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分类号:F 23

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作者姓名:

学号:

系(院)、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2012年3月28日

Classification Number:F 23 2012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Title: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st Difference

Name:

Number:

Department、specialty:Economics &Management 、Accounting Tutor name:

Tutor title:Assistant(master)

2012.3.28

目录

绪论 (4)

一、成本差异以及成本差异分析的概念 (5)

(一)成本差异的概念 (5)

(二)成本差异分析的概念 (6)

(三)成本差异的作用 (6)

(四)成本差异分析的作用 (6)

二、成本差异分析及实证分析 (6)

(一)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6)

(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7)

(三)效率差异与耗费差异 (8)

三、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及期末结转 (10)

(一)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0)

(二)成本差异的期末结转 (11)

四、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结果 (12)

(一)通过成本差异分析为企业提供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思路 (12)

(二)通过成本差异分析推动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断规范 (13)

(三)通过成本差异分析推动了财务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XX同学

绪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自发的开始总结成本与效率,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一个家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理财,降低各种成本例如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投资成本等来获取较高经济效益,而对于企业来讲,加强成本管理,科学核算成本,特别是对成本差异的研究分析已经越来越细化和科学化,以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的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法是在泰罗的生产过程标准化思想影响下,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刚开始时,它只是被用来进行成本控制,以后才逐步发展和完善,并与成本核算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如安工大的方永盛老师研究了BOM环境下成本差异分析[7]的研究,他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采购差异和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具体包括采购纯价格差异、份额差异和订单下达错误造成的差异分析,对制造成本差异主要从材料用量、工时、单车结算件和工程变更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指出了采购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此造成的成本差异,分析的很透彻。外国学者张伯伦发表他的[5]《垄断竞争理论》就提到了产品成本的差异,他将产品成本的差异用来阐述垄断的发生以及分析垄断现象,进而对市场结构进行界定和分析,他主要从垄断角度出发,以此提出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有了产品成本的差异,从而间接地影响了垄断以及造成的种种垄断现象。人大教授孙茂竹先生的[6]《管理会计学》一书中提到了标准成本下成本差异的计算、控制和分析,并指出成本的经济实质,以此达到了如何调控价格,合理安排人工数量的目的。

本文从成本的概念出发,一一分析成本,成本差异,指出成本的作用,然后对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及实证分析,着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得出结论及对未来成本差异分析研究的展望。

一、成本差异以及成本差异分析的概念

企业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企业既要把握市场产品价格,也要考虑产品成本的内在要求,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因此要建立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了生产经营耗费,是扩大生产经营的重要条件,也为国家积累资金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成本管理也非常有利于企业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推动企业各项管理有序进行。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这就要求财务与现代企业管理相匹配,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特别是成本管理以及成本差异管理,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

(一)成本差异的概念

1.成本的概念

CCA中国成本协会发布的CCA2101:2005《成本管理体系术语》标准中第2.1.2条中对成本术语的定义是: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成本与管理会计》(第11版)中对成本下的定义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特定目的而耗用或放弃的资源。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的“成本与标准委员会”对成本的定义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笔者认为,成本就是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对一定的资源进行的耗费如人力成本、物力成本以及财力成本,而这些资源通过货币表现或者采取其它的消耗等价置换或者对象化的我们都称之为成本。可以说成本既是一种价值范畴,也是一种经济范畴,也是一种价值牺牲,我们常说的成本加成法,就能从很大的意义上体现出成本是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的分类有几十种,例如有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还有按与决策的关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还有按应用情况分的,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还有按产生依据分的,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算成本,还有发生情况分的,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还有按时间分的,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2.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制度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标准成本的控制,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四部分内容。”“标准成本

制度是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差异的分析披露,从而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实施对产品成本的控制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所谓的成本差异,就是为了控制成本,在预估各项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的情况下,即标准成本制度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二)成本差异分析的概念

成本差异分析的概念是指对成本差异进行帐务处理时,遵循标准成本制度的要求,对成本差异进行客观的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三)成本差异的作用

就是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有选择性的选择成本差异的分析处理方法,可以充分的发挥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等方面的作用,这是完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这种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在目前的成本管理体系中被称为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不仅能通过成本差异进对事前制定的标准成本进行调整,以此得到实际成本,而且可以加强成本控制,克服实际成本核算系统的缺陷,特别是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核算的准确信息的缺点。

(四)成本差异分析的作用

可以得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取得的一些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的发展,从一定有意义上讲,它能为调整标准成本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有助完善成本差异管理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需要。

二、成本差异分析及实证分析

(一)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1.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的理论分析

有利差异,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实际成本比标准成本低,也就是比预计成本小,二者之间形成的差额为有利差异,说明企业节约了费用,一般企业都尽可能的节约而形成节约差[2]。不利差异,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实际成本比标准成本高,也就是比预计成本大,二者之间形成的差额为不利差异,其实这里的有利与不利是相对的,还要在于标准成本的制定,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越好。

