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

第十五章凝集反应

Chapter 15 Agglutination Test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目的要求

·掌握:凝集反应的原理、类型及临床应用;熟悉:凝集反应的技术要点、实验影响因素、方法评价、间接凝集常用的载体;了解:凝集反应各阶段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

1。凝集反应的特点与类型。

2。直接凝集反应: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

3。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间接血凝试验,胶乳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的临床应用。

4.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5.抗球蛋白试验。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用于检测

A.血清中结合的抗体B.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C.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D.红细胞表面结合的完全抗体E.血清中游离的完全抗体

2.玻片凝集实验

A.只能检测抗原,不能检测抗体B.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

C.只能检测抗体,不能检测抗原D.为半定量实验

E.不能用于ABO血型鉴定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玻片凝集试验

A。菌种鉴定 B。血清学分型 C。人类ABO血型鉴定

D.定量检测前筛选试验 E。血清抗体效价测定

4.试管凝集试验的效价判断标准是依据出现肉眼可见的如下凝集现象

A.“+”B.“+或++”C.“++”D.“+++”E.“++++”

5.间接抗球蛋白实验用于检测

A.血清中结合的抗体B.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C.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D.红细胞表面结合的完全抗体E.血清中游离的完全抗体

6.协同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是

A.新鲜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醛化红细胞D.聚苯乙烯颗粒E.金黄色葡萄球菌7.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红细胞是

A.标准新鲜红细胞B.标准洗涤红细胞C.标准醛化红细胞

D.受检者未致敏红细胞E.受检者致敏红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

1.实验中,促进凝集现象的措施有

A.低温离心 B.增加电解质或蛋白质 C.加入右旋糖酐或葡聚糖

D.用胰酶处理 E.加入抗原

2。利用试管凝集试验可辅助临床诊断的疾病

A.痢疾

B.伤寒和副伤寒

C.恙虫病

D.布鲁菌病

E.霍乱弧菌

3. 间接凝集试验常用的载体

A.人O型红细胞

B.聚苯乙烯胶乳

C.皂土

D.明胶颗粒

E.活性炭

4.符合正向间接凝集试验的是

A.抗原致敏载体 B.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体 C.出现凝集为阴性

D.敏感性很高 E.特异性不强

5.符合反向间接凝集试验的是

A.抗体致敏载体 B.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原 C.出现凝集为阴性

D.敏感性很高 E.特异性强

6.符合正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的是

A.检测标本中的抗原B.抗原致敏载体C.抗体为诊断试剂

D.出现凝集为阳性E.不出现凝集为阳性

7.符合反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的是

A.抗体致敏载体B.抗原为诊断试剂C.检测标本中的抗体

D.出现凝集为阳性E.不出现凝集为阳性

8.关于SPA正确的是

A.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成分B.能与IgG的Fc段结合

C.能与IgG的F(ab’)2段结合D.不能与IgG3结合E.与IgG结合后不影响其活性

9.符合间接血凝试验的是

A.以红细胞为载体B.不能检测抗原C.可检测抗体

D.可判断阳性反应的强弱E。应用广泛

10.符合乳胶凝集试验的是

A.是一种间接凝集试验B.敏感性较血凝试验高C.可进行定性检测

D.可进行半定量检测 E.可进行定量检测

11.符合红细胞自身凝集试验的是

A.红细胞为致敏载体B.可检测抗原C.可检测抗体

D.诊断试剂为抗O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E.检测应为全血标本

12.符合直接Cooms试验的是

A.检测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B.可用作定量分析C.可定性检测

D.可用于新生儿溶血检测E.可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测

13.符合间接Cooms试验的是

A.检测红细胞膜上的不完全抗体B.出现凝集为阳性C.抗体致敏红细胞

D.用于检测母体Rh抗体 E.可检测因红细胞不相容性输血而产生的溶血

14.抗球蛋白试验可用于

A.配血试验B.抗D抗体检测C.诊断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疾病

D.检测伤寒O抗体E.检测立克次体抗原

15.符合协同凝集试验的是

A.致敏颗粒是金黄色葡萄球菌B.连接物为SPA C.用于检测抗体

D.是一种反向间接凝集试验E.抗体为IgM类

二、填空题

1.凝集反应的类型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类型。

2.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类型。

3.参与凝集反应中的抗原称为___________,抗体称为___________,常用的直接凝集试验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法。

4.在间接凝集反应中,正向凝集反应是用___________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相应的___________;而反向间接凝集反应是用___________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相应的___________。

5.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可用已知抗原型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___________;可用于输血前的___________试验。

三、名词解释

1.效价(滴度,titer)

2.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test)

3.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

4.凝集原(agglutinogen)

5.凝集素(agglutinin)

6.试管凝集试验(tube agglutination)

7.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

四、问答题

1.简述间接血凝试验的基本原理。

2.简述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原理(又称Coombs试验)、类型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三部分参考答案与题解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 .C 2. B3.E 4.C 5. B 6. E7. D

(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 )

