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表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表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表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表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要求 1、泵送C30细石普通混凝土 2、坍落度200±20mm 3、和易性良好,无泌水、无离析现象,易泵送,易施工。 4、28天抗压强度符合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二、原材料要求 水泥:级; 砂:混合中砂(特细沙与人工砂各3:7),属Ⅱ区颗粒级配; 碎石:5~10mm连续粒级; (5~10mm连续粒级); 掺合料: II级粉煤灰;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 水:饮用水。 三、计算步骤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cu ,0) 依据JGJ55-2011表标准差σ质的规定,C30混凝土 MPa。则C3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cu ,0 = 30+× = 2、计算水胶比 (1)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ce =γc f ce = × = (2)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b = γf f ce = × = (粉煤灰掺量20%) (3)计算水胶比 W/B=αa f b/(f+αaαb f b)=、确定用水量(m wo) 依据JGJ55-2011第条规定,用水量可依表选取, 取用水量为230kg。由于高效减水剂减水剂率为18%,则试验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取190k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m=190/=㎏/m3 取值m=390㎏/m3 5、确定掺合料用量(m fo)

依据JGJ55-2011表和的规定粉煤灰掺量取21%, 则每立方m fo =390×=㎏/m3 取值m fo=80kg 6、确定水泥用量(m c) m c =39-80=310㎏/m3 7. 计算减水剂用量 选取掺量为%, 得:.m a1 = m b o × =㎏/m3 8、确定砂率 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因使用人工砂,所以砂率取值为49%。 9、计算砂、石用量 采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按下式计算: m c o+ m fo + m go + m so + m wo + m a1= m cp m so βs = ― × 100% m go+m so 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拌合物质量取2400㎏/m3,然后将以上已知数据代入上面两公式后得: m so = 900㎏/m3;m go = 920㎏/m3 通过以上计算,得配合比如下: 四、试配,检验强度 按计算配合比试拌,检验拌合物的和易性、坍落度均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按JGJ55-2011第的规定进行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试验,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

3。1.5 细骨料

3.3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3.3。1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宜符合现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规定。强度怎么计算? 3.3.2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程表3。2。1中的性能要求。 3。3。3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宜符合一列规定: 1 单位体积粗骨料用量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g g m αρ=? 3。3。3—1 式中 m g—1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粗骨料质量,kg,取值1300 kg ~1500 kg; g ρ'—粗骨料紧密堆积密度,kg/m 3 ; α-粗骨料用量修正系数,取0。98。 2 胶结料浆体体积 ①当无砂时,胶结浆体体积按下式计算确定: 1(1)1p g void V R αν=-?--? 3.3。3— 2 ' (1)100%g g g ρνρ=-? 3.3.3— 3 式中 Vp —1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胶结料浆体体积(水、砂与胶凝材料的混合物的浆体体积),m 3; νg —粗骨料紧密堆积空隙率,%; ρg —粗骨料表观密度,kg/m 3; R void —设计孔隙率,%,可选10%、15%、20%、25%、30%. ②当有砂时,胶结料体积按下式计算确定: 1(1)1p g void s V R V αν=-?--?- 3.3.3 -4 s s s m V ρ= 3。3。3 —5 s s s g m m m β= + 3。3.3 —6 式中 V s —1m 3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砂的体积,m 3 ; ρs -砂的表观密度,k g/m 3; ms—砂的质量,kg ; βs-砂率,在8%~15%范围内选定; R void -设计孔隙率,%,可选10%~20%(路用透水砼)、20%~30%(植生透水砼). 3 水胶比R W /B应经试验确定,水胶比选择控制范围为0.25~0.35(0.33)。 4 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应按下式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继续教育