2.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些企业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异,而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如钜特

公司实际产量为1200件,它的标准成本是:

直接材料(标准)0.2吨,100元/吨;直接材料(实际)0.22吨,90元/吨

从上可看出该公司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如下: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0.22×1200×(90-100)=–264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0.22×1200–0.20×1200)×100=24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640+2400=–240(元)

即由于直接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直接材料成本降低2640元,这就是有利于企业的差异,属于节约的差异,它使企业但由于材料用量超过标准即由0.2吨上升到0.22吨,使直接材料成本上升24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降低240元。总的成本差异为节约差异即有利差异,但也从中可以看出造成有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价格降低,但是原材料在量的超标上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为完成实际产量或作为量所消耗的直接材料按实际成本计算与按标准成本计算之间的差额。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两种。

1.价格差异的理论分析

价格差异是指实际耗用材料按实际价格计算与按标准价格计算之间的成本差额。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发生的原因很多,如市场价格的变动、材料采购来源的变动、订货批量的大小、运输方式与途径不同、可利用的数量折扣、紧急订货等,任何一项脱离制订标准成本时的预定要求,都将形成价格差异。因此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和责任,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有的属于外部原因,有的则属于企业本身的责任。凡属采购工作所引起的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也有的是生产上的原因所造成的差异,如紧急订货,则应由生产部门负责。只有明确原因,分清责任,才能发挥价格差异计算分析应有的作用。

2.价格差异的实证分析

HDL鞋厂每100双鞋以每平方英尺30元的价格消耗30平方英尺的羊绒。而在实际生产的100双鞋子产品以每每平方英尺30元的价格消耗30平方英尺的羊绒。

那么价格差异的计算如下:(30-32)×30=-60元

从本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价格差异使总的原材料成本增加了60,这是由于价格引起的成本差异,那么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我们需要分析是什么导致了价格差异,例如标准价格定位存在问题,还是市场原因,通过寻找主客观原因,做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业应实施责任制,根据形

成的原因制定必要的应对措施,以消除差异,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发展,例如对于工程来说, 改变计账方法,材料出库入库及时入账,不要留待月底,按工程项目建立项目核算账,材料出库的时候按项目直接入某项工程,这样随时可以查看某工程的成本情况。(这需要各部门各环节配合的非常好)通过明确相互之间的原因,明确造成差异的各种责任,才高效的发挥价格差异计算分析应有的作用[9]。

3.数量差异的理论分析

按标准价格计算的材料实际耗用数量与标准耗用数量之间的成本差额。影响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技术革新、综合利用、修旧利废、改进配方、合理下料等,都是降低材料用途径;而废品损失、跑冒漏滴、大材小用、优材劣用等,则是提高材料消耗的重要原因。直接材料数量差异通常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有时也可能由采购工作所引起,如购进了质量较差的材料引起耗用量的增加,由此形成的不利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不能归咎于生产部门。对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如果存在代用材料或混合用料情况,则还可将其进一步分解,计算结构差异与产出差异。用量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价格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水平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4.数量差异的实证分析

轴承厂生产乙产品,需要一种直接材料A,该厂本期生产乙产品1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9500克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100元/千克,标准价格为110元/千克。已知单位乙产品的A材料标准用量为10千克。可简要分析产生材料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的可能原因。

材料价格差异形成的原因有:供应厂家价格变动、未按经济采购批量进货、违反供货合同被罚款、紧急订货造成额外采购。而本题中由于价差是节约差异,所以最有可能的是第一种。

材料用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操作疏忽造成废品和废料增加、机器或工具不适用造成用料增加、工人用料不用心、新工人上岗造成多用料、操作技术改进而节省材料本题中由于量差是节约差异,所以最有可能的是最后一种。

(三)效率差异与耗费差异

1.效率差异与耗费差异的理论分析

财务管理学上所确定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与“实际产量下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费用额”之间的差异。而双差异分析法是指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种差异。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效。营过程中,有很多种原因,有的是生产设备落后,维修率高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生产管理不力,生产脱节,还有可能是由于生产工人的经验不足,处于生物节律期临界期,劳动情绪不佳、产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节约优势等,这些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但也有会出现材料的型号不配套,例应使用一号煤粉,而使用的二号煤粉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对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如果存在不同等级工人混合使用的情况,则还可将其进一步分解,计算结构差异和效能差异,反映一定量的总工时中不同等级工人完成的工时所占比重的变动和工作效率变动,计算公式如下:直接人工结构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预定平均工资率直接人工效能差异=∑(实际工时)×预定平均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即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是实际工时按标准工资率计算的人工成本与标准人工成本之间的差额。