1.BCD

2.BCD

3.ABCDE

4.AB

5.ABE

6.ABCE

7.ABCE

8.ABDE

9.ACDE 10.ACD 11.BCDE 12.CDE 13.BDE 14.ABC 15.ABD

二、填空题

1.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

2.(正向)间接凝集反应、反向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抑制反应、协同凝集反应

3.凝集原、凝集素、玻片法、试管法。

4.抗原、抗体、抗体、抗原。

5.不完全抗体、交叉配血。

三、名词解释

1.滴度(效价):血清标本进行一系列倍比稀释后进行反应,以出现明显凝集反应的血清最高稀释度、即滴度(效价)。

2.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是指细菌或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结合形成凝集的现象。现也指颗粒化抗原或抗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的反应。

3.直接凝集反应: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4.凝集原:.指凝集反应中的抗原。

5.凝集素:指凝集反应中的抗体。

6.试管凝集试验:是在试管内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7.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疑集现象称间接凝集反应或被动凝集反应(passive agglutination test)。

四、问答题

1.间接血凝试验是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人的O型红细胞或绵羊、家兔的红细胞制成抗原致敏的红细胞,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可出现肉眼可见的红细胞凝集现象,又称被动血凝试验。

2.Coombs试验又称抗人球蛋白试验,其原理是不完全抗体多半是7S的IgG类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牢固结合,但在一般条件下不出现可见反应,利用抗球蛋白抗体作为第二抗体,连接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特异抗体,可使红细胞凝集。

Coombs试验有二种类型:(1)直接Coombs试验:用于检测红细胞结合的不完全抗体。(2)间接Coombs试验:用于检测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张学宁)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细胞凝集反应 二.实验原理: 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分子有关。 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凝集素是指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含血型物质),故名凝集素。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 PNA),通常以其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刀豆素 A(Conconvalina,ConA)、麦胚素(Wheat germ agglutinin, WGA)、花生凝集素 (Peanut agglutinin, PNA)和大豆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 SBA)等,凝集素是它们的总称。凝集素不是来源或参与免疫反应的产物,它们具有的某些“亲合” 特性,能被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方法所应用。 血型鉴别实验,也是凝集反应的一种。 三.实验用品: 土豆块茎 显微镜,粗天平,载玻片,滴管2支,离心管2支 PBS缓冲液:称取NaCl7.2g,Na2HPO41.48g,KH2PO40.43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pH值到7.2. 4.2%的红细胞 四.实验步骤:

1.称取土豆去皮块茎2g,加10mlPBS缓冲液,浸泡2h,浸出的粗提液中含 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 2.以无菌方法抽取兔子静脉血液(加抗凝剂),加生理盐水3ml,在 1000r/min,离心5min,重复3次离心,最后按压积红细胞体积用生理盐水配成1%红细胞液。 3.分别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1%红细胞液各一滴,置双凹片左孔内,充 分混匀。 4.同时分别用滴管吸取PBS缓冲液和1%的红细胞悬液各一滴,置双凹片右 孔内,充分混匀,做对照实验。 5.摇晃5—10min后,观察有无发生细胞凝集并置显微镜下观察。 图左为PBS缓冲液对照图右为土豆凝集素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细胞凝集反应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 2.掌握凝集素促使细胞凝集的原理; 3.学习研究细胞凝集反应的方法。 【实验原理】 1.凝集素 凝集素是一类含糖(少数例外)并能与糖转移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目前已发现近千种植物中含有凝集素,在各种真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及某些病毒体内也含有凝集素,在各种真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及某些病毒体内也含有凝集素。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通常一起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伴刀豆凝集素A、麦胚凝集素、花生凝集素和大豆凝集素等,凝集素是他们的总称。 在细胞表面,组成细胞膜的糖脂和糖蛋白伸出寡糖链,形成细胞外被(又称为糖萼)。凝集素能与细胞外被中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从而引起细胞凝集。凝集素引起的血细胞凝集,其细胞膜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与血液凝固中发生的复杂生物化学过程完全不同;另外,凝集素能与不同的糖蛋白特异结合,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但是凝集素不是来源或参与免疫反应的产物,因此,Ponder提出应称“凝集素组织化学”而不能称为“凝集素免疫组织化学”。 人们利用凝集素与不同的糖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识别和研究不同类型膜结构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进行血型鉴定。ABO血型鉴定主要用于临床输血,在皮肤、肾等器官移植的时候选择ABO血型相符的供体;不孕症和新生儿溶血症病因的分析及亲子鉴定等。另外,凝集素在临床疾病防治、机体生理活动调控以及生物工程等方面展示出了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植物凝集素可抑制受精;芸豆凝集素可直接抑制HIV-1反转录酶的活性,减少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细胞膜表面糖复合物的糖链结构与肿瘤细胞增殖、侵染、转移等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凝集素芯片技术实现了对癌症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有助于筛选出癌症相关的糖链标志物。 2.细胞凝集 细胞凝集是指细胞彼此聚集在一起,成为一簇不规则的细胞团。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分子有关。 凝集素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如植物血球凝集素,伴刀豆凝集素和土豆凝集素等,它具有凝集细胞核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3.细胞凝集的反应技术 一、直接凝集反应技术 颗粒性抗原(细菌、螺旋体、红细胞等)与相应的抗体血清混合后,在电解质的参与下,经过一定时间,抗原抗体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这种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血清中的抗体称为凝集素。抗原称为凝集原。 细菌或其他凝集原都带有相同的电荷(阴电荷),在悬液中相互排斥而呈均匀的分散状态。抗原与抗体相遇后,由于抗原和抗体分子表面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化学基团,因而发生特异性结合,称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降低了抗原分子间的经典排斥力,抗原表面的亲水基团减少,由亲水状态变为疏水状态,此时已有凝集的趋向,在电解质(如生理盐水)参与下,由于例子的作用,中和

