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一、选择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B )个学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2、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C )和因材施教。

A、探究式

B、自主式

C、启发式

3、在各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 B )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4、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B、)。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数学思考

B 、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6、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 D )。

A、式与方程

B、数与式

C、图形与位置

D、探索规律

7、《标准》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 A )。

A、过程性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

C、学习活动

8、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A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A、估算意识

B、计算意识

C、笔算意识

D、口算意识

9、数学教材的编写应以( C )为依据

A、学生

B、教师

C、《标准》

D、师生

10、《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 B、)。

A、过程性目标

B、结果性目标

11、推理一般包括(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2、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 A、B、C )的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13、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A、 B、C )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14、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A、B、C )。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15、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A、B、C、D )。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二、填空

16、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17、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1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19、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0、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四基”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1、(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22、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23、《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个方面。

24、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25、课程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即:(计算能力)、(论证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使用工具和技术的能力)。

26、“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27、在“图形与几何”课程内容中把“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调整到了第(二)学段。

28、《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第(一)学段认识小括号,在第(二)学段认识中括号。

29、“中位数”、“众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到了第(三)学段。

30、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概念

3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2、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33、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34、生成性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景、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5、延迟评价;是指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尚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学生,可暂时不给明确的评价结果,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当取得较好的成绩时给予评价,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简答与论述

36、《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最基本的课程理念是哪两句话?

答: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7、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记录调查数据、描绘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38、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等哪几个方面的素养?

答: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9、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什么提出了“四基”?

答: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四基”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随着数学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进步,现代数学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及现实世界中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作为未来的公民,应具有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应掌握一定的数学语言;应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内涵应得到发展的丰富。对学生的发展来讲,仅有只是和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数学思考,还要去经历和体验。将“双基”改为“四基”,使三维目标在总体目标中得到体现,能够使教师在实践中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以外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说“四基”体现了数学综合素养的要求

40、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什么把“两能”增加为“四能”?

答:《标准(实验稿)》中强调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标准(2011年版)》中增加了两个,即“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此部分内容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虑的。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别人提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是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却更加重要,因为这是对创新性人才的要求。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可见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4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总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分割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42、第一学段(1—3年级)中,学生将熟悉哪些常见的量?

答:认识元、角、分及关系;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体验时间长短;认识年、月、日及关系;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3、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数量关系,也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数学模型是什么?

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44、举例说明在不同学段,认识同一个或同一类图形,课标的要求有明显的层次性。

新课标在三个学段中,认识同一个或同一类图形的要求有明显的层次性,如第一学段所使用的词语是:经历、感受、初步认识等,在第二学段所使用的词语是:探索、掌握、知道、理解等。从“辨认”到“初步认识”,再从“认识”到“探索并证明”。例如,对于“长方体”,第一学段要求“辨认”;第二学段要求“认识”长方体,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等等,都分学段进行了不同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层次性,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图形几何教学时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有规律、有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5、小学阶段对于“图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教材是遵循怎样一个编排体系?为什么这样安排?

第一,现在的教材,在图形的认识当中,是先讲立体,再讲平面,再回到立体。从历史发展过程上看,实际上我们中国小学的传统教材,最初是按点、线、面、体的逻辑关系讲的。到了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后,义务大纲出现就发生变化了,先讲立体以后再讲平面,然后又回到立体。为什么当时要改?因为当时很多老师都反映,高年级孩子,对几何立体图形,本身的识图的能力比较低,认识起来比较困难。这部分是个难点,分阶段安排可以分散难点。

第二,实际上一个人是生活在三维空间当中,一个婴儿从出生落地,他所有接触的东西,看到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体,他的奶瓶,他玩的积木都是体,住的大大楼里,所有东西都是体,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积累了很多立体的物体,因此所有的几何体,都具有直观的实物的模型的。那在这种情况之下,低年级孩子,刚开始初步的认识立体图形是有可能的。

所以一是有必要,二是有可能,再加上儿童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必然是有一个长期的反复的积累的过程,不能一次到位。所以当时的义务大纲就打破了传统的一步到位,先讲立体图形,要求直观认识,然后中间一段是平面图形,最后再讲立体图形。现在教材也一样,先讲立体,后讲平面,再回到立体,但这两次讲立体层次不同,第一次要求辨认,到第二学段要求是认识。也就是现在教材是“体-形-体”的混合螺旋编排结构

46、新修订《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指出教学中要处理好哪四个关系?

