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一脊髓的位置与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成年男性平均长42-45cm。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成人脊髓下缘抵第1腰椎下缘或第2腰椎上缘水平(女性可平第2腰椎锥体),儿童位置较低,新生儿脊髓下缘可达第2、3腰椎之间。

脊髓的外形呈扁圆柱状,全长粗细不等,有颈膨大和腰骶膨大两处明显的膨大。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圆锥向下延续为终丝。终丝是软膜的延续,达第2骶椎水平被硬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的背面,对脊髓起固定作用。脊髓前面正中纵行的沟称为前正中裂,此裂两侧有前外侧沟,脊髓前根由此发出。后面正中纵行的沟称后正中沟,后正中沟两侧有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后根在接近椎间孔处有膨大的脊神经节,主要由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脊神经前根主运动而后根主感觉。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同神经系统的其它部分一样,是由神经元的胞体、突起和神经胶质以及血管等组成。在新鲜的脊髓切片上可看到内部呈H形的灰质,其周围包绕着白质。每侧灰质和白质都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灰质的前角、后角和中间带以及白质前索、后索和侧索。在灰质的中央有一窄细腔隙,称中央管。

(一)脊髓的灰质

脊髓灰质主要由神经元胞体、树突和神经末梢组成,其中富含血管。从整体上看,前角、后角和中间带的侧角称为前柱、后柱和侧柱。前角中的神经元主要为运动神经元,即前角运动神经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自前外侧沟穿出脊髓,组成脊神经前根,支配骨骼肌。后角的神经元为中间神经元,主要是传导痛觉、温度觉及部分触压觉的第二级神经元所在的部位。每个脊髓节段的后角细胞接受来自相应节段皮肤等处的感觉纤维传入的冲动,并发出纤维组成上行传导束。侧角主要见于胸段和上腰段,其内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在骶髓2~4节内,相当于侧角的位置上,含有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二)脊髓的白质

脊髓的白质由神经纤维、神经交质细胞和血管组成。由于神经纤维中有大量的有髓纤维,因而在新鲜的切片上呈现白色,这些神经纤维包含:1、脊神经节发出的传入纤维;2、起自脊髓灰质神经元,组成上行传导束,将传入的感觉冲动上传;3、起自脊髓以上的脑区,将运动冲动下传至脊髓,与脊髓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4、起自脊髓神经元且终止于脊髓运动神经元,完成节段内及节段间联系的纤维;5、起自脊髓前角和侧角的运动纤维,经前根出脊髓。在白质内,上行和下

行的长距离纤维占据特定的区域,且有序

的排列,形成不同的传导束。其中上行传导束有薄束和楔束、脊髓小脑束、脊髓丘脑束、脊髓网状束、脊髓中脑束、脊髓皮质束及脊髓橄榄束等;下行传导束有皮质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纵束及中介脊髓束等。

三脊髓的功能

脊髓的功能由其结构决定,主要是传导功能、反射功能和神经营养功能。

(一)传导功能脊髓白质由长短不等的上行和下行传导束组成,将脑和躯干、四肢联系为整体,完成神经信息的传导,实现机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当脊髓的某部分发生病变后,脊髓的传导功能受到影响,则在身体的相应部位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

(二)反射功能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因在脊髓内有相应的反射中枢。

1 躯体反射包括牵张反射和屈肌反射。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以抵抗牵张,即牵张反射。临床上常用于检查的牵张反射有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髌反射和踝反射。当四肢远端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被刺激的肢体屈肌收缩,即屈肌反射。

2 内脏反射脊髓内有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因此在脊髓内存在内脏反射的低级中枢。由脊髓完成的内脏反射有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勃起反射和瞳孔反射。

(三)躯体神经营养功能脊髓前角细胞对其支配的骨骼肌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前角细胞损伤可致其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另外,前角细胞对其所支配的相应骨骼亦有营养作用,前角细胞损伤后,受损节段支配的相应骨骼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现象。

四脊髓与脊柱的关系

脊髓在结构上并不分节,但由于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通常将与每对脊神经相连接脊髓范围称为一个脊髓节段。整个脊髓节段可由上而下依次划分出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尾髓1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脊髓增长的速度慢于脊柱,故成人脊髓比脊柱短,以致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相应椎骨。从胸段开始,每对神经根都在椎管内斜向下行,方穿出相应的椎间孔,腰、骶、尾神经根聚集成束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脊髓节段与椎体序数的关系如下:上颈髓(C1~C4)大致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下颈髓(C5~C8)与上胸髓(T1~T4)比相应的椎体高1个椎骨;中胸髓(T5~T8)高出2个椎骨;下胸髓高出3个椎骨;腰髓则位于T10~T12;骶髓和尾髓位于T12~L1之间。

由于棘突呈叠瓦式向后下斜行,椎体与棘突不在同一平面,这种脊髓与椎体和棘突相互之间

的不对应关系亦很重要。临床上采用某些体表标志来确定椎体或其棘突的节段,如

颈部最突出的棘突为C7、两肩胛岗内端连线中点为T3棘突即相当于T4椎体、两肩胛下角连线中点为T7棘突即相当于T8椎体、两髂嵴最高点连线中点为L3~L4的棘突之间即相当于L4的椎体、两髂后上嵴连线的中点相当于S2椎体。

(一)脊髓横断损害的定位诊断

1脊髓完全性横断(“横贯性”似乎更合适)损害

在急性脊髓横断早期,出现急性脊髓休克(脊髓休克多是指急性脊髓炎性疾病早期,表现为出现肢体软瘫、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一般持续2-4周则进入恢复期,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的恢复常始于下肢远端,然后逐步上移);约4-6周后逐渐出现横断损害节段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双侧痉挛性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及皮肤营养障碍。多见于脊髓挫伤、硬脊膜外脓肿、急性脊髓炎等。(脊髓横贯性损害早期可有脊髓休克现象,以后导致受损平面以下深浅

感觉均减退或消失,双侧痉挛性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及皮肤营养障碍。多见于脊髓损伤、急性硬脊膜外脓肿、急性脊髓炎等。)

2脊髓半侧损害(Brown-Sequard syndrome)

在病变同侧损害节段平面以下出现痉挛性瘫痪、深感觉障碍;病变对侧受损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存在;早期有皮肤潮红、发热,以后发绀、发冷;在病灶侧与病变节段相应部位,可有节段性弛缓性瘫痪、根痛或束带感等感觉异常(皮肤变化和病损节段的变化可否省略,否则横贯性损害部分亦应提及)。常见于硬膜下髓外脊髓肿瘤、脊髓损伤。

3脊髓中央损害

在脊髓损害节段成分离性和节段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消失,深感觉和精细触觉存在。较早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和皮肤自主神经营养功能障碍(“较早出现相应节段的植物神经功能和皮肤营养障碍”是否更合适,临床所见脊髓空洞多位于颈胸段,鲜见括约肌功能明显障碍者,不知是否别的文献中也这样写?),运动功能正常。见于脊髓空洞症等疾病。

4脊髓前角前根损害

在受损的前角前根支配区出现节段性弛缓性瘫痪;可有肌纤维或肌束震颤(颤动?),但无感觉障碍。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脊前动脉梗死等。