实验1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1 细胞凝集反应 (赵海泉主编基础生物学实验指导细胞生物学分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8.)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1.目的 学习植物凝集素的提取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2.原理 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和识别、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分子有关。 凝集素(1ectin)是一类含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少数例外),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二、实验用品 1.材料 土豆块茎,兔血。 2.试剂 0.9 % NaCl溶液,PBS缓冲液(称取7.2 g NaCl、1.48 g Na2HPO4、0.43 g KH2PO4。加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I,pH 7.2)。 3.器材 离心机,显微镜,天平,注射器,6号针头,载玻片,容量瓶,滴管,离心管等。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提取凝集素 称取土豆去皮块茎20 g,加100 ml PBS缓液,浸泡2 h,将浸出的粗提液过滤,即为可溶性土豆凝集素提取液。 (二)制备2%的红细胞悬液 以无菌方法抽取兔静脉血液(加抗凝剂)2 mI。加8 mL 0.9 % NaCl溶液,

以2 000 r/min离心5 min,去掉上清液,再加0.9 % NaCl溶液至10 ml,反复洗涤5次。最后按沉淀压积的红细胞体积用生理盐水配成2%红细胞悬液。(三)凝集反应 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2%红细胞液各1滴,置载玻片上,充分混匀,静置20 min后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凝集现象。 四、注意事项 1.若沉淀压积的红细胞暂时不用,应将其4℃保存。下次使用前,先洗涤再用生理盐水配成2%红细胞悬液。 2.以PBS液加2%血细胞液作对照实验。 五、作业与思考题 1记录血细胞凝集情况。 2实验课程感想或感受。 教学内容: 1实验室安全教育。 2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小导师制 3实验报告写作要求 4本次实验内容讲解。 知识点: 实验动物知识。 采血操作。 凝集素。 显微镜。 记录方法。

临床免疫学凝集反应

第五章凝集反应 本章考点 1.概述 2.直接凝集反应 3.间接凝集反应 第一节概述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分为两个阶段:①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②出现可见的颗粒凝聚。 凝集反应的特点:凝集试验是一个定性的检测方法,即根据凝集现象的出现与否判定结果阴性或阳性;也可以进行半定量检测,即将抗体作一系列稀释,与抗原结合产生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作为其效价或滴度。由于凝集反应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因而在临床检验中被广泛应用。 第二节直接凝集反应 直接凝集反应:其原理是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的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直接凝集反应。参加凝集反应的抗原称凝集原,抗体则称为凝集素。从方法上来讲,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类。 玻片法凝集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分析,短时间便能观察结果,一般用来鉴定菌种或分型;也用于人类AB0血型的测定。 试管凝集反应是用定量抗原悬液与一系列递度倍比稀释的待检血清混合,保温静置后,根据每管内颗粒凝集的程度,以判断待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可以用来协助临床诊断或流行病原调查研究。例如Widal反应、Well-Felix反应、输血时也常用于受体和供体两者间的交叉配血试验。 第三节间接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是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间接凝集反应。 根据致敏载体用的是抗原或抗体以及凝集反应的方式,间接凝集反应分为4类:①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②反向间接凝集反应;③间接凝集抑制反应;④协同凝集反应。 图14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查抗体)

实验五 凝集反应—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

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 实验五凝集反应 由长沙达尔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整理

【文章介绍】 实验是映证理论,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手段。BioRike博瑞克根据《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一书系统整理了14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说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方法,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希望广大师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BioRike简介:BioRike(中文简称“博瑞克”)是长沙达尔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品牌,由旗下专业的生命科学实验室BioRike博瑞克研发和生产。BioRike是一家致力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科技实验室,专门从事以Elisa试剂盒、抗体、细胞因子、免疫检测试剂盒、血清等免疫学产品为主的生物试剂的研发与销售。 【实验目的】 1.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基本类型及其用途。 2.熟悉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实验用品】 1. 材料试剂:伤寒杆菌、大肠杆菌18~24小时琼脂斜面培养物、伤寒杆菌H血清、伤寒杆菌H菌液、待测孕妇尿液、HCG阳性孕妇尿液、1:10稀释伤寒杆菌诊断血清、ABO血型标准血清、类风湿免疫诊断试验(用变性IgG致敏的乳胶颗粒)、HCG致敏乳胶试剂、兔抗HCG诊断血清、待测血清、生理盐水。 2.器材:洁净载玻片、巴氏吸管、乳胶皮头、接种环、酒精灯、特种铅笔(或记号笔)、小试管、牙签、采血针、75%酒精棉球、无菌干棉球、试管架;1ml、5ml刻度吸管、37℃恒温箱(或37℃/56℃水浴箱)、显微镜。 【内容和方法】 一、玻片凝集试验(slide agglutination) 1.原理 玻片凝集试验(slide agglutination)是将已知的抗体直接与未知的颗粒性抗原物质(如细菌、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等)混合,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如两者对应便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即为阳性;如两者不对应便无凝集物出现,即为阴性。此法属定性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抗原,如ABO血型鉴定、细菌鉴定和分型等。 2.方法 (1)取载玻片一张(平置实验台上),用特种铅笔或记号笔划分为3格,并标明1、2、3。 (2)取巴氏吸管一支,套上乳胶皮头后,吸取1:10 稀释的伤寒杆菌诊断血清1~2 滴于第1、2 格内,另取巴氏吸管一支,吸取生理盐水1~2 滴于第3格内。 (3)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灭菌,冷却后取少许伤寒杆菌菌培养物与第1、3格内的诊断血清、生理盐水混合并涂抹成均匀悬液。然后用同样方法取少许大肠杆菌培养物与第2格内的的诊断血清混合并涂抹成均匀悬液。静置数分钟后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与判定

