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筹学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体现及应用_张慧

运筹学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体现及应用_张慧

 

运筹学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体现及应用
张 慧
(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介绍了运筹学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体现和应用。指出运筹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的科学,专
门研究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有限资源的计划、组织、分配、协调和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运筹学;交通运输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0)24—0031—02
运筹学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学科,
早期主要集中在军事应用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后,运筹学的应用逐渐转向民用经济活动中,主要借
用数字量化的方法研究有关运用、筹划与管理等方
面的问题,通过建立模型或数学定量方法,使问题在
量化的基础上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并使活动系统
中的人、财、物和信息得到最有效地利用,使系统的
投入和产出实现最佳的配置。20世纪50年代末运
筹学在我国得到运用,现在已经在生产管理、工程技
术、军事作战、科学实验、财政经济以及社会科学中
都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作为现代国民经济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系统对于维持宏观经
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合理
控制生态环境污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建
立有效的交通系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总
是需要和土地使用、城市规划和其他许多社会经济
因素综合在一起全方位考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全球人口的膨胀和不断恶化的环境使现代交通系统
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有
效的解决交通问题,从而获得持续的经济发展,就成
为每个国家的管理者们所必须面对的课题。运筹学
作为一门应用实践的学科,专门研究交通管理中有
限资源的计划、组织、分配、协调和控制,以期达到最
佳效率和效益。运筹学理论与交通运输管理实践过
程中有很多契合的地方,为优化交通运输管理的流
程、提升交通管理的安全和效率发挥了重大作用。运
筹学的理论知识趋向成熟,并在交通领域中的很多
方面都有实用性。运筹学理论使交通运输管理更加
高效。
1 运筹学的特点
运筹学是20世纪新兴的一门应用学科,最早起
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它的思想和方法在社会各
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运筹学在理论和
应用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的主要特点可归结
为下面几点。
1.1 主要使用数学方法
运筹学是一门以数学为主要工具、寻求各种实
际问题最优方案的学科。正如定义所描述:“运筹学
是在实行管理的领域,运用数学方法,对需要进行管
理的问题统

筹规划,作出决策的一门应用科学。”它
强调以量化为基础,使用许多数学工具(包括概率
统计、数理分析、线性代数等)和逻辑判断方法,来研
究系统中人、财、物的组织管理、筹划调度等问题,以
期发挥最大效益。
1.2 最优化思想是核心
运筹学是采用科学步骤和数学方法来制订最优
决策的科学。运筹学强调最优性。在数学的理论研
究中,也常常是以对象的“最优”为目标,这种最优化
思想有两层含义:①指所讨论问题的结论“最优”;②
指解决问题的方法“最优”。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形成
了运筹学科学的、严谨的、独特的工作方法,它以整
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
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
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
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
类问题的优化方法。
1.3 多学科交叉
运筹学思想广泛解决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解
决实际中提出的决策问题,为决策者选择理想方案
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它综合运用心理学、经济学、化
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的理论及
方法。既提供量化因素,也进行定性分析,最终能向
决策者提供建设性意见,并收到实效。
1.4 应用性
我国在1956年曾用过“运用学”的名词,到1957
年正式定名为运筹学。不管是最初仅应用在军事上,
还是到最后应用到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运筹学都
是扮演着“工具”的角色。运筹学既对各种经营进行
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又涉及到组织的实际管理问题,
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运筹学从来自于企业和生活
的实际案例出发,了解事实,理清问题结构,对问题
进行量化,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运筹学软件求解,最
终服务于实际生活。
1.5 多分支性
运筹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
坚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结构体系,严谨的科学方法
的学科。并已有众多分支学科,包括数学规划、图论
与网络、排队论、存贮沦、决策论、对策论、设备维修
更新理论、搜索论、可靠性理论等。而且每一个分支
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渗透多个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2 运筹学在交通运输中的理论体现及应用
2.1 数学规划论
数学规划论可以处理成千上万个约束条件和变
量的大规模线性规划问题。研究内容与生产活动中
有限资源的分配有关,在组织生产的经营管理活动
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包括线性规划、整
数规划、动态规划、应用规划、目标规划等。从解决技
术问题的最优化,到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
及决策分析部门都可以发挥作用。具有适应性强,应

