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翟运开(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0>*!B!基于合作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分析翟运开,董芹芹(" />
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合作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基于合作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第!"卷#第$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年$月#####,-./)01-23.4(5)2-/6045-)760)08969)49)85)99/5)8)######6:;(!**+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翟运开(<"A*=),男,河南驻马店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0>*!B!<)(

基于合作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翟运开,董芹芹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摘#要:合作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重要战略形式,是企业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获取外部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合作创新要求企业间能够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实现知识在组织间的转移是合作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研究了合作创新过程中所转移的知识类别,并按照知识转移中风险发生的大致阶段,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风险概括为:前=中阶段的转移主体能力与协作风险、转移过程中知识受损的风险和知识转移中=后阶段产生的知识产权风险。关键词:合作创新;知识转移;风险分析中图法分类号:B"$<(!####文献标识码:0

!"基本概念界定

当前,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企业竞争规则正大幅改变,以知识为主体的竞争形态逐渐成为企业

竞争的主流[<]

,市场竞争日益转化为知识和服务

的竞争,企业面临更大的创新风险。企业的创新作为知识创造和通过知识创造与开发解决既定问

题的过程[!]

,能够为企业带来高额回报,是企业

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单个企业进行创新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组织间合作创新成为企业新的选择,创新已经

逐渐演化为网络活动[$]

。合作创新过程要求企

业间能够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合作企业以彼此的能力和知识作为杠杆来增强创新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傅家骥认为合作创新是企业间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苏敬勤和王延章把合作创新定义为,各合作技术创新的要素主体以各种形式的合作方式为手段,以提高企业能力为标志,以各参与方的效用函数取得一致或效用函数的主要分量取得一致为目标的活动。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和共担风险

[>]

。合作创新不仅是企业降低风险和缩减

成本的重要战略,更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能力

的重要途径

[C ]

。由于资源相对不足,仅靠企业自身条件实现发展变得越来越困难,需要通过联合方式,借助外部力量求得发展。合作创新有助于缩短创新时间,有利于创新成果的共享和创新风险的分散,提高企业竞争力。

知识转移是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的移动过

程[@]

,它由知识传输和知识吸收两个过程共同组

成。8/52254D E 0等人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在交易伙伴间的传递。FF5)819G 和,-D)指出,知识转移是将一种情境下获取的知识应用于另一

情境,可以在企业内部,也可以在企业之间[+]

左美云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知识的使用价值的让渡,一般是转移主体间的交易

行为[A ]

#"合作创新中组织间知识转移内容

研究发现,合作创新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知

识在组织间的转移["]。企业间合作创新过程中,

合作企业之间相互转移多方面的知识。它包括:创新创意、思路与实施方法、现有技术及其实现方法、业务运作知识、现有制度和流程等方面的知识,然后进行一般知识的特殊化、具体化,形成符合目标的创新成果。从合作创新项目实施过程来看,参与主体间的知识转移包括过程知识转移和结果知识转移,如图<所示。

万方数据

知识创新概念

知识创新概念: 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知识创新涵义 知识创新包括两个层次涵义,一是知识,二是创新。 知识是人类认识成果和结晶。传统意义上将知识划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而就知识来源和实质问题,哲学上又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基础和检验知识标准,并将知识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就知识表现形式或存在形式,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知识经济学》中,知识又被区别为“可编码知识”与“隐知识(tacit knowledge或…意会知识?、…隐含经验类知识?)”。(注:朱葆伟:《知识意义变化》,载《方法》,1998(12)。)可编码知识指是通常以概念、推理、假设、预见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表现自身知识。隐知识就是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跟着感觉走”、“习惯了”等知识。我是应届生 无论将知识如何分类,在有关知识涵义理解中,有一点是不会改变,即知识相对于客观存在具体事物、具体实践活动,它不具有时空特性,而具体事物或具体实践活动是存在各自客观发展时空序列。因此,在这种意义上,知识接近于思维、意识。但是,知识又没有脱离客观存在具体事物和实践活动,它是有关它们本质规律把握。一方面,它可能为人类思维所“编码”,并借助于一定语言形式被传播、继承;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只能以人类未能“破译”(这只是相对于人类发展一定时期)“密码”形式沉淀于人们“习惯”之中(包括人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习”或“仿”等方式为人们所掌握,并潜移默化于人们思维活动或实践活动之中。因而,从这层意义上理解,知识又不完全等同于思维、意识。 创新和创造有着内在联系,它们具有一定共性。一是主体目性,无论是创新还是创造,首先是人按照一定目对世界所进行认识和改造,都反映着主体(具体人)性质和内容。二是首创