答: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47、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

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真可谓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很难找到适合任何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合理地利用,做到既关注全体,又面向个体,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努力让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建构知识的过程。全班几十名学生,他们所处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之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致使其所具有的社会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了解所有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态度差异以及所具有基础知识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心做好课前预设;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表情和心理,要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业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与提高,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同时还要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尤其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更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

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在指导下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所在并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我们在正常教学的间隙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在作业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新颖、有趣的梯度作业,做到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数学教学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师更加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从面向全体到关注个体,最终实现教学优化。

48、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1.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

2.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对教材的再创造,集中表现在: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规定的要求。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49、王老师在执教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小组交流。汇报时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理念?

答:①算法多样化②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

50、谈谈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些做法。

首先,数学思想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融于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之中的,而且数学思想的获得,是在不同的数学内容教学中通过提炼、总结、理解、应用等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逐步“悟”出数学知识、技能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再者,经验也是通过经历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与建构等活动方式才能够逐步积累的。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自己获得结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获得活动经验,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案例

图形分类

如,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面对着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扣眼的数量不同的众多扣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该从何做起?如何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又该如何表示记录这些分类的结果呢?怎样渗透分类的思想?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分类任务,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过程。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先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再动手实践、归纳概括、形成正确的结论。

《课标》指出:“分类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学生正是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这样一种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的结果却不一样?”,引起主动反思,从而激起去寻求“新分类标准”的需求;然后再探索“新标准下的分类方法”。学生经历了对“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扣眼数量不同”扣子的分类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着如何确定分类标准?如何在分类的过程中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分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经过实验探索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加深对分类思想与分类方法的理解。学会分类,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了积极的探索者。

总之,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例如,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图形的分类,代数式的分类,函数的分类等。在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解决问题,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如何分类,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在分类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别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学会分类,可以有助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说明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电路分析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4-2 试用外施电源法求图题4-2 所示含源单口网络VCR ,并绘出伏安特性曲线。 解:图中u 可认为是外加电压源的电压。 根据图中u 所示的参考方向。可列出 (3)(6)(5)20(9)50u i i A V A i V =Ω+Ω++=+ 4-5试设法利用置换定理求解图题4-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0u 。何处划分为好?置 换时用电压源还是电流源为好? 解:试从下图虚线处将电路划分成两部分,对网路N 1有(节点法) 11 11967 (11)u u u u i ???+-=? ?+????-++=-? 整理得: 1511714u i =- 对网络2N 有 2 5 1133u i i i =?+?= 解得3i A =,用3A 电流源置换N 1较为方便,置换后利用分流关系,可得: ()121031V 1V u +=??=

4-9 求图题4-7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已知0.99α= 解: 施加电源t u 于输入端可列出网孔方程: 12335121(25100)100 (1) 100(100100101010)100.990(2)t i i u i i i +-=-++?+?-?= 将(2)代入(1)得135t i u R i ==Ω 4-14求图题4-10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路。 解 解: 图(a):因电压的计算与路径无关,所以

[5(1)]4(13)4ad ac cd ad ab bd u u u V V u u u V V =+=---=-=+=--=- 图(b): 流出a 点的电流(521)8a i A =++=,流入b 点多的电流(541)8b i A =+-=。 所以ab 之间的等效电路为8A 的电流源,电流从b 端流出。 图(c):导线短接。 4-23 电路如图题4-15 所示,已知非线性元件A 的VCR 为2u i =。试求u ,i ,i 1. 解: 断开A ,求得等效内阻:1o R =Ω 开路电压a u 所满足的方程: ()(11)12111/21 c a c a u u u u +-?=???-?++=?? 求得2a u V =,最后将A 接到等效电源上,如上图所示。 写出KVL :220i i +-=12A i A ?=-或 当1i A =时,1u V =,21120.5,[2(0.5)1] 1.52i A A i A -==-=---= 当2i A =-时,4u V =,21421,[212]32i A A i A -===-+= 4-25 试求图题4-17所示电路中流过两电压源的电流。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打印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班别:姓名: 一、选择题 1.(北师附中)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 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泥B.水玻璃C.氨水D.液氯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 A.消毒B.漂白C.保温D.吸收紫外线 4.下列物质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NaHCO3B.HNO3C.AgI D.HClO 5.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7.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C.加少量稀盐酸D.加热干燥使用8.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气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 A.食盐水B.氯酸钾溶液C.新制氯水D.液态氯化氢 9.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生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等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第四章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 静态场的解 练习题 1、设点电荷q 位于金属直角劈上方,其坐标如右图所示,求 (1) 画出镜像电荷所在的位置 (2) 直角劈内任意一点),,(z y x 处的电位表达式 (3) 解:(1)镜像电荷所在的位置如图1所示。 (2)如图2所示任一点),,(z y x 处的电位为 ??? ? ??-+-= 4321011114r r r r q πεφ 其中, ()()()()()()()()2 22422 232 2222 22121212121z y x r z y x r z y x r z y x r +-++= ++++=+++-=+-+-= 2、 两个点电荷Q +和Q -位于半径为a 的接地导体球的直径延长线上,距球心均为 d 。证明镜像电荷构成一位于球心的电偶极子,且偶极矩大小为232d Q a 。 证明:由点电荷的球面镜像法知,+Q 和-Q 的镜像电荷Q Q ''',分别位于球内+Q 和- Q 连线上大小分别为Q D a μ,且分别距球心为D a 2(分别位于球心两侧)。可见Q Q ''',构 成电偶极子,由电偶极距的定义式得偶极距的大小为: 图1 图2 q - q +q -