试题 第1题 抗冻混凝土应掺()外加剂。 A.缓凝剂 B.早强剂 C.引气剂 D.膨胀剂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一般地,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值为保证率为()的强度值。 A.50% B.85% C.95% D.10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配置强度计算时,根据统计资料计算的标准差,一般有 ()的限制。 A.最大值 B.最小值 C.最大值和最小值 D.以上均不对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 在混凝土掺加粉煤灰主要为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时,应采用()。 A.外加法 B.等量取代法 C.超量取代法 D.减量取代法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进行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配制强度应比相对应的陆上混凝土()。 A.高 B.低 C.相同 D.以上均不对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6题 大体积混凝土中,一定不能加入的外加剂为()。 A.减水剂 B.引气剂 C.早强剂 D.膨胀剂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7题

在配制混凝土时,对于砂石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的砂粒较粗时,混凝土保水性差,宜适当降低砂率,确保混凝土不离析 B.采用的砂粒较细时,混凝土保水性好,使用时宜适当提高砂率,以提高拌合物和易性 C.在保证混凝土不离析的情况下可选择中断级配的粗骨料 D.采用粗细搭配的集料可使混凝土中集料的总表面积变大,减少水泥用量,且混凝土密实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8题 抗冻混凝土中必须添加的外加剂为()。 A.减水剂 B.膨胀剂 C.防冻剂 D.引气剂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9题 高性能混凝土中水泥熟料中铝酸三钙含量限制在6%~12%的原因是()。 A.铝酸三钙含量高造成强度降低 B.铝酸三钙容易造成闪凝 C.铝酸三钙含量高易造成混凝土凝结硬化快 D.铝酸三钙含量高易造成体积安定性不良 答案:C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10题 抗渗混凝土中必须添加的外加剂为()。 A.减水剂

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JTJ041-2000、JGJ55-2000、GB/T1596-2005 二、原材料: 1、水泥:赤峰远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O42.5R 2、砂:白音青格勒砂场中砂 3、石:宇厦石料厂4.75-9.5mm:25% 9.5-19mm:50% 19-31.5mm:25% 4、水:饮用水 5、粉煤灰:蓝旗电厂 6、减水剂:天津雍阳 7、聚丙烯腈抗裂纤维:北京中创同盛科技有限公司 三、 1、使用部位:墩.台身及台帽 2、设计坍落度:90-110mm 四、配合比设计: 1、确定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W/C): 水泥强度:fce = 42.5*1.00= 42.5MPa W/C =(Aa.fce)/(fcu,o+Aa.Ab.fce)=(0.46*42.5)/(38.2+0.46*0.07*42.5)=0.49按耐久性校正水灰比,查JTJ55-2000表 4.0.4允许最大水灰比 0.50,取水灰比为0.47; 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二.3,三.2和JGJ55-2000表4.0.1-2选定用水量229kg/m3加0.6%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则加过减水剂之后用水量为185 kg/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 o): m C o = m w o/(w/c) = 185/0.47=394kg/m3 按耐久性校正单位水泥用量查JGJ55-2000表4.0.4允许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采用计算用量394kg/m3;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并依据《用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Word 文档

