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论文——宁夏回汉族际通婚的调查分析

本科论文——宁夏回汉族际通婚的调查分析

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宁夏回汉族际通婚的调查分析

---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ingxia inter - marriage of Han nationality

教学单位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

姓名买智慧

学号 200831401009

年级 08 级

专业社会工作

指导教师袁阳

职称研究员

摘要

前言

一、选题背景.................................................. I

二、相关文献综述.............................................. I

1、马戎关于族际通婚的理论.................................. I

2、其他族际通婚研究情况简介................................ I

3、回族通婚相关研究....................................... I I

三、主要概念界定............................................. I I

四、研究方法................................................. I I

五、创新与不足.............................................. I II 第一章回族传统文化与回汉通婚的历史状况. (1)

一、回族传统文化 (1)

1、服饰习俗 (1)

2、饮食习惯 (1)

3、节日娱乐 (1)

4、婚姻习俗 (1)

二、回汉通婚的历史 (2)

第二章回汉通婚的现状与分析 (2)

一、回汉通婚的现状分析 (2)

二、宁夏回汉通婚的现状分析 (3)

第三章从族内婚与族外婚的比较看回汉通婚的发展前景 (6)

一、族内婚 (6)

1、男女择偶标准差异 (6)

2、男女离婚因素差异 (7)

二、族外婚 (7)

1、男女择偶标准差异 (7)

2、男女离婚现象差异 (8)

3、回汉通婚的利与弊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生活在家庭之中,具有一定的家庭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回汉通婚现象也日益普遍。但是回汉通婚后婚姻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分析。因此本文以笔者熟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汉通婚家庭为研究对象,从普遍趋势、文化程度、性别、宗教民族这几个方面,辅以个案访谈,参与观察,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方式对宁夏回汉通婚的现状做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观察回汉通婚现象的前景,并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利与弊。

关键词:家庭回汉通婚现状前景

Abstract

The family is society cells, people living in the family in, has some of the family statu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people the change of ideology, back to the han intermarriage phenomenon also increasingly common. But back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han intermarriage marriage marriage needed to further explore and analysis. So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amiliar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back to han intermarriage fami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general trend, education, sex, or religious national these aspects, and with the case interviews, observation, the reference of the documents in ningxia way back to han intermarriage condition of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and analysis, observation back to the prospect of han intermarriage phenomenon,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phenomenon.

Key words:family status Back to han intermarriage present situation prospects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一直以来,回汉通婚问题就备受关注,而其中又令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当今回汉通婚的现状与前景问题,尤其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家庭是否幸福稳定的问题。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而少数民族通婚婚姻关系是否稳定,家庭是否和睦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是否能稳定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回汉通婚的现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笔者生活的中国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受其独特的民族环境、宗教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回汉通婚的情况与一般地区的情况不是很相同,有其独特性。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结合地域宗教等因素来对回汉通婚问题做初步的分析研究会有独特的收获,并能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更为建设性,可实性较高的意见供参考。

二、相关文献综述

1、马戎关于族际通婚的理论

在国内民族社会学关于族际通婚研究的许多模型中,马戎教授在对中外族际通婚的理论和案例研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族际婚姻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他将各种影响族际通婚的各种因素归纳成三个方面:

(1)“族群基本特征”: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类。在两个族群相处过程中,各自“基本特征”之间的差异有多大,“族群分层”达到怎样的程度,都将直接影响到族群之间“边界”是否清晰、相互间交往的平等程度。

(2)“历史关系特征”(也就是族群关系中的历史因素):主要体现两族在历史上的关系融洽程度,一些历史事件对族群关系在现时和未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两族共处特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政府制定的有关族群关系的法律,如美国曾经的“种族隔离法”以及禁止种族通婚、实行种族歧视的各种法律、规定,无疑对当时美国的族际通婚有明显消极作用;二是自觉或不自觉而形成的族群居住格局。

2、其他族际通婚研究情况简介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为深入地了解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情况,曾经组织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这些调查报告,在80年代作为“少数民族五种丛书”之一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系列重新编辑出版,共出版146本。在这些调查报告中,有些记载了当时调查中了解到的各个少数民族的婚姻、家庭和族际通婚的情况,成为我们分析50年代及以前一个时期族际通婚的宝贵资料。但是书中只有极

