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0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厂综合改造项目建议书:总结计划汇报设计可编辑

30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厂综合改造项目建议书:总结计划汇报设计可编辑

30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厂综合改造项目建议书:总结计划汇报设计可编辑
30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厂综合改造项目建议书:总结计划汇报设计可编辑

30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厂综合改造项目建议书:总结计划

汇报设计可编辑

30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厂综合改造

升级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30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厂综合改造升级项目

二、项目联系单位:

,,商务局

三、项目建设地点:

,,,镇北集新城

四、项目单位

,镇屠宰场

五、负责人

李经理

六、经营方式

独资。

七、建设内容及规模:

厂址占地50亩,机械化生猪屠宰生产线、冷库、分割车间、分割生产线,精深加工设施设备,冷冻运输车等。

八、投资概算:

总投资3000万元。

九、效益分析:

随着本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镇北集新城建设步伐加快,畜牧业产业发展迅猛,年平均宰杀30万头猪,1万条牛,10万只羊。加工3万吨猪肉、5000吨牛肉、2000吨羊肉及其它禽类加工,企业效益显而易见。提供300人的就业岗位,推动畜牧业及其它产业发展。十、项目建设期限:

建设期限为2012年5月—2013年4月

第二节项目背景

一、社会背景

,,位于四市辐射带中心位置,总人口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48万,占总人口的 91%;耕地面积 93.4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果蔬为主,自古就有“ 黎阳收,顾九州”之称。每年粮食产量在50万吨以上,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基地县,优质种子基地县,全国科技兴农示范县,国家扶持产粮大县,国家级小麦原种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蜂蜜产品基地县,全国秸秆羊示范县,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多年来,畜牧产业发展迅猛,全县现有标准化养殖小区30个、规模场户200户,年出栏生猪100万头,肉牛2万条羊70万只,家禽6000万只,畜牧业产值25亿元。是率先实行生猪定点屠宰的县市之一。由于起步早,规划小而滞后,现已不适应我县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借,镇北集新城建设之际进行升级改造十分必要。

2、项目背景

,镇现有屠宰场始建于1974年,位于,镇西街村。占地面积15亩。厂房设备老化、规模小、做工原始,无法满足市场及消费者对屠宰行业的基本要求。也不适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2011年,,镇实施北集新城社区建设,农村需要整体搬迁。现屠宰场也在搬迁之列。借此机遇,建设一处高标准、现代型、多功能的大型屠宰场非常必要。经报请

县镇政府、市县商务局批准,并申报国家财政扶持建设此项目。

第三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总资金

,,生猪定点宰场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二、资金使用计划

建设投资20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期内(2012年5月—2013年4月)全部投入;流动资金1000万元用于经营运作。

三、建设规模及目标

厂址占地50亩,机械化生猪屠宰生产线、冷库、分割车间、分割生产线,精深加工设施设备,冷冻运输车等。建成标准化的屠宰加工及肉联加工厂,项目建设分成5个小区:屠宰前管理区、屠宰区、成品加工区、仓储区、行政生活区。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形成年加工能力30万头生猪、1万头牛、10万只羊,可加工3万吨猪肉、5000吨牛肉、2000吨羊肉及其它禽类加工。项目建成后,可以达到屠宰企业“二星级”以上标准(按商务部规定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认定的星级标准)。

第四节主要结论

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2.项目达产后,总成本1000万元,年实现利税总额5000万元,税后利润3000万元。二、主要结论

通过对本项目的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等专题分析,认为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和发展方针,在技术上和财务收益上均可行。建议项目单位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按项目计划尽快进行,在项目建设和投产的过程

中,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现实状况适应性地调整项目计划,并极力执行。第二章项目实施的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提出的宏观背景

1、定点屠宰及肉食品加工行业背景

中国肉类产业是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自由养殖、自由购销、价格随行就市。所以,它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的成长中不断进行调整、组合。在肉类产业链中,肉类加工以它特有的连结作用对促进我国农牧业发展、繁荣市场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肉类工业的发展正处在新的转型期,其资本结构、技术装备、产品结构、产品质量、企业规模都在得到快速提升。关于增建项目单位生猪肉品的物流配送设施、将购销运输配送流程中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增加冷冻设备等生猪屠宰的生产线综合技术升级措施,符合《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颁布实施的有关食品无公害标准。

二、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

,,是以农业生产和养殖业为主的县,是河南省重点畜牧基地之一,全县农业人口66万人,主要以农业和养殖为主,几乎家家从事生猪养殖。,,农民将生猪养殖作为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加上随着政府历年来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及对农户生猪养殖给予科技扶持的政策,不断加大良种猪苗的推广、猪病防治技术的指导,使全县生猪存栏量逐年提高,为屠宰场提供了优质、安全的猪源,在全县城乡实行肉品配送,为发展生猪养殖和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提供有利条件。

今后,,,继续把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作为全县发展农业和养殖业的必由之路,规模化养殖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对策,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广阔的山地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加