3.1.5 细骨料

3.3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3.3.1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宜符合现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规定。强度怎么计算? 3.3.2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程表3.2.1中的性能要求。 3.3.3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宜符合一列规定: 1 单位体积粗骨料用量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g g m αρ=? 3.3.3-1 式中 m g —1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粗骨料质量,kg ,取值1300 kg ~1500 kg ; g ρ'—粗骨料紧密堆积密度,kg/m 3 ; α—粗骨料用量修正系数,取0.98。 2 胶结料浆体体积 ①当无砂时,胶结浆体体积按下式计算确定: 1(1)1p g void V R αν=-?--? 3.3.3-2 ' (1)100%g g g ρνρ=-? 3.3.3-3 式中 V p —1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胶结料浆体体积(水、砂与胶凝材料的混合物的浆体体积),m 3; νg —粗骨料紧密堆积空隙率,%; ρg —粗骨料表观密度,kg/m 3; R void —设计孔隙率,%,可选10%、15%、20%、25%、30%。 ②当有砂时,胶结料体积按下式计算确定: 1(1)1p g void s V R V αν=-?--?- 3.3.3-4 s s s m V ρ= 3.3.3-5 s s s g m m m β= + 3.3.3-6 式中 V s —1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砂的体积,m 3; ρs —砂的表观密度,kg/m 3; m s —砂的质量,kg ; βs —砂率,在8%~15%范围内选定; R void —设计孔隙率,%,可选10%~20%(路用透水砼)、20%~30%(植生透水砼)。 3 水胶比R W/B 应经试验确定,水胶比选择控制范围为0.25~0.35(0.33)。 4 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应按下式确定: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编号:PB-002 拉林铁路4标藏木双线特大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混凝土配合比 (建高水泥P·O42.5) 二O一5年11月 中铁港航局集团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 藏木特大桥工地试验室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目的: 拉林铁路4标藏木双线特大桥C30混凝土,用于藏木双线特大桥桩基础等,混凝土要求现场施工坍落度为160~200mm,工作性能良好,易于施工。 二、设计依据: 1、施工图纸, 2、《桥涵施工技术规》 JTG/T F50-2011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三、组成材料: 1、水泥:建高水泥P·O 42.5 ,经检验,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及抗折、抗压强度等指标均符合规要求。 2、砂:加查县民发砂场,其颗粒级配、含泥量、表观密度等各项指标均Ⅱ类砂要求。 3、碎石: 加查县民发石场,其颗粒级配、压碎值、含泥量及针片状等各项指标均符合5~31.5mm连续级配Ⅱ类碎石要求。 掺配比例为( 5~16mm : 16~31.5mm = 20% : 80%。) 4、水:自来水(可饮用水) 5、减水剂:(缓凝型)。 四、组成设计参数的选定及组成材料用量的确定: 1、试配强度 根据招标文件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取σ=5MPa.

由公式f cu,0=f cu,k+1.645σ =30+1.645×5 ≈38.2MPa 2确定胶凝材料强度: 经实测,水泥28天强度为47.5MPa,因此 ?b=47.5MPa 3 根据实际经验选取水胶比0.39。 (注:αa、αb为回归系数,αa=0.53,αb=0.2。) 4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该C30混凝土要求坍落度为160~200mm,根据试拌调整选择用水量为m w=167(㎏/ m3)。当减水剂掺量为0.8%,实际试拌砼坍落度为160~200mm时用水量为m w0= 155㎏/m3。 5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m b0= m w0/(W/B)=155/0.39≈397㎏/m3 m c0= m b0×85%=397×0.85≈337㎏/m3 m f0= m b0- m c0 =397-337=60㎏/m3 符合规及图纸设计文件要求。 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减水剂用量为397×0.8%=3.176㎏/m3 6、根据试拌调整取砂率βs=40%。 7、采用质量法,假定1m3砼质量m cp=2400㎏/m3 m w0+ m c0+ m f0 + m g0+ m s0= m cp 砂石总用量:m g0+m s0= m cp-m w0-m c0-m f0 =2400-397-155=1848㎏ 砂率为βS =40%,砂用量:m s0=( m g0+m s0)×βS=1848×0.40≈739㎏

C30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 第 1 页共 5 页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TB 10425-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 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设计强度等级:C30; 要求坍落度:100~140mm; 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40 kg/m3; 最大水胶比限值:0.50; 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1200C;

第 2 页共 5 页 三、原材料情况 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 42.5(试验报告附后) 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 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 4、碎石: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 由石场生产;16~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 为30%;10~20mm 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 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 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 四、设计步骤 (1)确定配制强度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 ) (a 2. 38 0.5 645 .1 30 645 .1 , 0, cu MP k fcu f= ? + = + ≥σ (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10规定,根据现场情况: 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2、环境作用等级:L1、L2、H1、H2、T2、M1。 3、粉煤灰掺量要求:水胶比≤0.50,粉煤灰掺量要求为≤30%。 4、含气量要求:混凝土含气量在2.0%~4.0%范围内。 5、水胶比要求: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40Kg/m3, 最大水胶比限值:0.50。 (3)初步选定配合比 1、确定水胶比 (1)水泥强度 f ce =r c f ce , g =1.16×42.5=49.3(MPa) (2)胶凝材料强度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完整版