少数的报告提到了族际通婚,而且记述得也很简单,所以很难得到当时各个少数民族族际通婚的完整资料。不过由于这些报告中提供了很多详实的关于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资料,对于研究还是很有帮助。建国前一些民族研究者就开始了族际交往、族际通婚关方面的研究,王桐龄从族群关系史方面进行研究,他以族际交往和族际融合为主线来贯穿中华民族整个族群关系演变的历史,探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各个族群之间较易于融合的主要原因,并整理出了一个变量系统。

3、回族通婚相关研究

回族通婚研究在回族婚姻研究中占着重要成分。很多研究视角从民族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回族婚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做了研究。如周建新对回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族际族内通婚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分析回族婚姻的发展及其变迁。近年来通过田野调查对回族的婚姻现状、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的成果也较多,如杨志娟通过对银川、吴忠、灵武三地回族通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回族相对人口、居住格局、回族个人因素、社会因素都是影响回族婚姻行为的重要原因;汤夺先以兰州市为例,通过人口普查数据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城市民族的现状,论述城市民族通婚与城市民族的关系。

综上所述,笔者在对以往文献分析中发现:国内学者多是把回汉通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很少拿出来单独研究,而且他们的研究大多是在中国这个整体的大环境内做的研究,只是具有广泛代表性,但是对于具有一些特殊性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回汉通婚现象来说,这样的研究可能并不是很全面,对于回汉通婚的文献研究也较少。除此之外,文献研究对于回汉通婚的现状分析较多,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应该将回汉通婚的前景作为一部分。鉴于以往研究的这些特点,笔者将在本次研究研究中,以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的方式,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汉通婚现状进行调查,并延展性的分析回汉通婚的前景。

三、主要概念界定

所谓族际通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民族之间的相通婚的现象,民族社会学认为,族际通婚是衡量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够反应民族关系的深层次状况。两民族互相之间的通婚状况直接反应出这两个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融合或者独立。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充分利用地方志、政府统计资料以及一些政府报告中的资料信息,同时查阅有关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研究的文献资料,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回族与汉族各自的民族文化以及回汉民族关系的历史轨迹。

2、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的问题主要涉及基本信息、族际通婚、民族意识等几个方面。在固原市民族交往比较频繁的街道发放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3、访谈法:采用访谈法对回族与汉族中的部分成员进行深度访谈,以弥补问卷调查

法的不足。

五、创新与不足

创新: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整个环境文化是笔者非常熟悉了解的,并且采取了定量研究与个案相结合的方法,数据较准确。再结合笔者多年来在这里的观察和生活经验对于题目的研究有一定的独到之处。除此之外,虽然有关回汉通婚的问题研究比较多,但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全国或者其他少数民族通婚,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汉通婚现状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虽然很浅显但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

不足: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汉通婚问题分析的创新之处较少,只是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去做研究、分析、消化吸收,而且对于宁夏回汉通婚现状的研究内容也只是从大的几个方面去做分析,可能没有顾及到某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其次对于原因分析按照笔者的观察与生活经验以及搜集到的信息来说也参杂了笔者一些主观的想法和理解。另外提出的对回汉通婚的思考也没有很大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回族传统文化与回汉通婚的历史状况

一、回族传统文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回族的居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受伊斯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习惯。衣食住行方面既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又蕴涵着汉文化。

1、服饰习俗

衣着反映着民族的文化心态。在过去回族的衣着特点较为突出,无论是在头饰上,还是在衣裤、鞋袜上都有明显的特色。传统的回族男性喜戴白帽,身穿小领对襟大褂,袜子后跟绣花者较多;女性戴盖头,衣领、衣襟、袖口、裤脚绲花边者较多。这些都反映着回族衣着方面的文化风貌。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宁夏回族衣着服饰也发生了变化,其特点不象先前那么显著。在固原市的男性回民年龄较长者戴白帽的偏多,而年轻回族男性很少戴白帽,衣着和汉族无异。回族女性传统衣服一般都是以大襟为主,她们还喜欢在衣服前襟或者前胸处绣花,她们平时头戴盖头,一般少女戴绿色,已婚妇女戴黑色,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但现在的年轻回族女性,尤其没结婚的回族女性,戴盖头的则很少,衣着也和汉族女性相似。