2 322D Q a D a Q D a ql p =?==。结论得证。 3、已知一个半径为a 的接地导体球,球外一个点电荷q 位于距球心O 为d 处。利用镜像法求球外空间任意点的电位分布。 解:由点电荷的球面镜像法可知,q 的像电荷q '必定位于球内,且在q 与球心0连线上,位置在距离球心设为f 处。建立直角坐标系,由边界条件(?球)=0可取球面上两个特殊点B A ,讨论。B A ,是q 与球心0连线所对应的直径与球面的两个交点。由图示及点电荷的电位公式得: 0)(4)(4)(00=+' ++= f a q a d q A πεπε?, 0) (4)(4)(00=-' +-= f a q a d q B πεπε?。 解此方程组得:d a f q d a q 2 ,=-='。 所以任意场点),(y x P 处的电位为: r q r q ' '+ = 0044πεπε?。 其中r r ',分别是点电荷q 和q ' 到场点P 的距离。 值分别为21 2221 22])[(,])[(y f x r y d x r +-='+-=。 4、半径为a 的不接地导体球附近距球心O 为d (?d a )处有一点电荷q ,用镜像法计算 球外任一点的电位。 解:由点电荷的球面镜像法可知,q 的像电荷除了有q '(即导体球接地时对应的结果, q d a q -=',其位置为d a f 2=),还在球心处有另外一个镜像电荷q '',以保证导体球面电 势不为零的边界条件成立,且可知q q '-=''。 所以任意场点P 处的电位为: r q r q r q ' '''+ ' '+ = 000444πεπεπε?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4. 用推广的Euclid算法求67 mod 119的逆元 解:初始化:(1,0,119), (0,1,67) 1:Q=119/67=1,(0,1,67) , (1,-1,52) 2:Q=67/52=1,(1,-1,52), (-1,2,15) 3:Q=52/15=3,(-1,2,15), (4,-7,7) 4:Q=15/7=2,(4,-7,7), (-9,16,1) 所以67-1 mod 119=16 10.设通信双方使用RSA加密体制,接收方的公开钥是(e,n)=(5,35),接收到的密文是C =10,求明文M。 解:由n=35,易知35=5×7,进而?(n)=?(35)=24, 由RSA加密体制可知,ed≡1 mod ?(n),即5d≡1 mod 24,所以d=5 ∴M=C d mod n=105 mod 35=5 11. 已知c d mod n的运行时间是O(log3n),用中国剩余定理改进RSA的解密运算。如果不 考虑中国剩余定理的计算代价,证明改进后的解密运算速度是原解密运算速度的4倍。证明:RSA的两个大素因子p,q的长度近似相等,约为模数n的比特长度log n的一半,即(log n)/2,而在中国剩余定理中要计算模p和模q两个模指数运算,与c d mod n的运行时间规律相似,每一个模指数运算的运行时间仍然是其模长的三次幂,即O[((log n)/2)3]= O(log3n)/8,这样在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计算代价的情况下,总的运行时间为两个模指数的运行时间之和,即O(log3n)/8+O(log3n)/8=O(log3n)/4,得证。 12. 设RSA加密体制的公开钥是(e,n)=(77,221)。 (1) 用重复平方法加密明文160,得中间结果为 1602(mod 221)=185,1604(mod 221)=191,1608(mod 221)=16,16016(mod 221)=35,16032(mod 221)=120,16064(mod 221)=35,16072(mod 221)=118,16076(mod 221)=217,16077(mod 221)=23, 若敌手得到以上中间结果就很容易分解n,问敌手如何分解n 解:由以上中间结果得16016(mod 221)=35=16064(mod 221), 此即16064-16016=0 (mod 221) 即(16032-1608) (16032+1608)=0 (mod 221) (120-16)(120+16)=0 (mod 221) 104×136=0 (mod 221) 由gcd(104,221)=13及gcd(136,221)=17,可知221的分解为221=13×17 (2) 求解密密钥d d=e-1mod ?(221)=77-1 mod 12×16 由扩展Eucild算法可得d=5。 13.在ElGamal体制中,设素数p=71,本原根g=7, (1)如果接收方B的公开钥是y B=3,发送方A选择的随机整数k=3,求明文M=30所对应的密文。 解:C1=g k mod p=73 mod 71=59 C2=y B k M mod p=33×30 mod 71=29 所以密文为(59,29) (2)如果A选择另一个随机数k,使得明文M=30,加密后的密文是C=(59,C2),求C2解:由C1=g k mod p得59=g k mod p=7k mod 71,即k=3 而C2=y B k M mod p=33×30 mod 71=29 14.设背包密码系统得超递增序列为(3,4,9,17,35),乘数为t=19,模数k=73,试对good night加密。 解:由A=(3,4,9,17,35),乘数为t=19,模数k=7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清考复习题库