肿SyS昨O^C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⑷ 原材料 水泥应釆用强度等级不低于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的规定。 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选用。 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表粗骨料的性能指标 细骨料

植生透水混凝土性能符合发下表 表路用透水混凝土的性能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宜符合现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3的规 定。强度怎么计算?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宜符合一列规定: 1单位体积粗骨料用量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zz∕-l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粗骨料质量,kg,取值 瓦一粗骨料紧密堆积密度,kg/m 3; 。一粗骨料用量修正系数, 2胶结料浆体体积 ①当忙砂!时,胶结浆体体积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Ji-I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胶结料浆体体积(水、砂与胶凝材料的混合物的浆体体积),m 3; 乙一 粗骨料紧密堆积空隙率,%; 厲一粗骨料表观密度,kg/m 3; 血L 设计孔隙率,%,可选10%X 15%、20%、25%、30%o ②当■时,胶结料体积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K-Iln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砂的体积,m 3; PZ —砂的表观密度,kg/m 3; 血L 设计孔隙率,%,可选10%^20% (路用透水磴) %"30% (植生透水磴)。 3水胶比尽B 应经试验确定,水胶比选择控制范围为~()|。 4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质量,kg∕m 3,植生混凝土约 150~250kg,路基或路面透水混凝土约300kg'450kg∣; Za=-I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质量,kg : Λ?-I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掺合料质量,kg ; ZBr-I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的质量,kg : 1300 kg ?1500 kg 皿一砂的质量, 仗一砂率,在 范圉内选定;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xx二期工程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 设 计 报 告 xx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2020年x月x日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 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 ; 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 4、《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 5、二期工程施工图 二、设计说明 1.验证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 2.本标段C30水下混凝土使用部位为钻孔灌注桩;拌和物的坍 落度选定为180~220mm; 3.运输方式为砼罐车直接运输; 4.按照相关规范规程及施工需要,将在C30基准配比的基础上调 整砂率和水灰比进行进行试验,选择合适的配比。 三、料源说明: 1、水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采用P.O 42.5级水泥; 厂家为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碎石: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碎石规格为5~10mm 、10~25mm; 参配比例5~10mm :10~25mm=30:70; 料场为xx 3、砂: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Ⅱ类,中砂; 料场为xx砂厂 4、粉煤灰: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Ⅱ级 厂家为xx粉煤灰厂 5、外加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厂家为xx有限公司 6、水:生活用水

四、配制强度: 1、计算式:?cu,0=?cu,k+1.645σ ?cu,0——试配强度,MPa; ?cu,k——设计强度等级,MPa; σ——施工单位近期同类混凝土施工强度标准差取5.0 t ——保证率系数,t=1.645 2、C30配制强度为?cu,0= ?cu,k+1.645σ =30+1.645*5=38.225(Mpa) 五、C30水下砼配合比: 5.1 C30水下砼配合比: 5.1.1确定水灰比: w/c=Afce/(fcu,o+ABfce) =0.53*42.5/(38.2+0.53*0.20*42.5)=0.53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考虑耐久性能特取水灰比w/c=0.51; 5.1.2根据T=16~20cm,减水剂减水率为14%, m w =175 kg 5.1.3水泥用量为: m c=345kg/ m3; 5.1.4砂率: 根据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和混凝土拌和物的水灰比, 确定Sp=40%;假定容重为2352 kg/ m3; 砂用量:m s =720kg/ m3;碎石用量:m G =1060 kg/m3。 5.1.5减水剂用量为: AE= m w*4.6%=7.8kg