2、饮食习惯

回族有严格的饮食习惯和禁忌。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回族主要吃牛、羊、鸡、鸭、鱼肉,忌食猪肉、马肉、狗肉、驴肉和骡肉等。在当地,回族的饮食多以面食为主。

3、节日娱乐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西北地区的回族人非常重视这三大节日。青年人很多仅仅只知道开斋节,后面两个节日了解的都较少。

4、婚姻习俗

回族的形成初期,受着汉文化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显示出受到汉族婚姻习俗的影响。因而,回族的婚姻习俗既有伊斯兰教的婚姻制度,又有着汉族婚俗的特点。虽然回族穆斯林在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在婚姻制度和家庭生活方面,同样保持着伊斯兰的价值观和文化特色。回族结婚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男女双方必须都是穆斯林,对于与非穆斯林结婚的,无论回男娶汉女,或回女嫁汉男,都要求对方必须“进教”。汉族一方或皈依伊斯兰教,或愿意接受并遵守回族的风俗习惯,才能正式确定婚姻关系,在结婚时,还要由阿匐主持举行“进教”仪式。伊斯兰教主张男女结婚时男方要纳合理的聘礼,否则婚姻不能生效。因此,婚约确定以后,男方要纳合理的聘礼和聘金,回族称“麦哈尔”。聘礼聘金一般由男方父母或嫂子或婶子跟随一位阿訇送到女方家中,女方家也请一位阿訇带亲属迎接,双方见面互道“色俩目”,然后由两位阿訇各根据《古兰经》有关

章节结合两家情况,讲叙攀亲的好处,并由阿訇诵读《古兰经》,意思是祈求真主保佑亲事平安顺利,念完后共进宴席,双方主人同时商定结婚的具体事宜。回族穆斯林结婚仪式的最重要环节是念“尼卡哈”(即结婚证词)。结婚仪式正式开始时,由事先请来的阿訇念“尼卡哈”,阿訇坐在上席,左右坐证婚人和父母亲,新娘新郎面向阿訇而坐,倾听阿訇的教导,阿訇诵读《古兰经》有关章节,并用汉语讲解其大意。虽然回族对婚姻条件看得很重,要求男女双方必须都是穆斯林,尤其是在回民聚居区,这种择偶的基本条件至今仍在坚持,一般不与非穆斯林婚配,回族内部大都自相嫁娶。从目前的情况看,回汉通婚主要是以回男娶汉女多,回女嫁汉男虽然有,但是很少,无论是回男娶汉女,还是回女嫁汉男,一般都要“进教”或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现在城市里的汉族男女青年大都有文化,很少“进教”,但一般都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无论回男娶汉女或回女嫁汉男,《宪法》《婚姻法》都给予了保护:“男女婚姻自主。”“回族同其他民族的男女自愿结婚,任何人不得干涉”。

二、回汉通婚的历史

回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吸收和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而逐渐形成。元代的回回人,绝大多数由于交通遥远或是战时条件的限制,是无法携带家眷的。当他们在中国各地定居下来以后,势必要和当地的各族妇女通婚。这些和穆斯林成家立业的妇女,在夫权为中心的中国封建社会,也就很自然信仰了伊斯兰教,成为回族来源的一部分。穆斯林进入内地后,多与人口众多的汉族杂居在一起,因而与汉族通婚就更为普遍。唐代中国的疆域不断拓展,经济发展迅猛,同时阿拉伯帝国也进入历史强盛时期,唐帝国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商贸活动在这一时期日渐增多,他们经水路或陆路带着货物来华交易,他们在保留自己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收汉族的文化与传统,并且与华人女子通婚。明初,朱元璋下诏说:“蒙古色目人现居中国,许与中国人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这一诏令,实际上不一定能完全执行,但却为回汉通婚增加了便利,有利于回回人口的增长。从唐、宋到元明回族初步形成的历史,回回人与异族的通婚对回族及其民族文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回族的形成依赖于与各民族的婚姻联结,尤其是与汉族的通婚。可以说,如果没有族际婚姻,今天的回族就不会形成。

第二章回汉通婚的现状与分析

一、回汉通婚的现状分析

当代回族的通婚状况,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回汉通婚方面有以下特点:一是回族传统上被认为是一个实行民族、宗教内婚制的民族。结合回族人口散居在全国97%以上的县市这一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考虑,就会发现回族社会的族际通婚率相对较低。马戎教授认为,回族属于“一定程度上通婚”的民族,且主要基于“宗教选择”。二是回汉婚

