第一台电力机车和1881年的第一台城市电车都在尝试直流供电牵引方式。1891年西门子试验了三相交流直接供电、绕线式转子异步电动机牵引的机车, 1917年德国又试制了采用“劈相机”将单相交流供电进行旋转、变换为三相交流电的试验车。这些技术探索终因系统庞大、能量转换效率低、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转换能量小等因素,未能成为牵引动力的适用模式。 1955年,水银整流器机车问世,标志着牵引动力电传动技术实用化的开始。1957年,硅可控整流器( 即普通晶闸管) 的发明, 标志着电力牵引跨入了电力电子时代。大功率硅整流技术的出现,使电传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传动型式从直-直传动(直流发电机或直流供电-直流电动机),很自然地被更优越的交-直传动(交流发电机或交流供电-硅整流-直流电动机)所取代。1965年,晶闸管整流器机车问世, 使牵引动力电传动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技术变革, 全球兴起了单相工频交流电网电气化的高潮。随着大功率的晶闸管特别是大功率可关断晶闸管(GTO)的出现和微机控制技术等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交-直-交传动(交流发电机或交流供电-硅整流-逆变器-交流电动机),即所谓的交流传动,又很自然地取代了交-直传动。 与直流传动机车相比,交流传动机车具有启动牵引力大、恒功率范围宽、粘着系数高、电机维护简单、功率因数高、等效干扰电流小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我国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交流传动与直流传动的比较 2.1 机车工作原理的比较 2.1.1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包括直直型电力机车和交直型整流器电力机车。 直直型电力机车是由直流电源供电,直流串励牵引电机驱动,通过串并联切换加凸轮变阻或晶闸管斩波器调阻(调压)方式进行调速和控制的机车。一般工矿用4轴电力机车串并联切换加凸轮变阻的电传动装置工作过程为:机车由受电弓从接触网取得直流电,经断路器QF,启动电阻R,向4台直流牵引电动机M1-M4供电,牵引电流经钢轨流回变电所。随着4台牵引电动机接通电源即行旋转,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分别通过各自的齿轮传动装置,驱动机车动轮实现牵引运行。 交直型整流器电力机车的能量传递是将接触网供给的单相工频交流电,经机车内部的牵引变压器降压,再经整流装置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然后向直流(脉流)牵引电动机供电,从而产生牵引力牵引列车运行。如图所示。

《汽车传动系统技术及检修》学习指南

《汽车传动系统技术及检修》学习指南 课程总体设计 《汽车传动系统技术检修》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生产实际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本课程设计8个学习情境:底盘漏油、挂档困难、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无级变速器销售咨询、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检修、汽车传动轴的改装、四轮驱动车的售后服务、传动系统异响辨别和诊断,每个情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结合实际生产中的企业案例进行理实一体系统化的学习。 本课程学习以学习手册、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演示录像、企业案例、任务工单、测试习题为工学结合学习包“8要素”,辅以虚拟实训、教学动画、教学图片维修资料,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学习流程为: 阅读学习任务→领会学习要求→下载任务工单→学习理论知识(浏览相关教学资源)→学习实践技能→进行案例分析→互相讨论交流→实施完成任务→完成学习作业→进行学习评估 学习单元1底盘的基本组成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底盘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布置形式。 (3)齿轮基本知识及润滑油选用。 (4)底盘漏油故障分析。 技能目标 (1)能获取车辆信息。 (2)能够熟练诊断出漏油部位及油液性质,获得诊断信息。 (3)能够向客户讲解底盘有关基本知识。 二、学习任务 一辆上海桑塔纳2000时代超人,车辆在运行中出现底盘漏油故障。 经过检测,发现发动机油底壳变形导致漏机油,更换新油底壳后故障排除。 引出任务:汽车上有哪些油液?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布置形式?漏油会引起哪些故障?如何检测诊断和修理排除? 三、任务工单 请下载《汽车底盘漏油故障分析任务工单》。 按照任务工单的要求学完本节内容,并通过讨论交流实施任务后填写工单,上传至作业处。 四、学习要求 (1)掌握汽车底盘的组成。 (2)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布置形式。 (3)了解汽车上使用的油液。 ★链接教学设计:汽车底盘漏油故障分析教学设计 ★链接学习手册:汽车底盘漏油故障分析学习手册 五、理论知识 1.汽车底盘的组成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