常规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常规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 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1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2 混凝土强度及其标准值符号的改变 在以标号表达混凝土强度分级的原有体系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R”来表达。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统一由符号“f”表达。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cu”。其中,“cu”是立方体的意思。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fcu,k”表达,其中“k”是标准值的意思,例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fcu,k=20N/mm2(MPa),即立方体28d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 水工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普遍采用90d或180d龄期,故在C符号后加龄期下角标,如C9015,C9020指9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强度等级,C18015则表示为18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 3 计量单位的变化 过去我国采用公制计量单位,混凝土强度的单位为kgf/cm2。现按国务院已公布的有关法令,推行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在该单位体系中,力的基本单位是N(牛顿),因此,强度的基本单位为1 N/m2,也可写作1Pa。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后,混凝土强度计量单位改以国际单位制表达。由于N/m2(Pa),数值太小,一般以 1N/mm2=106N/m2(MPa)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实际使用的计量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毫米”或“兆帕”。

彩色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彩色透水混凝土施工案 一、简介 彩色透水混凝土又称多混凝土,也可称排水混凝土。其由欧美、日本等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的缺陷,开发使用的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的铺装材料;其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因透水混凝土系统拥有系列色彩配,配合设计的创意,针对不同环境和个性要求的装饰风格进行铺设施工。这是传统铺装和一般透水砖不能实现的特殊铺装材料。 透水混凝土的铺装工艺,类似于混凝土的铺装,但又不同于混凝土铺装面。 二、透水混凝土 1、材料的组成: 透水混凝土由透水混凝土专用胶结剂、碎、水组成。 (1)透水混凝土专用胶结剂—由上海丰邦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专用胶结剂,其是以高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为基料,配以多种助剂增加强度与粘结力组成的粉状料,并可按用户要求加入无机耐候颜料,使其和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组成不同色彩的透水混凝土面层。 透水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

(2)碎: 透水混凝土用的碎应具有技术要求,本公司采用二级品标准的高,其物理性能指标见(表一)。 碎颗粒也有一定的要求,按其颗粒大小围分1#、2#、3#三号。具体的颗粒围见(表二)碎的物理性能指标表(表一) 碎按颗粒分号(2级) 碎是透水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其质量必须要控制好。 (3)水:普通自来水即可用。一般末经过滤的混浊的地下水或使用过的不洁水,不能利用。 2、三种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配合比:

要施工出高质量、高标准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在原材料固定的条件下,格控制以上三种原材料的配比,是施工中的重要关键,在施工现场负责人必须格控制比例。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按质量计): 3、透水混凝土的品种 ⑴普通素色透水混凝土:为普通水泥本色的透水混凝土。 ⑵标准色透水混凝土:以普通水泥本色掺加无机耐候颜料组成的透水混凝土,色彩属一般。 ⑶艳丽色透水混凝土:以高要求的水泥掺加添加剂及无机耐候颜料组成的透水混凝土,色彩艳丽。 ⑷组合压模工艺的透水混凝土:由彩色混凝土压模工艺和透水混凝土相间组合成的混凝土。 ⑸组合纸模工艺的透水混凝土:由彩色混凝土压模工艺和透水混凝土相间组合成的混凝土。 ⑹组合喷涂工艺的透水混凝土:由彩色混凝土喷涂工艺和透水混凝土相间组合成的混凝土。 以上各类透水混凝土工艺,是根据项目的不同地点、环境、承载要求以及基础条件等不同,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及应用的,在图案变化、色彩变化上有更多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三、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层的要求 1、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厚度:从上可知因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原因,大都应用于人行 道、广场、停车场、园林小道等场所。根据路面的不同应用面板厚度不同,对人行道,自行车道等轻荷重地面,一般面层厚度不低于8公分;对停车场、广场等中荷重地面,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配合比设计说明:本配合比严格按照《现代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的要求进行设计。 设计强度fcu.k=30Mpa,坍落度180~220mm。强度保证率为95%,强度保证系数t=1.645,标准差σ=5,采用机械搅拌。材料说明: 1.水泥:采用广元海螺水泥有限公司P·O4 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2.砂:选用利川鸿达石场粗砂,自检合格。 3.碎石:选用方石砂石场5~31.5mm碎石。掺配比例:5~10mm占65%,16~31.5mm占35%。 4.水:符合混凝土用水要求。 5.外加剂:山西凯迪高 效减水剂.减水率1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如下: 一.初步计算配合比 1.确定试配强度:f cu.o=f cu.k+t×σ=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46×1×42.5/(38.2+0.46×0.07×42.5)=0.49 (式中:αa=0.46 αb=0.07 f ce=γc·f ce·g=42.5) 3.选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31.5mm,坍落度在180-220mm,