的显著特点,即以只娶不嫁的单方向通婚为主,而且要求对方皈依伊斯兰教或遵从回族的生活习惯。三是回族的婚姻既受到中国传统的影响又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是一种在双重文化影响下的婚姻, 这种复合文化影响的婚姻在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中产生了新的婚姻结构体系, 这种婚姻的构建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影响着回族的婚姻和家庭。

二、宁夏回汉通婚的现状分析

在调查中我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为抽样区,以问卷和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这一带回汉通婚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1、人们对回汉通婚的态度有所转变。在访谈中,当问到身边有没有回汉通婚现象时,好多人说以前少,现在较多。当问到,“假如你自己的子女找汉族为对象,你反不反对?”有好几位回族老人说“现在提倡婚姻自由,只要孩子愿意,就不反对,即便有些人反对,但也挡不住,只能听之任之。以前身边回汉通婚现象少,思想保守,若有,连同家人会被周围人非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与其棒打鸳鸯让受儿女们怨恨,还不如让他们进教 ( 改信伊斯兰教) 结婚。”在固原市原州区,我做了 100份问卷调查,发现固原市原州区的居民有 33人反对回汉通婚,占总人数的33%; 有12人不反对他人通婚,却反对家人通婚,占问卷总数的12%;有55 不人反对回汉通婚,占问卷总数的55%,比例最大,这说明人们对回汉通婚的态度有所转变。

2、近几年回汉通婚人数有所上升。通过调查数据列出图表观察上升趋势。(见图1)

图1:结婚年份与回汉通婚对数的关系

个案:当事人,固原市教育局工作人员,62岁。他说原来人们对回汉通婚的问题看得

非常严重。只要听说谁家的孩子和汉族结婚,就会背后议论,说些不好听的话。现在年轻人的思想转变了,老一辈的虽然阻止但是为了顾及孩子还是会同意,而且周边的邻居也议论的比较少了,因为现在回汉结婚的现象比较普遍,也就见怪不怪了,只是偶尔表达一下自己的惋惜之情。

笔者发现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直接影响着回汉通婚人数的增长。而且由于现在年轻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更看重婚后的生活质量与感情是否和睦,所以对民族问题就不太在意了。

3、文化程度对回汉通婚态度的影响(见表1)

表1:文化程度对回汉通婚态度的影响

对上表数据分析如下:纵栏比较,在文盲、初中、高中一栏中,反对通婚的比值较高;横向比较,在反对通婚人数栏中,文盲有 8人,占反对通婚总人数的 24.24% 。但在中专及以上栏中,他们基本都不反对通婚,达到中专类文化程度总人数的94.44% 。以上分析说明,文化程度对回汉通婚虽有影响,但并不非常明显。因此笔者发现宗教信仰对回族的影响还是相当深入的,而且宗教观念在许多回族人心中仍是根深蒂固。

4、宗教对回汉通婚影响程度较大。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宗教特色,很难分清现在学者所说的回族和穆斯林的区别来。回族宗教教育从家庭到工作,从幼童到成年,宗教观念根深蒂固,并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因此,宗教在回族生活中至关重要,它对回汉通婚的影响也相当大。在上述不反对他人但反对家人通婚的12份问卷中有5位是回族,在反对通婚的33份问卷中有20位是回族,在不反对回汉通婚的55份问卷中有21位是回族,这总计46位回族中,有反对情绪的要占54.35%。由此看出回族相对汉族来说反对情绪还是较高的。

5、性别因素对回汉通婚影响较大。在100份问卷中(男58人,女42人),男女对回汉通婚态度有较大分歧。(见表2)

表2:回汉通婚中性别情况统计表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反对回汉通婚的数据中,女性占的比值比男性大,女性反对通婚人数占女性总人数的45.24%,而男性只有24.14%;在不反对回汉通婚和不反对他人但反对家人通婚这两栏中,男性比值都比女性比值大,这说明在回汉通婚中,女性反对通婚人数比值明显高于男性。

6、民族因素对回汉通婚的影响(见表3)