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上级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和社会发展及人们追求健康意识的提高,肉食品作为人们日常需求的生活必需品,规模化屠宰和统一配送可以保证肉食品安全卫生,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二节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一、我国肉类工业必然要走标准化的道路需要。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和政府对屠宰行业的监管日益加强,肉类工业必然要走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现阶段,我国肉类工业正处于变化期,这个阶段是人们的饮食结构、消费方式、习惯等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也就是说,肉类已成了中国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民生产品,肉类生产的发展关乎十几亿人民的福祉和健康。中国成为世界上肉类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2011年,我国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比上年增长0.4%。禽蛋产量2811万吨,增长1.8%。牛奶产量3656万吨,增长2.2%。人均占有量在发展中国家已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中国肉类的工业化尚未完成。总体上说,我国肉类生产仍是一种以追求数量为目标的粗放增长模式,肉类工业与小康社会应有的供给结构仍存在较大差距。行业的不成熟便是机遇。肉类行业抓住机遇便会大有作为。所以说项目单位实施的生猪屠宰生产线的高级别定位是符合国家肉类工业发展的趋势,是国家肉类工业向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二、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公众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逐年提高,这使得骨干龙头企业面临良好的市场机遇。本项目建成将是本地区最有潜力的无公害生猪屠宰基地,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可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健康食品的需要。

三、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迫切需要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施农业标准化,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进一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本项目的屠宰和肉食品加工及公害生猪养殖,符新时期要求,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迫切需要。同时具有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生猪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是河南省畜牧大县之一,农业产业占整个社会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2011年县域畜牧生产总值实现25亿元。生猪产业是,,农业产业的支柱产业,全年出栏生猪100万头,肉牛出栏2万头,羊出栏70万只,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3.28亿元,生猪养殖成为了,,农民的主要现金来源。

近几年,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县在生猪定点屠宰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规范了动物检疫工作,让消费者吃上了“放心肉”。但落后的屠宰加工经营方式阻碍了我县生猪产业化发展。如何整合现有的屠宰加工企业,培育或引进大的加工龙头企业,以此来拉动我县生猪产业发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施本项目的建设,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出路,项目建成之后,除了具有屠宰加工能力之外,屠宰场还将具有肉联加工的能力,每年可以屠宰加工生猪30万头,将为,,

生猪产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项目的建设是,,生猪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要。

第三章市场分析

第一节发展现状

一、,,生猪生产发展现状

据,,农业部门统计,2011年生猪出栏100万头,生猪存栏实现了平稳增长,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猪肉市场价格呈现稳中有降。

二、生猪市场优势分析

各级政府颁布实施新的土地政策,更多的政策、资金向农业倾斜,养猪业作为畜牧业的主体,获得了较大的扶持力度。

第二节市场预测

,,生猪传统养殖和规模化养殖方式兼有,以全价饲料喂养的成品猪为主。品种主要以长白猪为母本的二元或三元杂交品种为主,其猪肉具有肉质细腻、味香、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各地消费者所喜爱。,,的生猪80,都是销售外地。实施精深加工,将大大提高肉类市场竞争力。因此,实施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市场基础。

第四章建设规模目标

第一节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将建成年屠宰30万头生猪的屠宰加工车间、内脏整理车间、肉品分割加工车间、冷藏库、副产品综合利用车间、其他配套设施及行政、生活办公设施。项目单位通过新建一条生猪屠宰生产线、肉品分割生产线、购置冷藏运输车及相应的辅助工程和配套工程的改造升级,使项目单位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按商务部规定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认定的星级标准)。

第二节.建设目标

项目完成后,新增生猪屠宰量至30万头,新增利税5000万元。

第五章项目建设条件

第一节建设用地

本项目选择用地为,镇北集新城。该区域规划建设为10万人居住的生态社区,目前新城建设开端良好。选择该区域人口集中、新城建设功能配套完善、水电条件方便、北集物流功能齐备。在此建厂,优势明显。项目建设用地需请政府领导实地考察,出面进行协调,确保项目建设用地的落实。

第二节经济状况

畜牧产业作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畜牧业生产正由分散性养殖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预计到2015年,畜牧业总产值将达到30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5%以上。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富民强县”总目标,按照“务实担当、持续跨越”的总体要求,先行先试,持续探索新型城镇化新路子、持续探索新型工业化新举措、持续探索新型农业现代化新途径,推动全县在“三化”协调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突破,力争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第三节工程方案

一、具体建设内容

1.屠宰前管理区:包括屠畜卸载台、检疫栏、待宰圈、隔离圈、兽医室等,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2.屠宰区:屠宰车间2100平方米。、内脏整理车间、肉品分割加工车间、冷藏库、副产品综合利用与提取车间、车间办公室、化验室及动力设备间,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3.病畜隔离处理区:包括病畜隔离圈、急宰间、兽医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4.成品加工区:主要为熟肉车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5.行政生活区:包括办公室、车库、仓库、食堂及职工住宿楼,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二、粪污处理系统

为了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有效利用,达到标准化养殖。

三、能源供应

燃料动力主要是水、电,届时与本新城资源接轨。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自然环境简况

