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国 际 收 支

第六章 国 际 收 支

第六章   国 际 收 支
第六章   国 际 收 支

第六章国际收支

第一节国际收支概述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的概念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发展而发生,其内涵也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扩大而不断丰富。

国际收支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历史演变过程也就是从狭义概念向广义概念的发展过程。一般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收支的概念都是狭义的,二战后的国际收支概念都是广义的。

国际收支概念最早出现于17世纪初期。当时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重商主义思想。重商主义者的贸易差额论导致当时把国际收支只简单地解释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收支。

在国际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国际收支是指一国的外汇收支。

狭义的国际收支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必须同其它国家立即结清的各种到期支付的差额。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开始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二、国际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总体上可以分为收入和支出两个项目。两个项目对比,如果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在统计期不能轧平,就是国际收支出现了差额。国际收支差额有顺差和逆差,收入大于支出是国际收支顺差或盈余(日本称顺差为黑字),收入小于支出是国际收支逆差或赤字。

国际收支差额有时点数和时期数。时点差额是反映一国在某一日期的国际收支差额,时期差额是反映一国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的国

际收支差额。时点差额与时期差额很可能不一致。当时期差额是逆差时,在这一时期的某一时点差额可能是顺差;反之,当时期差额是顺差时,在这一时期的某一时点差额可能是逆差。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是该时期不同时点国际收支的总和。

国际收支的差额概念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会计概念。通常会对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1.顺差的利弊

2、逆差的利弊

三、国际收支平衡

1、静态平衡

国际收支的静态平衡是指以一年的国际收支数额相抵为目标的平衡,只要年末国际收支数额轧平,就算达到了国际收支平衡目标。静态平衡的特点是:第一,国际收支平衡以一年为周期;第二,国际收支平衡是以收支数额的对比平衡;第三,平衡目标单一,即仅以国际收支平衡为基本目标而不允许借助国际收支不平衡达到其它经济目标;第四,静态平衡不会使经济产生较大波动,但它有时会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为代价。由于静态收支平衡目标明确、判断容易、时间上符合习惯,因此它已成为各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方法。

2、动态平衡

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是指以经济实际运行可能实现的计划期平衡为目标的平衡,而不强调年度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动态平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一些国家感到要保持一年一度的国际收支平衡很困难,同时一些国家也有意想利用国际收支不平衡来实施自己的经济政策。动态平衡的特点是:第一,国际收支平衡是以若干年(比如5年)为一个平衡周期;第二,国际收支平衡不仅是以收支数额的对比平衡,而且还考虑国际收支结构是否合理;第三,国际收支平衡具有双重目标,即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和国民经济增长目标。因此,它既可以先考虑平衡国际收支,稳定经济,再考虑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先注重经济增长,

允许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待经济实力增强后再考虑平衡国际收支;第四,动态平衡在计划平衡期内允许存在一定的国际收支差额,因此,会对一国经济在短期内产生不利影响,有时甚至是较大影响。

3、关系

对于以上两种国际收支平衡方式,目前大多数国家是采取两种平衡并举,以静态平衡为主,兼用动态平衡。

四、国际收支的重要性

国际收支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该国货币汇率的升降。

(二)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该国外汇管制的松紧程度。

(三)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影响该国的进出口贸易。

(四)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该国的货币金融政策。

(五)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影响该国的国内经济发展。

(六)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影响该国的国际关系。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定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记录一定时期内(一年、半年、一季或一个月)一个国家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统计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后,规定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项目,并要求成员国按标准格式定期编制和上报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一般说来,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括的内容,都可归纳为三个基本项目,即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

(一)经常项目

1.贸易收支,也叫货物贸易或有形贸易收支,是指由商品的进出口引起的外汇资金的收支。

2.劳务收支,又称服务贸易或无形贸易收支,是指由劳务或服务

的输出和输入所引起的外汇资金的收支。

3.投资收益和雇员收益(见教材)

4、单方面转移收支,也称转移收支或无偿还转移收支,是指无需偿还或无需等价交换的单方面不对等价值转移所引起的收支。

(二)资本项目

1.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如股票)的各种资本的流入与流出。它又分为政府长期资本流动与私人长期资本流动。

2.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下的资本流入与流出。短期资本流动也可分为短期政府资本流动与短期私人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方式主要包括各国银行间的同业拆放和调拨;贸易资金的清算、结算和短期融通;逃避外汇管制和避免货币贬值的资本逃避;购买短期证券以及通过套汇、套利、抵补等方式进行外汇买卖;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活动等。

(三)平衡项目

平衡项目,也称储备项目或结算项目。

l.官方储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或其它官方机构持有的储备资产和对外债权,包括特别提款权、普通提款权(即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关寸)外汇和货币黄金。

2.误差与遗漏,也称统计偏差。这是一个人为设置的平衡项目,用以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借贷方总额。由于平衡表统计数字的资料来源不一,不全不实,加上统计失误,所以平衡表的借贷方会经常出现误差,需要设立“误差与遗漏”这个项目,使平衡表人为地达到平衡。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在平衡表中,全部经济交易活动被划分为借方交易和贷方交易。借方交易是对外国居民支付的交易,贷方交易是接受外国居民支付的交易。借方交易记作负号