表3:回汉通婚民族情况统计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回汉民族间对于回汉通婚这种现象看法差距较大。在不反对通婚人数中,汉族占得比例比回族大,达到61.82%;在反对通婚人数中,回族占得比值又比汉族大,占反对总数的60.61%;这说明在对待通婚态度上,回族持反对态度的人数多一些,原因是汉族多数人的宗教信仰或生活习惯不是太讲究,回族则有独特的宗教信仰,而且饮食习惯也很讲究。

7、对宁夏回汉通婚现状的思考。在调查中发现,人们对回汉通婚的顾虑集中起来共有两点: 即饮食和丧葬。在反对回汉通婚的33份问卷中,有18人谈到这两点,占54.55%;在不反对他人通婚但反对家人通婚的12份调查问卷中,有8人也谈到这两点,占66.66%;在不反对回汉通婚的55份问卷中,有15人谈到这两点,占27.27%,说明在回汉通婚中牵系最大的问题就是饮食和丧葬。由于回族饮食禁忌,因而回汉通婚家庭中的夫妇必须相互尊重,才能和睦相处,不然,这种家庭最容易引起积怨,在矛盾中有时会把平常生活问题放大到民族问题。在访谈中有这样的案例。

个案1:当事人,男,54 岁,汉族,固原市供电局职工;妻子,回族,农民。两人结婚前是同学,刚结婚感情很好,但逐渐产生矛盾,原因是男方常在外面与人聚会、抽烟、喝酒,每当喝醉酒回家后,妻子因生气而不开门,为此经常吵架,而且男方有时在外面禁不住会吃点回民禁忌的肉,回来后,妻子闻着气味就生气、吵闹,现在两人感情已彻底破裂,准备离婚。

在丧葬方面也集中在两点: 1、披麻戴孝;2、装棺。回汉之间丧葬文化差别很大,汉族人父母去世,子女要披麻戴孝,而回族只戴白帽吊孝。回汉通婚的汉族家里老人去世,子女不能去披麻戴孝,因为他们在结婚时都入教了,要遵从回族习俗。对于汉族老人来说,孩子不吊孝,心里很难过,尤其是独生子女;对于回族来说,汉族青年结婚时已入教了,就不该给老人吊孝,吊孝就不尊重回族习惯。另外,汉族习惯于土葬(用棺材装殓) 和火葬,回族则不用棺材,而是用白布裹身,更不能容忍的是汉族的火葬,对回族来说,人死要让真主召唤带入天堂,汉族的火葬在回族文化观念中如同进入地狱一般。在访谈中就碰到因老人丧葬问题而结怨的案例。

个案2:当事人,女,回族,36 岁,高中文化,固原市人,理发师;丈夫是汉族,38 岁,高中文化,海原人,出租车司机,孩子15 岁。他们说,开始家里人坚决反对,因为感情好,后来还是走到了一起。在生活中矛盾渐生,后来因感情破裂而商议离婚。当问女方:“您与他族人结婚感到适应吗?”她说,“有时候不适应”问到在哪方面觉得最不能适应,她说:“丧葬和饮食。”她给我们说了最近发生的事,她说,前几个月她公公去世了,按照回族习俗,她不让丈夫和儿子去披麻戴孝,丈夫却去了,但没吊孝,她没有去,也没让儿子去,夫妻俩因这件事情使感情更加恶化。

笔者发现回汉通婚中对饮食和丧葬的困扰其实是最具体的担忧,只要彼此尊重就可以解决,但随着回汉通婚人数的逐年上升,民众对回汉通婚态度的逐渐转变及回族文化坚守的退却,这一系列的渐变却隐含着更深刻的问题,就是回族对同化这个词和这一趋势所产生的担忧、敏感和恐惧,这是回族民众更深层的忧虑,如何去解决好这些问题,则又是最大的困惑。

第三章从族内婚与族外婚的比较看回汉通婚的发展前景

一、族内婚

1、男女择偶标准差异

不论哪个民族,在影响婚姻因素的个人基本特征方面,很多都与其自身民族属性、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和个人能力等方面有着紧密地联系。而回族青年在选择婚姻对象时,同样也会受到这些个人基本特征族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其在选择配偶标准方面,回族男女之间存在着较大地差异,对这一现象,可以从笔者在通过问卷调查后得出的数据

中看出。(见表1)

表 1:回族男女选择本民族婚姻对象主要考虑的因素(单位:%)