5脊髓后角后根及后索损害

主要表现为节段性感觉障碍。后索损害时,在病灶侧节段水平以下深感觉最先消失、触觉次之,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而痛温觉和运动功能(“肌力”是否更合适?共济失调可是运动障碍)正常;后根损害时,其支配区早期有剧烈根痛和束带

感,以后各种感觉、反射减退或消失;后角受损时,其支配区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和深感觉存在,反射减退或消失。见于

脊髓神经鞘瘤或脊膜瘤(“髓外硬膜下肿瘤”可概括)、椎间盘突出症等。

(二)脊髓节段损害的定位诊断(脊髓损害的纵向定位诊断)

1高颈段(C1~C4)

枕颈区放射性痛,四肢痉挛性瘫痪,并躯干、四肢的感觉障碍。如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当累及枕骨大孔区可有颈项强直、强迫头位、后组脑神经、延髓、小脑受损及颅内压增高表现。

2颈膨大段(C5~T1)

肩及上肢放射性疼痛,上肢弛缓性瘫痪,下肢痉挛性瘫痪,肱二头肌反射消失、肱三头肌反射亢进;病灶以下感觉障碍,C8~T1受损侧出现眼裂狭小、瞳孔缩小、面部无汗和眼球内陷即Horner综合征。

3胸段(T2~T11、T12)

早期胸腹背部放射痛及束带感,继而由一侧下肢发展至双下肢无力及麻木,双下肢痉挛性瘫痪并感觉障碍,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括约肌功能障碍。

4腰膨大段(T12、L1~S2)

腹股沟、臀部、会阴及双下肢放射性根痛,双下肢弛缓性瘫痪,损害平面以下感觉障碍,膝反射、跟腱反射、提睾反射消失,明显的括约肌功能障碍。

5圆锥部(S2、S3~尾1))

大腿后部、臀部、会阴肛门区有鞍状感觉障碍(“马鞍区感觉障碍”?),膝反射、踝反

射和肛门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早,但根痛不明显,下肢运动功能正常。

6马尾部(L2以下)

早期有剧烈的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根痛或坐骨神经痛,臀部及会阴肛门区呈鞍状感觉障碍,可有下肢弛缓性瘫痪,膝以下各种反射消失,早期排尿费力、晚期尿潴留。症状和体征两侧不对称。(马尾部的病变其马鞍区感觉和二便功能障碍出现较晚,甚至可以不提及的)

如马尾(脊柱L2以下)1、下肢根痛明显,单侧或不对称。2、小腿肌肉萎缩。3、损伤神经根分布区的感觉障碍及神经营养不良。4、膝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三)髓内、髓外、硬脊膜内外病变的定位诊断(横向定位诊断)

1脊髓病变上界的确定(似乎应该是纵向定位部分的内容,临床工作中感觉平面的检查十分重要,但往往并不那么典型和可靠,似乎不必写得过细)

主要依据于:早期根痛于节段性症状;各种感觉消失的上界;反射消失的最高节段;棘突叩击压痛明显部位。由于相邻的上下两个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节区有重叠,故节段性感觉障碍常以感觉减退或过敏带之间的界限为病变的上界。

2髓内与髓外及硬膜外病变的鉴别(建议从起病和病程、疼

痛性质、感觉平面变化、运动功能、括约肌功能、CTM及MRI 特点、CSF化验等方面列表比较)

髓内病变常以感觉分离或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感觉和运动障碍常从病变

节段平面自上而下发展,常为双侧性、对称性,根痛较少见,多出现皮肤营养改变而且显著,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早,发展较快,病程短,一般无椎管梗阻或部分性梗阻,脑及液蛋白量无明显升高。髓外硬膜内病变多以根痛为首发症状,感觉和运动障碍多自下而上发展,常有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待脊髓完全横断损害时,才恒定于病变节段。皮肤营养障碍少见,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晚,椎管阻塞出现早切呈完全性多,脑脊液蛋白量明显增高或呈黄变征。硬膜外病变起病较快、病程较短,根痛明显且常伴棘突叩压痛,瘫痪出现快、两侧体征常对称。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一脊髓的位置与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成年男性平均长42-45cm。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成人脊髓下缘抵第1腰椎下缘或第2腰椎上缘水平(女性可平第2腰椎锥体),儿童位置较低,新生儿脊髓下缘可达第2、3腰椎之间。 脊髓的外形呈扁圆柱状,全长粗细不等,有颈膨大和腰骶膨大两处明显的膨大。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圆锥向下延续为终丝。终丝是软膜的延续,达第2骶椎水平被硬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的背面,对脊髓起固定作用。脊髓前面正中纵行的沟称为前正中裂,此裂两侧有前外侧沟,脊髓前根由此发出。后面正中纵行的沟称后正中沟,后正中沟两侧有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后根在接近椎间孔处有膨大的脊神经节,主要由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脊神经前根主运动而后根主感觉。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同神经系统的其它部分一样,是由神经元的胞体、突起和神经胶质以及血管等组成。在新鲜的脊髓切片上可看到内部呈H形的灰质,其周围包绕着白质。每侧灰质和白质都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灰质的前角、后角和中间带以及白质前索、后索和侧索。在灰质的中央有一窄细腔隙,称中央管。 (一)脊髓的灰质 脊髓灰质主要由神经元胞体、树突和神经末梢组成,其中富含血管。从整体上看,前角、后角和中间带的侧角称为前柱、后柱和侧柱。前角中的神经元主要为运动神经元,即前角运动神经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自前外侧沟穿出脊髓,组成脊神经前根,支配骨骼肌。后角的神经元为中间神经元,主要是传导痛觉、温度觉及部分触压觉的第二级神经元所在的部位。每个脊髓节段的后角细胞接受来自相应节段皮肤等处的感觉纤维传入的冲动,并发出纤维组成上行传导束。侧角主要见于胸段和上腰段,其内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在骶髓2~4节内,相当于侧角的位置上,含有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二)脊髓的白质 脊髓的白质由神经纤维、神经交质细胞和血管组成。由于神经纤维中有大量的有髓纤维,因而在新鲜的切片上呈现白色,这些神经纤维包含:1、脊神经节发出的传入纤维;2、