2.效率差异与耗费差异的理论分析

某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成本项目用量标准价格标准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50千克9元/千克450元/件

直接人工45小时4元/小时180元/件变动制造费用45小时3元/小时135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45小时2元/小时90元/件合计855元/件

本企业该产品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为1000小时。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 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9000元

直接人工3325元

变动制造费用2375元

固定制造费用2850元

合计17550元

要求:(1)计算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

(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3)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产量差异、效率差异

计算情况如下:

(1)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17550-855×20=450(元)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9000/900-9)×900=90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900-50×20)×9=-900(元)

(3)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325/950-4)×950=-475(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50-45×20)×4=200(元)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375/950-3)×950=-475(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45×20)×3=150(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850-1000×2=850(元)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1000-950)×2=1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20×45)×2=100(元)

三、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及期末结转

(一)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即期处理法

即期处理法就是指实施当期的帐务处理。而成本差异是与标准工作效率相比,存在工作效率提高或下降或浪费造成的,是反应成本控制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将全部损益体现在本期的损益中,使各期的利润都能真实反映本期工作的优劣。由于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以标准成本反映能实地体现资产的价值,因此,如果将成本超支的部分作为资产价值的追加的话,会使资产增加,而使利润减少;同样,如果把成本节约出来的效益去抵减资产,又造成资产的虚减和利润的虚增。较为合理的办法是要么直接转入成本差异,要么直接转入销售成本或损益账户,这样有利于分别计算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控制下的营业利润,能使利润同企业当期生产经营和成本控制的绩效直接挂钩,更加直观的反映各部门、各人员的工作业绩。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易行,也减少了各部门各环节的成本差异分配,但这种办法的一个显著要求就是,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生产管理情况以及历年目标走势进行适时调

整标准成本,如果成本标准过于陈旧,就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那么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情况就失真。

2.逐月分配法

即期成本法的一个缺点是本期的总体情况覆盖了每个核算周期的经营情况,对以月为单位的经营情况被平均或者汇总了,特别是制造企业,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是随时变动的,差异实际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变动的状态之中,而差异的流动与必须与实物一致。资产负债表中在产品、产成品项目以及损益表中的本期已售产品成本均反映的是实际成本,当各期成本波动大,特别是材料采购量不均衡而引起成本差异波动时。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与企业各期的经营状况。缺点是工作量大,同时在帐务处理上把成本差异直接计入存货成本也不合理,也不会当期甚至更多的核算年度中转回,因此,应计入当期损益更合适。

3.累计结转法

标准成本的测算要经过很多程序,一是统计往年经营情况,筛选往年指标;二是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掌握内情,并经过一定的专业机构进行分析和技术测定。累计结算法就是指每月对成本差异进行累计,到年末进行一次性帐务处理。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简化了核算与账务处理工作。缺点是每月的成本差异不作处理,因此就不能对成本控制的成果就从当期经营成果中得到反映,这就导致了不能从成本和利润的分析上得到真实的反映,在发挥标准成本制度的作用上达不到及时高效。标准成本制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后被西方国家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宇航业等许多领域。例如在麦道公司、波音公司中,对飞行器和相关产品的制造都建立有较为精确的标准成本。目前,在我国的财务管理实务中,MRP—II 软件以资源管理软年ERP 管理软件在企业的应用,企业应用标准成本制度越来越多,但成本差异的处理方式却各不相同。

(二)成本差异的期末结转

1.结转本期损益法

本期共发生材料数理差异1000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88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000元,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05元,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75元,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720元。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借:主营业务成本 368

材料价格差异 1000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000

贷:材料数量差异 1000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880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000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705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75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1720

(1)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差异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或者先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2)依据: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所至,应当直接体现在本期损益之中(3)评价:处理简单,但若差异数额较大或实际制定的标准成本不符合实际的正常水平,则不仅使存货成本严重脱离实际,而且会歪曲本期经营成果。

2.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

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由已销产品承担的差异转入当期损益,由存货承担的部分仍然留在差异账户。

假设期初存货成本负担的成本差异为3万元,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为8万元,本期已销产品标准成本为60万元,期末存货标准成本为20万元

则差异分配率=(3+8)/(60+20)=13.75%

本期已销产品应该分配的差异=60×13.75%=8.25(万元),计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期末存货成本中应该分配的差异=20×13.75%=2.75(万元),继续保留在差异账户中,并不结转。

(1)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2)依据:税法与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3)评价:增加了核算工作量,有些费用计入存货价值不合理,如闲置能量差异是一种损失,并不能在未来换取利益,作为资产计入存货成本明显不合理,不如作为期间费用在当期用来损益汇总。

五、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结果

(一)通过成本差异分析为企业提供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思路通过成本差异分析,可以找出企业实际成本发生的原因,然后找出对应的降低成本的措施,不断修订标准成本,使其更加合理和科学,这样更有利于科学的对企业成本全员、全过程的控制。