一、选择题 1.8031单片机的( d )口的引脚,还具有外中断、串行通信等第二功能。 a)P0 b)P1 c)P2 d)P3 2.单片机应用程序一般存放在(b) a)RAM b)ROM c)寄存器d)CPU 3.已知某数的BCD码为0111 0101 0100 0010 则其表示的十进制数值为(b ) a)7542H b)7542 c)75.42H d)75.42 4.下列指令中不影响标志位CY的指令有(d)。 a)ADD A,20H b)CLR c)RRC A d)INC A 5.CPU主要的组成部部分为(a) a)运算器、控制器b)加法器、寄存器 c)运算器、寄存器d)运算器、指令译码器 6.INTEL 8051 CPU是(c)位的单片机 a)16 b)4 c)8 d)准16 7.8031复位后,PC与SP的值为(b) a )0000H,00H b)0000H,07H c)0003H,07H d)0800H,00H 8.8031单片机中既可位寻址又可字节寻址的单元是(a) a)20H b)30H c)00H d)70H 9.MCS-51单片机复位操作的主要功能是把PC初始化为( a )。 A.0100H B.2080H C.0000H D.8000H 10.若单片机的振荡频率为6MHz,设定时器工作在方式1需要定时1ms,则定时器初值应为( b )。 A.500 B.1000 C.216-500 D.216-1000 11.定时器1工作在计数方式时,其外加的计数脉冲信号应连接到( d )引脚。 A.P3.2 B.P3.3 C.P3.4 D.P3.5 12.当外部中断请求的信号方式为脉冲方式时,要求中断请求信号的高电平状态和低电平状态都应至少维持( a )。 A.1个机器周期 B.2个机器周期 C.4个机器周期 D.10个晶振周期 13.MCS-51单片机在同一优先级的中断源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 a )。 A.外部中断0 B.外部中断1 C.定时器0中断 D.定时器1中断 14.MCS-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1的中断请求标志是( d )。 A.ET1 B.TF1 C.IT1 D.IE1 15.串行口每一次传送( a )字符。 A.1个 B.1串 C.1帧 D.1波特 16.在CPU内部,反映程序运行状态或反映运算结果的一些特征寄存器是(b) (A)PC (B)PSW (C)A (D)SP 17.要用传送指令访问MCS-51片外RAM,它的指令操作码助记符应是(b) (A)MOV (B)MOVX (C)MOVC (D)以上都是 18.指令ALMP的跳转范围是(c ) (A)256B (B)1KB (C)2KB (D)64KB 19.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容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新厂镇初中七年级生物(下)第四章试卷 (考试内容: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请将唯一正确的一个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A、血浆、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血浆、血细胞 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 2、下列哪一组中含有血浆中不应该有的物质( ) A.水、酶、无机盐、血小板 B.维生素、葡萄糖、激素 C.氨基酸、二氧化碳、血浆蛋白 D.氧、尿素、磷脂 3、下列关于白细胞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人体起防御、保护作用 B、运输养料和氧气 C、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D、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4、当体表某处受伤轻微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血液成分是() A血浆B白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 5、动脉血呈红色,主要因为它含较多的( ) A.红细胞 B.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C.养料 D.二氧化碳 6、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7、下列细胞中能吞噬病菌的是 ( ) A.红细胞 B.脂肪细胞 C.白细胞 D.精细胞 8、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9、动脉是指() A、运送含二氧化碳等废物多的血液的血管 B、输送含氧和营养物质多的血液的血管 C、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D、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输回心脏的血管 10、某战士在抢险时下肢受伤,伤及静脉,血液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此时应该() A、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 B、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 C、只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即可 D、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 11、日常生活中应关爱老年人。张大娘最近经常头昏,医生测定,她的血压是19/14千帕(健 康成人血压正常值为:12~18.7/8~12千帕)。据此数据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 A.高血压 B.低血压 C.贫血 D.坏血病 12、体内静脉血和动脉血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A、组织间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 B、肺泡壁毛细血管、组织间毛细血管 C、静脉管内、动脉管内 D、动脉管内、静脉管内