,,位于地处低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各季气候特点是:春旱风大,回温快;夏雨集中,天气热;秋高气爽,气象新;冬季严寒,雨雪稀,一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地势平坦,适合各种粮食作物的生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自然环境优越。第二节营运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单位生猪屠宰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环境污染是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养殖场的主要污染物为猪排泻物,经沼气处理系统生态分解。运行仅有少量的噪声产生。

一、“三废”来源及成分

1.噪音。噪音来源于生产过程中各种机械运转,振动发出声音,主要有制冷机房的氨压缩机、冷却水塔、各类水泵、通风设备、空调设备等。

2.废水。废水来源于屠宰加工车间、分割剔骨车间、废弃物处理加工及生活污水,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如:血污、油脂、骨肉悄、未消化的食物和粪便。这种废水属中等浓度的有机废水、无毒、易腐化发臭,有少许腥味,还可能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细菌,如大肠菌等。但不含有害、有毒物质。

3.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充物主要来源于待宰圈的猪粪便及屠宰车间内猪胃肠的内容物、猪血及部分废弃内脏和养殖场的猪粪便。

二、“三废”处理措施

1、噪音的防治。由于制冷机房内不可能对单独制冷压缩机隔离降噪,因此可采用车间内悬挂吸音板降低噪音,并且机房内设有控制室,当机器调整好,可进入控制室内监控,以避开噪音的污染。

采取以上措施后,各车间工作区的噪声可达到标准,不会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废水的处理。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本工程对厂内所有污废水混合后,自建无害化处理设施,对所有污水进行处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厂外城市污水管网内。三、固体废弃物处理

每日产生的猪粪便及猪胃肠内容物清出物,统一收集后排入自建无害化处理池中,发酵产生沼气。

每日产生的猪血、骨及废弃内脏,可作为加工动物饲料的原料,其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咖热蒸煮?消毒?干燥?粉碎?包装?入库。

综上所述,所有固体废弃物经处理后可变废为宝,不但保护了环境,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单位只要严格实施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将可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一节原则

本项目的建设本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按时、按质完成,投入运行,及早创造社会和

经济效益。

第二节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计划安排12个月时间完成,拟分成四个阶段进行。

1.前期阶段2012年5月-6月:包括方案论证、立项报批等前期工作;

2.工程建设阶段:2012年7月-12月;

3.实施改造及人员培训阶段:2013年1月-3月设备采购、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

4.试运行阶段:2013年4月。项目试运营、竣工验收。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元,共由两部分构成。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6.7,;项目铺底流动资金10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3.3,。

主要设备及材料价格按当前市场询价估算。

一、建设投资估算

建设投资估算2000万元,其中:

建筑工程1100万元

设备购置费600万元

安装工程万元50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30万元

土地购置费150万元

预备费70万元

二、流动资金估算

流动资金是项目建成后为保证正常经营的需要,在运营过程中处于流通领域、供周转的必要资金,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本项目流动资金取正常运年份所需的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

第二节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来自三个渠道:自筹15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申请国家财政扶持500万元。第九章社会评价

第一节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一、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期间都采取了足够的环境保护措施,基本消除了项目对居民生活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对当地居民收入的影响

项目的建设实施,增加了对地区建设材料和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项目投产后,将增加就业岗位,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三、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项目的建设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加的税收和财政收入也为政府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支持。

四、对当地居民就业的影响

项目实施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就业的机会;项目的运营直接增加就业岗位,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工作岗位的增加。

五、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

项目的建设会提高从事该项目建设的有关材料供应商、施工方、运输行业及建设用地周围商家等的收入。提高当地的国民经济收入。

六、对当地弱势群体利益的影响

项目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政府收入,对于改善当地老龄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员等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积极间接影响,但不大。

根据分析,项目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提高和促进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是项目的主要社会影响效果。

第二节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

,,是以农业生产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66万,加上政府历年来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及对农户生猪养殖给予科技扶持的政策,不断加大良种猪苗的推广、猪病防治技术的指导,使全县生猪存栏量逐年提高,为屠宰场提供

了优质、安全的猪源,在全县城乡实行肉品配送,为发展生猪养殖和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提供有利条件。项目单位通过生猪生产线综合升级技术异地搬迁改造,可以解决广大生猪养殖户销路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解决农民和养殖户“卖猪难”、“用钱难”等老大难问题,鼓励农户扩大生猪养殖的信心。对食品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放心肉”,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为,,人民早走向脱贫奔小康的道路起到促进作用。符合,,的产业经济政策,符合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

项目单位自秉承“让群众放心、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老百姓健康得到保障”为企业经营宗旨,项目实施后企业屠宰生产程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能很好的与当地社会环境相适应性并可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

第三节社会评价结论

本项目的投资建设社会效益明显:通过对项目改造升级,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有效降低成本,以更低的价格让利于群众,有助于,,乃至豫北肉类加工行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必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同。

第十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本项目的分析、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论证、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等专题分析,认为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和发展方针,在技术上和财务收益上均可行。建议项目单位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按项目计划尽快进行,在项目建设和投产的过程中,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现实状况适应性地调整项目计划,并极力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