关于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的 探讨 背景及现状 1、背景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内的操作电源是保证变电站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可靠运行的保障,变目前隆化分公司变电站一般配置三套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即直流操作电源、通信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UPS),每套电源系统单独配置蓄电池组和监控管理系统。为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以及操作机构等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直流操作电源。为微机、载波、消防等设备供电的交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交流操作电源;为交换机、光端机、远动等通信设备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则称为通讯电源。 2、现状 1、2、1直流操作电源 直流操作电源室站用交流电源正常和事故状态下都能保持可靠供电给变电站内所有控制、保护、自动装置等控制负荷和各类直流电动机、断路器合闸机构等动力负荷的电源。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电源一般选择220V或110V,采用不接地方式。隆化分公司现有35千伏变电站均装设1组蓄电池及1套充电装置,采用单母线接线。 1、2.2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提供给变电站载波机、光端机等通信设备及保护复用设备电源。系统电压为48V,采用正接地方式。 1、2.3交流不间断电源 交流不间断电源在变电站中UPS主要是给不允许短时停电的计算机监控设备供

电,可靠性及稳定性较高,一般均采用一主一备串联运行方式,即正常时由主机供电,主机故障时,从机自动投入。UPS正常由交流电源供电,当交流电源消失或整流器、逆变器等元件故障,则由自带的蓄电池向逆变器供电。 隆化分公司现有变电站16座,各变电站内均配有UPS电源,由于其内置的蓄电池组容量小且没有专业的维护措施,因此造成蓄电池容量不足或损坏而无法满足自动化的要求。 1、2.4独立操作电源存在的问题 无法综合优化资源,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重复配置蓄电池组,使一次投资增加。 分散布置的设备增加了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各操作电源系统的由于不同的厂家使安装、服务等协调困难。 分公司各操作电源维护班组无法统一管理。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综述 基于以上各独立操作电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与有关厂家咨询提出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解决方案,优化系统资源。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各功能测控模块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各功能测控模块运行状况和信息数据采用(IEC61850)标准建模并接入信息一体化平台。实行智能一体化电源各子单元分散测控和几种管理,实现对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运行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应能够为全站交直流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电源,包括:380V/220V交流电源、DC220V或DC110V直流电源和DC48V通信用直

第2章 交直流供电系统

第2章交直流供电系统 2.1.1 市电供电方式的分类 2.1.2 交流高压配电系统 2.1.3 交流低压配电系统 2.1.4 交流变配电设备的维护 2.2.1 直流基础电压及供电要求 2.2.2 直流供电系统的配电方式 2.2.3 直流供电系统的主要设备 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 AC )供电系统是由主用交流电源、备用交流电源油机发电机组、高压开关柜、电力降压变压器、低压配电屏、市电油机转换屏、低压电容器屏、交流调压稳压设备以及连接馈线组成的供电总体。其中,高压开关柜内安装有高压隔离开关、高压断路器、高压熔断器、高压仪表用互感器、避雷器等高压元器件;低压配电设备则由低压开关、空气断路开关、熔断器、接触器、避雷器、监测用各种交流电表等低压元器件组成。 直流(Direct Current, DC )供电系统主要由整流设备、蓄电池组、DC/DC变换器以及直流配电屏组成。其中整流设备与蓄电池组通过

与直流配电屏并联向负载供电,以实现不间断供电和稳定供电的目的。 2.1 交流供电系统 交流供电系统包括交流高压配电系统(6kV或10kV系统)和交流低压配电系统(380/220V系统)。其中,来自国家电网的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通信局(站)自备的油机发电机组则作为备用交流电源。大中型通信局(站)都采用10kV高压市电,经电力变压器降为380/220V低压后,再供给整流器、不间断电源设备、通信设备、空调设备和建筑用电设备等。 2.1.1 市电供电方式的分类 依据通信局(站)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供电方式分为下述4类。 1.一类市电供电方式 一类市电供电方式为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两路供电线,两路供电线不应有同时检修停电的供电情况。 两路供电方式宜配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含VS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最优潮流及其损耗分析