细胞凝集试验报告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摘要】细胞凝集素可以将不同的细胞粘连在一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最终形成大的细胞团块,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凝集现象。通过不同的变量,控制细胞凝集反应因素,观察细胞凝集程度。 【关键字】血细胞凝集素凝集反应 【背景介绍】 细胞凝集指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某种凝集素的作用而相互粘连在一起的现象,最终形成大的细胞团块,在不用显微镜时即可用肉眼看到的明显的现象。早在1896年,Widal就利用伤寒患者的血清与伤寒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现象,有效地诊断伤寒病。至1900年,Landsteriner在特异性血凝现象的基础上发现了人类血型,并于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凝集实验灵敏度高,方法简便,迄今已成为通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 凝集素是一种能够与糖类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具有一个以上同糖结合的位点,因此能够参与细胞识别和粘连,从而将不同的细胞联系起来。常见的凝集素有刀豆素A、麦胚素、花生凝集素、大豆凝集素等。凝集素主要的作用就是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在细胞间形成“桥”的作用,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细胞的凝集与细胞的细胞膜有关,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目前普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以及细胞的生长分化,免疫反应等都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细胞凝集的作用很多,机体免疫中反应中,细菌等颗粒性病原体

会与凝集素结合而产生凝集反应,从而被更好的清除。 细胞凝集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在临床上血细胞的凝集作用可用于血型鉴定,同时凝集素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帮助抵御感染。 【实验材料】 1、试剂:土豆凝集素(已制备好)、2%兔血红细胞悬液、PBS缓 冲液、生理盐水。 2、仪器:移液管、离心管、离心机、有凹坑的载玻片、带刻度的 试管若干、显微镜。 【实验方法】 1、检查实验所用的仪器是否完备,完好,准备实验; 2、土豆切片,取2g放入10ml的PBS缓冲液中浸泡2h,获取土豆凝集素(此步骤已有老师准备好); 3、梯度稀释制备不同浓度的土豆悬浮液:取1ml的土豆凝集素悬浮液原液于其中一只试管中,并编号1×;另取0.5ml的土豆悬浮液原液于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5ml的PBS缓冲液,并编号0.5×;再去一只试管,加入1ml的PBS缓冲液,并编号0×; 4、取1ml已制备好的2%的兔血细胞悬液,通过系列稀释将血细胞悬液制备成不同浓度:在1ml的试管上编号为2%;在标号2%的试管中取0.5ml于另一只试管中,在试管中加入0.5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并编号1%;在1%的试管中取0.5ml的细胞悬液于另一只试管中,并加入0.5ml的生理盐水,混合均匀编号0.5%;(在实验时由于各方面原因,误将已制备好的2%兔细胞悬液当做兔的静脉血,而加入3ml 的生理盐水,进行离心分离,从而重复实验不必要的步骤,需要在以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的表面结构。 2、掌握细胞凝集的原理。 3、掌握细胞凝集实验的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与用品】 1. 试剂:PBS缓冲溶液、0.9%的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 2. 器具:酒精棉球、双凹片、载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托盘天平、滴管、离心管 3. 材料:兔子静脉血 【实验原理】 1.凝集素 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目前已发现近千种植物中含有凝集素,在各种真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及某些病毒体内也含有凝集素。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通常以其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凝集素为它们的总称。 在细胞表面,组成细胞膜的糖脂和糖蛋白伸出寡糖链,形成细胞外被(糖萼)。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2.细胞凝集 细胞凝集是指细胞彼此聚集在一起,成为一簇不规则的细胞团,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肿瘤的发生与免疫反应都与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分子有关。 3.细胞凝集的反应技术 (1)直接凝集反应技术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血清混合后,在电解质的参与下,经过一定时间,抗原抗体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这种现象称为凝集反应。血清中的抗体称为凝集素。抗原称为凝集原。细菌或其他凝集原都带有相同的电荷(阴电荷),在悬液中相互排斥而呈均匀的分散状