神经损伤定位诊断

神经损伤定位诊断 概述 ?神经损伤,包括脊髓、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的损伤。 ?人体有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和5对骶神经。 ?C5-T1神经支配上肢,T12-S4神经支配下肢 运动肌力: ?支配运动肌力的冲动在脊髓内是通过皮质脊髓束传递的。 ?神经根断裂引起它肌节失神经支配,使其所支配的肌肉麻痹,皮质脊髓束断裂则产 生痉挛性瘫痪 感觉: ?人体痛温觉是在脊髓内经外侧脊髓丘脑束传送的 ?触觉是在脊髓内经腹侧脊髓丘脑束传送 ?脊髓或神经根病变首先导致触觉丧失,随之痛觉丧失。 ?在神经根损伤的恢复过程中,则应痛觉比触觉先恢复 ?检查感觉时,触觉与痛觉应分别检查,前者用棉拭,后者用针进行检查。 ?感觉检查结果以感觉正常、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迟钝或感觉消失,并按其范 围记录于图表上。 反射: ?牵张反射弧是由能够对牵张产生反应的器官(肌梭)、周围神经(轴突)、脊髓突触 和肌纤维组成。 ?冲动从大脑向下沿上运动神经元来调节反射。 ?基本反射弧中断引起反射消失; ?神经根受压则出现反射减弱; ?上运动神经元对反射有规律的控制中断,最终将导致反射亢进。 反射的检查结果用正常、增强、减弱来表示。 ?神经定位诊断应用于脊髓损伤、发育异常、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神经根撕脱和 脊髓本身的病变。 ?注意:脊髓或神经根病变与周围神经干损伤两者之间的区别,表现在运动肌力、感 觉和反射的变化在肢体上分布范围不同,两者各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 ?脊髓或神经根病变引起节段性的运动肌力,感觉和反射改变; ?周围神经干损伤时,由于一个周围神经干有来自于多个神经根的神经纤维组成,损 伤后则以每一神经的特殊支配区的运动肌力、感觉和反射改变为特征。 上肢神经根定位: C5-T1神经根的定位: C5神经根的定位: ?C5神经根定位的主要标志性表现为: 运动(三角肌)-肩外展 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感觉:上臂外侧 肌肉检查: ?三角肌:C5神经根(腋神经) 肱二头肌:C5-6神经根(肌皮神经) 反射检查:

脊髓病变定位诊断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脊髓横断损害的定位诊断 1、脊髓完全性横断损害 在急性脊髓横断早期,出现急性脊髓休克;约4~6周后逐渐出现横断损害节段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双侧痉挛性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及皮肤营养障碍。多见于脊髓挫伤、硬脊膜外脓肿、急性脊髓炎等。 2、脊髓半侧损害(Brown-Sequard syndrome) 在病变同侧损害节段平面以下出现痉挛性瘫痪、深感觉障碍;病变对侧受损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存在;早期有皮肤潮红、发热,以后发绀、发冷;在病灶侧与病变节段相应部位,可有节段性弛缓性瘫痪、根痛或束带感等感觉异常。常见于硬膜下髓外脊髓肿瘤、脊髓损伤。 3、脊髓中央损害 在脊髓损害节段成分离性和节段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消失,深感觉和精细触觉存在。较早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和皮肤自主神经营养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正常。见于脊髓空洞症等疾病。 4、脊髓前角前根损害 在受损的前角前根支配区出现节段性弛缓性瘫痪;可有肌纤维或肌束震颤,但无感觉障碍。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脊前动脉梗死等。 5、脊髓后角后根及后索损害 主要表现为节段性感觉障碍。后索损害时,在病灶侧节段水平以下深感觉最先消失、触觉次之,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而痛温觉和运动功能正常;后根损害时,其支配区早期有剧烈根痛和束带感,以后各种感觉、反射减退或消失;后角受损时,其支配区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和深感觉存在,反射减退或消失。见于脊髓神经鞘瘤或脊膜瘤、椎间盘突出症等。 二、脊髓节段损害的定位诊断 1、高颈段(C1~C4) 枕颈区放射性痛,四肢痉挛性瘫痪,并躯干、四肢的感觉障碍。如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当累及枕骨大孔区可有颈项强直、强迫头位、后组脑神经、延髓、小脑受损及颅内压增高表现。 2、颈膨大段(C5~T1) 肩及上肢放射性疼痛,上肢弛缓性瘫痪,下肢痉挛性瘫痪,肱二头肌反射消失、肱三头肌反射亢进;病灶以下感觉障碍,C8~T1受损侧出现眼裂狭小、瞳孔缩小、面部无汗和眼球内陷即Horner综合征。 3、胸段(T2~T11) 早期胸腹背部放射痛及束带感,继而由一侧下肢发展至双下肢无力及麻木,双下肢痉挛性瘫痪并感觉障碍,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括约肌功能障碍。 4、腰膨大段(T12~S2) 腹股沟、臀部、会阴及双下肢放射性根痛,双下肢弛缓性瘫痪,损害平面以下感觉障碍,膝反射、跟腱反射、提睾反射消失,明显的括约肌功能障碍。 5、圆锥部(S2~尾1) 大腿后部、臀部、会阴肛门区有鞍状感觉障碍,膝反射、踝反射和肛门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早,但根痛不明显,下肢运动功能正常。 6、马尾部(L2以下) 早期有剧烈的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根痛或坐骨神经痛,臀部及会阴肛门区呈鞍状感觉障碍,可有下肢弛缓性瘫痪,膝以下各种反射消失,早期排尿费力、晚期尿潴留。症状和体征两侧不对称。 三、髓内、髓外、硬脊膜内外病变的定位诊断 1、脊髓病变上界的确定 主要依据于:早期根痛于节段性症状;各种感觉消失的上界;反射消失的最高节段;棘突叩击压痛明显部位。由于相邻的上下两个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节区有重叠,故节段性感觉障碍常以感觉减退或过敏带之间的界限为病变的上界。 2、髓内与髓外及硬膜外病变的鉴别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教程文件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一脊髓的位置与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成年男性平均长42-45cm。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成人脊髓下缘抵第1腰椎下缘或第2腰椎上缘水平(女性可平第2腰椎锥体),儿童位置较低,新生儿脊髓下缘可达第2、3腰椎之间。 脊髓的外形呈扁圆柱状,全长粗细不等,有颈膨大和腰骶膨大两处明显的膨大。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圆锥向下延续为终丝。终丝是软膜的延续,达第2骶椎水平被硬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的背面,对脊髓起固定作用。脊髓前面正中纵行的沟称为前正中裂,此裂两侧有前外侧沟,脊髓前根由此发出。后面正中纵行的沟称后正中沟,后正中沟两侧有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后根在接近椎间孔处有膨大的脊神经节,主要由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脊神经前根主运动而后根主感觉。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同神经系统的其它部分一样,是由神经元的胞体、突起和神经胶质以及血管等组成。在新鲜的脊髓切片上可看到内部呈H形的灰质,其周围包绕着白质。每侧灰质和白质都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灰质的前角、后角和中间带以及白质前索、后索和侧索。在灰质的中央有一窄细腔隙,称中央管。 (一)脊髓的灰质 脊髓灰质主要由神经元胞体、树突和神经末梢组成,其中富含血管。从整体上看,前角、后角和中间带的侧角称为前柱、后柱和侧柱。前角中的神经元主要为运动神经元,即前角运动神经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自前外侧沟穿出脊髓,组成脊神经前根,支配骨骼肌。后角的神经元为中间神经元,主要是传导痛觉、温度觉及部分触压觉的第二级神经元所在的部位。每个脊髓节段的后角细胞接受来自相应节段皮肤等处的感觉纤维传入的冲动,并发出纤维组成上行传导束。侧角主要见于胸段和上腰段,其内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在骶髓2~4节内,相当于侧角的位置上,含有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二)脊髓的白质 脊髓的白质由神经纤维、神经交质细胞和血管组成。由于神经纤维中有大量的有髓纤维,因而在新鲜的切片上呈现白色,这些神经纤维包含:1、脊神经节发出的传入纤维;2、起自脊髓灰质神经元,组成上行传导束,将传入的感觉冲动上传;3、起自脊髓以上的脑区,将运动冲动下传至脊髓,与脊髓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4、起自脊髓神经元且终止于脊髓运动神经元,完成节段内及节段间联系的纤维;5、起自脊髓前角和侧角的运动纤维,经前根出脊髓。在白质内,上行和下 行的长距离纤维占据特定的区域,且有序 的排列,形成不同的传导束。其中上行传导束有薄束和楔束、脊髓小脑束、脊髓丘脑束、脊髓网状束、脊髓中脑束、脊髓皮质束及脊髓橄榄束等;下行传导束有皮质脊髓