含VS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最优潮流及其损耗分析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加上PWM控制技术的运用,以IGBT为主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变换器占据了电流变换器的主导地位,其中IGBT为基础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的快速发展,使得两端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及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技术得以实现。VSC-MTDC系统可实现多端供受电,相比于VSC-HVDC系统更具安全可靠性、运行方式更具灵活性及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更好。 因此,研究含VSC-MTDC交直流混联系统最优潮流及其损耗问题,可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系统方案规划、建设拓展方案等提供强有力依据,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含VSC-MTD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计算方法有别于传统纯交流系统计算,其计算更为复杂。 论文针对含VSC-MTDC交直流混联系统运用交替迭代法计算潮流 时,Newton-Raphson产生的雅可比矩阵元素在每次迭代时需重新计算,影响潮流计算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考虑换流站损耗及其容量约束,改进交流部分迭代的雅可比矩阵元素,即将交流侧有功无功与电压偏导与换流站损耗计算式结合,形成交替迭代法的改进算法。含VSC的网格式拓扑的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各VSC功率双向流通,其参考量对潮流及损耗的影响较常用的辐射式拓扑结构更大。 论文提出将Newton-Raphson法与改进遗传算法相结合,以曲线拟合理论计算的换流站损耗及直流电压偏移量为目标函数的最优潮流算法,通过优化VSC参考电压及参考功率,合理分配潮流,从而提高换流效率,降低换流站损耗。针对含VSC交直流混联系统多区域互联的最优潮流问题,论文考虑了由VSC-MTDC系统互联后各区域市场经济性与损耗分摊的问题。 以社会福利最大及损耗分摊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相应潮流约束,采用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探讨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探讨 发表时间:2019-05-05T09:39:50.3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亢煜王嘉薇 [导读] 摘要:十三五规划后,我国政府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十三五规划后,我国政府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原则,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依据关键安全稳定风险,提出了几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措施。以期为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性控制方案的制定及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 1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特性探究 (一)受端电网电压调节功能下降特高压电网直流密集投运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受端常规火电机组提供了支撑。而直流电网大范围馈入机组,极易致使系统电压调节特性恶化,进而导致混联电网电压稳定性风险突出。如××电网受电比例在 46%以下,发生 500kV 线路 N-1 故障,导致××地区出现电压崩溃风险。(二)电网频率性稳定故障频发交流系统转动惯量、机组调频能力是电网频率调节的主要依据。但是随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建设,系统转动惯量不断增加,其需要承受频率波动效能也需要逐步增加。而直流转动特性的缺失,极易导致送受端电网转动惯量下降。如××电网仿真分析数据表明,70GW 负荷水平下,损失 4.0GW 发电功率时,若电网内无风电,则电力系统频率将下跌 0.70Hz。(三)交直流、送受端间全局性故障突出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建设,促使交直流及送受端间联系不断紧密。而发生频率较高的单相短路故障,就可能导致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异常,进而对交流断面造成大规模冲击。如 ××电网某 500kV 线路 A 相故障跳闸,导致该区域特高压直流连续三次换相失败,最终致使送端特高压交流长线产生高达 1800MW 的有功冲击。 2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措施 2.1电压稳定 电压稳定是指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系统电压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电压崩溃的能力。受扰后,系统中发电机和调相机、静止电容器、动态无功补偿器、以及线路充电功率等构成的无功电源,以及线路和变压器等设备无功损耗、感应电动机无功消耗等构成的无功负荷,两者间供需平衡能力决定了电压稳定的维持能力。交流长距离供电、多直流馈人、高马达比例等受端电网,电压稳定问题较为突出。 2.2完善电网稳定控制目标体系 一方面,在《国家电网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的基础上, 依据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威胁电网安全运行故障特点,电网维护人员可进一步完善电网稳定控制目标体系。同时综合考虑直流系统单、双击闭锁故障等因素,将不同形态故障因素纳入电网稳定控制目标体系中。如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直流功率突降、再启动、受端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等。另一方面,依据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特点,为进一步完善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控制目标体系,电网维护人员可综合利用直接法、时域仿真等方法,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稳定性进行全方位分析。其中直接法主要是依据函数变化,通过故障对比分析,在初始时间刻能量、临界能量的基础上,构建高维度电网运行模型,以便直接判定电网稳定性;而时域仿真法则是针对干扰源头,利用微分方程,对获得电气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常用的时域仿真法主要为电磁暂态仿真、机电暂态仿真等。依据特高压电网规模,可选择合理的仿真分析模型,进而确定仿真控制基准。 2.3构建合理的电网结构 构建合理的拓扑互联结构,是提升输电能力的重要保障。为此,依据电网功能的不同定位,选用送端电源分散接人、受端合理分区的差异化设计原则;综合区域电网不同互联模式的技术特点,选择适用的交流互联、直流互联、交直流混联方案;统筹电网整体性能要求,兼顾网源协调发展、多电压等级有序发展、省级电网与区域电网协同发展以及一二次系统同步发展。 2.4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方案 首先,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期间,针对电网功率输送不均匀的情况,可以直流紧急功率控制为核心,针对电网交流分担功率超标问题,构建完善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功率应急控制方案。通过对直流系统传输功率的控制,可以适当强化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直流传输功率及负载能力,从而提高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直流功率应急控制方案中,为保证电网短路能量的有效释放,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维护人员可将局部潮流故障问题较严重交流电网作为维护重点。在直流系统控制的前提下,设置回降控制直流功率、紧急控制直流功率提升等附加措施。其次,依据修订后《国家电网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特高压电网运行系统维护人员可以新一代数模混合仿真平台为依据,进一步拓展电磁暂态仿真分析范围。结合实际稳定性控制装置的设置,对特高压混联电网交直流特性进行全方位分析。如针对单回特高压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情况,可以主动闭锁直流、联切送端机组为要点,从根本上切断直流换相联锁反应。同时优化直流再启动速切交流滤波方案。结合受端电网交流线路重合闸时间的延长,可有效降低直流扰动现象对混联电网交流系统的不利影响。最后,针对大规模交直流并网导致的同步频率提升问题,电网维护人员可以新能源主要应用地区为管理要点,开展全方位实时同步谐波监测。同时依据新能源次同步振荡原理,制定完善的次同步振荡安全控制方案。结合系统性新能源场站调频调压,可从源头解决电网调节能力不足导致的稳定性故障。 2.5强化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结构 依据特高压运行理论,只有交流电网、直流容量一致,才可以保证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具有足够的抗频率冲击能力。据此,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建设阶段,国家电网应以交流电网建设为要点,依据现有特高压混联电网直流电规模及容量,构建坚强交直流同步电网。同时以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为依据,驱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全面优化完善,为“强直弱交”问题的彻底解决提供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迅速发展进程中,特高压直流输电规模呈阶跃式提升,导致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出现严重的“强直弱交”问题。这种情况下,依据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特性,相关人员可以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结构为要点,对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结构进行优化完善。同时在完善的电网运行控制目标体系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电网运行控制方案,为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性控制