(一),贷方交易记作正号(+)。因此,凡是商品和劳务的出口、来自外国人的单方面转让和资本流入是贷方(+),因为它们包含了接受外国人的支付。凡是商品和劳务的进口、对外国的单方面转让和资本的流出是借方(一),因为它们包含了对外国居民的支付。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帐方法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帐原则来系统记录每笔国际经济交易。这一记帐原则要求,每笔经济交易都要以相等数额记录两次,即一次记在贷方,一次记在借方。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原因是每笔交易都有两个方面,卖方出售货物必然要取得货款,买方购买货物必然要支付货款。商品买卖如此,金融资产买卖也是如此。单方面转移虽不发生支付问题,但也要列入平衡表的借贷两方。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美国国际收支为背景,举例说明如何将同一笔交易分别填入对应的惜贷两方。

例1:美国商人从日本进口1000万美元的汽车,美国商人按合同90天内支付。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就要一方面把商品的输人借记商品贸易项目,另一方面作为美国的对外短期负债的增加,应贷记资本项目。

例2:美国商人出口500万美无的纺织品到德国,德国以美元存款支付货款。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就应一方面把商品的出口贷记商品贸易项目,另一方面作为美国对外短期负债减少,

应借记资本项目。

例3:美国居民去法国旅游,花费1000美元的食宿等费用,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就应一方面借记劳务项目,另一方面这一支付本身又作为短斯资本流入贷记资本项目。

例4:美国向非洲某国灾民提供50000美元物品的无偿援助,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借记单方转移支付项目,同时贷记商品贸易收支项目。

例5:一美国的美籍华裔给其海外亲属汇款3000美元,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借记单方面转移项目,贷记资本项目。

例6:一美国公民购买加拿大某公司发行的折合美元1000万的加元债券,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借记资本项目(长期资本流动),同时美国公民是支取在加拿大银行的加元存款购买债券,属美国对外短期资产减少,应贷记资本项目(短期资本流动)

根据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原则上表中所有项目的惜方总额与贷方总额总是相

等的,其差额为零。但每一具体项目的收人支出与却是不相等的,收支相抵后会出现一定的差额,这就需要调节。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一)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

首先,从分析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其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及时了解本国对外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外汇资金运用是否得当,了解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状况并及时找出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或逆差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对策进行调整。第二,通过了解本国外汇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以及官方储备的变动情况,编制切合本国实际的外汇预算,有利于搞好外汇收支平衡。第三,可以全面了解本国的经济实力和本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从而制定出与本国的国力相适应的对外经济发展计划和对外经济政策。

其次,从分析其它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其意义在于:第一,可以通过了解编表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掌握其国际收支顺差、逆差及资产变动情况,进而预测该国货币汇率变动的趋

势,有利于在对外贸易中进行货币选择,避免外汇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外汇市场的业务操作。第二,可以预测编表国的国际资本移动趋势、利率变动趋势以及国际储备和债务情况,以预测其清偿能力,并据以制定对该国的外贸和投资政策。第三,国际收支平衡表提供了有关国际经济交易较为完整的信息,通过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比较分析,尤其是分析经济大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可以预测世界贸易和金融的发展趋势,据此制定本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总战略和相应的对外经济政策措施。

(二)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方法

对国际收平衡表的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l.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对某国在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逐项细致的分析。一般来讲,节一,应先分析各个项目,以了解哪个项目存在什么问题。比如分析长期资本项目中直接投资和政府贷款的比重,由此了解该国对外资本输出和引进外资的一般情况。第二,分析各个项目的局部差额。比

如分析商品贸易项目中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的变化情况,以了解贸易差额产生的原因。第三,分析局部差额平衡。比如分析商品贸易差额与劳务差额、单方面转移收支是否相抵等。第四,分析国际收支总差额。一般要分析国际收支总差额数、产生的原因、官方储备增减情况等。

2.动态分析或纵向分析

动态分析是对某国相互衔接的不同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一般说来,一个时期国际收支的状况与上一时期和下时期的国际收支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也应将不同时期的情况联系起来,以掌握其长期变化,否则很容易得出片面结论。这是因为一国国际收支暂时性顺差或逆差与持续性顺差或逆差其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动态分析实际上也是对一国国际收支不同时期的情况进行的纵向比较分析。3.横向比较分析

横向比较分析是以不同国家相同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该国的经济地位和实力,了解各国对外经济发展情况,更好地把

握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采取这一分析方法要充分利用联合国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料。4.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必须紧密结合国际收支发生期及其前后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实际或背景,尤其是一些主要工业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汇率变动、外汇管制程度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市场动态等方面情况。只有对国内外的客观背景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了解各因素对国际收支可能产生的影响,才能使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客现性和科学性。

5、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

国际收支的总量分析是重要的,但单从总量上分析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结构方面的因素,从而进行综合分析。比如新加坡国际收支中的贸易项目经常出现逆差,但新加坡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其交通、旅游、金融业很发达,这些方面的劳务收入很可观,因此其劳务项目都是顺差。另外新加坡的资本项目也是顺差。所以,虽其贸易项目总有逆差,但它的国际收支却年年有盈

余,从而大大地稳定了新加坡的币值和经济发展。

五、国际收支的失衡及调节(见ppt)

六、中国的国际收支

七、西方国际收支理论介评(见教材第15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