管理学原理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Chapter Four: Foundations of Decision Making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__________ is not one of the eight steps in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a. Identifying the problem b. Analyzing alternative solutions c. Implementing the decision d. Delegating the decision making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quences is correct for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 Identify decision criteria, analyze alternatives, allocate weights to criteria b. Analyze alternatives, select an alternative, implement the alternative c. Select an alternative, evaluate decision effectiveness, weight the criteria d. Analyze alternatives, develop alternatives, allocate weights to criteria 3. Once a problem is formulated, the next step is to a. Select an alternative b. List all possible Solutions c. Observe a discrepancy d. Decide what is critical in the decision 4. When a manager who is contemplating all the features a new purchase should have prioritizes the most important, he or she is practicing a. selection of criteria b. problem formulation c. weighting of criteria d. analyzing alternatives 5. After implementation has been accomplished a.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complete b. The control function of management become important c. The alternatives are ranked d. The manager must complete written evaluation forms 6. When a plant manager who is trying to reduce turnover of production workers notices that turnover has decreased by 10 percent four months after he instituted a new training program, at which step in the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this manager? a. Identify the problem. b. Evaluate the decision criteria. c. Analyze the alternatives. d. Evaluate the results. 7.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bounded rationality, decision makers are limited by _______. a. less than complete information b. environment c. time d. All of the abov e. 8. __________ is selecting the first minimally acceptable alternative. a. Bounded rationality b. Unbounded rationality c. Satisficing d.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9. Suppose that you need a math elective to take in order to graduate. There are

2009年清考水泵站试题A答案

水泵与水泵站试题A参考答案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一、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10分): 1.水泵 它是一种水力机械。它把动力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所输送的水流,使水流的能量增加,从而把水流从低处抽提到高处,或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 2.流量 单位时间内水泵所抽提的水体体积。 3.有效功率 水流流经水泵时,实际得到的功率。 4.水泵站 由抽水机(水泵、动力机、传动设备)、机房、管道、进出水建筑物、输配电力系统等所组成的多功能、多目标的综合水利枢纽。 二、填空题(本题共 20个空,每空0.5分,共 10分): 1.常见叶片泵的叶轮形式有封闭式、半开式、敞开式 ,心泵最常用的叶轮是封闭式。 2.叶片泵可以分为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3.轴流泵主要与离心泵不同的构件有进水喇叭管、导叶体、出水弯管。4.轴流泵应采用开阀启动方式,离心泵应采用关阀启动方式。5.离心泵工况点的调节方法有变径、变速、变角、变阀等。6.叶片泵按其叶片的弯曲形状可分为后弯式、前弯式和径向式三种。 1