传动系统结构与维修

第五章桑塔纳2000轿车传动系统的结构与维修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其首要任务是与发动机协同工作,以确保汽车能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 桑塔纳2000系列轿车是前轮驱动的汽车,其传动系中的离合器、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及传动轴均布置在前桥附近,且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安装在一个外壳之内,结构布置紧密,如图5-1所示。 采用前轮驱动方式,减少了传动系的功率损失,提高了传动效率;取消了后轮驱动方式的传动轴机构,简化了轿车结构,减轻了自重,降低了传动系统的噪声;减少了传动系统的外形尺寸,加大了轿车内部空间;提高了轿车行驶时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减少了燃油消耗量,提高了整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图5-1 桑塔纳轿车传动系(手动档)示意图 1-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变速器输入轴 5-变速器输出轴6-差速器7-传动轴 8-主减速器Ⅳ-4档齿轮Ⅲ-3档齿轮Ⅱ-2档

齿轮 R-倒档齿轮 I-1档齿轮 第一节桑塔纳2000轿车离合器的结构与维修 一、桑塔纳 2000GLi型和2000GSi型轿车离合器的结构与维修 1、离合器的总体结构 桑塔纳2000GLi型轿车离合器采用单片、干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如图5-2和图5-3所示,它主要由离合器盖、压盘、从动盘、膜片弹簧、分离轴承、分离套筒、分离叉轴、离合器拉索等零件组成,在拆卸安装与维修中可参照进行。 图5-2 离合器结构图(一) l-离合器从动盘 2-膜片弹簧与压盘 3-分离轴承 4-分离套筒 5-分离叉轴 6-离合器拉索 7-分离叉轴传动杆 8-回位弹簧 9-卡簧10-橡胶防尘套 11-轴承衬套