态。抗原和抗体相遇后,由于抗原和抗体分子表面存在相互对应的化学基团,因而发生特异性结合,称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降低了抗原分子间的排斥力,抗原表面的亲水基团减少,此时已有凝集趋势,在电解质参与下,中和了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大部分电荷,使之失去了经典排斥力,分子间相互吸引,凝集成较大颗粒。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2)间接凝集反应技术 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免疫学反应无关的颗粒表面上,当这些致敏的颗粒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相遇时,就会产生特异性的结合,在电解质的参与下,这些颗粒就会发生凝集现象。这种借助于载体的抗原抗体凝集现象就叫做间接凝集反应技术。 4.载体 具有吸附抗原(抗体)的载体很多,如聚苯乙烯乳胶、白陶土、活性炭、人和多种动物的红血球、某些细菌等。 良好的载体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中无自凝现象; (2)大小均匀; (3)比重与介质相似,短时间内不沉淀; (4)无化学或血清学活性; (5)吸附抗原(或抗体)后,不影响其活性;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人的O型红血球和绵羊红血球。后者使用更广,因其来源方便,另外绵羊红血球的表面有大量的糖蛋白受体,极易吸附某些抗原物质,吸附性能好,且大小均匀一致。

血型测定实验报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 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 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 三 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 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 精品文档

凝集反应(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一凝集反应(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目的] 1.掌握凝集反应的原理,玻片法和试管法凝集实验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2.了解凝集反应基本类型及血型鉴定的各种方法包括正、反定型,血型板鉴定法和血型卡鉴定法。 [实验原理] 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称为凝集反应。人类ABO血型抗原主要有A和B两种,根据红细胞表面这两种抗原的有无可把血型分为四种。据此,将抗A和抗B抗体分别与待测红细胞混合,抗A或(和)抗B抗体与红细胞表面上的相应抗原结合而引起红细胞凝集,据其凝集情况便可判定出受试者的血型。 [实验器材] 1.器材:光学学显微镜,消毒缸 2.材料:消毒干棉球,一次性采血针,载玻片,玻璃试管,一次性带刻度朔料吸管,医用黄色垃圾袋 3.试剂:75%医用酒精,0.9%NaCl注射液,抗血清试剂抗A、抗B [内容与方法] (一)玻片法凝集实验 1.用酒精棉签消毒被检者手指尖端,以采血针刺破皮肤,稍加挤压,使血液流出。滴1至2滴血液于含有1ml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摇匀,制成约0.5%血球悬液。用干棉球止血。2.取洁净载玻片1块,在中间用蜡笔画一条竖线,将抗A、B分型试剂分别加1滴于载玻片两端。 3. 用毛细吸管吸取血球悬液,在白瓷板的两个圆孔内各加一滴,并充分混匀,放置5-10分钟。 4.肉眼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如有凝集,可见红细胞凝集成块;无凝集,红细胞呈均匀分散。若肉眼观察不明显,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微小凝集 5.记录凝集情况,判定受检者的血型。 (二)试管法凝集实验 1.用酒精棉签消毒被检者手指尖端,以采血针刺破皮肤,稍加挤压,使血液流出。滴1至2滴血液于含有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摇匀,制成约0.5%血球悬液。用干棉球止血。 2.取洁净试管2支,分别标记上A、B字样,将抗A、B分型试剂分别加1滴于相应标记的试管中 3.用一次性吸管吸取血球悬液,在2支标记试管中各加一滴,并充分混匀,放置5-10分钟。4.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如有凝集,可见红细胞凝集成块;无凝集,红细胞呈均匀分散。若肉眼观察不明显,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微小凝集 5.记录凝集情况,判定受检者的血型。 (三)演示实验(包括反定型鉴定法、板式和卡式法的结果判读) 1.实验老师准备0.5%标准红细胞:A型、B型、O型,已分离血浆的抗凝血 2.取洁净试管3支,分别标记上A、B、O字样,将受检者血浆加入已标注A、B、O字样的试管中各1滴。 3.用一次性吸管吸取0.5%标准红细胞血球悬液A、B、O 型,分别加于相应标记的试管内,并充分混匀,放置5-10分钟,(离心后观察结果)。 4.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如有凝集,可见红细胞凝集成块;无凝集,红细胞呈均匀分