而离心泵大都采用后弯式叶片。 三、单项选择题(四选一,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泵中,不是叶片式泵【B】A混流泵B活塞泵C离心泵D轴流泵。 2.与低比转数的水泵相比,高比转数的水泵具有【C】A流量小、扬程高B流量小、扬程低C流量大、扬程低D流量大、扬程高 3.离心泵的叶轮一般都制成【 D 】A敞开式B半开式C半闭封式D闭封式 4.轴流泵的叶片一般都制成【B】 A柱状B扭曲面C旋转抛物线D球体 5.叶片泵在一定转数下运行时,所抽升流体的容重越大(流体的其它物理性质相同),其理论扬程【C】 A越大B越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6.叶片泵在一定转数下运行时,所抽升流体的容重越大(流体的其它物理性质相同),其轴功率【 C 】 A越大B越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5.水泵铭牌参数(即设计或额定参数)是指水泵在时的参数【B】A最高扬程B最大效率C最大功率D最高流量 6. 当水泵站其它吸水条件不变时,随当地海拔的增高水泵的允许安装高度【A】A将下降B将提高C保持不变D不一定 7.定速运行水泵从水源向高水池供水,当水源水位不变而高水池水位逐渐升高时,水泵的流量【 B 】A保持不变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D不一定 8.固定式轴流泵只能采用【C】 A 变径调节 B 变角调节 C 变速调节 D 变阀调节 14.水泵调速运行时,调速泵的转速由n1变为n2时,其流量Q、扬程H与转速n之间的关系符合比例律,其关系式为【 C 】A (H1/H2)=(Q1/Q2)=(n1/n2) B (H1/H2)=(Q1/Q2)=(n1/n2)2 C (H1/H2)=(Q1/Q2)2=(n1/n2)2D (H1/H2)2=(Q1/Q2)=(n1/n2)2 9.某台离心泵装置的运行功率为N,采用变阀调节后流量减小,其功率变为N',则调节前后的功率关系为【C】AN'<NBN'=NCN'>NDN'≥N 10.上凸管处危害最大的水击是【D】 A 启动水击 B 关阀水击 C 正水击 D 负水击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基础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基础测试及答案 知识点1流动的组织一血液 1.人的血液组成包括() 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血浆和红细胞 D.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下面哪项() A.血浆、白细胞 B.红细胞、白细胞 C.红细胞、血小板 D.血小板、白细胞 3.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①个体最小,能穿透血管壁 B.②数量最多,能够吞噬病菌 C.③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①②③三种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 4.小强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人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较长-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5.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依靠()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人体 D.血浆 6.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小面大程 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7.经医生确诊某患者为急性炎症,然后对他进行消炎治疗,没过多久就痊愈了,则下面能正确表示他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图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

8.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是某同学对图中的血细胞所作的描述,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在人受伤时,细胞①会释放血液凝固的物质,形成凝血块而止血 B.细胞②没有细胞核,数量过多时,人体可能患炎症 C.细胞③是血细胞,因含丰富血红蛋白而使血液呈现红色 D.细胞①能够运输氧气,当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该细胞数目会增加 9.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如果这种血细胞的数量过少,人会________

第四章战略选择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战略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 1.联想公司意识到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进行外部环境和经营战略的差距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下列各项中,属于外部环境和经营战略差距的是()。 A.企业层面的差距 B.能力与经营战略的差距 C.企业业绩与经营战略的差距 D.行业环境与经营战略的差距 2.美国WCI公司先后于1971年收购了弗兰克林电器公司;1972年收购了西屋自动空气阀公司的冰箱部;1978年买下了美国汽车公司的电器部;1979年兼并了通用汽车公司的电冰箱部。该资料表明该企业采取的发展方式是()。 A.内部发展 B.并购战略 C.联合发展 D.战略联盟 3.贝因美率先在国产婴儿奶粉中添加“DHA+AA”营养成分,与普通配方奶粉相比,品质明显提高:“DHA+AA”的合理配比,能更加促进宝宝智力和视力的发育。此营养配比是目标顾客购买奶粉的重要动机。贝因美奶粉采取的战略是()。 A.成本领先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集中化战略 D.一体化战略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司总体战略的是()。 A.成长型战略 B.收缩型战略 C.稳定型战略 D.集中化战略 5.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柯达公司在世界照相领域中的霸主地位一直没有动摇。“创新技术、突破生活”是柯达公司传统的座右铭,也是柯达的成功之本。柯达公司还连续推出“袖珍型全自动照相机”和“立即显像摄影机”,可以说是在世界照相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次突破。该资料表明柯达公司采用的战略是()。 A.市场渗透战略 B.市场开发战略 C.产品开发战略 D.相关多元化战略 6.海尔集团从一个生产冰箱的小企业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采用的战略是()。

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doc

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 篇一:演讲与口才参考答案 《演讲与口才》作业一 (第一章——第三章) 一、填空题 1、演讲是一种具有现实性和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演讲的全过程包括信息源、传播者、媒介、受传者、效果五个环节。 3、公元前5世纪亚里士多德写出的《修辞学》可以说是演讲术的逐步完善和形成时期。 4、我国历史上一次有记载的演讲是《尚书》中的《甘誓》。 5、根据演讲者在演讲时采用的表现手法,可以将演讲分为以叙事为主的叙述性演讲,以逻辑论证为主的论辩性演讲,以解说注释为主的说明性演讲,以感情传达为主的传情性演讲几类。 6、演讲的信息主要是指演讲的内容和材料。演讲活动的实质就是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 7、一篇演讲一个主题 8、演讲的标题,按着制作技巧和功能,可分为揭示主(原文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3d5605746.html, 小草范文网: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题型、设问引发型、界定范围型和