汽车传动系统检修

汽车传动系统检修的研究 Research on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repair (申请学位) 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 学生:冯云海 指导老师: 山东技师学院 二零一一年七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技师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冯云海签字日期:2011 年7月2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山东技师学院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山东技师学院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论文作者签名:冯云海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2011 年7 月 2 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中文摘要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汽车的驱动车轮,产生驱动力,使汽车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驶。 对于前置后驱的汽车来说,发动机发出的转矩依次经过离合器、变速箱、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传给后车轮,所以后轮又称为驱动轮。驱动轮得到转矩便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并因此而使地面对驱动轮产生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前轮与传动系一般没有动力上的直接联系,因此称为从动轮。 汽车在1898年以前,发动机动力输出后直接通过齿轮传给驱动轴,因而限制了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只能紧靠驱动轮轴,使汽车的造型设计产生了困难。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路易斯·雷诺,通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和实验,终于试制出了万向节和差动轴齿轮,从而解决了发动机动力必须紧靠驱动轮轴安放的限制。1898年,雷诺将公司的雷诺Dion汽车由三轮改装成四轮微型汽车,并将万向节和差动轴齿轮第一次装上汽车。正因为万向节的发明,才有了今天的前置后驱动,后置前驱动汽车,它标志着汽车传动技术走向成熟。 本文通过对传动系统的理论介绍及及针对各个部位存在的问题作出了研究. 对汽车传动系统的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各个部件的检修问题做出了详细的检修研究。 最后,针对如何保障传动系统检修的顺利实施,本文分析、论述了实施过程中的推动和阻碍因素,从而能够确保在实施过程中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从而取得预想的效果。 关键词:汽车传动系;动力;检修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 关于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的 探讨 背景及现状 1、背景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内的操作电源是保证变电站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可靠运行的保障~变目前隆化分公司变电站一般配置三套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即直流操作电源、通信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UPS,~每套电源系统单独配置蓄电池组和监控管理系统。为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以及操作机构等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直流操作电源。为微机、载波、消防等设备供电的交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交流操作电源,为交换机、光端机、远动等通信设备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则称为通讯电源。 2、现状 1、2、1直流操作电源 直流操作电源室站用交流电源正常和事故状态下都能保持可靠供电给变电站内所有控制、保护、自动装置等控制负荷和各类直流电动机、断路器合闸机构等动力负荷的电源。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电源一般选择220V或110V,采用不接地方式。隆化分公司现有35千伏变电站均装设1组蓄电池及1套充电装置~采用单母线接线。 1、2.2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提供给变电站载波机、光端机等通信设备及保护复用设备电源。系统电压为48V~采用正接地方式。 1、2.3交流不间断电源

交流不间断电源在变电站中UPS主要是给不允许短时停电的计算机监控设备供电~可靠性及稳定性较高~一般均采用一主一备串联运行方式~即正常时由主机供电~主机故障时~从机自动投入。UPS正常由交流电源供电~当交流电源消失或整流器、逆变器等元件故障~则由自带的蓄电池向逆变器供电。 隆化分公司现有变电站16座~各变电站内均配有UPS电源~由于其内置的蓄电池组容量小且没有专业的维护措施~因此造成蓄电池容量不足或损坏而无法满足自动化的要求。 1、2.4独立操作电源存在的问题 无法综合优化资源~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重复配置蓄电池组~使一次投资增加。 分散布置的设备增加了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各操作电源系统的由于不同的厂家使安装、服务等协调困难。分公司各操作电源维护班组无法统一管理。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综述 基于以上各独立操作电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与有关厂家咨询提出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解决方案~优化系统资源。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各功能测控模块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各功能测控模块运行状况和信息数据采用,IEC61850,标准建模并接入信息一体化平台。实行智能一体化电源各子单元分散测控和几种管理~实现对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运行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应能够为全站交直流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电源~包括:380V/220V交流电源、DC220V或DC110V直流电源和DC48V通信用直流电源及电力用逆变电源。直流电源、电力用交流,UPS,和电力用逆变电源,INV,、通信用直流