红细胞凝集试验

红细胞凝集试验 血球凝集(HA)试验: 有些病毒具有凝集某种(些)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称为病毒的血凝,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球凝集(HA)试验 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病毒的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可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即血球凝 集抑制(HI)试验 阿氏液(Alsever):即红细胞保养液 指红细胞凝集的现象。由病毒、细胞凝集素和抗体而引起的红细胞凝集。 (1)由病毒而引起的凝集:G.H.Hirst(1941)发现流感病毒能使鸡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其后又发现其它各种病毒也能引起同样的红细胞凝集反应。即红细胞表面存在着对各种病毒的受体,病毒与受体结合,以红细胞为桥梁的结果而引起凝集。利用此反应可以进行病毒的定性和定量。另外,如果存在抗病毒的抗体时,则由病毒引起的凝集作用将被抑制,所以可用于抗病毒抗体的检出。 (2)由抗体引起的凝集:(a)如果存在对红细胞表面决定基的抗体,则红细胞亦将凝集。可用于测定对抗红细胞的抗体的效价或鉴定人的血型。(b)在红细胞表面,如果人为地使之吸附或结合特定的抗原物质,则与该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将引起红细胞凝集(被动凝集反应或间接凝集反应,psssive he-magglntination)。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有些病毒具有凝集某种(些)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称为病毒的血凝,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球凝集(HA)试验,以此来推测被检材料中有无病毒存在,是非特异性的,但病毒的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可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即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具有特异性。通过HA-HI试验,可用已知血清来鉴定未知病毒,也可用已知病毒来检查被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和滴定抗体的含量。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HA和HI试验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其实用价值。 [材料与试剂] 1. 96孔“U”形或“V”形微量反应板,50 uL定量移液器,滴头,微型振荡器。 2. 生理盐水,0.5%鸡红细胞悬液,新城疫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新城疫阳性血清,被检鸡血清。 [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 (一)血球凝集(HA)试验 1.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自左至右各孔加50 uL生理盐水。 2. 于左侧第1孔加50 uL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混合均匀后,吸50 uL至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1孔,吸弃50 uL;第12孔为红细胞对照。 3. 自右至左依次向各孔加入0.5%鸡红细胞悬液50 uL,在振荡器上振荡,室温下静置后观察结果(表4-1)。

血凝实验实验报告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表9-3 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 1.加少许棉花 2.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 3.放置37℃水浴 4.放置冰水水浴 5.加肝素10个单位 6.加草酸钾2mg (表9-3文字说明: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 1、富血小板血浆 2、少血小板血浆 3、生理盐水 4、羊肺悬液 5、0.025mol/l cacl2 血液凝固时间 (表9-2文字说明:略)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 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启动的,参和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和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 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 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和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血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的所有血细胞网凝血时间50’’ 8’15’’ 2’15’’ 6’45’’ 不凝不凝试管1 0.2 ml 0.2 ml 0.2 ml 2’15’’ 试管2 0.2 ml 0.2 ml 0.2 ml 3’45’’ 试管3 0.2 ml 0.2 ml 0.2 ml 45’’ 罗于其中,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静置杯中的血液,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血液凝固过程, 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坏,所以杯中血液凝固。而搅拌过的杯内血液,虽也发生血液凝固过程,但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却不断缠绕到毛刷上,当杯内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全部水解掉后,形成的纤维蛋白也全部缠绕在毛刷上,这时血纤维只能网罗毛刷附近的一些血细胞,在毛刷上见

肥达试验和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二者均在正常值内,患伤寒的可能性小; H抗体效价超过正常值,O抗体效价正常,可能是接种了伤寒菌苗或者是接种的回忆反应;O抗体效价超过正常值,H抗体效价正常,可能是伤寒早期或者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一般间隔1~2周复查,若抗体效价比前次结果增高2~4倍,则具有诊断价值。 实验报告

任务二:打孔 1.待琼脂板凝固后在琼脂板中间部分打四个孔,孔径3mm,孔距10mm。在左上角打一个孔作为标记。用胶头滴管吸去空上废液。 提示: (1)打孔时要小心,勿使琼脂层脱离载玻片或琼脂板底层开裂,以免加样时顺裂缝或底部散失。一旦出现裂缝或脱离现象,可向孔内滴加少许温琼脂加以弥补或将琼脂板在火焰高处来回通过几次补底。 (2)在琼脂板左上角打上标记孔,有助于确定正负极方向和样本上样位置,通常情况下,有标记孔侧,放置于正极端。 任务三:加样 1.如下图所示加样,用移液枪每个孔加10微升对应液体: C:人待测血清;D:人阳性血清;E:抗人血清抗体/诊断血清 提示: (1)抗原和抗体在一定的pH条件下,由于带电荷量的多少及分子量大小不同,在电场中以不同的速度作定向移动。在pH8.6的缓冲液中,多数蛋白质抗原物质带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移动,而其抗体大多为Y球蛋白,等电点较高,带负电荷较少,且分子量较大,电泳速度慢,受电渗作用影响向负极移动。 (2)加样时勿使样品外溢或在边缘残存小气泡,以免影响扩散结果。 (3)抗原、抗体的量应相接近时容易出现沉淀带,反之不易发生,如抗原过多,可造成假阴性结果,可通过稀释抗原加以解决。 任务四:正确放置琼脂板至电泳槽 1.向电泳槽中加入约2/3体积的pH8.6 0.05mol/L巴比妥溶液,将加好样的琼脂板放入电泳槽,有标记孔的一侧放在正极端。 2.用纱布条搭在琼脂板两侧,以便电泳。 提示: (1)电泳时抗原、抗体电极方向不可放反。 (2)搭桥时应注意与凝胶接触紧密,否则会使电流不均匀,致使沉淀线歪斜、不均匀。 任务五:确定电泳电压 1.设置电泳仪Us=6V,Is=4mA,Ts=60:00 提示: 电压、电流增大时,电泳时间可更短。但电压过高则孔径变形,可将琼脂融化,电流过大抗原抗体蛋自易变性,干扰实验结果;电压过低时沉淀线出现的时间会延长。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⒈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 ⒉掌握凝集素促使细胞凝集的原理。 ⒊学习研究细胞凝集反应的方法。 【实验原理】 ⒈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和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有关。 ⒉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外被中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实验用品】 ⒈材料 土豆块茎、家兔。 ⒉试剂 ⑴PBS缓冲液 称取NaCl 7.2g、Na2HPO4 1.48g、KH2PO4 0.43g,加蒸馏水,定容至1L,调pH至7.2。 ⑵1%肝素溶液 0.1g肝素溶解于10mL0.9%氯化钠溶液中。 ⒊器材 5mL注射器、酒精棉球、双凹片、普通光学显微镜、托盘天平、滴管、离心管。 【实验程序】 ⒈以无菌方法抽取兔耳缘静脉血液(5mL注射器先吸取3mL1%肝素溶液)1mL,用0.9%氯化钠溶液洗5次,每次3000r/min离心5min,最后按沉淀的红细胞体积用0.9%氯化钠溶液配成1%红细胞悬液。 ⒉称取去皮土豆块茎2g,切成薄片,加10mLPBS缓冲溶液,浸泡2h,浸出的粗提取液中含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 ⒊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PBS缓冲液各一滴,置于双凹片的左右两孔内,再分别滴入一滴1%红细胞悬液,振荡10min。 4.待红细胞液发生明显凝集反应后,将双凹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 ⒈结果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现象 ⒉图像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 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 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 三 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 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