总的说来,选择族内婚的回族男女,对宗教信仰和民族属性这两个问题关注程度最深。同时,回族男女在择偶标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回族男性首先看重的是女方的相貌身材,之后才考虑民族属性、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是否相投及文化程度高低等其他因素。而大部分回族女性她们考虑更多的是对方民族属性和宗教信仰,其次才是品德能力、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等因素。

2、男女离婚因素差异

笔者对回族离婚男女对造成离婚的主要因素方面进行了分析。(见表2)

在调查中得知,回族男性选择离婚多是因为两人感情出现裂痕;而女性则多因为家庭因素或经济因素而选择离婚。综合而言,回族男女选择离婚时,家庭因素在作为促成其决定离婚的诸多因素中所占的比例最高。

二、族外婚

1、男女择偶标准差异

基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婚后生活方式等种种考虑,在回族社会内部,普遍不赞同回汉通婚,而这一点,对于回族女性尤其严厉。(见表3)

表3:回族男女选择族外婚姻对象主要考虑的因素(单位:%)

从上表以及个案中可以看出,在择偶标准上,对于民族属性,回族男性和女性均不是特别在意。回族男性在选择对象时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相貌,依次是感情基础、文化程度和品德能力。而在访谈中,很多选择族外婚的回族女性表示,她们更看重对方的品德能力、教育程度及两人的感情基础,其次才考虑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

2、男女离婚现象差异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固原市回汉通婚率虽然和过去相比有所提高,然而回汉通婚家庭却普遍存在婚姻稳定性较差,离婚率相对较高等特点。导致回汉通婚家庭离婚率高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回收整理发放的问卷调查,导致回汉双方离婚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生活习惯、家庭、感情、经济。(见表4)

表 4:回族男女族外婚离婚主要因素(单位:%)

从表中资料可以看出,笔者发现导致回族族外婚离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生活习惯、双方家庭以及感情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固原市回汉通婚离婚者多为“男汉女回”。通过访谈,许多回族离异女性主动表示出对之前婚姻的不满,原因主要是饮食习惯差异、双方文化背景差异,以及来自自身家人的强烈反对,而且女性认为嫁给外族男性是非常不光彩的一件事。

3、回汉通婚的利与弊

(1)族内婚对于民族内部文化的继承与延续和在保持民族构成的单一性上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本族成员的相互通婚使得一些民族独有并带有排外性质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技艺内容得以顺利的保留和传承下来,对民族特有文化起到了潜在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族内通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民族的进入,减少了外来因素对族群内部思想、意识的影响,保证了民族构成的单一性,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族群的民族意识。

(2)族际通婚导致的民族交往与融合对于整体文化相对传统的回族来说,积极性是显而易见的。

(3)现实生活中族际婚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现代青年人在婚恋择偶时往往只注意婚姻的感情方面,而对于双方在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却往往视而不见。面对矛盾和差异,回汉通婚的家庭需要双方进行自我调适,还应作为民族个体互相认同对方的民族观念以及民族意识。

结论

在族际通婚当中,调查分析发现:1、回汉族际间通婚影响因素以饮食和丧葬为主。2、回汉族际通婚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家族的反对。透过调查数据分析,表现为家长为最大反对力量,同时表现为女性对婚姻的担忧。3、回汉通婚数量逐年上升,也使矛盾冲突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回族对自身民族文化逐渐被同化的担忧。

在回汉通婚中,尽管年轻人为了感情最终会征得家人同意,结婚成家,但在调查中,不论汉族家庭还是回族家庭,最初还是不太情愿让孩子与异族结婚,他们认为回汉文化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会造成生活矛盾,导致婚姻不幸。对于回汉通婚笔者有两点建议: 首先,不能人为提倡或阻止回汉通婚。回汉通婚这一社会现象有利处,也有弊病,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能任其自然发展,不提倡也不反对,年轻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属于感情私事。但我个人认为,民族间的通婚应该是讲求自愿的,不能人为左右,以免造成民族心理积怨和不稳。

其次,我们对年轻人的婚姻自由应给予足够的尊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婚姻的权利,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选择,不可盲目人为干涉。