用面广,计算技术比较简便的特点。具体地讲,线性
规划可解决交通运输系统中物资调运、配送和人员
分派等问题。我国曾经利用线性规划理论进行水泥、
粮食和钢材的合理调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动
态规划可用来解决诸如最优运输路径、资源分配、运
输调度、库存控制、设备更新等问题;应用规划论典
型的例子就是“运输问题”,即将数量和单位运价都
是给定的某种物资从供应站运送到消费站,在满足
供销平衡的同时,定出流量与流向,达到总运输成本
最小。应用规划论还可以解决运输系统中合理选址、
车辆调度、货物配装、物流资源(人员或设备)指派、
投资分配等问题。
2.2 图论
图论是一个古老的但又十分活跃的分支,在物
流中的应用非常显著。其中最明显的应用体现在运
输问题,比如城市间的物资调运、车辆调度时运输路
线的选择等。运用了图论中的最小生成树、最短路、
最大流、最小费用等知识,可求得运输所需时间最
少、路线最短、费用最省的路线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另外,运用图论的知识绘制铁路运输系统线路图、公
路网的设计和分析、市内公共汽车路线的选择和行
车时刻表的安排、出租汽车的调度和停车场的设立
等,可辅助决策者进行最优的安排。
2.3 排队论
排队论主要研究各种系统的排队队长、等待时
间和服务等参数,解决系统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之
间的平衡问题,以较低的投入求得更好的服务。现实
生活中排队现象普遍存在,如运输站车辆进出站的
排队,商店顾客排队付款、客服中心顾客电话排队等
待服务等。交通领域中也有多见。在高速公路收费
站服务台的设计与管理中运用排队论进行定量分
析,运用排队论知识对其进行优化和设计,并建立高
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台与工作人员的配备模型,对避
免盲目确定收费亭建设规模大小,提高收费站服务
台的服务和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发挥重
要作用。
2.4 对策论
对策论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寻
找最佳的竞争策略,以便战胜对手或者减少损失。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行业也充满了竞争。例如在一
个城市内有两个配送中心经营相同的业务,为了争
夺市场份额,双方都有多个策略可供选择,可以运用
对策论进行分析,寻求最佳策略。又如,某一地区,汽
车运输公司要与铁路系统争夺客源,有多种策略可
供选择,也可用对策论研究竞争方案,最终获得利益
的最大化。对策论可以在竞争性定价、新服务的推
出、销售计划的制定、加强广告与宣传、新设备的引
入等方面发挥作用。
3 结束语
运筹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确在


通运输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代交通管理所呈
现的复杂性不是简单算术能解决的,运筹学理论是
支撑现代交通管理的有效工具。交通事业的发展离
不开运筹学的技术支持,运筹学的应用将会使交通
运输管理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 钱颂迪.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2] 王晶.运输布局学[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管
理学院(自编教材),1995,(4).
[3] 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
出版社,1999.
[4] 聂阿新.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应用前景、框架体
系和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2,
(4).
[5] 马国忠.铁路运输系统结合部子系统的结构模
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4,(4).
[6] 姜锋雷.运筹学在我国公路、铁路运输系统中
的运用[J].中国水运,2007,(10).
(上接第24页) 公司就要安排他们到迪世尼大
学的教室上课,在这里,他们将了解到迪世尼企业的
传统、历史和核心的信仰。这种做法使每个员工都具
备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并且向他们传递了迪世尼
文化的要旨和真谛。通过这一方法,迪世尼将公司的
四种主要价值观传授给员工:即安全、礼貌、表演和
效率,一旦员工碰到自己不熟悉的情况又必须作出
决定时,这些价值观就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培育和增强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创造一
种能凝聚人心的价值观,并始终如一地信奉它,是企
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法则。
3.2.3 企业文化建设应体现“人本思想”。优秀的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长久化的根基,而企业文化
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很难统一其标准。不过企业文
化主要是人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强调将对人的
塑造和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实现员工成长与企业
成长双赢。
“以人为本”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把员工当成
组织中最具活力性、能力性、创造性的要素。在动荡
的市场环境下,冷酷无情的呵斥、监控、惩罚只会扼
杀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要想实现管理的有效性,必
须尊重员工,理解员工,信任员工,实行有人情味的
人性化管理。
4 核心竞争力与创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形成以后,就面临着再培
育和提升的问题。否则,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
件的变化,核心竞争力也会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沦
为一般竞争力,甚至完全丧失竞争优势。因此,企业
若想长久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地位,就必须对核
心竞争力持续不断地创新、发展和提升,要根据产业
发展方向,管理的更新趋势以及企业自身资源的发
展状况,对企业的资源重新配置和定位,实现企业
核心竞争力的及时跃升,以维持和扩大核心竞争力

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贺爱忠.服务名牌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0.
[2] 边毅,赵丰跃,译.现代美国旅游饭店服务管
理[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