脊髓损伤分级

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评定标准) Bodford(1997)评分法(改良Frankel分级法) 神经外科常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运动 6 - 按吩咐动作

5 - 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 4 - 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 3 - 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 2 - 异常伸展(去脑状态) 1 - 无反应 语言 5 - 正常交谈 4 - 言语错乱 3 - 只能说出(不适当)单词 2 - 只能发音 1 - 无发音 睁眼 4 - 自发睁眼 3 - 语言吩咐睁眼 2 - 疼痛刺激睁眼 1 - 无睁眼 * 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儿童(<4岁)GCS评分: 运动 同上。 语言 5 - 微笑,声音定位,注视物体,互动 4 - 哭闹,但可以安慰;不正确的互动 3 - 对安慰异常反应,呻吟 2 - 无法安慰 1 - 无语言反应 睁眼 同上。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评分等级描述 5 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 4 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 3 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2 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 1 死亡死亡

肌力分级: 评分描述 5 力量正常 4+ 在强负荷下力量轻度下降 4 能够对抗中等负荷 4- 能够对抗轻度负荷 3 能对抗重力完成运动 2 不能对抗重力 1 仅有肌肉收缩,可能只能被触及 0 无任何运动 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 分级描述 A 运动、感觉功能完全丧失 B 不完全- 仅保留感觉 C 不完全- 仅保留运动(无功能) D 不完全- 保留运动(有功能) E 所有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恢复,但可能有异常反射

脊髓损伤的诊断与分级

脊髓损伤的诊断与分级 Frankel五级评定方法(1969年)A B C D E四川省康复医院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科唐虹A: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消失;B: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仅存某些骶区感觉),运动丧失;C: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无效运动(即无有用功能存在),肌力小于3级;D: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有效运动,肌力大于3级,可扶拐行走; E:感觉及运动正常,大小便功能良好,病理反射存在。A级(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S4-S5(鞍区)无任何运动及感觉功能保留; B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S4-S5(鞍区)有感觉功能保留,但无任何运动功能保留; C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 D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至少有一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等于3级; E级(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不完全损伤定义:感觉不完全损伤,且保留有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或脊髓损伤运动平面以下三个节段以上残存有

运动功能。1、上颈段脊髓损伤(C1-4) 此段脊髓上端与延髓相连,故损伤后部分病人可合并有延髓甚至脑干损伤的临床表现。上颈髓损伤时,常有颈枕部疼痛,颈部运动受限。c1~2损伤时病人大多立即死亡,C2~4节段内有膈神经中枢,伤后多出现膈肌和其他呼吸肌麻痹,病人表现有进行性呼吸困难,损伤平面以下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不完全瘫痪。 2、下颈段脊髓损伤(C5-8) 此段损伤多引起肋间神经麻痹,膈肌麻痹,四肢瘫痪,双上肢为弛缓性瘫痪,双下肢为痉挛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丧失,C8~T1损伤可出现尺神经麻痹的爪形手和交感神经节受损的Horner征。 3、胸段脊髓损伤常有根性疼痛,病变水平以下各种感觉减退或丧失,大小便出现障碍,运动障碍表现为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Te以上损伤可出现呼吸困难。脊髓休克期中可出现交感神经阻滞综合征,即血管张力丧失,即脉搏徐缓下降,体温随外界的温度而变化,脊髓休克期过后可出现总体反射。 4、腰骶段脊髓损伤(L1~S2) 按其临床表现分为腰髓、圆锥和马尾损伤三部分。T10以下椎体损伤致脊髓损伤时,表现为双下肢弛缓性瘫痪,提睾反射、膝腱反射消失,腹壁反射存在,Babinski征阳性;圆锥损伤不引起下肢运动麻痹,下肢无肌萎缩,肌张力及腱反射无改变,肛门反射减低或丧失,肛周包括外阴部呈马鞍型感觉障碍,出现无张力性神经

脊柱和脊髓影像解剖

第八章脊柱和脊髓影像解剖 第一节解剖学概述 成人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椎间关节及韧带等连接而成。自上而下可分为颈段、胸段、腰段和骶尾段等四部分。 多数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二者围成椎孔。椎弓由椎弓根和椎板构成,椎弓根是椎弓连接椎体狭窄部分,其上、下缘分别为椎上、下切迹,相邻的椎上、下切迹构成椎间孔,其内有神经、血管通过。椎弓峡部为椎弓根与椎板移行部,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图8-1-1)。 除寰枢椎之间无椎间盘外,其他椎体之间均有椎间盘,共23个。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透明软骨终板和Sharpey纤维环等构成。髓核富含水分,位于椎间盘的中心偏后部分。纤维环由纤维软骨构成,围绕髓核呈同心圆状排列,其前部较厚,后部较薄,故髓核易向椎体后方或后侧方突出。Sharpey纤维环位于椎间盘最外层,由胶原纤维构成。透明软骨终板紧贴于椎体上下缘,构成椎间盘髓核的上、下界(图8-1-2)。 图8-1-1 椎骨一般形态

图8-1-2 椎间盘及椎管内容 后纵韧带和黄韧带是具有重要临床病理意义的结构(图8-1-3)。后纵韧带起自枢椎体后缘,向下沿各椎体和椎间盘的后缘至骶管,细而坚韧。黄韧带参与椎管后壁的构成,起自上位椎骨椎板的下前面,止于下位椎骨椎板的后面和上缘,呈节段性。正常厚度为2~4mm,超过5mm即为增厚。后纵韧带增厚钙(骨)化、黄韧带增厚均可导致椎管狭窄,脊髓及神经根受压,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图8-1-3 脊柱韧带 椎管由椎孔、骶骨的骶管和椎骨之间的骨连接共同构成,内有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脑脊液等。椎管前壁由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构成,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后壁为椎板和黄韧带。上述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变化,均可累及椎管,使其变形或狭窄。 脊髓位于硬膜囊内,上连延髓,呈圆柱形,因颈膨大、腰膨大致其各段粗细略有差异。脊髓末端变细,为脊髓圆锥,于第1腰椎(小儿平第3腰椎)椎体下缘水平处续为终丝。一般来说,成人第2腰椎水平以下椎管内无脊髓组织,仅有马尾神经。脊髓亦分颈、胸、腰和骶尾段等,但影像上各段界限难辨。脊髓节段与同序数的椎骨多不对应。 脊髓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及软脊膜。软脊膜紧贴脊髓表面,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其内充满脑脊液。蛛网膜紧贴硬脊膜内面,两者之间潜在腔隙为硬(脊)膜下腔(图8-1-2),CT及MRI上均不能显示此腔。硬脊膜厚而坚韧,由致密结蹄组织构成,呈盲囊状包绕脊髓、蛛网膜及软脊膜,形成长筒状的硬膜囊。硬脊膜与椎管壁之间间隙为硬膜外腔,其内含有丰富的脂肪组织,还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识别脊髓被膜