知识创新2

一. 名词解释 1.学术规范: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 守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2.学术批评:学术批评是指遵循一定学术规范,分析、议论研究成果的得与失、长处与不 足。通俗地讲,就是以学术问题为对象,不同观点间的讨论、商榷、评析、赞同、表扬、批评与反批评。 3.研究程序:研究程序是指开展研究工作的步骤和顺序。一般包括:选定课题—调研文献 —提出假说或观点—选择研究方法—制定计划—搜集专题资料—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成果—发表成果。 4.抄袭:抄袭可以定义为“复制、综合或解释他人的想法或观点而不指明出处的享有”, 抄袭是一种虚假的作者权,是窃取别人思想成果,并当作自己作品发表的错误行为。5.文责自负:所谓“文责自负”是指论文一经发表署名者即应对论文负法律、政治、科学 和道义上的责任。如果论文中存在剽窃、抄袭的内容或者在政治、科学和技术上存在错误那么署名者就应完全负责。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版权的标志,既是对工作负责的体现,又是工作辛勤劳动的见证 6.学术共同体:有着共同学术目标、有着专门学术训练、以学术研究为职业、大体自治的 学者群体组成学术共同体,亦称科学共同体。 7.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指人们在学术的问题上可以自由思想、自由研究、自由讨论、自由 发表、自由争鸣。 8.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 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9.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指在一段时期内,对所进行的研究工作预先拟订的办法、步骤、 进程、时间安排等。 10.引文索引:所谓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是一种以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为基础的文献 索引,即它以被引用文献即引文为标目,其下列出引用过该文献的全部文献(来源文献)的检索工具。它不同于从作者、题名等为标目而编制的索引,除了一般查询外,它能提供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一篇具体的被引论文,可以检索到同领域的不同时期的各种论文。 11.直接引用:直接引用亦叫明引,是指直接引用别人成果的某些字段,往往用双引号标注。 多用于主要的论据、不常用或新发现的资料、主要论据的资料等。 12.间接引用:间接引用亦叫暗引,是指吸收了别人的成果,但用自己的语句表述。多用于 原文过长、常识性资料等。 13.自引:自我引用简称自引(Self-citation),是指著者(包括个人著者、团体著者、期刊、 学科、地域和国家等)引用自己已发表的著作或与他人合著的著作。 14.转引:转引是指自己未阅读原始文献,只根据二手资料、译文或他人引用的资料加以引 用。 15.学术评价:所谓学术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学术机构或人员的 学术目的、学术过程、学术成果、学术媒体而展开的价值判断活动。换言之,学术评价是指衡量学术活动及其相关事项的作用、影响或价值。 16.学术道德:学者的学术道德就是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知识分子在学术活动中所表现的 道德。学者的学术道德体现在为科学而科学,诚实面对科学事实;重视社会责任;尊重

文化生活知识框架(详细版!)

内涵: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 意识形态性质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非意识形态性质部分:自然科学、语言、文字 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思想、艺术、信仰) 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 ②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活动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 而逐渐培养出来的(个人)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物质) 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 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间的关系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是经济和政治的反应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 ③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交融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成为当代国际斗争的主要内容(反文化霸权主义斗争) 文化的重要性(综合国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 化 与 社 会

:文化环境、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优秀文化的作用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与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超前或落后)不与政治、经济同步 文 化 与 人