查表得用水量m wo=215Kg,掺外加剂后用水量为:m wo,=m wo×(1-0.15)=205×0.85=183 Kg 4.计算水泥用量:m co=m wo/(w/c)=183/0.49=373Kg 5.确定减水剂用量:373×0.01=3.73Kg 6.确定砂率:按规范查表得ρs=45% 7.确定粗集料用量(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00Kg/m3) m co+m so+m Go+m wo=2400 m so/(m so+m GO)= 45% 解此方程组得:m so=830Kg m Go=1014Kg 8.确定初步配合比 C:S:G:W:减水剂=373:830:1014:183:3.73 =1:2.22:2.72:0.49:0.01 9.试拌并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照初步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当水泥用量增至436Kg,W/C=0.48, ρs=43%时,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且粘聚性、保水性都较好,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实测混凝土表观密度为ρ=2400 Kg/m3。 基准配合比为:C:S:G:W:减水剂=436:754:1000:210:4.36 =1:1.73:2.29:0.48:0.01 水灰比增加0.03的配比为:C:S:G:W:减水剂=412:765:1013:210:4.12=1:1.86:2.46:0.51:0.0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配合比计算案例-C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配合比计算案例 某高层办公楼的基础底板设计使用C30等级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工艺。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JGJ 55的规定,其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1、原材料选择 结合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原材料并检测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水泥 选用P.O 42.5级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 (2)矿物掺合料 选用F类II级粉煤灰,细度18.2%,需水量比101%,烧失量7.2%。 选用S95级矿粉,比表面积428m2/kg,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99%。 (3)粗骨料 选用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的粗骨料,连续级配,含泥量 1.2%,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8.9%。 (4)细骨料 采用当地产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70,级配II区,含泥量 2.0%,泥块含量0.6%。 (5)外加剂 选用北京某公司生产A型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为25%,含固量为20%。 (6)水 选用自来水。 2、计算配制强度 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σ为5.0MPa。 表4.0.2 标准差σ值(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C20C25~C45 C50~ C55 Σ 4.0 5.0 6.0 采用《规程》中公式4.0.1-1计算配制强度如下: (4.0.1- 1)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计算结果:C30混凝土配制强度不小于38.3MPa。 3、确定水胶比 (1)矿物掺合料掺量选择(可确定3种情况,比较技术经济) 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粉煤灰掺量。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注:1 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 2 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3 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 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综合考虑:方案1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30%。 方案2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30%,矿粉掺量10%。 方案3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25%,矿粉掺量20%。 (2)胶凝材料胶砂强度 胶凝材料胶砂强度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规定执行,对3个胶凝材料进行胶砂强度试验。也可从《规程》中表5.1.3选取所选3个方案的粉煤灰或矿粉的影响系数,计算f b。