脊髓损伤的专题

脊髓损伤的专题 发布日期:2008-12-28 概要 发病率每年每百万人口37- 43 人发病(Gibson, 1992),全美国:10,000人/年(NSCISC,1999) 罹患率全美国:200,000 人(NSCISC, 1999) 原因车祸:37.2%;暴力:26.8%;坠落:21%;运动:7.1%;其它:7.9% 脊髓损伤的残疾后果完全性四肢瘫32.3%;不完全性四肢瘫30.2%;完全性截瘫26.1%;不完全性截瘫 6.0%;正常0.6% 年龄分布0-15岁: 4.0% 16-30岁:54.1% 31-45岁:23.3% 46-60岁:10.9% 61-75岁: 6.0% 76- 岁: 1.7% 前言:1998年7月22日,在美国纽约纳苏郡举行的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不幸摔伤,第6、第7颈椎骨折脊髓损伤、胸以下失去知觉、运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桑兰,这们坚强的中国女孩并没有垮掉,她用超越常人的意志和力量同病魔进行着顽强的斗争,谱写了一曲不屈的人生之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的风采。桑兰受伤后,美国医务人员给她提供了最先进的颈椎修复手术和特级药物治疗,7月30日转入西奈山医院接受良好而艰苦的、每天6小时的康复治疗。桑兰参与了各种各样的康复治疗活动和训练,努力地与医生配合着每一个康复行动,她的毅力感染了医院的其他病人,也给周围的工作人员很大的鼓励。1999年6月,桑兰回国被送到我国规模最大、医疗设施最先进的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脊髓的功能 脊髓神经由许多束神经和神经细胞组成。它可以将身体的感觉(如痛觉、温度觉、触觉)刺激传导至中枢(大脑),也可将大脑的指令传导到运动肌群而产生随意的运动。另外,还负责一些神经反射,以控制大小便括约肌的神经功能。脊髓损伤的后果

脊髓损伤平面图水平图

脊髓损伤平面图 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

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的顶部C5—肘前窝的外侧面 C6—拇指C7—中指C8—小指 T1—肘前窝的尺侧面T2—腋窝T3—第三肋间 T4—第四肋间(乳线)T5—第五肋间(在T4与T6之间)T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T7—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T8—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 T9—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T10—第十肋间(肚脐水平) T11—第十一肋间(T10与T12之间)T12—腹股沟韧带中部 L1—T12与L2之间上1/3处L2—大腿前中部L3—股骨内上髁L4—内踝L5—足背第三柘关节 S1—足跟外侧S2—掴窝中点S3—坐骨结节S4—5—肛门周围(作为一个平面) 感觉检查: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压痛觉,只查左右侧的食指和拇指。 3、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 解剖基础—与脊髓节段相关的骨骼肌。 C1—C3:颈肌C4:膈肌和斜方肌C5:三角肌、肱二头肌C6:桡侧腕伸肌 C7三头肌和指总伸肌C8:指总屈肌 T1:手内动肌(指手的小肌群)T2至T12:肋间肌T7—L1:腹肌 L2:髂腰肌、股内收肌L3:股四头肌L4:内侧帼绳肌、胫前肌 L5:外侧帼绳肌、胫后肌、腓骨肌S1:趾总伸肌、足拇伸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S2:趾总屈肌、足拇屈肌S2,3,4:膀胱与直肠下段 确定运动平面主要检查下列肌肉: C5—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C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 C7—伸肘肌(肱三头肌)C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L2—屈髋肌(髂腰肌) L3—伸膝肌(股四头肌)L4—踝背伸肌(胫前肌) L5—长伸趾肌(趾长伸肌)S1—踝柘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运动检查:选择项目—(1)膈肌(2)三角肌(3)外侧掴绳肌。

脊髓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脊髓损伤(不完全性)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定的《脊髓损伤功能分类标准》,简称“ASIA” (二)证候诊断 1.瘀血阻络证:双下肢或四肢痿废无力,脊背(损伤处)常见痛处固定,疼痛如刺,痛处不移,肢体酸麻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涩。 2.脾肾阳虚证:双下肢或四肢痿废无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腹中冷痛。面浮不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或肢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或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舌质淡胖而有齿痕,苔白滑或薄白,脉沉细或沉弱。 3.肝肾阴虚证:双下肢或四肢痿废无力,肌肉萎缩,腰脊酸软,不能久坐或久立,少寐,心烦口干,或伴眩晕、耳鸣、遗精早泄,或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根据脊髓损伤(不完全性)患者不同功能障碍采用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1.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 (1)功能训练 ①肌力训练:其重点是肌力达到3级,可以逐步采用渐进抗阻练习;肌力2级时可以采用滑板运动或助力运动;肌力1级时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或功能性电刺激等方式进行训练。 ②肌肉牵张训练:包括腘绳肌、内收肌牵张和跟腱牵张。腘绳肌牵张是为了使患者直腿抬高大于90°,以实现独立坐位。内收肌牵张是为了避免患者内收肌痉挛而造成会阴部清洁困难。跟腱牵张是为了保证跟腱不发生挛缩,以进行步行训练。 ③垫上训练:翻身、肘胸位、手膝位、双肘支撑位下缓慢坐起、帮助下坐起动作、卧坐转移。 ④坐位训练:正确独立的坐姿是进行转移、轮椅和步行训练的前提。床上坐姿可分长坐(膝关节伸直)和短坐。膝关节屈曲实现长坐才能进行床上转移训练和穿裤、袜和鞋的训练,其前提是腘绳肌牵张度必须良好,髋关节活动度超过90°。 ⑤轮椅训练:经过前述垫(床)上训练后,病人逐步适应并学会操作轮椅,借助轮椅完成各种活动,对于T10以上脊髓损伤病人,大多数终身要与轮椅为伴。此期康复目标主要是学会安全使用轮椅及轮椅保养、维修,在轮椅上完成各种转移活动。