APQC的流程分类框架介绍

APQC的流程分类框架介绍 “企业到底要建立哪些流程”,我想这是每一个由职能管理转向 流程管理的企业首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 lity Center,简称APQC)给我们作出了回答。他们于1991年开 始研究开发流程分类框架(APQC称为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 amework,简称PCF),于1992年发布了该框架的第1.0版,目 前最新的版本是5.0版本。该流程分类框架在一开始是被想象设 计成为一种企业的流程分类法则,参与设计的80个组织机构希 望能创造出前瞻性的标杆并运用于全球各地的企业。 APQC起初提出的流程分类框架是一个跨行业的流程 分类框架,2008年APQC陆续提出了十个行业的流程分类框架,包 括跨行业、电力行业、消费品行业、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汽车行业、传媒 行业、医药行业、电信行业、石油行业、石化行业的流程分类框架。 F面以跨行业为例,来介绍流程分类框架。(以下内容为 本人翻译,仅供参考。由于本人英语水平有限,请以英文原版为准。)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APQC各一个企业的流程分成两大类十二个流程组。 一大类是运营流程:分为五个流程组, 1.0愿景与战略制定

2.0产品和服务开发与管理

3.0产品和服务市场营销与销售 4.0产品和服务交付 5.0客户服务管理 另一大块是管理和支持流程:分为七个流程组, 6.0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7.0信息技术管理 8.0财务管理 9.0资产的获取、建设与管 10.0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 11.0外部关系管理 12.0知识、改进与变革管理 以下详细列出跨行业的流程分类框架:(由于本人英语水平有限,翻译仅供参考,以英文原版为准。) 1.0愿景与战略制定(10002) 1.1确定经营理念和长期愿景(10014) 1.1.1评估外部环境(10017)

知识管理第1部分--框架

知识管理-框架 GB/T 23703.1-2009知识管理第1部分框架 1. 知识管理目标和原则 1.1 目标 知识管理应把知识作为组织的战略资源,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它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知识的创造、积累、共享及应用为目标。知识管理可以实现: a)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将组织中的产品研发、销售网络、专利技术、业务流程、专业技能等知识,作为核心资产进行管理、开发和保护;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通过组织文化、知识库、信息通信技术等形式固化到组织中去,有助于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b)提高员工素质及工作效率 通过组织知识的共享与重用,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研发水平、操作技能及服务能力。通过建立保障知识共享、创新的制度和措施,有利于员工之间开展知识交流与共享,可以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从而实现组织内和谐共处。 c)增强用户满意度 通过为用户、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高效的服务,可以帮助提升组织的用户满意程度,社会公众满意程度。 d)提升组织的运作绩效 通过将组织的知识运用于业务运作的各个环节,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产品研发能力、生产经营水平、市场开拓能力、产品附加值、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建立竞争优势。 1.2 原则 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知识管理,可使组织获得成功。实施知识管理宜遵循以下原则: a)领导作用 对领导者、管理者的培训和教育是取得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领导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系统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b)战略导向 不同组织由于其行业环境、组织特点、战略选择和知识特征的不同,会导致该组织在知识管理战略选择上方向和路径不同。因此,组织需要基于对自身经营战略、知识管理现状及其需求的分析,将知识管理战略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战略之中,以支撑组织战略目标。

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候选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参加单位: 联系人: 电话: E-mail: 所属创新基地: 主管专业局/主管专业处: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制 20 年月日填

一、简表

重要方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报告摘要 一、立项依据 1、项目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2、国家战略需求分析,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市场需求分析(高技术类项目须查清国内外专利情况)。 二、项目目标及预期成果 1、研究目标,包括总目标、年度进展目标及主要考核指标; 2、预期成果与水平(高技术类项目须明确专利数与水平); 3、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主要研究内容 1、拟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 2、研究中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案 1、总体研究方案、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可行性分析; 2、课题设置与分工,所设课题的研究重点; 3、应用发展类项目须阐述从科研、中试到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的总体技术设计方案,以及所能达到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五、研究基础和条件 1、已有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成绩; 2、与国家各类科技重大计划项目的衔接情况; 3、与地方、企业的项目合作的基础; 4、研究队伍状况; 5、实施研究方案已具备的条件(如:基础数据资料、实验条件等),尚欠缺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及落实方案。 六、项目管理 1、项目组织管理体制(主要包括:项目负责人及需要成立新的研究单元的管理等); 2、项目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项目承担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项目经费与人才配置、任务分配的结合机制等)。