1.加强人工费的控制

合理安排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使用绩效工资.使劳动力占有降到最低水平,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同时需要关心工人的生活状况,增加

一些必要的福利,不能以降低工资为目标,否则适得其反。

2.加强材料费的控制

大型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材料费占的比重可达60%~70%,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比例最大,要加强材料成本的节约,降低成本是关键。材料成本节约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材料消耗量的控制。定额编号,首先预测材料消耗量, 预算价的组成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等内容的总和,然后对材料的消耗进行事中控制,最后统计实际耗量与预计耗量的差。另方面材料价格的控制。事先了解市场价格,然后根据本单位或同行业历史价格趋势作出合理的判断。如装饰工程中,分析以往材料差异率,作出合理价格预测。以便采购价格较低,质量好的材料。

3.机械费的控制

一般地说,机械费用是完成工程项目任务,所投入的机械设备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折旧费、大修费、经常修理费、安装拆除及进出场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养路保险费等。可以看出,机械使用费所包含的内容较多,而且在工程成本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作为施工企业应该努力控制机械费用,降低工程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笔者认为,要达到上述目的,应当做好以几方面的工作:强化成本管理意识;明确机械费用控制的依据;探索机械费用控制模式;盘活现有机械设备;适度控制机械保有规模;认真做好工作。

4.费用控制

施工企业的其他直接费及间接费占工程项目成本较大比例,直接影响工程效益,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合理制定出各种费用支出额,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并可通过挖掘潜力,尽可能降低费用的支出,达到成本控制目标。

(二)通过成本差异分析推动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断规范通过成本差异分析,使企业的内部管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为这是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计算分析的,必须需要内部管理的完善才能完成。而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完整。随进社会的发展,对内部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了,而降低成本成为其主要目的。所以对成本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而成本差异的分析是成本研究的重要内容。故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必然推动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不断规范。

(三)通过成本差异分析推动了财务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通过成本差异管理,可以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使各部门间的分工更加细化和明确。财务是整个企业的经济命脉,财务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成本的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达到完善:

1.成本的核算更加细化

有了成本差异的分析,财务的工作量一定程度上是加大了,但这使成本的核算更加精确,核算更加的清晰,也能更好的找出成本增加的原因。从而加强管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部门间的分工更加明确

有了成本差异分析,自然增加了财务中的职位,安排专门的人员分析成本,专门的人员核算成本,使管理更加的规范。

3.各部门间的绩效评定更加合理

通过成本差异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成本中产生的很多问题,每个员工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优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也使财务的管理与作用越来越匹配。

结论

本文着重论述成本差异分析及实证分析,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指出成本差异在企业中的运用及提出的改进措施。认为成本差异还需不断修改和完善的,如果从企业的持续经营的角度看,成本差异处理只涉及到本期与后期分配多少的问题,并不改变差异的性质和总额,只要坚持前后一致性原则,从全年来看对利润并无多大影响,也不会因此影响上交国家的所有税的金额。但并不能确却找出成本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应抓根本,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改标准成本.以达到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间的差额最低点.同时在分析的时间上,要增强分析时效,把分析由事后分析为主发展为事前分析为主,在分析方法上,继承传统优点,建立新型的分析方法体系,并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立业.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动因[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22):104-112.

[2] 曾孜.ERP结合PDM进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J].工业工程,2003,(05):22-26.

[3] 娄西昌.PG公司成本管理体系优化设计[J].西安理工大学,2007,(11):145-150.

[4] 王立凤.作业成本指标下的经营过程优化研究[J].江南大学,2004,(09):81-85.

[5] 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M].山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24-130.

[6] 孙茂竹.管理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69-278.

[7] 方永盛.BOM环境下成本差异分析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2007,(06):54-58.

[8] 李从东.基于过程和成本动因理论的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10,(13):23-27.

[9] 赖家元.成本会计实训教程[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5-30.

[10] 麦金森.刘明辉译.公司财务理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7-55.

摘要

成本是企业为了保障它的正常的生产经营,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需要支出的各种费用总和,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综合指标。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成本的研究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成本差异的研究,对于成本的核算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无论是在法律法规中,还是行业协会以及企事业单位中,成本差异在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举足轻重的。本文从成本的概念以及成本的差异的概念开始论述,就成本差异分析的各个层面进

行论证,找出产生差异的源泉,然后一一改进,以获得规范成本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成本;成本差异;差异分析

致谢

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对我无私的帮助和指导,不耐其烦的帮我进行论文修改。他是一位很优秀的老师,做事非常的认真,知识也很渊博,他一遍又一遍的教导我,使我顺利的将这篇论文写完。在此向指导我的林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们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