象征比喻型。 9、演讲材料的收集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获得直接材料,二是获得间接材料。 二、名词解释 1、演讲: 演讲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它是一种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道德演讲: 道德演讲是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目的一种演讲。 三、问答题 1、简述演讲的特点。 答:1三方人物、四重联系、五个环节。 2独白式的现实活动言态表达。 3适应面广,实用性强,极富鼓动性。 2、简述演讲的社会功能。 答:1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2经济活动的思想筹码。 3鼓舞士气的战争号角。 4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 5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

英语清考考试范围及答案

I.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 given below. 10% recall desire inspect deny eventually cruel neglect annual avoid create 4. We should try hard to develop tourism. Tourism _______ jobs for local people. 5. How the situation will _________ work out, only time can tell. 6. His _________ income is $36,000; that is, he earns $3,000a month. 7. He has no language talent at all, so learning English is a ________ thing to him. 8. As we are developing our economy, we should not ________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Ⅱ.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a suitable preposition or adverb. 10% 2.They’re tearing _______ thee old houses to put up a new office building. 3.His knowledge is only limited _______ what is taught is class. 4.I want to complain ________ the food and the service in this restaurant. 5.Will you apply ______for the job by letter or in person. 6.he refuse to invest _______ companies without a good social record. Ⅲ. Choose the best items to complete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0% 4. The workers are repairing the house. It was ____ ____ by a fallen tree during the last storm. A. struck B. operated C. described D. calculated 5. They were ____ _____ to hear that their son gad been arrested for talking drugs. A. wandered B. ruined C. prepared D. shocked 6. Friends and neighbors can be a good ___ ____ of support to families who are experiencing difficulty. A. source B. genius C. quality D. equipment 7. Mary says this is the _____ ______ decision she has ever made in her career life. A. bad B. badly C. worse D. worst 8. We won’t be able to leave the office until the rain ______ _______. A. will stop B. stops C. stopped D. is stopping 9. We all think that John is the only candidate ______ _____ will get the job. A. who B. whose C. whom D. whoever 10. Judging from his accent, I can ____ ______ that he is from the south. A. speak B. look C. tell D. show

会计第4章单元测试题

基础会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1分。不选、错选或多选,本小题均不得分) 1.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设备一台,原价 60000 元,双方评估确认价 50000 元(暂不考虑固定资产增值税问题)。则实收资本账户贷方登记的金额为( )元。 2.不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费用有(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3.企业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等采购费用应计入( )。 A.管理费用 B.材料物资采购成本 C.生产成本 D.销售费用 4.期末结转后可能有余额的账户是( )。 A.生产成本 B.营业税金及附加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5. 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时,应贷记( )账户。 A.固定资产 B.累计折旧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6.( )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制造费用 B.原材料 C.工资及福利费 D.管理费用 7.“ 主营业务成本” 账户的借方余额登记从( )账户中结转的本期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A.生产成本 B.库存商品 C.销售费用 D.在途物资 8. 支付产品广告费时,应借记( )账户。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业务成本 9. “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登记( )。 A.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各项费用 B.完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 C.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D.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成本 10.固定资产因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应贷记( )账户。 A.固定资产 B.累计折旧 C.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11. 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这笔会计分录反映的经济业务是( )。 A.结转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B.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 C.结转应由生产成本负担的产成品 D.冲销已销售产品的成本 12.采购员出差预借差旅费时,应借记( )账户。 A.其他应收款 B.管理费用 C.原材料 D.制造费用 13. 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某厂购料款,应借记( )账户。