公司新产品开发计划流程再造研究

K公司新产品开发流程再造的研究(一) 杨建新 2002-11-12 投稿 本系列论文是本网特约撰稿人杨建新先生提供,是关于企业流程再造不可多得的全面文章,理论与实践俱全,本网将陆续刊登,欢迎宽敞网友扫瞄! 摘要 本论文首先从现代企业经营治理模式与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之间存在的要紧矛盾和现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要紧特征动身,描述了从60年代到90年代与企业流程再造理论相关的思想和观点,论述了企业流程再造的起源及其内涵。 其次,本论文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实施企业流程再造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企业进行再造时,需要一个系统的企业流

程再造的理论框架,这一再造框架包括:一系列的指导原则;企业流程再造的过程;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在那个框架的指导下,流程再造才能顺利地完成。企业流程再造框架促进了企业流程再造由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变,增加了流程再造的可操作性,减少了流程再造的失误。 最后,将企业流程再造框架具体应用到了k公司新产品开发流程再造的研究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分析现有新产品开发流程,得出了开发流程的描述,并建立了流程的IDEF模型;使用ASME方法,定量分析了各个活动消耗的时刻,发觉了流程中的非增值活动;使用作业成本法,计罢了流程的实际费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的流程。新流程实现了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和减少开发费用的预定目标。 实践证明,这一理论框架对企业流程再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失误,节约再造耗用的资源,确保企业流程再造能够顺利完成。另外,企业流程再造不是一朝一夕的情况,流程的再造应该是连续不断的过程。 关键词:企业流程再造(BPR)IDEF方法ASME方法作业成本法(ABC)

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 语言和文字等非意 识形态部分。 『人类特有的现象 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的体验、特别是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 培养出来 I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总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 质力量, 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厂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L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表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特点: 潜移默化,深久持远 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 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 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 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 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③文化生产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范围 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考点4:文化与综合国力 (1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激发全民 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这 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提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 展开,我们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是应对国际激烈竞争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特点 文化 作用 对社会影响- 对人影响

中国科学院以院地合作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4)共建院地合作机构,提升叹域创新能力 为实现中国科学院的优质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创新需求的匹配,中罔科学院以覆盖全国的科技资源体系为基础,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功能布局和学科布局及相应规划,以共建研究所、技术转移中心、应用技术研发转化中心和科技园等形式,实现高效的院地合作。当然,各类科研院所在地方并不是盲n设立。“科研能力的建设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相协调、互相支撑;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尤其要考虑区域的布局结构”。【41 如何选点,在哪里设置机构是中科院开展院地合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让我们先看看中科院院地合作的基本态势(如图2)。 图2中科院院地合作态势图 注:2007年11月28日中科院与台州市签约成立“中国科学院台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2.共建院地合作机构的经验 (1)空间布局——向创新基础好的区域倾斜 选择那些对我国经济社会町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意义,既有众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受体,义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区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成果时社会的贡献力度。中科院的研究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较高端的人才、较密集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市场配合,因此,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科技资源基础厚蕈、企业总体发展情况较好,市场经济比较完备的地区就成为中科院院地合作的蕈点区域(如图2),这些地I)(丰富的科技基础及社会埘技术的强大需求能激发中科院现有创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院地合作更倾向于与区域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合作,而且院地合作与当地经济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2)功能布局——注重技术传播层次性 中科院进行院地合作的主要对象是政府与企业。这两类客户的需求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中科院同政府合作的项目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第一,在政府的支持f,共建支撑某一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包括联合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第二,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具有某一领域认证资质的中介检测服务平台;第三,共建成果示范基地;第四,共建122高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第五、作为思想库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同企业合作的项目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企业需要技术支持时主动与中科院联系;其二,中科院通过中介平台向食业推介科研成果;其三,企业与研究所就某一技术难题共同研发。 为提高对客户的响应时间,弥补反应不足的缺口,中科院对设立的机构进行了科学分类。我们发现这些机构在命名上有小同的称谓,主要有“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创新)园”、“研发中心”、“研究所”四火类。依据这些机构成立时确市的R标及工作方向,我们按照它们对技术反应的时效进行系新归类(见表1)。 通过表l我们町以有这样的一种判断:对于企业来说,当他们需要技术支持时,总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最近的技术平台获得支持,此时中科院的科技(创新)园是这类即时技术资源的最佳供给者;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一类中介机构,能够把一段时间内技术供求情况进行归总,并为二者产生深层次交流与合作牵线桥搭;对于一些需要研究所与企业共同研发的技术难题来说,通过中科院设立的研发中心进行研发与中试,并在企业适时产业化;对于六个“年轻的”研究所来说,它们更多是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基于社会可持续 发展,研究最前沿技术这一层面设立的。中科院技术转移与万方数据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导师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有关导师岗位改革的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条例。 第二章导师岗位职责 第二条导师要为人师表,做到教书育人。不仅要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而且要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情况,特别要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对研究生提出严格要求,并配合研究生部做好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第三条导师有义务根据研究生部的统一安排,进行招生宣传,深入高校进行学科前沿讲座,组织生源,参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命题、阅卷和面试等工作; 第四条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应详细介绍研究方向,并根据培养方案要求,结合研究生具体情况,制定培养计划;指导研究生选课,并定期检查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情况; 第五条导师应指导研究生做好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帮助研究生把握研究方向,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保证论文研究经费; 第六条导师有责任为研究生讲授专业课程或开设反映当前本学科发展前沿的专题讲座,编写研究生教材; 第七条导师应配合研究生部做好研究生中期考核和筛选工作。对品行不好、身心健康状况不佳或学习成绩不合格、或因其它原因不适合继续培养的研究生,导师有责任提出终止学习或其它处理意见; 第八条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认真、负责地审阅、修改和把关,并对论文质量和水平做出学术评价; 第九条导师应协助、配合有关方面做好毕业研究生的思想总结、毕业鉴定和就业指导工作。教育研究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特别要注意选拔专业基础扎实、思想作风正派、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品学兼优的毕业研究生,充实到我院科研、管理队伍中去。 第十条导师应开展研究生教育研究工作,不断探索和掌握研究生培养、管理工