凝集反应题库1-0-8

凝集反应题库1-0-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间接血凝可检测的是() A.直接抗ABO系统抗原 B.不完全红细胞凝集素 C.直接致敏红细胞上的抗原 D.直接抗Rh抗原 E.白细胞表面抗原 血凝试验又称为Coombs试验,是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一种方法。它分为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直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而间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血清中存在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直接凝集反应是() A.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 B.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C.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 D.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E.以上均不对 直接凝集反应为颗粒性抗原直接与相应抗体反应,比例合适时出现凝集。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血清学试验用于急性传染病诊断最可靠的发现是() A.高抗体滴度 B.抗体滴度逐渐下降 C.抗体滴度逐渐增高 D.阳性补体结合试验 E.没有相应抗体 抗体滴度逐渐增高说明存在急性感染或感染逐渐加剧的可能。 https://www.doczj.com/doc/3d687891.html,/ 旅游管理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间接血凝试验阳性() A.红细胞溶解 B.红细胞不溶解 C.红细胞凝集 D.红细胞不凝集 E.胶乳颗粒不凝集 间接血凝试验是以红细胞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用已知的抗原或抗体致敏红细胞,然后与待测样本中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出现红细胞凝集者为阳性。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报告

姓名董朔晖系年级生命科学院2011级学号201100230164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凝集反应日期2012.2.23 实验一:细胞凝集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的表面结构。 2、掌握细胞凝集的原理。 3、掌握细胞凝集实验的操作方法。 4、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材料 1、实验材料 家兔(或2%家兔红细胞悬液)、土豆块茎(或由土豆块茎制作的可溶性土豆凝集素粗提取液)、PBS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溶液)、柠檬酸钠溶液、0.9%的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 2、实验器材 5ml注射器、酒精棉球、双凹片、载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托盘天平、滴管、离心管 三、实验原理 1、在细胞表面,组成细胞膜的糖脂和糖蛋白伸出寡糖链,形成细胞外被(糖萼)。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肿瘤的发生与免疫反应都与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分子有关。 2、凝集素是一类含糖(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即糖蛋白,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能与细胞外

被中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作用,从而凝集细胞。凝集素引起的细胞凝集,其细胞膜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与血液凝固中发生的复杂生化反应完全不同。 3、竞争性抑制实验:凝集素能与不同的糖蛋白特异性结合,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凝集。 四、实验步骤 1、2%家兔红细胞悬液制备:以无菌方法抽取家兔耳缘静脉血液1ml (5ml注射器中先吸取3ml柠檬酸钠溶液),用0.9%的氯化钠溶液洗5次,3000r/s离心5min,最后按沉淀的红细胞体积用0.9%的氯化钠溶液配成2%的红细胞悬液。 2、土豆凝集素制备:称取去皮土豆块茎2g,切成薄片,加10mlPBS 缓冲液,浸泡2h,浸出粗提液中含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 3、细胞凝集反应:双凹片土左侧滴土豆凝集素1滴,2%家兔红细胞悬液1滴;右侧滴PBS缓冲液1滴,2%家兔红细胞悬液1滴。在双凹片上混匀,摇动。 4、低倍镜下观察。 五、实验结果 1、实验结论 2、实验照片