ACCESS2003第四章查询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查询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分,计分) 1.在Access中,从表中访问数据的速度与从查询中访问数据的速度相比( ) A)要快 B)相等 C)要慢 D)无法比较 2.根据指定的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的查询称为( ) A. 交叉表查询 B. 参数查询 C. 选择查询 D. 操作查询 3.返回字符表达式中值的平均值的函数为( ) A)Avg B)Count C)Max D)Min 4.返回当前系统日期的函数为 A)Weekday(date)B)Hour(date)C)Date( ) D)Sum 5.返回一个值,该值是从字符表达式最左端某个字符开始,截取到某个字符为止的若干个字符的函数为 A)Mid B)Day(date) C)Month(date) D)Year(date) 6.73返回一个值,该值是从字符表达式右侧第1个字符开始截取若干个字符的函数为( ) A)Space B)String C)Left D)Right 7.返回数值表达式值的平方根的函数为( ) A)Ahs B)Int C)Sqr D)Sgn 8.SQL语句中的DROP关键字的功能是( ) A)创建表 B)在表中增加新字段 C)从数据库中删除表 D)删除表中记录 9.使用查询向导,不可以创建( ) 。 A. 单表查询 B. 多表查 C. 带条件查. D. 不带条件查询 10.函数Sgn(0)返问的值是 A)0 B)l C)-1 D)空值 11.返回给定日期100-9999的值。表示给定日期是哪一年的函数为 A)Mid B)Day(date) C)Month(date) D)Year(date) 12.合法的表达式是( ) A)教师编号between 100000And 200000 B)[性别]二“男“Or[性别]=”女” C)[基本工资]>=1000[基本工资]<=10000 D)[性别]like”男”=[性别]like“女” 13.统计函数Max(字符表达式)返回字符表达式中值的 A)最小值 B)最大值 C)平均值 D)总计值 14.使用向导创建交叉表查询的数据源来自___表或查询( ) A)l个 B)2个 C)3个 D)多个 15.关于统计函数Count(字符串表达式),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返回字符表达式中值的个数,即统计记录的个数 B)统计字段应该是数字数据类型

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 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协议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是避免二进制比特流中出现与帧定界符号相同的模式,使节点错误识别帧;差错检测是为了避免接收到错误信息和防止信道中出现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4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网中的结点及接收方将无法区分分组(帧),也将不能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也不能实现差错控制。 5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1,PPP是面向字节的点对点通信协议,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其主要特点:(1)协议简单,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也不需要流量控制;具有检错能力,但无纠错功能;只支持点到点的链路通信和和全双工链路(2)PPP规定特殊的字符为帧界定符,且在同步传输链路时,采用比特填充法,当用在异步传输时,使用字符填充法来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3)PPP可同时支持链路所连接的LAN或ROUTER上运行的多种网络层协议;(4)可在多种点到点的链路上运行(串行,并行,高速,低速,电的,光的,交换的或非交换的),并可自动检测链路的工作状态,同时对不同的链路设置最大传输单元MTU(帧的有效载荷)的标准默认值;(5)提供了网络地址协议和数据压缩功能. 2,在TCP/IP协议簇中,可靠的传输由TCP协议负责,而PPP只进行检错,它是一个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此不需要帧的编号。 3,PPP适用于质量不太差的点对点全双工通信链路,且上层协议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如用户通过ISP连接Internet. 4,(1)PPP只提供了检错功能,当发现帧出现错误时,只是将其丢弃;(2)PPP帧没有使用序号,接收端不能通过序号确认帧的顺序和是否完全到达。 6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 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添加的检验序列(冗余码)为1110 (11010110110000除以数P=10011)

大工15春《高层建筑结构》毕业清考大作业及要求答案

大工15春《高层建筑结构》毕业清考大作业及要求 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 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一: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钢筋混凝土4层框架经质量集中后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层高均为4m , 集中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 1435kN G =,2440kN G =,3430kN G =,4380kN G =。现算得前3个振型的自振周期为10.383s T =,20.154s T =,30.102s T =。体系的前三阶振型如下图所示。 3 2 10.7820.5080.238 1.542-0.349-2.1080.756(a )计算简图(b )第一振型(c )第二振型(d )第三振型4 1.000 1.000 1.000-0.895-0.605 结构阻尼比0.05ξ=,Ⅰ1类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 )。试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确定该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地震作用效应,并绘出层间地震剪力图。 题目二:底部剪力法。 钢筋混凝土5层框架经质量集中后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层高均为3m , 集中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 1500kN G =,2550kN G =,3580kN G =,4600kN G =,5450kN G =。结构阻尼比0.05ξ=,自振周期为10.55s T =,Ⅰ1类

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3580kN =2550kN =1500kN =(a )计算简图4600kN =5450kN = 题目三:设计反应谱是通过什么样的结构计算模型得到的?阻尼比对反应谱有 什么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的阻尼比分别为多少? 题目四:试述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的步骤。为什么不能 直接将各振型的效应相加? 题目五:如何保证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如何进行节点设计? 作业具体要求: 1. 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 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 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 文件名 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 奥鹏卡号(或者学号) 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