4章知识创新

第四章知识创新 创新的焦点和目标: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一节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目标 一、创新的含义 (一)关于创新 ▲彼得.圣吉:当一个新的构想在实验室被证实可行的时候,工程师称之为“发明”,而只有当他能够以适当的规模和切合实际的成本,稳定地加以重复生产的时候,这个构想才成为一项“创新”。——P45 五项修炼:彼得.圣吉,1947年生于芝加哥,1970年于斯坦福大学完成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被称为“管理的圣经”。 1.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愿景; 4.团队学习; 5.系统思考 ▲彼得.德鲁克认为:只有在市场上建立一种新产品或一种新企业之后,才能说已有有一种创新。 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行为。 ▲熊彼特(S. Pressman,1883—1950,美籍奥地利人,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1912年提出创新理论):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Q = F(X,Y) 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 (1)引入新产品; (2)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新的市场; (4)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 (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 他强调了技术革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把发明创造与技术创新相区别,认为前者是知识的创造,即是科技行为;后者则是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即经济行为。 1912年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理论;其继承者将创新独立为技术创新、经济制度创新、经济组织创新。 ▲欧盟: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的新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 以上关于创新的定义,都是经济学角度的概念,强调形成商品价值。 (二)关于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概念 在技术创新的研究上,"创新"一直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是一个与市场紧密

学校是知识创新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是知识传播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展开科技兴趣活动等几条途径来实施。 一、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人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分子”这个概念时,为了使学生发现“物质是由一个个小微粒构成的”,可让学生做好这样一个实验,给学生一支长约一米的一端密封玻璃管、一个橡皮塞、一个注射器、一小杯红色的水、一小杯酒精、一根细铁丝,先让学生在玻璃管中注射约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在上面再注射满酒精,塞紧塞子,让学生把玻璃管上下颠倒几次,实验结果是液体的体积变小了,根据现象,让学生猜想其中原因。又如,上初二电路时,给学生二只小灯泡和二只开关,以及必要的导线、电池,让学生自由连接,最后由老师一一讲评,分析各种所接电路的优缺点,从而得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各自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二、创设宽松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刚开始接触物理的学生一般都觉得物理比较有兴趣,这是因为物理知识、

软件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软件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 年_______ 月 _______ 日 软件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甲方:

地址: 联系电话:

