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赏识教育教学的几点说明

关于赏识教育教学的几点说明




赏识,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更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观,以尊重、对话、宽容为宗旨、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赏识学生,才能走进学生心灵;赏识学生才能更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发展其个性。赏识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催化剂,反思是提升教育教学行为的最好办法,关注学困生,关注优秀生,关注班级管理,是落实赏识的重要举措,本学期,我校将全面推进精细化的赏识教育,把赏识化管理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下面,结合着学校实际,与老师们一起谈谈关于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几点意见。
1、进行赏识教育教学,首先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要赏识一个人,必须接受一个人,对学生也是这样。教师既要喜欢学习好、听话、乖的学生,更要喜欢那些纪律差、成绩差的学生,不能对他横加指责。老师要明白:当我们把“师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它就会在学生心中种植下希望、信赖、感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因为取得成功有一个反复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尤其是一些暂时存在缺陷的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
2、赏识不等于骄纵
赏识学生不能停留在一味表扬、赞赏的方式上,应该建立在理解、宽容、尊重等方面上,教师应该全面地运用赏识理念,恰到好处地赏识自己的学生。要破除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赏识就是不能批评。赏识也不是不能批评,只是应该讲求批评的艺术。否则,只会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膨胀他们的私欲,结果适得其反。而对人的弱点,当然不能赏识,否则赏识便失去了它的原则性。
3、在教学中要信任﹑尊重学生,学会为学生自豪﹑倾听﹑请教。

信任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通道,即使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也不要感到失望。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应欣赏他、拥抱他、为他而自豪,学生在教师的自豪中会变得自爱、自信和自强。教师认真倾听学生说话是尊重学生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倾听,教师可以不断地了解学生,也培养了学生豁达,坦诚的品格。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的“火眼金睛”,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赏识教育认为“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把眼光集中在学生的优点上,这会强化他,巩固学生的行为,树立学生自

信心。而最好的激励不是表扬,不是物质奖励,而是分享。学生若能感受到教师因他快乐而快乐,会增加成功后的自信感和愉悦感。
4、在教学中宽容﹑提醒学生,要学会反思﹑等待﹑分担。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学生出了问题,要在教师身上找原因。教师要学会反思,为什么教学效果差?为什么学生把握不了知识?要从教师方面找原因。
首先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因为学生掌握知识是遵循“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的规律,教师要学会等待,不能急于求成。学生掌握不了知识,教师不应批评,要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如多讲故事、说笑话等,来提醒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学会分担他的忧伤,鼓励他在失败中站起来。例如,在考试中,对于平时考试总是不及格的学生,老师要以宽容心态来对待,不要一味批评,而要时刻提醒学生:老师希望其能争取及格,消灭不及格。此后,在其成绩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耐心等待。如此,给学生不定期的期望,让他们时时都有学习的目标,并不断向着目标前进。教师帮助学生不断建立起适宜的期望目标,就如在学生心头点燃了知识大厦阶梯的一盏盏闪亮的明灯,促使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攀登。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赏识。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

5、教师在空闲时,要阅读经典、名著,善于积累。学习《给教师的100条教育》,就能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智慧,反思自己;学习《赏识你的学生》,就能学习老师教育的案例,反思自己的教育艺术;学习古典,就能感受到中华文化是璀璨的明珠。只有读书,才能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才能改变知识的匮乏、苍白的状态;只有读书,才能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有一位老师,他从来不给学生的学习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学生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他就说:“你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工夫,你就一定能做好,就一定能得好分数。要是你有哪道题不懂,咱们来一起想一想。”而当老师叫他自己把改好后的分数写进记分册,这给学生一种极大的自豪感和尊严感。
为了能更好地分清赏识概念,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老师要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1、赏识和赏识

教育。怎么赏识?赏识是对话,赏识不等于表扬,它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肯定人、关注人、成全人的思想,指向唤醒学生自尊意识。
2、要更好地指向实践,要有更多的方向思考。比如,优秀生应该怎样赏识?怎样赏识问题学生?怎样让学生赏识自己,唤回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点,重视多种方式与学生相互沟通,消除师生间的代沟,更好地推动他们的发展。
3、赏识与班级管理。狭义的班级管理需要面向全体,这与赏识的目标是一致,都是为了唤醒学生自信、自尊、自立,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赏识教育的要义所在。我们在班级管理上,要敢于创新。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赏识教育”教学模式是时代的需求;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实效,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知识能力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
教导处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下一篇文章: 杨瑞清:赏识教育十讲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最新推荐相关文章
没有热点文章
泽头中学校园文化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 和谐 创新 开拓
不经意的宽容之后
“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
杨瑞清:赏识教育十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相关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文登市泽头中学 地址:文登市泽头镇文化路1号 电话:0631-8861033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站长:一棵野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