露骨透水混凝土

天然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铺装施工技术
中建八局三公司 刘海峰 刘智勇 汪总 【摘要】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铺地系统是一种多孔、轻质、无细骨料混凝土,具有透水、透气、 吸声降噪、抗洪涝灾害、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及质量轻等特点,透水混凝土铺装整体美 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对于恢复不断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创造性 的材料。 【关键词】:露骨料、透水混凝土、地表径流量、配合比
现代城市的地表多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 土路面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雨天尤为暴雨时,排水不 畅通的地面形成路面积水,积水使交通不便。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有一种绿色的建材,它就是透水混凝 土。如今,它已经被引入中国,并逐渐地被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层胶结 料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水、透气和质量轻的特点;透水混凝土作为环境负 荷减少型混凝土,具有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特点即容重小、水毛细现象不显著、透水性大,胶结材料用量 少、施工简单、绿色环保型和生态型的道路材料;透水混凝土地坪整体美观,透水效果良好,雨水收集充 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属于绿色、环保新型建材。
1、工程概况 苏州圆融星座工程建筑面积约 29.8 万㎡,是一个集商业零售、湖景精装公寓、5A 级商
业办公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坡地综合体。整个建筑呈不规则的五边形,一层室外为景观广场, 有景观硬质铺地、绿化、泛光照明。其中,地面为露骨料透水混凝土景观铺地,面积约 6000 ㎡。
本工程彩色透水混凝土景观铺地与石材硬质铺装呈现弧形相间,铺设于地下室顶板上 方,详见图 1。
图 1 透水混凝土铺地布置图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单位名称:xx局xx铁路客运专线xxx标 混凝土强度及类型:C30水下高性能混凝土 设计单位: 2013年4月20日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1.设计说明 (3) 2.设计依据 (3) 3.设计要求 (3) 4.原材料说明 (4) 5.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强度的确定 (4)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确定 (5) 7.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6) 8.计算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材料用量表 (7) 9.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得基准配合比 (7) 10.混凝土配合比强度检验 (8) 11.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11) 12.现场修正 (13) 13.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参考资料(附件) (13) 附件1水泥试验记录……………………………………………………… 附件2水泥检验报告……………………………………………………… 附件3砂试验记录………………………………………………………… 附件4砂检验报告………………………………………………………… 附件5碎石试验记录……………………………………………………… 附件6碎石试验报告(5~31.5mm)……………………………………… 附件7粉煤灰试验记录………………………………………………… 附件8粉煤灰检验报告…………………………………………………… 附件9外加剂试验记录………………………………………………… 附件10外加剂检验报告…………………………………………………… 附件11混凝土试拌试验记录…………………………………………… 附件12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1.设计说明① 1.1你单位混凝土生产涉及C10、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九个强度等级。采用佛山市诚力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ZS120型双机组混凝土搅拌机生产,理论生产率≥120m3/h×2,使用骨料最大粒径31.5mm。采用三一重工生产的SY5419THB 50E型混凝土输送泵,最大理论混凝土输送量120 m3/h ~170m3/h,混凝土输送压力8.3 Mpa ~12Mpa,允许最大骨料粒径碎石40mm,混凝土输送内径φ125mm。 1.2 通过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2.1 检测水泥、砂、碎石、粉煤灰、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等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合格料源; 1.2.2 检验试配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进一步的配合比使用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2.设计依据② 2.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

3.3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3.3.1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宜符合现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规定。强度怎么计算? 3.3.2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程表3.2.1中的性能要求。 3.3.3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宜符合一列规定: 1 单位体积粗骨料用量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g g m αρ=? 3.3.3-1 式中 m g —1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粗骨料质量,kg ,取值1300 kg ~1500 kg ; g ρ'—粗骨料紧密堆积密度,kg/m 3; α—粗骨料用量修正系数,取0.98。 2 胶结料浆体体积 ①当无砂时,胶结浆体体积按下式计算确定: 1(1)1p g void V R αν=-?--? 3.3.3-2 ' (1)100%g g g ρνρ=-? 3.3.3-3 式中 V p —1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胶结料浆体体积(水、砂与胶凝材料的混合物的浆体体积),m 3; νg —粗骨料紧密堆积空隙率,%; ρg —粗骨料表观密度,kg/m 3; R void —设计孔隙率,%,可选10%、15%、20%、25%、30%。 ②当有砂时,胶结料体积按下式计算确定: 1(1)1p g void s V R V αν=-?--?- 3.3.3-4 s s s m V ρ= 3.3.3-5 s s s g m m m β= + 3.3.3-6 式中 V s —1m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砂的体积,m 3; ρs —砂的表观密度,kg/m 3; m s —砂的质量,kg ; βs —砂率,在8%~15%范围内选定; R void —设计孔隙率,%,可选10%~20%(路用透水砼)、20%~30%(植生透水砼)。 3 水胶比R W/B 应经试验确定,水胶比选择控制范围为0.25~0.35(0.33)。 4 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应按下式确定: /1 P b P W B V m R ρ= ?+ 3.3.3-7