乙方: 地址: 联系电话: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地方规章条例及行业规章之规定,甲乙双方为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明确双方责任,在软件开发合作过程中,本着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条、合同标的 1、软件项目名称: 2、内容及要求: (1)开发内容:根据甲乙双方合作的要求,乙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件的功能开发,该系统的设计要求如下: a、根据合作内容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与之相符合的系统。 b 内部交流系统开发出包含(学习,考试,交流,意见箱功能)。 c、0A 系统,CRM系统开发出通用的系统。 (2)该软件的主要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合作开发时间: (1)启动日期:自________ 年 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开始启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期限:自项目正式启动之日起,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_________

创新与知识管理

创新与知识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概念。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源泉,尤其是在高速变化的动态市场和高度竞争的行业中,创新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同时,在物质型经济向信息知识型经济的深刻转变过程中,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知识在最终产品和劳动的价值增值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组织效率更多建立在知识整合的弹性能力上。企业创新与知识管理结合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必然路径。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知识管理被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尝试,并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战略和日常管理职能。这表明现代管理学已经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应用已经比较成熟。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已成为社会的核心概念,人们也不断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溶入创新变革之中。最重要的进步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创新本质上是一个过程。相应的对创新定义转变为:创新是将发明商品化的过程;是组织变革的过程;是有目的地引入和应用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反复性、迭代性的复杂过程;是在隐性知识作用下,包含一定反复性的线性的过程。透过定义,可看出创新不是简单的知识发现或知识创造,而是将企业资源整合的复杂过程,源自机遇发现或知识创造,经过技术开发、市场匹配、生产开发、市场开发得以实现,并通过评估反馈进入下一个更高层次创新的周期性过程。 把企业的商业创新分为选择新技术、商业匹配、创新实施和顾客价值评估四个阶段。相应于这四个阶段,创新过程中有四种能力,即选择能力、匹配能力、执行能力和评估能力,他们会影响到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其中,各个阶段能力的高低都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能力,同时各阶段的反馈,又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前阶段的能力。选择、匹配、执行和评估能力的高低和各能力间的协调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随着人类在生产等活动中投入的智力不断增加,由智力活动创造的价值不断提升,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知识管理,就是为了提高组织的适应性、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通过确定、捕获、收集、组织、标引、存储、集成、检索、共享组织的知识资产,是对组织的知识资产及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简称宁波材料所),是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向“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推进的新阶段,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的一个新的直属科研机构。 目录 编辑本段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

这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在浙江省设置研究机构“零的突破”。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还就研究所建设的具体事宜共同签署 全景 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建设备忘录》。 宁波材料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理事会由中国科学院和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第一届理事会于2004年5月29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研究所的《章程》。《章程》中规定,宁波材料所将报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事业法人单位,纳入“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范围。 位置 宁波材料所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国科学院与地方各级政府共同制定的办所方针,通过集成技术、整合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成为促进成果转化的一个动态平台。在中科院及浙江省和宁波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宁波材料所的筹建工作进展顺利,预计2006年底全面完成各项基本建设,2007年初开始投入正常使用。与此同时,研究所将以灵活的方式,引进人才、组织项目,边建设、边运行,力争使“硬件”设施建成验收之日,即为部分“软件”成果取得收获之时。 编辑本段领导 所长:崔平 全面领导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工作。分工负责人事教育、资产财务和行政后勤工作。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作为guestscientist在德国萨尔大学、意大利第三世界科学院理论物理中心、日本京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工作,在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访问