脊柱脊髓损伤练习题

脊柱脊髓损伤 1、脊柱骨折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最正确的体位是C A、侧卧位 B、仰卧屈曲位 C、仰卧过伸位. D、俯卧过伸位 E、半坐卧位 2、判断脊柱骨折脱位是否并发脊髓损伤,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C A、X线摄片 B、CT C、MRI D、神经系统检查 E、腰穿作奎肯试验及脑脊液生化检查 3、脊柱骨折造成脱位并脊髓半横切损伤,其损伤平面以下的改变,是C A、双侧肢体完全截瘫 B、同侧肢体运动消失,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消失 C、同侧肢体运动和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 D、同侧肢体运动和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深感觉消失 E、同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运动及深感觉消失 4、关于脊柱外伤与脊髓损伤的关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脊髓损伤节段与椎骨受伤平面不一致 B、胸椎较固定,所以胸椎骨的脱位多无脊髓损伤. C、有的病例表现为明显脊髓损伤,但X线片却无骨折脱位 D、屈曲型骨折脱位造成骨髓损伤最多见 E、椎管狭窄患者,脊柱创伤更易发生脊髓损伤 5、脊柱外伤造成脊髓休克,是由于A A、脊髓神经细胞遭受震荡,产生暂时性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 B、骨折片刺入脊髓 C、因脊髓受血肿等压迫 D、外伤后脊髓神经细胞遭破坏

E、脊髓上、下行神经传导束断裂 6、第十胸椎压缩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损伤的脊髓是C A、胸段脊髓 B、胸腰段脊髓 C、腰段脊髓.D腰骶段脊髓 E、骶段脊髓 7、学生在训练时,倒立不稳,枕部触于垫上,出现双上肢麻木,活动无力,头稍歪向一侧,不敢转动。估计为何种损伤B A、环椎前脱位 B、环椎单侧半脱位. C、枢椎齿突基底骨折. D、环椎后弓骨折 E、环椎后脱位 8、患者颈椎外伤截瘫,查体:双上肢屈肘位,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功能丧失,损伤部位是在D A、2~3颈椎之间 B、3~4颈椎之间 C、4~5颈椎之间 D、5~6颈椎之间. E、6~7颈椎之间 9、枢椎齿突基底部骨折,但无移位,环椎亦无移位。枕颌吊带牵引两周后,颈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3周后离床活动,6周后颈痛再次加剧,活动明显受限,并逐渐出现四肢无力与瘫痪,这种迟发性瘫痪的原因,是E A、迟发性血肿压迫 B、椎管内纤维质增生压迫 C、脊髓血运障碍 D、黄韧带增厚 E、环椎迟发性前脱位. 10、从汽车上摔下,头后枕部着地,颈部活动受限,下颈椎压痛明显,四肢弛缓性瘫,躯干感觉平面在胸骨柄以下,痛、温觉消失,不能自行排尿,诊断首先考虑D A、颈椎间盘突出症 B、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 C、颈部软组织损伤 D、颈椎骨折脱位并臂丛神经与腰骶丛神经损伤 E、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11、女性,20岁。因外伤致第4、5颈椎骨折并发颈髓损伤,四肢呈弛缓性瘫痪,高热40℃,持续数日不降,应采取何种降温方法D A、口服A、P、C B、冬眠疗法 C、使用抗生素 D、物理降温. E、以上都不是 12、建筑工人不慎坠楼,腰剧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二便功能障碍。经X线平片检查,诊断为胸腰段屈曲型压缩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为进一步明确骨折片向椎管内的移位情况,下列哪项检查是最有价值的A

脊髓损伤诊断

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目前在我国,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已经逐渐被大众接受,并且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过去的三十年,脊柱脊髓一旦发生,解决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对脊髓损伤全面系统的管理治疗,在我国也仅仅是近十几年的事。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需要标准化,首先要明确诊断的方法和标准。目前国际上,脊柱脊髓损伤的国际分类为ASIA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类是目前国际脊柱脊髓损伤协会在全球推荐共同使用的分类标准,从科学和临床科研的角度讲,ASIA的存在相当于形成了同样的语言,大家用同样的分类方法,对于标准化和科学规范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ASIA分类最早被提出是在1982年的国际学会,随后,1987、19 90、1992、1997、2000, —直到2006年共进行了6次的修改完善。A SIA的不断更改,也说明脊柱脊髓损伤的分类是非常艰难的工作,而分类的不断变化说明在这方面的发展也非常具有潜力。ASIA在国际通用的定义目前比较乱,最常用瘫痪、截瘫等。实际上,脊髓损伤这个名词,国外与国内一样,也在不断变化。过去叫截瘫、瘫痪、麻痹

等,目前逐渐规范分为截瘫、四肢瘫、皮节和肌节,根据不同的节段和水平,命名是不同的。

截瘫指脊髓胸段、腰段或骶段(不包括颈段)椎管内脊髓损伤之后,造成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损害或丧失。截瘫时,上肢功能不受累,但是根据具体的损伤水平,躯干、下肢及盆腔脏器可能受累。此外,还包括马尾和圆锥损伤,但不包括腰骶丛病变或者椎管外周围神经的损伤。 四肢瘫指由椎管内的脊髓神经组织受损而造成颈段运动和感觉的损害和丧失。四肢瘫导致上肢、躯干、下肢及盆腔器官的功能损害,但不包括臂丛损伤或者椎管外的周围神经损伤。 皮节是指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感觉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相应皮肤区域。肌节指受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运动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相应的一组肌群。从临床上明确这两个名词,对于理解ASIA分类内容非常重要。 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水平问题,它与皮节和肌节都有关系。一般来讲,在ASIA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类,即神经水平的分类,包括神经平面、感觉平面、运动平面、椎骨平面。神经平面是指在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感觉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运动平面的概念与此相似,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椎骨平面指X线检查发现损伤最严重的脊髓节段。 定义神经水平非常重要,神经平面的定义中,“最低的”是一个关键词,此外是“正常平面”。脊髓损伤的平面,例如损伤平面如果定在颈5水平,是否表示颈5已经损伤了呢?并非如此。其意义是指颈5