C1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目的: 根据工程要求的结构形式和施工要求,本着符合质量要求,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原则进行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要求; 2、《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 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三:设计要求 (1)C25混凝土; (2)设计坍落度为120±20mm; (3)使用部位:预制空心板、封端、预制主梁、横梁、横隔板、封锚端、现浇接头。 四、混凝土配合比使用部位及所选材料如下: 1、水泥:水泥采用驻马店豫龙同力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其各项指标详见自检试验报告。 2、砂子:采用阳关河砂,其各项指标详见自检试验报告。 3、石子:石子采用英山铁矿石料厂碎石,用 4.75-9.5mm,9.5-19 mm,16-31.5mm 三种单粒级级配碎石组合成的4.75—31.5mm连续级配。其组成比例为:4.75~9.5mm:9.5~19mm:16-31.5mm=20%:60%::20%。其各项指标详见自检试验报告。 4、减水剂:采用信阳中晶材料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生产的zx-pc201-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1%,各项指标详见外委试验检测报告。 5、水:采用固始汪棚乡生产的饮用水,各项指标满足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 三、设计步骤 (一)设计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cu.k=15Mpa,无历史统计资料,δ=4.0 MPa。混凝土配制强 度fcu.o=fcu.k+1.645δ=15+1.645×4=21.6Mpa 2、确定水灰比(W/C) (W/C)=(ɑa·?ce)/(?cu,0+ɑa·ɑb·?ce) =(0.53×1.16×42.5)/(21.6+0.53×0.2×1.16×42.5) =0.97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2-1.设计要求C3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 δ为5MPa fcu.k为30MPa 由fcu.o≥30+1.645×5 ≥38.2(MPa) 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 3-1.水灰比(W/C) 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 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a a为0.46 a b为0.07 f ce为1.13*32.5=36.7MPa 由此,W/C=0.43。 3-2.坍落度的选择 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 3-3.砂率的选择 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 3-4.用水量选择(m wo): 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 wo选用185kg。 3-5.水泥用量(Mco): Mco=185/0.43=429kg 3-6.砂用量(Mso):

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用砂量Mso=(Mcp-Mwo-Mco)*0.30=536kg 3-7.碎石用量(Mgo): Mgo=Mcp-Mwo-Mco-Mso=1250kg 3-8.配合比: 根据上面计算得 水泥:水:砂:碎石 429:185:536:1250 1:0.43:1.25: 2.91 4、调整水灰比: 调整水灰比为0.40,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 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 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 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429:185:536:1250=1:0.43:1.25:2.9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4.3:12.5:29.1kg; 拌和后,坍落度为50mm,达到设计要求; 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463:185:526:1226=1:0.40:1.136:2.65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6:4.24:12.04:28.09kg; 拌和后,坍落度仅35mm,达不到设计要求,故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600g,增加拌和用水240g,再拌和后,坍落度达到65mm,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实际各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1.2:4.48:12.04:28.09kg。 6、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第1、2组配合比强度均达到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因素,确定配合比为第1组,即: 水泥:水:砂:碎石 10:4.3:12.5:29.1kg 1:0.43:1.25:2.91 429:185:536:1250kg/m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