知识创新过程框架

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概念框架及其内部互动模型 ———一个解释知识创新过程的新框架 ○芮明杰 陈 娟 摘要 企业知识是组织内部个人知识的集合体,但不是个人知识的简单加总。基于这个认识,本文构建 了一个由知识员工、知识链和知识场构成的点、线、面互动的企业知识体系研究框架。高技术企业是追求持续知识创新的知识体系,知识创新通过知识点之间的互动完成,如同电荷之间的运动通过电场来进行,知识点通过知识场发生相互作用。本文提出了知识场的概念,分析了其与Nonaka 的“巴”的区别与联系,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进一步的,根据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运行的基本路径,文章分别研究了体系内知识点通过知识场进行互动的基本模式与作用机制。文章试图提出一个能够解释知识创新过程的新框架。 关键词 知识体系,知识场,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构造与管理研究》资助作者简介:芮明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知识管理;陈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一、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的构造1.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的概念框架本文认为可以采用一个点、线、面模型来描述知识体系的复杂结构以作为进一步分析的概念性框架。从知识观的企业理论看来,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具有相对高的知识存量以及不断追求知识创新的动力和压力。相应的,高技术企业的员工以高知识员工为主体。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中的点代表高知识员工,他们知识存量高且学习能力强,通过一系列知识活动为企业创造财富。线代表企业知识价值链,它代表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知识过程,多条知识价值链连接了知识点、知识点与知识场以及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面代表知识场,它是知识运行的的产物同时又是知识运行的场所,它是由弥散在企业内部的关于价值观、以及关于对外部环境的认识的默会知识组成。企业知识点与面及其联系(链)构成企业知识体系的整体,其描述性框架如图1所示 : 图1 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的描述性框架 2.高知识员工———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的 基本单位 高知识员工是企业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知识创造的唯一主体。它们是指企业中那些知识含量 高且学习能力强的员工。高技术企业的员工主要是高知识员工。这一类员工的主要特点包括:稀缺度高、使用价值高、自身承担的风险也高。 3.知识链———高技术企业知识创造的过程模仿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国内外一些学者创建了多种知识链模型。美国学者Shin M ,Holden T ,Schmidt RA 在这些知识链模型的基础上创建了包括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五种主要知识活动和4种辅助知识活动的系统知识链模型。 国内牟小俐等人认为知识链的主要活动为知识创造、知识编码、知识转移与扩散、知识共享与交流,辅助活动为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技术;陈志祥等人认为知识投入、知识转化、知识创新的过程组合就是知识链,并且认为知识链有许多条,不仅存在于组织内部还存在于组织之间。 借鉴前人的研究,本文将知识链界定为连接企业知识体系内部个人、团队以及与外部知识体系之间的知识活动的工具。由于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在其围绕技术创新的动态性质。因此,高技术企业知识链的核心知识活动是以技术创新为主体的知识创新。 综合高技术企业的特点,以及知识价值链在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认为,高技术企业知识链包括五种活动:知识获取、知识筛选、知识创造、知识内部化、知识外部化。 二、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的知识场1.知识场的概念 场的概念来自于物理学。电荷的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就成为静电力场。电荷之间的作用通过电场发生。一个负电荷的周围会有可以用矢量描述的电力线向它汇聚,这些电力线就是所谓

八个步骤开发完整的J2EE解决方案

八个步骤开发完整的J2EE解决方案 J2EE平台由四个关键的部分定义:规范,实现参考,兼容性测试例和蓝图计划(BluePrint)。蓝图描述分布式组件架构的最佳实践和设计指导方针。本文介绍了基于Rational统一开发过程(Rational Unified Process)和设计图应用实例的八个步骤的J2EE开发。通过阅读本文,你将更好地懂得许多重要的J2EE架构方面的主题,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扩展和修改这个简单的实例以解决你特定的逻辑问题(September 28, 2001) 在商业世界里,我们使用J2EE解决商业问题来开发商业软件或给别的商业项目提供约定服务。如果一个公司想利用多层架构开发一个电子商务站点,整个开发生命周期通常包括管理员,架构师,设计师,程序员,测试者,和数据库专家。 为了使各个不同的部分能更有效的协同工作,他们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软件开发流程。经典的开发流程包括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开发(RAD)和极限编程(XP)。在本文中我们将聚焦于统一开发过程(RUP)。 RUP提供一种经过检验的方法来分配任务和责任给不同的角色。其目标是保证我们生产出可预期,可预算,符合我们需求的高质量的软件。 我之所以喜欢在J2EE的开发过程中使用RUP出于以下三个原因:首先, RUP 是以架构为中心的;它在为大规模开发提交资源之前开发出一个可执行的架构原型。其次, RUP是基于迭代并基于架构的。其架构通常包括框架和基础结构,可以反复地加入新的组件来定制的扩充系统的功能,而这些都不会影响到系统的其它部分。最后RUP使用行业标准语言—UML来为系统架构和组件建模。RUP有四个不同的开发阶段: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造阶段,和交付阶段。本文从技术的观点出发,着重强调架构的思想,涵盖了J2EE开发所涉及到的八个基本的步骤。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描述了系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此基础上开发者和客户可以达成共识。你可以将功能性的需求如业务概念,领域术语,用例和用户界面(UI)形成文档。非功能性的需求,例如性能,事务等可以在辅助性的需求文档中指出。你可以在纸上或者以HTML的形式创建高水准的用户界面,这取决于你参与项目的深度。 图1表示一个典型的电子商务系统中的两个示例性的用例图。 viewOrder 用例告诉我们用户通过Web界面登录系统,查看订单列表,点击一个链接查看购物订单的详细内容。 addLineItems用例则告诉我们用户浏览商品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将它们添加到购物清单中。 2 面向对象的分析分析员产生如下问题域模型:类,对象和交互。你的分析应该独立于任何技术或实现细节,包含概念上的模型。对象分析理解问题并获得问题域的相关知识。由于业务过程的变化比信息技术慢得多,你得确保你的域模型不涉及技术细节。