气管插管实验报告

篇一:家兔气管插管实验 兔的固定方法 背位固定用棉绳拉住兔的上门牙齿固定于手术台柱上。也可用兔头架,先将兔颈嵌入半圆形铁圈,再将兔嘴套入可调节铁环内。拧紧固定螺丝,再将长柄固定于手术台的定柱上(四)常用手术的基本操作 1.备皮 (1)剪毛法:常用于急性实验。用一般弯剪刀贴皮肤依次将手术范围内的皮毛剪去。勿用手提起毛剪之,以免剪破皮肤。 (2)拔毛法:适用于大、小白鼠和家兔耳缘静脉,以及后肢皮下静脉的注射、取血等。(3)剃毛法:用于大动物的慢性实验,用电剃刀顺着毛方向剃毛。 (4)脱毛法:用于无菌手术野备皮。小动物脱毛,脱毛剂配方:硫化钠8g,淀粉7g,糖4g,甘油5g,硼酸1g,水75g,调成糊状。用法:先将手术野的毛剪短,后用棉球涂一薄层脱毛剂,2~3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擦干,涂一薄层油脂。鼠类亦可不用剪毛,直接涂脱毛剂。狗等大动物脱毛,配方:硫化碱10g,生石灰15g,加水至100ml拌匀。用法:术者戴耐酸手套,用纱布涂之,使狗毛浸透,等2~3分钟后洗净擦干,涂一薄层油脂。注意切不可在脱毛前用水弄湿脱毛部位,以免脱毛剂渗入毛根造成炎症。 2.消毒 常用于慢性实验,一般用3%碘酊和75%乙醇常规法消毒。 (五)常用动物的给药方法及采血方法 1.常用动物的给药方法 (1)淋巴囊内注射法常用于蟾蜍。注入药物易于吸收。方法为左手取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以150角斜挑刺入尾骨两侧皮下淋巴囊,缓慢推入,量宜小于0.5ml,因动物皮薄,弹性差,拔针后应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2)皮下注射法常用于鼠类、兔、猫、狗等。鼠类注射法为左手提起其头部皮肤,右手握注射器,以约15o角刺入皮下,缓缓注入药液,拔针后轻压针孔。小白鼠注入量应小于0.4ml 药液。大白鼠、豚鼠要用大号针头。鼠类亦可从背部皮下注射,但需两个人合作完成。兔、狗、猫常在背部或大腿内侧等皮下脂肪少的部位进行皮下注射,禽类常选翼下注射。(3)肌肉注射法鼠类常选后肢外侧肌肉。兔、猫、狗多选臀部肌肉,鸟类选胸肌和腓肠肌。方法为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肌肉,缓慢注射,注射完毕用手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以利药物吸收。 (4)腹腔注射法除蛙类外,几乎所有动物都可使用此法给药。 (5)静脉注射法 1)鼠类:常选用尾静脉。先将鼠固定于特制的鼠筒内或倒置的玻璃罩下,使鼠尾外露,用75%乙醇擦之使血管扩张。左手拉住尾端,右手持注射器(4~4.5号针头),以约15o角刺入扩张最明显的血管内,轻推药液,阻力不大,血管变色,说明已注入静脉内,如果阻力大,局部变白,应重新刺入注射部位先从远端开始,以便失败后逐步上移注射部位。 2)狗:常选用前肢内侧的皮下头静脉和后肢外侧的小隐静脉。剪毛消毒,在血管近心端先扎一条绷带,使血管充盈,左手握肢体,拇指向远端轻轻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顺血管方向向心性刺入皮下,沿血管外平行走约0.5cm后,再刺入血管,有回血后即表明进入血管,放松近心端绷带,缓慢注入药液。 3)兔:常选用耳缘静脉。先拔毛,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耳缘静脉近心端,使血管充盈;拇指和无名指固定耳朵,并与食、中指绷紧注射部位,右手持注射器,顺血管方向刺入静0.5~1cm,左手固定针头,右手缓慢注射。如阻力大或局部肿胀苍白,说明针头在血管外, 应重新注射。应从血管远心端开始,以便逐次向近心端重复注射。

凝集反应题库1-1-8

凝集反应题库1-1-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试管凝集试验常用于() A.抗原定性 B.抗体定性 C.抗原定量 D.抗体半定量 E.抗体定量 试管凝集是将待检抗血清进行稀释,与一定量的已知抗原反应,以出现明显凝集所需抗血清的量稀释度,判断待检抗体的效价。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外斐反应的原理是() A.沉淀反应 B.间接凝集反应 C.交叉凝集反应 D.反向间接血凝反应 E.直接凝集反应 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O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由于变形杆菌易于制备,其凝集反应结果又便于观察,因此临床检验中常用这类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这种交叉凝集反应叫外斐反应,用于检测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供立克次病的辅助诊断。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试验属于凝集试验的是() A.WB试验 B.免疫电泳试验 C.RIA试验 D.ELISA试验 E.肥达反应 肥达反应是利用已知的颗粒性细菌抗原检测血清中是否有相应的抗体,属于凝集反应。https://www.doczj.com/doc/3d687891.html,/ 情侣名字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玻片法血清凝集反应主要优点是() A.省钱 B.易操作 C.反应简单 D.报告结果快 E.省抗原 玻片法血清凝集反应出结果较快,给病人带来很大的方便。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反向间接血凝是检测标本中的() A.抗体 B.抗原 C.CIC D.不完全抗体 E.凝集素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是检测标本中的抗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