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规划研究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V 目录 ................................................................................................................... I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 1.2.1 电压稳定评估方法 (3) 1.2.2 无功规划方法 (7) 1.2.3 无功优化算法 (8) 1.3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9) 第二章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规划选址研究 (11) 2.1 引言 (11) 2.2 考虑动态无功源的扩展电压灵敏因子 (12) 2.2.1 扩展电压灵敏因子指标定义 (12) 2.2.2 无功电压灵敏度 (15) 2.3 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无功规划选址求解流程 (22) 2.4 算例分析 (24) 2.4.1 经典直流输电系统 (24) 2.4.2 IEEE9扩展算例 (25) 2.4.3 IEEE39扩展算例 (28) 2.4.4 某地区实际电网算例 (30) 2.5本章小结 (32) 第三章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规划方法 (33) 3.1引言 (33) 3.2 直流输电控制模型 (34) 3.2.1 直流输电运行特性 (34) 3.2.2 直流输电数学模型 (35) 3.3 直流输电电压交互影响因子 (36) 3.3.1 指标定义 (36) 3.3.2 直流输电电压交互影响因子灵敏度 (38)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特点、挑战及未来方向分析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格局呈现出哪些特点?需要应对哪些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在哪?本文从浙江电网入手进行了分析。 刚刚过去的G20 峰会见证了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的繁荣辉煌。 毫无疑问,浙江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而特高压正是支撑浙江腾飞的重要保障。 由于一次能源资源的匮乏、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本省燃煤装机减排压力的加大,浙江省内发电装机容量难以支撑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建设特高压是浙江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正因如此,浙江成为目前我国特高压落点最为密集的省份之一,浙江电网也是最早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的省级电网之一。从浙江电网的运行可以窥见到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格局所呈现出的特点、需要应对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浙江样本 特高压入境给浙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保障特高压安全稳定运行也需要配备相应的技术手段。 过去,浙江500 千伏主网架主要承载本省及华东区域的电力,随着宾金、浙福、灵绍等特高压交直流工程相继投运,浙江电网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跨区输电规模进一步扩大、省外来电大幅提升、电网交直流混联运行安全稳定特性发生重大改变,交直流耦合关系更趋紧密,电源与电网间交互影响更复杂。 目前浙江电网的结构清晰呈现出特高压网架建设过渡时期所面临的新情况。“一个足够坚强的电网结构应分层分区合理,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电网结构清晰,大容量直流工程输电到受端电网,要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中国电科院原总工程师印永华这样描述科学的坚强电网。目前在特高压建设发展的过渡阶段,直流强而交流弱,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针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升驾驭大电网运行的能力。 为了保障特高压电网安全,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深入研究大电网运行新特性,加强大电网运行管控,并通过“三强化,三提升”,推动大电网运行水平上新台阶。 “三强化”即强化分级分区电力平衡,有效应对发用电平衡复杂局面;强化运行风险预警管控,实现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预控闭环管理;强化应急预案编制落实,确保应急全面精准、响应及时。“三提升”即提升快速反应技术手段,发电侧创新部署机组AGC 快速群控功能,用电侧创新部署负荷“群控、顺控”功能;提升电网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宾金直流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调度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应急协同处置能力;提升网厂协同机制,落实电源开机方式优化、研究燃气机组快速启停,确保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和应急响应网源协同。 这些手段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浙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今年迎峰度夏中,浙江电网应用负荷批量控制功能为全省电网的安全运行增添了一层保护屏障,提升了技术人员对电网调度的预防控制能力,这正是“三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故拉限电序列表植入负荷批量控制系统后,只要输入需要拉掉的量,系统就可自动操作,大大提升了事故处理的响应速度。”国

智能电网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简介

智能电网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简介 近年来,高中压开关电器、综自系统在电力系统受到高度重视,变电站综合技术与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针对站用电源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创新却相对滞后,传统站用电源设计方案已难以适应新型变电站的发展需要。 本文针对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技术特点,并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1、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变电站站用电源分为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等,各子系统采用分散设计,独立组屏,设备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安装、调试,供电系统也分配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站用电源的分散设计与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1)站用电源难以实现系统管理 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难以实现网络化系统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由于没有统一的监控设备对整个站用电源进行管理,不能实现系统数据共享,无法进行站用电源协调联动、状态检修等深层次开发应用。 2)可靠性受到影响 由于站用电源信息不能网络共享,针对故障或告警信息不具备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平台,不同专业的巡检人员分别管理各个电源子系统,难以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对于涉及需站用电源各子系统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难以统一处理。如:防雷配置,避雷器参数选择,安装位置只有将整个站用电源交直流系统统一考虑才能解决;由于充电模块均流对于直流母线上纹波较敏感,需要对母线所接负荷,如逆变电源等反灌电流进行统一治理等。 3)经济性较差