知识创新教学的常用工具介绍

知识创新教学的常用工具介绍: 1、知识论坛 知识论坛的特点: A.知识论坛支持记录之间的相互引用,允许学生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增建(build-on)新的观点。 B.知识论坛把记录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在视窗(view)中组织呈现出来,学生可以自由拖动记录的位置按自己的方式组织视图,这也为多样性的观点形成创造了条件。 C在多元观点的基础上,知识论坛还提供了“升华(rise-above)”功能,即在多个观点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更综合、更统筹的观点。 D.知识社区提供“合著”功能,多个作者可以一起写同一条记录,支持社区知识、民主化的知识和对等的知识发展。 E.知识社区还支持以图片、绘图、视频为载体的多种媒体的交互。通过整合语义分析技术,也可为学生提供权威性知识的推荐,帮助学生推进社区观点。 知识论坛的总结: ⑴KF(Knowledge Forum) 为知识创新提供了一个专门的环境。在该环境中包括相关材料和脚手架等,能够较好地支持概念的建立。 ⑵在该环境中采用了图形方式, 并采用多种途径进行协作知识构建, 包括观点浏览、重构概念、社区参与、对话等。 ⑶随着社区知识库的不断积累, 可以实现创建共享的知识产品,它突破了对话所具有的临时性特点。学习者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

其内容实现了同其他相关内容的隔离。 ⑷该环境支持连续的协作知识创新工作, 并同社区每天的工作整合在一起。相对于仅提供讨论的论坛,KF能够作为常规工作或学习的辅助工具。 2、评价工具的简单介绍 档案袋的建立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收集、选择和反思的过程: ⑴资料收集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 ⑵自主选出满意作品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过程; ⑶反思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过程是学生自我了解的过程。 这个过程全面反映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表现,我们能够从中清楚地看到每个学生学习过程、发展过程和目标达成度的强与弱,它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的依据。 电子档案袋的优点 ⑴嵌入在知识论坛中的电子档案可以反映个体、学习共同体、学习社区知识创新过程,引导着知识的创新方向。 ⑵其次,电子档案袋在大量内容的组织上也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处理,给建构出来的知识合理化的表达。 3、知识创新环境的未来发展方向 ⑴知识论坛的发展 面对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和泛在学习机会,相对的封闭性成为了知识

哲学知识框架(完整版)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 知识 点 补充 哲学是什么哲学源 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 考。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的任务就 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与 世界观 和方法 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哲学与 具体科 学 区别研究的范围(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 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 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 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维和存 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为什 么?(依 据) ①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一切哲学都不能回 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是什 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各自观点) 唯物 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方向;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 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片面、孤立、静止,否认内因的根本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现时代的思想智 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心 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夸大成第一性。“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夸大成第一性。神创论、宿命论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 与时 代的 关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升华)。 哲学对时代有反作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属于意识范畴,不能夸大它的作 用。时代决定哲学,哲学影响时代。哲学不一定都正确(科学),只有马克思主 义哲学才是唯一科学、正确的哲学。 产生的 历史条 件(基 础) 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 别是三大科学发现;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 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 特征 三统一(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 了三 大理 论成 果 毛泽东思 想 实事求是是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基本立场、观点 和方法,是活的灵魂 邓小平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 表"重要 思想 是最新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 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本质是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