(完整word版)脊柱脊髓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 第一节脊柱、脊髓解剖与损伤特点 脊柱共有33节,其中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5节和尾椎4节。由于骶、尾椎多呈融合状,故实际参与活动的仅26个椎骨,脊柱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维持人体活动及将头颈及躯干的负荷力传导至骨盆(再向下达双足部)。因此,在跳跃时易因坠落而引起脊柱骨折,亦易被工事塌方而引起伴有脱位的骨折;另外易遭受落于身后的爆炸物致伤。 一、脊柱各节段的解剖与损伤特点 (一)颈椎 1.寰椎:即第一颈椎,呈不规则环形。除纵向暴力引起的骨折外,任何火器件损伤波及此处,均立即丧生。 2.枢椎:即第二颈椎,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称“齿突”,其损伤特点与前者相类同。 3.普通颈椎;指第三、四、五、六颈椎而吉。由椎体、椎弓及突起等三部分所组成。此段颈椎受损率最高,尤其是第五及第六两节。 4.隆椎:即第七颈椎,其棘突长而粗大,明显隆起见于颈项部皮下,因其表浅,易为直接暴力所损伤。 (二)胸椎 胸椎外形与颈椎的隆椎相似。每节各有一对肋骨,由于结构的特殊加之胸廓的作用而不易脱位,在战伤时,因其长度大,且表浅,受损发生率最高。 (三)腰椎 体积最大,小关节面多呈矢状,下腰段椎管多呈三角形或三叶草形如超限活动,则易引起损伤,引起椎管及根管内神经受累。 二、椎骨的连接及损伤特点 椎骨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椎间盘及椎骨本身的韧带。 (一)椎间盘 椎间盘由纤维软骨组成,并连接于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的主要结构。其主要组成成份有: 1. 纤维环:为周边部的纤维软骨组,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将上下两个椎体紧密连结,此种结构对增加椎间关节的弹性,扭曲与旋转等有利。 2.髓核:为富有水份、类似粘蛋白物的弹件组织,内含有软骨细胞与纤维母细胞。幼年时含水量达80%以上,随着年龄增加而水份递减。 椎间盘的生理功能除连接椎体外,固其富有弹性,可减轻和缓冲外力对脊柱与颅脑的震荡,并参与颈椎的活动及增加运动幅度,遇有闭合性损伤(传导、扭曲等)易引起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突出或脱出。在开放性损伤情况下,因局部血供差,易感染且难以治愈。 (二)韧带 除各椎段所特有的韧带外,整个脊柱卜之韧带包括以下两大部分。 1.椎体间韧带 (1)前纵韧带:它为人体中最长而又坚韧的韧带。起干枕骨的咽结节,经诸推体前面抵于第一或第二骶椎前面。 (2)后纵韧带:起自第二颈椎(部分纤维上延移行于覆膜),沿诸椎体后面抵于骶管。 2.椎弓间韧带 (1)黄韧带:或称弓间韧带,为黄色弹性纤维组织构成外形为扁平状,位于上下椎板之间。起自上位脊椎椎弓板下缘的前面,下缘止于下位椎弓板上缘和其后面,十分坚韧。此韧带的作用主要是限制脊椎过度前屈及参与维持椎骨的正常对依。 (2)棘间韧带:因连于两个棘突之间,前方与黄韧带愈合,后方移行于棘上韧带或项韧带。 (3)项韧带:为颈项部强而有力的韧带,主要维持头颈部的直立体位。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这个一定要看!!!)

神经系统疾病分析诊断 一、分析诊断步骤 1.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2.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是从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 3.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断。(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常等) A.血管性:急性起病,速达高峰。 B.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数周发展至高峰。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 C.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复发。 D.变性: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但主要侵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 E.外伤性:明确外伤史。 F.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G.遗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期发病。 H.发育异常。 二、分析诊断原则 1.意义: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处。 2.原则: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临床诊断多从此二大障碍着手分析。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特征 1.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等。 2.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变所产生的手足徐动症等。 3.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4.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 四、定位诊断的步骤 1.归纳:根据病史以及查体所见,归纳提取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2.分析:损伤哪些结构可导致出现这些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3.定位:什么部位损伤最能满足临床所见的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结构基础(即在有限区域内能造成相关结构的同时损伤)。根据中枢神经各部分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特点,推测最为可能的损伤部位;并根据在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伤后临床表现的特点不同,推断损伤部位的高低(阐述做出定位诊断的理论基础)。

脊 髓 定 位 诊 断

脊髓定位诊断 脊髓的解剖结构:脊髓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其与延髓的分界为:1.枕骨大孔;2.第一颈神经根;3.锥体交叉 脊髓下端尖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终于第一腰椎下缘。 圆锥向下延伸出一根细丝,称终丝。 椎管:上自枕骨大孔,向下终于骶管裂孔。 脊髓下端平齐第一腰椎下缘,往下容纳马尾和终丝,称腰池。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成人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平面不相一致,脊髓各节均较 相应椎骨高,并且越到脊髓下段,脊髓节高出相应椎骨的距离就越大。 1. 上部颈髓(颈1─4)与脊柱相对位置基本一致 2. 下部颈髓(颈5─8)和上部胸髓(胸1-4)相应地高一个椎骨数 3. 中部胸髓(胸5─8)高出同序数椎骨约两个椎骨数 4.下部胸髓(胸9-12)高出同序数椎骨约三个椎骨数 5. 全部腰髓平对第十、十一胸椎 6. 骶、尾髓平对第十二胸椎和第一腰椎。 脊髓各节与椎骨的关系,对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某一病人出现第六胸髓受损的症状,则可判断病灶位置不在第六胸椎而在第四胸椎。 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由中央部的灰质及周边部的白质和中央管三个部分构成。 脊髓灰质:脊髓灰质在横切面上略呈“H”形,其两侧前端的膨大部为前角(柱);后 端的尖细部为后角(柱);前、后角之间的侧方突出部为侧角(柱);连接左、右两侧灰质的中间部分为灰质连合,其中心有中央管通过,分为灰质前连合及灰质后连合。 脊髓灰质—前角:脊髓前角主要为运动神经元,它们的轴突构成脊神经前根,是组 成脊神经的躯体运动成分。前角运动神经按其大小分布和机能,可分为两类:一类细胞体较小轴突较细,称A类γ运动神经元,其轴突分布到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与维持肌张力的机能有关;另一类属于大型多极运动神经元,其轴突较粗,称A类α运动神经元,它的轴突至骨骼肌的梭外肌纤维,执行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脊髓灰质—前角:前角细胞按其排列和机能定位可分为内外两群,各群又可细分为 若干亚群 1. 内侧群:2.前内侧群:见于脊髓全长,支配躯干浅层肌肉3.后内侧群:见于脊髓胸段,支配躯干肌的深层短小肌肉4.外侧群:主要存在于颈、腰膨大,支配四肢肌5.前外侧亚群:在颈(C4-8 )、腰(L2-S2)膨大处,支配四肢近侧段和中央段的伸肌和展肌;6.后外侧亚群:也在颈(C4-8 )、腰(L2-S3)膨大处,支配四肢近侧段和中间段的屈肌和收肌;7.后后外侧亚群:在颈、腰膨大的下端一、二个节段(C8 T1 、S1-3),支配四肢远侧段运动手指和脚趾的小肌肉。 8.中央亚群:见于颈髓(C3-5)和腰骶髓(L1-S2),支配膈肌和会阴肌(盆底肌)。 关于脊髓前角细胞各群的机能定位,各家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论,靠外侧的细胞群,支配肢体远侧段的肌肉;在最内侧的细胞群,支配近脊柱的肌肉。因此,前角细胞群由内向外依次支配躯干肌、肩带肌或髋肌、臂肌或大腿肌、前臂肌或小腿肌、手肌或足肌。前角细胞的前群支配伸肌或展肌,后群支配屈肌或收肌。 脊髓后角:后角为感觉性中间神经元,主要接受经后根传入脊髓来自体表、体内和本体的各种感觉纤维。后角的神经元和机能定位由后向前依次分为下列各群 脊髓后角:1.后角固有核:在胶状质前方,后角的中央,存在于脊髓全长,接受后 根的痛、温觉和粗略触觉纤维以及胶状质的纤维,后角固有核和后角边缘核的轴突主要组成脊髓丘脑前、侧束。 2.背核:位于后角基底部的内侧,在脊髓胸段和上腰段最明显,上颈段和骶段也能见到,接受后索的终支和侧支,其轴突组成本侧的脊髓小脑后束。 3.中间内侧核:位于背核的前方,存在于脊髓全长,也接受后索的终支和侧支,其轴突形成两侧的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损伤怎样进行诊断呢