不可否认,族际通婚在回族文化形成和传承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回族聚居地的回汉通婚问题研究我们应该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根据具体地域对其具体分析,并观察其发展前景。同样作为一名回族女性,根据笔者观察到、搜集到的信息,笔者认为回汉通婚的现状以及婚后家庭婚姻状况都是我们应当给予很大关注的一个问题。回汉通婚后婚姻家庭现状的改善将带动整个回族的民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晓霞.新疆族际通婚的调查与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2008( 3) 。

[3]宋迺工.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之间的通婚[J].阴山学刊,1987( 1) 。

[4]马彪,邓艾.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族际通婚问题研究[J]。

[5]罗红.人类学语境下的族际通婚和族群认同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8( 3)。

[6]真慈.城市回汉通婚问题的点滴思考[J].开拓,2000,(04)。

[7]王俊敏.蒙、满、回、汉四族通婚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1999,(01) 。

[8]杨志娟.宁夏城市回族通婚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吴忠、灵武为例 [J].回族研究,2002,(01)。

[9]陕锦风.撒拉族——回族族际通婚的人类学调查[J].中国撒拉族,2008。

附录

尊敬的朋友:

您好!我是西南民族大学的学生,为了深入了解该地区回汉通婚的状况,需要您的帮助,请您如实填写相关信息。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只用于学术研究,不会用作其他用途,请放心填写,谢谢合作!

1.您的性别_______ A、男 B、女

2.您的年龄___________周岁

3.您的职业___________

4.您的民族__________

5.您的出生地__________

6.您的户口类型__________

7.您的教育程度__________

A、小学及以下

B、初中

C、高中

D、中专

E、大专

F、本科及以上

8.您反对回汉通婚吗?

A、不反对

B、反对

C、不反对,但反对家人回汉通婚

9.您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主要考虑了以下的哪两个主要因素__________

A、家庭背景

B、思想品德

C、相貌身材

D、民族属性

E、两人感情

F、经济收入

G、身体健康

H、性格脾气

I、能力才干 J、年龄大小 K、城乡户口 L、文化程度

M、生活习惯 N、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

10.您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考虑了父母的意见吗?__________

A、完全听从父母

B、会考虑一些

C、完全不考虑

11.您的婚姻状况__________

A、未婚

B、已婚

C、离婚

D、丧偶

您离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您结婚的时间是哪一年(指的是初婚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

13.您和您爱人是如何认识的_______________

A、住在一起的邻居

B、原来的同学

C、朋友介绍

D、家人或亲戚介绍

E、自己认识的

F、媒人介绍

G、其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4.父母对您与其他民族结婚持何种态度_______________

A、支持

B、反对

C、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15.如果您的子女与其他民族通婚,你会持何种态度_______________

A、支持

B、反对

C、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16.您家的年收入__________

A、1000 元以下

B、1000—2000 元

C、3000—4000 元

D、5000 元以上17.您收入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

A、工资收入

B、农作物收入

C、经济作物收入

D、做生意的收入

E、打工的收入

F、其他收入_________________

18.您的收入主要用于__________

A、购买生活必需品

B、准备盖房子

C、用于教育

D、子女结婚19.您家里比较重要的事情多按谁的意见办:__________

A、较多的情况按丈夫的意见办

B、较多的情况按妻子的意见办

C、较多的情况按老人的意见办

D、较多的情况按孩子的意见办20.您家的家务事主要由谁做__________

A、基本上全由丈夫做

B、基本上全由妻子做

C、夫妻共做丈夫为主

D、夫妻共做妻子为主

E、两人做的差不多

F、主要由其他人做(请说明_____)21.您觉得你们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的情况怎么样: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不好

E、非常不好

22.从总体上来说,您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满意程度如何:__________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谢谢参与!

致谢

转眼四年已经过去,回首四年的大学时光,感触很深。在毕业论文顺利完成之际,我想将心中的感激化成几句简单真诚的话语传达给陪伴我一起成长的同学和老师们。

感谢我的母校西南民族大学,给我们提供了自由、积极、向上的氛围和舒适的学习环境。感谢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的每一位领导、老师,让我高喊一声:“我们的学院是最棒的,我们的老师是最棒的!”感谢袁阳老师,感谢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细心解答我的问题,正因为有了您耐心的指导与帮助我才可以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感谢我的班主任王巍伟老师。感谢社工班的每一位同学。感谢曾给予我关心、支持与帮助的每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属于我们社工班的那份特殊的温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