由不同供应商分别设计各个子系统,资源不能综合考虑,造成配置重复,一次性投资显著增加。如:直流电源,UPS不间断电源、通讯电源分别配置独立的蓄电池,浪费用严重;交流系统配置电源自动切换设备,充电模块前又重复配置,既浪费又使设备之间难于协调运行。 4)长期维护不方便,增加成本 各个供应商由于利益差异使安装、服务协调困难,站用电源一旦出现故障需向多个厂家进行沟通协调,造成沟通困难与效率低下。 现有变电站站用电源分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员进行运行维护,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严格的巡检范围,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2、交直一体化电源系统设计方案及特点 通过分析与研究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实现:第一、建立站用电源统一网络智能平台;第二、消除站用电源隐患;第三、提高站用电源管理水平;第四、进行深层次开发,提高站用电源安全与智能化水平。 1)交直流一体电源系统的定义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指:将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逆变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统一设计、监控、生产、调试、服务,通过网络通信、设计优化、系统联动方法,实现站用电源安全化、网络智能化设计,实现站用电源交钥匙工程,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 智能站用电源交直流一体化系统包括:智能交流电源子系统、智能直流电源子系统、智能逆变电源子系统、智能通信电源子系统、一体化监控子系统。 2)主要技术特征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并不是对交流、直流电源系统的简单混装,其主要技术特征表现在: (1)网络智能化设计:通过一体化监控器对站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 电源、通信电源进行统一监控,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网络智 能化。支持61850通讯规约。

交直流传动控制试卷 (1)

西华大学安德校区课程考核试题卷 ( A 卷) 适用班级:机车车辆12T1班试卷编号 (20 13 至20 14 学年第_ 2 学期) 课程名称:交直流传动控制系统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课程代码:试卷总分: 100 分 考试形式:闭卷学生自带普通计算器: 不允许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小题1 分,总计20分) 1、电压源型变频器的特点是在直流侧滤波元件为,电流源型变频器直流回路中串入元件滤波。 2、转差频率控制的调速系统是通过控制转差角频率w s来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Te 的,其先决条件是。 3、在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转子侧引入一个,就可调节电机的转速,则称它为串级调速。 4、一个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是指在时还能满足所需静差的转速可调范围。 5、在基频以下,属于调速性质;而在基频以上,属于调速。 6、根据交流电动机的转速表达式,可归纳出交流电动机三种调速方法为: 和。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带比例放大器的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近似看作是一个三阶线性系统。() 2、恒U 1/w1控制的稳态性能优于恒E1/w1控制。() 3、当磁链幅值一定时,定子三相电压合成空间矢量与供电电压频率成反比。( ) 4、闭环系统的静差率要比开环系统大得多。( ) 5、转速的退饱和超调量与稳态转速有关。() 6、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的闭环调速系统是有静差调速系统。() 7、调速系统的静差率指标应以最低速时所能达到的数值为准。() 8、反馈控制只能使静差减小,补偿控制却能把静差完全消除。() 9、SPWM控制技术是以逆变器输出电压近似正弦波为目的的。() 10、电压型变频器有再生制动能力。( )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 1、无静差调速系统PI调节器中P部分的作用() A. 消除稳态误差 B. 既消除稳态误差又加快动态响应 C. 加快动态响应 D. 不能消除静差不能加快动态响应 2、电动机的调速范围D可以由以下哪个表示() A. n/n0 B.n N /n min C. n max /n min D. n min /n max 3、闭环调速系统设置了两个调节器,即电流调节器和()调节器。 A. 转速 B. 转差 C. 电压 D. 电流 4、在单极性可逆PWM变换器中,随着负载减小,电流将() A. 断续,不改变方向 B. 保持连续,不改变方向 C. 断续,来回变向 D. 保持连续,来回变向 5、电流串级调速装置指串级调速系统中() A. 交流电动机 B. 电动机加转子整流器 C. 逆变器与逆变变压器 D. 转子整流器、逆变器与逆变变压器 6、电流滞环跟踪PWM控制的指导思想是() A. 使逆变器输出电压近似正弦波 B. 使逆变器输出电流近似正弦波 C. 使逆变器输入电压近似正弦波 D. 使逆变器输入电流近似正弦波 7、在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中,在()条件下,有电动机转矩与定子电流转矩 分量成正比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