脊髓损伤怎样进行诊断呢?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录入时间:2011-11-3 9:21:17 疾病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准确的诊断不仅仅能够让疾病的救治达到针对性,还能够使疾病及时的才采取正确的措施,那么脊髓损伤怎样进行诊断呢? (1)脊柱损伤的水平、骨折类型、脱位状况。 (2)脊柱的稳定性。 (3)脊髓损伤的水平、程度。 脊柱损伤的水平、脱位情况一般只需X线片即能判断,而骨折类型有时尚需参照CT片。 2.保持脊柱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组织的完整临床实际中所能观察到的、造成不稳定的因素综合起来有: (1)前柱:压缩>50%(此时若中柱高度不变,则提示后方的韧带结构撕裂)。 (2)中柱:受损(其他两柱必有一个结构不完整)。 (3)后柱:骨质结构破坏:矢状向脱位>3.5mm(颈)或>3.5mm(胸、胸腰);矢状向成角>11°(颈),>5°(胸、胸腰)或>11°(腰)。 (4)神经组织损伤:提示脊柱遭受强大外力作用而变形、移位、损伤。 (5)原有关节强直:说明脊柱已无韧带的支持。 (6)骨质异常。 3.寰枢椎不稳定的标准 (1)寰椎前结节后缘与齿状突前缘的间距>3mm。 (2)寰椎侧块向两侧移位的总和>7mm。 脊髓损伤的水平是指保留有完整感觉、运动功能的脊髓的最末一节。完全性损伤指包括最低骶节在内的感觉、运动功能消失。应检查肛门皮肤黏膜交界区的轻触觉和痛觉并指诊肛门括约肌的随意收缩功能。不完全损伤指损伤水平以下有部分感觉、运动功能保留,包括最低骶节。 诊断脊髓损伤并且能够做到正确的治疗也会让疾病变得简单,以上这些脊髓损伤怎样进行诊断的方法和需要诊断的部位和程度,能够关于脊髓损伤做到完全的诊断,诊断并及时治疗,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是最有疗效的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法。

脊髓损伤的诊断与康复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 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脊髓损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或截瘫,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创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80%的脊髓损伤患者由于合并症在3年内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脊髓损伤者中20年后仍生存者仅一例。二战后康复医学迅速发展,特别是SCI中心的建立,使SCI患者的预后大为改观。在发达国家,除去少数患者因损伤于伤后短期内死亡以外,80%的SCI患者可以经职业训练后恢复工作,重返社会生活。同时可以回归家庭,结婚或生育。目前SCI尚不能治愈,正规的康复训练是针对SCI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康复治疗,可使SCI患者充分发挥残留功能,最大限度开发潜在功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尽早开展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利于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1病因 1.1外伤性脊髓损伤 在发达国家,外伤性SCI的发病率为每年20~60例/每百万人口。在我国,目前尚无全国发病率的准确统计。北京地区5年(1982~1986年)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发病率为6.7/百万人口,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但近年来有增加趋势。据调查,2002年北京地区SCI发病率为60/百万;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高处坠落,其次是车祸和重物砸伤[2]。另外,自然灾害如唐山大地震也造成了大量的SCI患者,汶川大地震幸存者中也有一批SCI患者。

了解外伤性SCI的具体原因,对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或减少脊髓损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如高空作业安全带的应用,汽车驾驶安全带的应用,严禁酒后开车,汽车内防撞系统的应用,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逃生演练等,均对SCI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1.2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1.21发育性病因 包括脊髓血管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弯、脊椎裂、脊椎滑脱等。 1.22获得性病因 主要包括感染(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横贯性脊髓炎等),脊柱脊髓肿瘤,脊柱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医源性疾病等。 2临床表现 由于在横截面很少的脊髓内有很多重要的神经传导束通过,因此损伤后,受损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和自主神经功能均发生障碍,根据受伤部位的不同,临床上一般分为四肢瘫和截瘫。 2.1四肢瘫:四肢瘫(tetraplegia)是指椎管的颈段脊髓神经受损,不包括臂从或椎管外的周围神经损伤。表现为四肢和躯干不同程度瘫痪、大小便障碍。 2.2截瘫:截瘫(paraplegia)是指脊髓胸段、腰段或骶段(不包括颈段)椎管内损伤。上肢功能不受累,但根据损伤节段的不同,躯干、下肢不同程度瘫痪、大小便障碍。 2.3并发症 脊髓损伤后可导致机体多系统、多器官功能紊乱,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压疮、泌尿系感染、痉挛、骨质疏松、异位骨化、下肢深静脉血栓、直立性低血压、截瘫神经痛、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等。SCI并发症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支出和影响康复治疗效果,严 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2003年和1988年调查显示,尿毒症一直是唐山地震SCI患者的第一位死因[3]。正确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在SCI并发症的防治中具有重大作用,SCI并发症防治是SCI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详见相关内容)。 3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康复评定类似临床医学中的疾病诊断,但不是确定疾病的

脊髓损伤的诊治指南

脊髓损伤的诊治指南 【概述】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患。大多源于交通伤、坠落伤、暴力或运动等,在现代社会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脊髓一旦发生损伤、坏死,恢复的可能性较小。早期、全面的医疗干预和康复治疗对减轻SCI患者脊髓损伤程度和提高今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发病机制】 研究表明,SCI有两种损伤机制参与,即原发性损伤(包括机械损害、出血等)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被动地发生在损伤后短时间内(一般认为4h内),是不可逆的。而脊髓继发性损伤是在原发损伤后的数分钟到数天内逐渐形成,并伴随一系列的细胞内代谢和基因改变,有时继发性损伤产生的组织破坏程度甚至超过原发性损伤。 由于继发性损伤的可干预性,可以通过早期、积极、正确的医疗干预来预防和减轻的。因此,如何对其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及给予有效的治疗策略成为近些年来关注的热点。继发性损伤的机制较多,主要有血管机制、自由基损伤机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钙介导机制、一氧化氮机制等。 1、血管机制 SCI后的血管改变为即刻的及延迟的局部效应和系统效应。局部效应包括微循环的进行性下降,脊髓血流自动调节的紊乱及脊髓血流量(SCBF)的下降。系统效应包括全身性低血压、神经源性休克、外周阻力降低及心输出量的减少。 具体机制如下:①严重SCI后,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脊髓自动调节血流的能力丧失,使得脊髓组织局部血供不足。②微血管痉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水肿。③损伤后产生的血管活性胺(儿茶酚胺)及一些生物化学因子如氧自由基、一氧化氮、血小板活化因子、肽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内皮素、血栓素A2等均可影响微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血小板聚集,血管栓塞。④创伤后脊髓内存在早期广泛的小血肿,特别是灰质内血肿可导致灰质周围白质的缺血,因为脊髓内半部分白质的血供是由沟动脉分支穿过灰质而来。这些血管改变导致损伤区脊髓缺血,而如果长时间严重缺血,则会引起伤后脊髓梗死。脊髓缺血程度与其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程度呈一种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且在伤后最初数小时内逐渐加重,至少持续24h。 2、自由基(FR)损伤机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